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4,2009 13:09

第十一本咖啡館留言本

doggy.jpg
我是第十一本咖啡館留言本的吉祥物。我不是劉妹妹,我也不認識劉妹妹......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在這裡???......ZZZZZZ

  • 您可能有興趣:

    第九本咖啡館留言本
    lakatos 發表於樂多回應(1217)引用(2)在此留言編輯本文
    樂多分類:新聞評論切換閱讀版型 │昨日人次:0 │累計人次:15679

    引用URL

    http://cgi.blog.roodo.com/trackback/9301031
    引用列表:
    原文引用自此
    噗浪Plurk熱門話題排行榜 - PlurkTop【PlurkTop】 at October 8,2009 21:04
    這裡便宜! 相同 咖啡 HML shw
    這裡便宜!相同 咖啡 HML shw比價【roodo】 at September 25,2014 11:49

    回應文章
    頭香?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ne 24,2009 13:20
    今日水果:

    中華電信妨礙網路發展(張瑞雄)

    語法時間:
    <a href="網址" target="_blank">[在新視窗開啟]</a>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ne 24,2009 13:22
    那強制種花電信開放用戶端線路給民營公司不就好了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June 24,2009 14:03
    不知道為什麼要被[送作堆]

    到底是為了什麼才搞[升格]這種東西?
    還偏偏在地方選舉前...

    然後那麼天大的事
    內政部 什麼都不說 什麼都不講
    什麼時候才能擺脫這種密室政治的老毛病啊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ne 24,2009 15:39
    部長顯然不了解[黑箱作業]是什麼意思

    按他這種邏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9人小組
    開會時也都有充分發言,自由表達意見的機會
    所以中共政治並不算黑箱作業......
    阿扁濫報國務機要費
    由於一家子都有充分自由發言,決定報什麼帳
    所以也不算黑箱作業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ne 24,2009 15:50
    ㄟ嘿~厲害啦! 做LED比主持節目要簡單太多啦

    歡迎收看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人不可貌相〉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本週的主題是[讓電子新貴也氣死的綜藝一哥]
    我們請到5位來賓,都是響噹噹竹科大老闆
    猜猜看~哪一位才是讓電子新貴氣死
    讓台清交高才生側目的綜*藝*一*哥呢~~~~







    請!舉!牌!!!!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ne 24,2009 17:15
    | 檢舉 | Posted by sobad at June 24,2009 18:42
    到底本留言本的吉祥物是真狗還是假狗啊?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June 24,2009 21:52
    照張副校長的說法,其實當初將電信局的電信營運部門改制成立中華電信(股)就是個錯誤。

    理由是,那些迴路、路由是電信公司的最大資產,要某個業者將之放出不如叫它去死。而現在要NCC收回所有國營時代所做的電信基礎建設,重新將其拍賣給所有有意願使用和維護的電信公司來經營也是緣木求魚-價購可以,收回免談。
    沒辦法,東西已經撥交+產權、所有權移轉了,要強制收回中華電信手上的迴路、路由=搶。
    雖然從左派觀點來看這沒啥不好,只是中華電信已經發了不少ADR,真照張傅校長這種強制收回國營時代建設的幹法,外資不殺人+逃離台灣才奇怪。


    喔對了,有一個不知道算不算八卦的八卦:
    咱們這些民營的固網業者之所以遲遲沒有建設自有的固網網路,就是在等張副校長這篇文章的理念實踐。
    你知道,撿現成的總比自己幹來得快又有效率。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ne 24,2009 22:27
    to 所長

    不是八卦,是常識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June 24,2009 22:58
    我想問個問題
    台北縣升格後
    是不是還是要和台北市、基隆市合併?
    如果升格完仍是要合併了話
    那這樣升格不就很浪費
    為何不直接和台北市、基隆市合併算了
    (反正這樣也算升格啊 )
    | 檢舉 | Posted by denji at June 25,2009 00:08
    [評價] 駱明慶 教育經濟學

    不過老師似乎有點鍾愛瑤瑤= =+
    PS:老師有點小宅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ne 25,2009 00:35
    To Richter

    從評價教育經濟學哪邊可以得出老師鍾愛瑤瑤的結論?
    | 檢舉 | Posted by Brian at June 25,2009 00:45
    Brian,

    抱歉,我忘了加引號。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ne 25,2009 01:13
    以前有個官兒,喜歡喝點酒,然後愛說笑話,總之不是那種嚴肅古板的講學先生。

    有人看他不爽,往上打小報告,說他『略有晉人風度,絕無漢官威儀』。

    這官兒看了大笑,說道:「這『絕無』可以說是知己,但說『略有』倒是有些遺憾。」

    以上是看到『小宅』這評語的感想XD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ne 25,2009 02:19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ne 25,2009 11:15
    捲,

    根據我對約克夏睡相的理解,這隻應該系金ㄟ。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ne 25,2009 11:46
    日華資產於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即砸下三十四億元,出手獵下中港路上的金典酒店不良債權...買入後,以四十七億五千萬元賣回給勤美、太子,再假他手轉換為物權。半年後這筆資產所有權竟以五十五億四千萬元,繞一圈由勤美與太子合資的日華金典酒店購入...

    這一整個用膝蓋想就知道不對勁吧,不是嗎? 更奇怪的是商業周刊的文章讀起來,勤美董座人既善良,又愛鄉愛家愛環保,一切都是壞朋友的錯,最後悔的就是認識這壞朋友...哈哈哈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June 25,2009 12:23
    駱教,

    你顯然還要再跟學生講解一下 normative 和 positive statements 的差別。

    還是這位學生正確地感受到你心中對瑤瑤的鍾愛?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ne 25,2009 13:11
    to 劉館長,
    照片裡的偽(真?)劉妹妹啊…
    看起來像極了Starwar裡的 "Chew"(哈里遜福特千年鷹號副駕駛)...
    我覺得…
    這張照片根本就是Chewbacca的幼年型態!!!
    | 檢舉 | Posted by 粽子 at June 25,2009 14:14
    阮,

    Biology society narrows Chinese rifts那一篇的下方
    那個中國人的回應恰恰就印證了上ㄧ個回應者Jeff的說法。
    | 檢舉 | Posted by simon7617 at June 25,2009 15:13
    simon7617,

    讓我比較困惑的是這段:
    Carmay Lim, a computational biophysicist at the Academia Sinica in Taipei, says she has not been able to offer PhD positions to mainland students whom she wanted to stay on in her lab. "Because of the politic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scientists like myself lose good students to universities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she says.
    中研院能否授予學位和兩國之間的政治有何關係?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ne 25,2009 15:57
    對中國人而言,Taiwan, Province of China 本來就是個事實,不是個需要被提起的政治問題。提起這個問題的人,自然是在挑起政治問題。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ne 25,2009 16:05
    ptt 課程版有人評論林明仁老師是鄉民。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ne 25,2009 16:52
    白玫瑰,

    我想最大的認知差異就是
    “對中國人而言,Taiwan, Province of China 本來就是個事實,不是個需要被提起的政治問題。“這個中國人的認知對很多台灣人就是在挑起政治問題了。

    阮,

    我也覺得沒關連。中研院有收國外博士生的機制Taiwa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Program(TIGP),要求英文能力,還給不低的津貼,難道這個發言的學者認為只有中國才有好的學生?
    | 檢舉 | Posted by simon7617 at June 25,2009 17:48
    補充貼一下TIGP的連結http://tigp.sinica.edu.tw/faq_tigp.html
    | 檢舉 | Posted by simon7617 at June 25,2009 17:52
    朱棣文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網頁中,作者的一段話節錄於下。
    ---------------

    今天晚上,我正在核對下面的翻譯,google.com突然不能訪問了。

    不僅是搜索功能,gmail、reader、adsense、bookmark等等都不能使用了。整個google都被屏蔽了,除了那個被閹割過的google.cn。

    我氣瘋了。多年來第一次感到六神無主。

    他們同法西斯有什麼區別?!

    我的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沒有了google,我該怎麼使用互聯網。在法西斯的統治下,我能幹什麼呢?我的未來在哪裡呢?

    不知道。……截至到此刻,我依然沉浸在巨大的憤怒與沮喪之中。

    我辛辛苦苦翻譯出下面的文章,已經毫無意義了。我們的政府只關心怎麼控制人民、穩固政權,全人類的危機對它們算什麼。
    --------------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ne 25,2009 19:58
    lakatos,

    這樣說來劉妹妹也會這樣睡了...

    (ps. 我絕對不是因為驗證碼是 BIBIBI 而沒話找話的)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June 25,2009 19:59
    [......我辛辛苦苦翻譯出下面的文章,已經毫無意義了。我們的政府只關心怎麼控制人民、穩固政權,全人類的危機對它們算什麼。]
    -------------------------------------------

    「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

    侵犯自己人民人權的國家
    還會重視什麼全人類嗎?
    [反正國家只要專心拼經濟
    讓我們很有錢]就好了
    剩下的都不重要
    對岸很多人如是想
    本島很多人也如是想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ne 25,2009 22:17
    請問教授要不要直接搞個論壇算了?
    | 檢舉 | Posted by Jerome Gattaca at June 26,2009 06:36
    綠壩, 石首, Google, 劉曉波....

    馬的, 為什麼本月四日還有人發表聲明稱許中國人權的進步? WTF!
    | 檢舉 | Posted by Dr. Slump at June 26,2009 09:13
    Dr. Slump,

    因為那廝認為統治者才是人,其他的照他的名言都只是「我把你當人看的」人形獸。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ne 26,2009 09:40
    驅長的心聲:
    20年前是坦克直接輾過去
    現在只不過抓抓人或口頭恫赫而已
    當然是進步囉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June 26,2009 10:22
    更賭爛的是既然把那樣的狀況當作有進步
    自然不會覺得在台灣人權的倒退有什麼了不起
    | 檢舉 | Posted by Dr. Slump at June 26,2009 10:49
    現在批評這個一定有人護航說
    這都是為了拼經濟啊.大陸內需啊...
    先不論一廂情願的樂觀和大陸也自顧不暇的事實
    [國家只要讓我賺錢拼經濟就好,剩下都不重要]
    是小中產階級的標準思考模式
    是沒有錯,這種思考本就是這個階級的特色
    但絕不適用在其他階級上
    但現在的台灣 官僚.軍隊甚至領導者都如此認為
    那其實就糟糕了......
    最讓小生受不了的
    你只在乎賺錢剩下都不管是你家的事
    最噁心的是沒拿錢就喊人權
    拿了錢就不要臉這種類型
    這種感覺很類似搭私人噴射機去參加節能減炭會議一樣
    字典稱這種行為叫偽善...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ne 26,2009 11:52
    再吐嘈所謂的[拼經濟]一下
    路克來台觀光如小石子拋入水中
    [噗!]一下 就什麼都沒有
    ECFA名稱換來喚去
    實質內容還是沒人懂
    明明掌握了內閣和國會
    還是可以一直牽拖在野黨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ne 26,2009 11:58
    http://funp.com/t1046101#p=1046101
    旺旺新社論
    「台大為為什麼排名落後」

    讀完之後覺得我腦殘了
    哪位先進前輩可以解釋一下
    國際水平偏低跟本土化有啥關聯
    | 檢舉 | Posted by emily at June 26,2009 12:00
    台灣的大學排名落後,原因有如下數端。首先是台灣的大學數量大(約為香港的二十倍,而人口僅為香港的三倍)而規模小,因此資源因稀釋而變得薄弱,導致設備不足、室內及校園髒亂粗糙(此事表面看來無關宏旨,然而恰恰反映出資源不足的弊端,引人詬病)、教授待遇甚低、行政人手欠缺,教學科研的環境自然受累。

    ===========================================
    台大又找到可以向教育部A更多錢的理由了...=_+

    至於國際化的問題
    小生只能說
    看到很多外國人在學校走來走去
    就認為這個學校很國際化
    跟相信只有白皮膚藍眼睛的老師
    英語才講的最好
    2者是一樣的迷思
    按這種想法
    很快學校就會把大把大把的錢
    花在補助外國學生和新建外國學生的設備
    然後
    本國學生一些國際文化課程
    會更受排擠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 at June 26,2009 12:11
    拼經濟又不是靠政府拼的.
    | 檢舉 | Posted by Raist at June 26,2009 13:05
    但在台灣和中國
    卻很篤信大政府這一套
    認為政府照人民就該像父母照顧子女一樣
    [愛民如子].[地方父母官]...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ne 26,2009 14:09
    Friedman 評論美國的 Health Care System,非常值得一讀。(pointer from Mankiw's blog)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ne 26,2009 14:09
    好可愛的小狗喔!
    真的很像小孩子一樣!
    | 檢舉 | Posted by 拆組達人 at June 26,2009 14:34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ne 26,2009 18:16
    我很疑惑也感到不解,國家有合法的正當性可以限制人民取得自由資訊的自由嗎?(此自由資訊指一般性的資料,無色情與暴力等負面題材。)為何一小群人可以去規範一大群人你們只能知道哪些事?而這樣的思索下讓我想到了北韓...。而我們(覺醒)人民要如何改正並懲處國家政府對於曾經甚至仍在進行中的侵害呢?(法律上,限制人身的自由是刑事案件;那麼,國家限制人民的思想跟言論自由呢?到底誰該負這樣的責任,且受到審判?上位者奴化僵化國家組成的份子,這不是一種犯罪嗎?)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ne 26,2009 19:41
    香港大學校長的發言,相當符合旺旺時報的一種邏輯。

    各種指標所述說不如意現象,其實都是過去八年那股逆流造成的。如今逆流已除,世界轉旺的時機應該指日可待。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ne 26,2009 20:11
    lag 好幾天,剛剛飯桌上有人提起才看到:
    家長大戰大刀老師
    大刀老師報上的回應
    大刀老師在部落格的回應

    底下的回應很多卻十分有趣,有空可以一併服用。

    嗆大刀老師的大四學生據說應屆考上淡江戰略所,因為兩科二三年級必修被當,大四重修又沒過,必須延畢,因此失去研究所入學資格。

    咖啡館裡從館長到館友有許多就在學界,假設這是您的學生,請問各位如何處置?
    | 檢舉 | Posted by irrenhaeusler at June 26,2009 21:51
    姑且不論其評論是否有道理,一所大學的校長在媒體上為文評論另一所大學乃至於一個國家的所有大學的表現,我相信是舉世罕見的。如果有大學校長應遵循的職業倫理,「不隨便公開評論同業的經營方式」應該會在其中。至於排名第一的學校公開批評排名在後的學校,也不是聰明的做法,因為天曉得哪天換個評比方式,排序翻盤,那就換自己被批了。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ne 26,2009 22:53
    忝為不用功學生,來提供一個反面教材:

    當初大三有一門必修課被當,只有大四才能重修。問題是授課老師也是嚴師一名,不用功學生當然想投機取巧,到有開同一門課的A系去輕鬆修。

    當時跟我一起跑去A系的有六七個同學,大概沒有一個比不用功學生更心術不正的:用另一門拖到大四才重修的共同必修課製造衝堂,就這樣理歪氣壯地跑去A系修課了。

    不過很不巧的是,A系這門課是系主任上的。他就覺得奇怪:這門課明明是A系老師去P系開的,為什麼還有P系學生特地跑來A系上課。後來兩個系就把這巧門給關上了-換言之,學弟妹們就只剩用功和被當兩個選擇。

    蔣光頭大學不分A系跟P系,不會有這種門路。至於為什麼那兩門課只剩大刀老師開,科科。
    (  ̄ c ̄)y▂ξ

    --以下八卦--
    我對大刀老師的印象只有他辦公室裡滿滿的大聯盟周邊:P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ne 26,2009 23:12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ne 26,2009 23:14
    教書是個愉快的行業,愛怎麼打分數,就怎麼打分數。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ne 26,2009 23:18
    雖然沒什麼說服力:不用功的話得到不好看的分數也只是剛好而已XD

    (剛剛忘了講,投機取巧的報應是畢業以後還是被同一門學科整得死去活來。果然舉頭三尺有神明[?])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ne 26,2009 23:35
    "愛怎麼打分數,就怎麼打分數"

    => 或許是必修課限定。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的通識課,學生是會互相探聽「行情」的,並以此做為選擇依據。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ne 27,2009 00:03
    選修課可以愛怎麼打高分,就怎麼打高分。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ne 27,2009 00:19
    [國家只要讓我賺錢拼經濟就好,剩下都不重要]
    是小中產階級的標準思考模式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ne 26,2009 11:52
    應該是一大票的中下階級吧?
    跟我同年紀的小中產大部分都在米國申請H1B中
    | 檢舉 | Posted by 無名 at June 27,2009 00:23
    關於學生成績與學習落差的問題-
    1. 是否有更好的教學方法,媒體、教材能促進學生學
    習?
    2. 班上有少數學生考90分以上,就能證明教師教學技巧
    與教學法是沒問題的?
    3. 如果學生真的太混,考不好確實需自負後果,但若非
    上述因素,不知該老師的評量方式是否多元? 又學生
    很努力卻考不好時,責任該誰負? 如何區別是學生不
    用功,還是老師在進行課程規劃時,運用不夠多的教
    學技巧,甚至無法視不同學生狀況調整授課內容、進
    度?
    4. 試卷的信效度與鑑別度,是否能符合應以學生為中
    心,而非教師需求為中心的課程設計。
    5. 大多數的老師老喜歡將為學生好掛在嘴邊,殊不知愛
    一個人須用對方覺得好的方式,而非僅是滿足個人需
    求的方式。
    6.不開課就能解決問題? 應該治標不治本吧!
    | 檢舉 | Posted by Q-Q at June 27,2009 00:59
    白玫瑰老大真是一語中的。老師百百種,學生千千種。劉大刀的故事只會一再發生,自己心中有一把尺,grade inflation還是quality control,只要自己可以對自己交代過去就好。學生靠夭很討厭,但是什麼行業沒討厭事?
    | 檢舉 | Posted by Jia-Yuh Chen at June 27,2009 01:17
    陳老師:

    據說有個問題讓大學教員很不滿,大嘆世風日下。

    在大學開始引入教學評鑑制度,並據以作為教員續聘與否的依據後,許多大學教員已經不知如何給分。
    必修課當然不怕得罪人(反正不來修就不要畢業,帶種的你去當第二個鄭南榕),但是選修課可就讓許多教師OOXX了。

    講白了也就是"如何評估專業服務績效"的問題再度浮上檯面。
    之前咖啡館討論如何透過市場機制讓醫師汰弱留強時就有人提出,醫師就醫療專業所認定的有效醫療與病人所認定的有效醫療於實務上存在著相當之差距-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可不是醫療上常規的行為。
    教師(seller)的教學服務(goods)也一樣,到底你的學生(buyer)想要的是pass還是學問?儘管一般而言可以假設學生是希望學到學問,但是根據歷史經驗,想摸摸魚打打混的學生也是不少。

    不知道各位廠商的高見如何?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ne 27,2009 01:42
    1. 是否有更好的教學方法,媒體、教材能促進學生學習?

    A:一定有的,但不一定能拿得出來給每個學生。教授也不一定覺得值得花那麼多時間用所有更好的方法。

    2. 班上有少數學生考90分以上,就能證明教師教學技巧與教學法是沒問題的?

    A:可以證明至少對一些學生是沒問題的,但無法證明是對所有學生沒問題的。

    3. 如果學生真的太混,考不好確實需自負後果,但若非上述因素,不知該老師的評量方式是否多元? 又學生很努力卻考不好時,責任該誰負? 如何區別是學生不用功,還是老師在進行課程規劃時,運用不夠多的教學技巧,甚至無法視不同學生狀況調整授課內容、進度?

    A:問到重點了。有時就是無法(不是不願意)視不同學生狀況調整授課內容、進度或方法。原因很多。我想反問,那應該怎麼辦?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June 27,2009 01:54
    我的看法:

    1. 學習是一個 value-added 的過程,重點不在學期結束時的絕對程度,而是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過程,學生多學了多少。

    2. 評分的目的在於提供學生適當的誘因,以極大化一個學期的 added-value。因此,極鬆和極嚴都不會是提供學生適當誘因的評分方法。

    3. 不同教師所認知和喜歡採用的教學目標都不相同,自由度相當高,公立大學的自由度更高。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ne 27,2009 07:36
    就像普化教科書前言常講的, 這門課本質上不會exciting. 我想部分的必修課也是如此.

    個人認為正確的關係應該是, 雖然家長繳錢給學校, 但老師只是吃學校的頭路, 家長與老師不應該是爭執的兩造. 當然安撫家長是學校的工作, 爽不爽學校與家長的settlement 老師自己去對學校表達就是(極端不爽應也可提告求償). 鬧成社會新聞有點誇張. (畢竟這種事件不是新鮮事)
    | 檢舉 | Posted by P. Ong at June 27,2009 12:06
    想拍馬屁卻不慎拍太大力的悲慘例子

    之前被版上大大鞭到要死的
    [騜登場力敗共軍]的兵推
    現在有人拍錯馬屁啦~~~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ne 27,2009 13:35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ne 27,2009 13:58
    齋藤風暴 台日互信降到冰點

    小生覺得奇怪的是
    從伯公登陸到葉金川參加國際會議
    莫不痛心疾首呼籲:[實質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國際現實就是這樣].[增加台灣能見度才治本,不要在乎名稱]
    怎麼這一次馬總統開始專注起面子來了!?
    中國把台灣當一省,馬總統從未反對
    對中共友好的政策還比拼經濟的多
    國共關係又那麼[融洽],當然日本人會這麼認為了
    馬總統在氣什麼!?

    唉~日本人就是太老實了...
    不過政策如果是親中抗日
    頗為不智...
    日本對台灣的影響很多方面來說比中國還大
    (正在看涼宮春日的憂鬱中...)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ne 27,2009 14:02
    劉教授: 這隻劉弟弟睡相極可愛.
    | 檢舉 | Posted by 劉姑姑 at June 27,2009 16:24
    劉姑姑好。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ne 27,2009 16:36
    十一本咖啡的吉祥物~真是CUTE ^^
    | 檢舉 | Posted by YouPost at June 27,2009 16:42
    劉姑姑,

    這一隻吉祥物是網路上撿回來的。我不知道這隻小約是弟弟還是妹妹(大家千萬不要以為約克夏妹妹就會睡相優雅啊),當然也不知道這隻小約姓不姓劉.....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ne 27,2009 18:13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ne 27,2009 18:16
    演員太生澀了,沒有表現出肅殺之氣。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ne 27,2009 19:30
    有人演,還是比口說清楚。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ne 27,2009 19:57
    好久沒來看咖啡款的留言了!! 上次介紹eoiss的文章 結果沒什麼人想看捏
    | 檢舉 | Posted by eDDiE at June 27,2009 21:15
    延伸一下 kaiser777 在 June 27,2009 13:35 的貼文

    ----------

    目前壓力更大的是,馬總統近三個月前下令軍中肅貪徹查買、賣官案的期限將屆,據稱內容不甚佳。如果國防部無法拿出讓外界亮眼或讓馬總統滿意的具體成績,到時候,可能不僅下令肅貪的馬總統將臉上無光而已。

    ----------

    徹查軍中貪瀆賣官的結果不佳理由可能有幾:
    1.國軍已經從根徹底腐敗,所以即便三軍統帥發飆,還是包庇不法到底。
    2.軍中貪瀆賣官跟許多前朝所面對的指控一樣-控完之後就因為查無實證而雷聲大雨點小,順便被電視台、報館當作a piece of cake而根本沒排上新聞版面。

    兩種假設所對應的反應大不相同,要修理國防部長前得先弄清楚確認好呀。

    喔對了,想到一件事情:日本人似乎沒有規劃蝦咪"家電下鄉",也好像沒有派OO踩線團來台探勘血拼採購路線,所以既然與日本沒啥特別搞頭,自然可以向日本捍衛一下中華民國的尊嚴-反正日本人也不會因此就拒絕跟中華民國進行貿易往來嘛。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ne 28,2009 01:22
    CCLu 覺得"雖然有些經濟學家因為中國電力使用與經濟表現脫鉤而對他們的經濟數據有疑問,我目前倒還願意相信他們官方的統計。主要原因在於目前他們的經濟成長是政府硬拉上來的,各產業所佔的比重與貢獻和先前不同,原先建立起來的這些統計上的相關規則可能會被打破。"

    能否提供一些實證資料來支持這樣的說法?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ne 28,2009 09:40
    老師您好, 我是您之前在台大資管開經濟學的學生
    昨天晚上我在幫自己班的升高三家長開家長坐談會時
    有學生家長跟我問高中公民的狀況
    順道提到這邊的文章,害我嚇了一跳:p

    我是覺得高中公民涉及的範圍
    在一冊一主題的狀況下
    現在高中的公民老師基本上無法給予學生正確的觀念
    我自己學生的家長有學法的,也有學心理的
    都像我表達了連他們看課本都覺得很難的感覺

    即使是我們都覺得該給高中學生這些東西
    但傳達的人不對以及教材有問題的狀況下
    我的感覺是只會偃苗助長
    讓更多的人討厭法律跟經濟學

    最後 祝老師一切安好

    學生 DCT2
    | 檢舉 | Posted by DCT2 at June 28,2009 12:20
    這篇文章映證了部落格還是能帶來一些改變。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ne 28,2009 13:25
    今天作憲法選擇題,一邊作一邊訐譙:看看那精美的基本國策,喵的這國家也管太多了,甚至有把人民當白癡的傾向。

    沒逛過咖啡館以前,我很懷疑我會不會這樣想。:)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ne 28,2009 18:12
    Dear ricebug:

    如果某人對於中華民國政治實務工作有所瞭解的話就會知道,這個國家的政治人物向來以說一套做一套,打高空開支票跳票都不用負責任聞名。

    因此,縱使在中華民國的憲法裡,基本國策管的太多,甚至有把人民當白癡的傾向,但這也只是意思意思,口惠而不實。

    (甚至我有些懷疑,台灣的左派之所以這麼多是否因為有很多人想落實中華民國憲法的規定於生活之中?)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ne 28,2009 19:17
    沒有受過右派意識形態感召的一般台灣人,看到中華民國憲法的「立意良善」的管制措施應該會感動不已吧,例如那個全民教育終身免費制,至於錢從哪來,通常不是他們關心的。

                  長期潛水員一名

    PS. 冒昧問一下,不知道咖啡館的各位先進有沒有看過《經濟殺手的告白》?這本書算真有其事還是跟貨幣戰爭一樣豪洨的?
    | 檢舉 | Posted by ACE at June 28,2009 23:08
    ACE:
    [經濟殺手的告白]和[美利堅帝國陰謀]都看過了
    只能說
    精彩是精采
    不過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
    反正就像51區和甘迺迪謀殺案一樣
    每個人都言之鑿鑿但都沒有證據~~~

    ricebug:
    但沒有人會去注意啊!
    即使是政客
    也只有在選舉和封殺法案是叫幕僚查一下而已...

    DCT2:
    很想知道家長座談
    怎麼會聊到咖啡館上的~~~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ne 28,2009 23:35
    少兄應該對這個故事有興趣吧:經濟學家當顧問幫公司客戶省了幾十億美元。Paul Milgrom有到敝校講故事裡的那個研究,在場的我彷如鴨子聽雷,不過到是聽到了一個經濟學家作研究的有趣故事,有空再把它寫起來。
    | 檢舉 | Posted by Jia-Yuh Chen at June 29,2009 02:13
    Jia-Yuh,

    Steve顯然沒有聽到另一方的說法。當Paul在學術會議講這個研究時,台下有一位經濟學家就是對手公司的顧問。他當場起來說,對手公司有犯錯,但是那是他們公司自己的問題(一意孤行、不顧經濟顧問的意見)。因此,省那麼多錢不見得都是經濟學家的功勞,也可能是對手遜。

    話說回來,如果對手表現得比你想像得要遜,這對你也可能不妙──除非是dominant strategy,高估對手的智慧下的行動跟低估對手的智慧下的行動一樣,都不是最佳對策。舉例來說,當股價上漲時,「相信別人都應該看得出來那是泡沫、以致決定放空」在面對天真的對手時反而會慘賠。

    以此淺見,謹供參考。
    | 檢舉 | Posted by Joseph Wang at June 29,2009 07:46
    同學的暑假作業,點此閱讀我的部落格
    | 檢舉 | Posted by Hi Marxist at June 29,2009 08:03
    反波波醫生大反擊
    波蘭醫師一覽表:"這個部落格提供波蘭醫師名錄, 提供給民眾就醫時的參考歡迎提供名單"
    | 檢舉 | Posted by 無差別 at June 29,2009 09:43
    Jia-Yuh, Joseoh:
    我個人的小感想補寫在我自己的blog,可以移駕過去一看。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ne 29,2009 11:26
    To 無差別:
    這個部落格提供波蘭醫師名錄--以及他們的父老兄弟姊妹親屬...
    對了還有親朋好友...

    你們當偵探比當醫師還用心呢!!
    | 檢舉 | Posted by 千羽宗次郎 at June 29,2009 12:52
    這樣公告波蘭醫師的效果不大啦,應該到各個有波蘭醫師的醫院門口擺攤,這樣要進這些醫院的病人才能保障自己的健康。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ne 29,2009 13:43
    to千羽宗次郎,

    咳咳,鄭重聲明,我是引述啊~

    我在噗浪是這麼說的:
    設計對白:我只是提供一個公開資訊平台民眾查詢...喔,弄錯了,對不起喔,我趕快更正...蝦米~轉寄的有錯喔,不是我寄的喔,你要去跟寄的人說喔,ㄎㄎ
    | 檢舉 | Posted by 無差別 at June 29,2009 13:44
    Nature 找個半導體專門的記者來寫華美人生物會議是看不起生物學嗎?
    | 檢舉 | Posted by 黑都醜 at June 29,2009 15:28
    也是第一

    這大概就是最近最夯的和平紅利?XD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June 29,2009 16:13
    千羽

    我萬分樂見台灣醫學生與波蘭醫學生競爭。

    揭露資訊是好事啊(消息正確的話)~

    我就是知道有波波以後就會去查學歷的那種消費者,我一向認為投機取巧和走後門是沒實力的代名詞。台灣醫學生願意代替我負擔獲取資訊的成本,我舉雙手贊成。
    | 檢舉 | Posted by J.L at June 29,2009 19:28
    To 無差別
    抱歉,是我的閱讀障礙!!

    To J.L:
    你覺得好就好,
    我只是覺得他們可以去當偵探,
    當醫生真是浪費了!!
    | 檢舉 | Posted by 千羽宗次郎 at June 29,2009 20:23
    反 22K低薪奴隸方案

    ----
    講到國策就想到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這個國家的人民是不是一直被保護得太好,以致於面對真相的時候就開始手足無措,只是一直期待救世主?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ne 29,2009 23:32
    這個國家的人民被保護得很好嗎?還是只是單純不習慣真相而已?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June 30,2009 00:19
    難怪沒人想跟我們建交...

    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宏都拉斯國內的政情,是不清楚的,那對於這個事情怎麼看待,因為這個是一個外交專業問題,所以可能未來留待外交部來發言比較妥當。」

    外交官員私下表示,即便外交休兵,台灣的國際處境還是特殊,兩方都不能得罪,不可能像西方大國,可以大聲譴責,否則招致干涉內政的批評,反而不利兩國邦誼,目前只能等待宏國以民主程序產生新總統,多說無益。

    ============================================

    平常外交漂亮的理念理論講一大堆
    碰上了這種情況就露出馬腳啦~~~

    以後外交部和總統就不要怪人家和我們斷交是什麼
    [背信忘義].[棄兩國友誼不顧]
    立場反過來,我們還不是一樣背信忘義~
    只是台灣外交可悲的在於
    那些專業人士連站在哪一邊都判斷不出來了嗎...
    不表示立場有2種情況:
    實力太強,害怕擾亂均衡而不出手
    實力太弱,害怕站錯邊而不發言
    顯然台灣...唉~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ne 30,2009 00:45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ne 30,2009 01:00
    宏國政情掌握出包!府先吹外行風 外交部狀況外

    ...總統府一開始的說法是可能見不到宏國總統,因此行程可能多增加一天,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但外交部之前的說法更絕,宏國政情一切平穩,結果回報太離譜,根本是狀況外...

    ...不過,就在昨天外電報導賽拉亞被捕遭流放後,媒體詢問王郁琦馬總統出訪行程是否更動時,王郁琦說,記者來電後才知此消息,相關單位正在向外館求證,他還說,相關單位密切注意宏國政局變化,總統出訪宏國行程目前沒任何改變...

    ...媒體昨天也向外交部查詢時得知,官方說法是「沒有這回事」,甚至還稱宏國當地情勢平靜;但是稍後外交部連忙更正,表示駐宏國大使館已回報,賽拉亞確遭逮捕。

    ===========================================
    1.我們的記者看來比總統的外交顧問和情報單位等[相關單位]專業100倍

    2.請政府單位在事情曝光後步要為了掩飾自己無能而什麼都否認.什麼都想粉飾太平好嗎?這樣只會讓自己顯的更無能...

    3.什麼時候外交部才會[狀況內]!?外交處境已經很慘了,外交部還能狀況外...話說回來,外交部肯定很好混,早該知道就往這邊發展了...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ne 30,2009 01:48
    少and Prof. Wang,

    多來點的這種業界和學界的八卦,也許有不少館友和我一樣聽得津津有味呢。
    | 檢舉 | Posted by Jia-Yuh Chen at June 30,2009 02:22
    原來北京是這樣修理google的

    另外提醒大家,我在澳洲的一位朋友的電腦(非新購)也被防毒軟件偵測到 Green Dam。由於咖啡館充滿了各種"黃色"言論,館友們還是小心為上。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ne 30,2009 11:52
    以後留言版的開版圖不能放加菲貓了(誤)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ne 30,2009 12:17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June 30,2009 13:36
    不过,外界认为,尽管中共拿着天文数字的财政收入用在网络监控,不惜血本地想控制人民的思想和洗脑。然而,在由世界顶尖信息科学家组成的全球网路自由联盟(GIFC)开发的破网软件面前,中共的网络封锁技术只能望其项背,无计可施;在民众不断觉醒的当今,中共的全面封网阴谋“无异于螳臂挡车”。
    ============================================
    一個把國家預算花在
    壓制自己國家崛起的作法上
    這種國家還會有什麼崛起的希望?

    還是說
    中共認為
    看到一大堆軍事武器和公共建設
    這樣就叫[崛起]了!?
    看來中國領導人的觀念還留在18.19世紀的
    [船堅炮利].[中體西用]呢!!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ne 30,2009 13:47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ne 30,2009 14:02
    牆外的人都說,人家把你圍起來了,你要翻出牆去。

    事實上,牆裡面的人很可能不知道牆的存在。幾年前在北京有這麼幾次,我提到 Wikipedia ,有當時的同事問我那是什麼。這還是在一個(那時候)把 Web 2.0 天天掛在嘴上的產業哩。
    | 檢舉 | Posted by lukhnos at June 30,2009 14:03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30/1/1m6mf.html
    我們的新聞水平真是低落到爆炸阿,
    6個壞球造成2個4壞球保送,
    記者的眼睛是瞎的,腦袋是殘的吧!!
    | 檢舉 | Posted by 千羽宗次郎 at June 30,2009 14:20
    就剛好有家長問我公民的狀況
    然後就有家長說他看了一篇講高中公民的網路文章


    --

    但我原本以為最近最紅的應該是小學生不能投變化球那篇:p
    | 檢舉 | Posted by DCT2 at June 30,2009 15:53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ne 30,2009 16:39
    阮,

    請問還接受連署嗎?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June 30,2009 18:38
    剛從自由自在的蘇格蘭回來,被馬英九的「行政中立」嚇掉下巴。

    好像參加立法院記者會的人士把焦點放在講學自由上面,這是不對的。因為「行政中立」指的是公務人員在執行行政處分的中立,對公務人員的基本自由則毫無限制規範之理。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June 30,2009 19:48
    捲,

    不知道。前幾天找到這個連署網頁,不確定是不是還接受連署,所以就沒貼上來。看到civics貼的文,回頭把它挖出來,讓大家加減連署一下。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ne 30,2009 20:06
    盤大

    知道識正書簡嗎?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June 30,2009 20:22
    DCT2,

    (1)那個家長應該是在說談新課綱的那篇文章吧。

    (2)我想那篇不要從小練變化球的文章肯定已經讓我變成才藝班公敵:P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ne 30,2009 22:44
    看到那四組關鍵字,只會覺得經濟學果然是帝國主義:我在學院門牆裡也是學這些,少用不同顏色標起來的那一個還特別重要。

    結果有人說,這是經濟學的主要任務……

    可不可以告訴我出處啊,我真的很想瞧瞧這作者什麼來頭。
    (  ̄ c ̄)y▂ξ

    (另外,蔣介石也被稱為『大軍事家、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教育家』,雖然他還是輸給毛澤東XDD)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ne 30,2009 22:46
    [貧窮、權力 、發展、成長]
    世銀和IMF發行的文章每三行就能看到的字眼...
    是沒錯啦!小生記得有經濟學課本就是這麼寫~
    按這種道理,除了IMF.世銀和財經首長.學院教授之外
    沒人能自稱經濟學家了吧......

    不過按這位作者所言
    其實對少大頗不公允
    為什麼呢?
    1.少大沒報明牌
    2.少大寫文章不收錢
    比起少大
    還有更多的王八不但自稱經濟學家
    報明牌讓大家聽的更如痴如醉
    還臉不紅氣不粗的拿顧問費.抽成
    重點是---
    明牌還會報錯!!
    報錯躲一陣子之後又以[大師]之名重出江湖
    繼續抽佣金亂報明牌!!
    這位作家可能不知道
    罵完少大後繼續看著今X刊.天X.遠X和電視上的投顧
    不知
    大惡則在此焉啊~
    他們才是真正擺著經濟學家名稱,招搖撞騙之人啊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ne 30,2009 23:23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1,2009 00:38
    這算不算繼貝里斯地震之後, 又一個馬英九帶賽的例子?

    "才說要拜訪, 對方就被推翻下台了!"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1,2009 01:30
    ricebug,

    參見一些關於紙杯的回應與整理倒數第四則署名 kuso2930 的發言最後一段。

    follow 完整個討論串,連延伸閱讀也一併看了。感想有一:愛使人盲目,即使你愛的是台灣。
    | 檢舉 | Posted by irrenhaeusler at July 1,2009 02:11
    civics,

    還在過GMT的我,又被馬英九的「識正書簡」嚇掉一次下巴。

    這馬英九的中共化程度還真不是一般人可以蠡測的。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July 1,2009 04:24
    最後的一些疑問

    有沒有人可以寫一下,對台灣經濟學界的一些疑問?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2009 08:10
    從Mankiw的部落格連到的一篇文章,裡頭是討論傅利曼的辯論方式。傅利曼的貨幣史共同作者說,傅利曼的辯論方式很特別,他對對手從來都很客氣,而只在對手論點的弱點上攻擊。相反地,他的對手很常用人身攻擊,用人身攻擊的人,通常不是對議題不夠了解而無法有令人信服的論點,就是只是在鼓吹一種沒有邏輯的立場。大部份人身攻擊少的左仔,大致都是這兩種,沒什麼好在意的。
    | 檢舉 | Posted by Jia-Yuh Chen at July 1,2009 08:15
    白玫瑰,

    幾年前我和一位社會學博士生聊,提了些量化的問題,結果換來「不是只有拿出統計數字、做做圖表的才叫做研究!」之類的強烈反應,弄得我一頭霧水。瞿海源的文章讓我恍然大悟。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1,2009 08:43
    衢海源這篇文章深得我心。人文地理學也有一模一樣的情況。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1,2009 09:06
    lakatos,

    我有看到變化球那篇,但是新課綱的文在哪裡呢?

    變化球那篇只要問:誰說不輸在起跑點,就可以跑到終點?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July 1,2009 09:17
    會不會我們的教育制度跟電子業與醫療業的大幅成長把願意碰數學模型的學生都吸到理工醫去了,剩下的一點也進入商學院研究賺錢,結果只有不愛碰數學的學生才會去主修社會學地理學?

    會這樣講是因為我學生時代不只一次遇到文學院的學生說他讀文學院的原因是今生不想再做跟數學有關的事情
    | 檢舉 | Posted by shinstar at July 1,2009 10:28
    那我們就要回頭問起教育了,
    為何把有趣的數學教到不擅長的學生都痛恨數學?
    | 檢舉 | Posted by 千羽宗次郎 at July 1,2009 10:32
    會放棄數學的學生
    大多從高二就對這一科不聞不問
    通常教文組的數學老師也只是照本宣科
    教的簡簡單單 過的簡簡單單
    最後考個有如國中基測程度的學測或指考數學
    他們的人生就從此脫離"學數學"這件事情了

    無怪乎Richter的課上
    總是出現理工科學生總是比人文學科學生有更高的理解力的情況啊
    | 檢舉 | Posted by 八 at July 1,2009 12:29
    但對數學沒興趣不能當做不用邏輯思考的藉口.
    | 檢舉 | Posted by P. Ong at July 1,2009 13:41
    我倒覺得不是教育的問題
    一個社會願意碰數學的人比例是固定的
    很有可能隨著經濟發展還會下降
    當這樣的人口發展趨勢遇到理工商需才殷切
    又能有較好收入時當然都往理工商科去
    尤其是在大學各科系都廣開大門的現在
    瞿海源年輕時應該有不少同學是數學還不錯
    但進不了商學院的,集合這些人馬作點計量當無問題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來
    我在某年的計算語言學會辦的研討會看過個奇妙的場景
    台上的人說文學院對於數學模型有點吃力云云
    台下的鄭秋豫舉手說"不好意思,我也是文學院出身,也還是努力把那些數學搞懂,所以這不是問題,謝謝"
    | 檢舉 | Posted by shinstar at July 1,2009 14:01
    如果數學不好可以當社會學科人的理由,不知道我們理工科的,可不可以用「中英文不好」所以做不出好研究的原因?
    | 檢舉 | Posted by ddmanlin at July 1,2009 14:18
    P.Ong,

    會不會是邏輯不好,所以數學也跟著不好;然後因為邏輯不好,誤以為自己只是數學不好;然後就說自己雖然數學不好,但卻很能用邏輯思考 Orz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1,2009 15:39
    數學不好...(路過...舉手....離開.....)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July 1,2009 16:32
    阮,

    @-@ Orz



    數學不好+1
    邏輯也不好...(淚奔)
    | 檢舉 | Posted by simon7617 at July 1,2009 16:43
    想請教一下
    不知館內有多少人做過那個左派右派程度的測試?
    做過的人覺得符合程度如何呢?

    我去做過,結果都是比較偏向右派
    但說實在搞不太清楚到底左派右派的差異會表現在哪些方向
    前面有人留言轉貼文說
    受到咖啡館的影響從左派變成右派
    但這樣的轉變對於自己的人生會有什麼樣的不同嗎?
    | 檢舉 | Posted by simon7617 at July 1,2009 16:47
    兩國交往整整一個世紀-這是數學不好,還是邏輯不好,或是兩個都很差?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1,2009 17:01
    simon7617:
    就我個人看來,會變成右派的,自然就會變成右派,只是早晚的問題。看了意識形態早一點覺醒,不看,就晚一點覺醒。
    不會變成右派的,就算天天被(駱)教授洗腦,還是左派一枚。(以上是引駱教授的話)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1,2009 20:29
    少,

    哈哈,感謝回應。意思是這種事是講天份的囉...
    | 檢舉 | Posted by simon7617 at July 1,2009 21:15
    數學不好+1

    我有個疑問:數字邏輯跟文字邏輯是符碼不同,還是從根本上就不同?

    在下學習三角函數時,完全搞不懂為什麼sinθ x cosθ =……

    可是到了統計學,像標準差,中位數這些可以用文字表達意涵的我就較容易理解(雖然最後還是因為一堆數字讓我大叫投降了……)

    --
    話說回來,那位老兄第一篇的回應是在堆數字,到最後一篇是堆名詞,這種人實在有當官的本錢。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1,2009 21:34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2009 21:38
    civics,

    我想那個家長在談的應該是這一篇文章吧。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1,2009 22:08
    三角函數(幾何)還與空間能力有關,不純然是數字邏輯語言等問題。
    有人算數很強,但空間能力很差,那他數學是好還是不好呢。有時可能要再區分一下。
    印象中,性向測驗都有把算數(稱為數學)與空間分開。空間關係其實也可以用語言表達意涵,但是會複雜些,要花比較多(例如跟統計比)的文字描述。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July 1,2009 23:08
    空間能力是公認性別差異最明顯的性向。某些與空間能力有關的職業,幾乎由特定性別主宰。像是:建築師、外科醫師、機械設計師。

    我曾向周遭人問過一個問題:

    有一對父子出了嚴重車禍。在送醫途中,父親死了。兒子被送上手術台,外科醫師看了他一眼,訝異地說:「啊!這是我兒子!」為什麼外科醫師這麼說?

    我得到的答案如下:
    1. 該不會一個是養父、一個是生父吧?
    2. 因為外科醫師的老婆偷漢子嗎?
    3. 母親外遇外科醫師?
    4. 外科醫師捐精?
    5. 外科醫生跟媳婦通姦吧?

    卻很少人想到最簡單的答案:外科醫師就是母親。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1,2009 23:31
    我想這是成見,
    外科醫師是男人的成見!!
    | 檢舉 | Posted by 千羽宗次郎 at July 1,2009 23:47
    成見通常來自於事實,
    只是常常是「過去」的事實。
    實際如何,有沒有人有外科醫師性別比例的統計數據?
    | 檢舉 | Posted by 八 at July 2,2009 00:18
    我提供一點機械系男女生的比例:1955年成大機械系女生是0人(當時建築化工都有女生),目前普渡大學機械系女生約為10%,成大機械9%,成大電機10%,成大造船與航太都約10%出頭一些。實際就業後該行業的女生當然就更少了。
    現在醫科女生不少了,但是在選科時應該就有顯著差異了。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July 2,2009 01:01
    Richter,

    打毛線或織布對空間能力的要求應該不低,卻是由女生主宰。費曼講過一個偷聽康乃爾女大生說話的故事,正是在講這件事。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2,2009 01:18
    數學能力跟邏輯能力乃至論理能力有關係嗎?
    舉個實例好了

    某貪污案件中,送錢的沒事(不起訴),收錢的也沒事(無罪)本當是誠屬自然之理(貪污這種一送一收的事情可能某方無事而另方有事?)這檔事會導致6成的國人大呼司法已死時,恐怕數學能力與論理、邏輯的能力應該是獨立事件。

    +++++++++++

    台鐵台北車站招標案 郭瑤琪一審獲判無罪
    中央社 2009-06-30 16:22

    (中央社記者蘇龍麒台北30日電)
    前交通部長郭瑤琪被控台鐵台北車站招標弊案,台北地院今天判決雖認為郭瑤琪有收受美金2萬元,但與職務行為沒有對價關係,因此諭知無罪,全案可再上訴。
    郭瑤琪涉嫌在台鐵台北車站招標弊案中,收受南仁湖集團負責人李清波、李宗賢父子兩人賄賂,台北地檢署民國96年3月30日偵查終結,將郭瑤琪依涉犯貪污治罪條例起訴,具體求刑有期徒刑8年,李清波和李宗賢兩人部分,則罪證不足不起訴處分。
    台北地院今天宣判郭瑤琪無罪後,郭瑤琪委任律師顧立雄表示,郭瑤琪對這個結果不會滿意,因為合議庭認定她有收錢,只是沒有對價關係罷了,但是郭瑤琪並沒有收受任何現金,因此對這樣的結果不會滿意。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2,2009 01:48
    重讀就是少了白老鼠一文。

    劉館長提到:在第二個實驗階段訓練一批沒有學過經濟學的高中公民老師來教經濟學......

    公民教師的養成過程,經濟學應該是必修課。照說不該有沒學過經濟學的公民教師才是。二十多年前,在我的中學階段常見的情況是公民課教學多由國文科教師充任。國文科教師沒有受過經濟學訓練是可能的,我的問題是難道現今中學的公民教學仍是如此嗎?若然,那真是令人難過。

    至於經濟學課程內容及授課時間方面,當年初中二年級的公民課即有涉及經濟學概論了。印象中,機會成本跟邊際效用遞減大概只花了二十分鐘就解釋完了。這兩個概念,班上的同窗沒有不瞭解的,也許是我們比較幸運,授課者是師大公訓系出身的教師。其他由國文科教師任課的班級,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至於高中階段的公民課程只有一學年,印象中沒有經濟學,任課者是即將退休的文史科教師,這一年我在公民課上的收穫倒是乏善可陳。

    我的高中公民老師是徐為王。
    | 檢舉 | Posted by 江董 at July 2,2009 03:05
    除了成見以外, 也許有人是考慮到"醫院一般不會安排醫生替自己的直系親屬動手術"這個因素吧?

    這樣一來就會覺得手術台上並不是外科醫生名義上的兒子.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2,2009 03:11
    篤姬心得─一部日本近代的Herstory
    http://www.wretch.cc/blog/sakuai/26920134
    | 檢舉 | Posted by 夢夢 at July 2,2009 09:25
    講到空間能力,「地圖愛好者」也是一種性別差異非常極端的範疇。從演化生物學的觀點來看,人類發展出農業以前,男性負責四處狩獵。會迷路的男性,很難把基因傳遞下去。

    回到數學與邏輯的關係。我的看法是:邏輯是數學的必要條件。亦即,邏輯不好,數學一定不好。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2,2009 09:38
    Targus,

    照題目設定來看,嚴重車禍送醫應該是急診,我想醫院不會有時間作這種排除直系親屬的程序的。
    | 檢舉 | Posted by simon7617 at July 2,2009 09:45
    那數學不好邏輯還有救嗎?
    | 檢舉 | Posted by XD at July 2,2009 10:21
    若邏輯不好的, 數學就不好
    則數學好的, 邏輯就好
    但邏輯好的, 數學不一定好
    故數學不好的, 邏輯不一定不好
    | 檢舉 | Posted by 黑都醜 at July 2,2009 10:25
    > 則數學好的, 邏輯就好

    這樣的意思是數學好的人都不會被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洗腦到嗎
    沒人覺得邏輯好不好跟哲學教育比較相關嗎
    | 檢舉 | Posted by 夢夢 at July 2,2009 10:45
    政府如何經營球隊

    "一個球隊中,球員有大牌和小牌、主力和板凳之分,是常見的形態,但從薪資結構來看,新成立的台北市、台北縣棒球隊,球員都領一樣的薪水,是「齊頭式平等」,完全感受不到選手之間有何差別。

    以台北市隊的24名球員為例,不管上場時間多寡、表現好壞、棒球資歷如何,所有球員月薪都是4萬5000元,台北縣隊也一樣"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2,2009 11:19
    用邏輯思考應該是人類本能, 也是求生的手段. 邏輯的訓練應該只是幫助釐清問題, 便於判斷.

    很多人不是不會使用邏輯, 只是邏輯推導結果和他們的利益或情感偏好有衝突, 所以拿各式各樣的藉口來逃避邏輯思考.
    | 檢舉 | Posted by P. Ong at July 2,2009 12:17
    > 很多人不是不會使用邏輯, 只是邏輯推導結果和他們的利益或情感偏好有衝突,
    > 所以拿各式各樣的藉口來逃避邏輯思考.

    例如說,數學不好的原因是因為缺乏學習誘因,然後沒有興趣認真學。但是又不能說老師教學技巧不好(會被打),也不能說自己不用功(會被痛打),所以用『天份不佳』,或是『學這個以後又用不到』的藉口逃避改進學習的可能方法。

    這樣的解釋可以嗎(逃)
    | 檢舉 | Posted by 對數學束手無策的ricebug at July 2,2009 13:04
    To 八:
    對於社會組學生來說
    我覺得理解題意比會算與否更為重要
    以社會組面對的考試來說
    我想學測考題的難度 應該是高於數乙的難度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比較一下今年的數乙以及學測題目後
    應該可以明白我在說什麼
    | 檢舉 | Posted by DCT2 at July 2,2009 13:09
    DCT2:
    我自己三年前剛考過,記憶猶新的是:
    當年的學測跟數乙都特別簡單(我是社會組),
    而我跟同學考完數乙之後,
    他在教室裡面大喊:「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因為我們兩個都是有跨考自然組數甲的考生,
    自然認為:數乙考的這麼簡單,唸數乙到底是幹麻?
    不禁令人聯想,這個數乙簡單化的趨勢,
    是不是因為主辦單位也看出來,
    會考數乙的考生,本來就是一群放棄數學的考生?
    所以方便行事,讓大家都快樂拿分?
    | 檢舉 | Posted by 八 at July 2,2009 16:55
    以自身的經驗來評斷,常會太過武斷。
    三年前的數乙的確是幾年來相對最簡單的一次。
    這樣的難度會讓原本數學程度好的學生沒有辦法佔有太多的優勢,
    不過別忘了,聯考本來就不是為程度好的學生所設立的。

    某次聯考監考的經驗是,大約有百分之十的學生拿到數學考卷,
    連看都不看,猜完答案就開始睡覺。
    對大考中心或關心數學教育的人來說,
    如何減少完全放棄數學學生的比例,是困難卻持續在努力的課題。
    | 檢舉 | Posted by 潘 at July 2,2009 18:43
    To:八

    95學測/指考都是很誇張的一年
    但潘講的也是對的
    有多少人是放棄數學?
    不然怎會有95指考社會組的那份考卷出現

    現行數學教育下
    我們要讓學生知道為何要會數學的重要性
    應該遠比出難題的重要性高

    如果八覺得社會組太簡單
    那歡迎看96自然的考題:p
    | 檢舉 | Posted by DCT2 at July 2,2009 19:57
    我來補充我上次沒說完的話= = 上次我把eoiss 的台灣戰略一系列文章印了出來之後 帶回去看 我同學好奇我在看瞎咪....結果一看到[台灣]戰略就以為是政治性文章 另外一個我看是看到第一篇討論中華民國沒有市場就完全不想在看了.....很多人腦袋還是只有存在藍跟綠阿Orz 無法感化這些人
    | 檢舉 | Posted by eDDiE at July 2,2009 20:33
    那篇是政治性的文章沒錯啊!公共議題不是政治還會是什麼?

