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大學職工聯誼會

會務活動

大安分局范文先生演講~「如何防範詐騙」

114年4月25日(五)退休人員聯會與職工聯誼會再度合辦「如何防範詐騙」推廣宣導演講,由大安分局范文先生主講,清晰與條理及快速地告訴大家詐騙的手法、小心各種詐騙陷阱,一一對付告訴您「如何別上當!」。范先生並熱心提供演講投影片讓會員參閱,將可更深刻理解及推廣防詐騙知識,再請大家用心參閱文末附檔。摘要如下:

 

●詐騙形成的原因

  1. 營造情境,掌握人心

  2. 跨境犯罪,藏身國外

  3. 個資外洩問題嚴重

  4. 刑罰不足,低風險高報酬

●臺灣10大詐騙手法

  1. 盜用網路帳號

  2. 假冒公務機關詐騙

  3. 解除分期付款

  4. 網路交易詐騙

  5. 色情應召詐財

  6. 假親友(猜猜我是誰)

  7. 假投資詐騙

  8. 假求職

  9. 釣魚簡訊

  10. 假綁架、假恐嚇取財

例一 :假投資詐騙

●假投資(假博弈、金融商品、虛擬貨幣)詐騙流程

  詐欺機房 -> 「飆股」、「短期高報酬」->

  邀請民眾加入「假投顧老師群組」->

  以連結方式邀情民眾註冊假網站、下載假APP->

  調整後端數據、製造獲利假象->

  誘騙民眾投入更多資金或交付虛擬貨幣->

  拒絕出金、踢出群組或關閉網站-> 慘!被害人血本無歸!

●詐騙關鍵語

  1. 報酬率高到不合理,甚至超過100%

  2. 不用出力,只需要出錢

  3. 不用銷售、不重視銷售

  4. 商業模式不重要、看不懂

  5. 找人加入會拿到高額佣金

  6. 專找沒錢的人加入

  7. 強調低風險、獲利穩定

  8. 擺排場、裝闊

  9. 公司很新,通常不到3年內

  10. 急著要你下決定

  ●假投資詐騙,如何別上當?

防投資詐騙三不三要、不讓手機變「詐」機

三不- 不聽(來源不明資訊)、

       不加(陌生投資群組)、

       不用(保證獲利APP、投資平台)

三要- 要警覺:對任何鼓吹加入投資群組、勸誘買股資訊提高警覺

           要查證:向合法證券商、合法投信投顧業者或165反詐騙專線查詢

           要報警:向治安單位或檢調單位檢舉(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例二:猜猜我是誰詐騙

猜猜我是誰話術

-假藉遠房或久未聯絡之親戚來電

-宣稱電話號碼已更改

-隔一、二個月,或是電話中當下宣稱有急用需借款

●猜猜我是誰詐騙,如何別上當?

  1. 陌生號碼來電借錢,應提高警覺。

  2. 自行以舊有該親友電話回撥查證。

  3. 致電他親友,多方查證。

  4. 不熟悉的人來電套話、裝熟、借錢,一定有問題,請以現在不方便接聽電話為由,先掛斷這通電話。

  5. 親自現金交付,勿用匯款方式將現金轉出。

例三:假冒公務機關詐騙

假冒公務機關(醫院、銀行、中華電信、警察、檢察官、法院、去超商等)詐騙,常見3階段轉接手法-

  1. 假冒某單位、謊稱受害者、資料遭冒用

  2. 假冒警官製作電話筆錄 -> 稱被害人帳戶涉及洗錢或其他不法-> 要求偵查不公開勿告知親友

  3. 傳真偽公文取信被害人 -> 要求配合清查帳戶資金交付保管 ->  匯款或當面交付

●假冒公務機關詐騙,如何別上當?

