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告別我們的夥伴―趙綺娜老師/甘懷真
  趙綺娜教授行述
  學經歷暨著作目錄
  歷年開授課程大綱
  趙綺娜老師研究成果簡介/張淑雅
各界追思文/趙老師家人
 
  趙薇娜/願來生再續姐妹緣
  趙綺敏/大姊姊,再見了…
  趙綺梅/給大姊姊的信
熊全述/我的大阿姨
  各界追思文/臺大歷史系
  各界追思文/同學暨學界友人
  各界追思文/學生

 
我的大阿姨
  熊全述 (趙老師四妹趙綺平女士長子)  

  大阿姨是陪伴我長大的重要親人之一,在我還吸著奶瓶的照片裡就有許多她的身影,為了留下我的成長過程,還為我寫了近兩年的日記,直到她出國才中斷。小學時經常到中研院和她打乒乓球,我清楚的記得大阿姨發球很低、很旋,防守謹慎,也時常指點我的揮拍姿勢。當時我只知道,大阿姨那兒是可以打乒乓球的地方。每次打完球,還會去大阿姨的研究室東摸摸西看看,雖然不知那滿滿的書櫃裡放的是些什麼書,但一定可以看到幾張我的照片擺在那兒。

  十一歲時我們全家從台灣移民到美國加州,雖然因此我與大阿姨接觸的機會變少了,但是每次回台灣探親,卻發現和大阿姨的共同話題反而越來越多。當大阿姨知道我在美國學校上了歷史課之後,就開始和我講述她熱衷的美國史,還問我美國歷史課用的教材及教法,特別留意一些對她教學有參考價值的內容。我還是如同小時候一樣,喜歡去看看大阿姨在台大的研究室,但那時她書櫃裡的英文書和影片,變得不再那麼陌生,有些還是我曾經看過的,當然這些也自然成為我和大阿姨聊天的話題。

   有一次,弟弟剛理了個別出新意的髮型,大阿姨一看,馬上脫口而出:「你這是Mohawk(莫霍克),是Iroquios(美國印地安易洛魁族)的髮型!」哇!大阿姨連美國青少年髮型的歷史來由,都比我和弟弟更加了解,真讓我倆欽佩不已。

   2009年,我前往位於費城的賓大雙修醫學學位和分子生物系博士學位,也許是因為在美國東岸沒有親人,我特別能體會「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覺。今年大年初二,我如同往年一樣用Skype向大阿姨拜年,那天視頻中的大阿姨特別起勁的和我分享她寫得很滿意的一篇文章,內容大約是分析往年受邀赴美訪問的台灣菁英學者眼中,所描述的美國文化和思想之類。我猜想這個學術主題對於大阿姨來說並不僅僅是學術研究,可能也承載著一些對於她留美時光的回顧和思考。大阿姨當年赴美深造,由於文化和語言的不同,可以想見一定是歷經重重的考驗。雖然我和大阿姨的研究領域不同,但我一直很佩服大阿姨對學術的執著和鑽研精神。我相信她的學術熱情與堅持,一定支持、陪伴她度過了無數難關。那天我和大阿姨用Skype整整聊了一個鐘頭,最後大阿姨說,今年十月她將受邀到某個華盛頓的學術研討會演講,我心想,華盛頓離費城坐火車才兩小時,到時候我一定要去看她──誰知那竟然是我最後一次和大阿姨聊天,她再也不能來了!

  當我得知大阿姨突然離去,從小與她相處的情景,就一幕幕在腦海裡浮現,今天我無法回台送大阿姨最後一程,謹以這篇文字表達我無盡的懷念,她燦爛的笑容永存我心。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製作  
電話:33664700  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文學院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