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本28:三比一
Friedrich Hayek's 'The Road to Serfdom' in 5 Minutes
| |
開運頭香?
秘書長!再見!秘書長!XD
也來插一香。
小年夜也可以搶香喔,大感意外.
既然有前十就來搶個香XD
順便跟大家拜個早年
版上諸大 新年快樂!
中午午休也可搶香?
先搶再說
前十。
我的疑問倒是:"不收錢卻放水"應該是哪一等啊?WHY?
平價國宅又來了
就我印象所及,這種平價國宅如果價差不大是搞笑,價差大的話就變成轉賣樂透,從來不能解決什麼問題。
阿宏大人:
不難想象啊,例如:被女友甩了、被老闆削了、被會頭倒了、被股市套了、被任何事點點點了,起毛子不良了,人在球場心在情/職/錢/等等等場,球球好球、球球漏接....
-----
運用在另一場合,就是各營鐵桿,不用分派走路工還是含淚(恨)投票.......
館長新年快樂!
預祝眾館友新年期間灌爆咖啡館!
又要準備騎車出去玩了
這次從高雄出發(西半部騎膩了,請火車代勞)
逆時針經東部回來
年後下一留言本見
哈哈哈
驗證碼居然是 ODEN
可惜這次的中餐是萬巒豬腳
高雄的黑輪就留待他日了
indefensible 大人:
一路順風
館長,各位咖啡館館友
新年快樂,恭喜發財!!
不是之前有傳聞新聞局長變鄭麗文??
學問不見得在教室裡 奧地利醫學生朱利安自修完成學業 :
"「奧地利的大學不想要像『學校』一樣,而讓你自己選擇要不要上課,你可以不用出席,重點是你要能通過考試」,來自奧地利、今年23歲的朱利安(Julian Hosp)是一名醫學院學生,除了出席臨床課和實驗課外,其餘都靠自修。一般來說,醫學院學生課業壓力不小;而理論上,課業越重的科系學生越不敢「翹課」。因為選擇自修,朱利安一年有五個月時間不用上學。然而,他卻依然可以通過考試,和其他到校上課的同學沒什麼兩樣。"
--
comment: 嗯,這一定通不過洪教授的醫學教育評鑑。
...從各大學抗議現場「反對大學高中化」、反諷的「歡迎光臨教育工廠」等標語不難發現,自我意識強烈的德國學生嚮往昔日大學的自由,受不了動不動就考試和交報告的硬性規定,反對將大學教育矮化成規格化產品的組裝線。原本教改的目的是增加競爭力和與國際接軌,結果全國各地只見光讀書和應付考試就喘不過氣來的學生,造成教育資源的空轉和浪費。
---------------------------------------
光這段話不要說洪大教授
台灣不知道有多少老師家長看了會不舒服了
台灣多數的人是怎麼看待大學的呢?
是高中的延伸?
還是就業補習班?
kaiser777 大人:
台灣的教育大概可用工廠形容,就是生產各級零件,經不同階段的同一製程反覆加工。不同的學校只有QAQC嚴格度的差別,反正不論加工幾次才出廠,最終目的是送到另一組織中當零件....
所以台灣的教育絕對缺乏Said在東方主義說的人文體系關懷…
可是在另一端也需要考慮
離開大學,到了另一個組織因為不能做合規格的零件而被退貨的情況
對我來說,如果能有效促進就業,補習班也是不錯的
中國虎年 野生老虎哪裏尋?
"有兩位經濟學家提出了一個基於市場、但讓部分環保主義者不悅的保護方案。
兩位經濟學家建議﹐為抑制對偷獵老虎的需求﹐應當讓出售部分圈養老虎虎骨的行為合法化。在中國﹐虎骨被拿來配製治療風濕等疾病的中藥﹐需求量很大。世界銀行南亞地區首席環境經濟學家Richard Damania估計﹐包括虎爪、虎皮和虎骨在內的老虎身上部位﹐在黑市上可以賣到7萬美元。"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研究生物保護經濟學的教授范-庫騰(G. Cornelis van Kooten)說:不管你怎樣做﹐經濟模型所顯示的就是這樣﹔如果有這麼多圈養虎並讓它們進入市場﹐你是可以拯救野生虎的。
在去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范-庫騰與聯合作者阿伯特(Brant Abbott)提議﹐應授予中國幾家老虎養殖場出售醫用虎骨的特權。兩位作者說﹐養殖場出售虎骨將有助於打擊偷獵與走私﹔再加上更加嚴厲的執法與政府支持﹐合法老虎產品交易或能減緩偷獵壓力、從而使野生虎數量恢復。
很多人不同意這種思路。非營利野生生物保護組織“環境調查機構”(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表示:一些人支持老虎圈養﹐是基於有瑕疵的假設和沒有完全掌握或反映非法野生生物交易實情的研究。很多環保主義人士讚成關閉養殖場﹐把保護野生虎的努力視為保護整個生態系統的一個步驟。"
哇,德古拉幫忙做起工商服務了。
哪我也來提供一個
應景的 好了。
昨天看夜總會,看到那些名嘴說馬用人是學到蔣經國的方法,真覺頗為可笑,到底一個獨裁的政治強人,在民主國家的現在,還向他學個什麼啊,學他獨裁嗎?也只反証這些名嘴的思想竟還停留在那個時代。
袁健生:美國軍售台灣朝常態化發展
他在演講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美國對台軍售是依據台灣關係法而來,應該將軍售視為常態。如何讓美方知道台灣方面對軍事設備的需求,將是重要工作之一,讓美國每年都有對台軍售項目能成為常態化。
至於中國政府對美國軍售台灣的強烈反對立場,袁健生表示,這是中國的問題,美國與中國必須自己想辦法解決。但他不認為美中台關係會因為軍售案而有大幅改變。
--------------------------------------------
蘇起下台後,就有這則新聞,看來蘇是被美攆下來可能性是存在的了。
好可愛的髮膠廣告!有Beatles的fu?:P
便,
沒錯,明顯是以Beatles為原型,有些動作應該是Beatles唱片封面或影片中的。
袁健生:美國軍售台灣朝常態化發展
"至於中國政府對美國軍售台灣的強烈反對立場,袁健生表示,這是中國的問題,美國與中國必須自己想辦法解決。"
-------------------------------------
袁代表這句話說得很不錯啊。
白玫瑰,
幾天前我們家去新竹玩,在城隍廟午餐。現在的城隍廟比20年前要熱鬧一些,吃的攤子多很多,光是賣炒米粉的就不只十攤,而且中午用餐的人不少。
後來我們在兩家沒有張貼馬英九照片攤子之間選擇。其中有一家他們也有貼些照片,陳美鳳、廖峻…。
這種面對「大人物」的姿勢,正是我國同胞進步的最大阻力。
看過胡為真的《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我對他的理解是:
1.從兩人的著作來看,胡的實務經驗和專業素養都樂勝蘇
2.胡是非常老派的中華民國外交官,雖然守舊,但另一方面,他應該會對現下親中的大陸政策有些意見
------
看到中國虎保育讓人想起
絨鼠 。這種生物原本也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但是自從寵物化後就解除滅絕危機了。
可惜老虎不能馴化養在家,不然愛貓人士應該會承擔起拯救老虎於滅種邊緣的重責大任的XD
lakatos前引那篇報導,「經濟學家建議,為抑制對偷獵老虎的需求,應當讓出售部分圈養老虎虎骨的行為合法化。」
其實在中國很早以前就有不違法的老虎圈養產業,因為老虎很值錢,卻越來越不好捉。養殖老虎會替代獵殺老虎,然而為什麼老虎越來越少呢?
幾百年前,幾乎整個中國都有老虎活動,但是目前僅存在非常小的範圍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類活動的壓力。可以和人類一起生存的哺乳動物不多。受到人類歡迎的更少。
人類的養殖活動,經常會無意間促成被養殖動物的繁殖機會。和老虎很類似的一種動物:家貓,就是因為人類的養殖,從非洲分布整個行星。因為總有些個體不喜歡飼養的環境,找到機會逃脫,然後在新環境中繁衍下去。
前面說過,中國一直有老虎飼養業,所以也會有成功逃脫的老虎。但是為什麼後來沒有像貓一樣的滿街老虎?很簡單,因為逃出來的老虎也混不下去。
所以問題不是准或不准中國人使用養殖老虎,也不是EIA有沒有努力保護野生老虎,而是中國現在已經沒有老虎可以混下去的地方,就算發給老虎自動步槍對付獵人,也無法自救。
好像在”自然經濟學”裡面有看到類似的案例(鯨魚與雞)?
一旦法規准許了,是不是只要有人能發明出能大量安全飼養老虎的機制(像養乳牛的農場/工廠那樣),桌上就有現金可拿了呢?:P
(事情好像不是像我這種憨人想得那麼單純....)
只要桌上有現金,自然會有人發明養殖的方法。過去有多少魚類只能抓野生的,現在都養起來了。總有一天,黑鮪魚也能養。
便跟在盤後面發言,很有娛樂效果。
Richter,
每回有這個娛樂效果的時候,總會被提出來。
Richter,
拉抬楊縣長價格的力量看來不小。
看來中國真自以為是天下第一了…
蘆洲女童虐死案 表姨遭求刑21年
檢方今天將李玉禪等3人依殺人、傷害及剝奪他人行動自主等罪起訴。檢察官認為周女2人施虐手段殘忍,應嚴厲制裁,對周鳳珍求刑21年、周靜宜求刑16年;對李玉禪則指她「未盡母職、枉為人母」,請法官從重量刑。
歐巴馬評豐田事件 暗批其反應慢半拍
歐巴馬表示,豐田在汽車出現安全問題後,應該立即採取迅速、果斷的行動,且有義務公開所有資訊,暗批豐田反應慢、公佈的資訊反覆,屢屢等到媒體爆料後才回應。
歐巴馬同時表示,豐田汽車的事件目前仍有待調查,但所有車廠都應該得到教訓,謹慎處理汽車的安全問題,以避免出現類似豐田公司的「品牌危機」。
純粹是為了驗証碼而貼
OXOXO
T台的民調,通常綠支持者選擇拒答可能性為高吧
New dangers for the world economy
Europe’s troubles have given investors good reason to worry; but they are not the only cause for concern. Policy chang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also spooked investors. China’s government began to rein in its lending binge last month, worried about accelerating inflation and asset bubbles. India’s central bank has raised reserve requirements and Brazil’s fiscal stimulus is being phased out (see article). The rich world’s big central banks are gradually unwinding the emergency liquidity facilities they introduced at the height of the crisis. “Quantitative easing”, the process of printing money to buy longer-dated securities, is coming to an end—or at least being put on hold.
All this has knocked asset prices. Stockmarkets are down sharply, commodity prices have tumbled and volatility is up. The MSCI World Index of global share prices has fallen by almost 10% from its peak on January 14th. Optimism about a “V”-shaped recovery is being replaced with pessimism about a double-dip recession, as fears grow that policymakers will be forced, or will mistakenly choose, to remove monetary and fiscal props too soon.
Three factors will determine whether such fears are justified. The first is the strength of the recovery—whether it is self-sustaining, or still propped up by government stimulus. The second is the scale of the sovereign-debt problems—whether Greece is a basket-case all of its own, or investors lose confidence in other heavily indebted governments. The third is the deftness with which the world’s central bankers and finance ministers design and co-ordinate the withdrawal of policy stimulus (see article).
女主角也是民進黨的黨工嗎?滿正的呢…^^
中共外交部算是行禮如儀,每回的說法都差不多,甚至09年末的會報,外交部長還把「就某些國家領導人會見達賴的行徑進行嚴正交涉和鬥爭。」當作是重要政績。
下面是過去幾次中共外交部的發言:
我们奉劝美方尊重事实
我们敦促英方以实际行动践行诺言
我们要求法方从大局出发
中方要求丹方切实尊重中方的严正立场和关切
我们敦促美国国会一些议员尊重历史和事实
咦咦咦,這鍋今天有人貼過,而我沒有看到嗎?這是聯合報社論ㄟ。
雲端上的ECFA
"自政府推動ECFA迄今,這始終是個被過度簡化的問題,卻是化解民眾疑慮最不可或缺的一項;因為政府僅一味強調ECFA的好處,卻從不解釋兩岸交手的衝突點,包括名稱、相互減免稅項目及幅度、彼此開放市場的進程及範圍,甚至長期經濟合作方向等;這些問題無一不是關卡,甚至處處是難關,卻至今無一談定。這或是政府的難言之隱,但淡化複雜度的結果,反而更予社會「黑箱作業」的印象,對政府的談判更生猜疑。天下雜誌日前公布一千大CEO調查,ECFA雖獲得九成支持率,但有近半數CEO擔心政府沒有能力保護台灣利益;若連社會菁英都有這麼高的疑慮,社會基層的疑懼恐怕更深。"
"種種疑問顯示,ECFA的政策推動,政府一開始即低估了民眾理性討論的能力,卻高估了社會意識形態的驅動力,愈趨美化、簡化、淡化及模糊化的結果,反而更添社會疑慮。"
------------------------------------------
各位政府裡的大人們,這篇"友軍社論"請好好讀一讀。不要再覺得自己滿腹委屈,也請不要再亂戴別人"理盲"大帽子了。
大家新年快樂~(好久不見!!XD)
迪,
啊你的OL之路走得怎樣啊?
很開心啊,只是我被同化成RD路線了,現在穿著像土撥鼠,不像孔雀......
Jia-Yuh Chen
目前好像人工繁殖黑鮪魚的魚苗好像還是蠻困難的,產能擴展不起來
怎麼一覺起來就已經換本而且六十幾香了???
講個真實的事情給大家笑笑: 前幾天華府與美東地區下大雪,我們這裡雪雖然沒那麼大,但是比較冷. 為了去機場接機, 昨天晚上要開車花了超過半小時鏟雪就算了,還沒鏟完,我褲腳的雪就給我結成冰了.我本來還不知道,只覺得褲子變好重,走路還有聲音, 回到家脫掉時才發現掛兩條冰,真扯....
---
祝大家新年快樂!情人節快樂!
據美食家們(*)的說法, 養殖的黑鮪魚沒有野生的好吃.
我比較期待生物工程, 可以在培養槽裡面長出整塊都是黑鮪魚肚肉, 還可以分析野生黑鮪魚到底是好吃在哪邊, 把技術改良進去.
人類有這種技術就世界和平了(人人吃Toro還有不和平的道理嗎?) 幹嘛還要長整個水槽的綾波零?
(*)只要舌頭比我挑的人都可以歸到這一類, 其實非常簡單.
我也是下班回來一看就 又有新留言板~XD
話說昨天(2/11)是南非前總統釋放出獄的20週年~ :)
大家新年/情人節愉快~
相信 ECFA 和相信馬政府可以處理好 ECFA 是兩件事。馬政府的危機應該來自兩者都有,但他只處理前者,而且還處理得很糟糕。
GG 所貼的洛時的報導有這樣一段話:
Tensions have declined since Ma has chosen to address Taiwan's China challenge through engagement, and thereby improved China's strategic position. Oddly,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continues to procure and deploy equipment that puts Taiwan at risk. According to the annual Pentagon report on China's military power, Beijing each year probably adds 100 short- and medium-range missiles, which target Taiwan.
============
我發現這是一個國外媒體普遍關注的一個 puzzle,可是在台灣好像沒有得到太多的重視。事實上,這好像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也就是國外媒體捕捉到的議題重點,即使顯而易見,好像都很難成為台灣媒體或民眾關注的焦點。
關於上述的puzzle, 類似的例子應該也是處處可見的。加總理 Harper 對中共的姿態十分強硬,其後中加貿易不減反增。扁政府的八年間對中貿易增加數倍是另一個顯著的例子。
People make decisions at the margin。中共要不要增加飛彈,端看增加飛彈的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而定。當增加飛彈並不會改變馬政府親中路線,又不會激起島民反彈時,邊際成本相對低。同時,飛彈增加對台(美)談判的籌碼。何樂而不為呢?
JZFan,
這的確是個有趣的理論跟實證問題。很多人容易根據生活習慣,猜測跟中國的互動賽局是"禮尚往來",但其實我們觀察老共夠久的,知道這一群玩的賽局是"軟土深掘"。這個預期與事實的落差頗值得研究。
迪,
土撥鼠?孔雀?我還以為你們OL上班都素像
這樣子 的縮。
(親愛的經濟學家)“為人正派”值多少錢?
"美國與索馬里在人均收入上的差距可用廣義上的信任來解釋。也就是說,信任及類似美德的價值大約相當於美國國民收入的99.5%。"
"這類美德也存在局限性。當人們以誠相待時,他們很容易受騙。經濟學者傑夫•巴特勒(Jeff Butler)、保拉•朱利亞諾(Paola Giuliano)和路易吉•圭索(Luigi Guiso)近期發表的一篇論文發現,對個人來說,對他人的信任存在一個最佳的“度”。過少,你就會過於保守並錯過機會;過多,你就會上當受騙。"
"正派最好是由法律上的激勵措施來支撐。"
本來想在上一則留言 順便祝各位 新年快樂的
結果預覽內容後就直接送出了 果然是年紀大了(茶)
各位新年快樂啊~~
(FT) 要性、毒品與搖滾樂,還是要利潤?
"歌曲與電影也許全世界都能欣賞,但盈利性最為持久的媒體業務身處利基市場。這些利基市場往往由當地的地理環境所決定——地方電影院線和有線網絡,小城鎮的報紙等等。媒體的趨同未必意味著公司應當合併:不同商業活動之間的界線受到侵蝕會威脅而不是增強盈利能力,因為這會降低行業准入門檻。內容為王的說法確實有道理,但內容屬於像J•K•羅琳(JK Rowling)和斯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這些創造內容並收穫大部分回報的人。"
"一種觀念已經根深蒂固:那就是一小撮天才擁有理解媒體行業的複雜演變方式,並能憑藉自身遠見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的獨特能力。這種觀點尤其受到那些自認為擁有此種才能的人的追捧,但離精神錯亂不過是一步之遙。沒錯,有些商人——例如魯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確實顯示出發掘被低估商業機會的才能。但這樣的人為數不多。
儘管如此,戰略空想家的幻想得到了管理顧問、投資銀行家和分析師的推波助瀾。大亨們如今身陷重圍,滋擾他們的不僅有渴望得到角色的影壇新秀,還有迫切希望賺取費用的頂尖商學院畢業生。有這些人常伴左右,大亨們很難對自身能力進行切實評估。"
----------------------------------------
上面的最後一段,通常也是升上雲端的政治人物會面對的問題。
(FT)豐田是如何倒下的
"豐田現在又被迫召回最新款混合動力汽車普銳斯(Prius),這個事實讓“反日”陰謀論不攻自破。普銳斯大多在日本生產和銷售。陰謀論認為,豐田的美國競爭對手的所有者(即美國政府)有誇大安全隱患的動機。不過,汽車專家還是對攻擊的力度感到吃驚。 “言語的惡毒程度令人瞠目結舌,” IHS Global Insight的汽車業分析師保羅•紐頓(Paul Newton)表示。 “我倒是以為,部分問題在於2008年豐田超過了通用,而且被視為正在損害正派美國公司的利益。這是個讓豐田吃點苦頭的機會。”"
"不可否認,豐田在很大程度上是咎由自取。儘管召回事件並不少見,但豐田允許汽車帶著有缺陷的油門和剎車板出廠,說明公司出了大岔子。畢竟,啟動和停車是駕駛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事後檢討是躲不過去的,一檢討就會發現,豐田急速擴張,並幾近瘋狂地削減供應和勞力(大部分為臨時工)成本,讓產品質量受到了牽連。"
"更不可饒恕的是豐田處理危機的方法。其市場營銷部門多年來一直在糊弄人,拒絕承認豐田汽車可能存在缺陷。 (根據某些統計,油門故障可能最早在2002年就已經暴露。)豐田非但沒有儘早承認問題,反而試圖四處推卸責任——腳墊、供應商、乃至駕駛員本人。"
管理學界何時開始檢討
豐田管理模式?
成本與品質的優先順序
市場擴充策略對於企業的負面影響
尤其是日本車廠、台灣大電子廠酷愛使用的,以鄰為壑的JIT 存貨系統
在在需要重新審視
Lakatos,
一個很容易觀察出來的,不存在的"禮尚往來"的行為模式,為什麼會變成國際上普遍的認識? 是中共的騙術高明嗎? 還是西方人太好騙了?