    有問題的是,為什麼一個民主國家的居民看到政治就退避三舍?
    | 檢舉 | Posted by ACE at July 2,2009 21:30
    ACE,

    我想到會退避三舍的原因有二個:
    1. 本來就對政治冷感,完全不想碰。
    2. 因為看到前幾個字馬上就判斷這一篇政治文跟自己的立場或信仰不同,所以拒看,並且故作清高表示,對政治沒興趣等等。

    依照個人經驗,以及台灣政論節目影響之深的情形來看,個人認為原因2居多數。
    | 檢舉 | Posted by simon7617 at July 2,2009 23:04
    〈江春男.《文人戰士-魯瓦克素描》〉

    我浪費一個小時打字只因為用紅色標起來的那一段話:

    『有一次談到猶太人問題,他說歷史上的猶太人沒有安全感,拚命賺錢,沒有人研究戰爭與政治,命運永遠被人擺布。其實,弱小民族更應該研究戰爭與軍事,反對運動者更應該研究情報與戰略。擁有這方面的知識,小者可以加強反抗能力,大者可以掌握命運。不幸的是,反對運動者把這種知識當作統治者的專利,他們不知道這是一種「公民保衛」(civil defense),民主社會資訊發達,要瞭解戰爭與和平之道,一點都不困難。民主與人權是高貴的目標,但不瞭解軍事與戰略,就無法保衛自己。』

    (驗證碼是WOWOW,有沒有日本節目可看~~)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2,2009 23:56
    To Richter

    個人覺得
    其實那種屬於農場性質的球隊,很簡單
    每個都簽三年約,新水一樣也沒關係

    三年內賣得出去的就賣掉,讓出得起高薪的去養
    賣不出去的合約到期就不續簽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撲不倒前浪,就只好留在沙灘上
    雖然很殘酷,但這就是市場機制


    問題在於,他們要先認清自己是農場的角色
    不是什麼讓台灣發光發亮之類的工具
    | 檢舉 | Posted by 大吉 at July 3,2009 00:17
    講到數學

    有一種說法是,台灣的數學其實不是數學(math)而是算學(How to calculate),所以使得很多學生提早放棄這門號稱自然科學之母(微積分)的母。

    因為本所長數學很爛(不然說真的,照本國男性高中學生在高中一年級升二年級的選組模式及慣習,本所長也會選理工醫組而不是文法商組),也不方便評論這點。不知道有沒有數學家可以為我們比較台、美(還是台、日)的數學教學模式與其成效?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3,2009 00:26
    欺負離島人!小金門油價全台最貴

    不久前我從蘇格蘭坐渡輪到北方僅僅90分鐘航程外的Orkney, 柴油價格就比上船處的加油站貴新台幣五元以上。四天後,我又坐渡輪到Orkney最西北的離島,航程80分鐘外,這個島剩下一個加油站,而柴油價格再加新台幣五元多。

    這種很公平的事情在北美和西歐很普通,五元、十元的差價很平常。在我國,厚臉皮才是社會主流。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July 3,2009 01:50
    對於數學老師來說,當然提振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很重要
    但對於社會上大部分的人來說,三角函數毫無用處
    絕大多數工作只需要會加減乘除就夠了
    實際上不管在哪一國,只要就業狀況許可
    大多數學生企圖遠離數學的趨勢都是一樣的
    因為用數學思考(亦或是花時間思考本身)是違反人性的
    就像Stephen Hawking在時間簡史裡說過的
    "據說一本書裡寫了一條方程式會減少一半的讀者"
    我最近常常在想
    自由市場的邏輯常常需要轉個幾圈才能想通
    這大概就是推廣時的障礙吧
    | 檢舉 | Posted by shinstar at July 3,2009 09:32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3,2009 10:31
    白玫瑰,

    你應該會對這篇報導有興趣: 5 Years After: Portugal's Drug Decriminalization Policy Shows Positive Results.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3,2009 11:05
    ricebug:
    下次遇到這種狀況,直接寫email給我,我傳給你算了,我有網路版(應該是壹週刊最原始的網路訂戶吧。) 。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3,2009 11:09
    JZFan,

    Thanks for the link. 我更有興趣的事,哪個國家可以試試全面的合法化。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3,2009 11:17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3,2009 11:48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3,2009 14:25
    少:

    感謝,如果有機會再麻煩你了。

    阮:

    這招馬先生選舉時用過了,有邊際效用遞減的可能吧XDD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3,2009 16:02
    simon7617大:
    [1. 本來就對政治冷感,完全不想碰。]
    [2. 因為看到前幾個字馬上就判斷這一篇政治文跟自己的立場或信仰不同,所以拒看,並且故作清高表示,對政治沒興趣等等。]

    小生倒以為第一類型應該才居多數
    而且他們閉口不言的原因很簡單
    就是怕激怒第二類型的人
    但平時又無法分辨誰有政治立場
    因此乾脆對所有人什麼都不談

    關於第二類型者
    小生對他們又羨慕又替他們悲哀
    羨幕的原因是他們的想法單純日子過的簡單
    譬如說事件的源頭 eoiss大的台灣戰略
    有人留言只會問[民進黨執政和國民黨差在那?對陳前總統一家人面對司法的態度做何感想?]
    令小生不禁大喊:你只會問這種問題嗎!?
    eoiss大討論了那麼多的議題
    而且全都是遠超越藍綠層次的問題
    竟然還有人只停留在藍綠層次
    而且還是最下層的
    (泛藍的高官和既得利益者其實根本不在乎陳水扁怎麼面對司法,他們只是抓住任何一個可能的細節來大作文章鞏固選情;然後下面的小卒就信以為真跟著起舞)
    如果說對於台灣戰略議題只簡化成
    [對陳前總統一家人面對司法的態度]
    [民進黨執政和國民黨]
    那跟全民最大黨節目中阿洪之聲:
    阿洪把所有問題都歸罪於
    [這一切攏是阿共/阿九的陰謀啊!!]
    有什麼不同~

    shinstar大
    爾等佳言,吾不能贊一辭啊~
    可話說回來
    如果大多數學生都有遠離數學的趨勢
    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嗎?
    (在憂心忡忡的批評國內數學教育不振之前,其實應該就先問這個問題)

    阮大:
    我看還是算了吧~~~
    馬總統的小短褲也只有餓狼般的師奶會看
    劉內閣就省省吧!
    除非找史亞平回來......=_=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3,2009 16:27
    等著看他什麼時候把這句話吞回去

    李克強:中國反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

    小生以為
    等到台灣期盼已久的[大陸內需]終於成長時
    那時已經執政(大概吧!?)的李同志就會把這句話吞回去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3,2009 16:47
    To:kaiser777
    >>除非找史亞平回來.....

    我個人認為,就同等級的球員而言,與其找史亞平,不如找安達祐實的老木..............
    | 檢舉 | Posted by foreman at July 3,2009 18:01
    ricebug,

    不會吧,什麼時候馬劉政府全都脫光了?

    kaiser777,

    不要小看公務員啊,有些可是鯊很大的。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3,2009 18:05
    什麼是中評社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3,2009 19:09
    白玫瑰,

    也有人注意到這個單位好像很有趣:馬英九背後美國影子巨大馬是誰?誰是馬?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3,2009 19:16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3,2009 19:17
    所以,這是一個在香港的國民黨事業?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3,2009 19:18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3,2009 19:37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3,2009 22:09
    以上那篇文章很像還想努力論證,大刀隊還是可以打贏火槍隊,因為火槍隊在下雨的時候,還是會因為潮溼無法發射。只是他可能不知道現在的火槍隊,不但水火不侵,還自動退殼加連發,大刀隊蜂擁而上,只是去送死而已。
    他對計量和統計的理解,好像還停留在20年前。
    | 檢舉 | Posted by Transporter at July 4,2009 00:06
    ricebug,

    第一次發言,請多多指教^^。

    在這篇文章中的第一點提到

    "... 假設必須走在「事實」與數據的前面,必須在研究結果出現之前提出來。..."

    又,之前在這裡有看到一篇文章 「如何建構與評估經濟理論模型: 以一個簡單的匯率模型為例 陳旭昇」,其中有一段

    "... 簡單地說, 名目匯率決定於未來預期市場基要的折現加總。要了解市場基要與名目匯率匯率之間的關係, 必須對於市場基要的隨機過程模型有所假設, ..., 亦即在「能夠刻劃名目匯率波動大於市場基要波動的經濟現象」的觀點下,模型C似乎是一個成功的模型。..."

    我目前對陳旭昇文章理解是,[尋找符合「事實」的模型(假設)C],這樣的一個過程。這樣的作法和詹志禹文章中提到的第一點讓我感到有點矛盾,是不是我有甚麼誤會的地方?

    Transporter,
    看了你的留言我更矛盾了...,我的了解是你說這篇文章是不好的,但是我看不懂火槍隊的比喻是指甚麼?
    | 檢舉 | Posted by tfing at July 4,2009 00:37
    我想說的是

    1)
    即便現代的火槍隊的火槍不但水火不侵,還可以自動退殼加連續射擊,大刀隊蜂擁而上,只是去送死而已;但是美國的特種部隊並沒有因此放棄對於匕首、搏擊、格鬥的訓練,美國的野戰步兵也還在繼續訓練刺槍術。

    美國軍人都很nice的,這一定是有些誤會。(大誤+亂)

    PS:就研究方法論上而言,應該只有適不適合(proper),而沒有優不優(better)的問題-固然數理(還是說計量)方法有其優點,但是我實在很好奇,例如研究打仗這檔事要怎樣運用計量方法?以前三大(三軍大學)跟陸院(陸軍戰爭學院)都有人想過做這檔子事,不過全槓龜了。理由則是,根本拿不到例如士氣、戰場心理等數據,而如果光看人數、武器就想來用計量方法研究戰史的話,那其實就是我們的英勇國軍以前演習時拿火力表比勝負的方法和思維。

    2)
    Something about 中評社:

    一九九八年一月,隨著《中國評論》月刊在香港的創立,中國評論的品牌正式誕生。現在中國評論已經發展成爲綜合性的網絡型新聞出版集團。

    中國評論由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先生命名。

    中國評論旗下擁有:
    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評論新聞網、中國評論月刊、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中國評論總部分別設立在香港、北京、廣州,並設立溫哥華分社。

    中國評論月刊是迄今爲止唯一得以在台灣海峽兩岸公開發行的時政雜誌。

    中國評論通訊社是大中華地區第一家數碼化網絡通訊社,於二零零五年六月三日正式發稿,實行新聞信息二十四小時滾動播發。

    中國評論新聞網是大中華地區最為追求深度的中文新聞網。


    管理層

    中國評論網絡有限公司
    李志強 董事長       
    劉明輝 副董事長
    郭偉峰 董事兼總裁

    中國評論通訊社
    徐 鷹 董事長
    郭偉峰 副董事長兼社長
    周建閩 常務副社長
    林道進 副社長
    陳耀桂 執行副總編輯
    羅祥喜 副總編輯
    王 平 副總編輯
    韋 民 副總編輯

    地址:香港灣仔告士打道151號國衛中心16樓1602室
    電話:(852)28816391
      傳真:(852)25042131
      電郵:crna@ChinaReviewNews.com
    (引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aboutus.jsp

    3)聽首歌,好嗎?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4,2009 00:49
    Dear tfing:

    Transporter的意思應該是說,以往的計量方法有其限制,就好比以前的火槍的引火索會因為潮溼無法發射;而現在已經沒有這個問題,就好比火槍已經進化成自動步槍一般。

    只是也像我前面所說的,美國的特種部隊並沒有因為火槍發達就放棄匕首跟格鬥訓練(就有效砍殺長度而言,匕首比大刀短非常多,更不要說徒手格鬥),而美國一般的野戰步兵還是照常訓練刺槍術。

    何解?因為總是會有些場合無法使用步槍殺敵(你有聽過滲透還大開其槍的嗎?滲透還大開其槍應該要改叫突襲了),就好比有些場合計量方法就是不管用(例如上頭說的研究戰史)。

    對不起,應該是說:計量方法也可以研究戰史(例如國共內戰),但是研究者只知道國府官員貪污造成民心士氣的下降,而其影響程度如何?假設國府官員每貪污100萬元美金將造成如何的影響?
    這個你用計量方法做給我看,做得出來的應該早把能拿的學術獎+諾貝爾和平獎給全包了。

    (不然換個心理學的例子:把妹的手法中,有一種叫窮追不捨,採取這種策略的人有些成功,有些失敗;請問如何建立一有效模型評估某男對某女採取窮追不捨的成功機率?)

    這兩個例子大家都不care嗎?應該不至於。
    數理/計量方法(量化)比嘴砲方法(質性)強那麼多,那可以請各位量化名家為我們這些嘴砲解惑嗎?
    [當然,問題不在於量化方法能不能做這個研究,而是量化方法的前端資料根本無從得到,因此也沒量化研究可做,更不要說校驗了。]

    PS:其實本所長蠻想做一件事-建立一個評估國人對於運輸公共政策偏好選擇的估計模型,讓決策者只要把某些東西輸入電腦,經過計算就可以得知公眾對於某交通建設的接受程度。
    只是,目前正被研究方法卡住 :~~~~

    (如果已經有計量方法方家建立模式推估諸如政策選擇偏好估計方法的話,請不吝告知,本所長將大大答謝。)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4,2009 01:13
    陳幸妤,妳應該去尋求政治庇護
    "另建議各位台灣人,最好也抽空一讀,至少有個概念,以備將來之需"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4,2009 10:08
    惡意併購一點也不邪惡

    ...主要的原因在於,公司併購若採用公開收購股權的形式(也就是我們通稱的惡意併購),常常會造成公司經營一段時間的混亂期;因此,如何建構公平且有效率地規範,成為政府不可規避的責任。在1980年代,美國的惡意併購案層出不窮,這當然有其背景因素,包括股權過於分散、公司派本身持股權比率小或其經營績效差等;不過,也因如此,美國無論是法院或公司,對於所謂惡意併購,都已習以為常,且把併購時間與爭議縮到最小...

    ...為何我們會說,金鼎證經營權之爭,政府形象也受波及呢?在美國惡意併購的出現,既是正常趨勢,也是考驗公司經營團隊的機制,因此,很快地建構起合理並有效率的規範。但反觀我國,還停留在主管機關或首長的贊不贊成上,四年來,金鼎證公司派到處找政治人物協調,並高舉反對惡意併購大纛,這在美國是很不可思議的情形。金鼎證經營權之爭,占了這麼多的媒體版面,要說可能有什麼貢獻,就是讓大家認知到惡意併購效率化的處理規範,必須儘快建構,讓這四輸的局面儘早落幕。

    ===========================================

    小生還以為經濟日報會批開發金[金融巨鱷].[蠻橫]之類
    沒想到經濟日報竟然有進步了~~~

    總結台灣惡意併購窒礙難行的因素:
    1.大股東總愛兼差當經理人
    2.政府什麼都想管,又喜歡朝令夕改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4,2009 11:12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4,2009 18:11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4,2009 18:56
    那篇工商的社論讓我想起這篇文章

    李家同:我們應該有預防經濟學
    | 檢舉 | Posted by 八 at July 4,2009 19:01
    「人們相信經濟學家可以藉由政府解決經濟困境」是經濟學家樂見的社會狀態。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4,2009 19:11
    根據Galbraith的《不確定的年代》所言,從威爾遜、邱吉爾到羅斯福都被凱因斯罵過了(甚至提到,羅斯福只把凱因斯當成數學家--很像一般人對經濟學者會有的刻板印象)。以凱氏為例說政府裡的人會樂於讓經濟學家來解決經濟困境,嗯……

    ------
    他有句話倒是很有趣:『當一群聲譽隆盛的人一起犯錯時,最忌有某個獨特的人一直是對的。』

    我想這句話應該不只能形凱因斯:P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4,2009 22:16
    嘴砲研究所所長,

    感謝您的回應 ^^。
    | 檢舉 | Posted by tfing at July 4,2009 23:40
    算本所長心眼狹小

    可是

    1.給不給某人政治庇護在實務上都是政治問題,如果說騜上真的得到來自北京的關愛,怕是陳幸妤也別想向美國申請政治庇護-蓋美國於北朝鮮(北韓)、伊朗等問題上還需要中國的幫助,至少別扯美國後腿。

    2.以我國媒體過去「騜上絕對不會有錯;如果騜上真的有錯,那都是因為別人害騜上犯錯」的玩法,我想經濟學家還是不要樂見「人們相信經濟學家可以藉由政府解決經濟困境」的社會狀態會比較好,否則屆時莫名奇妙變成背書天王+替死鬼比賽冠軍的話,保險公司可是會拒絕理賠經濟學家的壽險給付申請。

    3.一樣是基於過去經驗與觀察而形成,以陰謀論為出發的觀點,恐怕進步的不是經濟日報,而是開發金「教育」經濟日報的功力,或者進步的是經濟日報「分析問題」的能力。

    4.給我一個只有一隻手的經濟學家!
    XD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4,2009 23:45
    所長,

    不一定要找美國呀!

    不過,你說的也對,只是那非關陳幸妤,而是台灣的民主發展。美國即使不見得會像這邊講的把台灣餵給中國,但也絕對會想辦法讓台灣無法走到自決這一步,免得方程式裏多出一個無法掌握的變數,徒增麻煩。這方面美國、中國、KMT倒是有志一同啊!只要馬或KMT繼續掌權,給不給陳幸妤庇護根本無關大局,中國才懶得理會咧。

    只是沒讀什麼書的胡思亂想,懇請戰略專家手下留情,不要把我電到爆啊~(抖)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5,2009 01:11
    給考古經濟學家劉大館長:

    Ken Arrow寫了篇1940年以來的經濟思想發展在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如果館友有興趣,而pdf無法下載,再和我連絡。另外,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聽說有潛力和AER,QJE及JPE一較高下。
    | 檢舉 | Posted by Jia-Yuh Chen at July 5,2009 05:07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5,2009 07:49
    我很好奇,那個預防經濟學,跟一般管理界所稱的風險管理是不是一樣的東西?

    甚至在工程領域裡,也有可靠度分析,一堆諸如FMEA之類的工具可以應用,阿同伯自己是學工程的,怎麼不來分析一下政府這台機器哪裡出問題的風險最高,還要扯到經濟學?

    不管是經濟學、管理學、還是可靠度工程,最後分析出來的關鍵問題以及對策,實務上證明,往往不是被當成烏鴉嘴、杞人憂天就是多管閒事。

    工程師可以解決機器故障的問題,但經濟學家可沒辦法解決"經濟故障"的問題。因為出問題的是政府,經濟只是一連串回應誘因的結果,沒有故障與否的問題。
    | 檢舉 | Posted by 大吉 at July 5,2009 10:55
    Jia-Yuh Chen,

    感謝大大無私分享:)

    有這種好康的還請多多相報。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5,2009 11:11
    捷運內湖線通車了,看立場不同的各家新聞台報導實在很有趣,民視和中天在置入性行銷這方面的技巧實在還要多加強~

    劉館長:我剛從雪山下來,翠池真是超漂亮的,有空可以去度假呀~!(不過要走兩天才會到XD)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July 5,2009 11:19
    迪,

    去要走兩天,回來再走一天,這個不像在度假啊......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5,2009 11:54
    所謂的獨裁-電影浪潮的啟示

    節錄部分文字-
    實際上,過去的瘋狂時代離我們並不遙遠,對於社會的不滿,對于自身現實的不滿,很容易就會被利用,引導成瘋狂的群體運動。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5,2009 12:32
    說「馬英九背後美國影子巨大」的中評社的舊稿:現身尼加拉瓜左派群眾大會 陳水扁成反美盟友

    有趣的觀點:一身都是硬骨的奧蒂嘉會讓中國馬褻瀆嗎?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5,2009 12:59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5,2009 16:41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5,2009 16:43
    等我看完作完題目,再上來報告。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July 5,2009 16:55
    那提供一個短一點的好了,奇萊南峰下的天池山莊只要走五個小時(印象中啦,其實我下個月才要去XD),還可以看廬山埔里一帶的夜景喔~!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July 5,2009 17:26
    Jia-Yuh Chen,

    方不方便將檔案也寄一份給我?
    hctibru@yahoo.com

    Thanks,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5,2009 20:29
    少,

    Arrow 的文章沒有設限,應該是新期刊的促銷。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5,2009 20:34
    Got it. Thanks.
    有沒有人有研究一下經濟期刊的興趣?看起來是two-side market的標準應用。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5,2009 23:38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6,2009 11:14
    今天網路上好流行 The Story of Stuff, 不免讓人想起馬爾薩斯、成長的極限、告別施捨等等等......
    | 檢舉 | Posted by augustinus at July 6,2009 15:09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6,2009 15:31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6,2009 15:54
    Posner 法官在這篇文章中討論政府打算對sugar-sweetened sodas徵稅的提案。不意外的是,他不贊成徵收,因為效果不彰。比較意外的是,他認為應該禁止該類sodas的廣告,其中一個主要的理由是保護小孩。An excerpt is:

    The first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the soda market. The sellers advertise very heavily to children, who do not have the knowledge or the self-control that they would need to be able to resist such advertising. In well-ordered households, the parents regulate children's access to television and the Internet and know they should limit the children's consumption of sugar-flavored drinks and do limit it. But in many modern American households, especially but not only those in which there is only one parent, children's access to soda and soda advertising is not restricted.

    The solution, though, is not a tax on sodas, as such a tax would have only a small effect. A ban on advertising would be preferable; it would probably impose only slight costs on adult consumers of such drinks, because the advertising of such drinks contains little information. It is true that such a ban would reduce new entry into the soda market and that this might lead to higher prices, but if so that would reinforce the effect on sales of the ban on advertising.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6,2009 16:39
    報芒果歷史都可以扯本省外省,倒底是誰在挑撥離間....-___-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July 6,2009 16:50
    迪:

    這東西一直存在人們的腦裡,好不容易有機會,自然是要「平反」一下嘍。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6,2009 16:53
    迪,

    鄭罕池的「雖然」洩露出他對一般外省人的觀感。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6,2009 17:15
    這應當可以成為「政府失靈」的經典教材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6,2009 17:36
    我看完考題了,真的不容易,特別是關於糾紛解決等的相關法律程序知識,WTO的那一題,我也不會。唉,有必要這樣考嗎?直接翻書不就好了嗎?

    就我所知,台中市和台北縣的某學校,在剛結束的那一學期,考高一的法律相關課程,平均分數都只有四、五十分,我只想說"變態"。

    第一次這樣的考試內容,只是不斷地逼師生往死胡同裡鑽。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July 6,2009 17:45
    lakatos,

    有沒有發飆無法讓公文傳遞變快的八卦?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6,2009 17:59
    civics,

    這種課綱設計確實很奇怪。以前念大學機會少,不教高中生作為「公民」的基本知識。現在大學機會多很多,卻開始在高中教很多大學也可以學到的公民知識。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6,2009 18:04
    白玫瑰,

    我寫過批評課綱的論文,現行課綱的設計事實上忽略了作為公民最重要的內涵,應該是公民與民主國家之間的關係,而非細瑣的社會科學知識。遺憾的是,現行的課綱把社會科學知識的學習作為首要目標。即使九九課綱有些調整,試圖將以上的目標作為核心,但是目前教育現場的教師,能夠理解這部份的意涵,往這方面努力的大概也不是太多。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July 6,2009 19:29
    白玫瑰,

    17題蠻有趣的,可以加上一題比較"如果勞動力不能移動,但資本可以移動"的結果。

    13題也不錯。

    18,19不是獨立的兩個題目嗎? 為何題組呢?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6,2009 19:34
    白玫瑰,

    前貼中Posner的觀點,也可以用來反對毒品合法化。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6,2009 19:36
    這類題目等大一經濟學再來考就好了。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6,2009 19:37
    我很想問13題,我猜給的標準答案會是D,但真是這樣嗎?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July 6,2009 19:44
    civics,

    13題應該是D,(a)勉強有些關係,但認證不直接等於「品牌知名度」。

    JZFan,

    你是說,以保護小孩來反對毒品合法化?這有些牽強。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6,2009 19:51
    白玫瑰,

    我的意思是說,D的答案會不會讓學生誤以為只要政府認證就可以減少資訊不完全的問題?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July 6,2009 19:55
    選擇題都只是在選最接近題意的選項。

    不過,你的疑問的對的,重點在於認證,而且有公信力的認證,不一定需要由政府來做。資訊不清楚,影響交易的時候,廠商自己有強烈的誘因產生認證的機制。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6,2009 19:59
    JZFan,

    Posner法官的那篇文字讓我很困惑。

    倘使他認為應該禁止Soda Drink的廣告,那麼,如果有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控告可口可樂公司的案子上訴到芝加哥的第七巡迴法院,看來Posner法官會判決該案成立,可口可樂公司應賠償一大筆錢嚕。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July 6,2009 21:44
    擴大內需的疑惑,不知道有沒有人能幫我解惑。
    [這是PTT的文章],我是很疑惑內需是不是真的可以這樣解釋;他的依據是:貿易其實是在交換地球上不均的資源,照這樣的想法,台灣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擴大內需,因為要達成目前的生活水平所需的資源大都是外求的,拿加工各種進口原料產生的附加價值去換來的。

    所以例如繁體中文的電腦遊戲,撇開大陸的市場(假設文化不同或盜版猖獗),創造的產值終究不能拿去換石油食物藥品;還是說,台灣自產娛樂可以取代美國電影和日本電玩,那本來貢獻給美日的娛樂花費就能拿去交換別的東西。但如果是後一種的話,畢竟還是奠基於別的對外貿易的產業,只是減少部分對外的消費。

    "北京反擊? 美國債遭拋售" @PTT Stock by Chenglap

    況且所謂的內需本來就是指自身的消費能力, 而現在所指的內需, 是消費自己所建立的生產出口品的能力. 可是生產這些產品, 資源卻很多都是外求的, 根本就必須先滿足這些外求的資源價格, 然後才能夠去滿足內需. 偏偏你的產品供過於求, 價格就會下降, 也就是說在你能滿足內需之前, 就要先面對原料價格的相對成本上漲的問題.

    為何我們會覺得內需是一定可以開發得出來的? 有些人覺得內需並不一定是消費, 也可以是投資. 但他們是否意識到投資的目的最終也是為了消費? 用投資來創造的內需, 最終還是得靠消費才能夠體現其價值, 投資是可以短暫拖延一段短時間的需求問題, 但投資一旦完成就必須透過消費才能夠兌現其價值.

    不斷投資而建造了消費量不如預期的東西, 最終就會產生連環引爆經濟炸彈的結果, 大規模的擴大對國內的投資, 本身無異於賭博, 因為根本就沒有經過市場去證明那些投資是否真的有市場. 全是少數政府官員一廂情願的投資, 假設被他們博贏了, 固然可以領功, 萬一輸了怎樣辦? 到時只怕誰也不負責, 然後費用由全民去承受.
    | 檢舉 | Posted by J.L at July 6,2009 22:29
    有關那篇"政府失靈"的教材,小弟有一點想法

    打通電話在銀行裡面轉接半天的事情常常會碰到,個人認為跟這樣的公文會來會去的情況有點類似。問題的關鍵點應該在於總機不知道該轉給誰,或是找錯人。同樣地,如果管收發的文卷科如果把文轉錯了,也會有這種烏龍。

    但還有一種情況,其實是客訴時根本所託非人,沒搞清楚這件事情最有效率的解決方式是什麼。

    找銀行解決問題如果拖太久,竊以為向壹青天或是蘋果小飛俠擊鼓鳴冤最有效,如果教材內的案件也比照辦理,不知能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就算沒有,至少可以先評個劣劣劣劣劣來爽一下的說。
    | 檢舉 | Posted by 大吉 at July 6,2009 22:47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7,2009 05:21
    盤,

    Posner 的論點應該是(1)Children不能完全自主; (2)sodas的廣告對Children的影響較大,尤其是較disadvantaged的家庭;(3)sodas的廣告對大人的影響非常小;(4)禁止廣告對於市場價格的影響很小。所以,他大概覺得這種作法犧牲了少許的市場機能,但可以減少某些children喝汽水的量。

    我覺得這個argument很有趣,但這四個條件未必都成真就是了。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7,2009 07:09
    To 白玫瑰,

    您好,循你的連結過去. 不知道妳會不會剛好認識po該遺書的原作者? 因為我想他/她可能認識我同年代在日本東京習醫的外公外婆.

    謝謝!
    | 檢舉 | Posted by ggsadventure at July 7,2009 08:40
    ggsadventure:

    遺書的連結是由bbs上看來的,如果你知道怎麼上ptt,請到Gossiping 版,原po的 id 是 Resd。

    或者,上面的連結似乎也有留言的功能。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7,2009 08:53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感覺
    把國文歷史地理公民等科目主要用選擇題來考只是讓這些科目變成廁所文學,只要看過有印象就好,臨場看哪個選項最符合題幹就選那個。
    | 檢舉 | Posted by shinstar at July 7,2009 09:34
    原文請到八卦板直接貼上"#1AKPMYFg".
    (八卦版已不提供連結)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7,2009 13:19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7,2009 14:17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7,2009 19:29
    JZFan:
    第四點大概是對的。
    至少我從美國的廣告資料庫看起來,美國soda廣告都是相互避開,並沒有像汽車等產業的廣告,競爭激烈,還相互幹譙。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7,2009 20:12
    感恩! 白玫瑰,沒有使用過ppt 不過會到原網站留言尋人.

    現在咖啡館貼的公佈欄是兩則笑話嗎?
    | 檢舉 | Posted by ggsadventure at July 7,2009 22:37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7,2009 23:02
    關於內需與中國成長:(轉自PTT BY黃亞生)
    ==========================================
    那些痴迷於中國GDP高增長率的人經常忽略了探討導致這一高增長的原因﹐以及這種增長是否可自我持續。而這正是脫鉤論痴迷者的硬傷﹐也是政策制定者容易犯大錯誤的地方。

    比方說﹐讓我們考察一下有關中國家庭收入的數據。中國家庭收入增長非常緩慢﹐這種情況在農村家庭中尤為明顯。過去20年左右﹐中國農村家庭收入增幅只及中國GDP增長率的一半。中國GDP增長和家庭收入增長的一快一慢意味著﹐中國以犧牲自身消費基礎為代價創造了巨大的生產能力。僅這一個事實就應足以推翻脫鉤論了。那些新生成的“富餘”生產能力必須轉向什麼地方﹐這就是美國。更進一步說﹐中國的農村家庭收入和GDP增長率之間的鴻溝持續存在這一事實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經濟增長已經愈來愈成為美國消費欲望的衍生品。

    這就引發了一個重要的政策問題:中國經濟增長為何以及怎樣系統性地損害了中國自身的消費潛力。要回答這個問題﹐人們首先要搞清楚中國GDP的高增長是如何實現的。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應部分歸功於經濟自由化﹐但經濟增長中由市場驅動的部分並不大﹐且還在逐漸減弱。而與此同時﹐嚴重受控於政府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卻從上世紀80年代的30-35%提高到了當前近45%的水平。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的GDP增長主要得益於由政府組織的基礎設施、城市建設以及城市化方面的大規模投資。這種高度依賴政府投入的經濟增長對中國消費潛力造成了最嚴重的破壞﹐進一步提高了中國對發達國家市場的依賴度。

    ...但中國也無法擺脫一個基本經濟規律的支配:一個人的成本就會是另一個人的收入。工廠主和房地產開發商在中國的低成本﹐也就意味著中國經濟生活中其他一些參與者的低收入。而中國這些只拿到低收入的人碰巧又是國民中的大多數﹐其中尤以農村居民為多﹐他們幾乎沒有什麼政治力量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因此一條創造私人財富的可靠途徑──小土地所有者在城市化進程中以市場價格向開發商出售土地﹐在中國幾乎完全缺失﹐儘管中國的城市化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進行著。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8,2009 00:36
    看完J.L大的連結後(連結已消失 請自行到PTT stock版找"北京反擊? 美國債遭拋售"ㄧ文)有些想法:

    1.認為[中國目前GDP成兩位數成長,到了20XX年後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並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的人,跟篤信[你現在定期定額投資XX基金(或連動債),以每年20%的報酬率計算,到了60歲退休時就會有幾千幾百萬可以養老...]這種廣告的人是同ㄧ類的,而最後都面臨一樣的悲劇......(看不懂為何是悲劇的人,小生不建議您將太多收入用於基金股票等金融商品)

    2.大家可以順便參考eoiss大的文章(快刪了,速讀)就會覺得說,也許一些過於樂觀的消息和政府的開放政策都是一些抬面下的高幹子弟在對岸或相關題材先佈局之後再放出的,意在吸引笨散戶和貪婪的小生意人上鉤。而一些傻傻的小散戶不知道自己的錢被坑了還堅持他投資的是世界經濟的[金磚]...(這也怪不得他啦~人們只有在認賠時才會承認自己是挖到狗屎不是金礦...)

    3.而這些小散戶在別人提醒他注意時,就認為別人在[唱衰中國],是沒有胸懷[天下].縱橫古今的[遠見]。人家跟他講道理他就說[你經濟學回去重讀啦].[你的觀點太偏頗].[你到底想問什麼]...而當別人要他提出自己的論證時又沉默消失...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8,2009 01:06
    接續J.L大的問題(哭哭,剛剛離題太遠)
    文中所謂[台灣沒辦法擴大內需]的原因
    是覺得說在GDP公式裡代表內需的C
    裡面應該先扣掉花在進口的M嗎?
    小生這樣理解不知道對不對?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8,2009 01:15
    看到縣長獎的心得只有:為什麼縣政府都可以把該縣的名產給搞砸......?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July 8,2009 09:56
    劉館長:
    這文章寫得真好
    看得我眼淚一直流

    ps 蕭麗紅的白水湖春夢可以算是這篇文章的擴展版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July 8,2009 10:50
    迪,

    熟悉政治運作原理的人不難猜測:縣政府裡應該有許多公務人員討厭縣長。

    前車之鑑:杜老爺與教育部。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8,2009 11:26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July 8,2009 14:00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8,2009 14:20
    上面的影片,台灣和馬達加斯加想比較久才找到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July 8,2009 14:32
    聽到 Japan 開始跳 XD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8,2009 14:37
    基本上嬰幼兒的圖形辨識力是很驚人的!
    這些年輕父母設計的地圖遊戲的確非常有趣, 包含相對位置的記憶.

    對照小兒無師自通在一秒鐘之內辨識"超級戰隊"
    近十年的logo與所有造型(事實上他的同學與玩伴們都有這個功力) 我算是失職的父母, 放任小孩"撿角"!

    PS- 超級戰隊系列http://en.wikipedia.org/wiki/Super_sentai
    | 檢舉 | Posted by P. Ong at July 8,2009 15:26
    | 檢舉 | Posted by P. Ong at July 8,2009 15:42
    呣...是該換萬那杜和聖多美普林西比上場的時候了...
    | 檢舉 | Posted by crimson at July 8,2009 22:42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9,2009 00:29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9,2009 06:57
    四十歲以下的人,應該沒有人會在乎史艷文和藏鏡人是什麼關係吧?我比較想知道素還真的祕密。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9,2009 09:29
    父親是山上牧羊的中國強?那母親該不會就是那幾匹羊吧?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9,2009 09:30
    少,

    >>至少我從美國的廣告資料庫看起來,美國soda廣告都是相互避開,並沒有像汽車等產業的廣告,競爭激烈,還相互幹譙。

    看樣子你手上有不少有趣的資料。

    另外,史艷文和藏鏡人竟是兄弟,真是令人盪氣迴腸的的劇情啊!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9,2009 13:43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9,2009 13:47
    這個狗狗好可愛唷~
    | 檢舉 | Posted by 玄門真宗 at July 9,2009 15:07
    麥當勞致癌油之政府証照無用論
    http://woosean.pixnet.net/blog/post/23938409
    | 檢舉 | Posted by 夢夢 at July 9,2009 16:11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9,2009 16:41
    素某所有秘密的源頭只有一個:強大的後援會XDD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9,2009 18:43
    最近充斥好多政府失靈的新聞

    案例一:就業實習
    超過6成企業抱怨實習方案沒有統一窗口,人力銀行業者更諷刺在劉揆關切下,方案短短幾天媒合率從1成6飆高到3成,行政院甚至訂下7月底達到9成的目標,對社會新鮮人來說,速成的漂亮數字,不知道會有什麼實質的意義。


    案例二:公共建設
    立委說美國舊金山大橋斷裂,18天就完工,台灣斷橋卻要2、3年才完工,公路總局提出這樣的解釋。公路局副局長:「美國是有獎金制度,獎金可能都比工程費划得來,所以包商會趕工,所以有獎金就趕工,因為我們沒獎金。」

    案例三:國軍肅貪
    「限期限量」下,只會產生兩種結果,一是國防部期限內交差,「軍司法聯合專案小組」按圖索驥,漏網之魚因此逃過一劫;二是國防部亂槍打鳥灌水,只要有嫌疑一概列入黑名單。這兩種後果都不利馬政府肅貪防弊目標的落實。

    上面設下高目標,下面就在數字灌水
    上面不給獎金,下面拖拖拖
    上面限制時間完成,下面就亂槍打鳥交差了事

    這麼輕鬆好當又保證就業
    難怪現在招考公務員錄取率都不到1%......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9,2009 20:10
    那是美國AC Nelson資料庫的資料。當然,不是我的,是我以前系上老師的。因為在一起寫文章,所以我是有帳號和密碼可以進去亂逛。Pepsi 和Coke最有趣的例子就是去年八月,NBC轉播奧運,Coke贊助奧運,所以Coke去年八月,無線電視就只上NBC,而Pepsi就完全不上NBC,但上了其他的電視台節目。所以我一點都不覺得Coke和Pepsi很恨對方(美國人的說法)。他們應該是好朋友。最近公司成功遊說這兩個公司合作一起提告,好像快要成功了,也驗證了他們其實是某種程度理性競和,絕非謠傳中的不顧一切憎惡對手。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9,2009 20:17
    關於紙杯的小實驗:

    今天於7-11購買16oz美式咖啡一杯,紙杯為統奕製造。約剩八分滿咖啡量放置於桌上一個半小時後,紙杯底部出現咖啡滲滴現象。

    下次記得的話,會到星巴克弄個對照組來看看。

    以上。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9,2009 22:12
    以前空軍總部女童姦殺案, 也是被當時的台北市長陳水扁下令"限期破案", 結果當時抓到也斃掉的那個阿兵哥, 後來看起來應該是冤枉的.

    雖然真正錯殺無辜的主犯是隨便抓個人跟上面交代的軍方, 但是陳水扁自己是讀法律的, 卻喊出"限期破案"這種毫無法學常識的口號, 在作為幫兇上完全不可原諒.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10,2009 00:54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10,2009 01:22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10,2009 01:25
    套句某014的說法:我感覺這家咖啡館是綠的 XD

    其實,如果哪天某大學教授(以下簡稱A)被校長叫去,說你A教授人如果不能在72小時內生出一篇70萬字的論文的話,我就要叫你走路。
    各位看倌,您想A教授就算真的在72小時之內生出篇70萬字的論文,那篇論文的品質(俎國的用語叫做質量)能看嗎?

    你總統府給我三個月要我國防部查貪,要是
    1)我查查查查不出個所以然嘛,你說我包庇、腐敗;
    2)真查出點東西來,你又說我灌水。

    或者
    工作的職缺長不出來,人民怒吼要政府拿出作為。
    1)政府硬生生讓職缺"發"出來,你說我浪費錢、不知道會有什麼實質的意義;
    2)政府如果老實承認沒辦法,那又要被選民開飆。

    選民(buyer)要政府(seller)包山包海,政府也明知不可能而為之地拼老命滿足選民,然後還要被選民嫌、被選民酸......
    我可以說,市場經濟的優點在於"不爽不要買/賣"嗎?

    喔對了
    基本上,我從來不知道諸如大陸工程、新亞建設、皇昌營造這些政府工程的包商其員工是公務員耶。
    因此所謂
    "上面不給獎金,下面拖拖拖"
    然後推導到
    "這麼輕鬆好當又保證就業,難怪現在招考公務員錄取率都不到1%......"
    是不是可以稍微修正一下呀?
    m(_ _)m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10,2009 23:14
    To 所長:

    個人認為,政府牽扯到錢的事情,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放手私有化,只要想得到的通通賣掉,大到核電廠跟石門水庫,小到營站跟水溝蓋。一來不用管,也沒有什麼貪不貪的問題。二來還可以抽稅,爽!

    剩下來不能賣的,要稽核起來就容易許多,也沒什麼東西好貪了。

    肅貪的最好方法,就是讓政府手上管不到錢。抽來的稅多出去的全部當股息發出去。選民只要看每年發的股息就知道這個政府幹得好不好,其他的鳥事就別管了。
    | 檢舉 | Posted by 大吉 at July 11,2009 00:29
    周杰倫真屌

    雪梨演唱會票房打敗Eagles,Beyonce...等
    榮登billboard排行榜演唱會票房亞軍
    受到鄉民一致稱讚呢 (而且是真心的)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July 11,2009 00:30
    我突然跳針,想到文化差異論這種論點。

    從大政府轉到小政府需要很大的政治勇氣,本所長也揣度,若非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引發國家財政上的困難,柴契爾夫人跟雷根總統能否這樣大力的推動民營化政策?
    特別是在我國,要減稅也要國家推動大建設的矛盾一直存在,儘管我國一樣面對了財政壓力&外國月亮比較圓(所以本國學者講OO議題講到吐血死,都不如外國大學者就同一議題來講12小時)而開始推動民營化;但是在這其中的競租行為卻也未曾缺席,結果想貪的還是有得貪。

    另外,政府退出市場以後,如果還保留監督(supervision)這個工作的話,那廠商為了自己利益,還是會繼續競租-當然,此時的競租應該改叫行賄。

    自由化的漫漫長路還需要無人很多的努力。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11,2009 01:03
    所長:
    市場經濟的規矩確實是不喜歡就不要買
    但今天的對象是政府
    若搞不喜歡就不要買這套
    會變成[太平洋沒加蓋]...

    我知道講了也沒有用...
    政府是人構成的組織,本來就無須期望太高
    只不過~電視看著看著還是忍不住發勞騷
    但即使小生知道政府動輒得咎,無法盡善盡美
    知道會有認真努力的公務員被老鼠屎ㄧ竿子打翻
    還是很難令人去相信些什麼
    很難相信會沒有包庇
    很難相信會沒有黑幕
    很難相信會沒有敷衍了事......

    最後為以偏概全的結論,向認真的公務員說聲失禮啦!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11,2009 01:26
    西藏自由的春天啊...

    若到一些FT.BBC.WSJ簡體版的讀者回響去看
    就知道有不少中國人(漢人)認為
    他們的少數民族政策是世界最好
    藏人.維吾爾拒絕如此好意代表[犯賤].[數典忘祖]
    並批評西方帝國主義參與了陰謀
    扭曲了事實...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11,2009 01:33
    這情況就好像,有個人衝進你家,打你一頓,強佔你家,宣稱你家是他神聖的祖產(但是給你家起了個名字叫「新房」、「西屋」之類的名稱)。

    但是他可以允許你當他的家僕世代長居,並且表示這是最寬容的作法,這世界上沒有人會像他一樣對家僕那麼仁慈的……

    有人會高興嗎?(遠目)
    | 檢舉 | Posted by ACE at July 11,2009 04:34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11,2009 07:00
    請教大家對於
    明天 7/12 快樂12年國教遊行的看法
    我個人的意見如下:
    我堅決反對快樂12年國教的訴求!!!!

    不好意思寫在部落格中
    但我覺得那些家長團體
    是所謂的自我感覺良好的笨左派....

    他們想要營造的是「擁有快樂童年的高中生」??!! 那接下來是「擁有快樂青春的博士生」??!! 是嗎

    讀書、考試,不講究方法,自己要讀到半夜要怪誰? 不怪老師、家長,都是政府的錯???

    當然,也有可能他們是假左實右;
    反正要進入高級績優私立中學與在建中旁買棟房子,了不起幾億元就打發了.....

    真正勞工階層的孩子啊,是不會聽到父母說「你讀書,要快樂哦」只會說「你有辦法考到,我就算借錢也要給你唸啦」....

    有人有辦法,查出所謂家長團體的背景資料嗎???(學歷/經濟實力/職位)

    ===
    備註:現行高中入學制度,不見得公平;但新方法更不公平.....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July 11,2009 08:35
    我對本國許多制度的感想:
    對小孩鼓吹公平制度的重要性,例如學校教育內容和制度。而大人世界中做一堆違反社會公平的事情,例如升格直轄市就可以分比較多錢。造就一種價值觀說個人成就差都是自己努力不夠,怪不得別人。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July 11,2009 08:59
    一騎kiki:

    你想要討論一個叫做「十二年國教」的訴求,可否給大家一個簡短版本的

    1. 家長團體有哪些訴求?為什麼像是自我感覺良好笨左派?

    2. 你的反對意見是什麼?為什麼?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1,2009 09:08
    To 白玫瑰:
    我主要是反對**全盟**的12年國教訴求**「快樂12年國教」**

    ====>全家盟指出,此次遊行主軸,在訴求真正學區免試入學的12年國教,而非採計在校成績的方式,別讓學生反增加更多壓力;聯盟也要求政府每年投入2百億,拉平公私立高中職學雜費差距、建置完全中學;並在國中階段提供「性向探索」課程,協助學生了解性向與興趣。

    簡單的說:
    (1)免試升學(升高中)
    (2)不採計在校成績
    (3)高中校區化:超額者用抽籤決定 (例:建中/北一女)

    關於笨左派的想法,請參考我的部落格內文:主要是有些家長覺得,我的孩子在升學競爭中好辛苦啊....好可憐
    怪了,出社會就不用競爭了啊;開個7-11,就不用面對全家、OK的競爭了啊
    面對競爭,不是應該想辦法嗎???
    是讀書方法錯了嗎???
    是預習方法錯了嗎??
    這次數學考了85分,是計算錯誤?? 還是觀念錯誤??
    怪了,這些家長完全不管,反正我的孩子就是要「快樂成長」啦
    都已經高中生了,還整天快樂快樂的... 要不要直接收看 東森幼幼台,和大哥哥大姐姐跳舞算了啦

    我的反對意見,主要都在部落格內文中了...(當然有部份情緒發言,歡迎你在這邊提出您的看法,或至我的部落格留言)

    我過幾天收集各方意見與新聞,會再推出 Part 2 版.....

    謝謝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July 11,2009 09:22
    >>我的孩子在升學競爭中好辛苦啊....好可憐
    怪了,出社會就不用競爭了啊;

    我們就一小點一小點討論吧。

    「出社會需要競爭」這個事實,無法合理化國中階段就需要激烈的升學競爭,尤其如果這種競爭只是在比較透過一些毫無累積性的瑣碎資訊所構成的考試分數。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1,2009 09:55
    To 白玫瑰:
    如果造全盟的想法成功

    只是把激烈的升學競爭,延後到大學聯考與研究所考試....

    而且考試分數真的不是一個好的指標嗎???
    那就是考卷出得太爛的問題吧
    就像評估績效的指標很爛,不代表績效評估是沒用的吧......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July 11,2009 10:00
    大家有做過那種出得很好的數學考卷嗎??

    我最近的經驗是,好幾年前做過某間國立大學的經濟學考題;真的好棒啊 老師有認真出題,讓我知道我那邊的觀念其實不夠透徹

    當然,我也做個這種爛研究所考題
    「請問中山大學企管系的網址是???」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July 11,2009 10:02
    我的房客的十五歲的小孩問我一個他們課程報告的題目: Why doesn't the government like the "Green Ban" campaign?

    被問倒的我去wiki找到一點資料。這類議題是我常常譏諷為developing country的澳洲,其中學常用來進行公民教育的材料。

    在這裡,剛從中國來的青少年常被當地的同齡孩子認為"不可思議的幼稚",從台灣來的青少年常被別人認為"不可思議的單純"。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11,2009 10:12
    院士觀點》朱敬一:教改 不必是為己子

    **個人**認為朱老師的觀點錯很大
    大家看到了吧
    「論利害,子女都大學畢業念研究所了」
    對一個院士的孩子來說,念到研究所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因為在考高中的時候,他甚至可以直接教孩子;如何準備英文與微積分(最容易拉開分數的科目)

    所以他當然覺得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很重要

    這就是資源的差異啊
    他直接無視這種東西
    他真的以為每個人的父母都是院士嗎

    要知道高中生的人生經驗是相當的淺的
    就算是建中的學生好了,在各位的眼光看來不覺得是小孩子嗎????
    為什麼? 人生經驗而已啦

    如果有人覺得讀到台大,對他的人生很重要
    所以他想考建中
    想要和一群讀書機器一起拚,有什麼不對啊????
    如果有人分數可以上建中,人家高興讀附中,你管什麼啊???

    在高中常態編班下
    老師的面對程度差異過大的學生
    你是老師會怎麼做???
    如果是我的話,簡單啦
    我取個平均數不就好了
    但如果我是朱老師的孩子,微積分/英文搞不好問老爸就夠了
    還真的沒差哩
    要考大學的時候,請院士寫封推薦信
    台大經濟系,有什麼理由拒絕???????????


    大家不用背著良心,說什麼高中要適性發展了...
    高中不考大學,是要幹什麼???

    (不過我有個同學,高中畢業後去當學徒,現在一個月月入也是助理教授的薪水 XD 但反過來說,如果他國中就當學徒,不是多賺了3年的助理教授的薪水嗎???)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July 11,2009 10:14
    一騎大大:

    你這樣跳很大,不容易討論。

    「十二年國教」直接牽涉到的是,國中階段的時間配置。或許你應該先說說你認為現在的國中生(或者根據你自己經驗的以前國中生),他們的時間配置是否有改善的空間。或者你認為現在的時間配置是很好的。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1,2009 10:27
    就個人的一點經驗來看,如果政府不丟掉"把賠錢貨丟給民間"這樣的觀念的話,要搞得起來很難。

    而監督這種本該留給市場去做的事情,要要求政府退出這個"市場",對於本國人而言也是極為困難的。

    甚至,某些領域如果仍因為國家安全等因素而不敢放手,最終想滅的火不但滅不掉,還會燒到自己頭上來。


    另外
    個人認為政府適合作為稽核的角色,監督就大可不必了
    | 檢舉 | Posted by 大吉 at July 11,2009 10:51
    To 白玫瑰:
    Sorry ,我的申論技巧可能不夠好

    關於時間配置:

    我覺得他們的時間配置,是基於父母的「你一定要考100分!」的假設

    大家都知道數學要考100分,與要考80分的努力程度是不一樣的;如果今天父母可以很坦然的對孩子說,只要你對基本觀念有徹底的理解,這一次考到85分,我就很滿意了....

    否則,到了大學入學;父母又說「你一定要上台大法律系」。那壓力永遠還在啊

    今天是一些無理的家長,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的孩子要當「永遠的第一名,因為你是我生的」

    有種東西叫做時間管理,為什麼不能仔細的評估孩子的潛能呢?? 如果孩子真的不是這社會上說的K書的料,為什麼不能接受第5志願,或第10志願呢???????

    就像在美國就業的右元帥,如果定下了我一定要月入1500萬美金,那大家不用期待他的文章了.... 定這種鬼目標的話,時間當然一定不夠用啊

    我個人的在國中經驗是,其實孩子們自己是有自行決定時間分配的能力的(可以將父母的干擾,視為政府對市場的價格管制);如果每一科,都要拿滿分,再來哭時間不夠..... 這實在是???

    像我父母都不管我的啊,他們只說「你考上就去唸」....為了總分的極大化,我當然會思考,要怎樣分配自己的時間啊
    ===> 印象中凌晨一點就睡了,早上6點起床,接近一年

    自己是不是數學天才?是不是作文虎爛高手?不正是自己最理解的嗎?父母總以為自己了解孩子,呵,天下最大的笑話

    父母要做的,只是支持孩子就夠了(提供足夠的升學資訊與心理支持)....

