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國際交流

【國際交流】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大學暑期課程心得

文/經濟三 方家昕

       

(本文內容包含 安全疑慮、語言、宿舍、交通、課程、同學 課程以外 巴西見聞、結語)

(前言)這一趟暑期課程安全嗎?
高中地理課時,地理老師像是科普一樣的告訴我們很多台商在巴西被綁架,從此巴西之於我一直是一個不可以接近的禁地。當初選擇參加的時候一直猶豫著,深怕一去不返。實際去了之後,兩個也是參加這個課程的中國老師趁著假日沒課私下搭了飛機去了里約,結果不慎被搶了包包,裡頭護照。
與之相比,UFMG是在Minas Gerais省的一個Belo Horizonte的小城市。與里約、聖保羅兩個白天在路上需要看緊包包、小心不要被人騙、太陽下山後連男生都不敢出門的城市相比,這裡是一個安全的城市。原本剛抵達CNF機場時我連把手機開機都是偷偷跑到廁所隔間把手機開機,但到後來了解當地的狀態之後,雖然我依舊盡量太陽下山前回去、除非有一群人陪著不然不出門,但已經演變到一個人在路上找不到路敢把手機拿出來用Google Map尋找一片生路。
因此只要不去特別去危險的地方、適當的保持警覺,這個暑期課程不用太擔心安全問題。

(以下進入正文)
五月初,所有的學生都會收到無數封暑期課程的資訊。而十二號的這封信跟其他眾多暑期課程不同的地方在於兩個:第一、這個學校在巴西,一個距離台灣將近半個地球遠的國家,我期待半個地球遠的國家的人們給我心理上的震撼,第二、當我點開附檔時,當地學校提供學生免費的課程、食宿。

語言

時間快轉到暑假,在繁複的轉機之後,我終於抵達了當地的CNF機場。由於我完全不會說葡萄牙文,原本還心存僥倖以「國際語言是英文,全世界都會英文」想要跟巴西人用英文溝通,卻發現當我真的跟除了美國機場遇到以外的巴西人面對面時,言語是多麽的蒼白無力。所幸,學校有安排接機服務,而雖然司機大哥也不會英文,但我們的目的地一致,加上還有跟我同車的一個會多國語言的奧地利同學幫我們翻譯溝通。
在語言不通的國家時,Google Translate變成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夥伴。在我和宿舍警衛、Uber司機、所有不會英文的巴西人溝通時,往往是在確定不能用英文溝通之後,便默默拿出手機,連上在桃園機場辦的網路漫遊,開始一句一句翻譯彼此想說的話。印象最深的是在跟巴西警衛溝通時,一個台灣人跟兩個巴西人在宿舍入口一個字一個字敲打著電腦鍵盤,儘管想問的事情很多,但空間卻是一片寂靜。

宿舍

幾分鐘的車程,我們抵達了宿舍,從警衛手中拿到了宿舍鑰匙和學校準備的袋子。穿過了警衛室,一棟一棟五、六層樓的小房子便是宿舍。走了四層樓梯走進了房間,整個房間分成四個部分:廚房(至少140cm冰箱、水槽、爐台、吧台)床(兩張床架、床墊)廁所(僅含一捲衛生紙、淋浴間)陽台。

 

