首頁
告別我們的夥伴―趙綺娜老師/甘懷真
  趙綺娜教授行述
  學經歷暨著作目錄
  歷年開授課程大綱
  趙綺娜老師研究成果簡介/張淑雅
  各界追思文/趙老師家人
  各界追思文/臺大歷史系
各界追思文/同學暨學界友人
 
  歷史系55級的同學們/我們的同學趙綺娜
  王家章/憶當年曲徑行處,笑語隨風
  吳敦義/悼趙綺娜同學
  李有成/傷悼:我的朋友趙綺娜
  宋云偉/悼念趙教授
  余敏玲、張淑雅/照片提供
  林麗雪/送伊歡喜踏入仙界
  段昌國/不散的因緣
  孫雅明/懷念綺娜
陳芳妹/寄給在天堂的綺娜
  陳玲綿/在北卡教堂山(Chapel Hill, N.C.)的日子
  單德興/三十年同事情誼與學術因緣
  曾瑞鈴.柯瓊芳/懷念我們的前同事──趙綺娜博士
  鄧淑蘋/給綺娜的信
  顏娟英/四分溪的友情──記學姊趙綺娜
  各界追思文/學生

 
寄給在天堂的綺娜/陳芳妹
  陳芳妹 (台大藝術史研究所)  

趙綺娜老師手抱杜明夷(作者之子),約在1983年

▲趙綺娜老師手抱杜明夷(作者之子),約在1983年

  三月十九日晚上七點半,我正上完藝術史研究生的課,準備趕回家。柏涵幫我搬上課用書回研究室之際,突然告知我,趙綺娜老師過世了。我不敢相信,大聲說你一定搞錯了。她卻近似哽咽的告訴我,她大學部為歷史系,曾是趙老師學生,目前雖考上藝研所,但仍當趙老師課程助理。記得趙老師曾跟她提起陳芳妹老師是她大學時的老同學,所以她想把這不幸的消息及時告訴我。因為她接到歷史系通知趙老師明天的課停了,她不必去當課程助理了。

  綺娜,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嗎?你真的就悄悄的不對我們說一聲再見,就離我們而去了?我真想與這位敬愛你的學生相擁而泣,一齊問蒼天

  隔日等開完院學審會,我旋即與歷史系呂助教及許雅惠助理教授,奔去第一殯儀館,想向你上香致敬。雅惠教授的碩士論文是我指導的,記得你曾在我面前誇她,並曾向我感慨我們的學生輩已成為同事,驚覺我們年歲已老大了。我與呂助教、雅惠邊走邊談及對你的種種回憶,在感受你的學生、助教及同事對你由衷的愛戴中,我們因你驟然離我們而去的傷心,在共享對你的回憶中,暫時得到舒緩。

  你告訴柏涵,我們是大學同學,呂助教也告訴我,妳前幾天才去女生第九宿舍用餐。我更要告訴她們,趙老師是我大學最要好的同學之一,她是我從南部北上舉目無親時及時伸出友誼之手的台北同學。當時我即住在女九舍,這裏,我和趙老師共享很多歷史記憶。

  仍記得四十幾年前,1966,我們大一,我初由南部鄉下到台北讀書。第一次離家,既思鄉,又惶恐。初到班上,不認識一人。你家住台北,你及時對我展現溫馨的笑容。我們常一起在女九舍餐廳用自助餐,我們都很簡省,我們都不捨得花父母辛苦錢。你通常只訂菜飯,二元,你說你晚餐可在家吃好點。另一方面,你又擔心我一人在外,太省反而營養不足,生病可不好。我總聽你的 ,多買一條不太新鮮的炸魚,及兩道菜連飯,共二元五角。你不只耐心的等我吃魚,又唯恐我因讓你久等而不好意思,常幽默的說,佩服我居然高竿的把一條魚吃得只剩魚骨頭,可以去參加吃魚比賽。大學時對在外遊子最難忘的媽媽大餐,是在你家吃的,是由趙媽媽親自掌廚,我們受邀一齊為妳慶生。

  大學四年,你一直是歷史系的高材生,對歷史有深厚的興趣與投入。我則對歷史感到幻滅,終日掉入當時流行的存在主義的漩渦中,不務正課,常跑到哲學系、中文系及外文系上課,倘佯在齊克果及莊子中。畢業後你應屆考上台大歷史研究所,我則回台南教中學。隔年台大歷史研究所藝術史組成立時,我才重回研究之路。我們不再同班,也各有各自的方向,各忙各的人生挑戰與旅程,以後你留學美國,我則英國,殊少交集了。

  但你對我總像天使一樣,在我生逢人生大挑戰時,為我帶來陽光。1984,那一年,我們已分別成為不同機構的研究人員,你在中研院歐美所,我則每天轉三趟公車到故宮上班,下班還得獨力帶四歲的兒子,兩歲的女兒,正勝則應哈燕社邀請,到哈佛訪問一年。但我們很有緣份的都住中研院宿舍。作研究工作者最知道,未知世界永遠比已知世界龐大,使得研究者永遠在探索中而深感時間不足而寶貴。但是你在那一年,仍經常在我忙亂中,孩子生病時,出現在我十幾坪的小平房宿舍中,兩位孩子最經常記得的是趙阿姨。

  2000年左右,我們又很有緣份的先後轉回母校台大專任教職,你到歷史系,我則到藝術史研究所。我住思亮新村,你也剛好在新村旁買了民宅。教書、家事、及無底洞的研究工作,使我們都很忙。我們見面聊天的機會,往往是在中研院到台大的交通車上的偶爾相遇。或者是在晚上九點半社區垃圾車來你我丟垃圾完的回家路上。你總生動而激昂的和我分享你研究及教學的喜怒哀樂。從你艱辛的查訪美國國會圖書館第一手檔案資料到台灣國史館及地方文獻的研究歷程,到如何運用在授課中的挑戰與心得,你快樂的與我分享學生有所回應的喜悅與免不了的挫折。從如何嘗試用電影及小說情節來協助學生進入美國史的歷史情境,到如何當導師,發購書禮劵鼓勵學生逛書店以廣視野。甚至耽心學生在感情世界的漩渦中,不知如何自處。我在你激昂的聲調中,分享你學生成長的美麗與哀愁與老師的悲壯與喜悅。

   正勝與我喜歡早起清晨爬中研院附近四獸山,住在你家斜對面的潘小姐,即因你曾告訴她我們是老同學而成為我們的山友。她驚聞你的離去,哽咽地告訴我,「常常半夜醒來催兒子上床時,看趙老師家仍燈火未息。趙老師常說我們當大學教授的,就是有忙不完的研究及教學,令我不得不相信。趙老師在家,除了上附近的美廉社購物外,大多在書堆及電腦前」。 是的,這就是我從大學以來至今未變的認真研究、教書、生活儉樸的綺娜。

  你的另一鄰居,是你推薦給我的家庭理髮師。你誇她經驗老到,素樸,只剪不洗,只收一百五十元,沒有商場的花俏與推銷,又是北市孤兒的寄養家庭,也是台灣主體的支持者。我忽然想起,大學時,北市選舉,你說伯父對康寧祥高票當選時曾驚呼「這還了得」。我也想起你告訴我你心儀美國大學的美國史教科書,常常針對一件歷史事件,提供不同社會階層的多元角度。你不只努力地希望建立學生的多元視野,更身體力行。

  當敬愛你的理髮師對我談起你時,我眼前所浮現的是,簡樸中豐富多元、探索新知、心存學生的永遠的綺娜,你沒有離我們而去,你在天堂,也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製作  
電話:33664700  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文學院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