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大學職工聯誼會
會務活動
手機版選單
search
搜尋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line
Email
LinkedIn
上方連結
回首頁
臺大首頁
網站導覽
聯絡資訊
最新消息
入會辦法&申請入會
本會組織
本會簡介
組織章程
理監事選舉辦法
各委員會組織辦法
學術委員會
康樂委員會
福利委員會
申訴委員會
紀律委員會
財務委員會
會務活動
防治要訊
會務活動
服務人員
活動資訊
會員電子報
下方連結
:::
上方連結
回首頁
臺大首頁
網站導覽
聯絡資訊
字級
小
中
大
臺灣大學職工聯誼會
最新消息
入會辦法&申請入會
本會組織
本會簡介
組織章程
理監事選舉辦法
各委員會組織辦法
會務活動
防治要訊
會務活動
服務人員
活動資訊
會員電子報
search
搜尋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line
Email
LinkedIn
:::
首頁
會員電子報
會務活動
會務活動
_
網頁功能
列印內容
Bopomofo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line
Email
LinkedIn
吳春來博士演講「壯世代新浪潮-超高齡社會的挑戰與出路」
臺大職工聯誼會於
112
年
12
月
1
日於校總區第一會議室,邀請到壯世代學院院長
吳春來博士演講「壯世代新浪潮-超高齡社會的挑戰與出路」
。教職員工退休教師及同仁出席滿場。
吳春來博士是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士及碩士、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博士。著作有「領導未來的
CEO
」
(
合著
)
。現任壯世代學院院長,曾任國家文官學院講座、大學講座及企業顧問。
吳博士呼應此新興的代名詞「壯世代」
(
退休年齡
55
歲
~
臥床前
)
-這群來自戰後大量生育的嬰兒潮,人口比例龐大。從農業時代拚進今天
AI
機器人元宇宙的時代,累積的經驗與能力豐厚,並掌握了社會三分之二的財富。其見證了工業化、高學歷化、走過民歌世代、民主化、本土化、證券化、全球化、到數位化等臺灣重要發展階段,有著傳統愛拚才會贏的臺灣精神,也有現代行動辦公室的智慧技能、還有築夢世界的開闊胸襟視野。臺灣發展的奇蹟由他們攜手締造,也創造許多世界標竿,令人刮目相看,他們是實打實的
Strong Man
,稱之為「壯世代」,豪不為過。
吳博士強調,由於臺灣社會快速走向高齡化與少子化,出生率持續下滑,達全球倒數第一名。新生兒愈來愈少、高齡者愈來愈多,
2018-2025
年臺灣將從高齡社會進入超高齡社會,預計
2050
年臺灣高齡人口將達全人口的
1/3
,人口結構將嚴重失衡。現在若不重視此問題,持續下去終將成國家發展重擔,可能成為國安問題。
然而,
55
歲以上退休族在體能與經歷豐富,尚堪稱「壯世代」族群。在退休後
20
至
30
年餘命間,預估將有
13%
需要進入長照服務;
87%
的
「壯世代」
人口統稱「銀髮族群」,實已不合時宜。
因
50
年前,老人佔臺灣總人口
5%
,均命
62
歲;現在,則是老人佔
20%
,均命
82
歲。
50
年前,
65
歲以上老人有
10%
以上無法正常行走;現在,這樣的現象不到
1%
。所以,政府對高齡者的社福思維,除「長照」以外,更應投注及開創資源,「照亮」高齡者的「第三人生」。
吳博士認為改變過時的人設是有必要的,應將
55
歲以上退休族群分類為
:
一
、
「銀髮族」-平均
8
年臥床,需為「寄生者人設下的福利政策思維」。屬
社會負債、年輕人負擔;養生、養病、養老,需要特殊對待者。
二、「壯世代」-正是「生產者人設下的資源循環思維」。因尚有
20~30
年健
康餘命、生活場域講究、渴望自我實現、期待社會貢獻;貢獻資源、促
進世代循環;需要精彩第三人生、需要能被正常對待者。
由於「壯世代」族群在第三人生以前追求高度的強人生,在生理、安全、社會、尊嚴需求已滿足;在接續的第三人生-追求廣度的「壯人生」,於認知的需求、審美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及渴望自我超越的需求中探索養分。
壯世代
(1963
年前出生,戰後時代
)
在此退休後第三人生,正顛覆著六種關係
:
一、
金錢-我要享樂人生、消費力強。
二、
婚姻家庭-漸能接受剩最後一口氣也可以離婚,兩性平權,個人幸福感
很重要!
