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告別我們的夥伴―趙綺娜老師/甘懷真
  趙綺娜教授行述
  學經歷暨著作目錄
  歷年開授課程大綱
  趙綺娜老師研究成果簡介/張淑雅
  各界追思文/趙老師家人
各界追思文/臺大歷史系
 
  古偉瀛/敬悼親愛的同事趙綺娜教授
  衣若蘭/娜姊的微笑
  呂世浩/懷念趙綺娜老師
  花亦芬/追念趙綺娜老師,文學院新研一樓的好夥伴
林維紅/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念綺娜
  林佳宜/真正和老師說再見
  梁庚堯/悼趙綺娜
  陳慧宏/懷念趙綺娜老師
  楊典錕/追憶和趙綺娜老師相處的點點滴滴
  閻鴻中/赤子之心──紀念趙綺娜老師
  各界追思文/同學暨學界友人
  各界追思文/學生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念綺娜
  林維紅 (臺大歷史系)  

  最後一次見到綺娜,是2月26日晚上,我們參加臺大歷史系學生會舉辦的「數位資源與史學研究」工作坊。兩人事前都很期待,E世代的學生,對數位資源的學習上手很快,加上專業科目的反覆練習,常會發展出令人驚艷的學習成果;就老師們來說,其實是一次教學相長的機會。綺娜2月初有電郵給我:「真有點迫不及待去跟這些學生學習……。哈,你知道我不會只以『技術』一詞來belittle別人會的東西。」

  綺娜重視教學,不斷力求精進;也不認為大學部學生辦的數位工作坊,只會是軟體和資料庫操作的技術而已,何況技術也是需要學習的。當天我坐在台下,看著台上學生談著數位軟體和資源,可以如何改變研究,內心覺得感動,也想著坐在另一角落的綺娜應該也覺得來對了。

  當晚回到南港,兩人又再見面,凌晨方散。此後我們通過電話,交換過幾次電郵,萬萬沒想到的,竟然這就是最後一次面對面談話了。

  我覺得軟弱,無力面對綺娜這樣的突然離去。太多各式記憶依然鮮明,怎麼可能這位看來活潑、精力無窮的同學、同事,就不再出現了呢?生命無常竟至於此嗎?

  近兩個月來,經過綺娜的研究室和住處公寓,仍有但願的想法,但願一切都不是真的。直到這幾天,檢視和綺娜之間的電郵往來,在虛擬世界裡,或許才真有機會再見綺娜吧。

  綺娜離開在她的學術研究和教學都最成熟的時候。我們的電郵通訊,最多的內容也就是分享研究心得和教學資訊。回顧最近幾個月的信件,綺娜談到北卡指導老師的新書,Michael H. Hunt and Steve Levine, Arc of Empire: America’s Wars in Asia from the Philippines to Vietnam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12)、美國賓州Episcopal Church的歷史、美國在台協會提供的學術交流訊息,和我們幾位師長在臺大歷史系的演講。我們住得近,又在同一單位工作,其實多數研究交流,由於說來話長,都是面對面談;簡單的電郵,通常就是資訊分享,但其背後卻是綺娜的學術關懷。

  到臺大工作之後,綺娜逐漸發展出自己一套教學方式。她特別重視寫作訓練,我常聽她說如何用各種方法,開發學生學術寫作能力;對學生作業的批改,她也總是親力親為,閱讀非常仔細。我看過她加註各種評語的學生作業,極為佩服,也相信學生可以自綺娜課上學到許多思辨、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在最近這幾個月的電郵中,就有多次教學資訊的分享。

  電郵中,我們談到新近出版的教學期刊Syllabus。幾個大出版社出版的有用教學資訊和教材,像Sage一向以研究方法的出版知名,現在有資料庫了;牛津大學出版社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系列書籍對學院知識普及的效用;也討論了Routledge的教科書出版。