我的理解是,數量龐大的各國的政治人物都因為個人的利益而幫中共輸出這種錯誤的印象。跟中共談"人權"和"貿易",從來都未曾存在過衝突關係。有衝突的從來只是"人權"和"個別政客的利益"。澳洲前外交部長 Alex Downer 還有加拿大前總理 John Cretchen 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們都跟中國有巨大的個人貿易或投資關係。他們同時也是"人權"和"貿易"衝突論的宣傳旗手。
更搞笑的是,當 Harper 用實例證明"人權"和"貿易"間的tradeoff不存在的時候,Cretchen 等人還會嘲諷 Harper 政府連基本的國際事務常識都沒有。
Downer 的公司最近被中共整慘了,熱臉終於如願地貼到了冷屁股。也許我應該趁中國年的時候跟他送封信,說聲恭喜恭喜。
美新實驗 發現黑暗物質存在可能訊號
"科學家形容黑暗物質是「一般宇宙物質匯聚成今日我們所見各星系的重力鷹架」。
據信一般物質如氣體、恆星、行星及星系,僅構成宇宙的不到5%,其他部分都看不到,其中70%是所謂的「黑暗能量」(dark energy),而這之中的25%即是黑暗物質。
部分科學家相信,黑暗物質是由WIMPS次原子粒子構成,它們作為質量主要來源的核子都有相同質量,但遇到其他物質時都會「彈開」(bounce off),而不會與它們交互作用。
這個特性讓這種粒子很難被察覺,所以這項實驗的設計是偵測WIMPS四散逃逸時所釋放的微弱能量。這是它們唯一可能留下的線索。"
我看到FT的報導不知怎底覺得非常厭惡,尤其是前一段一副正義凜然說到"言語惡毒"令人吃驚,下一段馬上說是咎由自取,再下一段對Toyota的危機處理與一再否認馬上讓前面的正義凜然馬上變得貓哭耗子死一般的虛偽. 何故?
這是十年前出事的福特與Firestone時間表 ,美國國會等匯整出來的. 出事的是model-year最早的是1991 Explorer, 各位只需看時間表最早10項就可以知道兩家公司何時知道問題?何時生產該車款等問題?然後再往下看10個,就知道海外市場何時開始出問題,兩大公司又是如何因應.
因為隱瞞資訊,國會2000年10月底通過新法案,同年11月生效. 這次豐田出事,之前NHTSA也已經有六次investigation,卻查不出什麼來.
所以現在要調查與hearing的重點之一也在於為什麼公司也好,NHTSA也好在之前那些零星狀況進行調查都沒有查出真正原因?
文中的統計資料顯示也是讓人很受不瞭.是的,統計下就是有type I, type II error,不管你sample size多大,誰也不能擔保 alpha=0.
高市觀光工廠迎遊客 製鞋或烏魚子任選
"高雄市有2家獲選的觀光工廠,即將開幕迎客。成立於1988年的彪琥鞋業,自2005年就開放學校、社團參觀,並沿著生產線導覽製鞋過程。將於春天開館的「台灣鞋故事館」將提供更豐富台灣鞋業歷史及品牌故事。"
"珍芳烏魚子觀光工廠預計3月初開館,初期採預約方式接受參觀,將有專人導覽,並開放從清洗、鹽漬、脫鹽到成品的製程區供參觀,讓遊客認識通過國際品質認證的烏魚子生產流程。
此外,觀光工廠也有烏魚的介紹、迴游路徑及漁人捕撈烏魚的歷史等資料。在DIY(自己動手做)區,遊客則可親手清洗、鹽漬烏魚子,並將成品帶回家。"
JZFan,
我想隨著ECFA終於要真的談/簽下去,應該有很多遲早會熱臉貼到冷屁股的呆丸同胞,我們可以跟他們說恭喜恭喜。
祝大家新年快樂
虎年工作上
錢多事少離家近
金豬福利肥貓薪
任務重大責任輕
出了包有余文頂
我在想,應該不是豐田模式本身有問題,只是面對的環境不同了
我是念管理學的,這門學科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從來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經常要因應不同的地區、文化以及時空環境做調整,也就是權變
TOYOTA在過去是很重視品質的,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並不會去犧牲掉該有的品質,因為低品質的產品可能帶來更高的成本(產品要招回,對顧客做出補償,商譽以及市場的流失等等)
所以我在想到底是甚麼原因造成了今天的豐田會出這麼大的岔子,詳細的原因不清楚,不過快速的擴張可能是其中之一
企業想擴張是必然的,但在擴張之後管理模式也要跟著改變,豐田或許就是無法因應快速的擴張去調整管理的模式,導致過去重視品質的文化不復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iby大人談到JIT系統,說是以鄰為壑形容得滿貼切的,就是存貨都放別人那,我自己都沒有存貨。
但我個人認為JIT系統有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為了達到JIT,他並不去做市場的需求預測,而是生產出來之後要下游廠商一定要賣掉,單就解決存貨問題來看很有用,但這是以廠身自身為中心的思考方式,而不是以顧客為中心,是該檢討
談到品質與成本的關係
很難說是孰先孰後,在一定程度裡這兩者有著trade off的關係,要求的品質越高成本也越高,而且隨著品質的提高成本遞增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所以企業就必須在這之間做選擇,當一般消費者三年就換一台筆電的時候,我就沒有必須去製造一台耐年的筆電
當消費者只在乎價格,對品質不是很在乎的時候,就會出現像印度的塔塔汽車那樣的產品
"但我個人認為JIT系統有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為了達到JIT,他並不去做市場的需求預測,而是生產出來之後要下游廠商一定要賣掉"
應該不是這樣,真正的JIT不會生產,直到收到訂單,it is a pull production system: pull by customer orders!
豐田模式應該是沒有什麼檢討的必要
因為豐田模式就算在管理學裡面
多多少少也算是在「神學」領域
人類很難對神的存在,有什麼批評指教的啊...
JIT 的精神是 Pull System
的確是從定單成立後
才開始進行裝配組裝的
不過定義是一回事
豐田是因為夠大與日式的管理風格
(例:供應豐田的日本零件商都與豐田有長期關係
所以為了豐田多備一點料,大致上還能忍受
但相同的文化背景,到了美國還能不能這樣搞
供應商會不會很高興的接受
就是另一回事了)
就像 Dell 也有類似 JIT 之類的服務啊
要怎樣的 DRAM HD CPU 自己上網填一填啊
一二天就保證送到家了
對於一些比較弱勢的供應商來說
不備料怎麼可能呢??
所以 ggsadventure / 無心 的想法都是沒有錯的
就看你處在權力中的地位怎麼樣
ggsadventure
照理說JIT應該要接單才生產沒錯,可是這件事要完全做到很難,所以就算是DELL也開始在通路商鋪貨賣套裝電腦
ikki
其實我們現在管理學不太談豐田模式了,上作業管理偶而提到而已
那鍋名場面集怎麼沒有
四月物語(有松隆子ㄟ)
燕尾蝶(有山口智子ㄟ)
今天好像也是情人節齁
那就來回味一下
青春 吧
ML,
嗚,偶還在想為什麼大家連最基本的情書都沒有反應說(還是縮咖啡館的真宅男都在三十以下XD)
不過情人節應該是明天ㄟ......Anyway,我也來貼個青春的好了:
時をかける少女「変わらないもの」
岩井俊二監製,熊澤尚人導的
虹の女神 (
噓 )中,男主角的外形與個性設定比較有宅風(XD)
裡頭的野田妹跟優將在本咖啡館出場的頻率頗高,應該是lakatos的兩大心頭好,怎麼可以不推。
2/16 21:00 衛視電影台 有大盜五右衛門
prosit,
出場頻率是有工商服務以及不能太重鹹的考量,不然我覺得像是
這一位 等再過15年後 也是很優啊。
劉館長,
阿(敲頭),偶果然坐飛機坐暈啦(尤其是華航+亂流,真素好口怕啊啊啊啊)
其實名場面集第二部我不知道是哪部耶,可以告知一下嗎?
情書(這部亞洲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
????
花與愛莉絲(該說裡面美少女很多嗎?)
夢旅人(我最愛的岩井電影)
青春電幻物語(畫面很美但故事很殘酷....還有很多的德布西....)
lakatos的那一位,
現在 看起來比以前優啊 XD
ML,
你問倒我了,我認出來的跟你一樣,也是第二部認不出來。
花とアリス的名場面,
五分鐘版 。
其實老虎不過是放大版的貓而已,若能用縮小燈縮小尺寸,照樣變成寵物。我猜想古時候一定有人看到虎寶寶很可愛,帶回家養。想不到養大後,卻被自己的寵物撲倒。所以才會有養虎貽患的成語。
山口智子@Long Vacation的小南可謂我喜歡的日劇女角色前三位…那套劇我覺連竹野內豐、稻森泉、松隆子這些配角都蓋過木村…
上面那部岩井俊二的電視短劇「打ち上げ花火、下から見るか? 横から見るか?」在youtube上可以找到一部份,可惜沒有最後結局部份。不然就要到
匪區 找完整版。
prosit,
(1)哦,原來那一位是奧菜惠。
(2)反攻大陸的時候到了!
prosit,
您真是太厲害惹
其實,偶看過花火,可素完全想不起來 orz
劉館長,
對喔,山口大姐也有出現在UNDO
但素......燕尾蝶中的山口大姐才真素帥呆了縮,必看!
偶要去陪父親大人跟母親大人吃飯了...
祝各位館友虎年快樂
Richter,
我偷看了
答案 。這讓我想起來
這本書 ,不錯讀。
阮,
哇咧,這也太慘烈了。
除夕賀歲 總統許下新年3願
---------------------------------------
咦,"中國"、"大陸"、"ECFA"一字未提???
總統著唐裝 影片向民眾賀歲
今年是虎年,所謂新年新希望,英九心裡也有3個願望:1願:台灣經濟發展好,人人有工作,家家都平安;2願:台灣環境日日好,生態環保要落實,生命安全有保障;3願:世界和平人心好
政府現在的所作所為,主要是在發展經濟,尤其是增加就業機會,提升國人的生活水準,但也要保護環境,把台灣建設成一個既安全又安心的寶島,讓孩子擁有健康清新的成長空間。
英九相信,台灣是1個有活力、有智慧、有愛心的美麗寶島!希望新的1年裡,我們心連心,手牽手,一起來打拼。讓我們攜手同心迎新春,開創時代新機運!
--------------------------------------------
真是不知該笑還是該哭…哎
劉館長
那篇文告,我除了看到一堆文藻堆疊的外表,一點內容都看不到啊…
這是
2009年的總統除夕講話 ,除了選舉之外,"兩岸大三通"是第一個被提出來的施政成就。
話說那個"率世界之先,首先發放3600元消費券給2300萬國民,鼓勵大家消費,一起拚經濟",不知道這鍋"率世界之先",後來是"率了多少國家之先"?
艋舺破億 祖師廟謝神
看來電影票房要好,果然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靠口碑相傳,從原本小眾到後來全國叫座(《海角七號》《American Beauty》),也有是如《艋舺》這種大力廣告宣傳…只是前者利潤會要多一些吧,因為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宣傳費。
今天看了一下小燕姐和哈林主持的除夕節目,簡要言之…是Music Station Super Live+紅白的綜合體…難道台灣的節目不能再更有新意些嗎?每年在緯來日本台都能看到最新一年的小學30人31腳時,都感佩日本作一個節目專案,是往很長遠的時間去思考的。
lakatos,
耐人尋味的是,
維基百科的條目 說這位開槍的教授前陣子帶頭譴責該校校長。
阮,
看一下這位教授的著作目錄,看得出來他最近兩三年應該算拼,2009年有三篇,其中兩篇first author還是在IF4.5的期刊發的。
是很耐人尋味......
我妹的朋友看過《艋舺》的感想是,不好看…不過為何不好看,倒沒細問下去…
對照一下今年的
總統元告 ,第二個重點段落全部都是在東協加一(ECFA代名詞)上面打轉。
這個蘇起下台的短期時間點是很標準(總統及總統夫人完成訪美、軍售有個交代、在過年前宣布所以不會延燒),但是中長期意義看來頗有意思。
認真想一想,現在馬團隊中有誰能掌舵ECFA的?新上來的胡秘書長人脈不在中國,也一向不是搞這個的。吳院長或施部長扛得起來?
回頭再讀聯合報前天誠實到驚人的社論,這些論點及問題又不是只知道一兩天,為什麼現在突然這麼誠實?難道是甚麼地方已經"被"貼冷屁股了?還是"被"圖窮匕見了?
還想不通,ㄟ......???
橋子,
我想咖啡館裡既沒人認識你妹妹,也沒人關心你妹妹的朋友的觀感。
館長…
想來也是…對不起,佔掉一個留言…
各位先進,今年全球經濟將從谷底翻轉,國際競爭將更為激烈,臺灣需要提高警覺,積極布局,以為因應。今年開始,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簡稱東協)與中國大陸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東協十國相關產品銷往大陸,將是零關稅;臺灣同類產品出口到大陸,仍須負擔高額關稅,自然吃虧。面對「東協加一」的衝擊,我們不能坐視臺灣產業即將面臨的困境,這是為何政府推動與大陸協商「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原因。我們希望在這項架構協議中,納入降低關稅的「早期收穫」條款,以維繫臺灣產品外銷的競爭力,避免外銷市場的邊緣化,並引進新的外來投資,進而激勵臺灣經濟成長,創造更多就業。當然,對於可能受到不利影響的弱勢產業與勞工,政府也會提出配套措施,並在10年內投入950億元,進行必要的輔導與支持。同時,政府一定會堅守原則,絕對不會增加開放大陸農產品進口,也不會開放大陸勞工來臺工作。
--------------------------------------------
始終還是不敢正視一些負面衝擊,而且有馬總統說得那麼簡單嗎?
橋子,
不是占掉一個留言的問題。我可能必須老實告訴你,像這樣莫名其妙的留言,頻率上再多出現一些,可以把咖啡館搞垮。
我一向非常感激咖啡館友對咖啡館的支持與投入,所以也請你要體會這一點,多用點心思,多點自制力,幫咖啡館維持"言之有物"與"謔而不虐"的風格。
也請不要再一直說對不起,又一直重複製造問題。這會令人相當火光。
館長
我基本上是因為這裡有共鳴,所以會有興趣在此留言交流。我也知道自己的學識,絕對比不上多位館友…可能我有點誤會或還搞不清楚一些「界限」所在。可能我應先多看細讀,再作出發言吧。
9天年假喬人事 馬吳費思量
"黨政人士透露,雖然吳敦義和金溥聰兩人交情匪淺,堪稱馬英九上任至今的「左右手」,但金溥聰掌秘書長後,突然「黨政全抓」,不管是抽菸族邊走邊吸菸要不要罰,還是《地制法》要怎麼修,竟然都是金溥聰一個電話、一句話就找到政務官搞定,「吳敦義常常事後得知、還被媒體追問,真是情何以堪!」
黨政人士認為,若是就位階來說,金溥聰只是黨祕書長,但吳敦義好歹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雖然馬英九跳到第一線指揮,但整體內閣表現好壞,終究要吳敦義承擔;吳敦義如再不做點成績,面對「影子閣揆」的威脅,自然危機感大增,而大揮人事權,兩個月不到讓交通部連換五個局長,就是展現閣揆意志的第一步。
吳敦義對於民生政策敏感反應,換人毫不手軟,民調滿意度果然爆增;蘇起閃電下台,馬政府高官各個「冷暖自知」,吳敦義深知,二月廿七日立委補選如果真的再敗,黨內勢力將對內閣繼續虎視眈眈,因而「與其等著被砍,不如自己先出手!」"
-------------------------------------
今天中時的分析。這種"內鬥引發詭譎情勢"的說法,也算標準解釋。不過總覺得不是能讓人滿意的解釋----為什麼不是大家競相向ECFA做鐵桿表態?
橋子:
還請說到做到。
Burma frees NLD leader Tin Oo
Analysts say Tin Oo could have a key role in deciding whether or not the NLD participates in the forthcoming elections.
Tin Oo, who spent three years in prison after helping to found the NLD in 1988, has been either in prison or under house arrest since he was detained along with Ms Suu Kyi in 2003.
The former defence minister, a highly decorated general, was forced into retirement in 1976. He was later sentenced to hard labour for treason.
In January, Burma's home minister reportedly said Ms Suu Kyi would be freed when her current period of house arrest expires.
-------------------------------------------
文章大要,應是說緬甸軍政府為了今年的某一場選舉,而作出釋放Tin Oo,而謠傳說翁山蘇姬也將會重獲自由。不過對翁山能否被釋放,還是質疑啊。
很同意ikki點出'豐田式生產'或可看成是神學. 還記得N (N>10) 年前, 一位剛從日本取得博士學位的系上新老師, 據說是師承正統JIT的台灣第一人, 開班授課第一天, 盛況空前, 學生數量擠暴教室, 有一半以上是選不到課來旁聽的. 該教授一進教室, 沒有太多廢話, 開宗明義: 如果你不相信JIT的人, 現在就可以離開教室, 因為不相信, 就不會產生信仰, 你也就不會了解JIT...
中時社論-「胡蘇現象」崛起 馬應嚴肅看待
"當蘇貞昌或民進黨直取二○一二,成為可預見的威脅時,藍營內部自然有強烈的危機感,面對危機的思維反應又有兩種:第一,全力鞏固馬政權,於是鷹派抬頭,最近頗有此氛圍,馬宣示產創條例比照地制法模式非過不可,言下之意,該打架就得打架;此外,馬再次明確公開反對立法院設置兩岸事務監督小組,可想見兩岸經貿協議若非不想簽了,就是再打一架照簽不誤;第二,鷹派抬頭若能有效拉抬馬聲望,也是一個辦法,但從地制法打架闖關後的民調反應,即使回揚也有限,於是對民進黨重新執政感到無比焦慮的人士,很自然地思考:國民黨除了馬英九,還有誰?胡志強就這麼成為藍營極度焦慮下的人氣王。"
"馬英九可能到現在都搞不清楚,為什麼胡蘇是長於溝通之人?溝通不是虛情假意,溝通必須站在對方、甚至對手的立場設想,即使結果未必盡如人意,都能讓人感到貼心。"
朱立倫選新北市 金溥聰:大勢所趨
橋子,
適可而止吧。算我拜託你。
祝館長與大家:
新年新氣象, 虎年虎威風!
橋子:
雖然館友們踴躍發言是好事,尊重他人發言的權利也是必須要顧到的,但是我還是很想跟你說 其實很多時候你的發言,比較像是你自己在碎碎念和情緒性評論,還建議你去辦個噗浪和Twitter or maybe facebook,那邊更加適合你的發言內容也更加適合讓你發洩你對政治上的不滿。我想有許多館友都在忍受你的發言亦或是直接跳過你的發言,甚至我可以看到留言的開頭就可以知道是你的留言,進而直接跳過。能夠找到共鳴是件好事,但願你能夠從大家的發言來學習別人思考的方式邏輯以及看事情的方法 既然也知道學識比不上許多館友,那更要在發言前三思不是嗎??舉我自己為例,我也覺得我學識很差,這裡太多前輩值得我來學習,所以當我每發一篇留言時,都要再三修飾我的中文和流暢度,看了幾遍覺得沒問題了,我才敢按下發送鍵。就像館長所說的,請不要每次都在對不起,然後說會多注意,卻又在下一篇留言再犯。ex:說不再做評論,卻在下一篇留言,又做出了不理性的評論。還望你尊重其他館友。謝謝。
不管館長請我吃多少紅蟳米糕,都一定要跳出來浪費一篇留言的啦!
那個可愛小老虎的影片,還有樹猿玩兩隻小老虎的影片,真的太可愛了!希望科技趕快進步,讓人類可以大量養老虎!XD
(以上前後句沒關聯性........可是為何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念頭是,老虎長大了要幫牠們結紮去勢啊?囧 對養貓的刻版印象尚未解除....)
不過上述的念頭再多想一下,只要虎鞭酒的銷路夠好,就不用擔心未來會有流浪老虎了吧。囧(換句話說,開發貓鞭酒的可能性....呃?)
﹣﹣﹣﹣﹣﹣﹣﹣﹣﹣﹣﹣﹣﹣﹣﹣﹣﹣﹣﹣﹣﹣﹣﹣﹣﹣﹣﹣﹣
雖然前面已有館友解明,不過看到岩井俊二的名場面集,第二段看到奧菜惠,也是不曉得那是什麼片(拜了孤狗大神才知道),也才知道他有演過岩井俊二的片,過年期間正好進行補完計劃,感謝分享。
在此也祝咖啡館各位館友,新年快樂!
