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人類學系「人類學博物館」於2010年11月重新開幕。本館收藏始自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講座」標本室。帝大於1945年改制為臺灣大學,後於1949年成立考古人類學系,並於1982年更名為人類學系,帝大時期的收藏為本博物館的核心藏品。

本館前身為人類學系標本陳列室,在當時暱稱為「洞洞館」的人類學系系館中,設有「考古學」與「民族學」兩個陳列室。目前的新址則位於臺灣大學校總區內原舊總圖書館的西翼,緊鄰校史館展廳,現已開放「民族學展示廳」,未來將再開放「考古學展示廳」。

本館收藏有實體標本與影音資料(相片、影片與錄音資料等)。實體標本可分為民族學與考古學兩大主要範圍,透過常設展與不定期特展,讓社會大眾能夠欣賞到這些珍貴的文物。影音資料則持續進行數位化修復和整理。本館藏品資料可使用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查詢系統進行查尋。

由以教學、研究為主的小型專業人類學博物館,轉型成為開放社會大眾,具社會教育使命的大學博物館。建構更完善的展示、典藏空間,承擔更為重要的教育與社會使命,提供不同的展示觀念,在在都是本系為促進臺灣社會多元文化間,跨文化理解所做的努力。


臺灣史前時代生活復原圖

15 拔牙

15 拔牙 史前時期便有拔牙的習俗存在,從墾丁、烏山頭等遺址出土的人骨可觀察到拔牙的痕跡。現今泰雅及布農等族間還能見得這種風俗流傳。
原文對族群拔牙習俗的「現今」觀察應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經驗,當代應無此風俗了。




根據考古學的發現,臺灣在三萬年前,就已經有人居住了,但是直到三、四百年前,才開始有人用文字記錄島上人們的生活情形。既然沒有文字記錄,那我們如何知道當時他們是怎麼生活?考古學家透過發掘遺址、研究出土文物來了解史前人類的生活。

臺灣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已使用磨製、打製的石器、骨角器和陶器做為生產工具和日常用具,並且喜歡用玉器做為裝飾。就社會經濟發展情形來說,早期開始懂得以根莖榖類作物為主的初級農耕,由於生產量還不算大,形成的聚落小,人們過著游耕的生活,狩獵、漁撈仍然是生產方式中重要的一環;到了中、晚期漸漸轉變成以稻米等穀類作物為主的農耕,由於生產量較早期為大,形成的聚落也比較大,農業漸佔重要的地位,有家畜的飼養,人們過著長期定居的生活。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在臺灣的史前人群出現不同的埋葬方式,往往有陪葬物,可見人們已有宗教信仰。

「臺灣史前時代生活復原圖」為1947年由畫家立石鐵臣先生繪成,主要根據日本學者金關丈夫教授和國分直一教授提供的考古學和人類學資料與構想完成。圖中主要描繪臺灣地區新石器時代農業社會的生活情形,是綜合臺灣各地區的材料,加以整理、推測和想像後,繪製而成。

上述說明節選自金關丈夫教授和國分直一教授提供的解說,刊載於《公論報》〈台灣風土〉專欄第24期(1948.10.25),並再經潤飾。也許部分觀點如今已有所修正,但仍忠實呈現了當時考古學知識的積累。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10:00~16:00;週六09:00~17:00;週二、週日與國定假日休館
聯絡電話:(02)3366-4996
網站連結:anthro.ntu.edu.tw/
臉書連結:www.facebook.com/NTUAnthroMuseum/
IG連結:www.instagram.com/ntuanthromuseum/
影片連結:www.youtube.com/watch?v=blUfq41gqhw&t=8s
本館位置:Google地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