    我再補充自己國中的經驗,
    從這邊也可以視為從左轉右的萌芽期
    (不要相信政府!!! 一定要提早用腳投票..)

    當年,我是混蛋的吳京教改實驗下的犧牲者…. ---> 國中常態編班實施的第一屆!!!

    我國一國二時,就是屬於接近常態分班下的「放牛班」
    英文怎麼教的呢?

    「各位同學把參考書的中文翻譯抄到英文課本上」

    後來,到了國三,我的運氣好一點,被分到不那麼前段的前段班… 高中聯考考運算是不錯,至少有中了前幾志願的高中…
    當然,國三讀得像條狗一樣,心中被憎恨填得滿滿滿.....

    當別人的英文,高中的時候已經嚇嚇叫了,我還要自修KK音標…
    這算什麼???

    這是所謂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但是臨近的學校,可沒有這麼白吃啊;陽奉陰違是一定要的啦。
    我聽過最棒的是一間當年新成立沒有多久的國中;他們的前段班是每次考試後再重新編成

    你說怎麼沒有被捉??

    笑死人了,那些高官的孩子,搞不好自己都讀那間國中了,要捉個什麼鬼啊
    (不要相信政府的好例證,而且這種學校的班級數都很多,補助也就拿得多)

    我恨我的父母為什麼當年讓我讀一個學區內的爛國中呢?

    其實我國二的時候有考慮要轉學

    但是因為離我家近的學校,去問的結果都是捉的很嚴。沒有辦法讓你進去;這也不能怪人家校長。

    畢竟如果要動手腳的話,如果是在國一入學前就已經入了學籍,人家作業上也不會有困擾;如果要這樣轉學過去的話,第一個你可能要找到親友在這個學區內有購置房屋,才有機會將戶口移轉;再者是要用什麼名義去做移轉;這對於當時的父母來說,這簡直是要了他們的命。

    他們用盡了自己所有的特權關係(一個勞工階層的特權,看在民意代表/議眼眼中可能是笑話了),結果還是宣告失敗....

    那時候的我,第一次了解到「原來父親的能力也不過如此?」的悲傷啊.....
    (世界是很不公平的的右派思維)

    為什麼同樣補習班裡面的同學,他們就可以讀前段班,而我只能在後段班裡面,無所事事;這樣子的我,也快樂不起來啊...

    很多人以為不讀書,就快樂?? 錯了,對於想要讀書的人,卻不能讀書,那更是一種處罰啊.....

    我認為依台灣的環境要解決升學的情況,其實很簡單....與12年快樂國教無關

    就是「資訊的透明化」

    只要資訊夠透明,教育部不要推高中社區化啦;應該要反過來,要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各校的特色! 開放讓各高中自行的宣傳自己的特色!

    那個老師的數學教的好?
    那個老師的英文發音很棒!
    搞不好,就有第一志願的學生會選擇第三志願來就讀啊....


    ====

    難道各位以為 **12年快樂國教** ,真的不存在任何漏洞嗎???
    對我來說,我已經知道,要怎麼開始鑽營了啊 XD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July 11,2009 11:30
    我還是看不出來,反對「12年快樂國教」和反對「你一定要考100分!」的關係是什麼?

    我想要聽你說的是,你反對「12年快樂國教」的哪一個部分,而且這個部分真的是家長團體的主張?至於個人的經驗,可以作為佐證,但是不應該是你論點的全部。

    另外,網上討論應該還是想要傳遞自己的想法吧。精簡的論點,比較容易傳遞給別人瞭解。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1,2009 11:40
    to 白玫瑰:

    (1)的確是全盟的主張啊,他們自稱家長團體;反對學區直升高中的主張。

    (2)因為

    「你一定要考一百分」--->「K書時間要很長」--->孩子好辛苦好可憐--->一點都不快樂--->請推動快樂版的12年國教--->依學區直升高中

    如果今天志願依個人的能力、興趣,放在第5志願、第10志願,還會這樣嗎???

    不是常常有那種非台大醫科不唸,重考好幾年的故事??? 難道其他的醫科就不是醫科了????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July 11,2009 11:47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的主張:

    http://www.ws0.173group.com/napo

    雖然高中職總量充足,但因為「高中職種類」、「公私立」及「城鄉分配不均」等原因讓升學窄門還是存在。升學考的成敗,讓約一半的學生「非自願」地走進職校,也約有一半的學生,必須付近三倍的學費進入私立高中職就讀。高中職集中於都市,鄉鎮的孩子不得不努力嘗試擠進城裡的學校,高中生一天花上二小時以上車程通學極為普遍。十年教改曾以多元價值的觀念改變入學方式,卻無法舒緩公立高中不足造成的升學壓力。

    我們要求重新定義「國民教育」,將國民教育從國民的「義務」轉變為是國民的「權利」,基於此義,新十二年國民教育延長國民教育至在十八歲之前,確保只要想上學的學生,國家就應提供品質優良、學費低廉及多元學程的學校就讀,並不得有任何「歧視」及「學力篩選」的機制,來剝奪學生之受教權。

    國家就應提供品質優良、學費低廉及多元學程的學校就讀,並不得有任何「歧視」及「學力篩選」的機制,來剝奪學生之受教權。

    ========
    應該說他們當初命名的太好了,不知道的人大概以為全國的家長都是這種想法...

    不曉得經濟學要怎麼看待這種主張????
    我自己是老話一句啦
    「不要相信政府的能力啦」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July 11,2009 12:04
    學生的唯一工作就是學習, 除了考試以外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評量學習的效果嗎?

    如果學生競爭考試分數是不合理的, 那學生又該依據什麼來取得高中/大學入學資格?

    人的競爭從媽媽陰道裡就開始了, 競爭向來就是人生的常態, 活在這世界上要問的不是"為什麼要競爭?", 而是"為什麼可以不用競爭?"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11,2009 14:27
    當年搞「九年國教」的主要訴求,是為了減輕學童的負擔和壓力嗎?

    若干年後「十六年國教」成為政治訴求的時候,不知道又該拿什麼幌子出來號召?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July 11,2009 14:35
    >學生的唯一工作就是學習, 除了考試以外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評量學習的效果嗎?

    問題是,現在的考試分數所評量的學習效果,對人生有多少生產性。

    >> 那學生又該依據什麼來取得高中/大學入學資格?

    大學可以另外討論。高中職資格可以不需取得,抽籤就可以了。

    >>競爭向來就是人生的常態

    競爭不僅是常態,也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但是,有些無沒有生產性的競爭,例如瑣碎知識的記憶,可以避免的話何必一定要在這種事情上競爭,可以把時間花在其他對人生有正面影響的事情上。

    其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確實有許多細節需要一一清晰討論,但是至少可以花錢弭平就讀公私立學校的負擔差距,如果十二年的教育真的是政府對人民的義務。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1,2009 15:14
    一騎大大:

    能否說說你對家長團體那段主張(你摘錄的那些文字)的哪些部分有意見。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1,2009 15:16
    To 白玫瑰:

    (1)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說,抽籤還是可以做弊的,不是嗎?

    以前不是號稱國中常態編班是電腦選號的嗎? 依統計理論,進入明星高中的學生,應該與各國中人數有明顯正相關......
    但事實上,是與前段班學生的考試成績有正相關...

    (2)高中職完全用抽籤,會不會加速弱化職校?? 例如:我想去A高職的餐飲科,卻抽到了B高職的餐飲科.... 這顯然是假設各校的餐飲科擁有相同特色,不符合實情。

    (3)沒有生產性的競爭,其實我覺得有時候問題是出在教師/教材/學習方法,在這方面予以改進即可。

    像留言板之前,有討論未來高中生要學習的經濟學教材;我看了是蠻無言的,有些問題,似乎是為了讓學生對經濟學產生敵意而設計的。

    這顯然並非因為經濟學是沒有生產性的學問,不值得學習,而是有人弄錯了方向。

    當然我同意 「有許多細節需要一一清晰討論」,但怕的是全國家長聯盟打著「正義」的旗號,強迫教育部直接讓步成為他們覺得「公平的方案」....... 這正是讓我覺得超級反感之處,所以也變得趦級情緒化。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July 11,2009 15:42
    一騎ikki, Targus,

    根據你們的留言,你們應該會贊成國中恢復升學考試,甚至小學施行入學考試,是這樣嗎?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11,2009 15:56
    一騎ikki,

    這要看抽籤制度怎麼設計。抽籤前先有一個學校的「抽籤登記」,學生只參加想去念的學校的抽籤,所以不會有被抽到完全不想念的學校的問題。

    至於電腦抽籤的公正性問題,應該是不難解決的問題。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1,2009 16:04
    To 白玫瑰:

    (1)升學考的成敗,讓約一半的學生「非自願」地走進職校
    --->暗示職校是低人一等的。一個國家的所有年青人,都要熱愛高學教育(大學)才行???


    (2)也約有一半的學生,必須付近三倍的學費進入私立高中職就讀
    --->如果認為付出了3倍的學費,卻沒有物超所值,學生可以自行選擇休學;如果學生願意就讀,為什麼不能呢?
    而且有些私立高中,教師往往具有家教班的資歷,長於教學技巧;如果家長願意付出,有何不可???
    12年國教下,我不想讀高中職,也不行嗎??

    (3)高中職集中於都市,鄉鎮的孩子不得不努力嘗試擠進城裡的學校
    --->能從鄉下來到都市唸書,在高中時期,就能體會到充滿到競爭的環境,有什麼不好???
    這些人認為將鄉下的孩子就留在鄉下的社區高中是一種正義,但城鄉間的師資真的沒有差異???
    還是單純的討厭從台北縣/宜蘭縣來的孩子,搶奪台北市學生的建中入學資格???
    如果有人認為3年通車2小時,可以幫助自己學到想要的考試技巧(高中)或技藝(高職),有何不可???

    (4)確保只要想上學的學生,國家就應提供品質優良、學費低廉及多元學程的學校就讀,並不得有任何「歧視」及「學力篩選」的機制,來剝奪學生之受教權。
    --->社區高中又要品質優良、又要低廉、又要多元學程,這是神話嗎??? 教育預算要怎麼分配???
    什麼叫「歧視」???
    如果有一個學生被要求讀高中,卻連基本的二元一次方程式都無法求解,那叫老師要怎麼辦???
    為什麼「學力篩檢」就是不好的???
    外商不也會要求新人的英語檢定成績單做為參考嗎???
    重點是「篩檢標準」是否具有實質意義。




    升學壓力不是來自於名校的存在,而是社會精英有一大票來自名校。這才是人們行動的誘因....

    就像芝加哥大學出了一票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有人想要申請此間學校博士班,還要被嘲笑「升學主義」、「崇尚名牌」嗎???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July 11,2009 16:10
    To JZFan:

    我個人並不贊成國中恢復升學考試,甚至小學施行入學考試。

    我坦白的說,目前制度漏洞我能破解...但被家長聯盟所推行的制度,我無法破解...

    而恢復國中小升學考試制度的漏洞,我也無法破解,如此而已

    當教育制度在進行大幅改變的時候,唯有有權有錢者能夠玩得起這場遊戲..... 我已經吃過一次苦,我知道升大學的遊戲規則是什麼,我想要低成本的傳承給我的子女....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July 11,2009 16:18
    一騎ikki:

    看起來,你是覺得現狀相當好的。

    (1)&(2) 我國多數年想念「普通大學」,因此升高中職階段喜歡先選擇高中也是事實,這可以由高中職基測錄取分數和家庭背景看出來。參見投影片之18-23頁。私立高中或許有少數升學率不錯的學校,是家長自願的選擇。但是,絕大多數就讀私立高職的學生可以說都是非自願的。

    (3) 鄉下孩子還是可以參加都市學校的抽籤,如果他覺得這是值得的。

    升學壓力的來源在於,學生必須戰戰兢兢想考上好的國立大學,已獲取「低學費高補貼」的rent,但是比較的基準是依據生產性很小的教科書的考試成績。這種浪費生命的歷程,在大學結構沒有改變之前,浪費高中那三年就夠了。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1,2009 16:28
    >>我坦白的說,目前制度漏洞我能破解...但被家長聯盟所推行的制度,我無法破解...

    願聞其詳。

    >> 我已經吃過一次苦,我知道升大學的遊戲規則是什麼,我想要低成本的傳承給我的子女....

    所以,你只是在談你個人的利害?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1,2009 16:30
    制度漏洞我能破解
    --->單純說的是讀書方法與考試技巧
    ,因為我的家庭是勞工中下階層,我當時讀書時缺乏那樣的技巧;當然看在你們的眼中,也許這樣的技巧是相當的低劣與不堪,這留言板上神人太多

    不是單純我個人的利害,而是覺得新制造成的不公平更多。就這一點來說,那些家長聯盟所推行的方法,不也正是自己的利害???

    新方法可以舞弊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如果我在台中抽到的高中不喜歡,那我下學期搬到台北,是不是可以重新抽一次???反正我爸有錢啊,我在台北在買一間房子就好了。

    我對政府的教育政策沒有任何信心
    ---> 你可以說這是偏見,但我個人經歷確實如此....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July 11,2009 16:49
    To 白玫瑰:
    若推行12年國教,從浪費國中+高中6年,變成浪費高中3年,這點應該是成立的

    變成了升高中補習班的沒落,轉變成升大學補習班的增加.... 然而因為各高中校內的學生程度落差加大,是否又會弱化了高中教師的教學角色???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July 11,2009 16:53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的訴求已經隱含「國民教育=免試升學」的前提,應該是複製以前改九年國教時的訴求﹝根據我看過的資料,當時是這麼宣傳的﹞。但為什麼國民教育必須是免試升學?不能是學費全部讓政府出錢嗎?後者也是現在執行國民教育教育的一部分。

    他們的訴求,簡單來說就是「我不想讓我的孩子『淪落』到高職,但現在的制度中不『淪落』就要競爭,而競爭很辛苦,所以不要競爭以還給孩子輕鬆的生活」。

    但他們不去訴求改變升高中職後﹝一直到博士班﹞幾乎無橫向流動的分流制度,反而訴求改變升學制度,這不是選錯策略就是背後另有盤算。

    話說回來,當他們訴求「不要歧視」時,該不會沒意識到歧視根本就來自家長吧。

    -----

    之前 Richter 有一篇談高中職分布的文章,現在找不到了。家長聯盟似乎沒想到高中職集中於城市的問題啊。
    | 檢舉 | Posted by FreeLeaf at July 11,2009 17:08
    看了白玫瑰提供的教育經濟學投影片, 然後
    上網蒐尋:發現駱教授之前就討論過相關議題:


    真對不起大家,準備不周 Orz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July 11,2009 17:21
    我認為 十二年國教的主張既然將高中職變成義務教育
    反正我上不上高中跟我住哪有關跟我考幾分又無關
    自然學生不會在分數上斤斤計較 
    大概能夠達到"十二年國教"所訴求的"快樂"

    當然反面來說 整體辦學品質變差一定是可以預期的
    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 白沙在涅 與之俱黑
    所謂的"明星學校"本來就是因為學生的素質而變成"明星學校"
    你今天去把一群參差不齊的人丟到建中去
    他們就會變成強者嗎? (當然 這段沒有實證資料支持)

    我認為 透過消除國中階段的競爭
    只是把這個競爭全都往高中升大學這個階段擠過去而已
    本國民眾向來對這種寅吃卯糧的行為趨之若鶩吶
    不知道到時候是不是會開始訴求十六年國教的快樂大學生活
    | 檢舉 | Posted by 八 at July 11,2009 18:03
    人生的成功,完全是念了明星學校的原因?這是坦白個人意志在社會洪流下不堪一擊的思想嗎?還是認為只要有明星學校的標籤,就可以人生順遂?

    明星學校收集好老師,讓不適任老師影響學區學校的教學品質。所謂公平的入學方案讓過去學習成就低落的學生更得不到好的學習環境。問題的解決為什麼不是淘汰不適任老師,或者改善學區學校的教學品質。批判入學方式的改變並不能改善這種假公平現象。

    班上有不同程度的學生,自然有很多教學方案可以因應。只是老師們都選擇對自己最爽的方式,學校也放任老師自由。

    經濟系要念芝加哥大學,其他的所有科系也要念芝大嗎?另外台大經濟系應該不會因為學術地位輸給芝大經濟系,就拼命叫自己的好學生都去唸芝大博班,然後只敢收比較差的學生念博士吧?學校發展政策若只有提高升學率一項,當然只能在地區造就一所明星學校。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July 11,2009 20:23
    To KUO:

    我主要反對的就是家長聯盟的主張!!!

    坦白個人意志在社會洪流下不堪一擊
    ---> 是的,我在國中就知道了個人能力與家庭是什麼等級的..... 所以才知道要努力啊!

    我個人認為要認清自己在社會中的階層,然後努力的往上爬;姿態也許不優雅,但還是要加油啊!

    依我個人的求學經驗知道,
    每次陳義過高的教育改革都是改好玩的;
    只有沒有能力的父母才會相信政府的良好教育政策!!!(例如:我的父母)
    與其期待每一間高中的教學品質都提升,我不如把時間拿來背單字/寫數學...

    那些有能力的父母都能修改成自己想要的,那些家長團體是真心的想要去推動淘汰不適任老師、與改善學區學校的教學品質嗎????

    這種不能炒房地產與增加升大學補習班收入的事,有那個政治人物敢真正放手去做???

    我個人是保持悲觀的看法.........

    我看了駱老師對12年國教那篇文章還有之後討論串,我也覺得信服,但是他們的方法論,幾乎可以肯定不會政界與教育局所接受的

    而追求明星學校,
    當然不能保證人生的成功啊.....
    這我絕對肯定
    因為我也不是明星學校的學生

    但是連追求也不行嗎????
    如果我很虛榮,我連虛榮都不行嗎???
    反正市場自然會處罰只會虛榮的我啊....

    我舉例芝加哥大學的用意,只是想表達若有人想要去唸,為何不行???

    並不是指台大經濟系的畢業生應該要特別選擇什麼學校就讀博班??? 事實上,我得承認我根本不了解各校經濟系所強調研究的領域特色為何。

    而社區高中的評定,似乎除了升學率/英文檢定成績,個人想不到其他家長所喜愛的指標;是不是又變成了明星高中換人做做看???


    ====
    當然也很謝謝大家的意見,給我很多不同的啟發

    謝謝大家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July 11,2009 22:45
    一騎大大:
    看得出你心有不平啊~~~
    但是連連的討論串讓小生這個想插嘴的人看得一頭霧水
    小生以為
    之所以大家會提出異議的原因在於
    雖然大大簡化家長聯盟的主張,列出了問題
    但並沒有簡化大大你自己的辯證
    有時候...大家不小心一談到個人的經驗
    好不容易聚集的焦點又跑掉了
    小生個人的感覺是大大認為[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但其他版友並不這麼認為...

    乾脆來分析一下好了
    我們也不要去談個人隱私的部分

    [倘若12年國教真的實施
    受益的會是誰?甚麼利益?
    成本落在誰身上?甚麼成本?
    成效結果誰來扛?]

    這東西如果大家有共識的話
    比較能談得下去...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11,2009 23:41
    小生想再多加一項,會比較完整

    [倘若12年國教真的實施
    受益的會是誰?什麼樣的利益?
    成本落在誰身上?什麼成本?
    政策執行會產生什麼風險?
    成效結果誰來扛?]

    小生稍稍纂測一下
    一騎大的意思是
    生活水平較高的家長們藉由[快樂學習]這大蠹
    阻止鄉鎮弱勢團體學生考進教學資源多的學校
    小生不知道是否理解錯誤~
    有了話真不好意思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12,2009 00:02
    日本一直都有需要入學考試的私立小學私立中學(日文的"中學"指的就是台灣的初中), 甚至有明星幼稚園就需要入學考的, 當然公立小學中學是都不用考就可以唸, 平均程度就完全是看學區而定了.

    想要兒女在比較競爭的環境下求學的日本家長自然會叫小孩去投考這些私立學校.

    不過據我所知, 台灣似乎禁止私立初中設入學考來篩選學生? 理由是不希望私立初中把程度好的學生挑走, 剩下來的才給國中.

    另外日本中學好像定期會有全市還全國的模擬考, 唸任何學校都可以知道自己的程度在哪邊, 比較不會讓學生有"在爛學校稱王就滿足了"的心態.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12,2009 01:02
    一騎大:
    1.這裏的人们 背景不同
    那種不管唸什麼書
    拼命要藉唸書向上爬的心情
    對他们來說
    大概是一兩代之前的事

    2.我贊同你對快樂學習的批評
    快樂的學習本來就是建立在刻苦上

    3.台灣的問題 本來就在家長
    家長觀念不改 怎麼改都是一樣

    4.大人的腦袋裡裝的是垃圾
    編的教科書 考試的內容也好不到那裡去
    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5.競爭無所不在
    爭論競爭的內容並無意義
    會做這種事的通常是loser or cheater

    6. 急凍一下
    | 檢舉 | Posted by wei at July 12,2009 02:08
    藉由改變遊戲規則
    來獲取既有優勢的共犯結構
    在未來幾年勢不可擋
    | 檢舉 | Posted by wei at July 12,2009 02:13
    有個小問題

    競爭固然無所不在,可是為什麼要用比賽畫唬爛、背誦特定政治思想的方式來決定誰能讀大學?
    (有關用比賽畫唬爛&背誦特定政治思想的方式來決定誰能讀大學這點,請參考本咖啡館中關於國文科作文的討論以及之前大學聯考考三民主義這檔事)

    大學裡的學問哪門跟三民主義有關呀?就算是政治系也不必非開設三民主義思想不可呀。
    更不要說,像三類組那些人,為了當上台灣的前一千名高中畢業生以便進入醫學系、牙醫系,也得抱個三民主義課本猛背。

    這種競爭的目的是在於告訴學生:人生就像被強暴;你要嘛不是反抗它(然後就會變成小鄭南榕,拿不到大學畢業證書),不然就是享受它(然後腦子就因為接收太多垃圾壞掉了)嗎?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12,2009 03:53
    把學生爭取的成績比喻成出社會之後賺的金錢, 問題就很簡單了.

    賺錢有沒有意義? 你覺得有意義就有意義, 你覺得錢乃身外之物, 心靈上的修練才有意義, 那對你來說就沒有意義, 你也大可不用為五斗米折腰跟人家競爭那存款數字名車洋房.

    學生也是一樣啊, 學生覺得成績可以換到未來的就學機會很值得, 哪怕是比賽畫唬爛背訟特定政治思想他也覺得有意義; 學生覺得成績沒意義, 打手槍慰藉人生才有意義, 現行的法律好像也沒有不准學生每天上課睡覺下課回家打一整晚的手槍, 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嘛.

    覺得現在學業成績這個指標有問題, 不應該是比賽畫唬爛背誦特定政治思想, 應該要改的評量的方式, 讓成績這個指標更能表現一個人的學習能力, 而不是否定學生階段的競爭本質, 讓每天上課睡覺下課回家打一整晚的手槍的學生抽個籤就有同樣的機會可以唸想唸的學校.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12,2009 04:54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2,2009 06:20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2,2009 09:21
    作者的「剪截」技巧的確比TVBS的差多了,害我一直在想那個蘋果底下被切掉的是什麼?XD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12,2009 09:37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2,2009 09:49
    少,

    看來我可以考慮做個販賣學區人口社經資料的生意 XD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12,2009 10:26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12,2009 10:27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12,2009 11:48
    Richter
    其實真的可以架個網站試試看。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12,2009 12:37
    用飛機要自費的話, 根本不止油料的費用, 還有飛機本身的折舊, 維修的料件和工資, 機組員的人事成本, 還有機場使用費等, 那不是個人財力可以負擔的.

    如果說飛機折舊維修成本機組員還有機場使用費都是屬於空軍的固定成本所以不用算, 那油料一樣也是固定支出(因為空軍的專機不管大官要不要坐都要進行一定時數的飛行訓練), 用同樣的邏輯也是不用自費.

    在這種情況下自費付個油料錢然後說自己多黨政分明, 根本是廉價的偽善.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12,2009 14:09
    >> 在這種情況下自費付個油料錢然後說自己多黨政分明, 根本是廉價的偽善.

    這是馬戲團及其團長唯一有能力作的事。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2,2009 14:21
    經濟學第一節課教的經濟學原理之一是,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理性人在邊際上做決策。

    一人競選,一票就當選的情況之下,還要馬不停蹄地進行競選活動,表示馬團長使用時間的機會成本非常低,接受群眾簇擁的效益相當高。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2,2009 14:24
    Richter,

    可以來研究研究,學區特性對房產價值的影響。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2,2009 14:26
    參考一下:

    住宅學報第十三卷第一期民國九十三年六月

    台北市國中小明星學區邊際願意支付之估計

    林素菁

    摘 要

    為孩子找個好學校,是許多父母在選擇住家區位的重要考量之一,特別是家中有就讀國中小學的學齡孩童家庭,以競爭最激烈的台北市為例,明星學區搶破頭的情況則更加明顯。過去雖有以借寄戶口越區就讀的方式擠進明星學區,但已漸漸無法保證學童能順利進入明星學區就讀,故在粥少僧多的狀況下,儘早直接進駐明星學區,已經是父母考量的解決方式之一。 有鑑於此,本文利用2000年至2002年,台北市政府地政處「房地產交易價格資料」及台北市教育局「教育統計資料」,以特徵性價格方法(hedonic price method)估計台北市國中小明星學區的邊際願意支付(marginal willingness-to-pay)。實證結果顯示,不論是國中或國小,明星學區的房價的確比較貴,而且「高門檻」的現象的確存在其中。若與普通學區相較,同時擁有國中小明星學區邊際價值為73.98萬元(每坪2.24萬元),僅擁有明星國中學區的邊際價值為60.54萬元(每坪 1.83萬元),僅擁有明星國小學區的邊際價值則為26.10萬元(每坪0.79萬元)。若該家戶在已擁有明星國小或明星國中的情況下,考慮增加購買明星國中學區或明星國小學區的邊際價值則分別為 47.88萬元與13.44萬元(每坪1.45萬元與每坪0.41萬元)。
    | 檢舉 | Posted by 遠 at July 12,2009 14:42
    白玫瑰,

    我查一下臺北市的學區劃分,發現多數地方都是兩、三所學校的「共同學區」。也就是說,人們可以在兩、三所學校之間自由選擇嗎?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12,2009 14:56
    遠:

    >>台北市政府地政處「房地產交易價格資料」

    這是可以公開完整取得的資料嗎?這裡似乎只能查詢。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2,2009 14:58
    遠,

    有沒有可能是反過來:住得起高價住宅的父母,其子女較容易使就讀的學校變成明星?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12,2009 14:59
    >>人們可以在兩、三所學校之間自由選擇嗎?

    這可能要由家裡即將有學齡兒童的「遠」來回答。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2,2009 15:00
    >>有沒有可能是反過來:住得起高價住宅的父母,其子女較容易使就讀的學校變成明星?

    如果有房價和學區人口特性的 panel data,應該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2,2009 15:09
    白玫瑰:

    之前有個學生想做房價的研究, 去問的結果是要付費, 詳細價格我不清楚, 學生不想花錢, 我也沒有經費, 就算了。

    Richter:

    共同學區家戶選擇的若不是「額滿學校」, 可以自由就讀, 若是「額滿學校」, 依照額滿學校的入學辦法決定。

    各地附小、附中因為是「國立」, 幾乎都是明星學校, 最初形成時跟家長所得無關。 北市新生國小則是因為是公立的「雙語實驗國小」, 生師比與一般公立國小不同, 甫設立就成為明星國小。
    | 檢舉 | Posted by 遠 at July 12,2009 16:44
    | 檢舉 | Posted by Anthroposophy at July 12,2009 17:31
    講到總統搭專機辦自己事

    我是建議用另一種思考來看

    畢竟飛機的折舊、維修成本、機組員的薪水還有機場使用費都是固定成本是真;但就油料的部份而言,雖然不管大官要不要坐專機,空軍專機隊還是要進行飛行訓練(燒油),然而大官搭飛機的時間跟訓練飛行的時間未必相吻(沒有便"機"可搭),所以並不能將油料列入固定支出。

    簡單地說,就像下面的例子:
    大官不搭飛機-飛行時數100小時
    大官搭飛機-飛行時數128小時
    大官付那28小時的油錢(純正的變動成本?)其實還蠻合理。

    PS:我印象中運輸業都把油料歸類於變動成本。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12,2009 20:09
    【住得起高價住宅的父母,其子女較容易使就讀的學校變成明星】
    這也是我看了上面那篇論文的疑問。好像沒有看到學區附近的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tion的變數?
    其他unobserved characteristics,
    在使用Hedonic 的時候也應該處理一下。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12,2009 21:04
    科系冷熱風水輪轉 反映市場變化攸關就業力

    大家好像把念甚麼科系當成買股票一樣...

    當然~這些小散戶在號子裡犯的毛病和錯誤,在選科系選志願時一樣會犯,只是潛伏期更長而發病時症狀更猛...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12,2009 23:32
    教改最應該改的是增加體育的時數
    應該強制國小五六年級及國中一二三年級
    每天都要有至少一小時的體育課


    理由很簡單
    同樣每天運動一小時
    『青春期』的效果最大
    這是生理上的限制

    義務教育既然是國民應有的基礎教育
    培養良好的體魄當然也是目標之一
    有誰想要反駁我
    說健康是不重要的?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July 13,2009 00:48
    明星學校的形成可能跟斯斯一樣有兩種,一種是遠所描述的:政府投入比較多的資源到某些學校,於是可能有較好較多的老師與設備等,另一種是幾位大大懷疑的,高所得家庭集中在那裡的貢獻。
    前者除了國立的小學之外,敝人的母校台北市立國語實小也是,我們班上同學有兩種,軍公教商人子女越區來的,以及附近菜市場周邊中低收入戶的子弟。前者有司機接送者,後者有小六就入黑幫混流氓的。
    ----
    indefensible :
    我其實滿欣賞你的主張,但是好玩打一下嘴炮。增加體育課時間對升學的邊際效用很低,取消的話可能會讓學生身體不好,反而耽誤讀書考試,所以老師們大概會抓個最低限度的時數,讓學生的身體健康到剛好。數十年實驗下來,現況可能是略低於理想狀況,因為學生自己還會玩一玩。另一種是:記得以前有些升學班老師每天早上會帶學生去晨跑幾圈。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July 13,2009 01:05
    有人知道為什麼台灣不分好壞移植了那麼多美國的教育制度, "大一不分系"卻始終移植不過來?

    為什麼為了以後從事某某工作, 進大學時就一定要確定好科系?

    美國的大學生雖然樣樣都學樣樣不精, 可是"把一門完全不熟悉的學科在有限時間內上手"的能力遠勝於台灣的大學生.

    台灣的大學生的學習新知能力之低可以反映在"通識課"上, 台灣的大學還要開溫情的通識給外行人修個皮毛; 而美國的大學生, 主修以外的選修課就是別的系的主修, 在別人的地盤上競爭, 學習新知的能力不強怎麼行?

    美國這些大學生畢業之後, 哪有人在抱怨學非所用, 某某主修都找不到工作的? 畢業之後想做什麼工作就自己在最短時間內學起來啊, 要是基礎不夠深也只能怪自己, 當初在學校裡面那麼多課給你選怎麼不去修?

    相反的, 台灣的大學生從入學開始就被自己的系名定型制約了, 一碰到專業以外的東西就"啊, 那我學不來啦", "我不是學這個的, 那東西離我太遙遠了", 面對就業市場的改變就只有loser心態, 也難怪某某系出來不好找工作就只會從高中時期開始抱怨起, 而沒有改變自己的能力.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13,2009 03:27
    緊咬日本代表齋藤失言 馬逼退決心不變

    馬似乎也只敢欺負日本??既上次說要一戰的決心 到現在拒見日本代表 怎麼沒看過區長對中國硬過?中國不承認台灣,對於陳雲林來台還高興的跟鬼一樣,莫非這是鬼打牆?
    | 檢舉 | Posted by eDDiE at July 13,2009 08:47
    Targus:

    現在高中跟指考都已經分類組,大一全然地不分系似乎意義不大。

    即使在米國,也是分別會收確定主修跟尚未確定主修的學生,
    不是全部都不分系。

    但是學院不分系在台灣已經是很多學校在做的東西了,
    以清大為例,除了各系會收學生之外,也會以學院為單位收學生。
    | 檢舉 | Posted by 潘 at July 13,2009 08:58
    要移植大一不分科系,可能可以先從大學入學考試,簡化成只考英文和數學兩科做起。我不覺得大學入學考試加考國文,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有什麼意義。

    潘大,
    我個人覺得,如果大一分系是太強人所難,那大一分學院難道就會比較合理?(當然比分系好一點)
    | 檢舉 | Posted by Transporter at July 13,2009 10:26
    據我所知,教育部已經把「不分系」的決定權下放給大學,大學可以自己決定是否辦理。「不分系」之所以無法大規模辦理,我的猜測是「不分系」無法成為各系之間的共識。每個學校(或學院)都有需求大小相差相當大的系,沒有道理各系會都願意接受入學不分系,大一下學期再依某種標準分主修科系,即使事前言明會保障各系的招生數。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3,2009 11:31
    念大學的成本很高
    當然會努力搞懂
    否則跟拿去燒掉有何不同
    不努力上手的人下學期就掰掰了 也會很快消失不

    搞陌生領域 也是一回生二回熟
    上手大多容易 精當然很難


    台灣念大學的成本很低 不見得是好事

    接受醫療的成本很低 也不見得是好事
    | 檢舉 | Posted by wei at July 13,2009 12:23
    如果分錢的時候依據的是各系的師生比、學生數,那麼面對「不分系」的提議,不論是來自教育部或大學內部,大家心裡優先盤算的絕對是經費而不是教育。

    除了不分系之外,還有一個制度也沒有普遍地移植過來:耗材的倉儲(stock room)。沒有stock room(就我所知,只有中研院生醫所有設置stock room)的結果就是每個實驗室還得各自花時間與人力去處理相同的採購程序。我問過一些前輩,還是不知道為什麼沒辦法普遍設立。就我所知,只有中研院生醫所有設置stock room。有一說是被會計系統卡住,不知是否為真?以我所見過的stock room來說,還可以簽領咖啡、餅乾(開會的耗材),的確很難想像這些東西如何通過我們的會計系統。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13,2009 12:39
    黃武雄建議把建中、北一女賣掉。教育局長吳清山強調,北一女、建中學生都是憑能力考進去,若改為私立變有錢人才能念的菁英高中,是反其道而行。

    事實是,考進建中、北一女的學生,幾乎都來自較有錢有勢的家庭。

    北一女校長和教育局長的「有錢人」、「沒錢人」的二分法非常古典。只不過,我很懷疑,如果建中私有化後,學生家庭的所得會不會比現在更高。

    台南縣市著名的私校情形而言,幾十年來很多子弟不讀南一中而讀私校,這些私校學生的家庭所得比南一中、建中的要高嗎?

    方便的話,台大最好一起賣掉。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July 13,2009 13:13
    順便把教育部也賣掉。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3,2009 13:34
    周醞維不是競選連任失敗,該榮退了嗎?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3,2009 13:36
    聽說清華人社院辦過大一不分系,成效不太好。有沒有人知道詳情?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13,2009 14:45
    宣統二年的小學歷史課本:

    第一課 滿洲龍興_1

    第一課 滿洲龍興_2

    目錄_1

    目錄_2

    注意第六十課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13,2009 16:10
    挑戰面對面 唱旺新台灣

    不知道看到這個標題而應該龍心大悅的報老闆,會不會仔細讀一下報導內文?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13,2009 21:09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3,2009 21:10
    不過,馬戲團統治下的2009年臺灣,貪腐=阿扁。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3,2009 21:20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3,2009 21:21
    據我所知 我知道台灣有一間學校一年級也不分系 就是台灣的陸軍官校.....一年級實施不分系 二年級才選科系 聽說是從美國西點軍校學來的制度,可惜只是學皮毛而已。
    | 檢舉 | Posted by eDDiE at July 13,2009 21:24
    lakatos 老師: 那是中視節目的名字, 今天找廖了以上節目
    今天正在瞄到
    | 檢舉 | Posted by zmx at July 13,2009 22:00
    zmx,

    所以這叫做「三中全旺」嗎XD

    看來連廖了以都不太配合「唱旺」主題啊。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13,2009 22:11
    據說(忘了哪裡看來的大一不分系的報告)不分系的作法使大一學生沒有歸屬感,心理很難適應,特別是高中以前還是同班同學,一下子變成不但沒有同班同學這回事(其實是有同課同學),甚至連同系同學都沒有,只有同校或同院同學,幾乎就像路人一樣,心理很不舒服。
    另外有趣的是,現在小規模的不分系制度下,不分系的錄取分數不見得比同校電機系分數高。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July 13,2009 23:26
    我覺得這不是理由, 為什麼一定要歸屬於某個小群體才會安心呢? 台灣的大學四年只有大一大二共通課多才會讓同班同學交集比較多, 之後大家選修的不一樣, 還不是聚少離多?

    不分系還是有分主修學程之類的, 選同一個主修/學程的人自然共通的課程多, 這樣跟同班同學有什麼兩樣?

    本人大學唸的算是大系, 一屆分兩班大約100人, 可是對於大一大二時就不熟的同學, 別說名字對不上, 現在大概連面對面都不認得, 不知道這是我個人的問題還是常態?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13,2009 23:46
    台北地院宣布:陳水扁延押兩個月


    本所長在搭車返家途中的夢裡對這件事突然有一個奇怪的想法:
    根據分析,陳阿扁應該向法院哭爹喊娘,至少也得保持低調,這樣才有可能讓法院把他放出來;否則光從檯面上而言,法院的臉根本拉不下來(最基本的:有人來抗議我就要放人?你是在威脅我法院就對了?),怎麼可能不押阿扁?更不要說就實際上而言-呃,為了避免本所長變成阿扁在土城大學的學弟,我想我這樣子講好了:星爺的電影真是人生的導師

    為了阿扁被長期羈押而向法院、司法體系做越激烈的抗爭只會讓阿扁被搞的更慘(這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道理?),那麼為什麼這些O社、OO學會的朋友們還是這樣拼命,難道是

    1)這些人都是左派,因為鄙視經濟學,所以悟不透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2)這些人其實知道這層關係,但是他們內心並不想救阿扁,而是想讓背叛台獨理念的阿扁被搞。

    還有第三種可能嗎?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14,2009 00:18
    其實阿扁出不出來不是重點

    我想這些人是要讓這些法官知道
    司法人權遭到踐踏,有人在意,不管受害者是不是阿扁
    | 檢舉 | Posted by 黑手黨 at July 14,2009 00:49
    第一次發言,請多指教。
    摘自蘋果:
    合議庭痛批,扁試圖以各種方式透過媒體混淆視聽,尋求外力影響、干擾法院審判,「誠難想像如將其釋放,不知將以何種方法戕害司法。」

    ======
    這段話不就正好說明,台灣的司法很容易被外在因素影響。既然與論能影響司法,那長官的好惡會不會也能影響司法。
    ====
    還有所長講的,(最基本的:有人來抗議我就要放人?你是在威脅我法院就對了?)
    這是因為理不直氣不壯,又怕未來沒人相信法院,才會這麼想吧。
    能搞到一堆人能找到一些例子證明法院有問題,這樣的法官還是真是強阿。
    ========
    話說,大概過半的民眾都不擔心,自己有可能會被法院這樣羈押,處處幫法院辯解。心態有一點像幫Dell罵訂貨的人太貪心。
    | 檢舉 | Posted by 睡仙 at July 14,2009 09:33
    該放出來就放出來
    該押就押
    法理與客觀事實(證據)才是法院判斷的依據
    怎麼會認為有人抗議就不能放人
    面子或是媒體報導都不應該是羈不羈押的理由
    | 檢舉 | Posted by emily at July 14,2009 09:49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14,2009 09:53
    延押的理由是打自己一巴掌,如果司法官會受到干擾,那不正好說明了缺乏獨立性嗎?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July 14,2009 10:15
    白玫瑰,

    那位周校長的任期應該是到七月三十一日才會被"榮"退。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July 14,2009 10:16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4,2009 10:56
    大人有時候會告訴小孩說「不要吵!再吵就不給你」,可能法官大人們認為民眾應該要以同樣的方式來「管教」吧?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14,2009 12:15
    基本上現在已經院檢一體了:也就是說,檢方起訴後,法院幫忙檢方找理由證明陳阿扁有罪.

    理論上法院並不適合作為抗議的對象,但如果法院屬於行政權的一部分,科科~~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14,2009 15:45
    比較有趣的是,這位蔡法官在審特別費案的時候,很像是被告的律師。審扁案的時候,又比較像是檢察官。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4,2009 17:57
    我看過一審判決書,的確像是為馬辯護的律師。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July 14,2009 18:36
    所以,我們應該期待扁案的一審判決書。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4,2009 18:55
    http://0rz.tw/L8t3V
    今天蘋果的民調可信度高嗎?
    支持延押的比率高到讓我覺得心寒
    台灣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想的嗎?.......
    | 檢舉 | Posted by denji at July 14,2009 20:13
    黨國教育很成功
    媒體洗腦也出力
    造神滅魔樣樣行
    中華民國萬萬歲
    ---------------------
    小老百姓的心得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14,2009 22:57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15,2009 00:51
    昨日延押裁定宣布,電視新聞反應的冷清平淡,其實是反映了社會大眾對本案的認知與判斷。猶記得電視台早期還逐句播出法庭的即時詢答,到後來每次開庭的報導卻只剩三言兩語的過場交代而已。當電視台已感知手持遙控器的觀眾已對扁案完全沒有好奇心,陳水扁興風作浪的邊際效用也就每下愈況了。電視台為了留住觀眾,不能不將陳水扁減量。

    遙控器打敗了陳水扁。新聞冷了,顯示社會的心證已經形成。

    --------------------------------------------

    想請教一下駱教授跟劉副教授:

    依據二位的經濟學學養研判,本題中阿扁的邊際效用已經趨近於0,究竟是因為
    1.社會大眾的心證已成,
    還是
    2.社會大眾已經深覺"歹戲拖棚",

    所以才用遙控器投票?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15,2009 01:34
    興頭上消費
    沒人看還消遣

    變不出新把戲的媒體,該不是希望司法體系中再生出所謂阿扁內線餘孽出來作怪讓它們打怪啊?
    | 檢舉 | Posted by 黑手黨 at July 15,2009 01:37
    遙控器打敗的不是陳水扁,而是靠陳水扁吃飯的媒體。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15,2009 01:45
    1.如果大學甚至高中職將「基礎邏輯」、「法學緒論」列入必修,水果日報這份民調的結果會不會有所不同?

    2.扁案熱潮降低,馬先生可能最擔心,因為選民觀察他的施政績效時會更專心。這意味著化妝媒體們的任務更加艱鉅了。
    | 檢舉 | Posted by irrenhaeusler at July 15,2009 01:58
    估狗老師記得的 蔡守訓 重新組合思考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5,2009 05:45
    講到"法學緒論"
    個人也贊同將其列入高中或大學的必修課程
    (因寪我上過該課 覺得還不錯
    該課算是讓一般人去了解一些有關法律的相關知識)
    但這些法官、檢察官也"應該"都上過該課
    卻可以這樣不重視司法人權時
    我也不得不懷疑 修這課真的有用嗎?
    | 檢舉 | Posted by denji at July 15,2009 10:16
    我比較悲觀:這些東西只是讓學生多一個磨練考試技巧的科目,不會有用的。

    極端一點講,台灣的公務員每個都是唸過法學緒論的,若是針對他們進行扁案民調,我想跟水果的大概也相去不遠。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15,2009 12:27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15,2009 16:30
    眉批:

    馬戲團之得了便宜還賣乖。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5,2009 17:51
    大概是指他控告候寬仁, 讓他感受到如何對別人施以白色恐怖吧
    桃色機密中提到, 性騷擾的本質不是性, 而是權力,
    有權力的人, 不管是男的女的, 都有可能對下屬進行性騷擾
    同樣的, 白色恐怖的本質也是權力, 有權力的人才能施加白色恐怖
    所以, 候寬仁並沒有施加白色恐怖的權力, 馬英九對候寬仁所做所為, 才是白色恐怖
    | 檢舉 | Posted by 黑都醜 at July 15,2009 17:51
    連商周都來補刀了
    荒謬捷運大現形
    運量決策失準 違背都市成長及全球捷運使用經驗、以小領大的統包工程 內捷變成零經驗廠商的白老鼠、輕忽整合難度 造成木柵線車廂必須更新設計、冒險採用新通訊技術 電磁波一干擾,系統無法判別訊號、施工前探勘不實 導致工時延宕,預算多追加一百億、安檢未過關就搶通車 郝龍斌為求連任,提早利空出盡等6大謬誤
    簡要版
    | 檢舉 | Posted by 無差別 at July 15,2009 19:21
    >台灣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想的嗎?.......

    一個有趣的地方可以瞭解一些臺灣人腦袋的狀態--- 政論節目的 call in 發言。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5,2009 19:37
    預算多追加一百億----->這不會比阿扁有a錢的嫌疑來得可惡嗎?這一百億都是納稅人繳的錢阿!!負責處理工程的主管應該負起連帶責任吧??!!一百億!!!海角7億根本不夠看!(怒)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15,2009 20:33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15,2009 21:06
    台鐵的英文

    靜宜大學:quiet proper university
    童綜合醫院:kid general hospital
    光田醫院:light farmland hospital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16,2009 01:20
    Richter,

    我比較喜歡Wu to stay harbor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16,2009 01:24
    比較好奇他們用的是那一家的翻譯機?
    | 檢舉 | Posted by 黑都醜 at July 16,2009 11:20
    很久以前去過某台鐵車站參觀
    站長與我們聊天時就在抱怨
    大部分台鐵基層員工英語能力都不好
    (實際上也不需要英語好,會開車修車調度車才是王道)
    局本部又把做英語標示這種任務都丟給各站
    沒有統一的標準,結果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檢舉 | Posted by shinstar at July 16,2009 11:43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16,2009 13:39
    只覺得姚人多教授現在才講這個會不會太晚了?
    名嘴是山寨法官不管藍綠支持者都知道吧,有點狗吠火車之感。
    反倒是法律圈的人,沒幾個人出來多講個話,才是令人感到無奈。
    | 檢舉 | Posted by CHWu at July 16,2009 15:07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16,2009 17:45
    最近看比較多 call in 節目的觀眾發言,相當有趣。臺灣會是今天這個狀態,不是沒有道理的。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6,2009 21:00
    | 檢舉 | Posted by 江董 at July 16,2009 23:23
    對於上面那篇有個小問題:

    若是如文中所說的,米國幾乎沒有高職,上了高中就是為了上大學,
    那麼是不是上不了高中或大學的人,
    也被「分流」出去,
    那分流以後跑去哪了?

    還是在米國人人念高中、個個上大學?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July 16,2009 23:50
    這是Google translate的結果:
    Providence University
    Children in general hospitals
    Light field hospital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July 16,2009 23:50
    既然點名到我的文章了,稍為解釋一下。美國人有高中學歷的比例很高,將近90%,這和國民義務教育當然有關係。看完我的文章,很容易誤解美國人人上大學,但實際上不是這樣,大概只有一半的人口唸過一點大學,這裡有很漂亮的圖可以參考。但是我的重點是,美國的現狀是自我選擇的結果,唸了高中程度的科學、人文,發現自己無能為力,放棄升學的人所在多有。外面還是有很多不需要大學學歷的工作,像是零售業,或是汽車維修。雖然沒有高職,但是美國還有很多的管道,像是成人學校或是社區學院的證照班等可以讓民眾學技術。重點是在彈性。十幾歲不懂事,不想唸書,社會有機制讓這些人長大想唸書時,有管道,才是進步的社會。三十幾歲唸大學的在美國多的是。我們系上還有個傢伙,IBM退休了才來唸博士班。分流,自己來,不用政府管,這才是我想說的重點。
    | 檢舉 | Posted by Jia-Yuh Chen at July 17,2009 00:32
    Google Translate 對少許人地名會做處理,所以大一點的地標名會直接出對應的專有名詞 (例如靜宜大學的 PU 都有大寫)。
    | 檢舉 | Posted by lukhnos at July 17,2009 00:57
    嘿嘿

    某一位濃眉大眼的好好將軍打電話給我:

    外包制度的好處就在於,出了問題就可以往外包商頭上猛推-不相信的請你在台北市區打1999找郝先生問一下。
    那麼,所謂"舉重以明輕",既然一條幾千億的捷運線+纜車都可以把問題往委任五職等(比高考三級考試及格的官位還小呢)的小咖咖頭上一推,某一家鐵路局當然也可以把看板的英文錯字的帳掛在外包商頭上。

    PS:本所長其實並不清楚右派經濟學者對於所謂的"系譜學"(genealogy)以為如何,不過有機會的話,本所長希望有榮幸再喝一下咖啡。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17,2009 01:08
    Jia-Yuh Chen,

    多謝解釋,你是好人~

    (今天很有發卡的fu~)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July 17,2009 01:27
    所長,

    好奇一問,北捷、高捷、高鐵的標示系統,是找誰/哪家事務所來設計的?

    我記得北捷當初有人說是台灣標示系統 (signage system) 的里程碑,高鐵往前進了一步,不過北捷這兩年退步得很厲害。
    | 檢舉 | Posted by lukhnos at July 17,2009 01:30
    現在有個貌似幫資方說話的運動經濟學故事,請容我亂亂講:

    湖人隊封王的要角之一Lamar Odom約滿,球隊要談續約卻不順利。
    最近的消息是球隊提供三年兩千七百萬美金被拒,因為Odom這邊希望能有五年以上長約。
    市場上只有湖人出得起錢,其他球隊幾乎不可能提供相當金額的合約。
    就算是五年以上長約,計算轉隊後可以省下的稅金,總值也不會比湖人高。
    尷尬的是,湖人在必須繳交豪華稅的狀況下,多付一元薪水就要多付一元的稅,
    球隊的目標是把薪資壓到一億美金以下,那勢必壓縮付給Odom的薪水。

    現在談判不順,球迷們不高興,老闆更不爽。
    然後反對湖人者開始搬出『明明是勞方,幹嘛幫老闆講話』之類的用語來批評支持老闆的湖人球迷。
    然而認為老闆的出價可以接受,就一定是打壓勞方嗎?
    以少的〈剝削〉一文舉的例,目前很像是第二個例子;然而反湖人者認為,這是剝削,只因為老闆不肯出更多。

    身為湖人迷當然希望球隊留人,留不住也沒辦法,
    只是看到反湖人者那種『球隊應該講義氣而不是作生意』的心態,嗯……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17,2009 02:41
    我發現咖啡館的客人有以下兩個傾向:

    1. 喜歡引用別的部落格的文章勝於引用兩位館主的貼文。

    2. 喜歡把別的部落格提出的議題拿來咖啡館討論,勝於在該部落格直接討論。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17,2009 10:27
    示範:
    貼這種文應該是傾向一。

    這種討論則是傾向二。因為本人不敢直接講「賣不好不要嫌市場……」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17,2009 11:07
    潛水很長一段時間了
    常常看這裡的文章
    咖啡館的人士 好像大多偏右的?
    有個政策的問題想請大家看一下

    一直以來 我都以為台灣政策偏左派
    而產生很多無謂的損失
    例如政府干涉銀行團融資茂德算偏左
    相對的 傾右的政策才是有效率的


    這幾天我看到一個對右偏政策的質疑
    內容大概如下:

    "台灣金融政策根本就是極右派自由放任
    金控銀行財團任意併購 根本就是自由派的主張
    而美國金融海嘯根本就是美國共和黨放任之下
    美國的左派其實就只是在右派的偏左修正
    芝加哥學派就是連管都不管
    右傾害的全世界經濟還不夠嗎"

    看完有點疑惑
    所以台灣算傾右了?
    我感覺政府很多事情都管蠻多的
    還有金融海嘯不能怪到自由派頭上吧

    一些問題 希望各位指點一下
    | 檢舉 | Posted by Letibe at July 17,2009 15:39
    "台灣金融政策根本就是極右派自由放任
    金控銀行財團任意併購 根本就是自由派的主張"
    如果是這樣,在台灣應該大家都可以開銀行,有嗎?
    | 檢舉 | Posted by ddmanlin at July 17,2009 15:59
    台灣什麼時候有自由市場了?自小我們不是被教育,我們的市場叫做【計畫性自由經濟】。計畫擺在自由前面,誰輕誰重就看得出來了。金控銀行哪裡來的自由併購?當初推二次金改就是要推動銀行併購。一個市場的併購還要由政府來推動,誰要併購誰,還要政府來欽點,怎麼是自由經濟?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17,2009 19:17
    少已經解釋了金融政策的左右性質。

    一點補充:二次金改除了由政府推動之外,另一個前提是政府擁有銀行,這也是一點都不自由經濟的。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7,2009 19:27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7,2009 19:39
    「感覺有些失望,高雄人寧願把五十元拿去買烤魷魚,卻不願買本周刊深入了解議題。」

    明明支持綠營的人較多
    還被[高級文人]暗諷沒文化
    高雄人真的是裡外不是人

    小生倒想看看
    若大家一起看玉山周報
    但都不投給綠營
    不知道那些高級文人會說啥?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17,2009 22:11
    數錢數到手抽筯吧
    臉上還有一抺微笑
    | 檢舉 | Posted by 睡仙 at July 17,2009 22:52
    又在左右大亂鬥(?)

