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4月18日(五)職聯會會員大會旅遊講座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旅行看人生」
講者:林昭鑫先生
林昭鑫先生以其豐富的旅遊導領經驗,語重心長地與會員們談談旅行的經驗及該有的旅遊素養,不只是要享受國外旅行的生活體驗、更該於旅行中對人生及心靈有更開闊的視野及領悟!
旅行可以解憂、但不能治療憂鬱或躁鬱等精神病症,為了參加旅程各團員的旅遊品質,若帶著需照顧、有病症的家人,並不太合宜!有可能因需要更多照顧而延誤團體的行程、也有可能患病者於行程中接收不當刺激、或者造成過多聲響於交通工具上、或必需導遊給予較多照顧致影響其他團員權益。不得不謹慎!
旅行時行李箱要亮眼好辨識,若清一色黑藍,於機場提領行李或機上隨身行李提取時容易誤拿。
國外旅行時若逢初一、十五,常有團員要求茹素,若未預先告知協調,因各國民情不同,可能備不了素餐,造成旅行中飲食的不便!
個人健康狀況要掌握,常備藥要備,不做勉強體力之行程!
住宿上,免不了落單需與其他團員併一間房,生活習慣不同,是會有些不便,導遊需做必要之協調,但若必需個人一間房,必然衍生較高之住宿價差。
團體旅行中守時為要,隨身物品要戴好戴齊,不要落隊採購誤了時程,影響全團。導遊於必要時,必需先照顧多數人。於國外,例如導遊事先報告,自由活動後要朝碼頭搭船,若真落隊暫沒跟上,建議即以計程車趕上團體。團體行動時,團員必要聽清楚導遊領隊提點的時間及接下來的去向,謹記注意萬一有狀況,解決問題方法的提醒。
點點滴滴旅行中的小節、但卻是團體行程能否順利前進的要務。導領的責任重大,團員的合作素質亦很關鍵。
設想讓旅行在人生旅途中留下美好記憶!放下挑剔與批評比較、放下我執自我利益之優先、放下生活中的壓力且走且悠閒!旅行團體中甚需要為人設身處地著想的同理心、同船共渡的團體合作精神、互相體諒包容不便、隨遇而安的歡喜心、來共創團體旅行之永生難忘的樂趣!
感謝林昭鑫先生的旅行人生的提點!
附註:
林昭鑫 先生
學歷:世新 觀光宣導
彰化師範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
簡歷:
中華民國國際領隊、中華民國華語導遊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 旅行業經理人
~首位[專業貢獻獎]
雄獅旅遊導遊/領隊 歐洲組 組長/雄獅旅遊專業講師
行政院交通部專案講師
行政院勞動部專案講師
交通部觀光署 導遊/領隊 職前訓練口試委員
中華民國國際青年商會講師
大學院校業師講師/業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所友會會長
台灣古文書學會 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