(啊咧?上一篇留言怎麼了?館主請砍上篇....)
劉館長
對館長和館友這半年多來的容忍,我表達謝意,看來我一些爭議性的留言,在這裡惹了不少麻煩,我自己也尚未能有所警覺,本人才疏學淺,在此醜態畢露,實屬不敬。爾後只會靜看其他館友留言,我將不再作任何留言。
至少我會先把之前的所有留言再細讀、消化,再重新來這裡作留言。
大家新年快樂!
雖然我感覺咖啡館有變成宅男一言堂的傾向,但是怎麼好像越來越多人說咖啡館是右派一言堂?
是左仔們一個個都戰敗潛水去了,或是根本就不來了,還是咖啡館這些右派發言人有寒蟬效應,異見不容易出現?
我覺得在這裡比較常發言的右派大將,至少都是先把道理講清楚,再貼標簽。好像沒有直接貼人標簽叫人閉嘴。就像對OWL,我也有先試著論理,然後才不理他啊!這樣叫一言堂嗎?
養貓要結紮的觀念,要歸功(or罪?)CFA(不是ECFA)的保護期下賣貓人的態度。
目前頒發血統証明最有公信力的單位就是CFA,要取得血統証明,必需父母都有CFA的血統証明,然後還是通過CFA認可的育種過程。一支繁殖級的母貓,要到18月才可以生,然後一生只能生X胎,之後就要退休,要不然,繁殖主會被CFA協會除籍。
產下的小貓,主要分三級,賽級、繁殖級、跟寵物級。賽級是拿去參加CFA比賽的,繁殖級拿來生產下一代的,寵物級,則是長的不服協會賽級標準,拿出來賣的。
CFA協會期下的飼主,要把寵物級養到三個月大,閹了才能賣,一隻約賣600~1200 USD。賽級跟繁殖級就貴了,USD 8000以上。
結紮,自然是服合該協會的利益,所以跟人道協會結盟,大力宣傳結紮。
--
感想:品牌帝國建立起來真的很好賺,連遠在台灣,都有人開始花30萬台幣,遠道從美國進口賽級貓來繁殖
結紮技術, 保險套和RU486應該要得一個諾貝爾獎
這些技術徹底改變人對生命的看法
之前有討論提到成大校長打算要求學生在畢業時能跑三千公尺。昨天讀《十七歲:火燒島最年輕的政治犯》時赫然發現屏東師專五、六十年前的要求更嚇人:男生得跑22公里,女生則是800公尺。男生的22公里是從屏師到萬丹來回,因此被稱為「萬丹精神」。
用「萬丹精神」Google一下,可以發現《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裡有類似的記載。
來報喜一下.虎年的大除夕夜,咖啡館再次榮膺
樂多Blog NO1 .
現在大年初一發言不曉得會不會被認為很宅,沒關係很宅就很宅.
驗證碼大神說: one be
鄉民,
偷偷告訴你,真正的原因應該是:
(1)羞昂童鞋除夕夜好好地過年去了。
(2)羞昂童鞋
跨校上課 去了。
館長,
不管什麼原因,這代表咖啡館俱備非常堅強的實力,只要第一名不努力的更新blog,或稍有一點不注意,就會被本咖啡館超越,管她是羞昂還是童鞋.
更重要的是:這是咖啡館的好兆頭! 讚啦!
周錫瑋:願意成全大我
"周錫瑋提到,他會尊重馬總統、金溥聰秘書長、朱立倫副院長和台北縣民的民意,民調是國民黨提名的依據,大家都會遵守,用最好的民主風度,推出最好的人選。
被問到是否覺得委屈,周錫瑋說「一點都不會」,任何工作都有上下起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何況現在都還沒確定。至於沒有獲提名會不會接受職務安排,周錫瑋說他一再向馬總統表示,不要像過去,一定要為某個人安排位置,只要能為國家社會做事就可以,不希望再有酬庸、交換、密室的作法。"
------------------------------------
(1)那個"總統、金溥聰秘書長、朱立倫副院長和台北縣民的民意"的前後排序相當有趣。
(2)看來過完這個年,可能"金馬體制"就大致確立了。特別是如果朱太子都準備從吳內閣跳船了的話。
(3)總而言之先說好,如果有甚麼「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情形,那是"為國家社會做事",而不是"酬庸、交換、密室的作法"。
(4)啊郝市長呢?
馬新春三願 蔡英文:與民落差大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接受三立新聞專訪指出,馬英九總統為了一個虛幻的經濟利益,若在簽署ECFA時要付出政治代價,甚至要付出經濟的代價,這將是災難。
蔡英文強調,ECFA將台灣市場全面性的開放,將對台灣的勞工造成相當衝擊,馬總統必須慎重。政府應該多到地方上與民眾互動,去理解基層人民失去就業機會的痛苦。
她同時認為,把兩岸定位為地區對地區,這對台灣將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馬英九不知道是不是太天真,他完全不以為這是很嚴重的事情,一個領導者的認知與民眾的認知出現這麼大的差距,應該要審慎思考才對。"
-----------------------------------
現在是馬避談ECFA,民進黨不讓他不談,這個很有意思。
我還是很懷疑是不是老共那鍋"地區對地區"圖窮匕見了?
美製造商:中國鋼鐵產品出口商逃避美國關稅
"美國彈簧製造商Leggett & Platt的律師Wendy Watson表示﹐他們注意到香港等似乎在一夜之間成了彈簧產地﹐以香港為例﹐在2008年6月﹐來自香港的彈簧還是空白﹐但到了9月份已經達到47,201個﹐與此同時﹐針對彈簧徵收的懲罰性關稅達到164%-234%不等。"
中國的8000個信貸地雷
"世界從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中艱難復蘇﹐而中國似乎已經實現了一個奇跡。去年經濟增幅接近9%﹐同時截至12月31日政府負債與GDP比率僅為20%左右。中國是像老話說的那樣﹐享受了免費的午餐嗎?
事實遠非如此:中國政府通過地方政府創建的數以千計的投資實體為規模極其龐大的刺激計劃提供了資金。如果北京方面不馬上意識到這個問題並制止﹐為刺激計劃提供了大部分資金的中國各家銀行可能很快面臨巨額貸款拖欠﹐規模甚至與中國龐大的財政能力和外匯儲備相當。"
"為了獲得獨立的估計數字﹐我從數千個信息來源搜集了數據﹐包括監管文件、債券評級報告以及政府-銀行合作協議的新聞發佈。我估計﹐2004-2009年底地方投資機構的借貸總規模為1.6萬億美元左右。這個數據絕非精確值﹐因為級別較低的政府實體和小銀行的放貸難以跟蹤。不過﹐我搜集的證據表明﹐問題的嚴重程度遠高於政府此前預計。以1.6萬億美元計﹐地方政府負債約佔中國2009年GDP的三分之一﹐相當於中國外匯儲備的70%。"
可不可以做個 quick survey,
貴府或親朋好友, 今天初一或明天, 要去"探墓厝"(掃墓)的有多少? 貴府原鄉何處?
PS- 剛去探望祖籍南靖的先祖父與先曾祖.
請問館長
如果年後,打虎縣長變成周董
新北縣的縣長會不會改姓朱
館友們新年好!另外也貼貼盤老大和陳老師的舊文應應景XD
我討厭連假
勤勞
lihjen,
應該沒那麼快,還要過選舉這一關啦。
不過如果是朱太子對電火球,這個前哨戰應該會精采無比。
ECFA是政治問題,但是民進黨用經濟問題進攻,結果國民黨也不知道是將計就計,還是永遠都搞不清楚問題所在,
也用經濟問題回攻 。不解,不解。五二零的農民運動早就不見了,農民的票我也不覺得有那麼多,受FTA影響的人,很多容易就可以行政救濟,這個是non issue,朝野在這個議題上繞來繞去,核心的政治問題就不見了,該死。
看小毛同學重貼的本人舊文,才發現一年多前,剛開始寫雜文時,這麼愛亂罵。
以前我寫反ECFA的黑心戰法有提到,找出受ECFA影響的部門,煽風點火。但我的用意不是在特定部門,如農業部門,死纏爛打,國民黨很笨,但是共產黨不笨,你如果只打一點,他就在那一點軟化你,然後再把不理性的大帽子給你扣上。
所以受害部門要遍地開花,但是不能讓民進黨主導,「政」黨就是要打政治問題,不是嗎?
就是因為有民進黨在進行共產黨眼中的「不可能任務」,台灣人才有這麼多的籌碼。如果民進黨只做「可能任務」,一天到晚只把ECFA鎖在農業問題,那籌碼一下就沒了,沒有縱深了嘛。
BBC記者來鴻: 體驗法國人的傲慢
"現在的問題是,法國的服務業雇佣的巴黎人根本就不認同盎格魯-撒克遜「誰出錢誰做主」 的座右銘。
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將「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深深刻在法國人的集體潛意識中。傲慢的巴黎人覺得謙卑的舉止令人厭惡,而且很丟臉。"
"上周,我在醫院看病結束後,準備等出租車回家。當時天氣很陰暗,而且濕度很大,我於是就躲進一家昂貴的女裝店去等車。
我拿起一件全毛的女裝在身上比了比,看著鏡子欣賞自己。
店裏的一位女售貨員若無其事地嚼嚼著泡泡糖,不斷在吹泡泡。她瞥了我一眼,搖了搖頭。
「你連想都不要想啊,」她很直率地對我說。「更不用說你那條大粗腿了。」"
日本大導演的孕育搖籃:
大復活 日活成人電影「浪漫色情」回來了
"從1971年到1988年,日活的「浪漫色情」影片一共拍了1133部,平均每年推出將近63部,不但受到日本男性歡迎,而且還孕育了不少大導演,例如「送行者」瀧田洋二郎、「維榮之妻 櫻桃與蒲公英」根岸吉太郎以及「失樂園」森田芳光等,都曾經是日活的旗下好手。"
-----------------------------------------
這是比國片輔導金要成功的文創產業機制(這可不是開玩笑)。
Jia-Yuh,
老實講,原本我並不知道日本沒有放颱風假。但是我知道,不論是哪個西歐國家,都沒有彈性連假這種東西。更重要的是,倘使德國或法國在彈性假之前幾個月才宣布這類德政,他們的公民或家庭會如何?他們的產業或工會會怎麼反應?
我們在這個島上搞自己的特色,而且,不少人還把中國特色當成模仿對象,類似你說的,有些人不過打算跟那幫人比,而且還比得緊張兮兮。
Jia-Yuh、盤,
據我所知,日本的確不放颱風假,於是有些人會前一晚先住到市區的旅館,以免第二天無法上班。
祝大家新年平安如意!
(沒想到貴咖啡館跟我家轉角的7-11一樣,全年無休,24小時營業。)
軍機載旅客返鄉...為什麼不收油錢呢?
大陸明訂公務接待不得「擺攤」
"中國大陸為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明訂公務人員尤其是領導幹部,在公務接待時不得安排用餐,最好採用自助餐方式。"
"發改委要求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的餐廳要轉變經營和服務機制,積極推廣餐飲服務外包,並實施精細化管理,改進供餐、用餐方式,多供應小份量食品,方便用餐人員適量選取。"
----------------------------------------
"高級懷石料理自助餐"可能會成為中國的公務接待新流行。
史上最貴網站 網路孔子學院花費近1億
"網友在財政部網站發現,「網絡孔子學院網站運營服務」項目中標公告顯示,其第一包的中標金額為3520萬元,採購人為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中標供應商為五洲漢風網絡科技(北京)有線公司(簡稱五洲漢風網絡)。
國家漢辦相關人員表示,「巨資」並非僅用於網站建設,還包括後期運營和推廣費用,下屬公司中標並不違規。
上個月底,搜狐博客上發表的「孔子學院網路建設花掉一億明說招標是過場」一文中指,孔子學院網路建設花費還包括:網路孔子學院硬體平台建設項目,中標金額:17,891,917.46元;網路孔子學院CDN建設及系統集成項目,人民幣27,397,240元;網路孔子學院CDN建設IDC託管項目,成交金額:19,080,000元。這就意味著國家漢辦的孔子學院的網路建設總計就花掉了3250+1789+2739+1908=9686萬,花掉了近一億人民幣。而人民唯一能知道的是財政部招標成交公告,至於之後錢花到哪去、做了些什麼,公眾便無從知曉了。"
U.S. MDA: Laser Plane Shoots Down Test Missile
""This experiment marks the first time a laser weapon has engaged and destroyed an in-flight ballistic missile, and the first time that any system has accomplished it in the missile's boost phase of flight," reads a Feb. 12 Boeing announcement. The laser is the most powerful ever installed on an aircraft,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
The Airborne Laser (ABL) plane is designed to fly just beyond the range of enemy air defenses and use its laser cannon to shoot down ballistic missiles as they are taking off, which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do today due to the incredibly high speeds that missiles fly."
----------------------------------------
PLA不會喜歡這個新年大禮。
韓裔反彈 中國年正名亞裔農曆新年
這則消息肯定也讓很多祖國同胞X在心裡
自從來逛咖啡館之後
常常發現中國人民情感被傷害的消息
這個...實在很有祖國特色
隨著祖國實力越來越強大
想必日後照三餐被傷害的頻率也會越來越高
哇咧,孔子學院還滿燒錢的…
題外話,想問一下館友們,
有什麼經濟學入門的書籍可以推荐的…
今天去誠品,實在找不到看入眼的…
新春恭喜, 福虎生豐, 財源廣進, 快樂發財
Richter:
多謝,感激不盡啊…
除了經濟學,大學那些社會學作品也會參讀一下吧
畢竟我學生時期真是太混了
和諸位動則有二、三十年治學經驗
本人是頗為渺小的啊
橋子:
要看經濟學的書
最「經濟」(省錢)的方式
你可以上拍賣網
找台灣翻譯的「經濟學原理」一類的「教科書」
(例: Mankiw 寫的)
你可以看看章節安排與小故事、數學推導
另外一般人對於總體經濟學的討論
比較沒時間摸熟
建議買書的時候
把錢多花在個體經濟學的部份就好了
當然至少弄一本一本經濟學原理
等摸熟了
其實網路也有一大堆英文的經濟學資源
多到看不完啊...
只是初學者沒有必要搞的這麼辛苦
==
另外其實我們都知道台灣書商喜歡亂出什麼 XX經濟學
之類的怪書,但可以完全與經濟學沒有什麼關係
(例:吳院長的 樹冥經濟)
但你指的沒有看得上眼的
如果包含了「蘋果橘子經濟學」這類的書
那大概這個咖啡館的館友未來都會無視你的問題了
版上各位先進新年快樂!!
小弟野人現曝,
推一下這部電影:
男女生了沒(the ugly truth)
雖然是很美式的浪漫喜劇,
但還真的滿好笑的,
不少的雙關語低級笑料…科…
假期這麼多天,
有空的話可以弄來看看喔~~
ikki
因為還滿擔心會買到濫竽充數的作品,
看來蘋果橘子絕非如是,
那我想就先從這本作為試金石吧
1. 只要把咖啡館的討論好好看過,對經濟學的討論方式應該就有一些基礎概念。
2. 要言之有物不一定要有經濟學背景,版上很多人也不是經濟學出身的。
3. 把別人的發言好好看過,不要自言自語,沒人會被發紅牌出場。來咖啡館也好一陣子了,第一次看到lakatos發紅牌。
偷偷地說:
劉館長昨晚應該頭上冒煙,因為他把光火,打成火光(逃)
情感經濟學
這本書倒是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行為經濟學的論調。
夢夢
越南人也是過農曆年,才會有著名的「春節攻勢」。
其實很多年前,
「空中英語教室」就已經用Lunar New Year
嚴格說來,農曆不是陰曆,而是陰陽混合曆,所以新年才能固定在陽曆一二月間。
抱歉,
在下不才想冒昧給橋子館友一些建議。
個人建議你目前的時間跟重心應當放在即將到來的高普考試,而非為了發言而發言,讓館長十分為難到發你紅牌警告。
另外,我看到你不久前一則留言寫到:"爾後只會靜看其他館友留言,我將不再作任何留言。 "但隨即改口成:"至少我會先把之前的所有留言再細讀、消化,再重新來這裡作留言。 "然後,下面又出現你的一連串留言。(為自己做出的承諾負責,這是基本的準則,對吧?)
就在下的觀點,你向館友求經濟學入門書單的這留言讓我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猜想。板上的很多人應該有此同感吧?(入門書單在先前留言本有寫到過。)而且,橋子你發言造成的問題不在於你有沒有經濟學的知識背景,而是太多不相關又情緒主觀的看法,你可以回頭看你的發言內容。(google"經濟學入門&書",會比在這發言求書來得方便又快速,你不覺得嗎?)
如有冒犯之處,還請見諒。(館長若覺此發言不適當,可刪除處理,謝。)
水月,
多謝你講出我的心聲。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論語•為政》)
水月,
我在我上一篇留言就有跟橋子館友提到,發言之前請務必要先三思,並且先看過句子再做發言。也提醒他了不要說了要做不到。
可惜在之後看到他的留言對他自己本身的態度似乎沒有覺醒,真是讓我感到不可思議。又再一次的說到做不到。
橋子:
沒有人要你完全不評論,只可惜你似乎喜歡說出這類極端的舉動,一直告訴其他人你不會再做,在下一秒卻再犯(做)。我不敢用大家(或許有人還是喜愛你的留言),就用我這個忠實的潛水館友來說好了,我只希望你能好好想清楚你要說的是什麼再按下送出(請愛用預覽功能)。
你的行為真是讓我感到非常的氣憤,我必須誠實的跟你說。
你最愛的「台灣人」真的只會嘴砲嗎?
(館長,若這句有不當,還請刪掉)
不過看劉館長冒火,也甚為有趣。
幸災樂禍完畢,再補一下新年放假的外國典故。日本本來也是過舊曆年的,他們現在的中元節(obon)有的地方還是用舊曆來放。明治維新的時候為了和西方國家接軌,一舉把曆法改為西曆,連帶所有舊曆的節也都帶到新曆來放,造成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新曆新年也是家族團聚日」的傳統,因為除了漢文化勢力範圍過舊曆年外,大部份的國家都是選冬天的宗教節日作為家族團聚日。至於為什麼是在冬天過節,我的小理論是溫帶地方的冬天其實甚苦,白天很短又冷,所以弄個節,讓人們在冬夜最長之際有個期待,就顯得不那麼苦了。
明治維新在世界大概也是獨一無二,大概只有土耳其的凱末爾將軍的改革差可比擬。也不用說激進改革像是廢封建制度,好多我們現在看到的日本傳統,其實都是明治維新時代才產生的新傳統,像是皇室、內閣官員愛穿燕尾服這種服儀傳統。
我還記得有好些主張是很激進的,像是福澤諭吉還主張過人種改造,引進歐人血統,大量和日本人混血以求民族生存。這種對改革的急切,和接下來工業化的成功,大概是我們會一直回頭看明治維新歷史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Lakatos,
用雷射打下飛彈不算什麼,這裡有用雷射打下蚊子。
Using Lasers to Zap Mosquitoes
Nathan Myhrvold, Microsoft’s former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thinks so. His company, Intellectual Ventures, has assembled commonly available technology — parts used in printers, digital cameras and projectors — to make rapid lasers to shoot down mosquitoes in mid-flight
Youtube Video:
Mosquito killed by a Laser
對於農曆, 我一直不懂的是: 關係農作生長的氣象變化應該主要是受太陽的運行影響, 月亮主要影響潮汐, 對光線和氣溫的影響微乎其微, 幾乎跟農作物的生長無關.
而既然農民的作息是圍繞著農作物生長的, 用純太陽曆來規範應該是比較合理的選擇才對吧?
Targus
就像Richter說的,農曆其實是陰陽合曆,二十四節氣是照太陽的運行,而不是月亮的運行,如果你有注意的話,冬至永遠在陽曆的十二月22/23,而夏至則在陽曆的6月22/23左右。
所以嚴格地說,Chinese New Year不是Lunar New Year。真的陰曆應該是回教的曆法。
我的疑問是, 這樣看起來農曆根本不需要用陰陽合曆, 因為月球運行並沒有任何參考意義, 用完全太陽曆不是更好?
相對於農民, 漁民才有必要採用陰陽合曆來估算氣候和潮汐對生產活動的綜合影響.