    本所長只是想到一點:這一陣子信奉法治主義、自由人主義的最好少講市場機制-否則只要開尊口大概都會莫名奇妙變成貪腐集團的共犯。


    (想起,是不是有個術語叫做"逆選擇"來著的?)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18,2009 00:04
    又想起一件事:

    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台灣之所以得以順利度過1997年以降的國際金融風暴,據說與本國的金融市場不夠開放有密切相關。

    -----

    咖啡館裡,murmur一下應該不會犯法吧 :p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18,2009 00:09
    感謝各位的指教

    台灣不算自由派經濟這個我懂
    後來我和發言的聊了一下
    他說左右派的分法是看

    "是當權者 也就是擁有權力的人
    是站在類似社會主義的立場進行政策的規劃
    如果缺乏了這種動機面 那就不叫左傾的政策或行為"

    這種分法感覺是像馬克斯那邊的
    和我們討論的左右差別很大
    考完研究所我再去找大師的書來看了..

    謝謝各位的回覆還有右元帥
    | 檢舉 | Posted by Letibe at July 18,2009 12:38
    主官(管)的風骨

    (本來想用"主官(管)的品格"的,不過似乎太嚴重了些?)

    **********

    project manager B二話不說,要其中一個team成員寫email要對方讓出會議室使用權;那位美國黑人美女 J 很客氣的在email上寫著:

    Dear XXX,
    Is it possible for you to hold your meeting in Conference room YYY?……

    B看了搖搖頭說:不要放問號在文章當中,我們不是要徵詢她們的意見,我們是要她們離開。你應該直接說
    We are preparing AAAA tomorrow and need the room you booked …..

    J 面有難色的說:你一定要我寫那麼mean的email嗎?
    B只好說:你將信寄到我信箱,我自己寄給她

    -----

    根據本所長的工作經驗,遇到這種真的主官(管)可以感動的痛哭流涕了-因為本國比較常發生的是:壞人你去當,好人主官(管)做。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18,2009 14:02
    更正啟示

    遇到這種真的主官(管)可以感動的痛哭流涕了
    應修正為
    遇到這種主官(管)真的可以感動的痛哭流涕了

    謹此致歉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18,2009 14:04
    愛の兜

    推薦02:35-03:50。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18,2009 16:46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July 18,2009 17:52
    "是當權者 也就是擁有權力的人
    是站在類似社會主義的立場進行政策的規劃
    如果缺乏了這種動機面 那就不叫左傾的政策或行為"


    所以呢?如果沒有站在社會主義的立場,所做的壞事,就通通將壞事推給右傾?
    這好像是邏輯第一課教的東西吧,左傾的否定,叫做【非左傾】,不叫做右傾。這些人的邏輯通通都要重修。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19,2009 02:18
    我也覺得這說法很奇怪
    節錄一段他的說法

    "政府介入 政府擁有銀行 政府不給銀行倒
    並不見得是左派政策的特徵
    台灣的政府現在是由各大中小財團所影響並控制的
    他們從事金改和任何的社會政策
    原則上都是應這些大中小財團的要求
    也就是他們沒有左派的動機面 不但沒有 還是超右傾
    他們可能會作出很像社會主義政府會作的事情
    但細看你會發現有一點不對勁"

    左右派並非兩個完全互補的集合
    "二次金改"在這種判定成了超右傾
    這種判定我也不知道怎麼反駁..
    他是定義上的根本不同
    天曉得馬克斯是不是講過這些
    (他是學馬克斯的)

    而他又說必須由動機面去判定一個政策的左右
    這又產生一個問題
    內部資訊不對稱下很難清楚判定政府的動機
    比起來各位的左右分法我比較喜歡
    用行為來判斷 讓數字說話
    有憑有據
    | 檢舉 | Posted by Letibe at July 19,2009 07:30
    馬戲團之未來週記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9,2009 07:43
    Letibe,

    (1)您這位號稱學馬克斯的朋友可能不夠用功。左派學者的確有想出怎麼給台灣二次金改這種政策或經濟類型一個定位名稱(舉例而言,侍從型資本主義),不過不是您那位朋友掰出來的「執政者動機說」就是了。

    (2)馬克斯是強調「歷史唯物論」,「下層建築決定上層建築」的,您那位朋友則是完全倒著玩了。真的要說自己學馬克斯,最好先用點功,把這些觀念弄清楚了再來談吧。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19,2009 10:31
    這位學馬克思的仁兄對台灣現狀的描述,只會讓我想起(國民黨威權統治下的)統合主義。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19,2009 11:27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9,2009 13:41
    白玫瑰,

    再怎麼酸,把這個稱作「全球城市中最驚人的綠色創舉」的節目還是我心目中「掛羊頭賣狗肉」的第一名啊 XD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19,2009 15:15
    哈,我有看到陳小護士在節目中,用她感性的聲音描述這個舉世創舉。

    世界很大,當有人做了一件舉世創舉的時候,我們應該先確認別的國家都這麼笨嗎,為什麼沒有想到這麼做。「存款擔保無上限」也是另一個例子。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9,2009 15:24
    從我家走過去只要十分鐘。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July 19,2009 15:35
    陸以正在自由時報酸陳菊
    酸人的.被酸的.還有媒體
    有種錯亂之感...


    小插曲:
    愛の兜真的好好笑...
    那種東西真的有人敢穿出去上戰場~
    若日本大河劇演出來
    收視率一定爆高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19,2009 16:06
    kaiser777,

    從六月開始,目前的NHK大河劇就真的有人戴著這個愛之兜到處跑啊~~

    不過收視率並沒有爆高就是了......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19,2009 16:10
    馬週記 網友踢爆預錄篇
    對於這種預錄方式,有網友嘲諷說,馬英九是忙著選黨主席,乾脆一次預錄到2012年好了。「週記可以先寫的哦,把人民當白痴。」

    回館長:
    好笑的盔甲也得搭配得好角色
    像這部作品裡的上杉謙信就跟愛之盔甲非常搭配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19,2009 17:17
    其實陸以正應該也很清楚,「南非大使」不也是個羊頭狗肉之流。說別人很容易,認清自己很難。

    當初搞出個「世界運動會」本來就是世界政治競賽的一部份。當初謝市長接下來鬧,難道除了政治之外,還有什麼企圖?勞民傷財都一樣,拿這來酸陳菊,外交老兵也太能夠扯老梗了。

    難不成陸以正還以為自己在約翰尼斯堡是個正牌大使?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July 19,2009 17:23
    盤:

    我國退休高官們,最看不到的恰好就是自己。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9,2009 17:55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9,2009 17:56
    有沒有作者寫書可以Free to copy,Free to miss,但消費者買書卻一點都不Free的八卦?

    [雖然新書叫Free,可是買書要收錢]

    [換句話說──Chris Anderson告訴大家,從另一角度來操作,『免費』也可以是讓你獲得比以前更高的報酬的一種方法,而他也這麼做了,透過剽竊無斷轉載維基百科上別人的免費心血,賺取他新書的利潤。]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19,2009 18:30
    先人的智慧說:免錢的最貴。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9,2009 19:01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19,2009 19:14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9,2009 19:40
    白玫瑰,

    八個水道和內湖捷運…

    先人的智慧說:最貴的一定不是最好。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July 19,2009 20:31
    首長的執政情況,剛好只是反應選民的平均狀態罷了。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9,2009 20:45
    馬戲團之自掏腰包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19,2009 21:06
    | 檢舉 | Posted by 江董 at July 19,2009 22:40
    以華人妹性喜外銷的傾向看來,扣掉外銷的,中國人可能不只三千萬的人討不到老婆。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19,2009 23:17
    我記得之前的估計是4000萬,怎麼少了一千萬?不過三千萬壯丁,拿來打台灣,是綽綽有餘的。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19,2009 23:19
    發動戰爭是解決過剩壯丁的上上之選--->對於大好喜功追求霸業的決策者來說,實為上上之選。不僅有效解決男丁,更能威嚇他國。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19,2009 23:30
    實在很好奇,聽奧游池水道設計出錯,這誰要負責?
    空轉掉的納稅金恐怕有好些億吧?這在民營企業恐怕是辭退走人更嚴重是吃上官司,但公家單位似乎做法不太一樣....。總來個官官相衛,我做個人情,下次出包換你罩我。怪哉...。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19,2009 23:37
    2007/11/16 目前中國男孩和女孩的出生比例為120比100,可能是現代人類歷史中最不平衡的例子,在15年內,中國有三千萬男人娶不到妻子。

    ------>中國多達1億5000萬的民工,多為失業的未婚男性,而且其中大部分沒有受教育,找不到穩定工作。他們聚集在車站,開始形成幫派。中國軍方也可能吸收這些男性,歷史上處理過剩男性的一個方法便是把他們送到海外打仗,導致窮兵黷武。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19,2009 23:44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0,2009 00:07
    看來最近愛の兜風行中。

    日本武將隨身碟

    猜猜看是哪幾位武將。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July 20,2009 01:00
    白玻瑰老大(聽起來很像黑社會):

    不知道您是不是已看過這篇新論文,我看得有點puzzled,當然我只有看摘要和引言而已,菁華蠻難懂的。

    Anti-Lemons: School Reputation and Educational Quality

    如果學校不能選學生,讓學生選學校最好。如果學校可以選學生,自由市場會導致富者越富的沒效率結果?然後標準化考試有助提昇學習?

    怎麼套在十二年國教的討論?
    | 檢舉 | Posted by Jia-Yuh Chen at July 20,2009 05:15
    所長:
    看看這個:台灣當年的金融風暴
    | 檢舉 | Posted by shinstar at July 20,2009 10:06
    Jia-Yuh Chen,

    哈,這可能就是經濟學文章有時候令人討厭的原因,文章中堆滿數學符號,解釋卻又不完全直覺。

    不過,理論與直覺上上,容許學校選擇學生,當然是有可能會擴大貧富差距。想像一個完全私有化的中學教育市場,efficient和貧富差距沒有關係,互相自由選擇的結果,當然有可能有大的貧富差距。比較重要的問題是,和什麼時候的貧富差距相比較,以及私有化帶來多少效率性的提高。這大概也是一個標準的「效率」和「平等」的取捨吧。

    但是,世界不會馬上跳到完全的私有化,不管是美國還是臺灣,一旦政府開始挑起支付中學教育成本的重責大任之後,並不會在一夕之間捨棄這項責任。politically feasible 的狀況也只是在現有公辦教育的情況之下,以voucher 將選擇權還給家長。既然還是政府付錢,如果大家對貧富差距真的這麼在乎,那麼可以規定學校不能選學生。

    如果能夠由現狀進化到大規模的voucher制,不論在美國或臺灣,都已經是效率性的大幅提昇了。其實不需要在政策上爭論「完全私有化」的情況。

    至於如何看待「十二年國教」,我覺得在台灣唯一爭議不大,可以立即開始實行的就是政府付錢弭平公私立學校的學費差距,這其實是力某種型式的教育券,甚至把公立學校較多的補貼也算在教育卷的額度中。在台灣是不可能將所有中學完全私有化的。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0,2009 11:53
    http://www.plurk.com/p/1bgwj4

    有想要把咖啡館舊討論再拿出來回味的fu~~
    | 檢舉 | Posted by 便 at July 20,2009 12:39
    我倒覺得中國的性別失衡並不是個大問題---至少對統治者來說不是大問題.

    因為男人的天性, 這三千萬光棍並不會馬上承認自己是生殖競爭中的輸家, 而會想說每年都有幾百萬個姑娘滿十八, 現在沒緣分等個三年總會有機會吧.

    三年之後又三年, 三年之後又三年, 都快十年了大哥! 當光棍們等到油盡燈枯, 終於發現自己被人口政策給婊了時, 也沒力氣造反了.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20,2009 13:28
    確實,婚姻市場性比例的失衡通成透過向年輕世代尋找來解決。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0,2009 13:42
    | 檢舉 | Posted by 江董 at July 20,2009 13:45
    民進黨真的是趴到地上去了,鄭前校長確實有特殊的治理能力。或許,這也是有品教育的一環。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0,2009 14:41
    比例失衡向年輕世代尋求解決
    那不是把問題推給下一個世代嗎?
    例如,年輕美眉都被有錢老頭追走,沒錢小夥子不就完了
    而且還有少子化.人口高齡化的問題囉
    這個負向回饋只會越來越自我增強~~~
    ===========================================
    金X獎的沒落(金馬金曲之類)
    小生認為是不可挽回的
    畢竟中國的市場確實比台灣大很多
    (這方面的[中國內需]倒真的有提振起來)
    藝人去那邊撈金大家也無可厚非
    大陸的粉絲也不會在乎他奪了台灣的金X獎吧
    久而久之,金X獎一定沒落的

    至於歌藝學院...
    不樂觀=_=
    到最後還不是新聞局主導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20,2009 14:51
    或許可以想看看,為什麼這種組織做不大?
    http://www.musicman.org.tw/musicman/join.php

    個人觀察的感想是,
    非流行音樂,跟流行音樂,好像水火不容的樣子。即使他們想要提高流行音樂創作及演唱素質。(但很懷疑有幾位流行歌手找他們提升過演唱素質?有八卦可聽嗎?:P)
    | 檢舉 | Posted by 便 at July 20,2009 15:35
    >>那不是把問題推給下一個世代嗎?

    政府不能做什麼。

    家庭內的反應,則是那篇文章想要論證的,父母會透過提高儲蓄率來預作準備。

    其實,1949年,由中國至臺灣的人口大遷徙,其中的性比例也相當懸殊。最後,也只能透過在婚姻市場中向年輕世代尋找,以及多年之後中國新娘的出現來解決,政府能插手的不多。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0,2009 15:35
    帝國的遺產

    下面網友回應相當有趣
    證明了中國傳統的[大統一]思想有多麼根深蒂固
    就是不斷強調哪塊領土在秦朝啊.漢朝啊.唐朝啊就已經是中國王朝的一部分=>所以現在也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姑且不論秦漢唐宋的疆域干現在的中國啥屁事?
    這種話也只敢和疆獨.藏獨和台獨講
    那為什麼不拿元朝來當標準呢?
    蒙古共和國乾脆宣稱全東亞.中亞.中東都是他的領土
    只因為成吉思汗與其子孫曾統治過...
    或是義大利也宣稱羅馬帝國統治過的地方就是他的領土好了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20,2009 15:49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20,2009 16:37
    雖然說,中國的動盪就是世界/台灣的不安,
    可是看到這一段:
    「歐美國家反而應該回頭看看,如何讓中國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如何幫助中國的社會解決一個個的未爆定時炸彈。就從一胎化的政策開始如何?」

    還是覺得...真是佛心來的~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July 20,2009 16:40
    日本武將隨身碟
    愛頭的是直江兼續
    太陽開花頭的是豐臣秀吉
    蒙臉的是服部半藏 被他擋住的是上杉謙信
    月牙頭是伊達正宗 他前方的是織田信長
    應該是吧
    | 檢舉 | Posted by 學生1/2 at July 20,2009 21:59
    最近看政論節目下來的感想是,執政黨沒有錯就算有也是因為在野黨所留下的包袱;所有弊案罪惡的源頭都可以上追到看守所那位;嚴格要求有崇高標準有理想有目標的在野黨,批評檢討不留情面,不論多久前發生的事,都該拿出來講(主要都是在檢討民進黨,個個都比民進黨還要愛熱民進黨)。但是對於現在掌舵的執政黨卻輕輕帶過,似乎像是我們可以不必有好的執政黨但是一定要有帶給人民希望的在野黨的詭異邏輯!!天ㄚ~~難怪電視有毒的盒子。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20,2009 22:55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21,2009 00:06
    白玫瑰老大:

    我再想了一下,那篇文章用的是signaling的角度切入,放在十二年國教好像不太適用,比較像是我們現在的大學招生,因為學校選學生,學校的reputation會讓學生進大學後就不再學習,從而降低社會從大學教育得到的產出。學生選學校,大概比較能誘發出更多的學習成果。

    而像美國的社區高中化,學校不能選學生,但是學生卻可以孟母三遷地選學校,感覺這樣才會富者越富,不就和作者的結論相反?台灣高中的招生,因為進高中後還有考大學的一關,signaling好像不適用。

    Anyway,感謝分享對學校選擇的看法。照理說摘要是該寫得讓我們普通人都看得懂,看來這些人該捉來給劉館長上上課。
    | 檢舉 | Posted by Jia-Yuh Chen at July 21,2009 05:15
    偷偷摸摸依法行政

    1. 依法到底是依什麼法?改成「中正紀念堂」是依法行政,那改成「自由廣場」的時候是不是依法行政?

    2. 應該要記者去問問拿些說改成「自由廣場」是浪費公帑的人,現在怎麼說。
    | 檢舉 | Posted by J.S. at July 21,2009 11:45
    陸以正嗆陳菊辦世運超浪費

    從陸前大使的反應看來,世運會是辦得不錯。

    政治人物用納稅人的錢讓大家爽,也「幫她自己做政績」,應該算是雙贏,到底有甚麼問題?

    如果用納稅人的錢,蓋錯游泳池,納稅人不爽,政治人物又沒有政績,這樣比較好嗎?
    | 檢舉 | Posted by J.S. at July 21,2009 12:14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21,2009 12:16
    Richter,

    在54.43%覺得,蔣中正 vs. 自由,蔣中正勝。真是有趣的結果。
    | 檢舉 | Posted by J.S. at July 21,2009 12:30
    [轉]
    〈日本的與美國的還有把這兩套混在一起的教育〉

    (批踢踢有人在講東瀛國為什麼碩士這麼少,有人貼了此文以饕)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21,2009 12:44
    日本的「燃燒野球」(os:把投手燃燒掉的野球)也很嚇人。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21,2009 15:50
    野村監督還以為他用人如神XD

    不過就是手上一張王牌,恨不得他每天上場投球罷了
    | 檢舉 | Posted by 黑手黨 at July 21,2009 16:07
    我一直沒忘記 Ichiba 的 178 球完投敗傳奇。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21,2009 17:05
    總統府發言人一直想要XDite去總統府領獎,XDite推給卡神去就被說"有後續合作事宜要討論,不宜由他人代勞",啊這樣是看不出來人家不想跟你合作嗎XD?要邀請人家合作至少也有誠意一點三顧茅廬一下吧?

    又,世運好好看呀XD
    劉老師你有沒有去看沙灘手球!整場都是運動辣妹!(不過每個都比我高比我壯)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July 21,2009 17:10
    從蘋果的民調看來,大多數台灣人覺得把殺人如麻的獨裁者供起來拜是為所當為。

    結論:台灣人還是給最近又開槍屠殺人民的共產黨來管好了,還多了一個殺人如麻的毛澤東可以供起來拜哩!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21,2009 18:05
    >J.S.
    我覺得應該改問台灣人民
    為了把名子改回來
    政府向人民多收xx元
    我想支持率就不會那麼高了
    不過 我覺得把名稱改成啥民主自由的
    有夠鳥蛋
    還不如不要改 大銅像也不要拆掉
    然後裡面或附近展示老蔣的"真實歷史"
    這樣才叫"正名"
    >Richter
    一場轉隊後第一場就拿勝投
    真是恭喜他了^0^
    可惜之後就三連敗了
    不過 至少投球數不再是以100為基準了
    | 檢舉 | Posted by denji at July 21,2009 18:08
    TMC破局? DRAM業重掀卡位戰

    DRAM產業再造 政策轉彎

    白話文:
    歡迎大家來借錢!
    記得理由說得漂亮一點,我會假裝很慎重的
    | 檢舉 |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July 21,2009 18:22
    迪,

    這種運動辣妹,過去在米國及澳洲的時候,多少有見識一些。

    不過駱館長的母校,據說好像是有期末考後裸奔的傳統,那個才算是見過世面吧XD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21,2009 19:04
    一直很想去看的一個古碑,今天看到了比較詳細的路徑介紹。

    看看今年暑假有沒有機會開車過去看一看。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21,2009 19:07
    馬總統:若不是我改善兩岸關係 經濟衰退會更嚴重
    http://tinyurl.com/m6rrpe
    | 檢舉 | Posted by gito at July 21,2009 19:38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21,2009 19:44
    我看了以後也好感動。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July 21,2009 19:48
    對於中正廟重新掛牌上市的感想... ...

    《男兒行》作者:仇 聖1995-1996年寫於山東大學

    古來聖賢專害人,道義從來無一真。

    君不見,獅虎獵物獲威名,可憐麋鹿有誰憐?世間從來強食弱,縱是有理也枉然。

    君休問,男兒自有男兒行。男兒行,當暴戾。事與仁,兩不立。

    男兒事在殺鬥場,膽似熊羆目如狼。生若為男即殺人,不教男軀裹女心。

    男兒從來不恤身,縱死敵手笑相承。仇場戰場一百處,處處願與野草青。

    男兒莫顫慄,有歌與君聽:殺一是為罪,屠萬即為雄。 屠得九百萬,方為雄中雄。

    雄中雄,道不同: 看破千年仁義名,但使今生逞雄風。美名不愛愛惡名,殺人百萬心不懲。

    寧教萬人切齒恨,不教無有罵我人。放眼世界五千年,何處英雄不殺人?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21,2009 19:50
    | 檢舉 | Posted by 粽子 at July 21,2009 20:19
    其實如果不是區長執政,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原本是負20%。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1,2009 20:29
    lakatos,

    害我高興一下,還以為你發現了「山通大海」碑。

    五子碑外,該文內容中提到的內豐國小廢校讓我同樣感傷。去年北海道旅行中,曾經兩度選擇投宿的宿營地,就是由廢校改成。前不久在蘇格蘭的Orkney,也兩度投宿廢校重生的青年旅舍。

    可以稍稍驕傲於「過化存神」的,在於磚瓦碑碣用什麼面貌將文明存刻下去。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July 21,2009 20:34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1,2009 20:43
    白玫瑰,

    What a story!

    他應該像你一樣辯稱是注音選字系統選錯了,他要打的是經濟學的濟。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21,2009 21:18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1,2009 22:08
    原來馬戲團的政績=少常講的"在大街上趕長頸鹿"???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21,2009 22:30
    看了Jia-Yuh Chen的文章後
    有點疑問,台灣的高中如果因為競爭,造就世界一流的高中生。
    那麼台灣的大學是連一間百大都排不上去,是缺乏競爭嗎?
    可是明明政府管制高中比大學還要多,怎麼會造成這種差異?
    | 檢舉 | Posted by CHWu at July 21,2009 23:50
    白玫瑰,

    反正對馬而言,總統放到一邊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第一句,就用全「省」跑透透啊...是在選省黨部主席喔~)

    ps 驗證碼大神一定存在於咖啡館某處:GUGY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July 22,2009 00:22
    CHWu:

    好問題!不過我是認為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是兩種很不一樣的商品,高中教育在高度管制下,變得很像大宗商品commodity。對於同質化很高的大宗商品,只能在一個方向競爭,就是價格,價格低,就變成Bertrand competition,也就是贏者全拿。但是高中教育不是比價格,而是比名聲,同樣也是只有一個競爭標準,也是贏者全拿,所以明星高中越來越好,強者越強。再說一次,高中社區化後,連這一維的競爭都不見了,台灣的高中教育很可能就完蛋了。至於大學就不一樣了,異質化下,比的東西很多,政府東管西管,那裡比得上美國這些明星大學?

    劉館長:

    要說裸奔,敝校的風氣可能更開放,請看影片。每年秋天的第一場雨,一定有這麼一個秀,歡迎參觀!
    | 檢舉 | Posted by Jia-Yuh Chen at July 22,2009 00:54
    | 檢舉 | Posted by irrenhaeusler at July 22,2009 01:28
    前陣子剛結束的大聯盟明星賽,賽前那段五位總統的影片應該是馬先生最好的參考。

    只是看那段影片的當下是有點感觸的-因為再次意識到『國家會強是因為國民很強』這個事實。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22,2009 02:39
    Jia-Yuh Chen,

    那段影片要登入才能看啊!(搥胸頓足)

    這麼說來,原來不少學校都會玩裸奔這套囉?聽說Wellesley學院有集體裸泳,這可能就比較少見了。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22,2009 08:14
    奇怪,我看沒問題啊。裸奔乃差異化下大學競爭之結果也。
    | 檢舉 | Posted by Jia-Yuh Chen at July 22,2009 11:48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7257

    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
    珍妮芙就是這樣神奇!

    第一次看到商周這樣婊馬神,
    以商周死亡筆記本的特性,
    莫非這將是馬神唯一可稱的上政績,
    其他都更濫???
    | 檢舉 | Posted by 千羽宗次郎 at July 22,2009 13:38
    不知這是否和商週總編輯換人有關?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2,2009 14:19
    >>裸奔乃差異化下大學競爭之結果也。

    運動比賽和各式各樣的校園傳奇,應該都是競爭的結果。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2,2009 14:21
    商周這招是在設定停損點吧!

    媒體的操作很清楚,既然出包太大掩蓋不了,
    就把焦點放在「決策匆促」、「拼政績」、「馬郝心結」,排除任何貪污舞弊的可能性。
    | 檢舉 | Posted by Michael at July 22,2009 14:31
    人類的心理:

    假設某甲向某乙要了十元,然後放進自己口袋裡,某乙通常會很生氣。

    假設某甲向某乙要了百元,然後「不小心」丟進碎紙機,某乙通常會原諒。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22,2009 14:38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22,2009 15:09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2,2009 15:10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22,2009 16:35
    少最近的貼文又再度討論到所謂的"趕長頸鹿"的現象。這讓我想起美國政府類似的伎倆,Mankiw 有貼文討論它,叫它為 shifting baseline problem。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22,2009 17:21
    喔 牽你的手 喔 聽你的所有 喔 全部的念頭 喔 是為了 捍衛自由 你要的自由 自由 自由 自由 你要的溫柔

    近來聽到一首本土年輕樂團的作品感覺不錯
    希望大家能前去欣賞,謝謝!抱歉亂入!(歉)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22,2009 21:06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22,2009 22:02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22,2009 22:09
    講到高級外省人,想到一個問題:

    假如身為公務員的郭某人在任職新聞局駐加拿大某代表處的時候,白天(以郭冠英的身分出現時)雖然稱不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也還能盡個中華民國公務員的義務,沒幫喝倒彩扯後腿,也沒有因為政治色彩而對申請案件大小眼;等到晚上(以范蘭欽的身分出現時)才跑到網路上"問候"台巴子。

    請教各位,公務員郭某這樣子的行為可以被允許嗎?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22,2009 23:04
    某新聞:「綠妓」的意思是「綠色的藝妓」


    有感而發:
    如果能突破研究方法上的限制,應該要追蹤"倘若罵支持國民黨的女孩子「藍妓」會被判幾天"這檔事。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22,2009 23:10
    所長,

    我個人覺得不行。網路上使用匿名也是需替自己的言論負責。是否使用網路或是匿名不是重點。

    如果郭某辭職或是退休後發表的言論,那就沒有需要任何人的允許了。
    | 檢舉 | Posted by J.S. at July 22,2009 23:25
    身為外交人員, 打從心裡承認自己服務的主體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是最基本最卑微的要求.

    郭某連這點都做不到還反其道而行, 就像白天當海軍晚上當海盜一樣, 不管白天海軍當得多稱職, 終究還是個賊.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22,2009 23:46
    公務人員辭職退休也不是沒人管得著, 例如旋轉門條款.

    想想看: 公務人員連離職後都有一段時間被限制不得擔任有利益衝突的職位, 何況是下了班就發表跟工作內容有利益衝突的言論?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23,2009 00:03
    今天真的見識到所謂的笨左是怎麼個笨法,沒想到2009的今天還有這種人物,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 檢舉 | Posted by eoiss at July 23,2009 00:14
    說到海軍與海盜,最近有本書倒是對海盜有正面的評價,至少書評是這麼說的:The profit motive has led pirates to come up with surprisingly democratic and egalitarian social structures. It is a lesson in bottom-up economics.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23,2009 09:32
    白玫瑰:
    看來祖國對就業政策的執行還是比KMT的半調子有一套XD,我們實驗室最近又在找一個月臨時助理了-__-a

    所長:我也認為不行,這應該算是某種利益衝突吧!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July 23,2009 09:47
    謝謝Jia-Yuh Chen大詳細解說,
    這與我的經驗也是類似的。
    以前高中聯考選取志願的條件只有針對名聲,但其實是依照前一年綠取的分數。
    但是大學聯考選取志願的條件就很多樣化,有人選系不選校,有人選校不選系,還有人是依照離家的遠近,我還聽說有人是看女生正不正當條件的...
    | 檢舉 | Posted by CHWu at July 23,2009 12:03
    品德教育 教部擬融入電玩

    "不過家長表示,這種品德電玩送人都沒人想玩。"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23,2009 23:24
    經濟部:發嫂是新竹客家人,精通國、台、英、日四種語言...

    網友:有沒有客家人不會說客家話的八卦??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July 23,2009 23:35
    "一名操台灣國語的台南人,個性得過且過,不懂得自我提升,也沒有危機意識,由於一哥對ECFA不瞭解,因此人云亦云,反對ECFA。"

    這不就是我嗎? 哈哈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July 23,2009 23:39
    劈頭先把反對者醜化的行銷策略大部分都很失敗.

    記得新黨最後一次掛自己黨的名字派人選立委那次, 喊的口號是"笨蛋, 問題在兩岸!", 然後就全軍覆沒了.

    笨蛋? 既然不是在說我, 那我就不用聽你說啥了.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23,2009 23:55
    這兩三天聽到一些朋友在討論台北的房價,深深覺得----我真是與台北人生活在不同的星球上啊。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24,2009 00:15
    生猛有力

    不解之處一:宅神論戰的對像是海龜的第二代,怎會是第一代親自寫稿澄清??

    不解之處二:怎會是用英文寫?以中文為主要介面的部落格,多數讀者以中文為母語的台灣。怎會有人故意用英文留言?生猛有力的那一代不知道他要說明的對像是講中文的嗎?

    或許,這就是龍應台基金會主張全場演講英文無翻譯的新潮流?父隨子規?怪哉。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24,2009 03:30
    高雄星的教授已經買了第二間,台北星的教授還住在教員宿舍裡。

    「一個咖啡館,兩個星球」,是不是這個意思?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July 24,2009 03:32
    教育部那個構想讓我想到這個
    恐怕遊戲玩完會讓人覺得當貪官污吏會比較爽
    另外有一個山寨明星志願的官場人生
    (政府大樓跟日本國會議事堂一模一樣)
    據對岸玩家的回報
    努力兼差賺錢灑紅包才是王道
    | 檢舉 | Posted by shinstar at July 24,2009 09:21
    在南部有工作的真幸福...
    以台北的高房價,如果不是在台北才有工作,
    我也不想待在台北阿....
    | 檢舉 | Posted by CHWu at July 24,2009 09:37
    水月

    我猜對很多醫師來說,用英打比用中打容易多,除非有固定中打的習慣,否則醫生的英打會比較快。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July 24,2009 10:01
    果然,劫運詐胡線出包都是前政府搞的。目前尋找真兇的進度是上溯到前交通部長葉菊蘭。案情視需要還有向上發展的可能。

    某政府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如果不想再聽到「有功算現任,有過賴前朝」的混蛋邏輯,那麼諸位就應該用力反對政黨輪替。
    | 檢舉 | Posted by irrenhaeusler at July 24,2009 10:04
    不只是醫生,上一代受教育的人,英打換成電腦鍵盤,還是可以用。但是中打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了。
    再者,除非下決心去苦練倉頡等輸入法,否則以那麼年代學的北京話程度,要靠拼音打出中文,是很辛苦的。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24,2009 10:05
    to 少+1
    n年前我有感再打注音下去,
    中文字都不會寫了,
    所以改了嘸蝦米…
    嗯…
    能同時輸入日文,
    特別是漢字不用拼音而是拼字(因為不會唸的比會唸的多很多…哈哈哈);
    各式標點符號可以不用切換就打出來、
    平均3次按鍵可打出一個字(用簡碼只要2個),
    也是我改用嘸蝦米的原因啦。

    而不用倉頡的原因嘛…
    背字根已經很麻煩了,
    不想再背鍵盤。
    | 檢舉 | Posted by 粽子 at July 24,2009 11:16
    下星期要到高雄去遊玩,各位是否可以推薦適合行動較不便的長輩的遊玩景點?目前已經對痞子英雄的景點做了一些功課。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July 24,2009 11:48
    KUO:
    你們是自己開車還是坐大眾運輸?
    我對鹽埕鼓山比較熟,愛河、電影博物館、高雄歷史博物館是連在一起的,最近都有針對世運在做特展,展期都會到世運之後。

    鼓山區的話,如果行動不太方便,那不要停西子灣(因為很擠很曬英國領事館又要爬樓梯),請直接開往後山的柴山大路有成堆的小咖啡館給各位看海賞日落,壽山動物園現在正半價(不過我個人覺得壽山動物園滿虐待動物的Orz)。

    旗津除了很曬以外,其實還滿適合踏青的(好矛盾XD),旗后砲台可以上去看一看,對了,不要去吃萬三,那家小吃很不衛生,我這種山羊胃都可以拉肚子啊Orz。

    北高雄的話,聽說考潭後的蓮池潭變得很漂亮,它跟洲仔濕地、鳳山舊城老街、高雄市原生植物園是連在一起的,有很多日本人愛去XD,你們也可以去看看。早上還會有很多青春的肉體(誤)左營國高中的運動校隊(正)繞潭跑步訓練~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July 24,2009 13:44
    水月:
    其實宅神戰的不是海龜第二代,是龍應台文教基金會,黃老院長會親下火線也是護子心切啦。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July 24,2009 13:50
    篤姬相關:日本廳長站上堤防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24,2009 16:22
    中文輸入其實蠻困難的...
    對一個院長級的老年人來說,中打的學習成本太高

    我大學時有個剛從美國拿到資管博士的副教授(約30歲),也對中文輸入投降;要寫 E-mail問老師問題,中英文皆可,但是回信一定是英文。後來有一次上課,老師很高興的說:「我買了手寫板了!以後我可以打中文了....」

    BTW, 不知道現在的小朋友是不是太早學**注音中文輸入**,反而造成了在寫作上的困難呢?
    --->因為平常太習慣用微軟的「智能輔助選字」,造成在拿筆寫作文的時候,想不起文字的「形」?所以只好用最簡明的文字表達???

    這在以修辭為主的本國作文要拿高分,可能蠻難的...

    所以大家還是來學「無蝦米」吧 XD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July 24,2009 17:52
    基測與指考

    沒有進步的不是學生成績,而是趙少康的統計觀念。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24,2009 19:26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4,2009 22:26
    原來如此...感謝諸位的解答

    不過看到宅神論戰龍應台積金會那篇
    院長的英文留言後面附上的三個網址
    有點讓我覺得是來置入性行銷的 XD

    不過寫中文感覺給網友比較有誠意吧
    (院長自己口頭念請秘書代打)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24,2009 23:01
    基測不是量尺分數嗎? 本來就會設計成平均分數差不吧....趙少康對於基測提出的種種數據和觀察, 根本是在證明一個恆等式嘛!

    不過根據我對那些趙少康陳文茜之流的愛好者的多年觀察, 趙少康的粉絲們應該會覺得那篇評論好理性客觀又分析中肯, 而完全不會發現數據堆棧背後的愚蠢.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24,2009 23:17


    謝謝你的建議。吃海鮮的話我們可能會去海濱吧。當兵的時候去過好幾次,而且長輩怕熱。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July 25,2009 00:17
    昨天晚上陪兒子去打網咖,到門口居然被告知不得進入消費,說現在配合新法,未滿18全天候不分國定例假日不得進入‧我跟它說我是家長陪同,難道也不行嗎?
    店家跟我說上次他們被抓,連家長也被帶到警局做筆錄‧心想怎麼會有這麼離譜的事,就爬了一下文‧我認為這個新法不論是在經濟面還是法律層面都出了問題,連打網咖的權利的被剝奪了,難道要我教小孩子台灣就是這樣一個"泛道德化+父權統治"的國家嗎?
    臺北縣資訊休閒業管理自治條例
    網咖甘苦談
    | 檢舉 | Posted by MarcusL at July 25,2009 06:52
    趙少康的統計觀念應該是以前就沒讀通吧。他所敘述的故事正好說明多數人的補習或苦讀兩個月,對於實力沒什麼影響。

    駱館長可能會對這篇報導瑞士的研究有興趣:以貌取人是天性?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July 25,2009 11:37
    Umbrage

    Good Job.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5,2009 11:54
    基測成績是相對的, 考出來量尺差不多不代表實力沒有進步, 也有可能是實力進步的程度跟別人一樣.

    升學競爭就是這樣, 他家小孩補習苦讀兩個月, 同一時間難道別人家的小孩都在打電動嗎?

    有心要爭取更好成績的小孩, 付出的努力絕對會比別人多更多. 唸了兩個月結果考出來成績沒進步, 算什麼"苦讀"? 還好意思說出來勒.

    老是以為競爭對手都在休息的人, 註定會是輸家, 無論什麼競爭都一樣.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25,2009 13:42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5,2009 16:35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July 25,2009 17:08
    呈上
    小生今天去動漫祭時
    果真有幸一覽馬皇天書真蹟
    (無意透露~小生的年紀嗎...)
    馬皇一出
    立刻技壓全場氾濫的CG美少女
    全場不論是蘿莉系.御姊系.妹控姊控.腐女宅男
    全都抵擋不住馬皇魅力啊!!!
    小生硬是在擁擠的人潮.濕熱的空氣和絢爛的CG中
    不花一毛錢把馬皇看完了...
    | 檢舉 | Posted by kaiser777 at July 25,2009 18:35
    醫療服務商業化不經政府管制=低效率、昂貴
    政府可以良好管制醫療服務而不商業化,進而保護公眾。

    有沒有公衛人腦袋到底裝什麼的八卦…

    引用自WHO的World Health Report

    衛生服務商業化在一些國家已經達到了空前的比例,主要是國家主動選擇或因能力有限而對衛生部門管理失敗所致。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經濟轉型中的歐洲和亞洲,有很多獨立經營者提供的小規模不規範的商業衛生服務,從最初局限為一種城市衛生現象發展到現在,已經佔據了整個衛生服務領域。衛生服務商業化常常沒有明顯的公私分界。當不規範的支付制度和成本回收制度把服務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用以彌補衛生部門長期的投入不足和結構調整引起的財政窘迫的時,實際上很多政府的甚至是傳統非營利性的非政府組織的衛生服務也都商業化了。正是在這些國家,兼職公務人員在不規範的商業服務機構中占相當大的比例,另有一些公務員則開始謀求灰色收入。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關於衛生服務公與私的辯論嚴重忽略了問題的重點:對於人們來說,最要緊的不是為他們提供衛生服務的是政府雇員還是私企老闆,也不在于衛生機構是公立還是私營,最重要的問題是:醫療服務能否被簡單歸為一種以錢換服務的自由買賣商品,而不需要對其進行管理或採取消費者保護措施。衛生商業化對服務的品質和可及性都會產生影響。原因很明顯:服務提供者具備相關知識;患者對此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利益促使服務提供者賣出最具利潤的產品,但這種產品對患者不一定是最有益的。我們可以在消費者組織的調查報告或報紙上看到對違背醫患之間隱性互信契約的事件的報導,這都是缺乏有效的制衡機制的結果。那些付不起醫療費的人被拒之門外;能夠負擔醫療費的患者也不一定能夠獲得所需的醫療服務,常常是以極其昂貴的價格購買了不需要的醫療服務。缺乏管理的商業化的醫療衛生體系是非常低效和昂貴的:它加劇了衛生不平等程,提供的是低品質,有時甚至是不利健康的危險的衛生服務(例如剛果民主共和國“la chirurgie safari”[手術狩獵]是衛生人員兼職到患者家裏進行闌尾切除術或其他手術,手術價格極其昂貴)。衛生保健的商業化就這樣破壞了人們對衛生服務的信任,降低了衛生部門保護公眾的能力。這已成為政治家們比30 年前更關注的問題,衛生體系改革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主要原因之一是改革不僅可使衛生體系更好地應對當前的諸多挑戰,也更符合人們對衛生體系的期望。
    | 檢舉 | Posted by 瑜 at July 25,2009 19:51
    公衛人的看法,可能和公衛人先天注定是國家的產物有關。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5,2009 21:30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26,2009 00:06
    computer science之所以叫science主要是因為它原本是從數學中分出來的領域.

    可是撇開歷史包袱, computer science現在已經變成十足的engineering了, 原文說的"跟工程無關的職位"實際上還要再少一類.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26,2009 00:52
    最近因為遇到一些狀況,害本所長重新思考關於某高級外省人郭某的解職事件。
    雖然本所長在愛台灣大隊也還算有掛上號,所以對於郭某被中華民國政府解僱沒啥異見;不過有些事情還是想請教各位咖啡館主、顧們的高見:


    首先,高級外省人郭某雖然是中華民國政府派駐在加拿大國的人員,但他的部門是新聞局而不是外交部;如果駐外人員都自動變成外交官,那麼拿政府公費去唸書的留學生是否也得自動變身外交官,爾等留學生如果去跟PRC留學生混在一起是否也要收回公費?

    再來,就利益衝突的角度出發,把公務員郭某人的思想挖出來加以批判其實是有點奇怪的-畢竟范蘭欽的文章是郭某人的思想,屬於心中保留的範圍,如果今天可以用挖(人肉搜索)的把背叛台灣的思想挖出來,雖然在郭某已經透過范某這個筆名把自己的思想透露的情況下是可以視同郭某公開宣示其思想;但值得關切的是,所謂"燒書者下一步必燒人",接下來會不會要求公務員在就任時的宣示之外,還要強迫全國公務員參加"忠貞不二狀寫作大賽"向政府表態、交心,順便做個思想檢查?

    第三,郭某人是把自己放在中華民國(ROC)脈絡底下的;在ROC脈絡之下,台灣跟中華人民共和國(PRC)仍然處於分裂狀態,甚至講的坦白些,是中國內戰的延續&中國代表權的問題。而在民進黨執政期間,是想打破ROC架構脈絡,另外建立一個台灣國(TWN)脈絡,切斷和ROC以及PRC關係的。無論如何,在ROC的憲法制定、施行的時候,台灣是歸屬於ROC脈絡之下的(花蓮縣還出過個後來在228事件中冤死的制憲國大代表張七郎先生呢),對一個把自己放在ROC脈絡底下,以ROC為信仰的人來說,消滅想把台灣從ROC架構分離出去的台獨思想、主張如果還不是忠於ROC,那又該如何評價他的思想?

    第四,承上,如果說主張中國統一不可以,那主張台灣獨立可不可以?假如今天有一個中華民國行政院衛生署的科長宛某,利用下班時間在網咖透過網路發表"中華民國已死論",主張扳倒中華民國(未涉及中華民國刑法100條之內亂罪),建立台灣共和國,那公務員宛某該被解僱嗎?

    第五,再從利益衝突的角度出發,承接第四點;公務人員的工作利益基本上取決於他的長官(台語"頂司",這邊的長官指的是政務官)在想什麼,如果把上述四的例子改成:
    中華民國行政院外交部的大使瓢某,利用返國述職的下班時間,在家利用自己花錢裝的網路發表"馬英九是個大混球"論,主張馬英九總統推動外交休兵根本就是頭殼壞去,不如去吃屎比較實際,那大使瓢某該被解僱嗎?

    第六,具有郭某思想的公務員其實有相當的數量,這次只揪出一個郭冠英,下次是不是要來徹底清查,好好地把所有"思想不正"的公務員通通掀出來叫他們回家吃自己?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26,2009 01:56
    多嘴一下

    公共衛生(Public Health)在醫療領域中,做的是比較前端(預防[疾病]重於治療)跟算數(公衛[疾病、死亡率......]統計)的工作,此外還要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例如陳拱北[K.P Chen]老師當年在台南做烏腳病,國醫公衛整系以前在中國東北做鼠疫調查)。

    因此對公衛人而言,"讓所有的人都能看到服務水準整齊且優質的病"是他們的第一要務,如果某人因窮困付不出醫藥費用,進而導致了疫病的流行,對公衛人而言就是破功。而且像SARS、TB(肺結核)、新流感等等飛沫傳染,或者瘧疾、登革熱等等透過病媒傳染的疾病,都要透過國家的強制力才有辦法進行隔離、大規模強制噴藥(台灣比較沒有這種狀況,但外國有因宗教信仰而不讓人噴藥殺蟲的)等等對抗措施。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26,2009 03:30
    所長

    政府各單位人員外派後,均編制於外館中."理論上"均由外交部統一指揮.因此.不管是新聞局.經濟部.教育部....的外派人員.都是外交人員.

    至於公費留學生,不在此系統內.不算.
    | 檢舉 | Posted by Liana at July 26,2009 04:38
    所長

    我覺得判斷的關鍵在於「身分」和「個人」的關係。上班的郭某用公務員身分執行公務,下班的郭某用筆名在網路上嘴砲。這兩個身分是可以分開來看的。當這兩個身分間的連結曝光後,從保障個人言論自由的角度來說,他下班後的身分和言論不應該被限制。但曝光後郭某要如何為自己的筆名承受輿論壓力,就是他自己的責任了。(如果是我大概直接辭職躲回家吧.....)

    以您7月22日假設的狀況,再加上沒有人,或是只有極少數人私底下知道郭某=范某的條件,我覺得公務員郭某並沒有做什麼錯事,也沒有妨礙到別人的利益,所以沒有該不該處罰的問題。

    但要是「郭某=范某」被大眾知道了,而且使駐外單位、新聞局或相關機關的施政能力遭到質疑,則可以請郭某迴避,像是休長假或調離現職。雖然調離現職也是處罰犯錯公務員的一種方法,但在這裡應該視為迴避,因為調離現職是雇主為維護其利益可作的決定。而郭某腦袋裡想什麼,下班後要用另一個身分則不是上司應該管的事。

    要做到這樣,言論自由才稱得上被保障。旋轉門條款的類比並不適用,因為旋轉門條款的用意是防範離職公務員用過去的經歷換取轉業後的利益。但郭某下班時在網路上嘴砲,應該說不上獲得利益,在身分曝光前,也說不上妨礙服務機關的利益。所以調離現職應該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如果說人民是公務員的上司,那也應該要有人循司法管道處理公務員郭某的事,然後由法院來判斷。但大家都知道這條路很漫長,能不能找到保有程序正義又有效率的方法是應該思考的問題。否則就跟「依法行政,謝謝指教」一樣,聽起來像在敷衍。

    但要是假設中的郭某像現實的郭某一樣先否認再公開於媒體承認,那就只能請他走路了。言論自由可不包括說謊啊~~
    | 檢舉 | Posted by FreeLeaf at July 26,2009 06:15
    | 檢舉 | Posted by droute at July 26,2009 10:15
    FreeLeaf

    郭某匿名與否,上班或下班時間為與雇主利益相反的行為言論,在我看來並非不同類型,只是證據的問題,就像蒙面搶劫只是讓檢警增加破案的難度,在法庭上要有更多的證據,與不蒙面的評價應該相當。當然,這裡的前提是,郭某的言論本就違反其工作倫理,這一點,即使在私部門,老闆還是可以開除員工的,有判決可查。另外,不論公私部門,對員工的處分,依照契約及法規,本就可以直接作成,反而是被處分者,才有尋求法律程序救濟的需要。
    | 檢舉 | Posted by phillip at July 26,2009 10:25
    郭某是怎麼被發現的?他是用本名在聯合報投書,被發現內容與網路上另一個「稍有名氣」的范蘭欽內容雷同。嚴格說這不是人肉搜索,應該是郭某自暴身份。

    今天若針對網路上一篇講馬英九是笨蛋,動用公權力(刑事局偵九隊)去查IP,進而查出此人是外交官,再做出類似郭某的處份,那才是違反言論自由。
    | 檢舉 | Posted by Dowland at July 26,2009 13:10
    其實郭某人這檔事,在本所長這幾天遇到一些狀況以後,發現越來越吊詭了。

    對一般企業的員工而言,與雇主利益相反的行為言論很容易區別(因為雇主很好認,不是董仔就是總仔);但是對國家公務員而言,他老闆到底是哪位?馬先生、駱先生、陳先生還是劉先生?
    馬英九現在在當總統,他的外交策略跟前手的陳水扁可以說是相反;在其他條件(例如中國統一台灣的企圖)不變下,這兩個人的策略一定有一個是錯的,但這兩個人的策略各有其相當人數的支持者,作為國家公務員(例如外交部的外交官)要嘛不是在扁朝受了委屈,不然就是在馬朝受了委屈(如果發自內心認為兩朝都沒有受委屈[認命型的不算]的,您對他老兄的評價大概不會太高),這樣下去他一定精神錯亂。
    或言人民才是公務員真正的老闆,但這種說法是否在否定選舉制度的正當性?

    有個比較麻煩的狀況是,活在台灣、澎湖、金門、馬祖跟其附屬島嶼上的這些公務人員,他們效忠的政府招牌叫做"中華民國"(中國共和國,Republic of China),不是台灣國,而台灣國的成立與中華民國的存在相衝突-除非中華民國在消滅/合併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後,退出上述四島及其附屬島嶼並將之留給台灣國政府。
    好啦,范某人向來是以反台獨為職志的,結果范某的本尊反而被他熱愛的中華民國來這麼一下,就中華民國體系的脈絡觀察不是顯得很混帳嗎?
    (當然反過來說,從台灣國的脈絡出發,郭某應該被拖去就地正法才對,解僱根本是縱容他的行為)

    還有一個問題可以思考:
    1)唱反調的公務員
    假設中華民國的某大使瓢君,用郭某人發文的模式,經常以筆名於台獨刊物上投稿支持、聲援、論述台獨理念,後來因為將其理念公開投書報紙,被網友發現瓢君原來是個鐵桿子泛綠,跟總統的理念背道而馳,那麼跟總統理念相反的外交官瓢君是否該被解僱?
    2)狂吐槽頂司的軍人
    國防部戰規司的中將盆君,用郭某人發文的模式,痛罵馬英九總統的國防策略狗屁不通,根本是腦子長洞才會想出來的豬頭策略,結果也被網友發現盆君原來是在國防部上班的高階軍事將領。跟三軍統帥-總統理念相反的盆將軍又是否該被解僱?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26,2009 15:00
    還有一件事情

    雖然這回郭某人可說是犯眾怒,不過依本所長管見,這純粹是因為"消費(修理)郭冠英不會對任何人造成實質損失"。
    我不是幫郭某人幫腔,而是

    [由某黨的支持者理念出發]
    當ECFA這個只知它會大幅拉近台灣與中國(=賣台)而不知其內容的協約已經儼然成為台灣發展競爭力的明燈之時,支持ECFA的人竟然會去修理一個講出消滅台獨皇民的郭某人?

    ==========

    本所長敢說,如果溫爺爺看到郭冠英被欺負以後,就把放來台灣的觀光客人數縮減,或者只要遇到統派被欺負,人民政府就會自動接獲台資企業違建的檢舉,再利用查稅等手段修理台資企業,我想屆時自然會有很多人自動出列聲援郭某人呀。
    (請不要說那種"廠商會跑路"的話,奇美許文龍當初不也被婊的非常慘?他的鎮江廠好像還沒撤耶......)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26,2009 15:14
    『或言人民才是公務員真正的老闆,但這種說法是否在否定選舉制度的正當性?』

    想請問所長如何得此結論。

    另一個問題是,『何謂中華民國?』

    答案大概分為幾組︰中國(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台灣(不是台灣共和國)。

    而以郭某人的文章內容來說,他算是第一組-這種人在台灣當然不少,但他進一步說其他人都應該被河蟹,那他被砍頭祭旗也實在很正常。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26,2009 16:09
    再假就不像了。有那個網友會自稱「白網友玫瑰」的?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6,2009 17:34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6,2009 19:01
    真的很G*,我打個半死的文章竟然因為鍵盤太小,按到F3還是F4整個不見

    所以我簡單講:
    當政府的意志與人民的意志相左,但政府的正當性卻仍然存在(沒被罷免)時,跟政府唱反調的公務員(例如反對今上外交休兵的外交官、反對今上跟中國簽ECFA的經濟官員)該怎麼處理?

