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特色課程

東亞研究學程

-需事先申請,經院同意後始得修讀。
-至少15學分。
-修畢後,本院經核准核發學分學程證明。

本學程所指之東亞,係指亞洲東部各國,包括東北亞的日本、韓國、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等,以及東南亞的中南半島諸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尼和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大部分屬於開發中國家,且多數曾歷經被殖民的經驗。其經濟主要依賴輸出農林漁牧礦產,並以勞力密集產業為主。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東亞國家的經濟開始崛起,已陸續擺脫依賴地位。除內部產業結構歷經重大轉變外,在世界體系的政治、經濟地位也不斷提升。
東亞國家現代化的經驗是異於西方資本主義發展進程,因此在學術的研究上受到矚目和重視。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區域建制和會議的發展,例如ASEAN、APEC等,使得東亞國家的政經實力更受矚目。而當前美國和歐洲陷入債務風暴之際,東亞國家當前的角色更不容忽視。
鑑於東亞研究在當前有其重要性和時效性,為使本校學生對於東亞的相關議題有較深入而完整之認識,以提供本校學生完整的東亞研究訓練,故設置「東亞研究學分學程」。另因本學程重視英語授課的重要性,最主要目的在於讓本地生於本校就讀期間,即得以英語上專業課程,提升其英語水準,進而更有意願於未來參與海外教育計畫;同時亦有助於提升海外學子就讀或交換至本院之意願。


頤賢講座

為鼓勵臺大學生對臺灣當前相關議題之關心與了解,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與國際觀、提升未來競爭力、增進對現實社會的了解、加強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因此自103學年度第1學期起捐助社會科學院開設「頤賢講座--臺灣政經社問題與對策」課程。
-「頤賢講座--臺灣政經社問題與對策」課程:由本院經濟系系友鍾正宏先生捐助開設。

學士班跨域專長

-包括基礎課程、核心專業課程及跨域專長課程三個層級。
-無需事先申請,修讀至少15學分。經主辦系所事後審核通過者,得於學位證書、歷年成績表及相關證明文件加註跨域專長名稱。
-本院目前有三個跨域專長:
 1.經濟系「資料科學與社會分析」 
 2.新聞所「新聞與數位創作
   3.社會系「社會設計


食養城市人文農創

本院與工學院合作,通過教育部之大學學習生態系統計畫,以跨域共授課程培養人文社科學生人才能力。該計畫的應用能力課程,是由二個面向所構成:親臨真實場域的「實作導向」,加上「食養農創」的知識主題。


► 無邊界大學計畫

結合教師與學生社群,以打破大學與社會的知識邊界來帶領課程創新。
連結政府及民間資源,以培養學生解決未來城市發展問題的能力,如:從公民社會的觀點出發,結合防災理念與實務的防災實作、針對現行臺北市的交通議題,進行政府部門與學界的深度交流、文資保存的議題、從城市中的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出發,探討產業的未來如何從中萌芽。

► 「翻轉課程」──王道一再造社科教學法

Less is more.” 在資訊爆炸的當代社會,適度地收斂、留白,或許是能發展出更多精煉的創新價值的美麗頓點。此精神在教育上的呈現,恰有別於傳統的填鴨式教育。當有人說「經濟=經常忘記,會計=快快忘記,統計=統統忘記」,面對學生提不起勁、認為抽象、枯燥乏味的學習內容時,高等教育可以如何改革,透過課堂教學增進學生的學習效率呢?英文有句格言說 “Tell me and 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ll understand.”實則古代儒家學者荀子便已提出:「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More...
 

► 審議民主與公民參與

審議民主作為一種創新的公民參與模式,已在全球各地蔚為風潮。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透過三天十八小時的工作坊,介紹審議民主的基本理念、多元實踐模式,以及操作方法。課程內容分為幾個部分:第一,審議民主的基本理念;與社會運動、公民不服從等其他政治溝通方式的關係;審議民主在全球和臺灣的發展;在接近人民日常生活的社區層次的實踐經驗。其次,介紹不同的審議模式的操作方法,適用的議題和時機;第三,介紹參與式預算作為審議民主的實踐模式,實際的操作經驗、問題與挑戰;最後,也是本課程最具特色的部分,即是透過實作課程讓學生學習如何辦理和主持公民審議活動,以培育能夠操作審議民主活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