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人物專訪

【社科院書單專訪】姜智恩教授:在宏觀下找到閱讀真正的方法

文/陳廷薇

       「閲讀一本書,不能囫圇吞棗。應以批判的角度探查作者論點之中的因果關係。」這是姜智恩教授建議同學的閱讀態度。而姜教授要推薦給我們的兩本書籍是丸山真男的《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與渡邊浩的《東亞的王權與思想》。之所以推薦這兩本書,是因為這兩本書最能體現批判性的閱讀方式。希望我們也能夠藉著這兩本書的對讀,發掘同一研究課題如何透過批判性的閱讀發展出嶄新的觀點。《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與《東亞的王權與思想》雖然都以同一課題-日本政治思想史-為研究的出發點,但因切入的角度與運用方法的不同,卻闡釋出了全然不同的發展脈絡。作為閱讀者的我們,則透過這兩本書的對讀,能夠體驗歷史詮釋總無屹立不搖的地位,權威總是需要接受後繼學者的挑戰。而且經過透嶄新的觀點與研究方法的加入,才有可能擴大它的範圍。

『閱讀反思』與『獨立思考』

       對於高中生來說,在上課的時間以外,額外再多閱讀其他領域的書,其實是很困難的,除了平常時間少,台灣高中的教學其實也是偏向考試領域,就算是文組的學生依舊要讀好物理化學,念書的時間都不夠了,更遑論有讓高中生探索未來方向的機會。因此在升上大學時,如果再一昧地接收文本的知識,就會變成沒有思考能力的兩腳書櫥。

       如果想要改變這樣子的現況,首先,姜智恩老師認為閲讀態度應該要改變,當我們在閱讀時,我們應該思考為什麼作者會從這個觀點出發?論點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盲點或缺點?不同切入點的優劣為何?如果針對這個主題怎麼寫會更好?透過建構思考的過程,更能讓閱讀完後反思更透徹,甚至於說,閱讀是 相輔相成的,姜智恩老師特別提醒大學生,在這個新世代,我們要解決很多問題,而解決的方式往往是重新思考的時候即可找到,因此,在閱讀時,除了瞭解書中知識,我們更要重新洗滌思考方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進行閱讀反思,在宏觀下找到閱讀真正的方法。

『權威作者』與『論說之誤』

       丸山真男(1914-1996)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學家,他曾經在東京大學法學部擔任過政治思想講座教授,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具影響力的政治研究學者。正由於他的知名度,讀者往往會毫無批判的接受他的學說,閱讀他的著作時,也會全然的將他的學說視為研究權威。不過,有知名度的權威作者,也往往會對自己的論點進行修正。

       丸山真男在1940年到1944年之間,曾撰寫過三篇關於日本政治思想的專文。當時刊登在《國家學會雜誌》,之後經收集與彙整,編輯成《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於1952年由「東京大學出版會」出版。這本書的英譯本出版於1974年,而於1982年將〈英文版作者序〉(以下只稱序)加入原書,於日本再度出版為「日文新裝版」。姜老師要推薦的版本是相較於早期的版本多了一篇〈序〉的新裝版,(例如,新華書店,2000年)。者坦在此〈序〉指出論說之誤的說明書。因此,在進入《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閱讀之前,必須要先閱讀此〈序〉,這樣才不會讓我們誤解日本思想史,也不會讓我們只因作者的知名度而盲從他「錯誤」的論點。

       丸山氏在這〈序〉中坦白的指出,他早期執筆《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時,認為江戶時代初期,朱子學思想已成為日本社會普遍接受的思維方式。這種普世的價值體系,在17世紀後葉才遭到日本學者的挑戰,至18世紀最終面臨崩解。丸山氏並指出,他之所以提出這種假設,是因為受到「歷史進化論」影響的結果。不過,後來卻也發現日本思想的實際發展,從未存在過所謂「朱子學式的思維方式」扎根。當我們毫無批判的閱讀這本書,且不以〈序〉中的說明作為閱讀的指南,很容易囫圇吞棗式的全盤接受丸山氏在1940年代提出的論點,囫圇吞棗地閱讀方式也會造成我們對日本思想史的錯誤認知。除此之外,丸山氏在該〈序〉中,也詳細的説明了他在帝國主義高漲的1940年代,不得不以「錯誤」的假設與方法闡述江戶時代思想史的原因。所以我們透過閱讀此〈序〉,可理解20紀初期,帝國主義氛圍下的社會氛圍如何對日本學者的研究造成負面影響。

『同一課題』與『多重詮釋』

       接著姜老師要推薦的是渡邊浩先生的《東亞的王權與思想》。渡邊浩先生是丸山真男的學生,先生雖然是丸山的學生,但在學術上卻推出了與導師截然不同的論點。這一方面是因為渡邊先生銘記丸山真男的教誨,另一方面卻能在教誨之中推陳出新之故。渡邊先生曾轉述他的老師教誨學生治學方法時所說:「如果你只會講日文,表示你對日文的瞭解並不完整。學習了韓文,將會幫助你更完整的瞭解日文。」渡邊先生因此充實的學習東亞的各國語言,同時研讀東亞各地區的思想史文獻。這種多種語言與宏觀視角的運用,也正成為渡邊先生理解日文,以及較全面的掌握日本思想史的藉機。

       例如,同樣對日本思想史的研究,丸山真男是以近代歐美學界的「歷史進化論」作為研究的方法與架構,進而推論日本思想史的發展。渡邊浩先生則將朱子學視為中、日、韓三國共享的思想體系,並從三國實存的「社會結構」切入,貼近思想史發展的社會背景,詮釋出了朱子學作為共享的思想架構,如何在東亞各地發展出不同的發展脈絡。換句話說,朱子學雖然是三國共享的學術思想,但因社會結構的差異會有不同的發展樣態。渡邊浩先生的《東亞的王權與思想》,之所以能夠跳脫丸山真男的論點,提出嶄新的觀點,正如先生的書題所示,是因為以「東亞」作為研究日本思想史與朱子學的視角。

       渡邊先生的例子,正好說明帶著批判的角度閱讀權威著作的重要性,當然姜老師所謂的「批判性閱讀」,並不意味全盤的推翻前人的論點,而是希望讀者的我們能夠思考如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推出嶄新的觀點,分辨前人學問的優缺點,進行反思性的閱讀與論點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