    另外,用言論消滅中華民國這檔子事,嚴格地說還是違法行為,只是因為並沒有使用暴力強制手段,所以才被阻卻違法,進而不成立犯罪。因此從ROC的角度來說,河蟹台獨份子的郭冠英理應成為中華民國的英雄(當然,他就會變台灣國人的狗熊了)才對呀。
    (忘記從哪聽來個口號是:消滅台獨,捍衛中華,人人有責!)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26,2009 20:53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26/5/1ns3o.html


    請問有沒有高手可以解說一下有關於他們的研究,究竟是以哪一種資料為主?例如ECFA到底哪一條哪一款可以促進某產業的發展等等
    | 檢舉 | Posted by eoiss at July 26,2009 22:35
    1972年5月26日,蔣經國在立法院獲得93.38%的同意票,出任行政院長。

    2009年7月26日,馬英九以92.51的得票率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

    37年過去,中國國民黨的進步,僅有誤差範圍之內的0.87%。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July 26,2009 23:05
    【受惠於經貿自由化,台灣實質GDP將增加1.83個百分點,是發放消費券的3倍,塑化、機械、紡織等產業將受惠,卻不利台灣電子業。】

    這個說法很妙,台灣現在這種舉國通通電子業的狀況下,不利電子業的政策,卻能夠有利於其他產業,不知道這個經濟模型是怎麼建的?其他產業的比重,在ECFA前後,怎麼調整?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26,2009 23:05
    盤:

    捉捉蚊子,就可以得到92.51%的支持,很不錯了。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6,2009 23:07
    第一個問題就很有趣了.當論者引用先進國家的經驗來講行政倫理時,常傾向「公務員本身必須維持中立」,不然就是利用行政體系外的管道讓這政策破局.

    如果其他管道都是同一批人?嘿嘿,這也是人民選擇,不接受的公務員就只好去死去死了.


    至於GGY,他的狀況毋寧說是連「認為『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的也要河蟹掉」.這種狀況下大概只剩孤臣孽子們會把他當英雄.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26,2009 23:08
    請高手解說+1 該新聞裡還提到"台灣實質GDP將增加1.83個百分點,是發放消費券的3倍," 這個消費卷的效果是怎麼估出來的?

    既然是經濟部委託做的報告,消費卷的效果也估出來了,經建會是不是該出報告了?

    (第三次驗證碼...)
    | 檢舉 | Posted by ggsadventure at July 26,2009 23:11
    兩位館長,和其他高手
    讓不才請教一下
    這種衡量政策衝擊的模型,除了structural form之外,好像只能(?)用D-in-D做。ECFA這種問題,可能用D-in-D做嗎?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27,2009 00:11
    所長

    依您之見,現在中華民國的公務員公開說
    "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我不喜歡中國."

    會有甚麼情況?
    | 檢舉 | Posted by Liana at July 27,2009 01:23
    >>>ECFA這種問題,可能用D-in-D做嗎?

    如果可以找到不受ECFA影響的產業作為對照組,等ECFA實現之後,應該是可以用D-in-D 來分析。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7,2009 07:05
    我也這樣覺得,也就是沒有實現前,是不可能用D-in-D的。那這個ECFA的影響到底怎麼估計的呢?除非用structural form model,不然應該逃不出Locus 批評的魔咒。用structural form 估計,什麼假設都不用解釋,直接結果端上來,會不會太屌了一點???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27,2009 07:24
    >>>ECFA這種問題,可能用D-in-D做嗎?

    如果產業間資金與勞動的流動很快,ECFA實行後會將受損的產業(或者不受影響的產業)資金與人力吸引到受益的產業,這會bias up DD estimator。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27,2009 09:27
    我猜
    台灣=(香港+澳門+朝鮮+新加坡)/4
    | 檢舉 | Posted by 黑都醜 at July 27,2009 13:06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7,2009 19:28
    歐巴馬處理這回哈佛教授問題和公辦健保兩大小議題上,失分不少。相較之下,我們鷌騜還真是龍氣護體.......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27,2009 19:45
    是否有龍氣護體決定於選民的公民程度。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7,2009 19:48
    長期黨國教育媒體洗腦的開花結果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27,2009 21:13
    一個人
    既是天子傳奇的主角(皇氣護體)
    又是深邃美麗的亞細亞的主角(倒楣王,碰到他的人會很倒楣)
    又當過記者
    又當過攝影師
    又兼黨主席

    有沒有人懂日文的,去和日本 JUMP 合作一下啊
    這架構比什麼海賊王的還要大啊
    是的! 我們可以叫他 **特殊地區王**
    | 檢舉 |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July 27,2009 22:34
    痞子英雄與高雄

    "主動召集了高雄市各局處官員會商,強調會議結論就等於跑文,只要官員點頭就算OK,日後再補行公文..."

    ㄟ,想問一下,這樣不會出問題嗎?被說啥米圖利廠商之類的...

    最近高雄真的好熱門啊,就跟天氣一樣(扇)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July 27,2009 22:46
    少:

    我搞錯了,以為你是要做國家的FTA分析,D-in-D好像有人做過了。不過我覺得sample太小了,每個國家簽的FTA也不盡相同,不太可靠。

    產業的差別好像蠻有趣的,做的人可能不多吧。話說回來,還是國家整體比較重要,適當的re-distribution是可接受的。不過你指出的電子業比重大,受ECFA害,結果反而對國家有利,這是很基本的數學問題,這些研究學者有必要提出說明。

    郭凱前陣子說他很羨慕美國的CBO,國會下的超黨派研究單位可以嗆聲白宮。我是不相信真有什麼超黨派的單位,誰不聽命上面的老闆?不過一個預算獨立的機關,這時候來做ECFA的分析,當然會比什麼經建會或是經濟部委託的單位要來得客觀多了○所以我也期待台灣的CBO趕快出來!
    | 檢舉 | Posted by Jia-Yuh Chen at July 28,2009 03:28
    小弟一點想法

    在KMT的立法機關下想催生獨立機關感覺很困難
    據我記得之前
    KMT還想通過獨立公家機關去獨立的立法
    順利的話
    第一個拔的就是彭總的毛
    財政貨幣大權都僅握手中..
    | 檢舉 | Posted by letibe at July 28,2009 04:59
    ML

    我斷斷續看過幾集,也不可思議拍得那麼好,讓我非常期待蔡導的下一部戲。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July 28,2009 08:01
    「林怡君檢察官在論告時指出,扁案是司法史上重要的一頁,吳淑珍擔任八年總統夫人,有重要影響力,曾經是多少台灣人的希望;是什麼樣的誘惑,讓陳水扁和她忘了選民的託付,讓台灣的經濟蕭條、人民生活困苦,這個答案就是「貪婪」。」

    扁讓經濟蕭條生活困苦是從哪裡判斷而來的
    這比較像是新聞稿不像論告內容

    扁案真的是司法史上重要的一頁
    | 檢舉 | Posted by emily at July 28,2009 10:02
    扁案結束後會成為法學院的經典教材的...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28,2009 10:45
    扁案對法學院有教育意義嗎?
    告訴法學院學生你們學的一切都是沒用的, 遇到政治通通要轉彎?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28,2009 12:37
    馬政府沒有公布ECFA具體的內容,就滿嘴可以提升經濟成長率若干百分點。這跟在夜市賣藥的有什麼不一樣?

    先把ECFA具體條文拿出來再說。畫個餅就要人民開張空白支票,實在很難讓人接受。
    | 檢舉 | Posted by J.S. at July 28,2009 13:05
    為什麼敝國的檢察官喜歡在起訴書裡面寫些有的沒有?不是扯宋朝的制度,順便落兩句古文,就是把起訴書當成抒情文在寫。只寫被告犯了甚麼罪,證據是甚麼,這樣不是大家省事點?
    | 檢舉 | Posted by J.S. at July 28,2009 13:11
    檯面上的政治人物
    唸法律的比例高的出奇
    這讓我覺得好奇
    學有專精的政治系學生為什麼會玩不過法律系的學生?

    我猜想一定是法律人的養成教育中
    培養了某項從政不可或缺的能力
    而政治系卻不知道這種能力是必要的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July 28,2009 13:31
    ML:
    因為現在在高雄拍戲都有專人對劇組負責,也就是說那些公文其實是那個專人在負責幫他們跑的,所以劇組只要跟專人開會就好了

    高雄卯起來做城市行銷,所以有了這個產物:高雄拍片網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July 28,2009 13:46
    政治系學的主要是分析政治情勢和政治理論,而不是政治實務操作和權力鬥爭啊。XD
    | 檢舉 | Posted by ACE at July 28,2009 14:06
    制式答案:政治學系跟實際玩政治是兩回事謝謝.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28,2009 14:11
    想想也是

    畢竟當比賽拳頭母才是國際政治的現實王道時,唸國際公法還真是令人感到不知所為何來(昏)

    這個邏輯也可以運用在公開宣稱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的中華民國公務員身上。
    照講,當你老闆是一個開"中華民國"(Rep. of China)政府的,公務員否定自己是中國人無異於婊自己老闆-因為中華民國並不允許非中華民國人任該國公務員-不過實務上,因為中華民國所轄範圍內的國民對於自己的國家地位認同並不一致,而且否定自己是中國人的中華民國國民也不少。
    所以一句話:政治問題要用政治方法解決,而不是經濟或法律方法。
    (不過如果有直接強制力方法可用的話,只要你臉皮夠厚,那將會比任何方法都管用。)

    所以,該公務員大概會變成藍營的狗熊、綠營的英雄,跟同事眼中的混球-
    因為他的同事接各式各樣的聲援&抗議電話接到沒辦法辦正經事,所以俗話說得好:千萬別幫自己的同事搞飛機,否則

    就是這樣,喵~~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28,2009 14:52
    歷史正夯:朱棣造反要先搬出家法來證明正當性。

    國際公法的功用也差不多:證明對手應該挨這一拳還不可以叫。

    (更充滿政治奧妙的是後來的另一句話:『殿下是先去拜先帝的墳呢,還是先登基呢?』)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28,2009 15:56
    那麼經濟系跟實際玩經濟有沒有關係?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28,2009 16:20
    高雄的城市行銷算什麼,台北的才猛:台北好正點好市在身邊台北好棧台北好藝術台北好幸福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July 28,2009 16:46
    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念法律的比例出奇的高...

    所謂的「檯面上的」是指那些總統、天王們嗎?
    這在台灣會不會有一定的歷史背景或巧合?


    不過我猜美國或德國等國家,
    會不會念法律的政治人物,比例上也相對其它背景的人高?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July 28,2009 16:51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8,2009 18:06
    從wiki上初步整理出有法律背景的美國總統:
    巴拉克·歐巴馬、比爾·柯林頓、傑拉爾德·福特
    理察·尼克森、哈瑞·S·杜魯門、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卡爾文·柯立芝、威廉·霍華德·塔夫脫、西奧多·羅斯福
    威廉·麥金萊、格羅弗·克利夫蘭、班傑明·哈里森
    切斯特·艾倫·阿瑟、詹姆斯·A·加菲爾德
    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亞伯拉罕·林肯
    詹姆斯·布坎南、富蘭克林·皮爾斯、米勒德·菲爾莫爾
    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約翰·泰勒、馬丁·范布倫
    約翰·昆西·亞當斯、詹姆斯·門羅、約翰·亞當斯
    湯瑪斯·傑佛遜

    44個曾任美國總統的人據我非正式的統計有26人有法律背景,若只算20世紀以來的19人中有9人
    此外我所謂的法律背景指曾修讀法律學位(肄業也算)或擔任過律師法官檢察官等職位者
    有漏掉或錯誤的請補充
    | 檢舉 | Posted by shinstar at July 28,2009 18:42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8,2009 18:58
    今年國考作文題目就是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欺欺欺欺。

    不過林檢座顯然歷史沒學好:宋太宗是趙光義…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28,2009 19:08
    貪婪是sin,並不是crime
    這位檢察官以為他是誰?上帝嗎?
    告訴我們阿扁犯了什麼crime就好

    civics
    其實...(絞手帕)...我沒看過痞子英雄 :Q
    只看過片頭而已
    那鍋片頭拍得很有日劇的fu
    (私以為日劇的片頭亦是一絕...)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July 28,2009 19:15
    看維基中的九位(包括一個代理九天的)西德/德國總理,(不正式統計)有兩位有法律背景,其中一位念了一年後就轉主修到歷史和國家學~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July 28,2009 19:25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8,2009 20:14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8,2009 20:18
    鬧了半天,原來是「貪婪罪」喔。

    和檢座提到的宋朝彷彿的中世紀歐洲,宗教法庭必將動用Hexenhammer,將被告吳淑珍以女巫定罪,判決燒死。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July 28,2009 20:25
    除了「貪婪罪」,還有「良心何在罪」。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8,2009 20:42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這應該是罵那些無能推拖不做事的官
    例如馬英九之流的吧
    那個檢查官那裡畢業的?
    請他去找余伯伯好好唸些文言文
    | 檢舉 | Posted by 黑都醜 at July 28,2009 22:09
    因為有卡奴,所以要在國中教理財知識....
    因為有記者中文太爛,所以要在國中時進行一個修辭學教學的動作

    ....
    再過幾年,貪婪罪、良心何在罪,大概也會找出一個量化的方法;然後在國中的時候就對「如何設計一個有效度的問卷誘使問卷填答人顯露真正的意圖」進行教學.....
    | 檢舉 |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July 28,2009 23:04
    貪婪不也是人類社會驅動向前的動力所在嗎?

    沒有貪婪有野心的商人企業家,這社會文明會有如此的發達嗎?

    林檢座真的太瞎了....
    司法官的任用應該要檢討改革跟汰換再教育.....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28,2009 23:30
    聽到某電台報導阿扁的法院攻防戰,檢察官拿報紙報導來論阿扁之罪過。


    如果這條新聞無誤,那本所長不知道能不能向各位全國聞名的經濟大右派提出一個卑微的請求:
    把某一家鐵路局抓去民營化之前,先把某二十幾檢察署拖去民營化,其業務由民營的報館、電(視)台承接。
    反正某一家鐵路局即便民營化之後,它的經營者還是只有少數幾個人,但是把檢察署民營化之後,就可以實踐"人民公審"的偉大理念了。

    可能要麻煩各位讓本所長拜託一下惹
    (哭哭)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28,2009 23:33
    先前我就很納悶,為什麼被告吳淑珍的女兒也遭起訴,原來這是一整套獵巫行動的一部份,和刑法的偽證罪其實無關。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July 28,2009 23:37
    本所長可以幫檢察官回答水月的疑問

    Q:沒有貪婪有野心的商人企業家,這社會文明會有如此的發達嗎?

    A:
    1)最好是華爾街那些貪婪的金融猴子(某本書的形容)的貪婪捅出的這麼大個金融風暴簍子會促進人類的發達-還是你要說,今天摔得高明天才爬得多?
    2)就算貪婪有野心的商人企業家可以促進社會文明的發達,那阿扁也可以選擇去當商人企業家,或是重操舊業當海商律師,沒有必要來從政。政治是很崇高神聖的管理眾人之事,明白嗎?

    (以上如有雷同,本所長發誓:本所長的職業絕對不是檢察官!)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28,2009 23:41
    To 黑都醜:

    誰說馬英九沒有做事的?你沒有看到貓纜跟台北捷運內湖線,以及多少清純少女的尖叫嗎?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28,2009 23:45
    To 白玫瑰:

    能從"莫須有"三個方塊字,擴充到
    "是什麼樣的誘惑,讓陳水扁和她忘了選民的託付,讓台灣的經濟蕭條、人民生活困苦,這個答案就是「貪婪」。 "

    這還不足以彰顯我國國文教育對於寫作及文字堆砌能力的成效嗎(搔頭)?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28,2009 23:50
    貪婪指一種攫取遠超過自身需求的金錢、物質財富或肉體滿足的慾望。貪婪的個體往往被視為對社會有害的,因為他們的動機常忽視其他人的福利(經濟學的解釋,假定市場經濟是零和博弈)。然而,貪婪漸漸為西方文化所接受,因為獲取財富的慾望被認為是資本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WIKI)

    權力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更大的權力。

    商人跟政客兩人的貪婪有這微妙的相似
    所以這兩人也常情投意合相知相惜的攜手同形

    俗話說的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對於人類的貪婪應當是設計恰當的法律制度去引導才是,一味地譴責訴諸道德正義,高喊貪婪是豬狗不如的滔天大罪,這樣能遏止下一個因貪婪而越線的人嗎?。

    所以說扁案這教材在台灣的法學院的啟發性就在這裡...。

    我們是依法條跟現有證據起訴犯罪嫌疑者,還是剪報紙評論報導來用道德起訴罪人,再用法官良心定下刑罰?

    這裡面,有很多故事呢...(嘆)。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29,2009 00:02
    電影"The Stoning of Soraya M"的故事正在台灣現實中發生.

    1. 根據伊斯蘭律法(或者是裡面不肖的Mullah扭曲解釋的律法), 丈夫被控通姦時, 妻子要證明他有罪; 可是妻子被控通姦時, 妻子要證明自己無辜. 也就是在這種邏輯下, 女性是有罪推定, 男性則是無罪推定(像不像台灣司法的"色偏"?)

    2. 丈夫和Mullah勾結在一起掌握絕對權力, 要湊到伊斯蘭律法中審判通姦所需的三個證人一點也不困難(像不像台灣的檢察官, 關係人是押還是放端看他有沒有配合演出?)

    3. 被控與Soraya通姦的男性, 只要指認就沒事了, 甚至最後執行石刑時, 他還要幫忙丟幾個石頭(雖然在劇中他完全丟不下手, 放下石頭就默默離開了)(像不像台灣司法可以把被控行賄的商人輕放, 哪怕是有逃亡事實的通緝犯, 只要他肯幫忙咬扁?)

    4. 完全不知道真相的鄉民, 幫忙丟石頭一個比一個狠(像不像台灣全盤接受媒體報導, 跟著獵巫的民眾?)

    這部片不知道台灣會不會引進? 個人覺得非常值得一看.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29,2009 01:10
    各位好:

    初次留言,但已來咖啡館一陣子,各位的留言是我讀完台灣各大報,讓我的頭腦恢復正常的媒介,謝謝! :)

    看扁案的審查過程,我真要投票建議開放司法官機器人: 輸入被告作的事,搜尋法條資料庫(現代的 不是宋朝的),然後直接判!這樣事情不是簡單又公平的多?
    | 檢舉 | Posted by 綠樹懶人 at July 29,2009 03:29
    你怎知道被告做過的事?你看電視報紙知道的案發過程嗎?看政論節目推得的"事實"嗎?

    我說你曾經結夥強盜,然後沒有提出確切的證據,就憑受害者的片面之詞加上大眾與論的群聲指責,再根據法條明示的刑責,我身為國家法律的執法者,我直接要求法官摸摸良心,判你重刑送你坐牢可以嗎?可以嗎?可以嗎?

    是的,還真的可以哩!我說你做過,你就他馬的有幹過。有誰能糾舉我?沒有人!哇哈哈哈... ...(入戲太深,我以為我是正義的實踐者!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29,2009 04:04
    我很贊同水月對貪婪的看法
    貪婪應該利用制度去引導改進
    將貪婪直接定罪是不太正確的

    貪婪對社會的功過有待商榷
    (貪婪幫助社會進步? 華爾街的貪婪托世界下水?)
    身為人類一個根深蒂固的本性
    它有點像心靈盒子 外界很難偵測並且辨別它
    就算能辨別也得付出極高成本
    這辨別的界限在哪又很難拿捏
    面對這種東西怎麼有可能加以定罪

    舉例來說
    今天大法官宣布貪婪有罪
    那他得怎麼去訂出法條來判定貪婪?

    1.把犯人抓上測謊器 問他貪不貪婪?
    萬一遇到一個什麼錢都黑了
    心理還堅信他是為台灣做事的傢伙怎麼辦?

    2.假設法官只上網查wiki
    認為超出自己金錢的需求就是貪婪
    shit! 那郭台銘第一個被抓進去關啊!
    順便王老先生剛下葬也被拖出來審問..


    我不認同貪婪是sin
    但是貪婪不是crime
    或許應該說人類沒有能力替貪婪定罪
    | 檢舉 | Posted by Letibe at July 29,2009 05:26
    上一篇似乎是電腦問題
    我以為沒送出去連按兩下
    麻煩站長先輩順手刪除一下 不好意思~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28/1/1nw82.html

    "此外,總統也表示,
    中國大陸雖然沒有出席開幕和閉幕,
    但是還是支持各項賽事,他能以總統身分宣布開幕,
    也是對岸釋出善意的表現"

    能以總統身分...
    看來馬英九打從心底認為他是個區長了
    | 檢舉 | Posted by Letibe at July 29,2009 05:31
    為什麼台灣的法律人都喜歡以神自居?

    這和台灣的教師總喜歡當學生的人生導師,好像也沒有不一樣。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July 29,2009 08:54
    理財知識應該是數學老師來教吧
    我印象中國中數學教等比級數時就會講複利的概念
    想要不被騙是要會算而不是背誦理財工具有股票債券...
    | 檢舉 | Posted by shinstar at July 29,2009 09:41
    「林勤綱眼泛淚光,對著陳水扁說總統先生,如果你坦坦蕩蕩何至於此?」
    這要問你們阿,被告說自己是清白就可以放出去嗎,檢察官怎麼說話顛三倒四,還庭上流淚非常不當,這裡是法庭不是教堂歐

    「貪瀆又洗錢 喬事如黑道 檢當庭5問扁:有良心嗎」
    良心說上面各位先進已經批過,至於喬事如黑道要問問台中那邊的才是專家

    每天看完新聞後都要看一集CSI清洗一下腦部
    | 檢舉 | Posted by emily at July 29,2009 10:06
    1.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唸法律的比例高的出奇
    >>綠營勉強可以這麼說,不過這可能還是來自對美麗島世代的印象。藍營「資深」政治人物是法律人的並不多。

    2.在一個運作健康正常的法治國裡,立法是三權當中最積極的功能,議會也是「搞政治」最主要的舞台,法律人從政其實是一種制度需求。歐陸傳統的法律人養成教育是以培養常任文官為目的,德國「考學合一」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因此有所謂 Juristenmonopol,「法律人壟斷」的說法),法律系畢業不擔任律師司法官公務員而去當政客,不過是「下游」進階至「上游」,也算適才適所;搞政治需要的「術」得實際進場操練,念了政治系也不會比較專業。

    如果把法律視為條文化的政策,是敘述政策的語言,那麼,沒有任何專業人士比法律人更適合從政。
    | 檢舉 | Posted by irrenhaeusler at July 29,2009 10:35
    "這個邏輯也可以運用在公開宣稱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的中華民國公務員身上。
    照講,當你老闆是一個開"中華民國"(Rep. of China)政府的,公務員否定自己是中國人無異於婊自己老闆-因為中華民國並不允許非中華民國人任該國公務員"
    我想這裡有一個問題必須釐清,現代的政府並不擁有國家主權,應該只是國民主權下的代理人。也因此政府並非一切價值的最終決定者,所以公務員否定自己是中國人,是否就不適任,應該還有很大討論空間。就像東德士兵射殺逃離柏油微牆的人民,即使是受命於政府,一樣必須受非難。
    | 檢舉 | Posted by phillip at July 29,2009 11:06
    既然法律人比較適合從政
    政治系就應該拼命念法律才是呀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July 29,2009 11:40
    你這樣是預設『政治系學生必定以從政為出路』。事實上當然不是如此--我的同學什麼職業都有;就算是法律系,也不見得一定會考司法官。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29,2009 11:59
    『電機系學生必定以工程師為出路』。事實上當然不是如此,開計程車、做餐飲拉保險的,我的同學也是什麼職業都有。
    只是學校設計教學的目標,當然是以畢業後能學以致用為原則,故假設『政治系學生必定以從政為出路』並沒有問題。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July 29,2009 12:27
    既然電機系的學生也是什麼職業都有,未必學以致用,那為什麼你一定要假設政治學系的學生必定走(從政)這條路呢?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29,2009 13:03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29,2009 13:52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29,2009 13:55
    大家還沒看出他們的共同特徵嗎?

    語帶哽咽,目泛淚光。

    馬英九及其徒眾、中國國台辦幹部、扁案的檢察官,從分類的方法來看,這些人不難歸為同一類。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July 29,2009 14:25
    我覺得並不是法律人容易把自己當神,
    而是「父母官」的觀念,
    以及「握有公權力」=「站在道德高度」還
    有意識無意識地深印人心...包括被「管」和「管」人的~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July 29,2009 17:38
    今天經過台北市龍門國中,看見大門上掛著紅布條,「狂賀!本校為98學年度國中額滿學校」。
    | 檢舉 | Posted by 遠 at July 29,2009 19:51
    所以,看起來各校真的都面臨缺額的問題了。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29,2009 19:58
    談ECFA 「政府會讓電子業損失嗎」

    用喊的比較快...

    前面諸位質疑我們政府為什麼可以電子業的損失大,最好總體的利益還是會正的?
    現在有皇氣的人已經嗆聲了....
    | 檢舉 |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July 29,2009 23:15
    又要偷懶了 :p

    1)
    雖然現代的政府並不擁有國家主權,應該只是國民主權下的代理人,但是當國民透過自己意志的表達(也就是選舉制度)來挑選自己的代理人(agent,不過本所長以為proxy這個字也可以)以後,跟這個ROC政府唱反調的公務員是不是就要解僱?
    這就是為何本所長先前要強調政府正當性問題的原因。
    (意即,在選舉制度正常運作下,政府沒被換掉可以視為對政府政策的不否定,此時若國家公務員的理念與政府唱反調甚至對幹,應該如何面對?)

    另外,
    中華民國=ROC

    中華民國=ZhongHuaMinGuo(ZHMG)
    這兩派怎麼樵,這個..........
    再說一次,政治問題的解決方法是政治,不是法律;如果有辦法拿出夠多錢,也許經濟也會是種解決方法。

    2)
    學校的各科系如果沒有以該係科的本業為主投入教學工作,那真的是很奇怪的一件事(你能想像經濟系不教個體經濟學而改教電力系統嗎?)
    indefensible 的意思應該只是在表達政治系以培養學生從政為預設(Default)目標這檔事而已,吧。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29,2009 23:29
    經濟系學生學經濟學, 經濟系教授研究經濟, 但不表示每個經濟系的都賺大錢開公司或是以投入職場為經濟系的預設目標

    同理, 政治系學生學政治學, 政治系教授研究政治, 但不表示每個政治系的都當立委做總統是以投入政壇為政治系的預設目標

    研究一門學問與實際從業是兩回事
    | 檢舉 | Posted by ACE at July 29,2009 23:35
    正好發現一本新出爐的碩士論文:

    臺北市額滿國中鄰里效應之探討

    還沒時間看,不知道做得怎麼樣。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30,2009 00:15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30,2009 00:26
    研究一門學問與實際從業雖然是兩回事,但是系科的預設目標如果沒有往就業方向接近過去,這種系大概不會出現在工學院。

    經濟系的課也不可能設計的讓學生沒辦法在商管界存活呀。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30,2009 01:43
    研究一門學問與實際從業之間的差異可能會根據系所研究的主題而不同;

    不過本質上應該與就業差異相關較小的企管系,其實差異也還蠻大的。例如,這幾年開始流行的「個案教學」,說穿了除了對實際有工作經驗的經理人幫助較大外,對於聯考體系的學生是能有多少幫助?

    但是反正大家都這樣流行囉,所以從國立到私立都流行了起來;

    不過最後花了這麼多功夫,基本上企業在選才還是從國立大學與英日文人力下手挑選;也就是說學界高高興興準備的東西,到了業界人家才不理你呢.....
    | 檢舉 |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July 30,2009 08:45
    請問館主和各位館友一個問題,如果ECFA的重點是兩岸互相的關稅減讓,請問大家是否支持?

    另外,如果ECFA的重點是兩岸互相的關稅減讓,但必須以台灣在主權與人權等議題上重大讓步為代價,請問大家是否支持?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30,2009 09:26
    "在選舉制度正常運作下,政府沒被換掉可以視為對政府政策的不否定,此時若國家公務員的理念與政府唱反調甚至對幹,應該如何面對?"
    這就要看理念是什麼,唱反調的實際作法是什麼,還有政府權力和作為的正當性界限在那?如果照所長的說法推到底,美國政府民主黨上台,共和黨的就要全部下台,不管政務官還是事務官,是不是有些怪怪的,不過聽說美國早期真的是這樣幹的,但重點是,現在為何不這樣做?那違憲審查又是怎麼一回事,甚至連憲法都有可能違憲?"在選舉制度正常運作下,政府沒被換掉"不就代表絕對的正當性,又何必審查?這讓我想到有人對儒家的批評,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且是永遠合理,但政策總是不斷在改變,改朝換代也一直在進行。

    ps.很不好意思,沒有立論基礎的亂入,請多包涵。
    | 檢舉 | Posted by phillip at July 30,2009 09:38
    乍看之下,真的不知道「額滿」為什麼值得掛紅布條狂賀。
    查了過去幾年的紀錄,龍門國中2004年設校首度招生時為「額滿學校」,之後都非額滿學校,今年再度成為額滿學校,鄰里之間的看法是跟升學績效有關。
    會不會額滿取決於多少人遷戶籍到這個學區,遷戶籍者的流動性很高,學校升學績效「欠佳」,遷戶籍進來學區的少,學校不會額滿,升學績效好,遷戶籍來的人多,就會額滿。
    | 檢舉 | Posted by 遠 at July 30,2009 09:53
    馬竟然會在中經院的ECFA報告公布後立即否定該報告的主要結論。經濟部和遠景基金會這次大概是捅到馬蜂窩了。

    ECFA果然是不可以具體化的。一旦具體化就會有兩個簡單的事實被人們認識到: 第一,會有產業受損(還是電子業!);第二,會有勞工受損(還是受益勞工的兩倍!!)。這些大概是馬政府最不願意台灣人認識到的。

    感謝經濟部,遠景基金會,與中經院對台灣公共政策討論品質的貢獻。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30,2009 10:13
    我還是不能理解,如果前後都是零關稅,這個-7%的電子業衰退衝擊,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托夢來的嗎?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30,2009 10:28
    經濟日報今天有台大林建甫教授對ECFA數據的看法
    我擷取一段意思上來:

    "模型的建構是GTAP
    它假設完全就業 因排擠效果而對電子業不利
    但是電子業的適應能力強
    所以業界根本不擔心ECFA簽訂
    目前的GTAP是套用現有均衡下的參數
    一旦政策實施後體系改變
    參數變動 其數據便會失真"

    看完以後越弄越不懂
    到底是ECFA真的好?
    還是台大經濟也出來替政客背書了.....
    懇請哪位前輩分析一下
    | 檢舉 | Posted by letibe at July 30,2009 10:38
    少,

    一個可以替中經院解套的說法是,該估計值的standard deviation 是10%,所以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zero。(所以馬,中經院,和少都沒錯)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30,2009 10:39
    拿一個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zero的答案,出來要大家幫政策背書,中經院也未免太@#$%^&(以上是消音髒話)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July 30,2009 10:43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30,2009 10:55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30,2009 11:00
    坦白說,我完全不能接受這種說法。
    這不是簽定甚麼「區域和平聲明」、「六方會談後共同聲明」,如果ECFA的真正目的是要做純粹宣示意味的聲明,那幹嘛這麼麻煩,找一個高階官員到香港或是中國派一個來台北,大家開記者會就可以說了,這種象徵意義的聲明,破冰的意味比誰去發表來的重要。


    今天這ECFA不是啊,他是經濟性的協定,誰聽過哪兩個國家彼此之間簽經濟協議,是可以先簽再講的?就算打了幾次仗,跟世仇沒兩樣的德國與法國,要搞煤鋼共同體,簽屬的對象與事物都很具體,只有一開始的聲明很抽象。


    今天這是怎樣?因為兩岸不是兩個國家?所以隨便都沒關係?館長還真說對了,一個國家的公民水準,從這裡就看得出來,我家樓下一堆人還在那邊說不簽就會沒工作、經濟更差。
    | 檢舉 | Posted by eoiss at July 30,2009 11:07
    林勤綱是阿扁室友?

    ps. 驗證碼:FUNY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30,2009 11:39
    這個更有趣: 中經院否定中經院的報告

    史慧慈說,不利於電子和電子產業,是分析模型的限制,但不會發生在實際的狀況下,因為還需要做專業調整。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30,2009 11:58
    有強烈目的性的研究,目的如果與真實存在差距,註定是要左支右絀的。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30,2009 12:01
    電電公會否定中經院報告

    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鄭富雄表示,調查報告認為,簽署ECFA對電機電子產業影響最大,他已要求調查單位「再查查」...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30,2009 12:30
    曾經去過寢室聊天而認識的朋友--->室友?(林勤綱的定義)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30,2009 12:35
    看來研究報告這條路要給ECFA加分很難,會不會過沒多久

    雜誌又要出現
    經濟學家預測謬誤紀錄的專題報導
    | 檢舉 | Posted by 黑手黨 at July 30,2009 12:41
    水月,

    可以請館長開示一下,「裝熟」是不是出社會的重要技能。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30,2009 13:20
    "根據萬事達卡國際組織最新研究調查發現,大陸消費者最想出國造訪的旅遊目的地是香港,其次則是日本,台灣則落居第六,也輸給泰國、新加坡及澳洲。"

    台灣還輸給新加坡...大陸消費者想去新加坡是因為要去存錢嗎?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July 30,2009 13:21
    GTAP是很像電動玩具的軟體,很有必要看看到底輸入的參數是什麼,到底有沒有做sensitivity analysis。
    | 檢舉 | Posted by Jia-Yuh Chen at July 30,2009 13:48
    現在要看懂政府的統計數據,已經變成一項挑戰。這個2009年6月重要經社指標速報,應該是主計處每月都公佈的。該表中,對今年全年與各季的成長率的預測是:

    全年 -4.25
    QI -10.24
    QII -8.50
    QIII -2.98
    QIV 5.20

    姑且不論這些預測數字對不對,全年的數字是-4.25%,未免比各季的加權平均差太多了,除非後兩季的權數不正常的高。另外,2009年預測的GDP是3,640億美元,跟2008年的數字3,913億美元比起來,應該是衰退7%。那到底-4.25%是如何算出來的?

    是不是不能拿美元算? 用台幣的數字算是衰退2%,這一定暗示了今年的匯率和去年很不同。但該表顯示出昨天7月29日的匯率和去年的平均幾乎一樣。

    有沒有人有辦法合理化這些數字?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30,2009 14:59
    抱歉,錯看一個數字,加權平均的數字合理,但美金台幣的矛盾仍在 。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July 30,2009 15:13
    吵吵吵, 拿出 ECFA 到底是什麼東東來讓大家看看討論不就好了? 有這麼難嗎?

    搞什麼"談判底牌不能公開"這種花招. 公司派人去談生意底價當然不公開, 但要去買店面還是工廠, 為何要買, 總得和股東會報告一下吧

    我想我永遠不會懂這些做官的邏輯.
    | 檢舉 | Posted by Dr. Slump at July 30,2009 15:47
    見不得人的好東西,大概不是什麼好東西。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30,2009 16:18
    Richter,

    裝熟可能不一定是出社會的重要技能,
    但是...
    謊稱「跟小豬熟」 潮男東區騙車錢...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July 30,2009 17:02
    以下文字來自於經濟部有關ECFA的新聞稿;
    「由於自台灣銷往中國大陸大部分工業產品之關稅降為零,台灣將較日、韓等競爭對手國更早取得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優勢,進而取代日、韓的地位。
    以主要石化原料為例,2007年中國大陸進口總值約763億美元,台灣占15 %,韓國占20 %,日本占18 %;如將中國大陸的平均進口關稅6.17%降為零,將有助於我國取代日韓原有38%之市占率,約380億美元。續以機械產品為例,2007年中國大陸進口總值約1,177億美元,台灣占5.8%,韓國占9.2%,日本占21%,東協占14%;如將中國大陸的平均進口關稅7.85%降為零,將有助於我國取代東協及韓國原有23%之市占率,約270億美元,並有機會挑戰日本在中國大陸市場之地位。」

    難道它的意思是說,只要關稅降為零,這兩項產品(石化原料、機械產品)就可全吃競爭對手的市場?

    小弟真的是不懂,能否恭請專家解惑?
    | 檢舉 | Posted by foreman at July 30,2009 17:13
    〈國貿局長:台灣不拿大陸市場 老天會笑〉

    我們有自以為是神的檢察官,用神諭來推銷政策的官員,不曉得台灣是否還在人間?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30,2009 18:21
    台灣競爭力論壇總召集人林建甫表示,經濟部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的ECFA研究報告,是假設全面性關稅為零,或是一個貿易自由化下的「一般均衡模型」,無法涵蓋若兩岸簽ECFA、對岸釋善意,展現出的人民信心與企業效益。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30,2009 19:09
    哈哈,放大絕了。

    先前跟人分析消費卷效果趨近於 0,就有人說還有經濟學無法衡量的人民信心效益。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July 30,2009 19:29
    總統:消費券達成階段性目標 不需再發
    http://udn.com/NEWS/NATIONAL/BREAKINGNEWS1/5049410.shtml

    總統指出,今年初發行的消費券,經建會的報告很清楚地顯示,原來預計能夠增加GDP的效用已經達到了。

    報告在哪?
    | 檢舉 | Posted by gito at July 30,2009 21:38
    經建會的報告,只有聰明的人才看得到。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30,2009 21:49
    "行政院30日初步確定99年度中央政府的總預算額度...至於歲入歲出短差的新台幣1891億元,和連同的債務還本金額,則將全數將舉借債務彌平。"
    "99年度的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歲出共核列了新台幣1,922億元...所需財源也是全數以舉借債務支應。"

    所以至少要借大約4000億嗎?!


    來看2004年的新聞
    台灣新危機!國家信用刷爆

    壹、台灣是亞洲唯一被調降主權評等的國家

    貳、揭穿財政部的謊言,再2年不平衡,陳水扁下台
    "民進黨執政這幾年,不僅政府赤字擴大,更用各種特別預算的名義舉債,被調為負向財政部應該虛心的檢討"

    參、泛綠過半的兩條路,股市大跌與加稅
    "如果這一次立委選舉讓泛綠過半...將會讓台灣的財政更困難,我們將會再度被調降評比..."

    肆、民進黨舉債速度世界第1,是國民黨的2.5倍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July 30,2009 21:50
    舉債只是個是小問題,只要簽了ECFA,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30,2009 21:55
    就說馬上就會好啊!
    至於怎麼好,你們不要問,難道政府會胡塗到把不好當好?
    跟著我就對了啦~~
    | 檢舉 | Posted by 黑手黨 at July 30,2009 22:41
    林建甫跳出來為ECFA背書並不意外,
    光看他之前的動作就知道:
    http://www.udn.com/2009/5/27/NEWS/NATIONAL/BREAKINGNEWS1/4930383.shtml
    | 檢舉 | Posted by season at July 30,2009 22:50
    後來我在想林勤綱說他是阿扁室友的動機何在?
    有一個政治的陰謀是向世人說他"大義滅親"!
    果然成功博得水果日報當日頭條啊~
    一舉大量累積政治資本!朝總長寶座邁進!
    (不知情的民眾看那天的水果報應該會很感動吧?)

    林勤綱啜泣地說:「親愛的朋友,請原諒我,必須釘死你,才不至於讓你之前的貢獻,只是如王莽般虛假」

    檢察官是建請法官判決死刑給阿扁吃嗎?......
    ------
    宋太宗名言:「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諷刺的是宋朝滅亡了,而且還是死在異族的手上。

    道德勸說有用,那麼這世界還需要法律軍隊嗎?
    檢察官怎不先想想你們是在幹啥的?想學牧師當聖人?想想還真可笑.....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30,2009 23:01
    剛去查新聞,才發現室友說是空穴來風.....。
    抱歉,請原諒我的無知,別把我釘死....。
    ----

    跟據了解,林勤綱當天沒有說他與扁「同居」過,只說兩人過去曾經認識。所以次日媒體在報導論告過程時,都沒有提到兩人是「室友」,至多僅有某媒體說他在就讀念台大時「雖然沒住在學校」,但常到法學院宿舍和學長學弟高談理想。

    而有關「室友」之說,可能起自於中廣在29日的某則報導。該篇報導說兩人「曾是同一宿舍的室友」,但記者並未具體說出是否住在同一房間。到了晚間,民視《頭家來開講》更進一步說,陳水扁跟林勤綱還有許志仁3人是室友。也因為各方捕風捉影,所以才會讓吳文清誤以為林勤綱要搶當「同居人」。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30,2009 23:08
    讓我帶大家去做一個夢,想想新台幣兌美元是八:一的夢境,那時的台灣會是什麼樣的榮景:人均所得五萬美元,股市三萬點,只有高級,無汙染的製造業,到處都是乾乾淨淨的,美美的服務業,知識經濟被發揮到極致。這聽起來有點烏托邦,但是,請你仔細想一想,為什麼新台幣會升值?因為對台幣有需求,有強大的需求才會升到八:一。為什麼對台幣有需求?因為我們台灣一定有某種吸引力是其他人沒有的。例如,對陸資、外資投資台灣的法令鬆綁(國民待遇);對吸引世界級腦袋的大力推廣(新移民法),看看香港、新加坡,台灣絕對可以追得上。

    (央行)放棄舊觀念 就讓台幣升值吧-----國票證券董事長丁予嘉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July 30,2009 23:09
    歷史書寫中要形容一個政治人物淪亡的慘狀,最典型的描述就是說他眾叛親離。媒體按照這個規矩天天記錄歷史,於是我們會突然知道陳瑞仁支持綠營,林勤綱是扁大學「室友」又是美麗島同梯。

    想起來實在很詭異:公訴檢察官代表國家追訴犯罪,理應是沒有個人性格、面目不清、不知姓名的,理想狀態是跟犯罪嫌疑人沒有任何關係。但我們的媒體卻偏偏要證明他們跟被告不但有關係,而且關係深厚。

    跟前現代的鄉民公審相比,媒體努力營造的這種「連相交三十年老友都哭著說這刀不砍不行」的論罪氣氛,在現代法治國的發展歷程中是更大的倒退:它把兩造之間的人際關連(而且是一表三千里那種)牽扯進來,於是認定一個人有罪無罪、該當何罪的標準除了客觀事實認定,還包括「那些跟你有關係的人怎麼看待你」,然後得出結論:最可能下不了手的親朋好友都不得不大義滅親,可見你這個人比一般的混蛋還要混蛋。

    有了媒體的外在奧援,法院就輕鬆了:證據力無法補強沒關係,「國人皆曰可殺」就可以殺了。

    羅馬神話裡的正義女神,德國的院檢大樓或裡或外都會擺上一尊。這座雕像早在十六世紀初就矇眼(不見當事人以盡可能避免主觀情緒影響判斷),而我們的檢察官論告引的卻是第十世紀封建專制君主約束文武百官的道德教條「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現代的軀殼,中古的靈魂,然後我們有了落後將近六百年的時差。真是令人哀傷啊。
    | 檢舉 | Posted by irrenhaeusler at July 30,2009 23:10
    昨天一整天,眾角色的演出,應該相當有趣。

    檢察官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30,2009 23:23
    每次都很懶

    1)如果雷根總統手下有個信凱派的公務員,每天下班回家就跟小政府主義對幹,砲打總統,這下雷根會怎麼處理?照某種鄉民流的講法,又沒人逼你這樣委屈自己呀,大可以選舉離開呀。

    另外,選舉跟罷免是搭配的,如果說某政權做得不好,人民是可以透過罷免程序來換政權;因此問題就出在:通過罷免挑戰(內閣制國家可能就是解散國會重選後仍可連莊)的政權,它做的事情能否視為民意的展現?
    (這也是今上的一個論述點-我們代表了至少七百萬同胞的托付)

    本所長自己也是胡思亂想啦,彼此彼此。

    2)
    最新聽到的簽訂ECFA理由是因為,簽了ECFA才有辦法簽訂台美、台日等國的FTA,理由是因為我國之所以遲未與美日等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是因為爾等顧忌PRC;如果簽了ECFA之後,彼邦自可因政治因素排除而與我簽訂FTA。

    3)
    根據報載,檢察官之所以喜歡在論告、起訴時講一堆屁話,其實是一種訴訟的技巧,與證據不證據無關。有論者甚至以為
    "XX的你們這些人不是超想把美國式的刑事訴訟制度搬來台灣嗎?拎杯也把洛城法網那套拿來台灣演了,還要被你們嫌棄,做人不能這樣子的啊大佬。"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July 31,2009 00:23
    我寫了一個反ECFA教戰守則,這是前言,還有一些細節,行動綱要,太黑了,不適合貼此,有興趣再找我要:

    先聲明,FTA(自由貿易協定)本是越多越好,但既然馬英九政府不斷用經濟包裝政治目的,具體內容沒出來前,就拿經濟學者的報告來背書,擺明要踐踏人民,踐踏學者,這時候我們再支持ECFA就錯了。更重要的是,拿來當政治遮羞布的智庫報告本身一定漏洞百出,現在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最好時刻。所以經濟學者的身份退位,厚黑政客本尊登場。

    核心戰略:絕口不提親中、賣台等政治語言,全力用經濟包圍政治。一定要把戰線拉得很長,像歐巴馬在健保改革一樣,拖久了,漏洞就出來了,聲望就下來了。但切記,不要像共和黨國會議員一樣白爛,明講反健保就是要反歐巴馬。要倒過來,絕口不提反馬,只談經濟。
    | 檢舉 | Posted by Jia-Yuh Chen at July 31,2009 01:32
    好計!!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31,2009 04:00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July 31,2009 08:56
    Jia-Yuh Chen:
    你好暗黑!!!Goooooood~!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July 31,2009 09:56
    我只是比較好奇拿趙光義作為道德表率之人的心理狀態
    對這些人來說可能貪污的罪比較重
    砍死大哥逼死姪子淫人妻女以及發動對外戰爭轉移政治壓力皆屬小事 XD~~~
    | 檢舉 | Posted by shinstar at July 31,2009 10:00
    所長,

    問題是,洛城法網那套落落長的,是要講給陪審團聽的吧?本國有能決定判決結果的陪審團制度?

    (其實我也不是很瞭美國跟本國的制度,洛城法網也只看過幾集)
    | 檢舉 | Posted by 便 at July 31,2009 10:03
    Jia-Yuh Chen:

    想要知道沒貼出來的很黑的那一部分(細節,行動綱要....雖然想想我好像也不能幹嘛XD)。
    | 檢舉 | Posted by 便 at July 31,2009 10:05
    林勤綱那一套本來就是學美國的
    而他的觀眾本來就是陪審團
    台灣法院的陪審團在那裡?
    在7-11門口的架子上......
    | 檢舉 | Posted by 黑都醜 at July 31,2009 10:12
    公視這節目簡介
    把健保的優點都講光了
    缺點倒是閃得一乾二淨
    頗有馬閣風範:P
    | 檢舉 | Posted by letibe at July 31,2009 10:33
    ECFA的詳細條文真的未定嗎?

    從目前馬戲團的作為看來, 應該是中南海已經擬好ECFA條文傳真過來了, 馬戲團除了叫台灣人吞下去以外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馬戲團當然知道ECFA細則, 才能算那些有的沒有的還搞什麼一哥發嫂文宣, 只是細則本身當然不能公開, 畢竟近百年前"21條"差點把政府掀掉的歷史可是歷歷在目.

    要等到形式上的談判演完, 到時交割都交割了, 要怎麼罵都隨便你.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July 31,2009 11:03
    | 檢舉 | Posted by 黑都醜 at July 31,2009 12:03
    哇賽,要是論文也能這樣做,全台灣的研究生都不怕畢不了業了(看學弟妹掙扎有感)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July 31,2009 12:16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31,2009 12:21
    消保官開鍘 重罰戴爾百萬

    消保§58:「企業經營者違反主管機關依第三十六條或第三十八條規定所為之命令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處罰。」

    消保§36:「直轄市或縣 (市) 政府對於企業經營者提供之商品或服務,經第三十三條之調查,認為確有損害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或財產,或確有損害之虞者,應命其限期改善、回收或銷燬,必要時並得命企業經營者立即停止該商品之設計、生產、製造、加工、輸入、經銷或服務之提供,或採取其他必要措施。」

    消保§38:「中央主管機關認為必要時,亦得為前五條規定之措施。」

    原來廠商標錯價,也算是商品或服務損害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或財產。我反而覺得受損害的是消保會和法規會官員的大腦。

    消保§38更扯,葉慶元主委似乎誤以為自己是中央機關首長。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July 31,2009 13:24
    白玫瑰:你每次都把我想貼過來的新聞先貼走了~(泣)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July 31,2009 13:34
    迪:

    Sorry。其實,學校的冷氣也都開很大,開整天,白天也開燈。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July 31,2009 15:15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30/5/1o24o.html

    如何成為高普考榜首?
    不是拚命拍馬屁嗎?
    | 檢舉 | Posted by 千羽宗次郎 at July 31,2009 16:18
    北市府之此地無銀三百兩:
    余文回北市府上班 北市:保證無長官指示
    | 檢舉 | Posted by 粽子 at July 31,2009 16:34
    上面余文的新聞摘錄一段經典:
    「面試委員16人,15人給余文第一名,整個任用過程相當公正。 」
    | 檢舉 | Posted by 粽子 at July 31,2009 16:36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July 31,2009 19:20
    不知道履歷是怎樣寫的?

    (更好奇面試問了什麼...)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July 31,2009 19:23
    【晦聰禪師道:『韋大人代皇上出家,那是本寺的殊榮。』當即取出剃刀,說道:『韋大人是皇上替身,非同小可,即是老衲,也不敢做你師父。老衲替先師收你為弟子,你是老衲的師弟,法名晦明。少林合寺之中,晦字輩的,就是你和老衲二人。』】

    看到余文就想到這一段。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July 31,2009 19:34
    果然如我所料,余文回去市政府了......。
    知道內幕的都明白他是替阿九背黑鍋擋罪的...。
    所以,開後門給他,也是上下交相所。

    一個犯下偽造文書罪的受刑人能再次擔任公職嗎?
    我實在搞不懂阿~若是可以,那麼很多不小心犯錯坐牢的前公務員應該都有機會再次服務人民吧?

    另外那15人看到面試名單上有余文大概就知道沒希望了吧?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July 31,2009 22:24
    余文理所當然第一啊
    光是捨身救主忠肝義膽就不知加分多少了

    有這樣的前例在
    高階官員才可以用來告訴低階官員說
    你就放心的背黑鍋吧
    安家費和後路都幫你準備好了
    | 檢舉 | Posted by simon7617 at July 31,2009 23:32
    盤大,

    濫權政府最大的貢獻,就是為打國家賠償、行政訴訟官司的律師拓展商機。
    | 檢舉 | Posted by irrenhaeusler at July 31,2009 23:47
    irrenhaeusler,

    這可不一定, 因為法院也在政府濫權的範圍內, 如果大家看到國賠和行政訴訟永遠打不贏球員兼裁判的濫權政府, 也不會有哪個攀仔會花錢告官的.

    燒錢還算小事, 要是政府覺得你在"破壞政府威信", 用其他理由抄你家滅你族外加株連律師就完了.

    台灣的政府正走向這一個方向, 這樣的情節可一點也不誇張.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2009 00:41
    《活著,並且不撒謊》

    為了得到自己那份吃不飽的口糧,我們無可救藥地就把人性拋棄了,把我們所有的原則、我們的靈魂、前人的所有抗爭、後人的所有機會都拋棄了,只為了讓自己能夠可憐地生存下去。我們缺乏忠誠、自豪感和熱忱。我們不害怕核武器,也不害怕第三次世界大戰,我們已經是廢墟中的難民了。我們只害怕作為一個公民,做出有勇氣的行為。

    我們一直在各種政治學習中被洗腦,一直被教導要活得順從,你想要好好活著就要聽話。個人無法逃脫他的時代和社會。每天的生活都在考驗一個人的良知。他們想把我們怎麼樣?我們真的無能無力嗎?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1,2009 00:41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1,2009 00:58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1,2009 01:17
    Targus 說的,就是這個吧...

    「The Beijing Justice Bureau also posted a list of 53 local lawyers on its Web site last week, saying it had revoked their licenses for failing assessments by their firms or failing to register with the bureau.

    One of the listed lawyers, Jiang Tianyong, said in an interview with RFA that he was never notified about the cancellation in person and learned about it only through the bureau's public announcement. Jiang recently defended a Tibetan charged with concealing weapons in an area of China where anti-government protests occurred.」

    ps. 本來想在留言後打上Orz的,卻看到驗證碼大神的明牌:USUKOZ...這叫超英趕美嗎?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1,2009 01:21
    另外在馬英九的認知中, "政府威信"甚至他的個人威信的位階是遠高於訴訟人權的: 這可以從他為了台北市政府的威信跟東星大樓災民對簿公堂那麼多年看出來.

    現在馬英九毫無疑問有掌握司法的權力, 打國賠或行政訴訟只怕凶多吉少.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2009 01:37
    說到東星大樓的案子, 其中一個幫災民發聲(也就是找台北市政府麻煩)的律師就是鄭文龍.