殺人教授的故事越來越精彩,1986年槍殺她兄弟不是誤殺,她是爭吵後,槍殺他,結果在警察局留置時,被高層放了,並且把報告抽走,
當地警察局長出面表示遺憾。 本來只會死一個人的,因為縱放,而導致無辜的人也死了。
而在1993年,Bishop在當博士後研究員時,也涉嫌寄炸彈給指導教授。也許就是這樣一再逃離司法制裁,才讓有四個小孩的Bishop覺得再幹一票大的也沒關係吧。
私密回應
美副總統相信中國會支持對伊制裁
"美國副總統拜登周日(14日)說,他相信中國將支持就伊朗核計劃對德黑蘭實施制裁。
此舉將意味著身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中國將在伊朗問題上作出巨大的政策改變。
在美國電視上發表講話時,拜登說,他對這一目標的實現抱有信心。"
英倫隨筆:看球還是陪產?
"文思(Vince)酷愛的南安普敦隊足總杯迎戰老對手樸次茅斯,球票非常搶手。儘管老婆麗貝卡懷胎九個月,兩人還是決定去排長龍。期間麗貝卡突然開始陣痛,文思請朋友把她送回家。麗貝卡破水了,文思還差50人就排到了,豈能前功盡棄?請丈母娘出山吧。
排到頭,文思交了錢抓起球票,飛奔到醫院……總算沒錯過女兒出生!
南安普敦的主席聞訊非常感動,派人給寶寶送去厚禮:小熊、童裝,外加一張終身季票!"
"文思夫婦堪稱互相理解的典範。麗貝卡開始陣痛,文思的第一個想法是「你什麼時候生不行?」所幸的是,同時球迷的老婆也有同感,鼓勵他繼續排隊。文思闖進產房,麗貝卡的第一句話是「你買上票了沒有?」兩情相悅!"
-----------------------------------------------------------
我比較在意的是南安普敦的主席送了一張終身季票!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婦",以後搞不好會不時看到即將臨盆的夫妻在排隊,賭這麼一把XD
lakatos,
這個政權,用一個不知所云的管道透露了一個秘密逮捕多日的人權律師的"可能下落",竟然可以得到媒體些許正面的評價。這不是奇聞是什麼?
P. Ong :
只有我對您那個quick survey 有興趣嗎 ?
我這裡的客家庄沒有到農曆二月, 不會有人掃墓 .
JZFan,
往好處看,這還是可以使得高律師的case成為媒體焦點,而且這種不知所云的交代,也不可能糊弄得過西方媒體。
我們就來看看這個說謊習慣的政權到底能變出甚麼把戲。
真正的陰曆節日對陽曆來說每年都比前一年提前幾天,像是伊斯蘭的齋戒月。齋戒月要禁食,而禁食對胎兒出生後的健康不利。正巧「每年提前」的特性成為一場不可多得的自然實驗,因為可以控制季節的效果。
Jia-Yuh Chen
今天BBC正好有一個相關新聞
東京特稿:西洋節 東洋味兒
"日本沒有農曆,自然也就沒春節。
雖然在日本現在還能找到受中國明朝為止的文化影響,但問起日本什麼時候起沒了春節,還真沒多少人答得上來。
翻查記錄的話,大約是在1873年明治時代廢止農曆之後。不過有人說,在非常偏僻的鄉村,可能到二戰前後還有春節。"
不過這個新聞後面的報導比較有趣:
"今年春節剛好是情人節,所以情人節送禮用的巧克力特別暢銷。據說首相鳩山由紀夫情人節前也收到了駐首相官邸的傳媒女記者送的巧克力,上面寫著鳩山懸在嘴邊的「友愛」兩個字......鳩山收到女記者送的情人節巧克力,可能還有另一層意思。因為鳩山今年元旦發表例行的新年致辭時,提倡廢止情人節。
他的理由是,情人節的效果只有部分國民感覺得到,只有人際關係的作用。他說:「至今日本的戀愛市場,評價一個男人不是以他為人本身,而是從這個男人獲得多少巧克力來衡量。日本政府希望把重視巧克力變成重視人。」"
好像還真的會有人嫌自己的民調不夠低......
生物學教授殺人事件的導火線是tenure,Chia-Yuh也寫過一系列的文章(
一 、
二 、
三 )評論tenure制度。有沒有館友可以提供各名家關於這個制度的分析評論的懶人包?感謝!
老農大,
我有注意到客家人似乎是元宵至清明間掃墓. 不少(泉州?)福佬人清明掃墓. 但過年掃墓似乎是某些漳州人的習俗.
家中的說法是地方風俗, 我正試圖找出與原鄉來源的關係.
P. Ong大人,
我外婆也是大年初一掃墓。唯一跟客家的連結是她有一個講客家話的媽媽。不過總覺得連結不夠強,媳婦家裡的習俗會帶到夫家?
外公是來自台東的福佬,至於他是不是福佬客,這就有待考證了。
我們台南市這邊很多初一 二掃墓(南區這幾個墓地這兩天都很多人),但是我不知道我們是哪裡人...呀...反正是很久以前從福建來的...有點慚愧...
"
Higher Education Takes a Hit
"Over the past twenty years, colleges have become "multi-tiered workplaces" in which a select cadre of older, tenured academics enjoy job security and benefits while undercompensated adjuncts, teaching assistants and-- increasingly--undergraduates do the majority of instructional work.
我們是南靖的,家族人多住在台北或宜蘭
有印象以來都是清明掃墓
敝人雙親都來自古坑,
一邊祖先是廣東陸豐(福佬客),
原本都是清明掃墓,
但是因為交通因素,
近十年都提前在三月。
另一邊是漳州,
目前還是清明時節家族集體大掃墓。
P.Ong,
我老爸是台南(市)人,
似乎台南人有很高的比例都要「正月探墓厝」,
我們家也不例外,
太晚出門還會塞車。
但台南(市)人似乎不一定要初一去,
一直到初五都好像可以,
給您參考。
ps:所有的台北朋友聽說我過年要回台南掃墓,無不驚訝。
我老婆是澎湖人。在澎湖西嶼的某些村落,會在農曆三月初三掃墓。聽說是古時的習慣,那天應該是寒時節之類的
嗯,我要小心發言。
關於黑鮪魚能否養殖以及是不是天然的尚好,《魚河岸三代目》曾有一集介紹了如何在內陸的山上養殖比天然還好吃的河豚。以河豚的生態來説,好吃的關鍵是在有限空間內讓河豚運動充足又不會撞來撞去,於是有了八角型的導流水槽。
黑鮪魚的生態當然不是這樣,但也許可以用相同的思路來實驗。
雷射滅蚊系統的其中一項專利在《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裡提過,金主是 Bill Gates, 用意在於分辨出母的瘧蚊以各個擊破。
中國的陰陽曆在夏朝出現,到漢朝時改成了現今的版本(太初曆和三統曆),由於是主政者統一制定,除了農作需求之外,恐怕還有別的考量。而農作需求不合的質疑,也讓有些學者建議應該稱之為夏曆。節氣雖然是陽曆,但節氣名稱的對應以華北華中為主,我們身在華南,有不少會偏移。所以如果習慣在不同時節掃墓,相當合理。
(NYT video) Sweden's Choice
"Why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should look to Europe for a school voucher program that works."
--------------------------------------
瑞典政府選擇用教育券來打破教育體系的獨佔問題。
(1:34) "Education is so important that you can not actually leave it to just one producer."
很好奇,瑞典怎麼解決教師工會的不同意見?
白玫瑰,
瑞典這個制度好像從1992年開始,實施好一陣子了,似乎已經成了歐美想推教育劵者常引用的正面範例(瑞典發揚光大教育劵與自由選擇教育的想法,這件事情實在有點有趣)。在
wiki的School voucher 中可以看到簡介。
BBC在2004年有個相關報導 ,裡面有一段敘述:
"Sweden's school choice system was introduced in 1992. It is based on a virtual "voucher" which is equivalent in value to the average cost of educating a child in the local state school.
Parents can use this "voucher" to "buy" a place at the school of their choice. The idea is that funding follows the pupil and, in this way, the state supports the schools that are most popular with parents.
Like the Conservatives' proposals in England, the Swedish voucher cannot be "topped up". In other words, any private school participating in the scheme cannot charge any additional fees.
Nor can the private schools select pupils on any basis other than first-come-first-served."
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制度的推動,還是有一定的政治妥協成分,也就是接受教育劵的私立學校,必須與公立學校學費相同。(即使這樣,如果所有補助都從教育劵來,我相信也有一堆私立學校可以競爭出頭。)我想這在政治bargain過程中可能有一定作用。當然,到底瑞典是怎麼做到的,應該是很有趣的政治經濟問題。(你要不要寫篇article來說這個故事?教育劵可是你的專家領域啊。)
前中國首富黃光裕春節前被起訴
"新民週刊表示,所謂黃光裕腐蝕一大批官員的說法並不準確,因為官場的龐大貪腐網路早已存在。"
----------------------------------------
這句話講的真是一針見血。
中國紅頂商人往往不過就是政治權力的弄潮兒。因潮而興,因潮而滅。
謝謝大家的熱心.
佔了不少版面, 先打住吧!
暫時的結論, 雖台南最盛,
各處都有"探墓厝"的風俗,
但和原鄉的關聯仍然不明.
館長
>>中國紅頂商人往往不過就是政治權力的弄潮兒。因潮而興,因潮而滅
可惜,即使到了現時,好似從清代胡雪巖的下場學到教訓的,仍為數甚少矣,這就是忘了那個歷史學家說:「人類從歷史學到的教訓,就是未曾從歷史學到教訓。」
呃,這段留言應還算「得體」吧。
橋子,
我從你在咖啡館發言的歷史來看,好像就是你也很不容易從歷史學到教訓。
館長大人:
是啊,是啊
歷史也不過半年而已,我卻足以成為壞了「咖啡館」這鍋粥的一粒………
如果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來看(不知這比喻恰不恰當),我至今的言論風格都還處在感官動作期吧…(逃)
繼續潛水吧…
橋子,
是的,不過半年,你對咖啡館就有很不好的影響。
P. Ong,
你提到「探墓厝」讓我想起去年看過的一篇隨筆,作者是一位來台的清國官員。文章內容有大意:台灣番俗如撿骨、起墓厝等,內地未曾見聞。
後來我求證一些親友,似乎中國並沒有起墓厝的習俗。此外,我父親葬在台北五指山國軍公墓,不用講,葬在那裡的幾乎都是第一代中國移民。這個公墓有個規定,就是不准撿骨,而且棺槨是封死的。
前面那篇文章我也忘了作者、卷名等資料,當時一連讀了很多冊類似的書。
這陣子3D正夯,不過館友們知道嗎,立體的感知是大腦後天學習來的,不是天生就有的...
科學家也發現,有些人(大約有5%),雖然視覺正常,但她們的視覺是平面的,因為她們的大腦就是怎麼都學不起來立體的感知。
德古拉,
咦,真的假的?就我的認知,立體感知在知識論上一直被當成是
先驗 的標準例子。所以這算是這個例子被推翻了嗎?
盤,
我依稀記得有個說法是撿骨是源自中國南方的習俗,剛剛查了維基百科的
條目 ,似乎此說不假。或許該清國官員來自北方?
盤,
我看到有
這個說法 :
"此俗的來源,以前論者多歸之於客家人濃厚的敬祖觀念和多次遷徒的歷史原因,或歸之於爭風水。其實這種風俗也是古代荊楚蠻、五溪蠻和百越民族的舊俗,晉張華《博物誌》、《南昌史・顧憲之傳》、《隋書・地理志下》、宋朝朱輔《溪蠻叢笑》等書都有相關記載。中原漢人素主入土為安,《周禮》有“禁遷葬者與嫁瘍者”之製,客家此俗源於蠻俗和古越俗無疑。現在的廣西壯族同樣依然流行二次葬。 "
德古拉:
學不起來立體的感知是說無法判斷物體的前後嗎?還是單純指建構不起立體影像感?倒是另一個極端是高度不等視或獨眼龍的人,可藉由學習與經驗,以一隻眼的視覺就可以判斷立體。
阮,
先前我當然已經查閱維基、百度等詞條。不過,維基似乎並不支持此俗來自「中國南方」,而是「這種葬儀早先認為是移民文化有關,遷徙者可將先人遺骨帶回故鄉或新的居住地。但近來研究是東南亞諸族的共同文化。」
「早先」的例子,譬如百度的解釋
百度的解釋 很有趣,把「怀念中原、回归故土」拉扯進去,好像只有閩南漢人和閩粵客家漢人才會「敬天法祖」,而五胡亂華後南遷他地的其他氏族都數典忘祖。
維基的解釋或許比較接近事實,就是此為南洋和東南亞一代普遍可見的習俗。這或許可以猜測中國南方此一習俗和已經被同化的壯族有很大的關係。
此外,在我小時候,東北角濱海公路開拓以前,北部海岸一帶可以看到很多盛裝遺骨的小甕被擺置在山崖高處自然生成或人工鑿開的隙縫中。這種習俗我在東南亞一些地方看過。
當然,我不敢大膽論證採此俗者皆為南島族人,因為喪葬習慣仍可能入境隨俗。來自中國福建、廣東的移民,相當可能會學習使用我們平埔人甚至高山各族的習俗。
盤大,
我也傾向將"探墓厝"歸於府城風俗.
祖先渡台後曾暫居安平,
二世祖兄弟二人分遷至民雄與台東.
也有可能各地的這種風俗多源自於府城,
藉由二次移民傳播.
府城是漳州人優勢區,
因此家族有探墓厝習俗者多為漳州人後裔.
PS- 若為原鄉風俗, 另一漳裔優勢區宜蘭也應有相同(近)者.
館主大:
因為資料在我工作的地方,不在我手邊,下星期再提供原始資料給各位參考。
我所讀到的資料是說:視覺是物體的影像進入眼睛映在視網膜,經過大腦得到影像。所以科學家一直很好奇,視網膜也是平面的,為什麼人類會有立體的感覺,立體感知是先驗還是後天呢?所以她們就用猴子做實驗(不能用人,科科),把剛出生的猴子就遮住一隻眼睛(人道起見,是輪流遮左右而不是一直遮同一眼),發現當猴子長大後,即使不再遮眼,可以用兩隻眼睛看東西,還是要很久之後猴子才「學會」立體感,而不是當一能用兩隻眼睛就馬上有立體感。
以上如有錯誤,尚請各位專家指正。
盤,
對不起,你說的沒錯,我弄混了。
德古拉,
那個Pavement drawing真是太強了。
允許美航母靠港 分析:中國對美政策或有變
"中國日前已同意美國航空母艦「尼米茲號」(USSNimitz)在本月稍晚訪問香港。但事實上,就在不到2週前,中國才因美國軍售台灣計畫,決定中止與美國的軍事和安全交流。"
"「防務新聞」 (Defense News)週刊亞洲部主任米尼克說,北京經常將中美軍事關係當成一種政治工具,「中國必須為建立更好的軍事關係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不是製造這類潛在的危險。」
據了解,尼米茲號預計星期3(17日)抵達香港,而歐巴馬總統和達賴喇嘛的會晤定在1天後的18日。"
我為什麼不吃肉 (其實貼這篇的重點不在不吃肉,而在於最後那兩張照片XD)
橋子,
你好好的潛水去吧,不必勞煩你替我補充。
橋子,
請你遵守諾言,安靜潛水一個月。如果你還有耐心好好看大家的討論,再謹慎地加入討論,我會考慮收回紅牌。
你如果再這樣出爾反爾,反覆做這些測試舉動,我必須先警告你,我會把話說絕。建議你不要測試我的底線。
橋子,
我乾脆把話說明,要嘛就你遵守承諾,自己安靜潛水一個月。或者我幫你完成承諾,讓你成為咖啡館開館以來第一個被浸水桶的,你自己選擇。
當然我會建議你給大家留個好印象。
如果你選擇第一個選項的話,請你不用回覆這一個留言。
落難的台灣英雄 陳建力想回澎湖度餘生
"56年次的陳建力出生在澎湖,16歲隨父母搬到台北市,住在東星大樓。退伍後,他先到眼鏡公司上班,一路升到店主任,後來在五分埔開眼鏡行,同時從事骨董買賣,娶妻生女後,一家和樂,也有一些積蓄。
民國88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將他人生所有奪去一半,不但家被震垮,母親與胞弟當場罹難,擔任大樓管理員的父親陳其名逃難時被壓在大樓門口,受到重傷,所幸太太隨後生了1個兒子,也就是外界熟悉的「東星寶寶」陳泰宇。
災後的陳建力痛失親人,在義務律師協助下與其他東星災民向建商、第一銀行及台北市政府打官司,一邊討公道,一邊重建家園。但還沒站穩腳步,90年台北市又因納莉颱風導致大淹水,陳建力的眼鏡行、臨時住所及所有收藏均泡水,讓他真的變成一無所有。"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趕快回到東星大樓的家」,這是陳建力多年來的心聲,不過東星大樓雖在98年8月間重建完成,仍有諸多糾紛,讓他們無法入厝,只能繼續租屋,靠太太的工作度日。
不料,陳建力的太太去年5月間失去護士工作,陳家失去唯一的經濟來源,陳太太在不堪壓力下燒炭自殺,所幸被及時送醫,過年前已返家休養。
陳建力表示,現在各單位都沒有缺,短期內很難找到工作,他前陣子到文山區公所做了半年短期工,現在還找不到工作,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他感嘆地說,農曆年有9天長假,家裡無力幫兒子、女兒買新衣新鞋,也沒有能力帶他們出遊,只能全家一起回澎湖老家過年,順便散心;過年後若無法改善經濟情況,考慮乾脆回澎湖種田,了度餘生。"
館長提到小花蔓澤蘭,我記得在2003年左右在台南工作,假日會回屏東陪我爸媽爬山,那時看過許多被蔓澤蘭"附身"而死的樹,記得那時的農委會還一直宣導大家爬山時順手除掉蔓澤蘭,那時每次到山上都會刻意注意蔓澤蘭的蹤跡,發現大概南投以南的低海拔山區幾乎都淪陷了,不過我覺得比較奇怪的是,這幾年好像不怎麽常聽到蔓澤蘭的危害了,是棄守了?還是勝利了?館長怎麽又突然提起這件事?柴山整個淪陷了嗎?
上海廢人,
是我擔心咖啡館會淪陷。
關於那個立體感與「先驗」的關聯,這陣子剛好在看《科學究竟是什麼》,裡面用
兩種樓梯 (右圖)來説明為什麼單靠觀察不足以建立現實:看過樓梯的人會先看到其中一種方向,盯久一點可以看到另一種;但原始部落沒看過樓梯的人則不會有這種反應。
因此我猜這個命題可能有兩部分:雙眼建立視覺的先驗性,與從二維平面透視圖聯想出三維立體圖的後天能力。
不知道大腦對於三維立體圖的構建能力跟繪畫能力有沒有一定關係?
很多人看物體, 要辨識形狀大小都沒問題; 可是要他用畫的卻無法重現到第三者也知道他在畫什麼: 往往會變成只畫出某個正面, 然後一些特徵點被放大, 或是把不同方向的特徵放在同一個平面上, 像是畢卡索的畫一樣.
現在想想, 或許"沒有繪畫天份"實際上是大腦把視覺資訊過度抽象化, 除了實用特性以外的具體形象都被省略大部分以節省處理的腦力.
這樣假設一下好了: 在遠古時代, 會在洞穴牆上畫一隻栩栩如生的劍齒虎並不會為洞穴人帶來什麼好處, 可是遠遠就能辨識出劍齒虎的特徵而有多餘時間和心力可以採取對策的洞穴人, 則具有較佳的生存優勢. 因此在演化過程中, 具象的構建能力可以優先被拋棄, 只要保存抽象資訊的處理能力就夠了.
P. Ong 大,
我爸媽都是台南人,我們家也是初一或是初二要掃墓.然後我媽媽那邊是農曆三月三日掃墓(三日節,要吃潤餅),我爸那邊是清明,而且他們說那是"古時候打架,打贏的三月掃墓,打輸的掃清明"
聽說台南人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是怎麼對別人稱呼自己的哥哥. 我媽對別人都是說"兄哥"(台語),在家裡本來呼稱都只是叫(日文)名字. 嫁娶進來的才用稱謂相稱.
----
講到空間視覺,之前和學數學教育,論文做中學的幾何證明的朋友剛好聊到,她的說法是有些人沒有發展出"空間視覺"(看不到),所以才解不出幾何證明題.
(不過他的論文還在寫,今年暑假會完成.)
關於視覺,我自己有個奇怪的發現--除了我自己平常慣開的車子,坐上車子(例如租車),我不大有辦法感覺車子大小,所以非常依賴鏡子等輔助工具. 這到了停車時候就變成,我比較習慣/喜歡停到一堆車子中間的空格,而不是一排完全空的空格. 因為有其他車子停了,可以當我的reference point.我一直覺得我神經還是什麼的少長,才會有這種問題...
