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臺大校規小組 2014 年報
P. 42

( 二 ) 哺乳類

      2009 年 3 月至 2010 年 3 月第一次臺大校園哺乳動物普查共記錄臭鼩、臺灣灰麝鼩、
溝鼠、赤腹松鼠及東亞家蝠等 3 目 4 科 5 種的哺乳類動物。其中,小獸類捕捉共捕獲臭鼩、
臺灣灰麝鼩、溝鼠、赤腹松鼠等 2 目 3 科 4 種的小獸類,全年總捕獲率為 3.24 隻次 /100
捕捉籠夜;而本計畫於 2013 年 9 月 ~ 2014 年 6 月共計進行 6 回合 12 次的全校的小獸類
捕捉調查,共計捕獲臭鼩、臺灣灰麝鼩、溝鼠、亞洲家鼠、田鼷鼠、家鼷鼠、赤腹松鼠等
共 4 科 7 種 114 隻小獸類,總捕獲率 5.60 隻次 /100 個捕捉籠夜,顯著高於 2009 年全年及
同月份的捕獲率,並較 2009 年的普查增加亞洲家鼠、家鼷鼠及田鼷鼠等 3 種臺灣平地到
低海拔居家及開墾地常見的鼠科動物,但此 3 種在臺大分布侷限且數量均稀少。

      2009、2013 年度兩次調查相同月份總捕獲率的差異主要為 2013 年度臭鼩的捕獲率遠
高於 2009 年度,但溝鼠的捕獲率則低於 2009 年度,全年總捕獲率 2013 年度則高於 2009
年度。造成此種差異的原因,可能為 1. 近 4 年間臺大校園的臭鼩族群呈現成長的趨勢 ; 但
溝鼠則有下降趨勢。2. 與本年度佈籠時會將籠具儘可能緊靠牆壁或大樹樹根,此種佈籠方
式使得行為上喜歡沿著障礙物方向前進的臭鼩、臺灣灰麝鼩等尖鼠科動物的捕獲率增加,
需進一步監測累積更多年資料與分析方才能掌握物種間族群消長的趨勢與原因。而赤腹松
鼠每樹計量調查結果,2013 年度牠們的族群數量亦較 2009 年為高,顯示近 4 年間臺大校
園內赤腹松鼠的族群呈現增加的趨勢,是否與人類餵食行為提供額外食物有關,需進一步
設計試驗來釐清。

( 三 ) 鳥類

    1 鳥種數與鳥類數量                         2009 年度與 2013 年度的鳥種數與鳥類數量比較

            比 較 本 年 度 調 查( 取 2013 年 9
      月至 2014 年 8 月共 12 個月份的資料)
      與 四 年 前 的 調 查( 取 2009 年 3 月 至
      2010 年 2 月共 12 個月份的資料)的
      鳥種數與鳥類數量,本年度不論鳥種
      數或數量均較 2009 年度高。

    2 遷留狀態

          各類遷留狀態的鳥種於 2013 年            2009 年度與 2013 年度各遷留狀態的鳥種數比較
    度與 2009 年度差異主要在於夏候鳥與
    冬候鳥此二類別,兩者各增加了 5 種。
    此結果顯示出兩個年度間的鳥種數差
    異主要來自於候鳥的鳥種數改變。

40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