    所以阿扁解除律師委任改用公設辯護人可能在法庭上反而有利, 因為御用法官們絕對不會給這位曾經讓馬英九難堪的律師有建大功的機會的.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2009 01:55
    馬政府的威信很大一部份建立在無辜的小公務員身上。

    這回「一哥案」竟然懲處到九職等的科長,不再是推給七職等的科員,已經難能可貴!

    馬政府的分層負責相當不容易,堂堂經濟部對外的重要文宣,公文只消簽到科長即可,非常不可思議,難怪壞事。

    只是我在想,如果本案公文科長級以上官員都沒簽過,那麼,經濟部裡還有哪些案子可以送到部長的桌上?倘使本案正如我的經驗,首長必定簽過,那麼一路簽上去的副處長、處長、主任秘書、次長、部長都是貓啊?

    是不是請哪位立委大人好心把卷子調出來瞧一眼,看看哪隻貓在貓沙上留下腳印卻不必負責。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1,2009 02:07
    應該恭喜馬政府的組織扁平化做得超級成功嗎?
    不過為什麼扁平化之後還有一堆定位不明的人在專職領錢?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2009 02:12
    盤大

    以葉狀師的功力,應該不至於把台北市法規會當成中央政府。
    因為消費者保護案件的實際工作都在縣市、直轄市這邊處理,而消保法38條則是說,中央主管機關必要時可以去做那些原本應該是消保會做的事情。
    整部消保法看完就知道了。

    消保法第六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十二條
    直轄市、縣(市)政府應設消費者服務中心,辦理消費者之諮詢服務、教育宣導、申訴等事項。
    直轄市、縣(市)政府消費者服務中心得於轄區內設分中心。
    第四十三條
    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因商品或服務發生消費爭議時,消費者得向企業經營者、消費者保護團體或消費者服務中心或其分中心申訴。
    企業經營者對於消費者之申訴,應於申訴之日起十五日內妥適處理之。
    消費者依第一項申訴,未獲妥適處理時,得向直轄市、縣(市)政府消費者保護官申訴。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1,2009 05:09
    其實想一想

    既然這個國家很多人相信"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斗膽唉個兩下的還會被打入無腦左派地獄,其實也沒啥資格去響應"我們一直在各種政治學習中被洗腦,一直被教導要活得順從,你想要好好活著就要聽話。個人無法逃脫他的時代和社會。每天的生活都在考驗一個人的良知。他們想把我們怎麼樣?我們真的無能無力嗎?"

    別忘了,阿扁大律師曾說:太平洋沒加蓋,想的自己游過去。
    不爽可以移民呀(放大決)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1,2009 05:14
    真巧,已經有人在用和我一樣的厚黑戰術。簽ECFA蒜價暴跌? 農委會闢謠
    | 檢舉 | Posted by Jia-Yuh Chen at August 1,2009 06:41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2009 08:00
    所長,

    那還不明白嗎?消保§38所定執法機關是中央政府,台北市政府不管要如何做成行政處分決定,都無權引用該法。中央政府是否依據該法逕為處分是該主管機關的事,葉主委沒資格耍賴行政院必須與其同一見解。

    大概所謂「外行、外行加外行的說法」莫過於此。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1,2009 12:01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August 1,2009 14:00
    〈亞太漫協否認拍馬屁〉.

    『黃志湧說,台灣市場行情,漫畫家一件畫作頂多二千、三千元,有了總統簽名價格漲好幾倍,以總統為主題、請總統簽名,是希望活動更成功。』

    不解釋還好, 一解釋讓我完全不曉得怎麼幫漫畫家們講話.

    請政治人物代言可以增加收入, 讓活動成功?他們最好去研究一下《馬皇降臨》為什麼會紅起來.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August 1,2009 14:09
    女性主義者評花田少田史

    可惜她不知道花田少年史的作者是女的,不然就可以再批一下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1,2009 15:08
    亞太漫協
    可以考慮畫一下胡錦濤主度的漫畫...
    看有無機會取得其簽名

    另外台灣的漫畫家本來就很少了
    彎彎也不算是漫畫家....

    所以他們只能搭配簡單的訴求去賺點小錢而已啦
    有了總統加持,價錢多了好幾倍啊?!
    看在日本漫畫家的眼中
    會覺得很不捨吧 XD
    | 檢舉 |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August 1,2009 15:39
    >Richter
    就算她們知道作者是女性
    大概也會說"日本女人受大男人主義欺壓
    沒有自我意識"
    但事實上 在日本的文化出版產業裡
    是完全實力主義 不看性別.....
    >ikki一騎
    其實日本也有不少漫畫主題是偏政治向
    不過作者倒是不會去說啥"需要某人加持"
    | 檢舉 | Posted by denji at August 1,2009 16:15
    照亞太曼協的說法

    連馬皇降臨這種類型的作品都能熱賣了
    怎麼沒有漫畫家來畫畫偉大馬總統的生平呢?
    題材多元如下
    童年顛沛流離(連出生地都不確定還不顛沛)
    少年奮發進取,考取一志願(不是每個有加分的考生都可以上第一志願阿)
    青年忠黨愛國,負笈求學進行地下工作(這個多有賣點!)
    中壯年風靡萬千黎民
    晚年只要掌握馬屁的大原則,都可以自由發揮...
    | 檢舉 | Posted by 黑手黨 at August 1,2009 16:16
    我被中文維基耍了,花田少年史的作者應該是男的。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1,2009 17:40
    『宮崎駿導演向來關懷女性與環保議題,也就是弱勢族群與環境的關係,累積至今的動畫作品幾乎都以女孩為主要角色,將女性的纖細與天真表露無遺,更常常藉由故事設計鼓勵女性堅強自主。』

    嗚呼呼哇哈哈嘻嘻嘻嘿嘿嘿呵呵呵呵~~~~~~~

    宮崎老頭的作品根本沒這麼光明好嗎. 看到作者的頭銜, 讓我覺得台灣動畫也看不到光明了.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August 1,2009 17:53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2009 19:30
    日本偏政治漫畫很多,拍馬屁的漫畫很少見,由於競爭,漫畫大多拿當代政府開刀(人民容易對執政者不滿?),像是沉默艦隊的無能總理等等.漫畫想賣得好,自然不可能偏離市場偏好.

    亞太漫協的舉動,我想也許是市場無法獲利而轉向競租的現象:漫畫賣不出去就靠拍馬屁維生,拍著拍著一筆"扶助文化創意產業獎助金"就拉下來了XD
    | 檢舉 | Posted by letibe at August 1,2009 19:30
    盤大好像真的有點誤會葉狀師

    消費者保護法

    第6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 (市) 為縣 (市) 政府。

    第33條
    直轄市或縣 (市) 政府認為企業經營者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有損害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或財產之虞者,應即進行調查。於調查完成後,得公開其經過及結果。
    前項人員為調查時,應出示有關證件,其調查得依下列方式進行:
    一、向企業經營者或關係人查詢。
    二、通知企業經營者或關係人到場陳述意見。
    三、通知企業經營者提出資料證明該商品或服務對於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或財產無損害之虞。
    四、派員前往企業經營者之事務所、營業所或其他有關場所進行調查。
    五、必要時,得就地抽樣商品,加以檢驗。

    第34條
    直轄市或縣 (市) 政府於調查時,對於可為證據之物,得聲請檢察官扣押之。
    前項扣押,準用刑事訴訟法關於扣押之規定。

    第35條
    直轄市或縣 (市) 主管機關辦理檢驗,得委託設有與檢驗項目有關之檢驗設備之消費者保護團體、職業團體或其他有關公私機構或團體辦理之。

    第36條
    直轄市或縣 (市) 政府對於企業經營者提供之商品或服務,經第三十三條之調查,認為確有損害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或財產,或確有損害之虞者,應命其限期改善、回收或銷燬,必要時並得命企業經營者立即停止該商品之設計、生產、製造、加工、輸入、經銷或服務之提供,或採取其他必要措施。

    第37條
    直轄市或縣 (市) 政府於企業經營者提供之商品或服務,對消費者已發生重大損害或有發生重大損害之虞,而情況危急時,除為前條之處置外,應即在大眾傳播媒體公告企業經營者之名稱、地址、商品、服務、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

    第38條
    中央主管機關認為必要時,亦得為前五條規定之措施。

    ==========================================

    所以可以發現到,消費者保護案件的主辦都在地方(縣市 or 直轄市)政府,中央可以介入的只有該業業管機關;例如
    咖啡豆有問題,農委會可以搶在台北縣政府之前宣佈某批咖啡豆依消保法規定不得再販售;
    或者是
    航空公司違法消保法時,交通部可以跳進來介入。

    倘若台北市政府要用消保法修理廠商的話,只要直接引用該法第33~37條任一條的規定即可,跟消保法38條沒有關係。

    除非說,經濟部還是什麼"國家資訊暨訊息部"要進來修理dell,才會用到消保法38條。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1,2009 19:48
    所長,

    你重新讀一下先前的引文,然後想一下,多想一下。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1,2009 22:32
    宮崎駿才不鼓吹環保咧XD,他的作品明明就是在說大自然現實又殘酷,小毛頭人類皮繃緊一點。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August 1,2009 22:45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2,2009 03:57
    馬英九總統夫人周美青前晚再度展現平民風格,自費觀賞舞台劇「傻瓜村」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2,2009 04:37
    本週馬總統治國週記:「人家可以有 Le Tour de France,我們能不能有 Le Tour de Taiwan?台灣能不能有環台的大賽呢?」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1978-)
    | 檢舉 | Posted by irrenhaeusler at August 2,2009 06:42
    irrenhaeusler,

    那是阿九的無知,還是幕僚的無能,亦或民眾的無助?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2,2009 08:16
    葉金川將辭官參選花蓮縣長。參加民調的「資格」,必須符合馬總統所說的正派、清廉、勤政、愛民、有理想、講道義等「提名六條件」。

    看到最後一個提名條件-講道義。我以為我看到黑幫提名堂主的條件?(黨=尚黑?)

    葉金川還是喜歡當官阿~現在是流感警戒時期,已經傳出多人感染還有人掛掉。但葉署長心不在H1N1啊~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2,2009 08:41
    ㄟ擱發邀創意 - 2009推廣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創意比賽

    大言不慚的說內容要等到之後再談.....政府真是無恥到了極點
    | 檢舉 | Posted by eDDiE at August 2,2009 09:33
    馬先生只是在為我們示範 『今年是○○年』之類的政策目標真的只是『口頭宣示』.至於是誰的錯,連天上的太陽都可以當牛棚救援了, 總之一定不是馬先生的錯.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August 2,2009 10:33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2,2009 13:10
    | 檢舉 | Posted by 千羽宗次郎 at August 2,2009 16:10
    劉老師的太太好有氣質喔☆__☆
    (請問她有我大嗎......XD)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August 2,2009 17:18
    迪,

    下次再碰到,妳自己問她好了。

    BTW,妳身邊那位帥哥怎麼沒有介紹一下?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ugust 2,2009 19:30
    原來【迪】是女的?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August 2,2009 20:38
    劉老師:
    啊.....這個.....那個......
    他說他旁聽過你的課耶XD
    (轉移話題)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August 2,2009 21:25
    少:
    對啊我是女的
    雖然只有A罩杯但我是女的(好像沒有人問這個XD)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August 2,2009 21:26
    我只是自然而然將【迪】和【弟】兩個字聯想在一起。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台語歌手叫做【袁小迪】,他的廣告台詞叫做【袁小迪,阮小弟】。大概是因為這樣,我一直以為迪和男性比較有緣。不過,白玫瑰剛出沒這邊的時候,也有很多人將他誤認為女性的。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August 2,2009 21:55
    少:
    我懂我懂,阿弟仔(得過金曲獎的那個)出道的時候我超困擾的呀,成天都覺得主持人在電視上叫我XD,因為我從小到大的綽號就是阿迪(發音:ㄚˇ迪)

    然後因為我爹的名字叫詩瓊,有一次我跟我爹一起去醫院領藥,櫃台小姐就叫著我的名字喊先生,叫著我爹喊小姐....XD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August 2,2009 22:00
    「帥」+「孟奇」是女的......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ugust 2,2009 22:11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ugust 2,2009 23:46
    我們要辦環法賽、要建愛菲爾鐵塔、要成立華爾街股市、要辦出大聯盟、要打敗豐田汽車,要登陸月球…。

    這些夢話,應該在總統選舉投票日前一晚22:00以前說完,當選後還在講這些,充分彰顯這傢伙沒有管理能力,大約就是劉館長前引文所提到的:

    大人物騎著白馬從天而降,為所欲為,大刀闊斧地改革,即便他不過是昨天才上任,對其所在組織的歷史和文化一無所知?事實證明,這往往是災難的配方。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3,2009 00:19
    看到「阮小弟」嚇一跳,不是在叫我這個歐吉桑吧?哈哈,以前我爸的同事或朋友來家裡坐,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我媽。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August 3,2009 00:19
    阮,

    哈哈,我想懂這個笑話了。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ugust 3,2009 00:29
    迪:

    恭喜啊,抗煞英雄要去當你們縣長了。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3,2009 07:56

    躲入烏龜殼的胡錦濤,點此閱讀我的部落格
    | 檢舉 | Posted by Hi Marxist at August 3,2009 09:08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3,2009 09:17
    真的很無言

    看到有人把經濟部竄改ECFA的評估報告的消息貼在網路上
    馬上看到有人跳出來指責
    po文者怎麼沒有把ECFA的優點也貼出來
    然後開始說這不是一個公平的討論
    但是又說自己從不看政治新聞
    很奇怪啊 一個對政治冷感的人
    會在別人提出對馬政府的質疑時表達意見
    卻會對馬政府的政策毫無興趣???
    | 檢舉 | Posted by 夢夢 at August 3,2009 10:19
    馬邀帕華洛帝, 我看過最好笑的回應是:

    1) 晒昏? 果然成了昏君!

    2) 帕華洛帝是總統府中元節音樂會壓軸嗎?
    | 檢舉 | Posted by Dr. Slump at August 3,2009 10:45
    白玫瑰:
    不,不是抗煞英雄,是顆西瓜(或鳳梨荔枝麻糬曼波魚)。
    而且不是傅崐萁我已經很感動了,他根本是東海岸版的標哥啊!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August 3,2009 11:48
    最近香港有個新聞, 就是在學生和家長抗議下,會考(類似台灣的大學聯考)將來會提供考生答完題和批改完的考卷的影本供考生申請查閱,以確保考生權益.

    台灣的聯考也是感覺很黑箱,就算申請複查好像也沒差別.一般考試考完都會把考卷發回,讓考生知道結果,為什麼這麼重要的考試反而不行?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August 3,2009 11:58
    1990年,「反共鐵人」谷正綱在國民大會領取總統選票的時候,看到選票上只有一個名字:李登輝。老人家大吃一驚,在會場大聲責問同仁:李登輝是誰?怎麼沒有蔣經國的名字?

    馬英九會不會也想邀請michael jackson來唱聽奧?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3,2009 12:17
    台北市可能想在聽障運動會開幕時辦觀落陰
    不讓高雄的電音三太子專美於前
    將台灣的民俗介紹到全世界
    邀請己死的的偉大藝人來台北表演
    順便請空一格孫文和空一格蔣介石
    攜手宣佈"運動會開始"
    不過這電視要如何轉播?
    才不致讓人覺得這些人"瘋了"
    | 檢舉 | Posted by lihjen at August 3,2009 12:59
    盤,

    我想就算人邀到了,場地可能也得找高雄借,因為台北場地沒幾個合格的:P
    | 檢舉 | Posted by 啪 at August 3,2009 15:31
    中正廟很適合啊...而且名字也改回去了~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3,2009 16:45
    夢夢,

    「我不關心政治」與「我以前也投阿扁」一樣,都是用來假裝立場中立的修辭。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3,2009 17:27
    參選,是看不下去

    真是對不起喔葉大人,還委屈您來花蓮這個窮鄉僻壤化外之地教化人民,我們花蓮縣還沾了您的光上了幾天全國性的新聞,要不然以前花蓮在台北媒體的眼裡就只有颱風地震麻糬小米酒,我們真期待您的領導喔!

    幹!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August 3,2009 20:12
    德古拉:

    提供批改完的答案卷的影本讓考生查閱再技術上並不太困難。
    但是除了分數之外,答案卷並不會有太多批改的痕跡。
    當學生查閱之後,覺得不滿意而希望重閱,
    這時候該不該讓學生跟閱卷老師碰面並且有說明的機會呢?
    如果不行,那麼就跟現在的複查制度差異不大,還是「黑箱」作業。
    如果可以,就會增加一定的成本,並且增加產生弊端的機會。
    利弊得失需要仔細地衡量。

    就我所知,去年指考的複查,數學科發生兩件更正的案例。
    都是學生把答案寫在第二頁,但第一頁空白的情況,
    初閱跟複閱的老師都沒看到。
    所以複查並非完全沒有作用。
    | 檢舉 | Posted by 潘 at August 3,2009 21:25
    迪:

    再恭喜你們有一個「誰比我愛臺灣之看不下去」縣長。

    馬戲團出品,品質保證。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3,2009 21:30
    白玫瑰

    你好狠。

    話說回來我們的帕華洛帝市長也是其中一員阿,八年執政下來看不太到有什麼好的政績。最近從我家出去前後左右的路都在施工,搞不清楚為什麼?附近的小公園廁所要拆掉重建,居民都說"討債",詭異的是這裡公民還可以允許老K在本市繼續執政Orz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August 3,2009 21:45
    觀落陰縣長所在的苗栗縣,8月7日至9日在巨蛋體育館有2009世界女子排球大獎,隊伍是美、德、荷蘭、多明尼加4國。

    苗栗縣政府提供5000組套票,二號上午9時起在巨蛋西門開放縣民免費索取,憑身分證每人限索2套。
    另也可到苗栗巨蛋現場購票,售票時間為8月6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8月7日至9日上午9時至當天第二場比賽第一局結束前,全票300元、學生票200元

    (突然佛心來,幫忙廣告一下...)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3,2009 22:15
    civics,

    還好吧,「誰比我愛臺灣」署長口中看不下去的人,之前選立委的時候也獲得馬團長的背書,怎麼突然就成了看不下去之輩。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3,2009 22:36
    真是崩 潰的一天
    哭哭


    1)其實本所長已經很認真的思考過葉狀師的問題,不過仍然沒有辦法掌握重點。
    理由是,依據消保法的56條,台北市政府本身就可以對廠商做出諸如暫停販售、強制回收等等的要求;跟消保法的38條其實沒有關係。
    如果說今天是中央業管機關(例如交通部對於汽車商)做出的強制處分,有沒有代履行的問題?從消保法的立法目的論來說應該要有,否則以地方政府的能力,哪有辦法去請什麼ARTC之類的單位來跟廠商喊?然後中央政府的消極不作為要用傳統的敦促(催促)來改善,這個是跟立法目的比較有落差的地方。
    還有一種狀況不知道是不是盤大要討論的,也就是地方政府依據中央所訂的法令規範(例如食用油內含砷的標準)來修理廠商。

    因為本所長已經昏頭了,故無力讀出盤大所欲表達的葉狀師荒謬之處 @@
    OOOOOOrz

    2)承上,理由嘛............



    因為南國ㄉ愛

    (崩             潰)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3,2009 23:53
    看到今天的新聞:

    如何煮出完美好喝綠豆湯?

    就想到要跟館友推薦高雄在地的有名綠豆湯:

    獅甲綠豆湯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ugust 4,2009 21:16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4,2009 22:25
    有關劉館長提供的獅甲綠豆湯資訊

    1.本所長缺乏吃綠豆湯的動機
    2.就算吃別的,通常也因為找不到飯友而導致一人版楚囚對泣的局面

    B 哀 呀
    :~~~~~


    ----

    不過這篇的重點在於,所謂的道義。
    不知道這個例子
    算不算道義的表現?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4,2009 22:46
    掌握權力者花的是全民的錢在做全民的事, 只不過是個delegate而已, 當然是有功無賞打破要賠.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4,2009 22:48
    不過話又說回來

    總不能說一樣花全民的錢做全民的事,某些掌握權力者就可以萬民擁戴,蝦咪"魄力的表現"、"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沒有OO的高瞻遠矚,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在XXX"的讚美要什麼有什麼,而另一些掌握權力者就只能有功無賞,打破還要賠,還不准complain吧。

    ------

    不知道本所長的觀念能不能稱為"政治的道義"?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5,2009 00:34
    個人比較好奇的是新聞中曹家的這名長輩是誰。
    | 檢舉 | Posted by 江董 at August 5,2009 00:52
    是的, 所以我也很討厭對兩蔣和其手下的官僚的那些讚美.

    在那個位置上的職責絕對不是"給人民幸福", 而是"把人民應有的幸福還給人民".

    憲法中既已保障了人民的各種自由, 包含免於匱乏的自由, 那一個政府經濟搞好也不過是份內該做的事; 就像欠錢還錢, 債主不需要對債務人清償欠款感動得痛哭流涕還蓋牌坊一樣.

    何況欠款還沒還完, 也談不上準時.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5,2009 00:58
    看來還是沒有人知道那項是法律人所培養出來的從政必要能力
    知道的話,開個補習班或速成班
    應該會有不少家長捧著現金來要求入學吧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August 5,2009 02:09
    免於匱乏的自由據說是米國總統 Franklin D. Roosevelt 在二戰時的演講所提出的 四大自由 中的 freedom from want:"The third is freedom from want--which, translated into universal terms, means economic understandings which will secure to every nation a healthy peacetime life for its inhabitants--everywhere in the world."
    看英文不知道可以解釋到什麼程度...

    這個規定不知道米國憲法有沒有把這個加進去...不過我國憲法是沒有的啦,而是另外是有生存權、財產權、工作權的保障還有基本國策(包括增修條文裡)提到的一些經濟保護等等...

    比較符合「政府要把經濟搞好」這個要求的,應該是憲法第一百四十二條:「國民經濟應以民生主義為基本原則,實施平均地權,節制資本,以謀國計民生之均足。」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5,2009 02:15
    indefensible,

    應該是「念法律會培養從政能力」這個命題還沒有被證明吧?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5,2009 02:17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5,2009 05:50
    白玫瑰

    你動作比我快,我也想貼這一篇。

    經濟學家可以寫多元文化,多元文化還真是廉價。

    經濟學家可以把兩岸當地區說,還要說自己沒有意識型態,真是夠了。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August 5,2009 06:15
    要寫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的課本,應該稍微謹慎點吧

    第一點提到的「共同語」(lingua franca)只要是對族群和多元文化議題有點心得的人都應該聽過。更細分的話還可以把華語算成koiné,不過這個詞太專業了,經濟學家和高中生不用學。

    弟二點,他好像覺的前句比較河蟹,但我看不出來兩句話有什麼不同。比一下就知道了:

    (1)「不同」和「區隔」沒有什麼不同。
    (2)「不同」和「區隔」沒有什麼區隔。

    意思都一樣啊

    至於第三點,他暗指審查委員是綠的。不過綠的審查委員會在第一點推薦引用王力的說法嗎?可能性應該比較低。或許這兩點是不同的人寫的。

    但話說回來,一方匿名在審查意見上抓住一條意識型態的尾巴,另一方在大報上用自己的專欄抓住另一條意識型態的尾巴(只是自己不承認),雖然兩邊在自己的陣營都沒有錯,但總覺得審查委員只有被引述的份,在媒體上吃了悶虧。
    | 檢舉 | Posted by FreeLeaf at August 5,2009 07:06
    civics,

    1. 這是一個學經濟的人的看法。

    2. 當你目空一切,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怎麼會察覺自己也有意識型態。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5,2009 07:11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5,2009 08:25
    潛水已久,
    初次留言竟是跟吃的有關.
    看到劉館長推薦的獅甲綠豆湯.
    也忍不住想推薦另一間我的心頭好
    http://suner.pixnet.net/blog/post/25470586
    仁愛街的綠豆湯
    只賣綠豆湯,很微妙的甜度.
    | 檢舉 | Posted by miles at August 5,2009 09:42
    「不惜敗選都要提名清廉正派的候選人,是馬英九很早就有的意念」

    屁啦,國民黨在花蓮會敗選我就送紅玫瑰給白玫瑰
    (白玫瑰:.......躺著也中槍?)

    ps.我只是沿用好久以前的梗......XD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August 5,2009 09:45
    迪,

    順便讓你複習一下,誰人比我卡愛台灣什麼人用生命保護台灣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5,2009 10:00

    Rejecta Mathematica
    is a real open access online journal publishing only papers that have been rejected from peer-reviewed journals in the mathematical sciences.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August 5,2009 10:08
    題外話,

    自從知道迪是女性之後,看她的文字總是覺得特別俏皮。
    | 檢舉 | Posted by 江董 at August 5,2009 10:29
    我覺得「不同」和「區隔」有點不同,當中的區隔很微妙。說「黑人和白人有所不同」和「黑人和白人之間有所區隔」,前者暗示人種上的差異,而後者則讓人聯想到分佈(空間、福利、收入等)上的差異。說不定審查委員的意見是著眼於此。

    要打迷糊仗的人當然也可以說,在空間分布上有所「不同」,在人種上有「區隔」。但依照一般的習慣,我們多半會直接說「貓和狗不同」,而不會拐彎抹角地說「貓和狗有生殖區隔」。

    我看不懂「從事教育二十多年,筆下文字超過百萬」和「遣詞用字,一向謹慎」有什麼關聯。刪掉前者,無損後者。如果寫出那些意見的審查委員從事教育三十年,筆下文字超過千萬,那該聽誰的?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August 5,2009 10:43
    > 自從知道迪是女性之後,看她的文字總是覺得特別俏皮。

    一定要把我的鬱卒講出來
    我用同樣的字眼
    被高級藍色的台北人說沒禮貌
    在他/她們眼裡
    似乎女性是不能談政治的
    據說這樣會讓男人軟趴趴

    其實網路真的是個很好的社會觀察的材料
    | 檢舉 | Posted by 夢夢 at August 5,2009 10:48
    KUO,

    它的FAQ裡有這個:
    Q: My paper got rejected from Rejecta Mathematica. I'm not sure how to feel about that.
    A: Perhaps you should feel honored.
    辦個Rejecta^2 Mathematica或許會有市場。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August 5,2009 10:54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August 5,2009 11:12
    這裡面有趣的是在open letter 裡面作者必須陳述文章被拒的理由以及之後的修正。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August 5,2009 11:16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05/4/1odb4.html

    不知道政府看到這新聞的結論,會不會是加速引進外國人才?

    沒進產業界以前的人,會很相信這份研究所代表的意義,是不符合雇主要的人才。進產業界一陣子後的人,會相信這意義代表薪資水準。
    | 檢舉 | Posted by eoiss at August 5,2009 11:34
    看著葉金川現在的行為
    讓我覺得他是不是已經承認
    "H1N1其實沒必要那麼恐慌 我當初都是在作秀而已"
    | 檢舉 | Posted by denji at August 5,2009 11:38
    miles,

    大大感謝您的資訊!我經常在那附近活動,可是就是沒有經過仁愛街到中正路那邊。下次一定要特別彎過去帶一杯。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ugust 5,2009 11:40
    KUO,阮,

    我比較喜歡這一則FAQ:

    Q: If my paper gets accepted to Rejecta Mathematica, can I list it on my CV?

    A: Sure. However, we offer no guarantees that this courageous display will improve the standing of your CV in the eyes of those reading it.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ugust 5,2009 11:44
    從小收到的廣告信都是"王XX小姐"收. 二十多年前, 大學迎新時上了人生寶貴的一課: 眾多學長確認四號王XX是男生後(聽說先前分兩派爭辯是否新生資料有誤, 友物派居上風), 除少數一兩位外, 沒有人再和我多說一句化. 例外的那一兩位, 到現在還是很要好的collaborator.
    | 檢舉 | Posted by P. Ong at August 5,2009 12:29
    台灣名列抵制墨爾本國際電影節的名單。

    John Lewis, producer of the $130,000 documentary, said the withdrawal of five Chinese, Hong Kong and Taiwan films from the Melbourn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in protest against Ms Kadeer's presence had led to the film's promotion "all over the planet".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August 5,2009 12:32
    如果民眾用DV錄影檢舉交通違規可以分得部分罰金 (目前是檢舉道德的,檢舉人沒半毛錢拿)
    會不會因為全民都是交通警察
    而使得大家都遵守交通規則
    道路更安全呢?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August 5,2009 12:51
    台灣娛樂 紅遍亞洲卻不賺錢

    我的猜想:
    (1)東南亞與中國的內容管制相對於台灣嚴格(市場管制多)
    (2)但東南亞與中國的市場夠大,相較於日/韓也讓台灣藝人缺乏再進步的動力(例:台灣偶像多半為短期培訓)

    會這樣說,是因為覺得標題改成「日/韓娛樂 紅遍亞洲卻不賺錢」...可能更加恰當

    看不完的日本優質日劇、大河劇、漫畫、卡通,其來源為P2P字幕組學術研究(?!)
    日/韓的製作公司不也一樣無法取得直接收益啊;再說到流行音樂的百花齊放,台灣真的有嗎??!!

    還是一切都是「相對」的呀....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August 5,2009 14:46
    為什麼臺灣流行音樂可以「進而帶動大陸的改革開放」?

    臺灣娛樂界,豬哥一出,誰敢爭鋒?

    面對豬哥亮的復出,各家電視台不敢輕敵,綜藝大哥們雖然嘴巴上都說節目收看族群不同,不怕收視率被比較,但最新收視率出爐,豬哥亮《豬哥會社》收視8.73,比較同時段其他各台收視率,台視《超級偶像》2.04;中視《我猜我猜我猜猜猜》1.6;華視《天才衝衝衝》1.3,看來「薑是老的辣」,豬哥亮時代回來了!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5,2009 15:30
    豬哥會社收視分析

    那些偉忠幫的、小ㄟ屎,大概會說豬哥量都是沒水準的中南部人在看的吧。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5,2009 15:33
    To Richter :

    其實我好期待 豬哥 可以再浪一點、再黃一點的說 XD 為什麼不做午夜版的豬哥綜藝節目啊 XD

    因為那些同時段的節目,根本就是守舊的同義詞啦;比較起來,從前豬哥的節目還給人比較「自由放任」的感覺 (誤)

    收看族群的說法,應該又是一種話術了... 娛樂性節目本來就是笑一笑看爽的;是有那個綜藝節目,看了之後可以幫助大家考上中華電信的啊??!! 還是那個節目的收看對象都是美國...哈....佛....大學畢業的啊(誤)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August 5,2009 15:41
    臺灣的流行樂壇有個現象。台語歌手幾乎都是實力派,不過命運坎坷,常常欠債跑路。反之,華語歌手大多是濫竽充數。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5,2009 16:18
    舉手發問~

    熊尾巴那篇提到:

    一、「即使在民間,民眾往往用『中國人』來自稱,包括許許多多『本省人』在內。

    1. 這是真的嗎?要多頻繁才會被稱為「往往」?
    2. 『民間』指的是哪裡?為什麼要用即使?這有暗示說,在『民間』以外的某個地方(或群聚)的人,自稱『中國人』是更理所當然的嗎?

    二、「但是,課堂上我一貫用『華人』這個詞,而不用『中國人』,以避免潛在的爭議。」

    就我個人而言,「華人」這個詞比「中國人」的爭議還大...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5,2009 16:19
    熊顧問或許講述他在鹿港的觀察心得吧。

    有什麼好得意的?如果讓我連續當37年總統,我的爪牙又再繼續執政20年,我保證在鹿港聽不到「我們中國人」。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5,2009 16:53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August 5,2009 18:30
    追內捷內幕 吳秀光.議員口角

    內捷應該有條件構成另一齣好戲。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5,2009 18:54
    先捧世運再貶內捷,貶內捷還順便幫最高長官卸責,商週您真是尚書大人好機靈啊!

    江董:
    矮由你這樣講我會害羞啦~(絞手指頭)←其實是個歐巴桑的行為....

    夢夢:
    其實我在可能持不同意見的同學親友面前也是很孬的,我每次都只敢默默的喝飲料或轉移話題......(所以我轉移話題的能力越來越好了)

    劉老師:
    我對會拉企鵝奶泡花的咖啡廳更有興趣!!那個杯盤好漂亮喔~!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August 5,2009 19:26
    | 檢舉 | Posted by sobad at August 5,2009 19:50
    我也認為「不同」和「區隔」是不同的:
    「不同」只是單純描述不一樣,「區隔」有分隔的意思。所以,「不同」的兩群人有可能沒有「區隔」,例如通婚或混居,但是「區隔」的兩群人,不只是某些地方不同,還暗示(暫時)融合不起來。當某人只想說某種不一樣,不想談其他時,就不會用「區隔」,當某人要強調不只不一樣,還有很多不融合或不相等時,就不想只用「不同」。

    跟「不同」比較接近的詞可能是「區別」、「相異」,跟「區隔」比較接近的或許是「分別」、「區分」。用英文看就很清楚,「不同」是中性的different,「區隔」是separated.

    所以,無論是審查委員還是熊教授,其實修辭學都很好,都注意到語意上的些微差別,可能會帶來不同的政治暗示。誰說不需要一綱多本或無綱多本呢?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August 5,2009 22:58
    1.
    各位大右派有沒有想過一件事情

    為什麼某些具備高度爭議性(例如某位A罩杯女孩提到的某兩位)的人士一直可以當立委?

    情和義,值千金啊!
    誰說政治不用道義的?這兩位有一位沒有尚黑(=黨)唷
    [按:因為本所長並不想當消波塊,所以.....只好委屈某人了 @@]

    2.
    本所長對咖啡略有興趣,在此公開徵求飯友及飲友;女性極佳,男性亦可,譯者請洽本所長。

    3.
    其實就運輸技術上而言,根據過去之經驗,國人對運輸工具的偏好模式為免轉乘(車)直達[台鐵的自強號之所以越停越多站而導致越開越慢就是因為由這個偏好出發而最終導致的結果],所以老歐會想要讓串在一起的木柵線跟內湖線"一車到底"是非常合乎業界慣例及經驗的。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6,2009 00:16
    我個人有比較不一樣的觀察角度。

    "不同"固然較"區隔"一詞,更屬於中性、純描述性的用語,不過審查委員或許是著眼於:"不同"帶有"本質上差異"的意涵;而"遂...產生了區隔"可能可以朝"族群呼稱是人為的區別,並非絕對的差異"來解釋,畢竟當多元受到尊重,區隔也就不重要了

    另外,熊教授對教科書審查經驗的不滿可以理解(那裡永遠是意識型態的戰場),但"華人"的稱呼應該已經是基本常識,"我們中國人"云云在七年級生耳裡早已不能習慣,這不足以拿來強調自己的敏感度或尊重多元。
    反而是對於"國語"、"台灣地區"的用語,如果拿出長年習用、法定名詞的理由來正當化,卻根本看不到當初所謂"習慣"、"法定"的形成,其背後作為基底的特定意識型態,還納悶於審查者的"無病呻吟"。最後可能就會發現:
    抓住的尾巴其實還是自己的。

    這樣的思考,供大家酌參。
    | 檢舉 | Posted by 大學生C at August 6,2009 00:30
    我也贊成一車到底, 但是這樣一來整個內湖線就該變成木柵線的延伸工程, 讓承接馬特拉專利的西門子來做機電部分才是最有利的, 怎麼可以說"這樣會變成圖利特定廠商"就開一個花更多錢把木柵線機電也換掉的標? 難道這樣就不是排除西門子, 圖利西門子以外的廠商?

    美國國防部曾經有個計畫要把C-130運輸機換成玻璃化儀錶, 結果計畫被波音打敗洛克希德(C-130的原製造公司)標到.

    後來這個計畫可說是失敗作收, 因為波音之所以標到這個工程, 是因為他們對C-130的系統一無所知, 所以嚴重低估這個工程的難度(也就是成本), 在瞎子不怕槍的情況下開了洛克希德知道絕對辦不到的低價.

    等到需要改裝的C-130送到波音那邊, 拆開來才發現洛克希德當初製造飛機的方式跟波音的想像完全不一樣, 最後預算一再追加, 改裝的機數也只能大幅縮水以降低總花費, 現在到底變成怎樣也不知道了.

    內湖捷運會一再追加預算, 是不是也是類似的情況: 工信+龐巴迪拿到西門子那邊的機電系統資料, 才知道自己嘴炮打太大了?P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6,2009 00:42
    就語意上來講, 回溯1950年時, 當閩客尚有"區隔"時, 本省與外省如何能只稱"不同"?

    前幾天從市區坐計程車去看是運閉幕時, 經過果貿新村與左營大街時, 腦中除了浮現康弘與豬哥亮的臉孔外, 也想起以前Richter做的一張總統(?)選舉的得票率地圖, 這兩個地方到現在還有明顯的政治偏好差異, 用"區隔"兩字形容算點到為止了!
    | 檢舉 | Posted by P. Ong at August 6,2009 00:42
    清除過去1, 2, 3.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6,2009 08:44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6,2009 10:17
    indefensible:
    有1/3人民成為線民的東德也不能免於滅亡
    100%不違規使用道路有時也會降低效率
    例如我家樓下的道路有一段安全島連續約100公尺長
    要求行人都要繞道斑馬線因而多走100公尺路顯然不符人性
    與其取締違規不如要求行人不依規定穿越馬路因而肇事應放棄一切求償之權利
    | 檢舉 | Posted by shinstar at August 6,2009 10:21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August 6,2009 10:40
    涵碧樓之歷史留真帖

    『1952-01-01/聯合報「涵碧樓位於日月潭山上,設計美觀,環境壯麗,係日治時代所建築』。那個時代的聯合報竟然會用「日治」!不知道這裡有沒有人對「日治」和「日據」使用頻率的演變史有研究的?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August 6,2009 11:00
    與其取締違規不如要求行人不依規定穿越馬路因而肇事應放棄一切求償之權利

    嘿嘿嘿
    連颱風天跑去海邊的釣客都無法見死不救了
    在人死為大的台灣社會似乎不太可行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August 6,2009 15:08
    "與其取締違規不如要求行人不依規定穿越馬路因而肇事應放棄一切求償之權利"
    我覺得這個立意不錯,安全帽跟安全帶應該可以照這個的模式辦理。與其讓相互監視不如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說到DV檢舉違規,抓烏賊車可以抽成,也有人在做,不過路上烏賊車還是滿街跑...所以效果應該不大。
    我曾經拿過DV拍烏賊車檢舉賺獎金,結果司機從車上拿棒球棒下車...若讓人們拿DV在將上錄違規,那以後拿DV在路上大概會有被打的危險。
    ================================
    說到颱風海釣,之前不是有說如果在颱風天登山、海釣發生災難而必須動用國家資源救援,要課以罰款,不曉得是否真的有?
    因為聯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有人被救之後,拿出「我又沒有要你救!」類似的說法該怎麼辦?
    | 檢舉 | Posted by OO at August 6,2009 15:48
    「行人不依規定穿越馬路因而肇事應放棄一切求償之權利」..

    如果只論理論,不管實務的話,原則上,行人這個時候在民事上是應該要負賠償責任,而沒有求償權利的(如果事件他方沒有過失或者過失比較小)...所以也沒有「放棄一切求償權利」這回事...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6,2009 16:02
    大學生C,

    「但"華人"的稱呼應該已經是基本常識」...
    是我(認識的人)太偏激還是我已經老了...我倒是常看到有人對媒體上報導的「華人之光」、「華裔」、「ABC」的說法很不爽ㄟ...

    就我所知的說法,華人基本上還是一個政治語言上的用法。更接近自然科學的說法可能是漢族...
    另一方面,舉例來說,在提到韓裔美國人、西裔法國人、非裔米國人、或是歐洲人、米洲人的時候,要嘛用"現在的"國名,要嘛用洲別來做識別...為什麼台灣出去的就要跟著併入「華人」、「華裔」這個類別中呢?


    ps. 對遣詞用字謹慎這檔事,真地不是自己說說就算了...(當然某些XX團體還有大絕:是OO人神經太敏感了~)

    ps' 以上XXOO絕無特定意涵,請看到的人不要太敏感~XD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6,2009 16:23
    颱風又要來了,根據馬英九「很實在」的話,菜農就靠颱風賺錢啦。

    「大家不要過度計較,謝謝指教。」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6,2009 19:07
    咖啡館人人記憶力都很強的啊,呵呵。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August 6,2009 19:18
    馬區長的智力水平,還真是讓人無言以對。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August 6,2009 20:23
    是啊,我也有許多酸酸的好記憶。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6,2009 20:23
    1980年代,本校法學院學生還沒辦法接觸電腦,但是有機會接觸經濟學。

    馬英九不一樣,他大學時候不知道去哪裡接觸電 ,導致 ,所以智力水平與眾不同。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6,2009 21:28
    捲,

    「華人之光」不等於「台灣之光」、「華裔」也不等於「台裔」,這是用語選擇的問題,端視指稱的精確度和說話者想傳達/隱藏的意識型態。在說話者自稱台裔美國人、日本台僑時,使用華人概念當然可能是不尊重的表現。

    據我的經驗,媒體上使用台僑、台裔的比例已經比以前多了,雖然最近又比較少看到了。我也不否認以前「中國人」的用語霸權,有移轉到「華人」一詞上面的趨勢。ex. 大中華xxx

    在很多場合,用「華人」把台灣人包進去當然會讓人不滿/不適,但回到「華語」這個用語的問題,既是國際上(尤其是東南亞)最常用的稱呼,也較「漢語」更能夠特稱「國語/普通話」這個語言,中國人固然常用「漢語」一詞指稱 Mandarin,但漢語在語言學上,其實包含著內部的十數種語言,漢語根本不是單一語言。
    | 檢舉 | Posted by 大學生C at August 6,2009 21:34
    大中華的用法
    會讓我想起當年日本說的「大東亞共榮圈」.....
    有點「很討厭」...
    (不要告我啊.....)
    | 檢舉 |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August 6,2009 22:11
    大中華的出現,似乎是阿共戰略布局作下第一步。
    (把你們通通抓進我的勢力範圍!?)

    就好像上面提到講一家親的時候都會說我們都是華人!但有句俗話說的好:"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這句話背後的真實意義是表示長久以來中國人專門打中國人.......。

    因此,我猜想,用華人是想化解掉長期以來中華民族四處戰亂打鬥殺害的歷史....也用更大的名詞圈起我們這些各有想法各有理想的人群,完成集體意淫的千秋大業。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6,2009 23:10
    >> 如果有人被救之後,拿出「我又沒有要你救!」類似的說法該怎麼辦?

    搜救人員: "對不起, 我們馬上幫您恢復原狀"
    (大家合力把那人踹下海然後把船開走)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6,2009 23:15
    OO(是圈圈還是歐歐還是零零?):
    海釣的部分我不知道,但是爬山的話,有幾種不同的狀況:第一,大家都會到的踏青山頭,這種地方只要出了事警消就要去救人,而且不會跟你收錢。第二種,沒事不會去的地方,就是各種要辦入山證的地方,這種地方如果你沒辦入山證就跑進去,或是辦了入山證後在這種颱風天跑進去(一有海上颱風警報,入山證自動取消),那警消去救你的時候國家可以跟你要直升機油錢~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August 6,2009 23:48
    佛利民:香港,錯了!上星期五是上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的百歲誕辰,獅子山學會上星期就辦了個座談會,其中一位主講嘉賓,壹周刊社長楊懷康在結語時提醒我們,佛利民一生沒放棄過游說世人自由經濟的重要,生前最後一段路上仍在寫作,最後一篇發表的文章,題目是香港搞錯了!
    | 檢舉 | Posted by saviola at August 7,2009 00:11
    就救難大隊+海巡署+消防隊的角度來看

    颱風天不乖乖躲在家裡避颱風的都應該教他自己想辦法呀
    (爬山爬到來不及開溜下山的另當別論)
    (當然像記者這種要在颱風天以跑新聞之名行吃xx之實的工作也可以有條件地列入排除條款)

    喔對了
    在現行的車禍案件實務中出現某方全錯(行話:某方#####為肇事原因)的情形,所以難免多少還是會有「行人放棄一切求償權利」這回事

    (在司法實務上,過失的概念其實被用得蠻普遍,普遍到很多運匠同業、醫師先進都同時對此感到很不爽;例如,"未注意車前狀況"這條就常把駕駛人整死)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7,2009 02:03
    | 檢舉 | Posted by 清晨 at August 7,2009 10:27
    true.........到了業界才發現自己計量沒學好。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August 7,2009 10:46
    好奇地問一下,原文提到的是統計,
    為什麼會變成計量?
    | 檢舉 | Posted by 潘 at August 7,2009 11:04
    清晨,

    感謝提供資訊!正好下學期要上的統計學第一課拿來用。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ugust 7,2009 11:54
    潘:

    這可能是因為,經濟學界將資料分析與迴歸界定為計量的範圍,統計的範圍比較小。但是,在統計學家眼中,計量其實只是統計的一部份。

    另外,作為一篇紐約時報的報導,統計應該遠比計量更容易讓讀者瞭解。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7,2009 12:13
    麻生内閣と経済対策 前編 http://d.hatena.ne.jp/video/niconico/sm7851970
    麻生内閣と経済対策 中編http://d.hatena.ne.jp/video/niconico/sm7852105
    麻生内閣と経済対策 後編http://d.hatena.ne.jp/video/niconico/sm7852196


    nico上的,可以用這個網址不用帳號連進去
    日本網友的熱情啊...
    | 檢舉 | Posted by eoiss at August 7,2009 13:18
    我個人的理解方式是:

    統計是一種用來分析資料性質的技術,
    計量是一種用資料來建構模型的技術。

    還請各位先進指教。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7,2009 14:47
    報告劉館長大人

    那天您聽到那位講述沒有重點的山上遊樂場故事的小朋友,去了她應該去的地方--師大美術。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August 7,2009 15:46
    civics,

    請替我向她恭喜!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ugust 7,2009 16:45
    分析資料性質,似乎是敘述統計學的範圍
    我接觸過的大學統計有很大一部份在講推論統計學
    (區間和檢定)
    | 檢舉 | Posted by 啪 at August 7,2009 18:14
    啪,

    我以為推論統計仍著重於資料,而不是模型。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7,2009 20:02
    那我想我誤會你的意思了,
    大學教的高統的確沒講到什麼模型
    敘述和推論都是利用已得的樣本資料
    後者多了一個預估的能力
    和模型扯不上邊
    | 檢舉 | Posted by 啪 at August 7,2009 20:52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August 8,2009 10:30
    垃圾不落地的縣長 (還有市長...)

    垃圾
    | 檢舉 | Posted by lukhnos at August 8,2009 11:22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ugust 8,2009 11:30
    冷門系所壓過清交

    Richter你們家被拿出來酸了耶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August 8,2009 14:03
    幾大報都有這類新聞,不知道這些第二類組系所今年採計科目都一樣嗎?不要到最後發現記者又是把蘋果與牛肉拿來比。
    若這是真的,會不會有另一個原因,也就是說高分但不是頂尖的學生不是真的那麼愛台大,而是不那麼放心以前的熱門科系了,所以不想把自己的前途賭在某種科系,而是想多利用台大的綜合大學環境?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August 8,2009 14:35
    我喜歡 Tim Harford 的文章,順便推薦一下他的兩本書:

    臥底經濟學家 臺灣書名: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 (囧)

    生活的邏輯 臺灣書名:誰賺走了你的薪水 (囧囧囧)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8,2009 15:58
    大陸國家統計局日前刊登署名文章,表揚上半年經濟成長率為負的地區,勇於表達事實真相。

    >>中國新聞網報導,山西省上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比去年同期下降4.4%,低於全國GDP成長幅度達11.5個百分點,成為大陸唯一的負成長省份,發布以來一直受到各界關注。統計局算是給了正面肯定。

    哈,唯一的負成長省份?!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8,2009 17:47
    阿宏:

    沒記錯的話,去年不是才在吵大學在地化的問題,今年又變成大家都要念台大?但是,我相當懷疑,在各系計分和加權情況都不相同的情況之下,如何做出這個結論?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8,2009 17:51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8,2009 18:38
    補充一個小故事。

    當陳儀接收臺灣總督府時,看到日本人留下詳實的統計資料,不禁感嘆:「我國公務人員輒喜歡閱讀文章,厭煩統計數字,是以為政專憑經驗,逞臆而斷,缺乏科學根據,循致失時誤事,而使國家民族受不可補償之損失。」

    出處:《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陳儀序

    這段話用在六十多年後的今天,依舊寫實。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8,2009 19:16
    我曾幫臺大社科院的中國大陸研究中心建置中國社經統計資料庫。當我摸過愈多中國的統計數字,我就愈不相信那些東西。因為最基本的內部一致性都不能滿足,矛盾很多。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8,2009 19:20
    高雄還在狂風暴雨中。挖勒,兩天了......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ugust 8,2009 19:22
    我也是幾年前因為不知道想念什麼
    就先填了台大的冷門科系想要多修修看課的學生
    高中生對於大學科系的認知
    百分之99以上都只是望文生義跟刻板印象
    ex.經濟系學的東西都很理論啦 念政治系你是要選立委嗎
    雖然不務正業修別系的課讓我應該會延畢一段時間
    不過我想比起跳去一個"次等學校自以為有興趣的學系"
    在台大直接多接觸看看興趣到底在哪
    我認為這個策略其實是有助於發現性向的
    | 檢舉 | Posted by 八 at August 8,2009 20:02
    南部這下災情慘重了。狂風暴雨中(連系館玻璃門都吹倒了)正好思考:
    我越來越覺得比較學系的分數時,以錄取者的平均原始各科平均分數(先算每個人不加權的所有採計科目的平均分數,再把每個人的這項分數平均)來比較,會比現行的最低錄取總分有意義。這呈現的是該系新生在被期待學科能力中的平均水準。

    至於今年的台大後段科系大躍進現象,若是真的,除了我前面說的那種可能外,會不會其實與去年吵的在地化也有關:因為北部學生佔了四十幾,其實是由他們在決定的。而我自己懷疑前一陣子的系所評鑑新聞有點效果:從去年12月底的清大,到今年六月的交大、成大,都有一些系所沒通過。
    所以,北部學生要離家近,但不要念清交大?這個可以看看下面兩樣東西來驗證一下,一個是中央的表現如何,另一個是台大今年的北部學生比例是否比去年以前更高了些。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August 8,2009 20:24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8,2009 20:35
    白玫瑰

    你貼的這兩首歌還真是寓意深遠啊XD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August 8,2009 21:03
    全世界應該只有台灣的父親節是在八月八號。這種諧音文化還蠻有趣的。不知道將來會不會需要在一月九號放假?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August 8,2009 21:46
    劉老師:
    聽說廟口代天宮的牌樓倒了-___-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August 8,2009 23:03
    迪,

    我家附近好幾個店家的招牌已經被強風全拆了。

    現在還在颳大風下大雨中,挖勒,到底什麼時候才停啊?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ugust 8,2009 23:17
    剛剛才知道台南家裡的屋頂也被吹走了幾片 雨又好大 不能做什麼

    我跟家人開玩笑說 "希望馬政府不會說出這就是妳們發哥不支持ECFA的結果" :P

    家人馬上更正我說: 是啊!屏東說向中央求救,劉揆說什麼10分鐘就回應 但是其實等了16小時;這還不打緊,馬先生還說菜農就是要靠颱風賺錢啊,妳們(南部人)叫什麼叫..

    無言~
    | 檢舉 | Posted by ggsadventure at August 9,2009 00:34
    這次颱風造成南部災情慘重
    菜農這次應該都發了XD
    | 檢舉 | Posted by 黑手黨 at August 9,2009 00:59
    保命要緊吧.

    批踢踢八卦版幾乎都是災情的哀號....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August 9,2009 01:48
    一月九號放假慶祝升天嗎?
    | 檢舉 | Posted by eagle at August 9,2009 03:13
    南部災情看來是很嚴重,昨晚台北的名嘴們還在談扁案。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9,2009 08:16
    政治人物不宜使用 udn 部落格與噗浪,請點選下面文章:
    plurk 的用戶密碼是用明碼傳送
    小心 udn 部落格的用戶密碼被竊用
    | 檢舉 | Posted by ant2legs at August 9,2009 08:39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9,2009 09:03
    又要災後重建了

    本島的重建速度都是比慢的
    為何美國可以用高額的提早完工獎金鼓勵包商趕工而不怕粗製濫造呢?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August 9,2009 10:26
    資訊安全不及格: 集中填志願、蓋鋼印
    | 檢舉 | Posted by lukhnos at August 9,2009 11:28
    聯考排名為什麼要看最低分而不是看平均分?有些科系這兩者的差異也不見得很小。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August 9,2009 12:02
    莫拉克颱風災情支援網

    昨天中午去台中幾乎沒風沒雨的,想說這次很Lucky
    沒想到回家後,老爸說南部災情慘重...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August 9,2009 12:05
    有沒有一個定理,使用加權>1.0的科系會錄取更低原始總分的學生?不過這個陳述可能有大誤。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August 9,2009 12:11
    KUO:

    你的陳述是對的,也很明顯。
    所以其實很多系完全不加權了。
    | 檢舉 | Posted by 潘 at August 9,2009 12:21
    如果雨都灌到中壢去還會不會說它是好颱風啊? 科學研究是一回事, 可是教授發言要不要顧一下南部淹水人民的感受呢? 還有那個"嚴格來說"依據什麼標準?