這個廣告有一些不錯的錯覺
就視覺的建立來說,初始的嬰兒也是看不見的,之後慢慢能辨識平面影像,直到一定年歲時,才會透過摸索建構視覺的立體感.
約一歲大的小孩面前,你可以用他喜歡的東西試驗,像小球,直接用掩蔽物把小球遮起來,他會突然找不到,直到不小心把掩蔽物撞開或推到,才會發現小球原來在後面而已,然後又搶去玩;不會像我們一樣,直覺認為小球只是在掩蔽物後方而已;那個年紀的大腦立體感還無法認識到前面物體會遮掩後面物體.
每一個角度可得一張平面圖,經由大腦交錯整合成一個立體構圖;立體感比較像刻板印象,魔術就針對這一塊.
繪畫技術,讓我想起有些特例,忘記是D還是N台有介紹,有人大腦受傷後,就再也無法回到工作崗位,突然善於繪畫,而且不創作會非常痛苦,因為把家畫得滿滿的,嚇到老婆離婚了,他也突然變成藝術家了.
節目中一位教授還介紹了思考帽這東西,他用電磁脈衝癱瘓實驗者左腦,使一部份暫使無法運作,而受試者記憶及立體繪圖能力也變得比原先良好.
當大腦有一部份無法使用時,就會專注在其他部位運作,該部位的長處就會得到發揮.
關於掃墓,我之前聽到的説法是,本來就有部分的族群習俗是清明去掃墓的,但不是全部,結果好死不死,老蔣走的那天剛好是清明,所以臺灣就統一了!
我們家是廣東的潮安,不是客家人,我們的習俗是冬至掃墓,所以我們家一年要掃兩次墓的。
在上海一帶,也是清明掃墓,不過我曾經問過我外地同事,有些人也是冬至掃墓,反倒是沒聼過3月3掃墓的習俗,可能是我們家工程師剛好沒有福建一帶的人。
另外,有個疑問有關墓厝,在屏東我住的一帶(里港),這邊的墳墓都是土堆型的,後來我上北部念書之後,看到北部有很多墳墓就蓋得跟房子一樣,我看過旁邊還有小鐵門可以進去的,似乎是可以家族合葬的樣子,這是客家人特有的習俗嗎?印象中,桃竹苗最多這種墳墓!
上海廢人
苗栗客家人很多都在農曆正月中掃墓,你看到的有小鐵門可以進去的可能是家族墓,且是二次葬;我家掃墓每次都是一兩百人。
nXion,
那位腦傷藝術家是
這位 ,Nature也有過一篇關於他的
報導 。
歐盟在為希臘爭取時間?
"為什麼今天歐盟得出的結論是什麼也不給﹐只說幾句“如果需要將採取協調行動”的安慰話。因為除此以外﹐歐盟的其他選項都行不通。
沒錯﹐歐盟可以放任希臘違約。但這會成為整個歐洲的一個巨大傷口﹐而且肯定也會讓希臘人和借錢給他們的銀行不高興。畢竟希臘欠著法國、瑞士一些銀行大約1,600億美元的債務。
歐盟也可以很容易地為希臘提供援助﹐這也沒錯。他們甚至還可以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來做這件事。
但這會帶來極大的“道德風險”。一旦點頭答應﹐以後就沒法搖頭了。而且現在需要面對的不是雷曼兄弟﹐而是堂堂一個國家。要是為希臘提供援助﹐投機者瞄準葡萄牙、西班牙甚至意大利還會有多久?等你大談歐洲一體化的道理時﹐對希臘開先例的援助可能已經擴散到了其他國家﹐並帶來數千億美元的成本。整個希臘的GDP也才3,500億美元。
正因為這個原因﹐歐盟今天宣佈了“不違約亦不援助”的策略。既然除了一堆行不通的辦法以外別無他法﹐那麼就看看希臘究竟能不能實施一個可信的財政緊縮計劃吧﹐那麼就來個拖延戰術﹐為它爭取一點時間吧。"
中科那個事情,怎麼沒有看到主流媒體的報導?看起來是蠻嚴重的問題,怎麼沒有另一方面的消息?
不是這個聯盟刻意只呈現事件的一面,就是這個聯盟的媒體工作很差。不管如何,任何一種可能都不是處理這種事情的方法。
如果真的是最高行政法院都判了,行政部門可以置之不理,這還有法治嗎?不是可以申請處分(還是假處分),讓法院介入?
只看這單方面的報導,總覺得那裡怪怪的。有沒有那裡可以看到完整的判決書?
我在readitten提供的連結找到了最高行政法院的判決書。實在是很佩服這些法官的作文能力,完全沒有想讓人看懂的意思,還有一大堆重覆的段落,又不是按字數計酬,充版面幹麼?
環保署這些官員,法院叫他們重做環境影響評估,不循正道,死纏爛打,一再上訴。這個除了官僚習氣外,也讓人懷疑是不是和廠商之間有什麼問題。不過我不認為友達這麼大的公司敢收買政府官員,比較有可能的的是高層已經和友達打包票,逼著下面的人趕快做,不管程序問題趕快做,所以環保署才出包。而出了包,有人抗議,又不敢正面處理,一再拆銷人民訴願,還一再上訴,死不認錯。
這個又和官僚本質有關了,台灣的官僚是我們現代化的阻力。大家都知道官僚效率得提昇才會讓國家有競爭力,但是你要同一批人,同一個制度突然之間有效率起來,就會出現這種走捷徑的情況。看來我們的現代化的過程並沒辦法那麼順利,得真要出有魄力的政治家,像柴契爾夫人那樣,砍砍砍才行。
還有一點讓我感到不思議,怎麼會環保人士和環保署站在對立面呢?固然環保署裡有不少愛做官的人,但是至少基本理念和綠黨這些人是一樣的吧?是誰把誰趕到對面去的?
地方人士反對中科的應該至少有兩派,誓死反對開發的和要多一點回饋金的。綠黨他們應該是誓死反對開發的,所以如果地方人士裡比較多要回饋的,記得和潘翰聲他們隔遠一點,然後趁這個時候借力打力,讓環保署變成你們的朋友,從友達那邊再逼他們多做一點。不一定是多要錢,也可以是更多處理污水、廢棄物的承認,當然it won't hurt to ask for more money.
如果是誓死反對開發的多,那就要焦土戰了。但是你們的媒體工作真的太差了。
這個應該是我第三次黑心戰法留言了,不能再留這樣的發言了,再多的話,人家就會對我的經濟學專業起疑心了。
補充一下,為什麼又有感而發,就是因為又看到有人在弄連署。如果是法律程序要求的除外,全世界最沒用的東西就是連署書了。
readitten,Jia-Yuh Chen,
我剛剛去細讀了一下環境影響評估法,我自己覺得裡面其實有很大的洞可以鑽。
現在的爭議焦點是第二十二條:
"開發單位於未經主管機關依第七條或依第十三條規定作成認可前,即逕行為第五條第一項規定之開發行為者,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由主管機關轉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必要時,主管機關得逕命其停止實施開發行為,其不遵行者,處負責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可以回頭來想,如果今天要求開發單位停工,而開發單位反過來提出訴訟,主張其開發行為"已經主管機關依第七條或依第十三條規定作成認可",你是法官,會怎麼判?
簡單地說,環境影響評估法似乎並沒假設"政府環境影響評估程序完成卻出槌"的情形(就說不要那麼信任政府咩),所以也沒規定"環評程序完成但出槌"的救濟措施。我不知道這種大洞要如何收尾,不過我目前認為第二十二條是無法扮演這個救濟角色的。
可以當成經原的好教材。
高市必遊 瑞豐夜市嚐新台灣味
"「要買酥炸大魷魚請拿號碼牌」、「炸彈烏賊燒請排隊!」高雄市瑞豐夜市臨近捷運巨蛋站,因有便利交通及極具時尚感美食,週末假日總是充滿人潮,春節過年更是不可錯過的去所。
"生意固然搶搶滾,不過想要在這裡立足,搶租到一個攤位,價格卻強強滾。賣壽司的蔡清雄擁有2.5格的攤位,每週擺攤4天,過去每3個月繳逾3萬元清潔費,現在連同保證金3個月要有40萬元的準備金。
賣滷味的余金于租用4格攤位,3個月保證金及清潔費也要準備近百萬元才能繼續營業。因攤位天價,每一個攤商都挖空心思,拿出最誘人的美食,才有利潤。"
喔,館大怎麼會想提到紅氣球?
這電影台大視聽中心有...
我覺得這電影是悲劇,但1997年我在倫敦看過改編的音樂劇,變成是「成年不宜」的可愛兒童喜劇...囧...
德古拉,
其實只是因為我發現NYT的video library有一堆有趣的經典電影評論。後面會再貼上來給大家回味一下。
Beckii的表演我在日本ACG相關電台時有看過
好像就是[男女Danjo Dance]
不過我也把她當作一般愛好者的分享而已
開演唱會和簽約真得是太誇張了~~~=_=
日本的演藝圈造神造得那麼積極不是好事...
-----------------------
初一到中山大學,小感:
1.堤防的閃光彈和鹹腥海風是毀壞視覺嗅覺的恐怖武器
2.有沒有英國領事館遊客很多卻生意難做的八卦?
3.猴子很多...事實上太多了...
Jia-Yuh Chen:
行政法院判決的架構,一段寫上訴人怎麼說,一段寫被上訴人如何答辯,再一段寫原判決的理由,最後一段才是本院要怎麼判,所以如果想快速瀏覽判決,直接翻到最後一段,「本院…」如何如何,就可以了。
版主:
原判決(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6年訴字第1117號)主文,是撤銷中科三期七星基地之環評審查結論(還包括之前的訴願決定),所以開發單位所據以開發之主管機關認可(第七條或依第十三條規定作成),已經不存在,而主管機關知悉上情後未依22條命開發單位停止,是違法的不作為,亦是本次爭議的焦點。
readitten,
其實我很想看到這件事情(主管機關知悉上情後未依22條命開發單位停止)能夠進入訴訟後的判決結果。
readitten,
仔細讀一下
環保署的新聞稿 ,就可以發現,這篇新聞稿的前面在向最高行政法院及高等行政法院(以下稱法院)的判決抗議,但是環保署仍然承認此判決(亦即"目前審查結論已失效,其他機關因環評通過而後續核發之許可也面臨應否撤銷的問題"),最後兩段,就是在22條的文字上遊戲:
"最高行政法院撤銷中科三期七星農場環評審查結論後,目前審查結論已失效,其他機關因環評通過而後續核發之許可也面臨應否撤銷的問題,惟原開發許可處分屬違法之處分,並非自始確定無效之處分,從而此時並不構成環境影響評估法第14條第1項所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之情形,自亦無該法第22條所定開發單位違反第14條之處罰問題。本案中科三期原已完成環評審查程序,故未適用上開2條條文規範。雖不適用環境影響評估法,但行政程序法已有目的事業主管須於兩年內決定撤銷或不撤銷原許可之相關規定,故應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其職權裁量,並考量公益(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國民健康影響)及信賴保護原則(廠商合法申請權益),依行政程序法規定辦理。
本案為環評審查結論遭最高行政法院撤銷之首例案件,環保署雖是為前任政府善後,將衡度相關法令,據以審慎辦理。對於最高行政法院之判決,環保署將依判決意旨,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補齊資料,於原環境影響說明書內加入環境品質及現況、健康風險評估及其他說明資料,再提環評會,重新審議。"
-----------------------------------------
我不從實質正義來看這個問題,而是從文字上的程序正義來看這個問題。我的看法還是,第22條沒有能力處理"環評審查結論遭最高行政法院撤銷"的情形。就這件事情打起官司來,環保署可以賴皮,而開發廠商的贏面很大。(我還是要再強調,我只純粹從根據法律條文的官司可能輸贏來看這件事情。)
館裡面法學高手雲集,我要趕快先承認我是法律外行人,以上純屬興趣者的業餘判斷,非常可能錯很大。
另外請教諸位高手,環保署祭出"信賴保護原則",在這個案例中適用嗎?
我應該有義務要提供不同看法:
中科三期應停工 律師籲環署勿玩法
"負責中科三期環評訴訟的律師林三加指出,環署對環評法第14條、22條的詮釋徹底錯誤。林三加認為,環署不該玩文字遊戲,而應從法律的實質角度切入,既然環評被撤銷,實質意義上即構成「沒有通過環評」,環署理應要求中科局立刻廢止廠商的開發許可。甚至國科會也有義務確認開發許可無效:「環署此舉是刻板的文義解讀,對國家的環保工作無任何幫助」。
林三加進一步指出:「環署從頭到尾打定主意強行讓廠商營運。」林三加援引民國97年3月4日環署總字第0970016802號函指出,當時中科三期一審訴訟環團勝訴,環署立刻上訴後並對外解釋,在上訴定讞前,廠商依然能「合法動工」,但若上訴敗訴,「後續開發許可失所附麗」。林三加說明,環署在這次最高行政法院定讞後,應該要和高等行政法院裁定時立場一致。「也就是說,環署應該勇於承認開發許可應無效、中科三期開發確實違法環評法第14條和22條」!
林三加表示,環署若再維護廠商,明顯失職;「難道要一直打訴訟,環署才肯承認錯誤?」環團呼籲環署立刻依法行政,否則將再提公民訴訟,要求環署勿浪費行政資源、還中科三期受害居民公道。"
----------------------------------
(看到網站下方的"本網站榮獲行政院研考會「優質民間非營利網站」補助計畫贊助"真是有趣:P)
民調:德民眾認為應將希臘逐出歐元區
"《週日畫報》的調查還顯示,67%的受訪者不同意德國及其他歐盟國家提供希臘數十億美元的救援。
「如果我們現在這麼做了,那我們在哪裡停下?」梅克爾執政的保守派國會副領袖富奇斯(Michael Fuchs)表示。「我無法向失業民眾解釋,他們無法自政府獲得更多的補助,但希臘民眾可以在63歲時退休,開始領養老金。」
在梅克爾的首屆任期中,她將德國公定退休年齡自65歲延遲到了67歲,控制德國的預算赤字,以達成歐盟的目標。"
如同上面各位說的,環保署與國科會若要友達停工,可能吃不了兜著走,賠償金額不知會多少。問題都出在當初太快做成決議,不顧程序正義,更沒站在環境保護的立場,反而像是站在經濟部的立場。
中科四期(二林)與三期(這次被撤銷的)案件中,環保署最近一年來的反應很"奇怪",只要有環保團體質疑,教授投書媒體,他們第二天必定有回應,法院判決也只是按照最近幾個月來的慣例而已,只是因為是判決,所以過年前還買報紙半版廣告刊登聲明。從來沒看到行政部門這樣跟司法部門開幹的。
應該先下台的不是楊志良,或施顏祥,或許該是沈世宏。
有興趣瞭解近幾個月來環保人士與環保署之間的文鬥者,可以參考下面這個連結的PDF檔案,基本上是
雙方攻防依序排列的文集 。大家可以看看環保署的態度是多麼不保護環境。編排至2010年2月12日止。共2.85MB,72頁。
環保署若祭出"信賴保護原則"可以保護開發廠商,那以後所有錯誤的施政都可以比照辦理,也都不必更正回來嗎?怪怪的。法律應該沒這麼弱吧?請法律高手釋疑吧?
--
另外,我上面貼的那個連結裡,可以看到環保署的回應態度,所有教授的投書,在回應裡面都變成先生小姐的稱謂,顯然有意貶低(忽視)對手專業(不管是哪種)的用意,這與內容中一再強調要民眾尊重環保署的專業(reading:聽我的就對了,不准質疑、不准吵)是一致的態度,看來是今上的傳人。
阿宏,
其實仔細想一想,不從法律文字表面來看(我的意思不是"合法",而是"這裡有個大洞"),這件事情真的很錯亂,特別是環保署聲明稿最後一段:
"環保署將依判決意旨,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補齊資料,於原環境影響說明書內加入環境品質及現況、健康風險評估及其他說明資料,再提環評會,重新審議。"
那審不過的影響是甚麼?這不是補審心酸的嗎?
其實環保署廣告中有一段的言下之意就是補審一定也會通過,你們這些反對者(還有行政法院判決)是徒勞無功。有這種先有結論再來找理由的環評嗎?環保署當然就不會考慮審不過的情形。
現在判決書寫得這麼清楚,到時補審時要是沒審到周委員(或者有相似背景的委員在列)當初提的問題,並且有至少名義上可以通過的答案,環保署不知道怎麼找下台階。
最好笑的應該是環保署對判決的最後一項指控:「破壞現行環評體制」。現行環評體制是憲法還是聖經,不能被批評、不能改嗎?不止環保團體覺得有問題,連法院都認為不理想。環保署可以提理由說現行體制有多好,來主張不應更動,但是指控法院判決是破壞體制,好像體制是不可改的,或者不是你們(法院或民眾)有改變體制的正當性這點,我覺得這種態度很惡劣。這或是以後可能會有長期攻防的地方。
得益於咖啡館甚多,只好再次獻醜,請各路好漢指教。
環保署援引信賴保護原則,原則上是有點怪,主要是主張的主體是誰的問題,因為就本案言,如果就本案應該只有開發單位在環保署撤銷許可後得據以主張,所以較正確的說法是環保署怕撤銷許可後開發單位主張信賴保護原則要求賠償或維持原處分。
信賴保護原則,簡單的說是我因為信賴政府某些具有公示效力的法律、處分或登記,並依據該法律、處分或登記而作了某種生活或財產的安排,政府就應該保護我這種生活或財產安排所生的權益,依據來自
行政程序法第8條後段 ,主要有三個要件
一是信賴基礎:政府某種公示性的法律、處分或登記的存在。本案就是主管機關許可。
二是信賴表現:開發單位相信主管機關許可而進行開發。
三是信賴值得保護:開發單位沒有不值得保護的情形。
行政程序法第119條
如果符合上開三要件,開發單位即可在主管機關撤銷許可而受損害時,主張信賴保護原則。不過主張後有二種可能。
就是拿開發單位的私益(所受損失)與公益比較,如果私益較重大,則不可撤銷(
行政程序法第117條第2款 )。如果公益較重大,則可撤銷,但要補償開發單位所受損失(
行政程序法第120條 )
再次強調,信賴保護原則不是環保署可以主張的,且由上說明,環保署的「公益」立場在哪裡??
我也同意本案的確不是用第22條就可以解決的。不過目前連署的爭議的焦點是主管機關未依第22條而有行政不作為的違法,有沒有用,那是見仁見智了。不過我或可提供另一個不成熟的意見,即
行政程序法第111條第7款 ,主張該許可之依據業已不存在,因此該許可具有重大明顯之瑕疵。而本案的地主依
行政程序法第113條第2項 得請求主管機關確認。只是本案令人不爽的是,環保署一定要勞師動眾才認錯嗎??
不是馬上就要選舉了嗎? 金小刀會容許這件事這樣發展下去?
>>>>>>>環保署雖是為前任政府善後
原來這件事又是阿扁在背後指使的,故意在選前放炮。
JZFan,
認真來說,不是放砲,應該算詐胡,現在成了相公,而且不准別人插花......
除了readitten所指,環保署代位主張「信賴利益」的荒謬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叫做「利益」?
