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王德毅教授事略
各界紀念文
  田浩H. C. TillmanTian Hao’s Condolences and Memorial Statement for Professor Wang Deyi
 
王瑞來/
「怡然敬父執」——悼德毅教授
 
李華瑞/
悼念王德毅先生
 
苗書梅/
情意重如山:懷念
尊敬的王德毅先生
 


張希清

斯人已逝 功德長存

——痛悼恩師
王德毅先生

 


曹家齊/
滿季雨殤訴不盡,
一腔悲切念師恩——痛悼王德毅先生


游惠遠/
吾 師 德毅
 
閻鴻中/
懷念王德毅老師和他的「中國史學史」
 
(依作者姓氏筆畫序)

 

 

 

吾 師 德毅

游惠遠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系)

 

 
 

  早上從書架上拿起王師的《王國維年譜》。

  雖然我也非常喜歡王國維,但心裡想的是:以老師圖書館式的做學問功夫,題材何其多、學者名人何其多,何以單挑王國維?

  永遠記得老師書房架上一向貼著的追思父母親的遺憾!痛楚!

  但上一輩的流離並不影響老先生對學生的關心愛護督促……

  往往,只需要一通電話,該讀何書、該查何典,總是能立即獲得解答。

  往往,沒讀書不敢找老師!

  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找老師,偶而卻被拒絕,理由是:師母不在!

  哈!誰叫我是小女生呢!老師的嚴謹也包括人際關係應對進退。

  我從老師那邊學會原來客人帶禮物來,不可再讓客人空手離去!原來客人要離開,應該親自送至門外!

  至今,家裡的架上依然陳列著很久很久以前老師來家特地攜來給我的一個厚重卻色澤如玉般的超大海螺!只記得當時老師笑容溫醇、兩眼瞇成小縫、喜色滿面而謹慎地打開層層報紙包裹著的大玩意兒!是的,就是報紙、舊報紙、還是報紙!最外面就是塑膠袋!

  想當年,只要北上到老師家請益,臨走,老師總是急忙大開抽屜,自眾多瓶瓶罐罐中蒐尋著他認為可以補身體的營養品,一瓶二瓶三瓶……唉呀!一口氣拿太多,趕緊又跑到廚房找個紅條紋塑膠袋,一咕嚕將所有瓶罐裝進去,就要我帶走!

  唉呀!我的老先生呀!人家小小姐要改當大媽提紅塑膠袋搭公車嗎?

  當時的我,既是溫馨滿懷卻也尷尬不知如何擺放手腳!年紀太輕了呀!太虛偽了呀!

  當年的東海大學歷史所,宋史很冷門,沒人想修!助教來求助,希望好歹派幾個人去上課。本人一向俠義,便慨然以赴!沒想到修呀修的,突然有一天所長通知:王老師表示要收你當學生!哇哇哇……我最怕老先生呀!不能給我年輕一點的嗎?無可奈何呀!深怕造成系上困擾,勉為其難的接受了老師的好意賞識,於是乎一頭栽入宋代婦女搞起男女關係!竟是玩得不亦樂乎!老師竟然也縱容著我亂搞!

  永遠記得有一天,我苦惱的問老師:「我的觀點和陳東原有很大的差異耶!人家是大師耶!可以反對嗎?」

  王老師毫不遲疑的正色告訴我:「只要史料正確,你當然可以有自己的觀點!」

  當時的我是非常震驚的!老先生對我這個小女生而言,儘管溫厚卻是古板代言人耶!他竟然鼓勵我可以有自己的個人見解!在保守的學術社會裡,他竟要我勇於做自己!

 但是,翻開老師的《王國維年譜》,老師在「敘例」裡交代他一共使用了一百數十種文獻,全書均詳細注明出處且「不加個人觀點」!

  我細數一下,明明是二百一十九筆文獻,自述卻足足砍了一半!其自謙若此!

  這又是什麼風範呢?不加個人觀點,絕非沒有觀點!卻是保留最大的史料價值,留予他人評說!留給所有學人最廣大的空間!

 我的老師就是這樣的一種人!永不吝惜給予,從不道人長短,一生為溫良恭儉讓做出最好詮釋。

王師一生致力宋史研究、提攜後進,一年數次親自主持〈宋史座談會〉,
從不懈怠( 圖為105年座談會現場)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製作
電話:
33664700  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
106319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文學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