三、
工作-退休是人生的再次創業!體力還夠,願意擔任高級實習生或創業
四、
居住-從期待一家人同住、改變能接受與好朋友同住養生村。
五、
朋友-可透過網路手機整理人際脈絡,連結老朋友,也參與社交活動、
包括不同年齡與背景的社交對象。
六、
學習-不再認為退休就失去學習新知或技能的理由與動機;到最後一刻都要探索自己的潛能,銀色學習商機正夯!
在經由臺灣第一個高齡者需求調研計畫的呈現
:
現況-壯世代行為數據短缺。中央需重視高齡族群需求。
建議-針對壯世代族群需求,做出全方位、具政策及商業意義的深入調查研
究。
改變-從掌握需求到提出解決方案。由政府設計高齡化政策的參考依據;企
業投入高齡產業指導方針。
「狀世代」第三人生的規劃基礎-
一、
認知需求
(
渴望吸收新知的心
)
(一)
尋找自我價值
(二)
財務管理與資產配置
(三)
健康與醫療觀念
(四)
防詐與資訊辨別
(五)
資訊收集與科技運用
(六)
個人與世界的關係
二、
審美需求
(
渴望美好與創造美好
)
(一)
藝術與文化的鑑賞
(二)
生活與環境的美化
(三)
態度與觀念的提升
(四)
熟齡美學
壯世代族群有了以上第三人生的規劃基礎及方向。再從
(
一
)
探索
(
深究過去人生目標、歸納興趣與嗜好、確認自我喜樂來源
)
後;
(
二
)
實踐
(
規劃計畫、資源與時間分配、持續完成對外回饋
)
;最後達致
(
三
)
解放後的「自我實踐」、從而「自我超越」達到「利他與傳承」。不求回報,只求喜樂的理想人生境界。
總結,吳春來博士提出
「利他
=
利己
的民主參與政策設計」。政府社會政策之公共服務越能維護及提升「壯世代」族群的健康生活、讓能夠生活自理的壯世代越多、就更能夠集中資源去協助照顧中、重度失能老人與失智者、帕金森氏症者,讓我們的下一代不致陷於沉重的照顧。
北歐各國政策,不論在教育、福利、勞動、家庭與人口、環保與生態等設計,都能臻於良善、務實。成功之道在於他們把制度的設計,讓社會相關各方一起開誠布公討論,於取得共識的過程找到「利他」和「利己」的重疊面。臺灣若欲仿效,也需讓社會解出
「利他
=
利己」
這道等式,才能在公共服務品質上真正提升。
(
全文完
~)
本次演講活動,感謝職工聯誼會及退休聯誼會教師及同仁們踴躍出席!吸收新知、注重健康觀念,善用職工聯誼會及退休聯誼會等社團之資源服務平台,讓忙碌的在職及退休同仁有機會齊聚聽講及討論,也感謝各位退休同仁撥出時間來協助活動舉辦的人力支援,成為真正「利他
=
利己」的實踐者。希望臺灣大學行政組織中之老、中、青三代創造「青銀共生、共創、共贏的資源平台」。讓我們工作勤奮、發揮所長,公餘參與各社團活動、正能量而有活力,在各社團聯誼聚會的場所獲得快樂、支持與滿足,豐富
您在臺大職場的生活、選擇從事
您退而不休的利他奉獻!這是
您可選擇的人生,要讓自己的人生豐足而自在!
也祝福我們所愛的國立臺灣大學,因教師及行政同仁的群策群力、達致世界一流大學、奠基百年學術殿堂的宏業!
112.12.1
吳春來博士演講「壯世代新浪潮」座無虛席
正視超高齡化人口結構的到來,社福政策如何因應
?
認真聽講的教職員工、退休同仁
值得深思熟慮的退休第三人生規劃議題
(
接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