袋子裡的東西:一封信、筆、筆記本、folder(裡面有附接下來什麼時候上什麼課程)、衣服、觀光指南、肥皂

   窗外風景

課程

課程為期兩個禮拜,分成四個部分。
第一、週一至週四的早上,總共八堂關於巴西的課程。一堂課四個小時,當中內容包含各個面向,從歷史、地理、巴西公民到犯罪、法律、經濟、政治等等。上完課程之後,對於巴西會有一個整體的印象。
比較意外的是教授的教學內容,相較於我想像中介紹巴西各個面向的優點,教授們會把巴西所存在的問題點出。關於貧富差距、關於種族歧視、關於貪污......有些在地理課學到的對於巴西的概念,有些被推翻、有些則是有更鮮明、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一個晚上在教室播映一場電影,由UFMG的學生挑選出總共三部。每部電影都呈現一些關於巴西的部分面貌與議題(儘管有些巴西人不認為那些電影代表巴西)。電影畫面大多是沉靜的,往往看完整部電影,我依舊不明白其中的意義。裡面不避諱地有性的存在,對於偏向保守的我來說是一大震撼。電影放映完會開放大家討論、提出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看電影時遇到的思想衝突。一個秘魯學生對於電影裡面虐待動物的情節(e.g.對狗狗放出高頻音)提出抗議,要求接下來選的電影裡不要有傷害動物的行為出現。但在得到保證之後,卻又在另一部電影看到其他傷害動物的情節,令她十分憤怒。對於這樣的事情,幾個中國學生跟我們聊,認為那個秘魯人太過神經質、那傷害動物的情節根本不是整個故事的重點,並沒有必要提出來。
第三、週一至週四的下午,總共八堂的葡萄牙文課程。課程分成初階以及進階兩個班級,我參與的是初階班。一堂課2個小時,老師上課主要以PPT為主,有時會發影印的練習題給我們課堂練習。
有趣的是,面對大部分完全不會說葡萄牙文的我們,老師全程用葡萄牙文而非英文溝通(英文加起來占不到十分鐘)。讓我們習慣葡萄牙文的環境,即使有讓我們不解的單詞,也是用葡萄牙文搭配手勢來解釋。
第四、每個禮拜五會帶我們直接地去感受巴西的人文薈萃。
第一個禮拜拜訪了一個叫做Ouro Preto的古鎮,學校請了一個導遊帶我們。導遊是一個老伯伯,神情激動地說著難得除了在學校以外聽見的英文,帶我們深入了解巴西以前的歷史、文化。第二個禮拜我們來到了Inhotim botanical Garden and Contemporary art museum,一個比台大還要大上許多的美術園區,裡面包含眾多不同的展覽館以及公共藝術。

 

同學

第一天上課前的早餐餐會時,遇到了來自各地的人們。亞洲人居多,又以中國人數居首。除了台灣人,還遇到了韓國、佔據總人數一半的中國、美國(半個日本)、奧地利、英國、法國、德國、秘魯、哥倫比亞人。同學間年齡不拘,大部分是大學生,也有幾個碩士生、以及中國的老師跟官員。
交流的過程中,不同國家、區域的人對於事情的不同反應讓我印象深刻。以第一堂歷史課為例,四個小時的課程被教授的滔滔不絕延長成將近六個小時。當時亞洲學生從頭到尾沒什麼反應,而是歐洲人對於此十分不滿,頻頻在過長的超時中表達「我們要錯過午餐了」的想法。課後與法國人聊到此事,相較於亞洲學生普遍被教育(我的印象中)倘若教授晚下課便要感謝教授的不藏私,對方表示對此十分憤怒,他認為教授不好好地掌控講課時間是對學生的時間一個極大的不尊重。

巴西見聞

巴西的垃圾食物價格比健康的食物高很多,可能這就是巴西人大多都苗條的原因吧。有一次我們在麥當勞買一份食物,花了三百多塊台幣。
•在課程中,我並沒有感受到巴西的熱情以及音樂。是參加了學校裡面學生舉辦的派對,我才清楚的感受到那些狂歡以及身體的擺動。人們跳舞、狂歡、喝酒,發洩著所有的精力。
•在學長的分享下,課程結束後我去參觀當地美術館、博物館、畫廊。用Google map輸入museum出來的是滿滿的紅點,在市區每隔幾個街區就可以遇到大大小小的藝術相關展覽。當地的藝術素養很高,從街道、建築就可以感受得到。
•在巴西,只要是亞洲人面孔在路上走,巴西人都會以為你是日本人。在課程結束後獨自留在當地的期間,我恰巧遇到了Gay Pride Parade。參加當地遊行的時候,蠻多巴西人看到我之後轉頭驚訝的說「竟然也有日本人來參加這個遊行了」,或者是隔街對著我打招呼「こんにちは(日文版的你好)」

結語

跟半個地球以外的人們接觸,我意外發現自己非常喜歡這個國家的人、事、物。從巴西回來之後,很多價值觀都有了改變。某種意義上來說,很多新的事物讓自己變得更柔軟、更能接受不同人的想法了。
最後,十分感謝給我這個機會的林明仁主任、洪曉盈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