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活動資訊

【活動報導】【風險中心】鉅變新視界沙龍:氣候變遷之災防調適策略-2016.10.19

文/翁渝婷 中心專任助理

風險中心鉅變新視界沙龍講座與談人合影

   2016年10月19日,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於社科院頤賢館舉行「氣候變遷之災防調適策略」沙龍對談活動。活動由主持人陳亮全教授開場,提及當前我國颱風變異嚴重,實為氣候變遷的影響之一。本場引言人邀請到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候變遷專案組陳永明博士、臺大生物環境系系統工程學系童慶斌教授,以及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洪鴻智主任,探討關於災害影響、調適方法,以及歐洲韌性城市的案例。 陳永明博士首先介紹臺灣的極端氣候情形。在WHO定義下,造成人體不適的溫度為35度,然而以今年六月來說,臺灣最高溫紀錄大於35度的天數就佔了74日,此外,去年年初則是1974年以來最嚴重乾旱的一年,顯見各種異常的現象。臺灣最嚴重的災害仍是颱風,2015年強颱造成的農業損失至今仍未回復。對於氣候變遷是否造成颱風數量變多的質疑,數據顯示颱風數量其實是變少,但極端強颱則增強降雨量及水災;陳亮全教授也回應,未來溫度與雨量變化,將會趨向於極端。 
 

現場聽眾多且互動熱絡

  童慶斌教授接續評估氣候變遷影響,提出調適計畫的重要性。以臺北市來說,下水道排水系統每小時處理78.8 mm,若超過則會造成淹水,例如2010年的梅姬颱風降雨量便高達183 mm。去年聯合國針對永續發展提出SDGs的17個目標,以目標提供解決問題的方向,屬於「標靶治療」,如對於氣候變遷議題尤其積極的歐洲地區,會先提出規劃路徑,有明確目標後再執行計畫。IPCC聯合國跨政府組織提出極端氣候不代表會造成災害,應視不同地區對於暴露量的敏感性。因此,釐清「風險」究竟是危害太高?還是調適力不足?是重要的議題。適當的調適措施,可以降低災害影響。另外,氣候變遷亦屬於跨領域議題,尤其調適包含的層面廣泛,舉例來說,水利署及農委會面對水資源不足議題是衝突的,因此跨領域溝通相對重要。
洪鴻智教授則針對氣候變遷調適,介紹韌性都市建構規劃,提出面對極端氣候,需改變自身。IPCC特別報導回到問題初衷,提醒我們應從生活、城市開始改變,因此許多國家擬定調適策略,提高都市「韌性」。除了藉由脆弱度分析,亦可利用韌性維持穩定系統。歐盟提出歐洲城市的調適,屬於雞尾酒療法,需要學術知識、長期觀測及評估、經濟以及有系統性的計畫,而依照歐盟原則,各國提出自己的白皮書,並落實城市發展,這正是臺灣欠缺的執行力。在荷蘭鹿特丹案例中,藉由一連串韌性與脆弱度評估計畫,利用都市設計提出調適策略;在哥本哈根案例中,強調地區參與及跨計畫的整合機制,將氣候變遷與災害調適融入市政府相關計畫,屬於科學調適策略。臺灣雖然有概念性的防災要領,但是落實都市韌性規劃才是要件,因此減碳需要與調適策略整合。針對上述,陳亮全教授也說明,調適並非空想,需要有行動。
接著,參與民眾分別提出問題及疑慮。參與者的問題包括,對於臺灣是否可藉由氣象局歷年紀錄,評估後續氣候以改善問題?以及氣候變遷到底趨於暖化或小冰河?童慶斌教授回應,科技部已發展出風險評估的流程,但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陳永明博士則說明,暖化背景仍會造成極端冷,重點是我們到底有多少預測能力。
現場也有民眾提及,最近電視上抱怨花蓮道路因災害許久無法通行、台東修復過程太慢,是否有困難之處?或是政府須改進?童慶斌教授說明,目前災害規模已經超過我們的應變能力,不僅人力調度,更包含不同單位的整合,以目前經驗不足以應付,因此需加強調適力。對此,洪鴻智教授補充,我國有防災及減災體系,但並無納入氣候變遷思維;陳亮全教授總結說明,未來我國將面臨的極端氣候,一係颱風減少但增強,二係非常態呈現(如極端降雨),人民生活型態及都市轉型將是轉變重點。
另外,民眾提出在公領域政策外,該如何做到公共服務(common serving)?氣候變遷對個人風險思維,又該如何普及化至各階層的人?洪教授回覆,面對氣候變遷及發展科技模式,科學家的研究多令大眾看不懂,建議嘗試需求導向,刺激興興產業發展,且時間及成本有限,心態價值仍是重點,若政府僅是喊口號,則難以達成。童教授補充說明平台建立的重要性,須提供不同層面的資訊,即所謂的跨領域。陳永明博士認為,政府須由上而下整合及調解,有效溝通將為一大挑戰。最後,陳亮全教授總結說明,調適計畫不僅是政府決議,須透過不同方式的溝通,始能整合民間及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