    嗯嗯
    南部災情慘重
    想必某人也一定以為這是個好颱風,他也是看了電視才知道
    左手謝謝右手指教....
    | 檢舉 | Posted by 一騎ikki at August 9,2009 13:24
    沿海地下水超抽,早就不是新聞了
    土地下陷造成嚴重淹水
    政府到底是管制好還是放任好?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August 9,2009 14:12
    如果雨都灌到中壢來,對中央大學影響不大
    依據上次納莉颱風的實戰經驗
    老街溪到中壢工業區那一帶
    地勢較低積水嚴重
    愛駒在那裡差點泡水拋錨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August 9,2009 14:22
    水要不要管制, 應該設定的前題是, "水是誰的?"
    | 檢舉 | Posted by 黑都醜 at August 9,2009 14:48
    空氣是誰的?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9,2009 14:56
    災情嚴重,馬總統嘉義勘災

    「...馬總統到達民雄朴子溪堤防處,由於當地有1400多戶民眾受困,馬英九現場馬上打電話給台北市消防局長徵調橡皮艇,前往救災...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上午指出...對於馬總統的勘災行程,總統府是定位為總統對災情保持關心,真正救災與指揮的權責,仍然是行政院。」

    保持關心災情,所以可以一通電話要台北馬上生出橡皮艇,但是指揮權責還是歸行政院。

    現在是怎樣,馬先生以為他是好心幫迷路的劉先生叫計程車嗎?
    | 檢舉 | Posted by irrenhaeusler at August 9,2009 15:50
    馬先生的行為模式其實很容易瞭解:

    要選票,不想負責任,深知自己出錯的機率相當高。

    所以,做事前都會先想好事情搞砸之後如何脫身。這就是我國同胞需要「歡喜選,甘願受」的「領倒人」。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9,2009 16:02
    to lukhnos,

    說到這垃圾不落地,
    實際上有很多忙錄的台北國人,
    是沒有辦法天天配合在晚上的某個時段出來倒垃圾的,
    而台北國氣候和德國的氣候大不同,
    尤其是現在夏日炎炎,
    餿水是沒辦法放個兩三天再倒一次的。

    但,有需求就有市場!!
    所以現在有垃圾代收的服務(沒有牌的?),
    阿伯騎著鐵牛仔車,在社區內收垃圾,
    而且是親自到你家門口,幾樓都照跑。

    小弟住在台北國的石牌地區,
    當地的行情是一戶一個月300元,
    依台北國民的收入,這真是便宜到靠北邊走,
    但垃圾袋還是要用台北國專用垃圾袋。

    如果是集合型住宅,
    而也能規劃出空間放置大型垃圾桶,
    有許多清潔公司是願意做垃圾清運的,
    據我的了解,平均下來一戶四口之家也約在300元之譜,
    而且,不用買台北國專用垃圾袋。

    所以,「系統」性的解決方案總是有,
    但通常都不是政府想出來的,
    政府只要不要來亂就好。

    我不禁又想起之前政府要推行「掃廁所証照」,
    還好因為被批爆而不敢再提…
    | 檢舉 | Posted by 粽子 at August 9,2009 16:07
    裝個打氣筒打到自己的氧氣桶裡面自己呼吸不違法, 可是自己去河裡裝個抽水機抽水來喝違法...
    | 檢舉 | Posted by 黑都醜 at August 9,2009 17:12
    中央大學位在台地上。假如到中央大學淹水那種程度的話,桃園市、中壢市、竹北市,應該已經全滅到必須棄城了。所以還是不要比較好。

    以前在中壢的時候市區還蠻常淹的,不用出動到納莉或莫拉克這種等級的。
    | 檢舉 | Posted by fauzty at August 9,2009 18:59
    八卦版鄉民發現的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右上角原本有一個 "災變時的網頁"的連結, 但是後來被移除了, 不過網頁還在災變時的網頁
    災變時的網頁原先內容是"目前無重大災害", 目前改成"颱風特報:莫拉克颱風特報", 但是內容還是沒有更新
    | 檢舉 | Posted by perceval at August 9,2009 19:00
    的確
    曾經在中壢市待過幾年
    有好幾次水都是漲到了近 一樓的高度
    很多商店
    在退潮後
    都要重新訂做電動鐵門(因為強力水壓的影響機件都壞掉了....)
    | 檢舉 |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August 9,2009 19:02
    八八水災公告
    救災資源調度中心:PTT、Plurk
    救災資訊彙整中心:東森新聞
    救災圖表中心:Googlemap

    好吧我承認我現在還滿義憤填膺的
    | 檢舉 | Posted by 迪 at August 9,2009 23:25
    大考放榜那些在媒體上看到的分數都是加權後的分數,並沒有比較的價值。未加權的原始總分目前並不公佈,媒體也無從得知。

    敝系兩年前吃了一次悶虧,只計國英數三科還加權加的比別人都少(只有數學加 25%),報紙登出來排名忽然變成本校商學院最後一名。一堆家長打來系辦罵人,問我們辦學怎麼辦的,一下子從第一變最後,他們的子弟念我們系真是委屈了。

    要求媒體更正是不可能的,那樣他們必須承認自己寫了一篇笨報導。想要教育不知道從哪裡會打電話來的家長也是辦不到的,這種加權計分雖然理論上不困難,但是由於各系採計科目不同、加權權重不同,要解釋還真不容易,也花太多時間。我們沒有辦法在系辦養個閒人專門負責回這種問題。

    最後解決方式就是把國文權重訂在100%,然後大幅加重英文跟數學的權重。到目前為止就沒有再接到過家長抱怨電話了。

    不過兩年過去了,媒體還是一直拿著那些立足點不同的分數比較高低......。
    | 檢舉 | Posted by CCLu at August 10,2009 00:29
    水上的高鐵

    真是慘到不行啊
    等到早上再來訂幾箱水送下去...身為鄉民好像也不能做什麼了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August 10,2009 00:36
    記得2000年連戰會選輸, 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前一年921政府救災的表現令人不滿意, 第一時間投入救災的都是慈濟等民間單位; 軍方的救災雖然不能說慢, 但是媒體上已經給人"政府救災慢了一拍"的印象了.

    這次政府的表現更糟糕, 國防部被說救災不力, 居然是第一時間跟地方政府吵架, 除了"救災慢郎中"以外, 還給人"狡辯急先鋒"的更惡劣印象.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0,2009 01:11
    =__=
    Targus,
    你說的跟我看8/9晚上2100談論的完全不一樣... ...。節目的大意就是錯在民進黨,而那8年800億治水根本是玩假的...。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10,2009 01:37
    以下是中華台北國的高外人對此次南部大水災的言論

    http://tw.forum.news.yahoo.com/topic/tbn_1249747659/article/626.html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0,2009 03:32
    "行政院長劉兆玄:「為什麼昨天我在這裡,昨天晚上我在這裡特別跟各位強調,希望要加強中央地方,各單位之間即時雙向的聯繫,這個話不是隨便講的,今後從現在起,所有中央跟地方溝通一律透過媒體。」"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arieslu20090808165517)

    這是真的嗎? 政府不同層級之間的溝通要套過媒體? 那要政府幹麻? 把政府都BOT,改由媒體公司代為營運好了!
    | 檢舉 | Posted by ggsadventure at August 10,2009 05:06
    只能說是台灣奇蹟。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August 10,2009 06:53
    劉兆玄說得好啊
    這樣媒體就不敢批政府救災慢了
    因為如果慢了, 就是媒體通報不力
    一句話就把所有的媒體封口
    讓媒體知道自己是呆子
    很少聽過更有效的官話了.....

    ps.驗証碼 IGYU
    | 檢舉 | Posted by 黑都醜 at August 10,2009 07:33
    | 檢舉 | Posted by 江董 at August 10,2009 09:53
    山也BOT,海也BOT,連救災也可以BOT......= =
    | 檢舉 | Posted by 靜子 at August 10,2009 11:00
    劉大俠的學生和我都聽不懂,他的意思似乎是,我們以後有什麼事情和政府打交道,也可能必須正本行文旺旺,然後由它們轉陳?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10,2009 11:08
    透過媒體的方式->我想目的應該是做給其他人看,表示我們政府確確實實有在為民服務。順便封住媒體胡亂造謠生風的可能。不過,個人還是覺得劉大帥的話很瞎...瞎很大....。當官的當久了想法真的會異於常人呢...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10,2009 11:29
    而且現實是
    現在的政府是由媒體組成的
    透過媒體的確是最直接的方式
    劉兆玄只是說出事實而已
    打電話給冷水坑的女記者,傳話到院長的速度一定比打電話給一一九還快....
    | 檢舉 | Posted by 黑都醜 at August 10,2009 11:48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10,2009 12:10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August 10,2009 12:15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1850367/IssueID/20090810 (給發嫂的一封公開信) 「台灣如一味想透過ECFA「多拿、少給」或貪小便宜,不想跟中國「互惠」,最終仍須付出代價」
    | 檢舉 | Posted by ddmanlin at August 10,2009 12:17
    To Richter:泰國分數很低, 有點驚訝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August 10,2009 12:52
    德古拉,

    從 2005 年到 2006 年泰國分數掉很多,應該與軍事政變有關。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10,2009 13:20
    災民跪地攔總統

    有沒有本國國民很喜歡下跪的八卦?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10,2009 13:28
    3天2700mm, 驅帶賽火力全開?
    | 檢舉 | Posted by Dr. Slump at August 10,2009 13:51
    >>票投給你!天災時你在哪?

    在為兩岸三通後的第四通祝福。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0,2009 13:59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 把"第四通"想到很糟糕的通法去了?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0,2009 14:34
    以驅一年多來的表現來看

    他君臨現場的祝福到底是好事還是壞是XD
    | 檢舉 | Posted by 黑手黨 at August 10,2009 14:36
    Targus,

    你想的和區長想的是一樣的。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0,2009 14:40
    Richter

    下跪求公僕是本國人長久以來的傳統,我比較好奇的是,經過這次區政府救災不力,會不會讓多一點的人打開眼睛?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August 10,2009 17:06
    應該很快就會出現捐錢捐物資的人站在道德的高度上教訓沒有捐的人
    | 檢舉 | Posted by 夢夢 at August 10,2009 17:14
    打開眼睛這件事情,要看我們偉大的媒體是否願意施捨給廣大的群眾,現在連我們家政府要溝通都要透過他們咧?! 大概很難有什麼可以期待的進展.
    | 檢舉 | Posted by 艾蛙克 at August 10,2009 18:03
    賤俘家破人亡,至微至陋;今幸瞻聖顏,惟叩謝隆恩耳

    「總統我跟你說,我們家都投給你,為什麼我們要見你會變得這麼難?」
    「我不知道你要見我啊...你不是見到了嗎?」
    | 檢舉 | Posted by irrenhaeusler at August 10,2009 18:28
    irrenhaeusler

    我在電視上看到這一段,我想區長遇到緊急狀況連掩飾作秀的能力都掛點了。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August 10,2009 18:35
    irrenhaeusler,civics,

    兩位都看錯電視台了,看看中天怎麼報導同一件事情。

    總統視察太麻里災情 災民下跪陳情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0,2009 18:44
    關於捐款, 目前看到的焦點在於和四川地震比...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August 10,2009 20:36
    白玫瑰

    我現在覺得稱呼他為區長,還太抬舉了,根本是個阿斗。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August 10,2009 21:35
    歡喜選,甘願受,沒選也要受。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0,2009 21:59
    誰叫你們選輸了...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10,2009 22:06
    白玫瑰

    這就是傳說中的共業嗎?

    civics
    連爺爺有傳人了
    可喜可賀~~~~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August 10,2009 22:07
    預測不準的說預測準的"引用資料有問題"

    不是應該理解一下為什麼遠在美國的一家媒體可以比台灣中央氣象局和台大教授發出更精確的警訊?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August 10,2009 22:26
    我覺得預估要十分精確,的確有其難度
    不很了解CNN的推導模式
    但「引用資料有問題」然後做出來負負得正,剛好猜到的機會也是有可能有的(??)

    而台灣記者的誘導式問法也蠻常見的,不過無論如何台大教授的說法,的確不太好....

    但這次新聞中,很多行政首長將砲火指向了氣象局...讓我想起前幾個月前李伯伯說的「我們應該要有預測經濟學」這類的說法

    看來,這個國家有將「數字管理」=「完美」的野心啊!!!!
    | 檢舉 |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August 10,2009 22:36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曾經聽一位氣象專家說,台灣無法直接拿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氣象觀測資料(必須輾轉透過美國或日本才能取得?),一直是氣象預報無法更準確的主因。蓋邊界條件不足,電腦再怎麼好也沒用。如果真是如此,這應該就是李清勝所說的「監測資料不足」。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August 10,2009 22:54
    選輸了?誰選輸了?

    到現在尚未獲得救援的:

    高雄縣那瑪夏鄉:83.44%
    高雄縣桃源鄉:89.66%
    高雄縣茂林鄉:90.23%

    數字為馬英九2008年得票率。

    (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96.72%)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10,2009 23:40
    其實,今年我國經濟學家對經濟成長率的預測也曾經不斷下修。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0,2009 23:45
    Sorry,but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8,2009 19:16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August 10,2009 22:36

    這兩篇的作者能不能協調一下,怎麼搞的好像看數字也不對,不看數字也不對?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10,2009 23:52
    以馬英九毫無政績的過去表現, 會選贏有一大部分是靠媒體長期包裝出來的"救世主"形象.

    而這種連他會不會做事都看不出來, 只因為他是"救世主"就把票投給他的選民, 想當然爾骨子裡都充滿了奴隸的心態, 永遠期待不可能出現的聖君明君當偉大舵手, 任他擺佈.

    當一個人都自認是奴隸了, 下跪也只是剛好而已.

    PS: 我不是說投馬英九的選民都是奴隸喔, 投馬英九有很多理由, 例如有人是要終極統一, 有人是因為他帥, 有人是因為賭爛另一黨, 也有人瞎了眼覺得馬英九很會做事的, 絕對不是都因為奴隸心態喔.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1,2009 00:03
    高雄縣那些地區選阿九的比例怎會這麼高!!
    電視的影響?阿扁的助選?只求有飯吃?哀... ...
    我為他們那些正在受難的人祈禱(默哀30分)
    其實,放個馬後炮。颱風造成的災害政府應該很有應對的經驗了阿....怎會搞得人仰馬翻哀嚎遍野的....
    (CNN報台灣氣象真他媽的神準!可以懲處氣象局的官員嗎?扣扣薪水之類的... ....)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11,2009 00:03
    對慘重的災情,中央銀行表示考量災民需求,共體時艱,央行願意提供盈餘繳庫新台幣30億元,協助政府推動救災跟復建。

    => 這該不會是印鈔票吧?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11,2009 00:05
    to 阮,

    如果是這樣的話, 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氣象預報應該也會因為拿不到台灣觀測的氣象資料而不準?

    雖然我想東南沿海的中國人民大概不太在意, 也無從在意氣象預報準不準.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1,2009 00:09
    「人活著就是在看別人死亡。」
    《亂離篇》第六章\祭典之後

    「我活著就是在看人民哀嚎。」
    《阿九篇》第八章\風災之後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11,2009 00:19
    自由時報這樣報導:「台大大氣系教授李清勝也表示,莫拉克中心風速很弱,僅達「中度颱風」,並不是正式定義中的「超級颱風」,CNN引用資料有問題。」

    從氣象局的說法與作法及上述教授的解釋,可以看出來,我們的專家是以傳統定義、教科書中的專有名詞來描述的。然而,莫拉克是個結構不典型的颱風,這很值得研究。但是當我們發現(本地觀測到,也包括琉球與宮古)此颱風外圍比中心還強時,就算死守定義,仍然稱為中颱還無妨,但是的確應該修正預報,並作準備。從這裡看,我們的預報人員似乎很保守,沒根據(經驗、觀測或電腦模擬結果)時,都用傳統的與有限的根據來預報。

    從另一件事也可以看出:回國這幾年我一直觀察颱風的預報結果,發現我們的氣象局一直不敢大膽推測颱風碰到臺灣陸地後會怎樣(通常不是減弱就是減慢重整,或都有)。颱風碰到臺灣陸地是非常複雜的現象,堆然有很多測站的資料,但是可能比颱風在海上時只有零星資料時還難預測,因為這種交互作用太複雜了,我個人認為是我國颱風與大氣研究可以在世界上真正發展到頂尖的領域,若我們有深入持續的研究的話。但是,累積過去的經驗後,氣象局似乎還是不敢作比較沒有依據的推測,而電腦對這種現象一定算不準的。

    再從雷達回波看到的水氣來看,防災中心與地方政府的準備的確有問題,因為已經可以看到未來數小時必然在山區及平地會有豪雨時,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住在台灣五年以上的人不能說不知道吧。

    這個颱風的確與過去路徑類似的颱風不同,台南高雄通常在這種路徑的颱風要離開時才會有小風雨,而這次是登陸前就有中等風雨,表示風雨沒被中央山脈擋住,也就是說外圍可以繞過中央山脈的部分還很強,而不是像一般颱風在此部分較弱。這一點,似乎一直沒看到氣象局有提醒大家。
    也因此,我想CNN的氣象主播不是運氣好負負得正,而是有專業知識的合理推測,或有更好的資料。因為他既然已經知道此颱的空間範圍大,顯然他有注意到外圍的部份,因此配上大家都看得到的衛星雲圖得知不對稱的結構,與臺灣的地形,似乎不難推測西南部會有大雨。他的超級颱風說,我認為是美國主播講給一般人聽的普通形容詞,而非專業術語。就像以前有個形容「完美風暴」(perfect storm)一樣,專業術語中沒有perfect這個詞,是說給大家容易瞭解的。CNN主播的說法,我還要去聽一下,但是從媒體對他的其他轉述來看,這個super可能也只是提醒大家與會很大而已。

    我的態度還是認為:氣象局或許有可改進的,但是我同意氣象學者的辯護,他們或許沒考高分及最高分,但應該是及格的。其次,騜先生每次都怪降雨預測不準實在沒常識也不尊重專家,不如十年一百億發展氣象研究,砸大錢給全國前一百名學生獎學金請他們改念大氣與地科,增加專業研究人力,更不用說多買些超級電腦,十年後看能不能變成世界最準的(雖然還是不會很準)。
    最後,就如之前大家討論過的,應該開放一些專家有各自的推測預報,說不定國內也會人預報得跟CNN主播類似。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August 11,2009 00:21
    氣象學上的定義是一回事, 可是以台灣的基礎建設現實來說, 台灣比較怕的是颱風帶來的豪雨而不是強風, 單純以風速來定義颱風規模會讓人無法預見可能造成的災害.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1,2009 00:32
    另外有一點就是

    CNN其實有一點"哭爸"就是了。

    一嘛,全世界的氣象學者、預報人員及氣象機構在評估颱風或者颶風(兩者其實是同一個東西這點應該國中地球科學沒忘都知道,故從略)規模(威力)的時候,向來都只問風力而不用雨力(雨量);如果有注意這次莫拉克颱風的衛星雲圖跟QPESUMS網站資料的話,就可以知道這次有人說颱風"虛胖"(剛查了一下新聞資料,其實最早的說法是外強中乾而不是虛胖)其實不無理由-東西(雲雨)都在(西)南邊,沒在北邊。

    二嘛,根據JMA(日本氣象廳)跟JTWC(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美軍駐關島的氣象單位)先前的預測,莫拉克颱風會偏北走,不會登陸台灣,反倒是CWB(我們的氣象局)率先精準地預測到颱風會登陸。誰準?

    三嘛,現在的颱風警報三個小時發一報,報與報的中間還會有補充報,以颱風期間劇烈的天氣變化來說,這一報跟下一報並不是不會差的天差地遠,你看舊不看新,再來怪氣象單位預報不準......按此要領,有出書的注意了:下次你的書改新版沒給讀者看到最新版,小心讀者拿舊版罵你。

    第四,有聽說過這樣一個消息:
    我們的氣象單位因為不是WMO(世界氣象組織)的會員國,所以沒有辦法從該組織位於東京的database直接取得鄰近各國的觀測資料,導致CWB要嘛不是靠二手傳播(例如從JMA那邊拿他們pass過來的預報參考)不然就是準備去撞牆(因為用來進行數值模式預測的數值缺資料開天窗,導致模式跑不出來,所以只能憑預報員的經驗去補強)

    以上都是本所長夢遊時寫的
    呼呼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11,2009 00:41
    其實我們要慶幸過去三天沒有大地震!(不要打我,我不是烏鴉嘴。)

    Targus: 我同意你的意見,所以才說他們死守定義。科學的內容是可以改的,只要有道理(像你說的)有證據(像災情)。我們為何不能定義新的描述颱風的方式,例如用兩類形容詞分別描述風和雨:強多(強風多雨)啦,中中啦,輕少啦,中多啦....

    若騜先生這麼在意中國的善意,應該要求中國提供其東南沿海的氣象觀測資料。北京的答案一定比騜先生對開放海峽中線直航的回答還硬。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August 11,2009 00:53
    Targus,

    好像是跟有沒有自己的衛星有關。

    不過,不管原因為何,我認為氣象局的預報能力絕對比十幾、二十年前強。這幾年來之所以常變成大家責怪的對象,還是馬帶的頭。沒記錯的話,就是因為馬的牽拖,氣象局才把雨量的分級再細分。大自然不會因為政客而改變運作的規律,可憐的氣象局面對牽拖的政客,只能在維持專業的同時儘可能地把身段放軟。所以,像這則新聞的背後可是有玄機的…

    費曼說人可以騙,大自然沒辦法騙。人騙多了,馬大概以為連大自然也可以騙,結果是一遇到SARS、貓纜、天災就都狼狽不堪。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August 11,2009 00:58
    不知道怎麼會不見了,這裡補上有玄機的新聞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August 11,2009 01:01
    大自然沒辦法騙, 騙得了人就好了, 反正投票的是人.

    你看納莉和SARS明明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結果都被包裝成明智處理的政績了.

    (貓纜不知道怎麼包裝, 索性就無視了, 反正文山居民就算被土石流埋了也是鐵票)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1,2009 01:04
    to civics

    目前網友一般都稱他馬區長或馬騜,右元帥有時稱他馬朝光宗,但我個人是比較傾向稱呼他「馬赧宗」,羞赧的赧。偉大的中國歷史上就有一個這麼被稱呼的「地區領人」-周赧王。這老兄雖然號稱周天子,但只能管雒陽京畿,就好像馬郝宗死抱著種花民國憲法對固有領土的解釋不放,但其實只能管管「台灣地區」而己。而這位周赧王先生也是著名成語「債台高築」的由來,我們馬赧宗執政一年多,舉債金額就暴增七千多億元,若維持這樣的舉債速度,二○一二年就會到達舉債上限。而這位周赧王也被稱為周隱王,我們馬赧宗不會最愛這樣搞,作秀時就跑第一,政府出事該負責就躲得遠遠的,還被戲稱為「宅男總統」咧。「馬赧」與「馬奶」音也近。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1,2009 01:22
    被埋了還是鐵票....Orz....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11,2009 01:24
    嘆為觀止 + 633
    (「馬赧宗」還可以戲稱為「馬/貓纜宗」...更諧音)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11,2009 01:29
    阮,

    其中玄機,還請明示~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11,2009 01:30
    =___=
    看到各位先進的評述,我想我錯怪氣象局的預測了...。(抱歉)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11,2009 01:36
    Targus, 捲,

    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魂。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11,2009 01:56
    捲,

    雨量的分級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怎麼分都不會影響到氣象專業。分級的目的只是讓一般人多少有個概念,知道雨會下多大。沒想到遇到個阿斗,出了事就在那邊牽拖,怪罪氣象局只說會下豪雨,沒有說會下多大。

    氣象局說新的雨量分級制度已獲交通部通過,只是「忙於」其他事情,沒有發布。真的有這麼忙喔?這是九月說的,而實際上這裡說是十一月底才修訂的。所以我看是一開始氣象局沒打算理會這傢伙的牽拖之詞的。沒想到這個可能成為頂頭上司的阿斗還煞有介事地振振有辭,繼續牽拖下去。即使牽拖得一點道理都沒有,氣象局也沒有必要板起臉孔修理他:明明都告訴你是豪雨了,還不繃緊神經做好準備工作。反正和專業無關,就順著他的說法,讓他覺得「日前的主張」是對的,是有遠見的。

    只是既然都在媒體上說了,那就只好真的弄個新的分級制度出來,所以才會實際上到了十一月才通過修訂。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August 11,2009 03:21
    我當然認為氣象局的預報還有改善的空間
    但總統的標準是要求氣象局準確預測地區降雨
    這是不可能的

    混沌理論(Chaos theory)就明白指出
    系統中十分微小的變化
    會對系統未來狀態造成極大的差別

    天氣系統正是一個典型的非線性混沌系統
    有正確的資料及高密度的測候站
    當然可以提高預報的準確度
    但是不管再怎麼努力
    「黑天鵝」還是會出現的




    PS. 避免小弟被口水淹沒,特此聲明,絕不是為了替氣象局或是騜尚說話,只想說明「沒有百分之百預測天氣」這回事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August 11,2009 03:22
    有人相信只要氣象局把預報做準了, 這個政府就可以把防災和救災工作做好嗎?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1,2009 03:27
    Targus,
    =___=
    只是想讓政府少一個可以牽拖的藉口.......。
    報準了,但是政府沒應變動作,這樣黑鍋就....。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11,2009 03:58
    就像經濟大衰退時, 無能為力的政府最愛做的就是鞭打經濟學家.
    颱風釀災時, 無能救災的政府當然也要鞭打氣象學家.

    畢竟無能者處理問題的方式就只有那幾種.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1,2009 04:13
    > 關於捐款, 目前看到的焦點在於和四川地震比...

    我看到的情況

    1.比什麼比 你在挑起兩岸對立
    2.現在救災重要 追究責任 噴政治口水
    是挑起南北對立

    某顏色特別有這種反應
    | 檢舉 | Posted by 夢夢 at August 11,2009 07:10
    話說古代有個君王,打仗前問事於燒烏龜殼的占卜術士。術士占完稱吉。結果君王帶兵在戰場上中了埋伏,軍士死傷慘重大敗而還。第一件事就是問罪於占卜術士。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August 11,2009 07:59
    嘴砲研究所所長 :
    我的用意在「諷刺」
    我的意思是指,當然要看數字啊

    但我今天開盤前,看了昨晚的技術分析
    然後今天開盤大跌
    我就說「技術指標沒用啦」、「匯率分析騙人的啦」
    「經濟學家混蛋」(??!!!)

    但有人要將只要有分析,你就有給我百分之百正確
    否則我就不要相信「數字管理」(天氣預測)了
    這樣可以嗎?

    我怎麼認為我和 Richard 的想法是一致的
    以前的人是不相信數字,而隨便推論
    現在的人是要求絕對預測完美的數字,才好推論....
    (骨子裡根本不瞭解/不承認數量模型有侷限性...就像李伯伯說的預防經濟學 XD)

    我想每個讀過統計的,都知道一個名詞「誤差」
    現在有人說「誤差必然為零才可以」
    套句我在Plurk的說法
    有這種人才,早就被華爾街請去預測大盤走勢了,誰要看氣象圖????
    套句我朋友的說法
    有這種天氣專才,早就被美國氣象單位挖角走了.....

    簡單說
    我認為數字管理能有效增加決策品質
    但這不代表我認為誤差為0的統計預測,才叫做好的數字管理
    | 檢舉 |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August 11,2009 08:29
    驅長永遠不會錯的邏輯之一是:因為他不知道(例如氣象局可以準確預測地區降雨),所以他無法作如何如何的預防措施。既然準確預測地區降雨再五十年一百年似乎也是不可能的,那永遠有個藉口。
    不過這種邏輯是違反動物生存與演化法則的:環境永遠在變動,隨時要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如何提高生存的機會,是我們必備的能力。這種邏輯只對提高某人的政治生命有幫助,對提高一般民眾免於災害的機會是適得其反的。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August 11,2009 09:15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August 11,2009 09:38
    早上不小心看到XX投信的推測:

    此次水災損失將完全抵消「消費券」的效果
    (完全不了解,這到底怎麼估出來的.....)

    意思是指下面那一個???
    (1)風災的損失很小
    (2)消費券的效益很大
    這種投信才是應該扣上混亂金融制序的罪名吧(??!!)

    看來在本國氣象局內擁有統計/計量專才的人,還是比不上在投信內部信口開河的分析師....
    | 檢舉 |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August 11,2009 09:51
    就製造沒營養的內需這一點來說, 消費券跟風災在性質上差不多吧?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1,2009 10:10
    突然想到: 這個時候提消費券, 是不是馬戲團打算藉著風災掩飾掉消費券成效低落的事實?

    "消費券本來很有效果的, 沒想到來個風災把效果都抵銷了, 我們也沒辦法啊!"(攤手)

    再來就是趕長頸鹿大法: "還好有消費券, 不然這次風災會更慘"

    恭喜馬戲團賀喜馬戲團, 風災為他們之前的荒腔走板解套了, 之後一切負面成果一律推給風災就好了.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1,2009 10:29
    為什麼金帥飯店要申請國賠,而不是保險公司的補償?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August 11,2009 10:59
    旺報今天創刊 堅持台灣優先兩岸第一

    原來,旺旺報今天才創刊啊。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1,2009 11:05
    看到金帥也想求償國賠的新聞,讓我想到系上老師對台灣銀行倒閉政府接管的結論:
    "台灣民眾向來缺乏風險概念,出事的時候政府就成了最大的無保費保險公司,長期下來風險轉嫁回全民,自己死好"

    有趣的是,他全程台語發音,俗又有力
    | 檢舉 | Posted by 啪 at August 11,2009 12:24
    之前只看到旺報的名稱,我還以為中國時報終於正名了......ORZ
    | 檢舉 | Posted by 靜子 at August 11,2009 12:29
    喔,上星期看過旺報,八成都是中國的新聞。不知道新聞稿是不是自家記者採訪來的,如果是,不知道要不要被中國政府審核...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August 11,2009 13:04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1,2009 13:17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August 11,2009 13:20
    >>>>當然,我不知道老闆可以對此忍受多久,一如我不知道老闆會多久後會發現我們的異議傾向。

    看樣子,鐵志有很多擦邊球要打。

    不知道鐵志畢業了沒有,如果還沒有的話,他大概也需要問論文老闆可以對此忍受多久。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August 11,2009 13:38
    (設計對白)馬先生:「一想到那個齋藤我就恨死他了啦!」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August 11,2009 13:39
    Jia-Yuh 兄即將上 job market 了,加油!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August 11,2009 13:40
    馬政府要不要接受外國援助也要看中國臉色XD

    所以災民將就點,政府能做的就湊合著用..
    | 檢舉 | Posted by 黑手黨 at August 11,2009 14:04
    什麼是:「台灣優先,兩岸第一」?那台灣的利益與兩岸關係如果有衝突時,到底是「優先」優先,還是「第一」優先?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August 11,2009 16:29
    臺灣包含於兩岸,當然是「第一」優先啊。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1,2009 16:41
    旺報創刊現場冠蓋雲集

    老K是不是已經忘了做秀的奧義?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August 11,2009 17:52
    等著看健忘的人民能記多久~

    ps.實在是因為這次驗證碼太可愛才留言:GEGEGE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11,2009 17:59
    我們會盯著你

    今天統一集團捐出一千萬新台幣...高清愿,原來你故鄉台南縣學甲鎮只值這個價碼。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August 11,2009 18:44
    統一集團覺得學甲只值這個價碼,然後呢?換個問法,為什麼會以為學甲這個故鄉對統一集團有價值?

    企業的目標是賺錢,如果社會形象有助於賺錢,企業就會去經營社會形象。不過,這個經營社會形象的行為,也是為了賺錢。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1,2009 18:59
    將對政府的憤怒,胡亂轉移到中國投資企業身上,這對於民進黨/綠營 的形象,並沒有任何幫助。
    | 檢舉 | Posted by 少 at August 11,2009 20:00
    少,

    怎麼煩惱都沒用,恐怕很難幫助民進黨改善形象。問題就在這裡,這是民進黨的特色,不是瑕疵。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11,2009 20:21
    高雄又在下大雨。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ugust 11,2009 20:24
    這可以稱為「愛臺灣的便宜幽靈」。上次的中國製紙杯事件,也有類似的性質。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是一種勒索,以「愛臺灣的便宜幽靈」為工具的勒索。

    至於是不是民進黨的特色,盤大說了算。但是應該是很多所謂「台派」的特色。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1,2009 20:27
    還好,看來只是陣雨。

    由於停水,我現在也成了受災戶之一(目前正在南高雄避難中)。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ugust 11,2009 20:30
    雨又變大了......

    我所住的地方,算是地勢較高較安全的地方。不過從我住的地方開上省道與國道,往南,往北,往東走不用多遠,就會到這次受災最嚴重的幾個地方。

    禮拜一進系辦,系上清潔阿姨住林邊,她說:「還好還好,我家只淹到大腿而已。」

    「還好還好」。

    我深深覺得,如果沒有自己身受其苦,就不要老把「苦民所苦」掛在嘴上,而是把自己應負的責任做好,如果做不好就深切自責,這應該是比較有品的行為。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ugust 11,2009 20:47
    颱風所造成的損害,雨量一向比風速更具破壞力。但為什麼颱風的等級是由風速決定的? 台灣似乎更需要由雨量定義的等級。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August 11,2009 21:04
    | 檢舉 | Posted by irrenhaeusler at August 11,2009 21:36
    to JZFan

    颱風的等級是即時性的資訊,如果真要拿雨量來定義颱風等級的話,那也只能拿瞬間雨量來描述颱風的強度,但是這樣一來瞬間雨量也沒辦法正確表現出颱風的殺傷力,真正具有殺傷力的是累積雨量,但是累積雨量統計出來的時候,颱風都已經看不到尾巴了,這樣子也沒有什麼意義吧...

    而且拿雨量來分颱風等級,那還在太平洋海上散步的颱風不就什麼都不算了。
    | 檢舉 | Posted by 爪 at August 11,2009 21:42
    陳伸賢要負「政治責任」?事務官負政治責任,政務官沒事,好難喔。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11,2009 21:54
    為什麼我上繳的稅金被利用到這種慘不忍睹的程度,我還要再捐錢?
    | 檢舉 | Posted by 毛 at August 11,2009 22:03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5070234.shtml

    台大副校長:「誰敢一開始就把颱風的雨量估到兩千,拿科學理由說服我!」

    這是這幾天唯一看了比較舒服的新聞了
    | 檢舉 | Posted by 啪 at August 11,2009 22:12
    "颱風所造成的損害,雨量一向比風速更具破壞力。但為什麼颱風的等級是由風速決定的? 台灣似乎更需要由雨量定義的等級。"

    我對氣象實在不了解,不過美國的龍捲風是依據影響程度(impact)來分級的,也就是事後才分級,事情只是通報與警告龍捲風路徑民眾進行躲避. 雖然我ㄧ開始知道這種分法覺得很納悶,事後分級要幹麻? 但現在看來也許颱風的分級的確有修正之必要...
    | 檢舉 | Posted by ggsadventure at August 11,2009 22:25
    有人能願意出來支持氣象專業,這是件好事,沒必要一直當無能政府的余文...(話說「余文」會不會有一天被收入詞典啊?)

    不過有個小疑問,似乎曾看到報導,在一開始預測時(好像不是氣象局?),說這是「虛胖」的颱風...如果這是真的,那從「虛胖」到最後的結果,這樣的誤差會不會太大?還是這在氣象預測專業上也是很正常的誤差?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11,2009 22:55
    捲:
    引錄一段PTT看到的

    "小弟剛好作過屏東地區雨量的相關研究,手邊有1957~2005年屏東縣市鄉鎮詳細的雨量資料,整個屏東縣曾經出現過得最大"月雨量"是1549mm,而這次颱風,不到一個星期就降下了2000+mm的雨水,不要說中央氣象局了,用數學模型來預測 超過最大值30%以上的極端值,怎麼可能有數學模型能辦得到呢...?"

    我想這算統計上的outlier了
    | 檢舉 | Posted by 啪 at August 11,2009 23:16
    啪:

    謝謝...我對統計完全不懂...
    (印象中)本來高屏地區,平時雨量或颱風帶來的雨量本來就不多...
    所以到底颱風所帶來的雨量能不能能夠預測啊?
    如果預測單位對於颱風的結構、路徑沒有太大誤差的話,為什麼實際雨量跟當初的預測值會差那麼大?
    還是說預測雨量完全是依照「過去的」統計,而沒有辦法就「現在的」實情做修正?


    最後,其實一直讓我覺得怪怪的,應該就是那「虛胖」兩個字了...XD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11,2009 23:30
    之前有人提到的政府拒絕國外援助,有人提出解釋了,似乎是國外隊伍進來對現狀幫助也不多,引文如下

    關於國際救難隊的救災機制,請參考這篇內政部消防署的論文http://ncdr.nat.gov.tw/91conf/cd/A/AR07.pdf而現在的情形,當台灣自己有重機具開路的救援隊伍都還未接近現場時
    多出來的隊伍也只能在附近待命,等待增援
    而所謂國際救難隊手上有什麼裝備呢?隨便舉個在網路上的例子
    http://www.intrescue.co.uk/news/index.php/about-us/equipment/
    這些裝備包括:熱源攝影機、聲音探測器、光纖攝影機探針、攜帶發電機
    與照明器材、切割器具、充氣艇、帳棚,以及可支持十五日活動的食物飲水,坦白說這些器材,台灣在九二一地震後也開始引進這些裝備了,國際救難隊考量必須在短時間內抵達世界各地的災區,在隨身裝備上做了很大的精簡,主要仍然是靠他們的經驗來搶救生命台灣自己也開始成立類似的組織,畢竟這種精英隊伍維護不便宜當各國有重大災難的時候,就是他們出動的時候然而九二一地震之時政府有請求國際救援,現在沒有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現在台灣自身的救災體系,包括軍警消防醫療與民間力量並沒有像九二一之時受到嚴重的癱瘓,受災至今能逐漸掌握各地災情並開始試圖針對最關鍵的嚴重災區進行搜救。而九二一,許多軍警消防單位自己都受災,而且受害地區又非常龐大所以政府才接受國際救援,並且以國家的力量進行協助(比如說開放清泉崗基地讓美國運輸機輸送相關設備)這些協助光是靠民間的力量是很難達到的,這次的八八水災的確很嚴重,但是說要請國際援助,可能還不到這種程度,雖然政府的體制一開始反應緩慢,但並沒有到達無法進行救災的地步,個人認為我們的力量應該還是著眼於相關訊息的傳達、資源的捐助與日後災區的重建。
    | 檢舉 | Posted by 啪 at August 11,2009 23:40
    想請教一個問題:
    同樣是下1000公釐的雨量,假設在南投山區好了,五十年前,和現在,應該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吧!那麼,我們防洪標準裡所謂的100年、200年的水準,到底是依據什麼樣的資料在估算的?
    | 檢舉 | Posted by simon7617 at August 11,2009 23:51
    先不管馬政府不願接受國外援助的動機如何,
    但就如上面這篇引文說的...中央政府在救災方面,進度緩慢,但是婉拒得到滿快的啊...

    如果在開始時,一方面中央政府自己都無法掌握狀況的話,
    另一方面又如何判斷:以台灣的救災系統來說已經足夠?

    (我是今天專門找碴的就是了...XD)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12,2009 00:05
    Q:防洪標準裡所謂的100年、200年的水準,到底是依據什麼樣的資料在估算的?
    A:歷史經驗法則法

    用"26同胞"的術語你會比較好理解:
    所謂XX年防洪標準=XX年會遇上這樣大規模的洪水一次(正統的"祖國同胞"說法是XX年一遇)
    那麼,這個規模如何求出?
    "中央水利部"的說法是這樣子的:
    各種防洪保護物件或工程本身要求達到的防禦洪水的標準。通常以頻率法計算的某—重現期的設計洪水為防洪標準,或以某一實際洪水(或將其適當放大)作為防洪標準。在—般情況下,當實際發生的洪水不大於防洪標準的洪水時,通過防洪工程的正確運用,能保證工程本身或保護物件的防洪安全。

    (參考http://www.mwr.gov.cn/lszl/slbk/slcs/200707260814050cd380.aspx)

    傳統上來說,抓到200年的防洪標準已經是非常高規格的措施,不過近來全球氣候與往昔相比真的越來越難以捉摸,所以常常與一下就下超過200年一遇-然後,再怎麼防都得淹水。

    (所以,據說怪醫沈博士富雄兄前兩天在小妹大耍冷血,本所長只有兩點評論:
    1.實在話總是很不入耳,要得罪鄉民真的要很有勇氣。
    2.改天有空應該來研究,進開刀房操刀&在急診室上班的醫師他們的"冷血度"與一般人相較是否有顯著之高)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12,2009 00:13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12,2009 00:16
    =____=

    上面南方朔那篇,

    “八八水災”期間,電視台已變成了救災的第一線,取代了政府的職能,這實在是這個“電視時代”的悲哀,電視不播,政府就不理;只有出現在電視上,大官們才會有動作。

     ——台灣的官方不是沒有救災的機制,但由這次“八八水災”已可看出,這個救災機制其實已完全癱瘓,這次水災出現後,最初的七八小時,政府毫無任何動靜,等到電視播出新聞後才有動靜,但那種動靜卻又非常的荒唐可笑。例如各地都淹沒在大水裏,軍隊要救災,當然要派出救生艇、輕便快艇之類的水上交通工具,才可能在第一時間救人,誰知道軍方派出的卻是裝甲運兵車,它到了淹水地區,完全派不上用場,由此已可看出其顢頇無能,完全進不了狀況的離譜荒唐。

    馬英九是好人但卻無能,這種評價可謂已相當的固定了,而經過這次“八八水災”,他的這種評價可謂已更難扭轉... ...

    -----------------------
    一想到要被這樣的好人但卻無能的人領導。
    心中湧現出巨大漆黑的無奈心酸阿。(淚)
    到最後只能靠自己奮鬥了。但那要政府幹嗎?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12,2009 00:58
    Fan前輩:

    雖然個人前途迢迢,還是謝謝你的加油。如果有館友要到ASSA,到時請通知一下,大家抽空聚聚。

    我在咖啡館的閒逛的時間也會減少,但是還是會持續關心,到底馬英九的護體龍氣,會不會終於被莫拉克擊潰。聽說莫拉克在泰文是祖母綠,也許是顆專破龍氣的金鋼鑽。只不過苦了無辜陪葬的台灣人。
    | 檢舉 | Posted by Jia-Yuh Chen at August 12,2009 01:00
    「虛胖」好像是媒體的形容詞,當時也有一個叫做「外強中乾」的詞,好像比較貼切一點。而且南強北弱也是事實,就不見媒體提了。

    以降雨為標準來定義颱風有兩個基本無法操作的困難:第一是降雨的變化比風速快,例如地形雨,迎風面的山坡(像這次的南部山區,以前的宜蘭花蓮山區)會降下比較多的雨,同樣的颱風若碰到相對平坦的島(例如與那國嶼好了),下的雨還比較少,那如何定義她的等級?第二,在海面上的時候欠缺觀測資料(除非有很多小島上有氣象雷達),也很難去描述。

    以往颱風帶給高屏的雨量或許不如宜蘭花蓮多,而且等到開始下大雨時,又不如阿里山多,原因是一般的颱風範圍比較小,內外圈會下大雨的地方都會先碰到東北部山區,越過山嶺後,水剩得比較少。等到颱風要離開時,外圍的環流才從西南方帶來水氣,通常已經偏北,所以阿里山區變成迎風面還是有大雨,台南(平地)恆春(太南)的雨勢就不大了,所以西南部通常颱風災害相對較小。這次外強的颱風,會下大雨的外圍環流離颱風眼的距離根本超過臺灣的長度,西南氣流直接遇上南部山區的迎風面,變成還沒登陸就下大雨。

    最慘的是,沒人(電腦也一樣)有能力預測颱風(不管哪一個)遇上臺灣陸地(主要是中央山脈)會發生什麼事情。每個專家雨電腦都可以告訴你每個颱風遇到宮古島會有什麼變化(什麼都不會有),但臺灣高聳的地形,又常與颱風的暴風圈直徑接近的長度,而且還是與颱風前進方向接近垂直的,根本是颱風的擋路鬼,就很難預測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預測颱風所帶來的雨量是極端困難的。

    氣象單位對颱風的結構基本上不是預測,而是觀察。對路徑的預測可以有更大尺度(範圍)的氣象系統來指引,所以大偏差不太會有,局部的誤差才會有。而這與颱風裡面的水氣、熱量、風場等等一起考慮,才有可能瞭解降水,但這又隨時與海面有交互作用,不同的水域特性(形狀溫度等)對颱風影響也不同,故比預報路徑更困難。

    我們的媒體與政治人物對颱風預報的要求若還是要路徑誤差10公里以內之類者,應該要他們先去讀《渾沌》這本書,看完考試通過後才准再公開發言。理由是:他們這種要求跟下面這個比方是一樣的:經濟部長或財政部長要能預測每天每支股票在每分鐘的交易價格準確到小數兩位。馬先生抱怨氣象局預報颱風不準已經九年以上了,怎麼不譴責財經首長無法預測股價?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August 12,2009 01:04
    水利署長陳伸賢:「這次莫拉克颱風雨量之大,已超過二百年標準,才會造成惡水淹南台的嚴重災情。」



    小弟很想知道所謂的「200年的標準」是怎麼來的?

    1. 10年的觀測資料乘20倍?
    2. 50年的觀測資料乘4倍?
    3. 真有西元1809-2009的氣象資料?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August 12,2009 01:14
    臺灣的氣象觀測史可以參考洪致文的部落格。我印象中,日本人來之前,此地幾乎沒有科學觀察或數字管理的。到了19,20世紀之交,忽然很多事情就有了統計資料。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August 12,2009 01:34
    看來氣象局也沒輕忽...莫拉克颱風/虛胖還是實胖? 氣象局:戒備、勿掉以輕心

    果然又被余文了...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12,2009 01:37
    我想,很明顯地這回的颱風暴雨是黑天鵝事件\Outlier\複雜系統\混沌理論之類之類的,與其說這回預測得不好,不如趕快想一想,為什麼住在年年有颱風,處處有斷層的我們,平常都不會怕?專業人士平時不受尊重,開墾建設不管風險?

    不只是缺少數字管理而已。
    | 檢舉 | Posted by augustinus at August 12,2009 02:08
    隨便抓來的年代數據吧...

    近十年來,全球氣象劇烈異常很多過去的參考真的只能當作參考看看而已。還拿過往200年的數據來說嘴....。當官都當到腦殘了...。政府幕僚跟智庫之類的都沒相關的應對計畫嗎?照理來說是會有的...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12,2009 02:15
    關於這個颱風的資料 可參考 這集新聞哇哇挖 有位專家作了說明(約從四分鐘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ylwgDsUf1c

    他也提到臺灣的氣象觀測資料 約從1910年起 其中 近五十年的雨量不太正常:許多年份雨量遠低於平均值 而多雨時 常常雨量又是極端的高


    oh! 他還提到臺灣因為不被承認是國家 無法參與世界氣象組織 無法取得一些重要的氣象資料 (像是颱風在接近臺灣時 在太平洋上的觀測值)

    供大家參考
    | 檢舉 | Posted by Green Sloth at August 12,2009 03:19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2,2009 06:25
    同樣的雨量
    下在不同地理條件的地方
    發生洪水的規模和機率應該都不同
    因此我很好奇的是
    在評估是否會有洪水等狀況,以及發生的規模、機率等所使用的模型,
    除了雨量之外,是否有包括地理的因素
    特別是近半世紀來土地開發利用情形
    讓同一個地點的地理條件產生很大的變遷
    這對於評估天災的風險應該是要成為一個重要的變數的
    | 檢舉 | Posted by simon7617 at August 12,2009 07:02
    to 水月

    "還拿過往200年的數據來說嘴",人家都自稱是嘴炮了,就別跟他計較了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2,2009 08:03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August 12,2009 09:02
    劉鶚先生有言: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更自言:歷來小說皆揭贓官之惡,有揭清官之惡者自《老殘遊記》始。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August 12,2009 09:57
    悲痛莫名

    聽少兄罵人,真是一大快事。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2,2009 10:10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August 12,2009 10:32
    to ggsadventure:

    Tornado Classification
    http://www.enchantedlearning.com/subjects/weather/tornado/fscale.shtml

    龍捲風之所以使用龍捲風所造成的傷害來分類,應該是因為龍捲風出現的位置無法預測,就算出現好了,也沒辦法將量測儀器放入龍捲風裡面量測,就算放進去了,量測儀器也不一定能能活下來吧,所以龍捲風發生的時候無法得知它的風速,只能報導它的路徑警告民眾...

    此外如果仔細看龍捲風的分類,它其實還是用風速來歸類的,只是依它所造成的傷害來推斷當時風速是多少,再者如果要依所造成的傷害來分類的話,我覺得地震是比較好的參考,像芮氏規模(釋放的總能量,相當於累積雨量?)跟震度(地面的瞬間加速度,相當於瞬間風速)之類的會是比較好的方法吧...
    | 檢舉 | Posted by 爪 at August 12,2009 10:43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12/today-fo23.htm


    這則新聞令我頭皮發麻 到時候只會彈劾綠縣長們吧!
    | 檢舉 | Posted by Green Sloth at August 12,2009 10:53
    最害怕的是馬拍胸脯後, 去年年底的另一句慣用語出現

    沒想到 ......

    沒想到 ......愈演愈烈
    | 檢舉 | Posted by DLowe at August 12,2009 10:53
    數字管理是管理的一環

    在下不才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
    很高興的把數字分析成花花綠綠報表後
    拿給長官看
    然後就被丟回來了

    「接下來要怎麼做?」
    「你說這個指標異常,為什麼?」
    「如果是XX因素影響的,要怎麼改進?」
    「你提的方案可行嗎?」
    (長官倒是很少質疑,為什麼預估數字與實際值落差)

    增加決策品質.... 這才是數字管理的精神啊....
    統計/計量方法只是工具啊,又不是神
    | 檢舉 |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August 12,2009 10:54
    臺灣的氣象預測 其實很不容易 因為臺灣面積小但地形太過複雜 需要很精細的模式 我看過美國預測全球變遷模式 很多是用經緯度一度為單位 這種大尺度模式完全無法用在臺灣
    | 檢舉 | Posted by Green Sloth at August 12,2009 11:05
    爪大, 多謝分享!
    | 檢舉 | Posted by ggsadventure at August 12,2009 11:06
    台灣分成南北兩個世界了... ...。哀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12,2009 11:22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12,2009 12:11
    林怡君檢察官引用宋太宗告誡官員的16字箴言:「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表示這才是公僕的良心。

    對照處理這次災害的中央官員。想想還真諷刺... ...

    再附上一次個人改編的短句:
    「我活著就是在看人民哀嚎。」
    《阿九篇》第八章\風災之後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12,2009 12:13
    在這理想請教站長一下:

    偏遠鄉鎮用教育和工作的誘因使人們遠離不適合居住的地方,是個好法子.但是對於知名旅遊區的開發,應該給予什麼誘因來避免天災的風險?

    記得舊站有篇文章是支持台灣的山水開放做觀光用途,看完特來請教,感謝.
    | 檢舉 | Posted by 啪 at August 12,2009 13:45
    為不會因為補貼偏遠鄉鎮教育費,使得偏遠鄉鎮遷入人口大增....XD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August 12,2009 14:29
    劉兆玄:受災縣市2天內提災民安置計畫

    該不會....又要人寫公文吧....@_@
    | 檢舉 | Posted by 便 at August 12,2009 15:41
    參考一下:莫拉克一生的降雨統計( NASA Earth Observatory)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August 12,2009 15:56
    >馬先生抱怨氣象局預報颱風不準已經九年以上了
    然後還不知道氣象預測是會不準的
    這種智商已經快要接近阿米巴原蟲了..
    | 檢舉 | Posted by 黑都醜 at August 12,2009 15:57
    已經沒有別的替死鬼了。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August 12,2009 16:26
    浮起來發一篇心得文...

    最近救援直升機墜落的新聞,前後看了幾次,感觸良多外,也有了一個問題油然而生...

    這次風災,媒體的播報模式一改以往,且眾家有線新聞台還加入了所謂的「即時通報災情專線」,所以也才有「疑似長庚生惡作劇」的事件〈這算後話〉,以我個人還看,很明顯的,這是「類似」PTT災情網的作法......