  綺娜並介紹了她在北卡時曾使用過的一本學習美國史的書,Neil R. Stout, Getting the Most Out of Your U. S. History Course: the History Student’s Vade Mecum (Lexington, MA: D.C. Heath and Company, 1990),雖然出版於網路盛行之前,但這本書對歷史課的寫作訓練仍極有幫助,值得參考。這一類的書介,尤其是介紹者親自使用過的,對我來說,總是如獲至寶。

  除了研究和教學,綺娜也是我們班的史家。每遇有聚會的場合,她總為大家拍照,寄給大家,在電郵中,就看到一件件附有照片的郵件。她自己並做了極有條理的檔案分類,我們若需調閱檔案,找她就對了。

  綺娜最後寄給我的幾件電郵,是食療的治咳秘方。現在回顧,實不忍卒讀。我很容易長久咳嗽,咳起來有時驚人,現在再看這些有「治咳秘方」、「治咳偏方」、「寒咳及熱咳」主旨的電郵,竟覺辛酸。綺娜盛情可感,終究要努力試試,到底就是一些飲食的嘗試,容易做到,也不會有問題,還是不要辜負她的心意啊。只是讀這些郵件也真艱難,讀著讀著竟不免淚沾襟。

  電郵中缺的是吃喝玩樂。我們太習慣一星期工作九天的日子,其實休閒何嘗不重要,人間好玩的事情也多,回過頭來,甚至還可能有助於研究與教學。記憶中,綺娜來到臺大工作之後,我們真正「認真」一起出門玩耍的經驗有兩次。一次是和臺大教職員登山社一起到龜山島行走一天,由於需早起到臺大集合,我們住得遠,因此前一晚和綺娜一起住到臨沂街、綺娜母親趙伯母家,我還記得趙伯母預備了好吃的蘋果,第二天早早叫醒我們。

  另一次是一起到「光點」看電影,看電影之前,先到一家老式日本料理店晚餐。中山北路的風情,加上傳統日本料理的美味,伴食的是無拘無束的閒談,那天看甚麼電影,好像已經不重要了。

  綺娜生活嚴肅,真要常約她出去看世界的五光十色,也不那麼容易呢。

  但她和我倒是有許多談話的機會。話題也總是繞著研究、教學,最多再談一些生活上的瑣事。綺娜說過了午夜要找朋友,大概就是找我了。這需要一些客觀條件配合,住得近、晚睡,加上開車的機動性,但可能更重要的,就是可以坦白對話。我們不只談心得、談資訊分享,談快樂與得意,比較不容易的,是我們可以談自己的挫折和失敗,談各樣自己沒做好的事,談自己的待學之處。我覺得這是最可寶貴的。

  最後一次見到綺娜,就在午夜啊。

  綺娜做事認真嚴謹,聽她談美國史的研究,或是苦讀檔案,或是研究心得,從冷戰時期美國決策的權力運作,到美國文化外交,都讓人覺得很受啟發。近年她的研究題目,例如:傅爾布萊特的交流計畫、美國新聞處的功能、臺灣中學教科書中的美國形象,都是我們這一輩所熟悉的,甚至可說我們許多人對美國的認識、對世界的認識,就是從美國新聞處的圖書館開始的,只是我們卻不一定瞭解其中可能的歷史意義。綺娜對美國冷戰外交的研究,是她長期的關懷,也幫助我們了解自己。這還包括對臺大更多的認識。原來當年臺大僑生宿舍的建造,也和美國的冷戰外交有關,而臺大校務會議紀錄亦提供了臺美文化交流的史料。

  今年春天,臺灣上映了《林肯》這部電影,我們家人看過電影之後,頗覺有許多疑問,也有可以討論之處。從電影院回家路上,就想到找綺娜請教。事未竟,終成懸念。

  怎麼就遠行了呢?

  人生天地,總以為能同悲共歡的朋友,必會一路相伴。如今夢醒,還願綺娜有好風相送,從此逍遙天地,這一生,就不枉了。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製作  
電話:33664700  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文學院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