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人物專訪

【人物專訪】專訪王建強助理教授:從貨幣理論淺談比特幣

       去年市值飆漲13倍的比特幣,其聲勢也水漲船高,一度成為市場熱門討論的焦點之一,身為虛擬貨幣的開山始祖的比特幣,早在去年就迎接十歲生日,但它的身分仍蒙著一股神秘感,所有人都仍觀望著,究竟比特幣是否能穩坐下個十年虛擬貨幣之龍頭呢?

       本期社科通訊有幸邀請到經濟系王建強助理教授,以貨幣理論的觀點出發,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比特幣」。王建強老師畢業於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他在台大碩士班畢業前後適逢金融風暴,新型態的貨幣政策引發廣泛的討論,亦引起他對於貨幣與財務經濟學產生興趣。近期老師研究的理論關注於貨幣理論,並以比特幣為研究之主體。

       「比特幣就是我們一般所稱的加密貨幣,然而現行社會對於加密貨幣仍不慎了解,究竟加密貨幣到底是什麼?它到底有多大的風險?以及它以後會不會泡沫化?甚至它會不會只是一場騙局?」王老師一開頭就點出現今社會對於比特幣的質疑,多數人持有疑慮的主要論點是它沒有實體,僅僅是存留在電腦中的數據資料,不像黃金,色澤奪目,可被製成美觀大方的首飾。然而,王老師卻也指出,早期的鈔票確實會以黃金或其他金屬作為支持,仍然隨著時代的演進,幾乎在各個先進的國家,或是沒有貨幣危機之國家,已經沒有任何貴重金屬作為鈔票之支持。再者,歷史上因財政危機而濫發鈔票,而引發通貨膨脹的故事多不盛舉,因此以「國家」做為貨幣發行的背書,亦無法成為支持鈔票價值的保證。為什麼大家樂於使用鈔票,而比特幣的價值卻受到質疑?這個問題引起王老師對於比特幣的進一步研究。

       為了瞭解比特幣做為交易媒介的合適性,及比較比特幣與實體貨幣本質上的異同,王老師從貨幣的角色談起。當交易僅限於小型社會的十幾位村民中時,交易並不一定需要實體的貨幣做為媒介,村民間的支付只需要被公開記錄,並且透過訊息的傳遞就可以更新。然而隨著經濟體的擴大,因人群變多、資訊傳遞不易,導致每個人無法記錄大城市中的每場交易,貨幣的存在便有助於大家記得過去交易之紀錄,就像大富翁遊戲或是圍棋中的棋子,幫助我們紀錄我們剛剛骰下的數字以及雙方進行過的選擇。如同實體貨幣,這些遊戲中的棋子單獨來看都沒有任何的價值,但做為紀錄工具的功能性賦予了它們使用的價值。比特幣也是一種記錄,它的本質為電腦中的磁區資料,儲存過去發生的支付紀錄,這些資料既不容易腐敗,亦可隨著電腦科技的增強,配合加密、解密技術,確保這些支付轉移的真實性。這些「不易腐敗」與「不易仿造」的性質與實體貨幣完全相同,是做為紀錄交易的歷史的良好工具,也賦予了比特幣做為交易媒介的價值。

       反之,比特幣與一般的貨幣又有何不同?第一,它是分散式的系統運作,沒有中央或單一機構作為發行者,如國家或銀行。就以委內瑞拉為例,過去政府曾因石油下跌,出現經濟之財政危機而濫發鈔票,最終造成通貨膨脹。或當銀行倒閉及詐欺等行為,皆可能造成存款人財產的危機。這些「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而導致之風險皆不可能在比特幣上發生,因為比特幣發行量是寫在程式裡,是固定的,且每一筆交易資料透明化,任何人皆可以儲存讀取別人的交易紀錄,同時任何人都有對公開帳本進行修改更新的可能性。然而,比特幣這樣的特性,也給予了眾多個體作弊的機會。當我們不需要防範單一的貨幣發行者時,卻需要增加眾多個體修改公開帳單的成本,以防很多小賊的胡作非為。第二,由於分散式系統,使得比特幣擁有匿名性。過去,需透漏身分資料才得以在銀行開戶,然而帳戶持有人在比特幣上之交易行為皆可與個人身分進行切割。同時具備安全性、匿名性、以及電子支付性質的比特幣也在黑市交易中廣受採用。

       最後,王老師再次強調「比特幣並不會因沒有任何擔保作為支持,而失其價值」。相反地,比特幣因與現行貨幣有前述之差異,對於特定使用者而言,比特幣確實有其特殊價值存在,這也是比特幣前景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