我們稱為「信賴利益保護原則」,望文生義,受此行政程序原則保護的,是因信賴而生之利益。反之,如果信賴行政處分不必然生利益,而只是單方面期待的利益,不在保護之內。
根據我粗淺的理解,本件開發單位信賴許可機關所發的核可,未來開發後所產生的利益並不必然發生。簡單講,繼續進行開發的話,開發單位未來也有可能蒙受虧損。也就是說,行政程序原則所欲保護的客體並不具體存在。
我的偏見是,本件開發單位應該是主張所受損害的填補,而非期待信賴利益的填補。當然,損害賠償的主張,仍須有法律或契約上的依據。
法國美食末日危機
雖然是講美食的書,不過內容大概有將近一半篇幅在講左派如何給法國帶來衰退(進而影響到美食地位)和AOC管制給酒商的傷害
盤:
行政程序法第120條1項的財產上損失,可以用
民法第216條 來解釋。期待利益原則上是不列入的。
西子灣夕照美景浪漫迷人 春節好去處
"西子灣在清初原名為「洋路灣」、「洋子灣」,後來文學家曾肇昌為當地美景寫詩「斜灣樵唱」,「斜灣」在閩南語的諧音引申下變成「西仔灣」,又因當地風景優美,可媲美杭州西湖,「西子灣」之名因而誕生。"
美監管部門要求豐田出示車輛召回相關文件
"美國監管部門週二加大對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rp., TM)的調查﹐要求該公司出示相關文件﹐以斷定該公司近期對故障產品的召回是否“及時”。"
豐田即將公佈新全球特別工作組具體情況
"豐田汽車高管們表示﹐一系列大規模召回事件後遭遇的全球批評聲刺痛了豐田汽車﹐公司計劃在未來數天﹐宣佈對質量和信息披露行為作出部分整改﹐赶在美國國會於2月24日就豐田汽車安全數據召開聽證會以及豐田章男可能在3月初訪美之前。"
美國將建30年來第一座核電站
"奧巴馬總統說,核電站將「安全和清潔」。美國需要建設新的核電站來滿足國家未來的能源需求。
奧巴馬還說,美國必須努力創造清潔能源,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他警告說,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已經投巨資於核能,美國則處於落後的危險。"
澳反移民政治人士漢森將移居英國
"澳大利亞最有爭議的人物、前反移民運動政治家保琳·漢森正在變賣家產,準備移居英國。
漢森在接受澳大利亞一家婦女雜誌的採訪時說,澳大利亞已經不再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國家,她已經厭煩在那裏的生活了。
漢森在1990年代因為反對亞洲移民出名,從一家炸魚薯條店的老闆,成為國會參議院的議員。"
成立"削減赤字委員會"是這樣的思維:
"花錢大吃大喝長肥肉, 然後再花錢上健身房僱健身教練把肥肉減掉."
只不過最後多半還是變成胖子就是了.
豐田召修凌志 社長:將引進新煞車系統
"豐田章男針對煞車問題指出,將引進新的煞車系統,駕駛者同時踏油門和煞車時,汽車將會自動以煞車為優先。
針對美國國會預定24日召開聽証會質詢豐田汽車的品質問題,他表示,無意出席。並指出,全面信賴美國法人組織的經營陣容,可以回答國會提出的問題,他本人將以社內的改革為優先。
這位豐田汽車創始人的後代是於5日和9日之後第3度召開記者會。他對自己未親自早日出面向顧客說明表示道歉,強調並無逃避責任而遲於出面的想法。"
總統:台美關係對兩岸和解有重要相關
---------------------------------------
我覺得中央社這篇幾乎都是總統自言自語的報導(雖然應該是總統府新聞稿),根本沒講到重點。
重點是:"美國聯邦眾議院「能源自主及全球暖化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來台灣幹甚麼啊?
到
On the Issue 的網站看一下(這個好物啊!甚麼時候我們台灣也來做一個),這位眾議員(我沒弄錯的話)關於能源與 CO2的投票紀錄如下:
-------------------------------------
Voted NO on enforcing limits on CO2 global warming pollution. (Jun 2009)
Voted NO on tax credits for renewable electricity, with PAYGO offsets. (Sep 2008)
Voted NO on tax incentives for renewable energy. (Feb 2008)
Voted NO on investing in homegrown biofuel. (Aug 2007)
Voted YES on criminalizing oil cartels like OPEC. (May 2007)
Voted NO on removing oil & gas exploration subsidies. (Jan 2007)
Voted NO on keeping moratorium on drilling for oil offshore. (Jun 2006)
Voted YES on scheduling permitting for new oil refinieries. (Jun 2006)
Voted YES on authorizing construction of new oil refineries. (Oct 2005)
Voted NO on passage of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energy policy. (Jun 2004)
Voted NO on implementing Bush-Cheney national energy policy. (Nov 2003)
Voted NO on raising CAFE standards; incentives for alternative fuels. (Aug 2001)
Voted YES on prohibiting oil drilling & development in ANWR. (Aug 2001)
Voted NO on starting implementation of Kyoto Protocol. (Jun 2000)
------------------------------------
所以這位對於"節能減碳愛地球"絕對不會熱衷的「能源自主及全球暖化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顯然不是來宣揚節能減碳跟替代能源的。
猜看看,美牛之後,下一個要吵甚麼?
BTW, On the Issue這個網站有整理出教育劵相關法案。嗯,James Sensenbrenner眾議員的投票紀錄相當優:
Tax deductions for private scholarships to public schools
YES on vouchers for private & parochial schools
YES on allowing vouchers in DC schools
擺設鯊魚齒顎標本 監委要咬奸囓惡
1. 鯊魚是"軟骨"魚類.
2. 鯊魚的牙齒要是咬到硬物而受損, 就會用新牙替換掉, 牙齒要多少有多少.
如果監察委員是鯊魚牙齒, 監察院會變成這副只吃棉花糖的諂媚德行也不意外了.
>1. 鯊魚是"軟骨"魚類.
虎年開春第一部重機車經過咖啡館。
""豐田章男針對煞車問題指出,將引進新的煞車系統,駕駛者同時踏油門和煞車時,汽車將會自動以煞車為優先。"
怎麼會有同時踏油門和煞車的時候???是要踩煞車踩錯嗎?還是真的是同時踩兩者(有可能嗎)?好困惑...
我開過幾代自排Corolla的印象是煞車和油門踏板的距離真的有比較近.
我猜是為了和手排款共用較多零件, 所以自排款的踏板佈局只是把手排款的離合器踏板拿掉而已, 並沒有把煞車踏板往左移開一些.
手排車的確有種高段技巧是要同時踩煞車和油門的, 加上多一個離合器在左邊, 所以煞車和油門踏板要做得比較近; 至於自排車應該是完全沒有必要同時踩煞車和油門.
有一類駕駛人,在開自排車的時候,是一隻腳放在油門一隻腳放在煞車.....
當緊急事情發生時,就有可能兩腳同時用力....:P
Marc大說的那種人開車方式聽起來好危險...
我自己以前開手排車的時候,左腳管離合器,右腳管油門和煞車,所以看到那新聞覺得非常困惑.唯一我想得到的一個情況是上坡起步時,我會需要煞車+油門,但是我通常是先把手煞車拉起來,右腳離開煞車換去踩油門直到聲音差不多了放開手煞車車子就會爬上去了. 除了這情況外,實在想不出怎麼會能夠同時踩煞車又採油門...
ggsadventure,
「駕駛者同時踏油門和煞車時,汽車將會自動以煞車為優先」,是系統設計上的 "Fail Safe"。也就是,當有錯誤發生時,系統應該要自動選擇損害最小的方案。錯誤不一定是使用者造成的,也可能是儀器失靈導致系統誤認油門和煞車同時踏。
在這種情況之下,「無法控制的持續加速」或「無法控制的持續煞車」,當然是要以後者為優先。我很意外 Toyota 的工程師現在才想到。
舉另一個 Fail Safe 的例子,當電梯斷電、系統故障、或或出現任何問題時,系統都應該以電梯煞車鎖死為優先,而不能出現任何電梯煞車失靈的情況。電梯煞車鎖死大不了人被卡住幾個小時。電梯煞車失靈是會出人命的。
新幹線系統把Fail-Safe貫徹得很徹底, 所以很久以前日本有一部電影就是講恐怖份子利用這個Fail-Safe的機制在新幹線上裝測速的炸彈, 只要速度減慢就會引爆. 這就造成一個大難題: 新幹線幾乎是遇到正常行駛外的任何狀況都會自動緊急煞車, 所以行駛中無論是開車門還是解開車廂連結都不行, 當然沒辦法疏散乘客.
至於那部片子叫什麼, 後來主角怎麼解除狀況, 我就完全不記得了.
>猜看看,美牛之後,下一個要吵甚麼?
...原子力發電廠? (拖走)
Targus大講的很像柯南裡面某一集,是利用米花線列車.炸彈引爆裝置是光控,所以速度到了60km以下或是太陽下山都會導致引爆.解除方法當然是讓所有環狀線繼續行駛,且一律不靠站,在太陽下山前找到炸彈被安裝的所在,才能解除危機
至於有沒有其他電影講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Targus
那是昭和五十年的電影「新幹線大爆破」,
首先JNR是將全線停止運轉,
然後將列車特急從超特急(Hikari)改為回送,
以低速(120)延長開到終點博多的時間,
接著是部屬大量照相機拍攝底盤可以放置爆裂物的位置,
找到後用平行運轉的另一班列車運送焊槍等工具,
燒開通往爆裂物的阻隔,
然後加以拆除。
車門在劇中是可以打開。
這部片據說是美國電影Speed的藍本,
柯南那部據說是向這部片致敬,
類似情節則也出現在其他的日本動畫,
至少城市獵人有一集也是類似的故事。
Fail Safe的觀念在鐵道上運用很廣,
從該片的Auto Break System,
到一般轉撤器與路線的安排都是。
Targus:
手排車的同時踩煞車和油門技巧是賽車高級技術之一,稱作heel & toe shifting(跟趾動作),搭配Double Clutch(雙重離合器)可以讓你開手排車的過彎速度硬是比別人快上一截,不過toyota的一般市售車如果使用上這種技巧,失控撞車的危險性恐怕還不小.....
總統:台美關係對兩岸和解有重要相關
>>>>總統說,他上任後恢復了兩岸中斷10年的談判,並在過去20個月中,簽訂12項協議和1項共識,兩岸情勢大為緩和....
==================
問題是,在談判中斷,兩岸情勢緊張的扁主政的八年裡,兩岸貿易可以增加數倍,同時又不用讓渡主權。這個簡單比較告訴我們,談判中斷,兩岸情勢緊張才是好的兩岸關係。
Government fines? Toyota shouldn't worry
With the enactment of the TREAD act -- Transportation Recall Enhancement, Accountability and Documentation -- in 2000 automakers face stiffened civil, and even criminal, penalties for failing to promptly report safety defects to federal regulators in a timely way.
這個TREAD Act就是在上次Ford Explorer+Firestone tires 麻煩之後才通過新法案.
There are some sizable loopholes for car companies to jump through, though. For starters, the five days begins the day the automaker comes to believe it has a safety issue. If a carmaker says it never believed the problem to be safety related, then it was never obligated to report it, no matter what it was, said an industry consultant who asked not be named because he deals with safety regulators.
這一段也很tricky,自認為與安全有關後再採取行動即可.如果公司始終不認為與安全有關,就有可能沒事了.原來自我感覺良好在美國法規下也是一樣可以有神氣護體之效 :P
ggsadventure,
不過最後兩段很有趣:
"Even so, with fines in the mere millions, the worst NHTSA could do won't seem like much, Platt admitted, compared to the other damage these recalls will do.
"The market is already meting it out," he said."
-----------------------------------------
果然還是消費者選擇及市場競爭的懲罰比較實在。
該受譴責的央行?
開發中國家的外匯市場不是真的自由市場,我們也負擔不起完全自由的外匯市場,外匯政策對台灣而言太重要了,不能完全推給市場決定台幣匯率,給央行不對稱的資訊,在目前是好的。中時不是亂罵一通,就是另有他圖,也許是拉下彭淮南的策略的一環。
還有那個老是在蘋果說台幣該上漲的許啟智,人民幣不動如山,台幣幹麼動?要殺通膨,抑房價還有別的方法。不要在外匯市場亂搞比較好。
美國運輸部將調查針對豐田卡羅拉的投訴
"美國運輸部(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一位官員週三表示﹐美國安全監管部門計劃針對一些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生產的卡羅拉(Corolla)車型可能存在的轉向系統缺陷展開正式調查。"
中國首富黃光裕的起伏人生
"黃光裕的落馬也說明了中國當今社會中企業家地位的脆弱。
如今的經濟大環境對民營企業而言可謂不利。中國有一句流行語是“國進民退”﹐形容國家對經濟體中民營企業生存空間的逐步侵蝕。
但這不是黃光裕遇到的主要問題﹐因為中國零售業還是民營企業佔主導。
最終﹐黃光裕的保護網崩塌了。黃光裕被捕後的幾週內﹐有關部門對公安部一位部長助理和上海市公安局一位副局長採取了行動﹐此外﹐還有數百位其他各級官員因此案落馬。
支撐民營企業生存的官員保護網植根於中國官場的貪腐文化和對民營企業家根深蒂固的政治蔑視﹐儘管他們已經被正式歡迎加入中國共產黨。這種官商勾結的保護網盤根錯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主權債務危機源自或有表外負債
"所有政府的財務報表中均未列出大規模長期潛在債務。除了掉期合約的使用以及證券化等問題外﹐政府還面臨與人口老齡化相關的巨額保健和退休支出這一重大負擔。"
"即使離老齡化問題爆發還有一段時間﹐一些國家在其他未撥備債務問題出現前要想實現財政的可持續性也可能存在困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去年10月份曾警告稱﹐2015年起人口老齡化將加重發達國家的赤字和負債壓力﹐而在此之前﹐這些國家2014年公共債務佔GDP的比重將已經超過110%。"
"卡羅拉(Corolla)" 我笑了...好好笑的名字,台灣也是這樣稱呼嗎?
我比較想知道版上各位對於豐田章男是否該出席hearing的看法?
我個人認為,從一方面來講,除非他可以用英語做證,不然只會讓hearing的時間變得好長. 雖然也不敢講說北美區的頭頭Yoshi Inaba先生的英語如何?因為十年前Firestone出事的時候他們北美區的頭Ono參加的hearing都得有口譯,時間變很久...
另一方面,Toyota是個相對centralized的公司,北美區的頭頭到底有多大決策權?如果都得等候日本總公司做決策,那麼Toyoda先生來就顯得比較有意義...
-------
話說Toyota會不會想從賽車市場爬回來呢? :P Firestone當年就是這樣爬出來滴說. 不過一個是車廠,一個是輪胎廠,還是有點差別.
多謝館長影片,恕我駑鈍,賽車一直是我最看不懂也不想看的競賽...感覺就是浪費油而已 :P(純粹個人偏見).不過也是見識到了油門煞車一起來.但是一般車子應該沒有人這樣操作吧? 感覺好危險啊!
ggsadventure,
做了這個甩尾動作,車子就該送去做定位了^^
ACE提到的寵物化解決絨鼠的滅種危機,讓我想到蓋斑鬥魚也是類似的狀況。以前養的時候,蓋斑還被列為保育類,當時就覺得很怪,這種這麼好養、到處都有人自行繁殖成功的物種,怎麼一直被放在保育類裡面?後來,聽(wiki)說已經在2009年改列為一般野生動物,大概可算是好消息?
Wiki的蓋斑鬥魚條目
鯊魚不但軟骨,而且嗜血。
黃光裕的故事很簡單
1998-1999 那幾年中國有兩個集團首先想到全國性家電連鎖通路的行業,北京幫的國美和江浙幫的蘇寧,兩家都以超想像的速度擴充,原因在於背後都有地方政府 + 銀行以近乎零利率的資金支持,台灣的燦坤趁那時進去搞通路,我當時就極度唱衰燦坤, 因為台商經營再強也沒有零成本的資金
話題回到國美, 他是北京幫的標竿, 問題一定出在黃光裕介入房地產市場後和後台老闆有衝突。
所以呢,上頭就像毛澤東說的 "我手指一掐, 你就沒命了" 黃光裕就乖乖當劉少奇了
ggsadventure
原本Corolla進口時期(1988-2001),
就是直接用此名,
不過國產之後以副車名Altis為主,
應該沒有中文譯名過。
但是中古車廣告就各顯神通了。
五都爭霸KUSO版 馬皇戰小英
五都
台北市是個背著睡貓的氣質少年,「但那隻睡貓就是沒法動的貓空纜車,卻不斷拖慢少年的腳步,他不管走到哪、都會被問到哪。」新北市則是因有個打虎縣長,變成了穿著虎皮裝的女孩。台中市是清純的制服美少女,卻會從書包裡掏出手槍。台南市是文化古都,角色就是穿古裝的仕女;高雄市位於炎熱的南台灣,所以是穿汗衫和短褲的樂天男生。
馬皇戰小英
來咖啡館有個好處是:舊文會三不五時被拿出來吵。真是難得的雋永部落格。
修昂同學一回來馬上搶回寶座。不過我觀察到過年時咖啡館是樂多裡面人數下降最少的,修昂同學是從4000+或6000+掉到
不過,第一次來炒舊文之前是不是應該先把以前的討論瀏覽一下。
咦,留言被砍斷了?應該是不小心用了"小於"符號。拍謝!
上面是說:修昂同學是從4000+或6000+掉到1000以下,咖啡館大約只從3000多降到2000左右。
上海廢人,
您正是 P.Ong 最感興趣的潮州福佬人後裔呀。這種人里港很多嗎?
宅男必殺自拍技
"經營部落格的秘訣,就是自拍照放得愈多,流量就衝得愈高。"
好說, 好說!
這幾年因為碰巧星馬出身的朋友多了,
自然對我們福佬人的近親潮州佬感興趣,
潮州話也因此學了些,
訪客來時也刻意帶他們去台南三山國王廟參觀.
晚上去夜市吃吃口味相近的小吃,
熱情待客後,
反而常被問你們台灣哪裡還有潮州人?
(謝謝Richter給了解答)
我當然還是對自己家族出身的平和與南靖等"閩西福佬客"興趣最高.
所謂友直友諒友多聞,
這幾年在咖啡館增廣見聞之下,
靠著對福佬與潮州文化上連結的知識,
得以熱情"按奈"星馬友人,
留下令他們難忘的印象,
順利凹到國際會議演講, 國際期刊review paper 等的邀請.
所以年輕朋友要多來逛逛咖啡館!
國片現在
只要賣破5000萬票房數字
政府就會補助20%的金額
猛甲的票房破了2億
所以可以坐收4000萬的政府補助
這...
讓我完全不想走進戲院了...
新聞局話講的很簡單
反正都是別人出錢.... 納稅人倒楣
又要買電影票
還要被抽稅金
補助偉大的台灣電影!!!!
好眼紅啊~
"陳志寬還說,這幾年是台灣電影發展的大好契機,政府真的有心拓展電影工業,歡迎在場的世界各國電影公司來台灣拍片,台灣政府願意補助30%的經費。"
Richter,
呼叫你一下。我用gmail寄給你的信收得到嗎?
報告劉館長,收到了,謝謝。我回臺北再試試看。
Richter,
Sure.
我今天應該可以用台灣鄉鎮地圖試出完整的R讀入、結合與寫出過程。(奮鬥中)
High Tech Car Can Confuse
"But in cars with push-button keyless ignition systems, including some Toyota and Lexus models, turning off the thing requires the driver to "push and hold" the dashboard-mounted start button—the opposite of the process many drivers have mapped into their brains, says Paul Green, who studies how drivers interact with vehicle techn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上次我租車的時候就本來拿到一輛keyless的車,我實在不習慣,就換了一輛…(內心OS: you cannot teach old dog new tricks...:P)
文章還討論到煞車override 油門等其他設計.
(驚喜) 劉館長你用R?? 那我有code不會時可以請問你嗎??
咖啡館神奇驗證碼再度出現: PIPIPI (屁屁屁)...是在幫館長回覆我上封留言嗎? Orz...
ggsadventure,
你要問R的幼稚園大班學生嗎?最好不要太期望(搖手指)。
當年在TK上班的時候,有一次開會吳老闆就大惑不解的說,同樣差不多的地段『TK』的房租就硬是比國美高出快3倍...我很訝異早在1988年就到中國的吳老闆居然會看不出原因為何,這也難怪他會鎩羽而歸。
當然他內部其他管理的問題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To DLowe 大
我記得我好像n年之前有在PTT寫信跟您說過,吳TK會在大陸搞通路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想利用通路優勢來替他的家電製造代工做一個談判籌碼。最近據我的瞭解,吳老闆現在在中國除通路已經不在之外,連他的家電製造本業,也面臨了很大的轉變。吳TK已經陸續處分他在廈門、漳州等地的生產線,搭配看去年台灣TK的動作,很容易就可以讓人看出吳老闆所面臨的問題。
為什麼這些科技車不做一個類似戰鬥機彈射座椅的緊急開關--放在駕駛座底下兩腿之間的一個大型拉環, 遇到失控狀況時彎下身用力一拉(....當然不是把人彈射出去), 這個動作會強制override汽車的一切動作: 斷油, 把四輪鎖死, 主動式安全帶預先收緊, 所有airbag設定在較高的啟動敏感度, 解除中控鎖....
放在那個地方總不會誤觸吧? 彈射座椅的開關該做在哪邊是大家早就研究過的了.
以朱延平的電影來說, 刺陵已經算很有票房了.
