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所有消息

【榮耀分享】賀本院劉錦添教授及何明修教授獲科技部103年度傑出研究獎

 

  
 
 
 

何明修教授(社會系)
重要學術研究成果:
2014 年出版的 Working Class Formation in Taiwan: Fractured Solidarity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1945-2012(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一書中,探討兩個主要問題:
1. 在長期的戒嚴體制下,臺灣的勞工階級是如何因應他們的不利處境。
2. 臺灣的自主工運的風潮如何隨著民主的建立而逐漸制度化,甚至是保守化。
這本書將觀察起點回歸到戰後的1945 年。聚焦於煉油廠工人與糖廠工人之個案,他們都是日本殖民地工業化的產物,並在戰後成為國營事業員工,經歷了相同的族群壓迫、黨國體制進駐、內部勞動市場及政治自由化等環境的衝擊。
該書的理論參考架構是來自古典馬克思主義的提問,「勞工階級形構」(workingclass formation) 的核心議題在於:隨著越來越多勞動者落入無產階級的行列,他們是否可能產生一股強大的反對運動,以扭轉他們作為一個集體所面對的依賴情境。也就是馬克思所提出的「無產者如何形構成一個階級」(proletariats into a class) 之提問。

 
 
 

劉錦添教授(經濟系)
重要學術研究成果:
1. 健康經濟:包括父母教育對小孩 健康的影響 、父母死亡對小孩人力資本 的衝擊 ;優生保健法對性別比率與嬰兒死亡率的影響 、全民健保對新生兒健康的影響、醫院間競爭在醫療成效與費用的角色及低體重兒是否有 較差的考試成績表現 。中文的文章則有探討父母失業對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影響 ( 經濟論文 )。
2. 勞動經濟:包括分析職業傷害和薪資報酬之間的 關係,並估算民眾的生命價值九年國教實施對 婦女勞動參與率的影響 及探討父母親與子女跨代之間教育人力資本的移轉 。
3. 產業與貿易:文章包括員工組合與公司的生產力 臺灣民眾對於和美國、中國自由貿易的偏好上巿公司對中國投資區位的選擇及投資後母公司 的外銷與對外投資是否呈現替代或互補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