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2022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服務專刊
P. 15

2. 使命轉變

                    一九九○年臺大光鹽社受蘭恩文教基金會邀請,
              前往蘭嶼提供青少年課業輔導,在此回顧蘭恩文教基

              金會最初設立教育營的宗旨:


                   雅美族青少年由於地理環境的關係,在課業的學
              習興趣與成績上,皆不如臺灣本島的學生。在以考試

              取向的社會中,他們實在不易與外界競爭,無論在升
              學或基層特考上皆表現不佳。

                    蘭恩文教基金會所附設的蘭嶼青少年服務中心計劃長期地輔導蘭嶼青少年的

              課業,教育營是其中的一項計劃。它將利用每年的寒暑假邀請大專院校的學生前
              來義務輔導蘭嶼青少年的課業,除了設計一些能引起學生對課業產生興趣、易懂

              的教學方法外,亦採一對二或三的個別輔導,針對每位學員的程度加以闡釋引導,
              使其不再害怕課業進而產生興趣;此外透過這些大學生的現身說法,強化青少年

              正面的模仿心理,建立向上的心志。

                    另外,越來越多蘭嶼青少年利用暑假去臺灣打工,名為打工,實為遊玩,且

              大部份接觸的環境皆不適合其年齡,對身心有較不好的影響,因此許多青少年結
              束暑假返回蘭嶼時,其行為、打扮及思想皆極大改變且大多為不良的改變;甚至

              有些青少年樂不思蜀,乾脆不回來上學,造成學校不少困擾。蘭恩為了吸引更多
              蘭嶼青少年留在家鄉,每年寒暑假皆舉辦各項青少年活動,費盡心思設計豐富、
              有趣的節目,期使蘭嶼青少年能過一個充實愉快的暑假。


                    在蘭嶼,幾乎每個家庭都接觸過基督教教會,因此小朋友對基督教並不陌生,
              我們希冀透過與當地人的共同點—基督教信仰,加強與孩子的連結,讓老師們不

              僅是提供課業輔導的「老師」,而是能建立長期關係、因著基督教信仰而有所連
              結的「家人、朋友」。


                    扎根於信仰的教育營與其他服務隊有什麼不同呢?實際面來說,學生到外地
              求學和工作時遇到環境、人際或經濟等各方面的困難,可以藉著信仰群體向教會

              尋求幫助;就內在性而言,信仰的內涵讓人格的確立較為活潑和積極,品格教育
              不淪為外在束縛和刻板教條,而是以愛人愛神為出發點的主動關懷。然而,並不

              是每個家庭、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經歷信仰中真正的平安和喜樂,到教會崇拜時反
              而變成了道德束縛、刻板規條,喪失信仰最美好的活潑動力,因此自一九九六年

              開始,每年都會在教育營中放入「信仰課」,希望讓學生更認識基督信仰。





                                                                                                                15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