根據
中文維基上的朱延平條目 :
==========
2004年
《人不是我殺的》:創下台北市總票房僅有2280元新台幣的最低紀錄,換算當時台灣電影票價,約僅有10人左右觀看。
==========
僅有10人....這已經不是電影爛不爛的問題了, 我比較在意的是:
"這個人都沒有朋友嗎?"
"刺陵"還有
九把刀幫它寫的影評 , 雖然我猜看過這篇文章的讀者應該比看過刺陵的人還多上50倍, 不過至少這部電影的影響人口比製作人員還多了.
2500萬就給他吧, I really feel sorry for him.(淚光閃閃)
被人在網路上發起連署拜託他不要再拍片的導演:
魔人烏波
問題是Uwe Boll拍出來的電影爛歸爛, 資金可都是自己一點一滴籌來的, 要怎麼拍都是他的個人自由. 不過Uwe Boll也很屌, 面對這種連署不是拿創作自由出來擋, 而是直接放話說只要連署到一百萬人他就不再拍片.
另一方面, 對於一直拿國片輔導金的朱延平, 我想台灣的納稅人絕對有權利辦一個公民投票禁止政府繼續資助他拍的任何電影.
給票房賣座國片獎勵金,顯然目的和補助公視不一樣,不是要鼓勵製作具有許多正面外部性的影片。應該是像產業政策,Dani Rodrik所說的那種,因為創業的門檻,不管是技術、資金還是人際網路,都過高,所以由政府介入媒合,促進創業。從這點出發,我是可以支持適當的產業政策。但是是否這就能合理化現行的國片鼓勵制度?
第一個問題是國片是不是真的是很重要的產業,能不能促進很多就業。這一點我是支持的,要邁向先進國家,服務業在台灣得擴大,而影視產業因為我們有自由社會,在華人圈裡還很有優勢,我認為是值得投資的。
那進一步的問題就是,現在這種錦上添花型的補助,實質效果在那裡?今天魏德聖或是鈕承澤會因為沒有這些補助就不開拍海角七號還是艋舺嗎?會因為沒有事後補助,就在製作過程偷斤減兩嗎?可能不會。但是,他們的確是有可能把新聞局的補助金視為收入的一部份,在訂定投資計畫裡,加入這一環。我隱約覺得這種錦上添花式的補助,好像蠻適合台灣人的好睹特質,贏就贏大的,不然就不做。
那又回到公共政策討論的重點了,這麼做有沒有效率,也就是說社會實質獲得有沒有超過稅金成本。或者是,有沒有更有效率的產業政策?南韓的保護政策是不是勝過我們現行體制?還是什麼都別做,在自由的土壤裡才能長出最強的花?
Targus倒是提醒了一點,在台灣再好的政策,放到官僚體系裡,可能都會爛掉了,更何況還有像是朱延平這種圈內人會rent seek。所以在計算一個政策的社會獲得時,一定要打些折扣,像是官僚貼水。算了官僚貼水以後,可能還是讓政府什麼都不做比較好。
政府如果要補助本土電影產業, 用低利貸款的方式提供資金或許是比較好的做法: 電影製作者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取得資金, 而日後賺到錢還是要還給政府.
電影賠錢還不出來的, 當然不用想再跟政府借錢, 就學拍完"現代啟示錄"後賠錢賠到脫褲子的Francis Coppola慢慢還錢吧.
Gibbs: Obama gives 'strong support' to Dalai Lama :
"Still, China's feelings matter because relations between Washington and Beijing have been strained for years, most recently because of the Dalai Lama's visit and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approval of a multibillion-dollar arms sale to Taiwan, the self-governing democratic island that China claims as its own."
Targus:
補助本土電影產業, 用低利貸款的方式提供資金???
我怎麼聯想到用人頭借錢,然後放給他爛或亂拍這種奧步。
To nXion,
那個機械狗的腿部跟MGS4裡面的
月光 好像啊.感覺更像是把兩隻月光接在一起.
Two Chinese Schools Said to Be Tied to Online Attacks
"The Chinese schools involved ar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nd the Lanxiang Vocational School, according to several people with knowledge of the investigation who asked for anonymity because they were not authorized to discuss the inquiry. "
"Lanxiang, in east China’s Shandong Province, is a huge vocational school that was established with military support and trains some computer scientists for the military. The school’s computer network is operated by a company with close ties to Baidu, the dominant search engine in China and a competitor of Google."
好像很有趣喔...
To readitten:
不用到你預想的奧步, 朱延平"現在"就在拿錢亂拍了, 那個錢還拿不回來.
相比之下用低利貸款的方式還保有討回的機會, 怎麼樣也不會比給朱延平更糟.
to Targus
我是在想,要不要先查查朱延平跟新聞局等相關單位,是不是有關係啊,例如誰的老爸跟誰很熟之類的。
不過,最起碼偉大的朱導,也靠媒體傳播得到一頂「本土電影大師」的尊號。
就這點來說,他真的有一套 :P
如果要連署叫朱導不要拍電影,一定要算上我一票!(雖然前面好像有講到連署書沒什麼用....:P)
To eoiss:
從朱延平可以一再捧陳啟禮的兒子陳楚河演出, 加上跟吳敦一搭一唱要把"銳寶貝"以同樣模式捧成藝人, 大概就可以猜出他是哪個權力集團的一份子了.
朱延平的電影老是高成本製作卻只有低成本表現, 而從"異域"可以看出朱延平對拍電影並不是真的那麼低能, 那些錢到底花到哪裡去....或許另有文章吧!
我一直覺的朱延平很神奇ㄟ
雖說票房奇慘、名聲很差
但他拍電影
一直有"圈內人"(包括審輔導金的人)共襄盛舉,而且不乏有名氣的大明星
比如說周董跟志玲姊姊
這兩個人難道不知朱延平的名聲嗎?
所以,誰說朱延平沒朋友
人家只是不在乎票房而已 XD
不要拿現代啟示錄來跟朱延平的電影比啦
雖然柯波拉拍這部賠了粉多錢,還得罪米國軍方
但是好歹現代啟示錄現在是世界名片啊
ps 現代啟示錄是柯波拉拍完教父一、二後拍的
以他那時的名氣,還能賠到脫褲子....
真的,我很佩服魏導開拍賽片的勇氣啊
Richter,
我很宅的,小時候認識的人不多。我有印象的只有3戶,一戶是我同學,他爺爺就葬在我爺爺旁邊,所以每次冬至掃墓都會遇到他們。另外一戶是我爺爺的結拜兄弟,他是榮民,後來開放之後就囘大陸去定居了。
BigDog vs Asimo
裡面有
BigDog 「被測試」的經典鏡頭,就是測試人員直接從側邊踹它。這一幕當時讓研究室的一堆人拍案狂笑:
再補一腳 ,那個平衡感真不是開玩笑的,還有,一定要耐心看到最後,可以看到工程師在測試自己的心血時,是如何的無血無目屎... :-D
上海兄,
請問貴庄有無"三山國王廟"?
那個BigDog, 遠遠看還真像兩個穿黑色緊身衣的人, 合力扛著偷來的東西鬼鬼祟祟地跑.
unknown,
Great video!
不過正妹都站在Keynes那邊,實在太不公平了----雖然歷史事實也是如此XD
另外,那個steer the market,翻譯成"控制市場"不太對,應該是"操縱(操弄)市場"比較適當。
Uwe Boll兇狠異常
還跟批評他的影評人嗆聲說來打拳擊
結果真的上台,還把別人打的很慘
雲端計算是個陷阱 ...
一個突然熱門起來的名詞或現象,背後多半都有操作的痕跡?(為什麼我聯想到ECFA...)
"cloud computing was simply a trap aimed at forcing more people to buy into locked, proprietary systems that would cost them more and more over time."
-----------------------------
我是認同雲端運算被炒作的事實,不過這個結論有點下的太快,雲端運算並不必然導致「使用者被迫綁死在某個系統然後要花更多時間/成本」。很多Web-based信箱都可以用Outlook收信或是轉發到你自己的其他信箱,至於被綁死這種情況在雲端運算被炒作之前就存在,例如M$作業系統,至於使用者的成本更高這件事情我並不清楚他是怎麼推論出來的。
Oracle的創辦人(同時也是CEO?)也在批評這件事情,可是Oracle本身也在搞雲端運算。(有人有Oracle的八卦嗎)
整篇文章的另一個論點,應該就是認為「使用者把重要資料放在雲端(遠端)而非自己的機器是一件不保險的事情」。其實資料放在自己電腦也未必是安全的,硬碟壞掉跟信箱帳號被鎖死都同樣是難以挽回的慘事,我想該宣導的觀念是「不管資料是否在雲端,都不一定是安全的」,雲端運算的炒作與風行只是揭露了一個的潛在危機(商機)而已。
對多數使用者來說,像是雲端計算這種服務,重點大概是「方便」,就像信件都在gmail,走到哪裡,只要可以上網,就能夠讀取。至於安全,好像不是大家一開始會在意的。
要是提到資料毀損,說不定大家認為多個遠端主機當作資料備份,反而是個比較保險的事情。
總之對多數人來說,不用去管雲端到底是什麼,倒是這個名詞有點像「奈米」,好像只要拿出來用就跟得上時代,也比較容易「做生意」。
淺談雲端運算 (Cloud Computing)
Cloud Computing 雲端運算
不滿意可退貨 歌林前進北美鎩羽而歸
"在北美市場銷售液晶電視,必須要同時經營新興國家市場,在北美被退貨的電視馬上拿到新興市場賣出,才不會因大量退貨拖垮整個公司財務。
前些年歌林液晶電視銷量逐年倍增,從15萬台、30萬台、60萬台到120萬台,主要仰賴北美市場。就在出貨目標上調至120萬台時,因遭大量退貨,負責行銷歌林電視的新泰輝煌公司暴發財務危機,更拖垮歌林。"
中國外交部強烈抗議歐巴馬會見達賴喇嘛
不知道在中國外交部的字典裡,"強烈"兩個字的定義是甚麼(打哈欠~~~)
BTW,蓮池潭會館的生意還真是蒸蒸日上。不知道是不是有不少陸客慕名而來?
to MIKE
你講的全部正確, 而且是主因
我的陳述只是要說明在 "資金成本" 這個因素, 吳先生和國美, 蘇寧的差別...
大過年的,貼
這個 不知道會不會被館長砍掉?有意思的是,據
這裡 說,BBC播過之後就收起來,連DVD也不給買了。
聯合國氣候變化事務負責人德波爾將辭職
"德波爾離任﹐正值聯合國在全球範圍內遏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努力面臨重重困難之時。近期﹐參與撰寫聯合國2007年一份重要氣候科學報告的科學家被接連曝出可疑行為和錯誤﹐讓一些政界人士呼籲減緩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立法進程。諸多錯誤中的一個是﹐這份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出具的報告說﹐喜馬拉雅冰川可能會在2035年以前消失﹐而現在IPCC稱這種說法並不準確。
IPCC和UNFCCC都是聯合國發起的機構﹐兩者之間存在關聯。IPCC的使命是提供對氣候科學研究成果的評估﹐以用於指導政策制定﹐包括德波爾所領導的UNFCCC秘書處這個聯合國氣候政策機構所試圖制定的政策。"
關於科學方法的小測驗
在你面前有四張卡片,分別寫著:
E K 4 7
已知:卡片的一面是文字,另一面是數字。
假說:若某張卡片的其中一面是母音,另一面就是偶數。
若要測試這個假說的真偽,應該翻開哪幾張卡片?
雲端運算的主要市場其實是針對商業公司IT環境: 把IT需要管理的實體從分散在每個使用者桌上改成集中在機房, 的確可以節省大量的管理成本--在規模越大的企業越是如此.
至於把雲端運算延伸到說未來personal computing也會變成如此, 就是商業炒作的結果了.
Personal computing可以視為一個"小於5台電腦的IT環境", 當只有10台電腦的小型公司都不見得可以藉雲端化節省多少成本時, 要怎麼說服個人也採用雲端運算的框架?
以Personal computing的規模, 有一套可靠而方便的資料同步軟體就夠了, 用雲端運算不但是overkill, 而且壞處會先跑出來.
只要翻開E和7兩張. (答對了嗎?)
關於這個科學方法測驗的有名結果是:多數人無法答對,但是若同樣的邏輯推理,換成日常生活的行為來包裝敘述時,多數人答對。所以有趣的是,這約略一半的人,在上面這種敘述時答錯,但換成日常生活的故事來敘述時卻可以答對,表示他們的推理能力是足夠的,但卻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表現,原因在哪裡?
如果假說裡不分正、反面,應該是翻E和4吧?找到一個例外,就可以reject the null
到底是多"愛妻"的男人, 跟老婆談事情要花錢登廣告公開放話, 而不是關起門來在自家飯桌上講就好?
這種男人根本是藉公眾壓力在逼老婆替自己的獨斷背書, 會覺得他疼老婆的人到底眼睛是長在哪裡?
如果是「若A則B」題型,則Targus對
我嚴正地為我邏輯錯誤道歉
如果不分正反面,應該四張卡都翻。讓大家看笑話了。
假說是講"若"而不是"若且惟若", 翻4不管另一面是母音還是非母音都不會影響假說.
另一方面, 如果7的另一面是母音, 就可以推翻假說.
Richter的題目也出現在這裡
這裡
另一個常讓人犯錯的題目是:如果紙牌的一面印著圓形,另一面就必須是黃色。
該檢查以下四張紙牌的哪幾張?(方形)(圓形)(黃色)(紅色)
卡片測驗之實際生活例子:
派對裡有四個人,你是警察要驗證「有喝酒的人一定是18歲以上」,你要檢查幾個人?
1. 喝酒
2. 沒喝酒
3. 27歲
4. 15歲
Richter大的冰封美國II,我猜再來有淹水flooding圖
剛剛新聞才剛好講到,這裡的密西西比河結冰(每年都會),上方積雪已經比過去多六吋了,預計今年春天flooding會跟1961年那次一樣嚴重...
Washington's Toyota U-Turn :
"Over in Congress, a geographically notable contingent of representatives piled on. Rep. Bart Stupak (D., Mich.) announced an investigation into "dangerous" malfunctions. Toyota was ordered to report to his Oversight subcommittee hearing next week. Rep. John Dingell (D., Mich.) berated the company for taking "two years" to step up and ripped them for not recalling more models."
....
"It is also occurring to some Democrats that, while Toyotas are mainly assembled in red states, they are, uh, sold in blue ones. In addition to idled Toyota factory workers, Toyota dealerships and suppliers are getting hit by the company's sharp drop in sales. Some of these folks even live in Michigan."
只要翻「E」。
因為假說是「其中一面是母音,另一面就是偶數。」
因此,「4」的反面是母音子音都沒有關係,因為沒人說子音反面不能是偶數。
這幾段也很有趣...
"UAW lobbyist Alan Reuther demanded Toyota make amends by keeping open a unionized factory in California, currently scheduled for closure. Chrysler, GM and Ford started offering cash incentives for car buyers to trade in recalled Toyotas for domestic wares.
The results of this campaign are now making pols queasy. It was inevitable that such a loud attack would lead to questions as to whether the administration was carrying water for the domestic industry. The White House is today fielding as many queries about its role as owner and regulator as Toyota is fielding about recalls.
This thinking also inspired reporters to dig into Congress's Toyota ties and to question, conversely, whether it can be tough enough. The press dredged up Senate Toyota investigator Jay Rockefeller's role in landing his state of West Virginia a Toyota plant. Did you know, the head of NHTSA, David Strickland, worked eight years for Mr. Rockefeller? Or that California Democrat Jane Harman, who sits on the House investigating committee, once made money selling stereo systems to Toyota? You do now."
我想到ECFA--所有的經濟議題也,嗯,是政治議題
哇錯了。我犯了沒有看清楚題目的錯,把「7」看成字母。我為我的愚蠢道歉 ORZ
P.Ong,
我家附近的村莊確實有個三山國王廟,不過因爲那個村莊是在里港跟九如交界附近,我搞不清楚那算是里港還是九如,對里港人來説,靠近中心主要還是拜媽祖,周圍的村莊就很複雜,有王爺廟,三山國王,土地公...,每次廟會都是很複雜的,我們家是拜媽祖的。另外我爺爺奶奶是日本投降后才來臺灣的,所以應該不像早期移民會有同地方的人聚居一起的現象。
另外,順便請教一個問題,我這兩年發現一個巧合,就是似乎有廣東血統的男人,會自己下廚煮菜的比例很高,我周邊的廣東人有近八成會下廚,不知道這是我自己周遭的廣東人比較有閑,還是真的有這種趨勢?!
呵呵,轉眼間就讓兩個人道歉了 XD
我們公司已經開始用雲端系統,以我的工作來説,這東西真是好物。我的工作内容很常用到大量的資料運算,以前用個人電腦,了不起同時跑三個job就有極高的當機風險,我回臺灣后配給我的NB是一台不到兩萬的爛機器,但是在server端我試過丟6個job還是跑得好好的。
不過初期使用的人少,如果公司改成全部使用雲端系統時還能不能這麽爽快就不知道了。
(BBC)記者來鴻:希臘人也交稅嗎?
"在希臘有一種流傳很久的說法:希臘是一個擠滿了富人的貧窮國家。"
"上個月,我去看了一場讓人捧腹大笑的諷刺喜劇,劇名叫「埃拉達大媽」,專門諷刺希臘社會中的腐敗和裙帶風氣。
在這場戲中,兩名政客打算把雅典衛城出售給商人,這樣就可以把這個古跡改造成一個大賭場。後來發現,購買者是兩個神父。
這個情節其實與希臘現實的距離並不遠,其實是在諷刺一個土地交易醜聞。上一屆政府的幾位部長和來自阿索斯山修道院的兩位修道士捲入這場醜聞。
這個喜劇由兩位作者創作完成,其中一位作者調侃說,希臘人都支持提高稅率,但是稅款最好是讓別人去交。"
-----------------------------------------
"希臘人都支持提高稅率,但是稅款最好是讓別人去交。"
這個場景好熟悉......
館長, 這部MV的link是從mankiw's blog看到的
Keynes的徒子徒孫至今依然在經濟學界為該學派的論點奮戰,但是Hayek的"奧地利經濟學派"似乎成了非主流。目前替奧派接手的應該是以Friedman為首的芝加哥學派。我對奧地利經濟學派不是很了解,但是看過奧派大師Rothbard的著作之後,我認為奧派經濟學家的"嘴巴"可能是在經濟學界"勇冠三軍"。奧派經濟學不用目前主流的數學工具卻能提出很多對經濟現象的見解,不得不佩服其"嘴砲"的功力。
歷史見證:英國女權運動
"1918年12月14日,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疲憊不堪的英國人即將選舉新的政府。
但這次選舉與以前所不同的是,英國30歲以上的婦女第一次可以像男子一樣參加選舉,有投票權。"
"「在1912年某一天的晚間5點30分,參加抗議的婦女們從她們的防寒手套和手提包中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錘子,然後開始向倫敦的主要大街例如皮卡迪裏以及攝政街行進,沿途她們用錘子砸碎商店櫥窗的玻璃。因為她們知道此時此刻潘克赫斯特也正在準備用石頭向唐寧街的一扇窗戶投去。我們後來知道她所投擲的石塊落在唐寧街10號的某處,但並沒有造成任何傷害。」
由主張婦女參政運動的女權人士所發起的這場爭取投票權的運動在當時是不可想像的,別說使婦女獲得被選舉權,就是連擁有投票權都不太可能, 英國政客雪莉-威廉姆斯的母親曾是一位早期的女權運動者。"
"如果那些在監獄裏的婦女想以絕食的手段早日出獄的話,那她們所遭到的最殘酷的對待就是被強迫進食,當局給絕食婦女的喉嚨插上一條管子,這種辦法可以說讓絕食者非常痛苦,其實就是一種酷刑。"
"西爾維亞解釋說:「政府為了迫使那些絕食的女權運動者服完刑,啟動了貓捉老鼠法案,也就是說在絕食者接近瀕死的邊緣時,用一種特許獲釋的方法把她們放出監獄,暫緩她們的刑期,待她們的體力得到恢復,然後再逮捕她們。這對犯人來說絕對是一種苦刑,對這種滋味我有切身的體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發生了13次。"
Richter
算你狠,我以後絕對不要接你話了。
unknown,
不是奧地利學派厲害,是他們還保留三十年前的傳統。
那個時候,所有的經濟學家都很會嘴砲的!
現在的話,其實最厲害的經濟學家還是很會嘴砲,只是藏在數學後面而已...
