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賢講座】綜合討論:全球政治經濟之競爭與合作及當前中國大陸產能過剩
對全球經濟的影響-2025.05.01
「頤賢講座-臺灣政經社問題與對策」113-2本學期第二個主題為:「全球政治經濟之競爭與合作及當前中國大陸產能過剩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在該主題的綜合討論中,工業總會大陸處 黃健群處長、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 劉大年主任與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 吳玉山院士先回答同學們的書面提問,亦開放現場提問進行討論。
同學們的提問非常熱烈,問題相當有深度,其中約有23位同學問了我國(中小型國家)處於美中對抗的夾縫中的「最適定位」是什麼?的相關問題,共12位同學問了我國在面對川普政府談判上最具優勢和弱勢的地方分別會是什麼?的類似問題。至於在中國大陸產能過剩面向上,包含是否可能促使國際間形成新的經濟聯盟或合作機制?哪些現有的國際經貿體制(如WTO)是否仍有能力應對中國大陸產能過剩可能被視為「地緣經濟武器化」的問題?臺灣在這樣的新型經濟安全格局下,可以有哪些具體作為?
其他細項問題與政策包括:我國應如何設計新的經貿策略,以避免在臺美關係與CPTPP等多邊經濟體制間出現矛盾?我們應該怎麼樣看待、衡量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我國可推動哪些改革?如何兼顧可行性與成效以強化我們在全球競爭中的自身體質?等等問題三位講座都分享了他們的經驗、高見以及很棒的案例。
同時講座們也以自身經驗以不同角度分享了在美中對抗下我國政府手中所擁有的「優勢」與潛在的「危機」,以及如何從中取得平衡。三位講座精彩的回應,同學們都獲益良多,並對在新冷戰時代我國應扮演和角色以及中國大陸生產過剩可能產生的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