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NTUBST2019

本系沿革

本系緣起

生命科學院 (生科院) 由前校長李嗣涔教授主導促成,在其教務長任內通過校務會議,並獲得教育部九十一年度『推動研究型大學整合計畫』支持,全力實施。 生科院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因應台灣目前及未來的生物科技發展,培育基礎及高級生命科學研發人才。

生科院的重新整合

第一階段整合本校理學院之動物系、植物系及漁業科學所成立『生命科學系』,並劃出農學院農化系之農製組部份,結合理學院生化科學所成立『生化科技系』。 同時,農學院也更名為『生物資源與農學院』,積極進行內部重整與革新,準備進行本校未來可能的第二階段生命科學重整計畫。

生物與化學的結合

生科院大學部由兩系組成,研究所共設七所,請見下圖組織層次。成立的兩個學系,生命科學系將強調“生物”方面的學習與訓練。而生化科技系將注重“化學”方面的背景與技術;可說是 「以生物為目標,以化學為工具」。
 

兩系加七所

Art editor Img

教學目標

(1) 培育生化科學研究人才,使學生具有堅實的生物與化學基礎知識,以進一步投入學術研究。
(2) 培育生物產業發展人才,使學生具有生技產品開發與生產之應用技術,以協助生技產業之研發與拓展。

架構調整

生命科學院於2003年8月成立,生化科技學系及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在招生、教學與研究發展大致順利。唯原訂之一系二所架構並未完全發揮原先設計之功能。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及生化科技學系之教師於兩單位各佔1/2員額,換言之,此二單位之佔缺教師乃完全相同。而生化科學研究所因其於本校支薪之教師員額過少,無法將缺額移入生化科技學系。生化科學研究所對生化科技學系之參與,僅限於少數幾位教師,協助生化科技學系開授課程。因此,生化科技學系及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依校方規定,於2007年4月進行評鑑時,評鑑報告建議此二單位系所合一,整合為生化科技學系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以簡化行政程序,提高效率。讓生化科技人材養成由學士、碩士至博士,得以連貫。

系所整併

本系與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於九十九學年度起進行整併,調整後為生化科技學系,包括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如前所述,本系之教學目標為培育生化科技基礎研究及產業發展所需人才。本系之教學涵蓋微生物學、生物工業化學、生物化學、結構生物學以及生化科技與營養科學等範疇,包含了培育生技產業與生化科技人才之教學目標,充分顯示本系領域之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