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所有消息

【榮耀分享】賀社會系劉華真教授出版學術專書「Leverage of the Weak: Labor and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劉華真(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img6

    Leverage of the Weak: Labor and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是一本同時進行跨運動與跨國比較的英文專書,其核心關懷在於解答一則經驗迷團:兩個在二戰結束後結構條件極為近似的兩個國家,為什麼會有相反的「運動序列」(reverse movement sequencing),亦即,在南韓勞工運動的出現早於環境運動,但在台灣卻是環境運動先於勞工運動。
    運動序列這個問題的根源要回推至Karl Polanyi對於「社會保護運動」的討論, 當一個社會走向市場經濟、將土地、自然資源、勞動力都變成可販售的商品,對此「鉅變」所帶來的各種毀滅性效應,人們會群起反抗以捍衛他們的社會生活,此中包括勞工與環境運動。Polanyi的論點是建立在他對英國和歐陸經驗的觀察,如果我們探訪此一地理區域內的社會抗爭,「先勞工、後環境」是一般通則,然而台灣的經驗對此一般通則提出了挑戰,也進一步刺激我們思考,勞工、環境運動、甚或社會運動整體,是否在後殖民、後進工業化的情境中,呈現與西歐不同的樣貌與構造。
    這本書進一步把「運動序列」拆成三個比較研究的子題。第一個子題是誰變成早發運動(early-riser movements)以及為什麼;台灣與南韓的哪些制度設計與工業發展模式,促成了不同的早發運動的出現。而這個子題換個角度來說,是在回答以下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為什麼在同一個社會裡,不同的運動會在不同的時間出現。第二個子題是,當勞工在韓國以及環境運動在台灣成為早發運動之後,他們各自留下了哪些獨特的運動遺產給後進運動(latecomer movements),而飽受早發運動挑戰的兩國政府,又如何更精巧地回應後發運動的挑戰。最後一個子題,則將視角從「跨國」轉向「跨運動」比較,即使台韓兩國勞工運動鑲嵌在不同的制度環境與運動序列裡,他們的發展路徑與另兩個環境運動呈現強烈對比,不同類型的運動是否各自有其特有的內在驅力,以致於造成運動軌跡的差異,是這個子題的核心。
    如果沒有準確詳盡的個案研究,這項跨運動、跨國的比較研究根本無從進行。因此這本書的經驗資料,包含這四個運動的諸多二手文獻,作者進行的訪談和田野觀察,以及在國科會計畫支持下所蒐集的一批橫跨30年的台灣與南韓社會抗爭事件資料。本書除了解答經驗迷團之外,也企圖藉由東亞社會運動的經驗,標定東亞在全球社會運動研究中的理論位置。
相關連結:專書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