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特色研究

關懷人群,維繫社會公義—社會工作學系

關懷人群,維繫社會公義

根據美國社會工作人員協會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簡稱NASW) 定義,社會工作是「增進人類福祉,滿足全人類基本需求」的一項專業。與慈善活動不同的是,社會工作是以科學知識為基礎,運用有系統的方法進行助人的服務;其目的不僅只是幫助人群,更重要的是維繫社會公義。

臺大社會工作學系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不僅關懷弱勢,教授團隊更長期耕耘於各種福利人口群的研究與服務,包括老人、兒童、婦女、身心障礙、青少年、家庭、貧窮者等族群。其中,兒童與老人研究是近年在臺灣最受關注的議題;特別是少子化、高齡化一直被視為臺灣人口發展的重大危機,政府如何研擬政策配套,有賴於專家學者的經驗與建議。有鑑於此,臺大社工系教授群積極投入兒童福利與老人長照研究,透過嚴謹的科學方法檢視當代社會現況,從實證觀察中發展可行的策略。

孩子交給親人照顧好不好?

對很多臺灣家庭來說,「親屬照顧」(relative care)是相當普及的現象,尤其當父母都需要外出工作時,其他親人便往往成為優先支援的對象。一般認為,把孩子交由親屬照顧的成本較低,還可以獲得親情的支持,但另一方面,卻也可能為父母與照顧者帶來壓力。因此,由親人照顧孩子究竟是好是壞?對尋求家族支援的父母來說,是亟需了解的課題。

將孩子交由親屬照顧是常見的安排,但相較於機構式照顧,相關的實證研究卻非常少見。因此林敬軒教授決定邁出第一步,利用美國的調查資料分析兒童親屬照顧與親職行為的關係。根據分析,有親人幫忙照顧孩子的母親確實比較不會出現嚴厲的教養方式;但是在高風險家庭裡,這些媽媽同時也有較少的正面養育行為。林教授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對於資源有限的家庭而言,親屬或可協助監督母親的育兒方式,但這些照顧者無法作為模範,影響母親做出正面、適當的教養行為。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17)

除了親屬照顧外,另一種由親人代為照養孩子的情況為「親屬安置」(kinship care)。所謂親屬安置,係指當孩子的親生家庭無法擔負照顧責任,或孩子已經不適合在親生家庭中接受教養時,經政府單位的社工人員評估,將其安置於適當的親屬家庭代為照顧的情況。林敬軒教授團隊也針對此照顧模式進行研究,分析美國親屬安置家庭中的兒童身心健康狀況。研究結果顯示,此類家庭中照顧者的壓力與兒童行為問題有關,應被視為影響兒童發展的風險因子;不過雖然如此,照顧者可以透過如志工活動等社會參與,減少照顧壓力帶來的負面影響。此外,研究也發現,比起正式的安排,非正式的親屬安置有時能形成更有利的環境,尤其對年紀較長的兒童更為適合。推測其因,可能是因為這些父母提供財務支援的比例較高,探視孩子的次數也較多。(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18)

無論是親屬照顧或是親屬安置,對照顧者與孩子來說都必須面臨諸多挑戰與適應,影響範圍之廣,甚至關係著孩子未來的發展。政府在提倡生育之時,同時應了解父母從親友及社會可獲得的教養資源,透過完善的兒童福利制度保障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茁壯。

如何守護遭受困境的兒少?

過去幾年,越來越多研究關注遭受困境的兒童及青少年。這些孩子或面臨不同方式的侵害與威脅,或處於缺乏經濟資源的貧弱家庭。無論境遇如何,他們在社會中往往處於弱勢,需要政府與大眾給予更多的照顧與關懷,才能在安定的環境下成長。

沈瓊桃教授與馮燕教授團隊以小學四年級生為對象,分析孩童面臨的傷害類型以及這些傷害對兒童心理健康與行為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臺灣最普遍的兒童傷害類型為霸凌,其次是照顧疏失與心理暴力;但從救助情況來看,受這三種傷害威脅的兒童被保護的比例也最低,可見實務上臺灣的兒童少年保護服仍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此外,該團隊也發現當兒童面臨多種類型的傷害時,日後較容易出現創傷症候群、精神異常、自殺傾向、自殘、暴力行為等現象。雖然這些孩子容易受到關注,接受保護服務的比例也較高,但研究證實多重傷害在兒童身上有累積效果,對其身心健康發展非常不利。社工專業人員必須能及早評估、辨識具高風險的兒童,提供必要的保護。(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 2019)