    我想表達的是; 災情發生,以我觀察到各方(主體)對風災各自認為對自身最為有利的處理方法加以應對,而互相影響下所得出是否為最佳的結果(對社會客體)所作出的疑問

    1.PTT災情網與地圖→開放通報災情→假設;希望得到救援

    2.媒體的「即時通報災情專線」→假設;高收視率的誘因

    3.政治人物行為〈泛指所有政治人物在鏡頭下一切行為,指示、評論、號召等〉→假設;高選票的獲得

    (為何特別選這三項因素,因為在這期間,這三項的曝光度最高且具有高度的選擇能力(相較於救災人員)

    結論是;救援直升機墜落是否有可能是因為當因素1.大量災情爆發出來(政府原有救災機制已啟動),加上因素2.的大量曝光(原有機制無法負荷
    ,國軍加入,形成低整合新救災系統)而因素3.的加入,基於1.與2.的大量民意與高度曝光機會,逕行指揮資源調度(救災機制崩潰)→

    直升機墜落

    P.S.在這個假設裡,沒有人有錯,我只是想從別的角度來理解事情的始末,而不是所謂飛機老舊的一筆帶過......
    | 檢舉 | Posted by trashcan at August 12,2009 16:30
    馬戲團之至少可讓你發脾氣

    救災和法務部(長)的關係是什麼?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2,2009 16:36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August 12,2009 16:48
    | 檢舉 | Posted by 黑都醜 at August 12,2009 17:43
    白玫瑰:
    救災和法務部(長)的關係是什麼?
    我個人覺得是「護駕.....護駕」

    有網友認為
    神聖 馬總統的發言:「我不知道你要見我啊...你不是見到了嗎?」有望角逐 2009年最讓人生氣的一句話
    看來「至少可以讓你發脾氣」也可望進入8強名單中...
    | 檢舉 |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August 12,2009 17:56
    馬戲團裡面的人腦神經都接錯線了。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August 12,2009 18:29
    法務部可以請特偵組啟動調查,偵辦總統九年來怠惰不學習認知「颱風預報是不會準」的行為,是否觸犯公務人員瀆職罪,並參考公務人員職等,酌情建議提高量刑,在卸任後追訴。
    (我是來亂的)
    ikki一騎: 這兩句下週應該會列入一週刊的名言錄吧?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August 12,2009 18:34
    civics,

    是腦神經嗎?

    不過,每次看王聖女和王聖人的演出,都有不錯的娛樂效果。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2,2009 18:41
    我錯了,馬戲團裡面沒有腦。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August 12,2009 19:09
    | 檢舉 | Posted by sobad at August 12,2009 20:05
    黑都醜你貼的那篇好像被河蟹掉了, 還好有人有備份

    http://spinalcord.pixnet.net/blog

    "人們不斷Call-In,我們也死皮賴臉催促著快打電話吧,我們可以幫你的忙會幫你通報相關單位,事實是什麼,只是成堆寫滿名字電話地點的小字條躺在無人理會的桌上,四面八方的小小期盼,全成了沒有出口的垃圾"


    如果這是真的, 心很痛...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August 12,2009 20:08
    昨天柵湖線又搞大烏龍,媒體完全沒報導。今天完全停擺,才有一點聲音。有個市長在偷笑。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12,2009 20:19
    應該是哪一天詐胡線完全順利通車,才值得大報特報吧~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12,2009 20:41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2,2009 20:43

    Here's a 劉揆之很快.



    這應該可以角逐最讓人生氣的話前十名。
    | 檢舉 | Posted by J.S. at August 12,2009 21:17
    2ch名物之萬用三熊圖:〈王聖人〉〈馬先生〉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August 12,2009 23:14
    通常做技術工作的都很怕被派去做公關-偏偏為了讓社會大眾了解自己的工作在做啥,這個工作不得不做。

    所以看現成的東西比較快
    http://water.emc.nctu.edu.tw/management/education_source/39/0122-5.htm

    重點在於:
    洪水頻率在經濟價值上的意義是研究預防最大可能之洪水。例如,1000年一次所發生的最大洪水與50年一次所發生的最大洪水相較之下,以平均損失而言,50年一次之最大洪水的損失為大。因此,在防洪設計時,對1000年一次發生頻率的洪水甚少考慮,理由在於雖然安全為重要目的,但過分求其安全亦非經濟之道。

    如果有人想拿幾兆的防洪經費參加"副縣長夫人的後援會"請先告知一下好嗎?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12,2009 23:31
    中時電子報|即時新聞|金控賑災捐款 捐給扁的零頭遠不及電子業

    嗯...好正義的新聞 讚哦
    看來比較捐款除了比較數字大小
    還可以這樣比啊...
    喂...跑去日本躲起來的辜大少爺,快用皮箱裝個幾億送去災區啊...
    (到底要捐多少,旺報給個數字好嗎???)


    驗證碼:WOGY
    | 檢舉 |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August 12,2009 23:51
    聽說故宮院長也下鄉了,還分送故宮月刊給災民。當廁紙用嗎?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August 12,2009 23:54
    本次救援直升機墜落要用非技術因素去解釋的話,其實是勉強了些,推論過程會比較辛苦才能得到這樣的結論。

    理由是,不管有沒有上新聞,在山區發生意外,只要動用到直升機,都有可能因為外來因素(例如山區的流籠纜線、高壓電塔+電纜&山區的壞天氣)而把直升機打下來,這點跟長官重視與否、事情有沒有上新聞其實沒有關聯。就算長官要求在狀況不急迫的狀況派機,也不能將空難算在長官的頭上;套用刑法的術語:這樣子的因果關係無法確立。
    因為:如果這樣就能論定"對空難的預見"可以成立,那其實人類根本不應該飛行(因為任何的飛行都有風險-"飛"這件事對鳥正常,但對人反常)

    在災難搶救案件任務的意外中,比較能歸咎到長官頭上的只有"搶救/搶修時程壓力"。因為在雖然某些人相信在壓力之下工作才會有效率,但實際上卻是過由不及,太大的壓力會讓人省略很多平常會注意的事情,結果莫非定律就會發威,再來就......

    後記:對從事搜救工作的人來說,不用長官交代他就已經夠急了。因為"能衝、能救就要趕快衝、趕快救"這點已經可以說是本門的行規兼基本職業道德。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12,2009 23:58
    旺旺報是用此來反制之前鄉民們做出來的水災捐款跟川震捐款比較表嗎?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August 13,2009 00:03

    Posted by 德古拉 at August 11,2009 18:44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1,2009 18:59
    +
    Posted by 少 at August 11,2009 20:00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11,2009 20:21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1,2009 20:27
    這幾篇跟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August 12,2009 23:51

    這一篇湊在一起看,for unknown reason(s),有一種非常奇妙的左派喜感。
    上次有這種fuu已經是快十年前本所長在唸<古典時代瘋狂史>跟<Bourdieu論電視> 的時候了

    (剛剛發現:本所長老了,哭哭)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13,2009 00:09
    劉院長的意思好像是(如果NOWnews沒寫錯):
    「921時,我投入到災區的時候是9月28日,那時候才開始啟動全面救災。」
    | 檢舉 | Posted by perceval at August 13,2009 00:09
    『1000年一次所發生的最大洪水與50年一次所發生的最大洪水相較之下,以平均損失而言,50年一次之最大洪水的損失為大。』

    這句話看不懂,拜求解釋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August 13,2009 00:10
    劉兆玄:要求災情嚴重的縣市政府,務必在兩天內提出民眾安置計畫。
    那行政院那些領比較多錢的人是要做什麼?怎麼不說:要求中央部會相關官員,協同縣市政府,務必在兩天內提出民眾安置計畫。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August 13,2009 00:19
    如果劉院長的意思是這樣, 這也只能代表"劉院長投入88水災救災比劉副院長投入921救災更快"...這只有比他自己而已.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3,2009 00:22
    本國目前的綜藝節目大趨勢:藝人上節目不用表演,而是負責為一般民眾的表演打分數。這種後現代文化趨勢也延燒到政府機關裡了嗎?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August 13,2009 00:24
    to 嘴砲研究所所長 :
    不要說「喜感」比較好
    應該是沈重的黑色幽默 = =

    還有我要諷刺的不是要多捐(那是企業自由)
    真的沒有其他新聞了嗎??
    所以旺旺集團捐了好幾億,正義感就硬是比較高啊 Orz

    很討厭旺旺報的做法 = =
    | 檢舉 |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August 13,2009 00:24
    indefensible:
    因為1000年洪水1000年才來一次。50年洪水在1000年內會來20次。所以50年洪水的損失還要乘20倍。
    | 檢舉 | Posted by KUO at August 13,2009 00:28
    To indefensible:

    這句話的意思是把損失攤到一個長時間來看, 例如1000年內, 50年一次的洪水平均會發生20次, 每次損失1億元好了, 1000年內平均會損失20億, 每年平均損失200萬在50年一次的洪水上.

    可是1000年一次的大洪水在1000年內平均只會發生1次, 就算每次損失10億, 每年平均也只會損失100萬.

    而且很多東西被沖壞頂多就是全損, 人命最多就是該地區內全滅, 洪水的規模大到一個程度造成的損失就會飽和了, 50年一次跟1000年一次的洪水能造成的損失事實上不會差很多. 那以工程效益來說, 只要針對50年一次的洪水做防範會是比較現實的考量.

    不過我覺得災難這種東西本質上是Poisson process, 而所謂50年或1000年指的是inter-arrival time(這個是Exponential distribution)的平均數, 也就是inter-arrival rate的倒數. 用"幾年一次"來描述對一般不了解Poisson process的人來說其實是很模糊又容易誤解.

    例如Poisson process的特性是memoryless, 今年發生過一次"50年一次的事件"不代表下一次要再等50年, 所以明年一定不會發生....可是一般人常常會誤解成這樣.

    我覺得還不如直接用Poisson process中的occurence probability來表示比較直觀, 不需要太深入的機率知識就可以理解.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3,2009 00:45
    抱歉打錯了, inter-arrival time應該是"arrival rate"的倒數而不是什麼inter-arrival rate.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3,2009 00:51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ugust 13,2009 01:19
    YouTube - 蔡秋鳳-金包銀

    別人的性命是框金又包銀 阮的性命不值錢
    別人呀若開嘴是金言玉語 阮若是加講話 唸咪就出代誌



    嘆氣啊.....
    | 檢舉 |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August 13,2009 02:07
    詐胡線出的事還真的被封鎖掉了...... 總之很扯,唉。
    | 檢舉 | Posted by augustinus at August 13,2009 02:27
    to嘴砲研究所所長

    比較能歸咎到長官頭上的只有"搶救/搶修時程壓力...這句話完全切中我想表達的要點

    正如你所說的「套用刑法的術語:這樣子的因果關係無法確立。」

    但我看到這則新聞時,第一閃過的念頭是;為什麼天氣這麼差還要出勤? 當然,我相信每次的飛行一定有風險,可是,在顯而易見的高風險狀

    態下,雖說是飛行人員個人意願,卻不加以阻止!...... 或許,也只能從優撫卹了吧。

    p.s.我試著用納許均衡下去解釋,結果是每個人的生存權皆同等價值,不管你是斷腳還是擦破皮...

    p.s.2 本來所推論的是;期望第一線指揮官能打破囚徒困境的(ex假如我只有一個架次,一邊是確定生還20人,但再一小時就滅頂,一邊是生死
    未明幾百人),但加上自利行為的變數,雖與舊有系統崩壞(指不顧自身安全前提所進行的救援行為如直昇機、太麻里差一點沖走那個等)無直接
    關聯,但損失的成本卻是災民全部承擔,我想,這才是真正錯誤的地方。
    | 檢舉 | Posted by trashcan at August 13,2009 02:38
    有人可以告訴我北捷柵湖線又出了什麼事嗎?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August 13,2009 02:56
    To Targus,

    所以院長大人不是記憶錯誤, 而是用了一個很特別的標準(他投入到災區的時間點)來決定行政院什麼時候啟動全面救災.

    不知道這是自大還是腦X.

    還是像以前國軍體能測驗跑步要全員都在時限內跑完三千才算合格?
    | 檢舉 | Posted by perceval at August 13,2009 03:46
    詐胡線又出包的事應該沒被封鎖,而且還是聯合報報的喔

    http://udn.com/NEWS/LIFE/LIF1/5074952.shtml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3,2009 05:55
    前幾天美、日主動提出要援助我國,但馬赧宗政權竟然回絕,本來還想說有隱LP症的馬赧宗這次要硬起來了,要靠自己把救災給解決了。沒想到其用意是要把這人道救援的球作給"偉大的祖國",豈可讓美帝、日倭來沾光:

    "府院黨決議 歡迎大陸人道救援"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5+112009081300063,00.html

    美、日的援助你回絕,說還要考慮,結果中國的援助你他 馬的不到20分鐘就通過決議,表示歡迎,這不是在做球是在幹麼。

    請看清楚新聞中的用語:「 充分反映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和血濃於水的同胞大愛 」,這就是蔡董在旺旺叫報創刊酒會上所說的,要「務實引導」台灣民眾對大陸的觀點。只靠霉體能夠「務實引導」台灣民眾的觀點嗎??當然要政、霉勾結效果才快嘛。馬蛐蛐阻止其它救難經驗與技術較成熟的國家的幫助,把這個球全做給了偉大的祖國,然後再叫旺旺報來個 「 充分反映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和血濃於水的同胞大愛 」,這不該感謝政府、感謝黨,又該感謝誰呢??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3,2009 06:38

    孔東梅證明毛澤東是共匪,點此閱讀我的部落格
    | 檢舉 | Posted by Hi Marxist at August 13,2009 06:56
    | 檢舉 | Posted by sobad at August 13,2009 07:08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3,2009 09:10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August 13,2009 09:50
    http://tinyurl.com/n4gy5c

    (圖) 馬總統聞聲救苦的嘴臉
    | 檢舉 | Posted by gito at August 13,2009 09:52
    >>陳肇敏說,如果要質疑他個人救災不力,他可以接受,但不能抹殺國軍弟兄的辛苦。

    是啊,立正四十分鐘很辛苦。

    什麼樣的社會可以養出這樣子的官兒們?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3,2009 09:53
    http://tinyurl.com/n4gy5c

    (圖) 馬總統聞聲救苦的嘴臉
    | 檢舉 | Posted by gito at August 13,2009 09:54
    連台灣人的災難也拿來做為討好中國手段,我唾棄!!!
    | 檢舉 | Posted by 蘇菲亞 at August 13,2009 10:02
    少帥的文章給了門外漢一個彙整:先扒掉官員那層作秀虛偽的外皮,之後再精確評審他們的作為

    橫批"無所遁形"
    | 檢舉 | Posted by 啪 at August 13,2009 10:58
    上面有幾個連結的新聞已經不見了...

    劉兆玄:受災縣市2天內提災民安置計畫

    該不會....又要人寫公文吧....@_@
    Posted by 便 at August 12,2009 15:41

    這個就不見了。
    | 檢舉 | Posted by 靜子 at August 13,2009 11:06
    劉兆玄你也去死一死!

    e04!

    還有4、5千人在重災區待援,身為行政院長到現在還搞不清楚狀況!

    指揮體系的崩潰

    美國國務院特別強調美國部隊已經待命,但台灣沒有要求,是因為看到台灣軍隊沒動,「可能以為台灣的部隊都死光了」,美國會表態是因為看不下去了,九二一時美國只派救難隊來,這次他們為什麼要部隊待命?這個話難道聽不懂嗎?表示你已經失控了..

    沒想到昏庸領倒人可以在一個民主法治國家造成如斯災難!e04!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August 13,2009 11:33
    以上好似連結錯誤
    煩請惠賜正確連結,感謝

    驗證碼也在罵人:cicici
    | 檢舉 | Posted by 黑手黨 at August 13,2009 11:43
    馬英九則勤做筆記,一如往常抄寫

    然而,最奇妙的是,即使有這樣的領到人,臺灣人最終還是會自己渡過難關,等待下次災難的來臨。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3,2009 11:50
    拍謝
    我氣昏了
    忘了檢查
    正確網址在

    煩請館長修一下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August 13,2009 11:52
    聞聲救苦?納入考核?http://www.etaiwannews.com/etn/news_content.php?id=826642&lang=tc_news
    不禁想起國中背過的某注釋...
    "把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誠懇。"
    | 檢舉 | Posted by MY at August 13,2009 11:56
    MY:
    沒記錯的話,你說的應該是"巧言令色鮮以仁"
    衷心希望課本在這個註釋附個英九先生的圖,讓孩子從現實中學習古文
    | 檢舉 | Posted by 啪 at August 13,2009 12:15
    愛哭的馬怎麼還沒眼眶泛紅呢?請大家協尋風災中失蹤的愛哭馬。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August 13,2009 12:29
    昨天晚上下班後回家的路上,想想這些天來發生的事,眼淚悄悄流下。面對天災只能坦然接受,逆來順受,但是現在發展的局面很明顯是人為持續造成的傷害,這樣不是給所有活在這土地上的人更大的痛苦嗎?而這樣的局面竟然是這土地上的選民投票產生的... ...。這就是業力嗎?巨大到波及無辜的路人了....

    然後又想起了,V怪客這部電影

      "Remember, remember, the 5th of November Gunpowder,treason and plot I know of no reason, why the gunpowder treason Should ever be forgot.

    回歸到V for Vendetta的影片中,藉由V我看到了現代版的蓋福克斯,為了民主自由、為了破除極權政府、為了讓受打壓的人民清醒,為了讓人民知道:「人民不應該害怕政府,政府才該畏懼人民」由開頭的1812序曲開起了一連串革命、革新。

      就以我的觀點來看,我覺得V 不是個變態,也不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怪物更不是恐怖份子,而是個真心的正義使者!就現況來講好了,假使政府行為已經讓人無法再忍受了,那真的會有人跳出來做革命先烈嗎?真的會有人跳出來成為某種角度的恐怖份子嗎?我覺得應該是不太可能,要不就是只是想佔版面耍嘴皮子罷了,然後就繼續放肆政府虎假虎威了。片中有句話說:「人們要的不會是一個建築物,而是希望。」"

    是的啊,災難中的人不就是要那希望嗎?
    但能給他們最大希望的官員,卻讓他們幻滅...。

    Remember, remember, the 8th of August .............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13,2009 12:58
    馬先生喜歡在嘴巴上講卻不放在心裡尊重的中華民國憲法第48條是這麼寫的:

    總統應於就職時宣誓,誓詞如左:「余謹以至誠,向全國人民宣誓,余必遵守憲法,盡忠職務,增進人民福利,保衛國家,無負國民付託。如違誓言,願受國家嚴厲之制裁。謹誓」


    看來現在只能祈禱他遭天譴。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August 13,2009 13:39
    劉兆玄說:「我投入到災區的時候是9月28日,那時候才開始啟動全面救災。」

    1999年9月22日上午九時,八軍團兩個連已經進入東勢救災,下午,八軍團將豐原到東勢的東豐大橋便道搶通,交管石岡以北的台3線,只准許救災車輛進入。22日起,數百具由民眾、慈濟和軍隊合力挖出的遺體,陸續送到農民醫院,到27日才解決了冰存的問題。

    24日,林管處接受地方協調,開始著手興建第一批300戶臨時住宅。25日,八軍團在東勢成立指揮中心,被批速度太慢。28日,街道上的瓦礫清理完畢,也被批太慢。

    9月28日,立法院開會審查總統緊急命令的追認案。這時候,即使是最嚴重的災區東勢鎮,已經從緊急救難的過程,進入到漫長的災後重建過程。

    大家搞清楚了嗎,劉兆玄的意思是說,直到他抱著奶精姍姍來遲,才總算全面啟動嗎?這次救災的蝸爬速度,到現在還有無法掌握數量和位置的人民在災區等待救援,和他的慢速啟動,有絕對的關係。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13,2009 13:59
    對不起,前篇留言應該是十軍團,被最近的新聞混淆了。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13,2009 14:15
    馬不願意動用緊急命令,大概是因為不想承擔責任。現行體系下行政院應該是救災的負責單位,救災若惹民怨,最多也就是內閣改組,就可以卸責。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August 13,2009 14:46
    ECFA重創電子業? 馬:政府會這樣糊塗嗎


    馬英九總統反問:「如果真是如此,然後有那麼多失業,政府會糊塗到這樣的地步嗎?我們推動ECFA五個月來,大家曾聽到電子業抱怨過嗎?難道電子業這麼無知嗎?」

    "政府會糊塗到這樣的地步嗎?"
    "政府會糊塗到這樣的地步嗎?"
    "政府會糊塗到這樣的地步嗎?"
    "政府會糊塗到這樣的地步嗎?"

    看了阿九先生一干人等的救災表演
    別的政府我不敢說
    要是九劉政府
    換個詞比較好
    "政府只會糊塗到這樣的地步嗎?"

    話說回來,
    阿九:"我們推動ECFA五個月來,大家曾聽到電子業抱怨過嗎?難道電子業這麼無知嗎?"
    沒有公布內容的ECFA,電子業要對著空氣抱怨什麼呢?

    我可不可以無限上綱一下
    風災前的阿九:「我們執政一年多來,大家曾聽到"莫拉克風災災民"抱怨過嗎?難道"莫拉克風災災民"這麼無知嗎?」

    有句話叫"化腐朽為神奇"
    我現在相信我們九劉政府可以"化神奇為腐朽"
    救災資源再多,你看看指揮執行者的反應判斷力跟執行力?
    ECFA假設非常好,你相信指揮執行的人?
    這五個月到底在推ECFA的什麼看來也不用問了。

    獻上我對你的最後一丁點信任:阿九先生,我真的相信你不是故意要出賣國家利益的,真的。你只是不知道而已。
    | 檢舉 | Posted by MY at August 13,2009 14:49
    馬赧宗政權又改口了:


    要面子拒絕外援? 馬改口:欣然接受外國援助
    http://www.nownews.com/2009/08/13/301-2491301.htm


    顧面子婉拒外援? 政院否認:需求將列表提出
    http://www.nownews.com/2009/08/13/11490-2491294.htm

    再對照這篇新聞:
    美、日表達願提供援助 馬政府尚未接受
    http://www.nownews.com/2009/08/11/301-2490216.htm


    我看有人要倒大霉了,繼水利署長陳伸賢之後,災後究責開始時,就是外交部有人要當余文第三、四之日。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3,2009 15:22
    看到奶精院長的表現就想到少的先見之明:〈政治嗅覺〉
    | 檢舉 | Posted by ricebug at August 13,2009 15:26
    關於緊急命令

    http://blog.yam.com/jason0608/article/23327953
    "不必幫馬政府的無能找藉口──有關風災後的緊急命令發佈"

    這政府蠢到連手段都不會耍了?
    | 檢舉 | Posted by 啪 at August 13,2009 15:29
    馬戲團會說:沒有接受,不等於拒絕。

    JZFan:

    你的分析正是我國領倒人的行事邏輯。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3,2009 15:31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0/4/6/8/101046827.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1046827&mdate=0813141802


    這篇來自中國人對馬英九的批評 讀起來倒是挺有趣的!
    | 檢舉 | Posted by Green Sloth at August 13,2009 15:47
    網友A:「如果把救災用世運會那種精神去處理 不知道會不會更多人被救出來」?

    網友B:「現在救災中央的態度就是在辦世運的精神呀!要地方自己去救,資源不夠在去跟中央要,中央要不要給也是他說了算。」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3,2009 15:53
    原來是因為洪水太大,使損失達到飽和,不然這著笨腦袋瓜還想說是不是有錯字 ... XD


    人已經死的差不多了,現在該來想想,已經毀掉的山路,已經沖毀的海堤要不要修復?

    小弟的意見是已經濫墾的山區和已經下陷的沿海就奉獻給老天爺吧!

    但我們政府到底有沒有一套完整的國土規劃?
    可別跟我說升幾個直轄市,行政區劃分一下就是了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August 13,2009 17:06
    | 檢舉 | Posted by 黑都醜 at August 13,2009 17:22
    馬探養豬災戶 眼盯蔣經國照片緬懷

    馬總統一看到養豬戶牆上掛著故總統蔣經國的照片,整個被吸引,懷念的說,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蔣經國穿布鞋。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13,2009 17:30
    | 檢舉 | Posted by lukhnos at August 13,2009 17:31
    | 檢舉 | Posted by AKIRA at August 13,2009 18:04
    >>馬探養豬災戶 眼盯蔣經國照片緬懷

    還好,沒有馬上跪下來叩首痛哭。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3,2009 18:12
    唉, 看到這些受災者的新聞,真令人心碎。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August 13,2009 18:17
    JZFan,

    是啊,這些新聞無法看太久,會受不了。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3,2009 18:26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3,2009 18:34
    國際救災呀...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或許是媒體的公關語言一面之辭, 但感覺泰國政府還滿有效率, 也善於運用資源.

    "28日中午,在華航的贊助下,中華民國搜救總隊35名隊員帶著好幾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飛往泰國。抵達泰國普吉機場,事先聯絡好的泰國台商會長已經帶著卡車、翻譯等著他們到來。一行人立刻趕往設於普吉島的救災中心報到,成為全球第一支抵達泰國的國際救難隊伍,獲得泰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泰國副總理親自前來與搜救總隊隊員開會,將普吉灣與攀牙灣兩個重災區劃給他們,同時提供4部軍用卡車、2架直昇機,以及600名士兵協助作業。"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August 13,2009 18:50
    板上諸大,撤離,不是一個選項嗎? 在我自由意志考慮之下,因為不撤離以致發生意外或死亡,我也不怪政府,不可以嗎?也沒有外部性吧?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August 13,2009 19:01
    http://mlkj24.pixnet.net/blog/post/24153199
    紐約時報對馬英九處理颱風的報導

    不知道號稱最有國際觀的馬總統對於這篇報導會有什麼看法?
    | 檢舉 | Posted by gito at August 13,2009 19:12
    如果真的像說的都是安排好的,那馬政府的確努力在救災,只是救的是馬自己的形象。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August 13,2009 19:27
    當我看到
    國防~"不"長和空姐縣長
    在工兵群搶搭知本地區倍力橋合照
    耽誤近40分鐘的報導
    我在想
    這和大家罵有人去看災區熱鬧妨礙救災有什麼不一樣
    當然 另一個陣營應該會偷偷笑
    ---感謝兩位"堪災"的協助--足感心A
    | 檢舉 | Posted by mars at August 13,2009 21:18
    mars

    那本來就是他們的業務,這只是剛剛好而已。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August 13,2009 21:26
    我說詐胡線出包被封鎖的不是 8/6 那個,而是颱風夜的事。那一回是沒影響到乘客(因為那個環境不會有乘客),但是突顯了這系統不能用到什麼地步......
    | 檢舉 | Posted by augustinus at August 13,2009 22:46
    這是在搞笑嗎?
    台灣交通部提出的是數架具有32公噸吊掛能力的大型直升飛機.....目前全世界載重能力最高的兩種直升飛機(美造CH54、俄造MI26)的最大載重能力都只有20多噸。

    腦殘真的是會傳染的!

    e04!

    最近看新聞一直有一種被凌遲的感覺:
    腦殘的驅政府想要讓災民慢慢死慢慢死的那種可怕感覺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August 13,2009 22:52
    終於拉下臉(還是取得許可?)要外國人幫忙。只是,提這種需求我看直接跟歐巴馬預購變形金剛比較快

    真的是天災:天兵製造的災難
    | 檢舉 | Posted by irrenhaeusler at August 13,2009 22:53
    這可以讓記者們再做一則馬戲團的花絮。

    不過,可能「世界」還包含地球以外的世界吧,也許會得到遠方的回應。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3,2009 23:01
    "為響應全台賑災活動,台北君悅也將於此夏日美食活動期間,凡是賓客在飯店九間餐廳消費滿一千五百元,台北君悅就會相對捐出兩元給台灣紅十字會幫助救災"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August 13,2009 23:02
    2/1500可是超過千分之一的金額

    讓大家吃得高興之餘還可以買口糧給災民吃
    完全體現部分台北人的憐憫之情
    | 檢舉 | Posted by 黑手黨 at August 13,2009 23:16
    TO augustinus

    沒錯啊,我給你的新聞連結裏,講的就是12號颱風夜發生的啊,請看第一段及新聞發稿時間(13號):「台北捷運木柵內湖線昨天下午二時十八分,因雷擊設備受損,導致全線停駛派員搶修,約四時十分恢復運轉。期間有三列車卡在軌道上,約三百四十名旅客受困車廂四十多分鐘」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3,2009 23:26
    沒電視可看,有人可以說一下2100之類的節目是不時還在繼續罵陳水扁?依照馬在SARS期間的做法,應該遲早會宴請各媒體主管、名嘴,要他們手下留情。
    | 檢舉 | Posted by 阮 at August 13,2009 23:31
    Dear 德古拉:

    不行

    理由是,對消防隊、海巡署的人員來說,把你弄到安全的地方、趕你離開颱風天的海邊是他們的職務/工作;這可不能因為某人願意自負沒命的責任就可以撒手不管的。

    否則按此要領,下次看到自殺的人,消防隊也可以不用救-
    然後消防隊就會被叫去議會還是立法院罵:

    對方耍智障你們也跟著瞎起哄,你們消防的全都吃屎長大的啊!?

    (其實,這不知道能不能算是所謂的"外部性"-害消防隊被社會大眾公幹?)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13,2009 23:37
    嘆為觀止,augustinus,

    不要吵了,我們家有個乘客最近連續三天都遭到詐胡。有個市長最近趁亂猛詐胡,因為這陣子大家沒空揪他搞鬼。不知道的還以為捷運終於沒事了。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13,2009 23:42
    明天有很多募款節目,真實性有多少?要比誰募的多?可是這比開票還容易造假....又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方式嗎?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August 13,2009 23:45
    盤兄

    我知道以此次颱風夜詐胡線出包事件被報導的程度,基本上可說是被和諧掉了,因為大家都在關注隱LP的馬赧宗政權是怎樣冷血又蹣跚地處理救災工作。我倒是很好奇聯合報竟然怎麼不給北市府面子,還給我大剌剌地報出來,是因為詐胡線影響到的是偉大的中華台北國,所以讀者與妓者以台北國高外人為主體的聯合報也忍不住了。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3,2009 23:57
    噗為觀止,盤,

    我講的是被封鎖的,沒有影響到乘客的事故,來源要求我不能明講。不過呢,也可以當作不存在,反正現在詐胡線已經夠爛了。
    | 檢舉 | Posted by augustinus at August 13,2009 23:59
    台北君悅那個消息還沒查到可靠的證據。
    | 檢舉 | Posted by augustinus at August 14,2009 00:01
    驗證碼大神要我幫他傳話:DIDIDI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14,2009 00:02
    馬赧宗對外媒說:「就是因為災民沒有了解這次風災的嚴重性,才會沒有撤離。」馬赧宗在短短的一段回答裡,使用多達6次的「they」,好像風災發生跟他沒關係,他只是個旁觀者。

    http://www.nownews.com/2009/08/13/301-2491622.htm

    PS. 驗證碼: UZIMO (你自摸???)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4,2009 00:06
    augustinus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0813/2030743.html

    這應該是新浪的廣告特輯
    該不會是新浪要害君悅吧?
    | 檢舉 | Posted by 黑手黨 at August 14,2009 00:13
    黑手黨,

    因為君悅自己網站並未更新,讓人不由得猜想是不是自覺太扯又收回了。
    | 檢舉 | Posted by augustinus at August 14,2009 00:16
    撤離?撤哪裡去?

    根據這次颱風警報,我們台北國才應該撤離。那麼如果8月7日當晚我打電話給詐胡團隊,請問該撤離到哪裡去,詐胡團隊會怎麼說?

    怎麼辦?我很擔心下回輪到我被馬英九指責,「死守家園」。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14,2009 00:19
    沒電視可看,有人可以說一下2100之類的節目是不時還在繼續罵陳水扁?
    ---------------------------------
    夜總會正在幫馬政府解釋為何不發布緊急命令
    以及駁斥不接受國際援助都是網友的謠言
    | 檢舉 | Posted by W at August 14,2009 00:22
    discovery最近一年間有兩個節目提到這隻直昇機Skycrane

    他的酬載9,072kg,和馬劉團隊的需求有不小距離,也沒有BBC中文網的20多噸。

    其實我也對直昇機也沒概念,只是愛看電視。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14,2009 00:36
    李艷秋:扮演監督角色‧媒體執政者須劃清界限

    李艷秋認為,若與陳水扁時代的驚濤駭浪相比,馬英九政府是一個沒有新聞性,且相當“悶”的政府,沒有太大的過錯或功績。

    “不過,馬英九對中華文化的堅持,欲將台灣繁體字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雄心壯志,倒是令我非常有信心。”

    至於本省人及外省人的問題,李艷秋表示,這族群問題在陳水扁時代炒得最激烈,大家都自我區分從中國來的“外省”及本土生長的“本省”身份,但在馬英九上任總統後,這一切魔咒仿佛消失了。

    “同時,所謂台獨和民粹也被炒作得十分激烈,但後來人們發現這是陳水扁趁混亂時本身大事貪污的手段,才覺得是南柯一夢。”
    | 檢舉 | Posted by Richter at August 14,2009 00:49
    有生以來,頭一次這麼恨政府的存在...,尤其那個帶頭擺爛還在推卸責任的。

    阿九應該早就好準備下面那段話了吧?

    -----------------
    馬英九接受CNN專訪時說的話:
    「In this area,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in many years. That's why. They were not fully prepared. If they were, they should have been evacuated much earlier. They didn't realize how serious it was. They stayed where they lived...」
    ------------------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14,2009 00:57
    要看這個才對

    米-26

    CH-54


    不過說真的,拿這點來酸政府實在是實益不大。
    畢竟當初會提出要弄架載32噸的直昇機,大概也是因為有重機具要弄進去;既然現在發現沒有能載這麼重的直昇機,那就有啥用啥嘛,弄點輕一點的重機具進去災區總比靠地面搜救隊+搶修隊打進去要強呀

    (這就是傳說中的:打條血路引導被壓迫民眾?)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14,2009 01:09
    補充

    上篇首行應該改成
    "laoˋ這種的才對"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14,2009 01:12
    | 檢舉 | Posted by ed at August 14,2009 01:21
    To Richter:

    "馬英九政府是一個沒有新聞性,且相當“悶”的政府,沒有太大的過錯或功績。"


    不知李小姐怎麼看內湖捷運和聽奧游泳池這一類的事? 這應該相當"不悶"吧!

    而"大家都自我區分從中國來的“外省”及本土生長的“本省”身份,但在馬英九上任總統後,這一切魔咒仿佛消失了。"

    真的嗎? 李小姐大慨沒上網 沒看到那些"淹死臺獨"的偉大見解?

    至於 "台灣繁體字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 遺產應該指的是 "過去的文明"吧!

    她真的和我生活在同一個國家嗎? 了不起!

    驗證碼 : BOKO (是不哭嗎? :)
    | 檢舉 | Posted by Green Sloth at August 14,2009 01:38
    災區這種地形崎嶇的地方 又大又重的直昇機好用嗎? 多一些小而機動性強的直昇機 好像比較好?
    | 檢舉 | Posted by Green Sloth at August 14,2009 01:42
    所長,

    我沒laoˋ錯,Skycrane就是CH-54的民用版。運氣不好,先前不久在蘇格蘭的Hoy島,有架Skycrane剛放下怪手兩隻和幾大桶燃油離開,沒機會拍下照片分享大家。

    酸政府不是為了什麼實益,起碼可以藉此分辨平庸才智。再者,你的留言似乎也沒什麼實益。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14,2009 01:48
    盤兄

    人家都自稱嘴炮了,幹麼和人計較啊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4,2009 01:57
    (話說 盤 最近似乎頗有火氣~)(飄過)



    (撲浪真是個集體宣洩、集體治療的好地方...)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14,2009 02:14
    其實可載重32噸的直昇機現在不是沒有啦, 前蘇聯的Mil Mi-12是目前人類造過最大的直昇機, 曾經創下44噸的載重紀錄(不知道怎麼貼連結, 可以在英文wiki上面找到這台直昇機的條目)

    在計畫終止前造了兩架原型機, 目前一架停在Mil的工廠裡, 另一架在莫斯科附近的航空博物館裡, 真的要把其中一架復原到可以飛應該是不用等到2014年.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4,2009 03:40
    | 檢舉 | Posted by Dax at August 14,2009 04:23
    「行政院發言人蘇俊賓昨說,行政院長劉兆玄事先不知此事,經查證後表示,這是很嚴重的失誤,他要求歐鴻鍊回國後儘速處理,也要求外交部儘快澄清修正。」

    看吧,我就說繼水利署之後,外交部有人要倒大霉了,等著做余文第三、四吧。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4,2009 05:28
    看來要滿足這個坳很大的政府需要千千萬萬個負責不同層級黑鍋的余文才夠

    在馬政府下的公務員,應該平日都有在培養勇於背鍋的美德
    | 檢舉 | Posted by 黑手黨 at August 14,2009 05:29
    有誰相信公務員沒事會主動發這種政策性的公文?

    就算不說越權的風險, 如果上級沒特別指示要拒絕, 外交部的事務官何必發這種沒必要的文增加自己的工作量?
    | 檢舉 | Posted by Targus at August 14,2009 06:08
    那就請教育部開始推動學習余文勇於承擔背上黑鍋的有品運動吧~現任公務員的部分可以請文官培訓機關加強辦理相關的講座跟演練阿~(凸!)現在的官員的表現真是小孩子的負面教材... ...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14,2009 06:13
    看到小林村被活埋了近四百人的消息,我只想說197414
    | 檢舉 | Posted by civics at August 14,2009 08:55
    civics,

    197414昨天已經用英文回答了你的問題。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4,2009 09:13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4,2009 09:20
    補一下 不自主的淚的連結
    http://www.wretch.cc/blog/vivianxuan/7388135

    不自主的淚



    這樣都能不心酸,我也只能「震怒」了 (嘆...
    | 檢舉 | Posted by ikki一騎 at August 14,2009 10:14
    「看到小林村被活埋了近四百人的消息,我只想說197414」

    civics,

    一切都清楚了:原來馬先生念茲在茲要努力達成的「六三三」,是這次水災的失蹤、罹難者總人數。
    | 檢舉 | Posted by irrenhaeusler at August 14,2009 10:19
    『很快』的真相

    很可惜,無能(驅)+ 無能(劉)並不會負負得正
    | 檢舉 | Posted by ML at August 14,2009 11:13
    請注意該篇新聞最後兩段,衛報在馬赧宗的托詞之後,立即加上一句「他(馬)並沒有針對政府在撤離工作上是否有足夠協助做出回應」,顯然外國記者都聽得出馬赧宗在回應風災時,一直把責任推給災民。

    http://www.guardian.co.uk/world/2009/aug/13/typhoon-morakot-villagers-rescued-sinkai/print


    Many of those rescued complained that the government had been too slow to mobilise rescue efforts, saying more people could have been saved.

    In a short interview with the CNN television channel, the Taiwanese president, Ma Ying-jeou, blamed villagers' inability to get away from their communities before the storm.

    Authorities in Kaohsiung, the worst-hit county, asked villagers to leave before the storm struck, but they did not try to forcibly remove them and some decided against leaving.

    "They were not fully prepared. If they were, they should have been evacuated much earlier," Ma said. "They didn't realise how serious the disaster was."

    He did not comment on whether the government was doing enough to help with the evacuation.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4,2009 11:35
    | 檢舉 | Posted by ed at August 14,2009 12:16
    外交部高層推說:「是承辦人製作公文時的疏忽。」

    哈囉,好險我們也執政過ㄟ,簽閱過的公文也一屋子了。七職等承辦科員製作公文疏忽,他的科長沒有簽過?司長沒有簽過?這種對外的行文,主秘沒有簽過?

    其實當過官都不難感覺到,這類無端詭怪的通電並不是小小科員主動上簽的,保證是上頭下條子的結果。

    (先前經濟部不也玩過這手,全賴給科長,請他滾蛋。等著看,不久這位科長頭一個簡任專門委員。)

    大家都有簽章壓日期,卻要余文一鍋扛下,忍一陣子就沒事。把國家交給這缸子沒品的混蛋,難怪要倒大楣。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14,2009 12:28
    余文還不是隨便那個人來,要當就能當的。若叫一個沒有余文的「忠狗」心態去背黑鍋,弄不好來個爆料轉當證人就慘了。忘了余文是怎麼樣的忠狗嗎?想知道嗎? 請看以下連結:

    "余文不認為他是幫馬英九扛責任,「要不是我把人家搞砸了,在馬英九的政治生命中也不會有特別費這一項」,余文對馬英九還是有著一分歉意。他說,總統選舉期間他都幾乎都不敢出門,怕影響馬英九的選情;馬英九就職典禮當天則在家看電視,為馬英九寄上深深的祝福。"

    http://n.yam.com/chinatimes/politics/200806/20080604760533.html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4,2009 12:41
    余文還不是隨便那個人來,要當就能當的。若叫一個沒有余文的「忠狗」心態去背黑鍋,弄不好來個爆料轉當證人就慘了。忘了余文是怎麼樣的忠狗嗎?想知道嗎? 請看以下連結:

    "余文不認為他是幫馬英九扛責任,「要不是我把人家搞砸了,在馬英九的政治生命中也不會有特別費這一項」,余文對馬英九還是有著一分歉意。他說,總統選舉期間他都幾乎都不敢出門,怕影響馬英九的選情;馬英九就職典禮當天則在家看電視,為馬英九寄上深深的祝福。"

    http://n.yam.com/chinatimes/politics/200806/20080604760533.html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4,2009 12:41
    我終於明白驅長的用意了:

    不久後,對面某黨:”你看,搞民主有什麼好的?一個水災弄成這樣,還不如我黨堅持專政有效!”

    好樣的,驅長,您用心良苦,您贏了!
    | 檢舉 | Posted by Dr. Slump at August 14,2009 12:54
    下條子?

    有下條子的長官還算好的,更多的是口頭上提一下就要你簽出來的


    小弟以前當兵時,曾遇到一個長官,非常愛用美商明尼蘇達礦業與製造公司的隨手貼,愛用到牠的朱筆只會用來寫「准」、「如擬」這三個字。

    公文簽的不合牠意,就在隨手貼上一大堆意見叫你重簽,偏偏隨手貼不是正式的公文書,而前次簽呈上並無長官寫的意見,重簽公文時也無法附在最下面存參。
    若承辦人員在公文主旨明寫「奉XX長指示」鐵定被牠用隨手貼退件。

    結果變成只要出了問題,調閱公文會發現全部是承辦人員主動簽的意見,牠老兄只是被動的批准而已。
    | 檢舉 | Posted by indefensible at August 14,2009 12:59
    不了解官場習性,不過一般公司批准就要負責任吧? 真的再來幾個余文就可搞定嗎?
    | 檢舉 | Posted by Dr. Slump at August 14,2009 13:15
    To 盤:

    猴子喜歡被模仿



    猴化的九劉政府?

    說它上行下效好呢還是上下交相賊好?

    草率推論:這個外交部高層也許有自閉症。看阿九對蔣經國的緬懷,好吧,也有。
    | 檢舉 | Posted by MY at August 14,2009 13:19
    總統主掌的兩項重要業務-國防跟外交,已經形同癱瘓了。這樣還需要總統嗎?不如放作銅像在總統府吧。起碼銅像不會把事情弄得更糟。想起阿九競選黨主席的時候,口口聲聲說,是為了負完全的責任才會參選...。現在看來,就是有政治人物把他說的話當作大便一樣餵給選民吃。但奇怪的是,卻有那麼多人吃得津津有味還大喊再來一盤... ...。哀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14,2009 13:36
    基本上本所長以為,把"叫載重32噸的直升機"這件事情拿來論斷政府官員無腦,跟"外交部通令駐外館處,如果外國政府或民間欲提供救援物資或派遣救援團隊請予以婉謝"等量視之的話,那實在是太抬舉那位叫直升機的人了。

    因為他會想叫一台載重32噸的直升機,理由其實非常簡單:他有30噸重的東西想要用那台直升機弄進去災區。
    好啦,他老兄叫直升機之前沒看過型錄,不知道市面上沒有可以載重32噸的直升機,只有載重20噸的-
    那叫小台一點的就是了;因為這檔事重點在於"要把重機械用空運的方法弄進災區",我的s.t.是重30噸的重機械,limit是載重20噸的直昇機,那大中取小想辦法弄到載重20噸的直昇機就是了。
    這樣子也可以論到"分辨平庸才智"-
    本所長突然想到,傳說不少大科學家對於生活上的事物比國中升還不如,那這些人不知該說是天才還是白痴?
    @@

    法院要殺人也得拿個正確的罪名呀。
    又,批評(判)跟cow sei(挖苦諷刺)其實應該要被拉出區隔的。

    ---------

    順帶一提

    如果有人可以為了聲援大老婆就把水利工程的專業放在地上踩,順便還說"人家都自稱嘴炮了,幹麼和人計較啊"這種話的話

    本所長只有八個字

    人外有人,自嘆不如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14,2009 14:08
    有人的留言讓本所長想起一件事

    Q:為何有政治人物把他說的話當作大便一樣餵給選民吃。但卻有那麼多人吃得津津有味還大喊再來一盤?
    A:你沒聽過"人帥真好"、"正妹的大便都是粉紅色的"嗎?

    (鳴謝PTT鄉民熱情提供回答參考資料)

    ----------

    講到這次颱風,現在開始有人在檢討"為何不及早撤離山區居民",本所長只能說:大家還想選舉好嗎?

    之前看新聞,颱風正再盤踞台灣的那些天&之後一兩天,山區災民一直幹譙政府沒把他們弄出來。
    等到救援隊把災民弄出來沒多久,這些災民又來說"我們要回家鄉"。

    說真的,本所長如果可以的話,一槍當場把這些渾蛋打死。
    不過,這種個性也是本所長這輩子當不了大官的理由-至少選舉一定會選到脫褲子。
    有個類似但性子應該沒這麼烈(還拔槍勒)的老兄叫陳定南,他老兄能當上部長也是靠總統提拔;否則即便帶著宜蘭經驗選省長,不也是一樣選輸?

    也就是說,因為選民本身是得罪不起的,所以想選舉的人就必須要以討好選民為目標,否則拿不到選票就算了,要是多抱怨個幾句還會被罵"有廠商嫌棄客人的嗎?你腦子燒了呀!"
    反之,只要能討好選民(例如正妹對阿宅示個好,然後再依偎在阿宅身上發出嬌羞的請託),那選民(阿宅)沒去吃大便吃得津津有味還大喊再來一盤才奇怪。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14,2009 14:24
    豈敢、豈敢,怎敢在水利工程專業上和嘴兄班門弄斧,不過我還至少還知道Skycrane是CH-54的民用版,而不會用這點去cow sei別人。 請問您真的知道我之前在cow sei你什麼嗎???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4,2009 14:30
    余文第二出來了

    完全是個倒楣替死鬼...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August 14,2009 14:36
    來個三連發

    這次颱風過後,很多人主張:政府平常辦事無效率,所以總統應該發佈警急命令,來突破既有法令的限制。例如921地震的時候,透過緊急命令可以讓公共工程(例如橋樑)的重建不必依循政府採購法的冗長程序,直接洽詢績優營建商即可,如此才能發揮效率。

    算本所長比較白目,在自由主義的地盤上講大逆不道的話,但是:

    為什麼似乎很少人想過,把政府綁起來的是人民,政府被綁了以後手腳遲鈍了,罵政府的也是同一批人民。
    這一批人民也沒有想過,如果你把政府的手腳鬆綁,這個政府的能耐會只有現狀如此嗎?

    強者我朋友在區公所上班,做的是社會救助的業務,他老大就非常頭痛一點:很多人申請社會救助,依法必須提出某些文件但申請人提不出,結果申請人罵他(業務承辦人)混吃等死,不知民間疾苦。

    天呀,他老兄如果真如了申請人的願,"知道一下民間疾苦"的話,他現在應該是阿扁大律師"土城大學"的室友還是隔壁寢室的鄰居。

    有個改編的電影橋段可以描述這個畫面:
    A:我想當好人
    B:去跟法官說

    法官:A你違反XXXXXXX,判刑十年。
    A:..........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14,2009 14:37
    政府是最大說謊者, 謊話說得比誰都還厲害.
    | 檢舉 | Posted by Raistlin at August 14,2009 14:42
    余文第二水利署陳伸賢已經劃位了,夏先生只能後往挪挪板凳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4,2009 14:44


    Skycrane是CH-54的民用版這點之前本所長其實並不了解

    不過你的重點在哪裡?

    CH-54或者是米-26是世上少數的大型直昇機,拿來相比應該不會太超過(雖然米-26的payload比CH-54大到快一倍)

    本所長不知道,也沒有必要知道你想cow sei本所長什麼西瓜,反正本所長確定貴閣下喜歡把水利工程放在地上踩這就夠了,剩下你愛怎麼cow sei,為何cow sei都不是重點。

    真是人如其名,令人嘆為觀止。
    在嘴砲的領域哩,自以為嘴砲第一名的本所長今天終於被打醒了,佩服。

    ---------

    喔對了,不會有人以為,數值模式的建立是不需要歷史資料庫,光憑數學家在家寫公式,然後用電腦進行運算就可以建立的吧?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ugust 14,2009 14:49
    嘴兄,放心我無意在你面前班門弄斧水利專業(也並沒有),只是當盤兄提到Skycrane時,您老卻叫人家要laoˋCH-54才對,這...又該說啥呢! 但您老現在又說其實是在CH-54與MI-26作對比,這...我也不知道您的重點在那。還是您壓根不是在跟我們小輩對話,是在自言自語。那我真是錯怪您了。跟個自言自語的嘴炮計較,我道歉。
    | 檢舉 | Posted by 嘆為觀止 at August 14,2009 15:05
    怎麼不再聽到災民劉館長的呻吟?是不是躲起來看風之花園療傷中?

    哈囉,該換留言本了。
    | 檢舉 | Posted by 盤 at August 14,2009 15:24
    要換留言版嗎?來搶最後一po...

    換說公文要求不存在的直昇機一事,
    雖說很多人是用酸、用嘲諷的語氣來對待,
    但其實背後的問題很大啊...

    外交部裡面有的應該是人(才?),
    而做任何決定的時候,本來就不是決定者自己憑空想像,有幕僚、有其它部門的人可以負責,
    為什麼最後還會做出這種要求?

    雖然別人不說的話我也不知三十二噸的問題在哪,
    可是外交部ㄟ...這有問題,即使不是軍事專業的而是有相關興趣的人都有很多人看出來,
    為啥負責決策的人(旁邊)沒有人看得出來?

    再說,這是災情發生後幾天才擬出來的,
    要嘛說倉促提出很奇怪...
    如果真是倉促提出的話...那問題在哪裡?不就是草菅人命嗎?


    (我會是最後一po嗎?)
    | 檢舉 | Posted by 捲 at August 14,2009 16:18
    馬戲團之夏文忘記暫時了,
    就像馬戲團之馬上忘記漸漸好。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4,2009 17:08
    有館友可以推薦容易上手的影音編輯軟體嗎?
    | 檢舉 | Posted by 白玫瑰 at August 14,2009 17:14
    看了上面關於直升機的事情,同意捲的說法,要提出需求以前先確定自己的需求合理,難道不是專業的一部分嗎(如果有的話)?

    報導中說,「台灣交通部說,如果找不到如此的直升飛機,就會改動規格。」→承辦的人是不是也不清楚?

    該酸的就要酸,不是說實不實益的問題,能影響(或啟發?)一個是一個。

    個人小意見,留言還是言簡意賅的好,東拉西扯,一堆比喻有時候可能無助於了解,反而造成很多誤解阿~~

    (主要是來搶最後一po@@)
    | 檢舉 | Posted by louis at August 14,2009 17:20
    最後一po並不好呀,新留言本一出來,舊的很容易被跳過(就像詐胡新聞都被忽略了)

    就讓我這沒營養的留言當最後一po吧,科科科
    | 檢舉 | Posted by 德古拉 at August 14,2009 17:27
    我補最後一PO吧!
    (彷彿像是補阿九最後的一刀讓他提早迎接中元普渡...嘿嘿)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14,2009 22:25
    對了,謝謝所長回覆關於選民喜歡吃大便的邏輯...。這是外表決定勝負的時代嗎?那麼滿40歲後的林志玲配上型男名導李安競選總統獲勝的機會很大吧?
    | 檢舉 | Posted by 水月 at August 14,2009 22:31
    嗨, 我是北投埔看了好幾天
    非常迷糊 幹嘛要我喝
    意識形態咖啡???

    每個題目看起來北投埔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
    通常在北投埔有連結
    我都會閱讀
    問題是字太小

    投降可以嗎???除非指定題目
    (北投埔對有形的東西比較可以看
    意識形態咖啡那無形的會害死人)
    | 檢舉 | Posted by 北投埔 at August 22,2009 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