  1. 冷靜,一聽二掛三查證 (務必親自撥打165,不要讓他人幫你)

  2. 提高警覺,來電號碼開頭為(002、009、+)等為國際來電,多為竄改號碼。

  3. 檢警不會在電話中製作筆錄,筆錄均現場製作 。

  4. 檢警、法院不會要求至超商接收傳真公文,公文均掛號或親送。

  5. 法院、檢警不收錢,絕不會要求匯款、轉帳、監管帳戶。

  6. 警察機關不會電話轉接地檢署或法院。

例四:求職詐騙

新鮮人求職詐騙常見四大關鍵!

  1. 索取過多個資

  2. 錄取前先繳錢

  3. 薪資待遇有疑慮

  4. 要求私下聯絡

■求職詐騙常見現象

■徵才廣告未註明公司名稱、地址、電話及聯絡人

■徵求的人才常無資格與條件限制或廣告標明誇張的薪資、福利條件

■面試時才知公司營業內容,不提供勞健保或工作項目與廣告不一致

■面試時須繳交身分證、駕照、報名費、保證金、制服費及訓練費等

 金額,或是簽立任何內容不明的契約,請求職者本身需購買產品。

■進入公司感覺並無其他員工,或是公司空蕩蕩,員工並沒有在工作

■面試人員對於工作內容交代不清,只想要求職者接受工作

■面試場所異常,如深夜時刻

●求職詐騙,如何別上當?

  • 三要原則

  1. 要陪同-面試時請朋友家人陪同或事先告知地點

  2. 要確定-是否為合法經營之公司(網路多查、多問、多存疑,可去電確認真偽)    

  3. 要存疑-徵才內容是否不合常理,如工作內容模糊、公司名稱  、高薪、輕鬆

  • 七不原則

  1. 不繳錢-不繳交不明用途、不合理費用、如宣傳照、訓練費、保證金    

  2. 不購買-不購買公司以任何名目要求購買之有形、無形產品

  3. 不辦卡-不應求職公司之要求而當場辦理信用卡

  4. 不隨意簽約-不隨意簽署任何文件、契約

  5. 證件不離身-證件及信用卡隨身攜帶,不給公司保管

  6. 不飲用-不飲用酒精類及他人提供之不明飲料、食物

  7. 不非法工作-不從事非法工作或於非法公司工作

例五:靈骨塔、生基位詐騙

■靈骨塔詐欺手法

第一步:電訪(亂槍打鳥搜尋有塔位之長者)

第二步:佯稱看產權

第三步:聲稱找到買家,一次要買大量塔位

第四步:交付款項後推託

結果:無法成交,錢無法退回

■生基位(又稱活人棺),他是類似風水的民俗信仰,將生者的指

甲、毛髮、衣物、八字等物品,放入骨灰罈內,再放置在風水

良好靈骨塔位或墓地,藉此來幫生者改運、健康;類似靈骨塔

●靈骨塔或生基位詐騙,如何別上當?

    ■不透明投資市場,更需謹慎小心求證。

    ■貨比三家,可以自行多找幾間靈骨塔、生基位的業者詢問。

    ■不要投資這類相關產品

    ■賣出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不要購買附加商品,繳交附加費用

■防詐六不原則

  1. 要求先匯款者 >不要給!

  2. 臉書無藍勾勾 >不要點!

  3. 網路交友借錢 >不要信!

  4. 穩賺不賠群組 >不要加!

  5. 收到不明簡訊 >不要理!

  6. 要求提供個資 >不洩漏!

 

  范文先生的演講內容甚為豐富,臺灣十大詐騙手法均一一對應了「如何別上當!」的耳提面命,提點各位提高警覺的重要性!不論在職、退休教職員工或學生,生活中的投資、求職、

網購網拍及金融消費、網路交友或假冒親友借錢、手機釣魚簡訊、靈骨塔及生基位買賣詐欺、中獎詐騙等邪門歪道,都有防詐的方法提供參考。希望大家從此打詐有方法、抓詐通報

165、防詐提高警覺心、防範各類詐騙陷阱,安心生活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