貧窮是弱勢兒少面臨的另一種困境,它或許未必對個人身心造成直接傷害,卻往往剝奪孩子公平發展的機會。雖然在臺灣,大多數人民可享有衣食無虞的生活,但仍有數十萬人每日在社會底層掙扎,不知何時能擺脫貧困。對弱勢家庭來說,貧窮可能是長期甚至是世代循環的問題,很難藉由短期補助獲得改善。有鑑於此,臺灣在2017年開辦「兒童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推動方案」(簡稱「兒少教育發展帳戶」),透過政府與家長共同合作,以長期儲蓄的方式為弱勢兒少累積未來教育及生涯發展的基金,協助其自立,脫離貧窮的循環。雖然在實施細節與成效上還需評估修正,該政策得以推行仍表示臺灣的兒童福利又向前邁進一步。

任何政策的落實,背後有賴許多人長時間的努力與關注,鄭麗珍教授即在「兒少教育發展帳戶」的推動上扮演重要角色。鄭教授在兒童福利及貧窮研究領域耕耘多年,十多年前就曾參與內政部編印的《自立脫貧方案操作手冊》,並接受其委託調查國外兒童資產累積政策。近幾年鄭教授更連續執行衛生福利部的社會救助發展研究計畫以及脫離貧窮措施成效評估計畫。在立法院送交的「兒童及少年未來教育與發展帳戶條例草案評估報告」中,更引用鄭教授的演講論文,顯示其對該法案的催生有直接影響。在法案通過實施後,鄭教授特別撰文介紹「兒少教育發展帳戶」在臺灣的發展背景、政策架構以及可能面臨的挑戰,並發表於國外期刊,讓國外學界有機會了解臺灣的兒童福利發展現況。(Asia Pacific Journal of Social Work and Development, 2019)

千里尋親:如何協助臺灣跨境出養的孩子圓夢?

根據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統計,2012年至2018年間,臺灣共有1,992名兒童及少年出養,其中約有四成三的孩子由臺灣家庭收養,其餘則由外籍人士收養。雖然臺灣家庭收養的比例於近年略有提升,但從整體數據來看,跨境收養的比例仍高於國內收養,主要國家包括:美國、瑞典、澳洲、荷蘭、加拿大、德國、丹麥。

在這些國家中,澳洲是第三大主要收養國,地理位置距離臺灣最近,十分適合作為臺灣跨境出養的研究對象。因此,陳毓文教授團隊與雪梨大學教育與社會工作學院Amy Conley Wright博士於2017年特別簽訂跨國合作研究計畫。透過深度訪查,研究團隊得以探究自兒童時期從臺灣被出養至澳洲的成年被收養人與其原生家庭連結、尋根、重聚的相關議題。從被收養人與收養家庭的觀點,了解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以及養父母們需要哪些指引與支援。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研究也納入收出養服務機構的部分,藉由研究與實務間的對話,增進各界對於跨境收出養的了解,為兒童的福利政策帶來影響。(Bridging a way to their origins – Introduction to the NTU-USYD Collaborative Project 2019)

面對高齡社會,如何打造友善新環境?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分析,臺灣於2018年已正式轉為高齡社會,預估2026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在此背景下,老年人的長期照顧問題成為政府必須正視的公共政策議題。為了實現在地老化,讓照顧年長者的服務體系更為普及,政府特於2016年頒佈長照十年計畫2.0(簡稱長照2.0),以社區為基礎建立長期照顧機制,期能提升長照需求者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一個國家的社會政策是否能有效施行,必須仰賴民間合作與學界支持。趙曉芳教授從專家的角度長期持續關注長照議題。自長照2.0頒佈生效起,趙教授即擔任衛福部與各地方政府長照2.0相關政策規劃、諮詢、輔導與計畫審議委員。在學術工作上,趙教授亦就老人福利服務、長期照顧等相關主題進行多項計畫。在一項近期發表的研究中,趙教授團隊以臺灣長照機構為對象,探討機構環境對年長者心理健康狀態的影響。結果發現,居住在環境較好機構的年長者,其心理健康狀態明顯較好。這可能與其活動參與程度相關,因為這些年長者在活動參與部分較活躍,比較不會出現憂鬱的情形。(Aging & Mental Health, 2018)

「打造高齡友善的生活環境」不是口號,也不是單一部門的工作,而是需要集合政府、學界及民間團體的力量共同投入。在推動過程中,政府的支持與決策固然重要,但實施成效則有賴專家學者深入研究。唯有以深厚的研究作基礎,才能確保政府的行政方針符合社會期待。

長期以來,臺大社工系教授團隊心繫臺灣全體人民的福祉,積極投入在地研究與服務。在專業活動上不僅追求學術與實務充分結合之理念,更重視其對國家社會之影響,有多位教授參與協助政府制定社會福利政策相關法規,推動臺灣社福政策之落實。

 

社工系主要研究領域:
兒童及青少年福利服務;家庭暴力防治;婚姻與家族治療;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老人福利服務;高齡化與長期照顧;社會福利與政策;年金制度;社會服務民營化;健康照護政策;社區組織研究;原住民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