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臺大校規小組 2014 年報
P. 47

大面積的農作草生地,附加瑠公圳通過,所形成水圳系統,為週邊僅存的重要濕生草原環      重
境,對於地棲性動物的活動相當重要,惟目前區內的溝渠主要為水泥槽化的溝渠,無法與      點
周邊土地形成濕地或水土作用,因此,水棲昆蟲和水生植物偏少,也無法產生草澤的環境      工
以提供野生動物更多的多樣棲地。建議本區的水泥溝渠應逐步改為砌石或土溝的模式,並      作
導入原瑠公圳的水源,當可形成森林與濕地之間的水田農業環境。                及
                                             執
( 二 ) 增加原生植物和食草與蜜源植物                         行
                                             情
      建議植栽為大葉釣樟、大頭茶、山刈葉、山豬肉、筆羅子、天仙果、臺灣肺形草、臺  形
灣馬藍、布朗藤、玉葉金花、雙面刺、扛香藤、爬森藤、牛嬭菜、鷗蔓、金銀花、青剛櫟、
紅楠、食茱萸、飛龍掌血、颱風草、琉球馬兜鈴、臺灣馬兜鈴、桶鉤藤、魚木、賊仔樹、      校
鄧氏胡頹子、頷垂豆、鱗球花、猿尾藤。                           園
                                             規
( 三 ) 多層次校園森林景觀建構                            劃
                                             基
      現行喬木植栽為景觀性點綴,多屬於園藝景觀,經常是單株樹木或林下單調僅有草皮  礎
的警官林蔭,無法達到遮蔭的效果,建議在部分非景觀區或古老校區位置,種植大量樹木      面
形成小型生態島,並以多層次森林結構複植栽,包括大喬木、小喬木、灌木和地被植物,      與
物種以臺灣北部原生植物為主。現行單株植栽,選擇部分區域加高種植密度與歧異度 ( 如    發
醉月湖一帶 ),同樣形成小型帶狀森林區。                         展
                                             面
                                             之
                                             建
                                             立

( 四 ) 廢棄地保留

      臺大經歷周邊環境的快速變遷與開發,校內許多區域保留自日治時期以來的低干擾環
境,為臺大重要的歷史生態區域,由於植被較為鬱閉,常被視為陰暗的角落而被優先處理,
然此類環境卻是臺大百年來許多地棲生物的最後避難所,應以歷史校園的方式予以保留,
可以簡易繩籬加上簡易標語,不但可減少人為的干擾,同時避免被冠上荒廢地或閒置地。

( 五 ) 老樹小棲地維持       臺大校園歷史校地保留建議區域

      校內保有為數不少的日治時
期栽植喬木,其根系周邊歷經百年
的穩定生長,土壤微環境已相當獨
特與古老,樹幹的著生植物更是小
生境的長期氣候演化而成,具有記
錄臺大百年環境變遷的指標性,彌
足珍貴。建議在百大老樹周邊 2 公
尺範圍外同樣以簡易的繩籬加上標
語,維持其低度干擾的環境保持,
提供未來長期生態紀錄。

                                    45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