以此淺見,謹供參考。
Joseph,
可是奧派經濟學家厲害的地方在於不用數學還是可以提出他們的論點。Rothbard的著作"What has government done to our money?",就是很好的例子。這種貨幣方面的領域,不靠數學就能提出種種見解,真是令人佩服。
Jia-Yuh Chen,
沒那麼嚴重啦。以後我若上課提到證偽方法論時,打算拿那個測驗當例子。
上海兄,
謝謝回應. 我也會問問星馬潮裔朋友他們的掃墓時間.
unknown,
你沒有聽懂我的話。三十年前,所有的經濟學家都是「不靠數學就提出種種見解」,不是只有奧地利學派是如此。
舉例來說,芝加哥學派的Harold Demsetz這篇「自然獨佔不是獨佔」:
Harold Demsetz (1968), "
Why Regulate Utilities? ",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1(1), 55-65.
就主張"auction off the market"是處理自然獨佔的政府介入上限,為後世所遵行,連最近的3G手機頻道拍賣也是以此為本。
然而,三十年來的發展是,要提出見解之前,得先要有數理模型。這種轉變的原因,在經濟思想史上有不少討論。像Mark Blaug就認為是基於對數學的崇拜、希望把經濟學變成「社會科學中的物理學」,並且建立進入障礙。相關的討論,應該請劉館長說明。
不過,我個人認為目前的情況有兩個很大的好處:
第一,讀者能夠精確地了解作者到底要講甚麼,免得發生像是「大家把亞當斯密沒有講過的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硬塞進亞當斯密那隻看不見的手裡面」之類的事情。
第二,數理模型可以得出精確的預測,可以用資料以各種計量方法檢驗,這讓經濟學可以被證偽,而不像馬克思主義,如Richer部落格上面引用Popper的話:
「馬克思主義的許多預言都已經被驗證過而且被駁斥了,但馬克思的追隨者們並不接受這些駁斥,他們重新解釋理論和證據兩方面,以使其相吻合。他們以這種方式來避免理論被駁倒;但他們為此付出的代價是採用了一種使人無法進行反駁的方式。」
以此淺見,謹供參考。
經濟學高度數理化有趣的附帶效果是,一般人理解的經濟理論,大抵不超過亞當斯密、馬克思、凱因斯等高度數理化前的經濟名家。
「禁止飲食」太嚴苛 立委提捷運內「可喝水」
--
根據
大眾捷運法第50條 規定,下列行為可罰NT$1500-7500:
"於大眾捷運系統禁煙區內吸煙;或於禁止飲食區內飲食,嚼食口香糖或檳榔經勸阻不聽,或隨地吐痰、檳榔汁、檳榔渣,拋棄紙屑、煙蒂、口香糖、瓜果或其皮、核、汁、渣或其他一般廢棄物。"
其實只要捷運公司把"禁止飲食區"縮小範圍就好了,例如改為車廂內,或車廂內的走道。而且現在禁止飲食區外並沒有比較髒亂啊,維護清潔的理由好像不存在,更何況還是可以用同一款的亂丟廢棄物來處罰。
Joseph,
感謝,小弟受教了。
Prof. Wang 和 ACE:
就我認知,經濟學數理化不是在三十年前,也不是Samuelson在四零年代出他的博士論文之後,也不是Irving Fisher在二零年代的儲蓄理論,而是Marshall在十九世紀就開始的一個過程。而一般人的經濟理論認知,只有一點點Adam Smith,沒有馬克斯也沒有凱因斯,都只有Marshall而已。
我認為走向數學模式只是自然的演進過程,經濟學是科學!經濟學裡一派推倒另一派的過程,和Thomas Kuhn在科學革命的結構裡講的paradigm shift是一樣的。提假說,找證據,有反駁的證據就推翻假說,這樣一步一步的走,不用數學太難了。我覺得建立門檻說不太可能,經濟學門太大,太多人做了,大家走向數學建模,數據檢驗只是競爭下的自然走向。
Prof. Wang你數學系出身的應該要更抬頭挺胸地以數學為傲吧?還是你怕講太多數學把學生嚇跑了?
同樣的,請劉館長指教。
不懂,為什麼數學系出身的應該要以數學為傲?
因為更知道數學的好處在那裡,數學還能夠做什麼。
Thomas Sargent以前有在他的網站上給經濟博士生建議,每一個學期,都去修一門數學系的課,到得拿到學位的時候,數學的程度也大概夠了。不知道多少人做得到。當然
Sargent being Sargent.... 經濟學界沒幾個人有他那樣的數學功力。或者就是這樣的人讓經濟學參了過多的數學?
Joseph Wang, Jia-Yuh Chen,
ooops......這個爭論了超過一個世紀的問題,來龍去脈要說清楚很費時ㄟ。
我先偷懶一下,貼幾篇文章:
(Chick, 1988) On Knowing One's Place: The Role of Formalism in Economics
(McCloskey, 1989) Formalism in Economics: Rhetorically Speaking
(Hodgson 2006) On the Problem of Formalism in Economics
Hodson (2006) 的結論提供一個比較中道的看法,應該算是目前經濟學方法論中比較主流的意見。
"I suggest that the problem with formalism is not the general inappropriateness of formalism itself, but it is the problem identified by Blaug in the quotation near the beginning of this article. Blaug sees the kind of formalism in modern economics as ‘an intellectual game played for its own sake’ rather than for its use in explaining and engaging with the real economic world. Blaug complains that in modern economics ‘analytical rigour is everything and practical relevance is nothing’. Again the solution here is not necessarily to confine formalism to the very rare conditions of actual or approximated closure, but to ensure that concerns for practical relevance come to the fore. Formal techniques should be the servants rather than the masters of scientific enquiry."
也可能更知道數學的弱點在哪裡,不能夠做什麼呀!而且這和以數學為傲(或為恥XD)又有什麼關連啊?
我有位學數學朋友曾經很努力地想學點物理,拿了費曼的物理學講義在讀。過了好一陣子,我問他進展如何,他搖頭歎息,直說物理真是太難了。嚇了我一跳,印象中數學家不是比物理學家聰明嗎?原來他發現物理學真是太不嚴謹了,於是邊讀邊試圖證明費曼視為理所當然的直覺⋯最後就放棄了XD
阮,
你朋友的困境是正常的....我系上有一位做高能物理的教授,他做研究時用非常多抽像的數學(跟我做固態物理用的數學來說差太多了)。我曾經問他"數學家來做高能物理的研究是不是有優勢?",他說"不但沒有優勢,反而是劣勢",數學家在意嚴謹性但"缺少物理直覺"。一個方程式解出數個解,物理學家一看就知道哪些解釋純粹數學的解而哪些是有物理意義的解。去掉沒有物理意義的解之後研究可以繼續做下去,數學家可能會很仔細的考慮每一個解。當然,這種物理直覺也是長期訓練才能得到的。
阮學長,
近年來與流體物理的學者有不少合作, 發現他們還挺常投稿應用數學期刊.
這些工程學者也另有數學系的朋友. 但我和他們沒互動.
就以continuum mechanics 而言, 數學是plus還是 minus?
在另一個領域 (Molecular) Rheology 中, 數學扮演的角色又為何?
出生公民權 美共和黨議員提案取消
不過看來好像是取消不了。
全美十大悲情城市 克利夫蘭稱冠
"《富比世》公佈的2009年,十大「全美最痛苦城市」如下:
第一名: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Cleveland)
第二名:加利福尼亞州,斯多克頓市(Stockton)
第三名:田納西州,孟菲斯市(Memphis)
第四名:密西根州,底特律(Detroit)
第五名:密西根州,弗林特市(Flint)
第六名: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市(Miami)
第七名:密蘇里州,聖路易市(St. Louis)
第八名:紐約州,水牛城(Buffalo)
第九名:俄亥俄州,坎頓市(Canton)
第十名:伊利諾伊洲,芝加哥市(Chicago)"
豐田社長擬赴美作證並設立因應事故制度
"報導指出,豐田汽車希望經由社長出席聽證會,並對美方的批評加以辯解。公司高層預料,豐田章男很可能遭到美方嚴厲的追究,但也指出,只有社長出面回答,才可望獲得理解。
日本「時事通信社」今天也報導,美國眾院政府改革暨監督委員會(Government Reform and OversightCommittee)考慮,要求豐田章男在宣誓之下作證。若是如此,他一旦被發現作偽證的話,將有面對偽證罪的可能,豐田章男如今面臨對證言內容必須極為慎重的局面。"
歷史見證(1969)---倫敦經濟學院的革命
"學生勝利打道回府,極力以勝利者姿態出現。學生們組織了遊行回校,邊走邊用「黃色潛水艇「的曲調高唱」我們都生活在紅色的倫敦經濟學院裏「。
最後,有兩名講師因為支持學生的抗議行動被開除。這也成為倫敦經濟學院最後一次大規模遊行。
當年的革命者們,馬丁·蕭現在是薩塞克斯大學國際關係講師,高塔姆·阿帕又回到倫敦經濟學院成了一名教授。
據阿帕教授透露,社會主義協會已經不再是如今學生最願意加入的團體。他的學生告訴他,如今學生們最熱衷參加的是龍舌酒品嚐協會。"
P. Ong,
你這兩個問題讓我想了好久(汗)。兩門學問我都只沾過一點,更別提對於它們所用到的數學有什麼心得或看法了。
不過,倒是可以大膽說說我的偏見。咖啡館裡高手很多,看不下去的,自然會跳出來練拳。我就等著被修裡吧 Orz
簡單地說,我覺得適量的數學是plus,過量的話就
可能 會是minus。至於多少算適量,大致上就是標準的工程數學,加上基本的古典微分幾何以及stochastic process的訓練。我猜流體物理的學者在投到應用數學期刊的論文中,也不太常會用到超過這個範圍的數學。
也許有些人的數學比較好,會在研究中用上當代數學。那麼在決定要不要因此而學習當代數學時,我會提醒自己,楊振寧曾經說過,當代數學的書籍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第一頁他就看不懂的,另一種則是第一句他就看不懂的(楊應該說過很多次,所以
有些版本 略有不同)。
雖然有點戲謔的性質,但我相信楊的話還蠻貼切的。原因在於學理工的人多半都只學到上面所說的適量的數學而已,即使因為研究的關係多少會學點其他的,但往往還是1900年之前就有的數學。
因此,在決定是否跟進時,我面對的是這兩種天書。還是仿照楊的說法,如果只要花N個月的時間就可以看懂這些天書,那麼我就會去學。當然,N的大小取決於,除了能弄懂人家在說什麼之外,我有多確定這套數學會派上用場(通常這麼一考慮下來,N多半趨近於零XD)。
在討論應該要求學生學習數學還是語言時,Paul Samuelson的師祖
Gibbs 說
Mathematics is a language 。數學在rheology中的角色也應該沒超過這句名言。也許偶爾會出個怪胎,把這個語言學得好到可以創作出莎翁級的作品,但大部份人都還只能學到能懂,也能舉三反一地寫點小品的程度。
不知道在哪裡讀到過這麼一個說法:當談起他們改行去研究應用數學的同事時,純數學家的口氣往往變成好像在談論一位英年早逝的同事。不知道那些與工程學者來往的數學家是不是也在他們同事眼中誤入歧途了?
謝謝阮學長週六半夜還花如此多時間,
思考與回應我的笨問題.
我認識的流力學者有的喜歡與數學家合作 chaotic/ nonlinear dynamics 方面的研究, 我想就像你講的, "小品文"式的創作.
雖然因緣際會, 和Prof. Masato Doi 的一位學生熟識, 但他也是實驗專長, 謙稱怕數學, 所以我和他也沒討論過數學在Rheology上的用途.
我四張卡片全翻了,反正Richter大的題目也沒說"最少"要翻幾張。
還是經濟學的氛圍都早已假設"用最少成本(翻最少張)"為前提?XD
好久沒留言了,向大家拜個晚年!
講到FRAMING,請問版上各位大大,有沒有FRAMING和年紀相關的研究?(年紀會有影響嗎?) 謝謝!
>>>>>澳大利亞限期日本停止捕鯨
有膽限期日本停止捕殺鯨魚,但絕對沒有膽限期中共捕殺異議份子。
JZFan,
講的真好!
誰有膽「限期中共捕殺異議份子」??
P. Ong,
咦,土井先生有學生是做實驗的?
話說回來,雖然數學在許多領域裡看起來似乎不可或缺,但說不定這只是因為多數人都會這個語言,太習慣用它來談事情了,反而很少想到有可能不會這個語言的人也可以混得下去。
我先前一直以為,必須先學會這個語言,才會有足夠深刻的理解,可以不太用這個語言就把事情講清楚。後來才發現,竟然有不懂這個語言的生物學家也可以掌握流體力學的精髓,而且程度常常好到讓我感歎「唉,我沒真的弄懂」的地步。原來他就是因為不懂數學,所以才努力地去掌握隱藏在數學方程式後面的精髓,而這些往往是懂數學的人呼嘯而過,忘了駐足去細細琢磨的。
蝦密,可以買書送人?
蝦密,朱院士到現在才知道偉大的會計人員只會說不可以,不會幫忙查法條看看要變成可以?
蝦密,五小時算迅速?上次我只花了一個半小時就替會計人員查清楚規定,從不可以到變成可以了。
JZFan,
你應該是要說:"有膽限期日本停止捕殺鯨魚,但絕對沒有膽限期中共停止捕殺異議份子。",漏了"停止"兩個字吧?
>>蝦密,可以買書送人?
會不會造成一股買書互送的新風氣?
中國面臨新一輪貿易壁壘
"事情的確在起變化。美國和歐盟對中國出口產品已經啟動了一輪接一輪的反傾銷調查,更意味深長的是,之前總是習慣性“不了了之”的反傾銷調查,現在卻總是會被加上一個沉重的尾巴——懲罰性關稅。儘管包括很多美國學者在內的經濟學家們都認為這種調查是一個“雙輸”的遊戲,但事實上,在主流經濟學界,很多贊同貿易保護的觀點已經開始逐漸走到聚光燈下。
以研究國際貿易著稱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最近在《紐約時報》的專欄發表了一組關於中國貿易的文章。在其中一篇文章中,克魯格曼認為,中國的重商主義導致的出口盈餘已經造成了全球的“哀鴻遍野”,並說這種政策是“掠奪性”的......克魯格曼粗略計算的GDP“損失”可能對於美國政策制定者來說並不具有明顯的說服力,但一旦牽涉到“140萬份工作的流失”,相信任何民選總統也會坐不住的。"
"無獨有偶,另外一位“保羅”——已故經濟學大師保羅·薩繆爾森2004年的一篇舊作也被很多人翻了出來,這篇學術文章用了簡單的數學模型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假設兩個國家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在不同領域發展,並向對方出口自己的產品,最終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這也符合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
但問題出現了,如果一個國家不滿足於僅生產本來自己擁有“比較優勢”的產業,比如說,中國在生產玩具外,也通過努力發展自己本身不具備優勢的新能源產業,並能逐漸追上美國在這一行業的優勢,那麼對於具有新能源產業“比較優勢”的美國來說,會產生怎麼樣的結果呢?薩繆爾森的結論是,美國的新能源產業將會受到“無法修復”的打擊,從而永遠減少美國人的在這一行業的就業水平。"
阮學長,
土井先生學生中,
我只認識一位目前在東大機械系鷲津先生門下的rising star.
我還誤以為土井先生有部份,
甚至一半的學生做實驗哩!
關於流力的研究,
有時能順利吸收的只有introduction部分,
有若干tutorial paper 真的寫的不錯.
所以基本物理意義還能掌握.
但說實在話還是很心虛.
或許學長的生物界合作者有些真的是天才.
(我也知道有MD因流力研究而成為APS Fellow)
lakatos,
謝謝指正。
其實,澳政府大概也是對日本喊爽的,只是對中共連喊都不敢。
受害家長被起訴? 真是匪夷所思,而且罪名還是"「「涉嫌尋釁滋事罪」起訴"
難怪台灣方面對中方的索賠也是石沉大海,還是要感謝對方沒起訴台方的索賠?
這樣子真要跟對方簽ECFA啊???
好幾年前,剛要進研究所時,曾經因為自己「太年輕」,被一名教授的話給「騙了」。
他經常說,數學不重要。當時對數學不太拿手,也還有點害怕數學(大概是從高中以來的後遺症)的我,聽到這種話簡直樂翻了,彷彿汪洋中見到一根浮木。後來才知道,我誤會了,而且誤會大了。
即便是工程這種應用領域,數學也很重要,至少對於想做研究的人,沒有數學,相當於少了與人溝通、化繁為簡的工具。
該教授的「數學不重要」,指的應該是「你研究的題目、工程問題、物理現象... 才是主體,數學不是主體,不要只是在玩數學」。這跟館長貼的 Hodson 那句「Formal techniques should be the servants rather than the masters of scientific enquiry.」應該是類似的意思。
說到與人溝通、化繁為簡,或許有些研究論文的數學剛好走向另一端,就是擺明了「難以溝通、化簡為繁」,結果就讓更多要入門的人望而生畏,更加害怕或「崇敬」數學。
P. Ong,
土井之前連做理論的學生都不多,去了東大之後是不是開始兼收做實驗的,我就不清楚了。他的文章和書有數學家的簡潔優美,會讓人誤以為他不喜歡繁瑣雜亂的「世俗細節」。因此當我聽說他那本膾炙人口的教科書竟然全部是用他自己在1980年代初期寫的文書處理軟體寫成的,簡直驚訝得合不攏嘴。
那位生物學家和我們還沒有合作關係,之所以有機會問他怎麼弄懂流力的,是因為
這個 。
和女友吃飯時點廉價紅酒?
"作為一名經濟學專業的學生,我希望花不多的錢,就博得我女朋友的歡心,我知道有這種想法的不止我一個。"
"你在假設紅酒的價格與品質之間可以徹底沒有關聯。這種假設看似合乎情理,但其實是錯誤的。價格可以改變你對品質的實際體驗。比如神經經濟學家發現,雖然服用安慰劑也能止痛,但只有在實驗對象認為它們價格不菲時,它們才能發揮最佳效果。你打折買來的能量飲料,為你提供的能量會變少。 (沒錯,是真的。)如果你相信一瓶紅酒價格不菲,那它帶給你的口感當然也會更好。"
艾琳與伍茲離婚是否划算
"這些例子屬於公司理論的範疇。當兩個生產單位(如希拉里和比爾)在一起比分開更有價值時,我們稱之為“互補性資產”。它們有充足的理由在一起。假如其中一個生產單位與糕點店女服務員上床了,那麼兩個生產單位就有理由分開。至於要不要分開,就要看這段婚外情有多讓人苦惱,以及兩人的互補性有多高。希拉里和比爾是具有高度互補性的資產;而諾德格林和伍茲的互補性就沒那麼明顯。"
神經經濟學家?去查了一下,還真的有神經經濟學這個學門,真是太有趣了。(只不過這個詞用中文來看,像我這種門外漢,第一直覺就是... 幹嘛說人家神經... :-p)
神經經濟學/貴酒比較好喝 大腦如是說
所以說燈光美、氣氛佳,不是隨便亂說的。
謝謝阮學長開釋. 我會好好看看Prof. Vogel的各類文章.
PS- 我的朋友Hide(英)是土井先生還在名大的學生.
畢業年份應是1998.
(我和Doi同時出現的文章中另一個日本名字即是)
Hiankun,
比較精確地說,應該是:
燈光美,氣氛佳,點單精美,價目表多了幾個零。
面對這樣炎涼的態勢,大家就只能
互相合作 。
驗證碼顯靈:QOOOQO(擺明了是影片內容的純文字版,可惜中間有個字母不對稱)
BBC分析:兩岸下步朝哪兒走?
"對中國大陸的人而言,「中國台灣領導人」、「最高行政領導人」等等用語是很正確的,但是對台灣人而言則是極為刺耳。
台灣民眾普遍認為,台灣的民選官員、民意代表可都是選民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搞不懂為什麼中國大陸就不能真正的面對?
台灣人覺得中國大陸的媒體也好、文件也罷,提到台灣的官銜就一定要用括號,報道當中言必稱中國台灣,卻不會說中國上海、中國北京、中國廣東·········,強調「中國台灣」反而讓人覺得很奇怪。
中國大陸的民眾也覺得奇怪,從以前互不接觸,到如今的熱烈擁抱,台灣還有什麼不滿意的?敢和「台灣領導人」合影已經很進步了。
在這個問題沒解決之前,似乎很難看到兩岸之間除了「先經」之外還能做什麼,「後政」因此也就成了「美好的遠景」。"
"人氣最高政治人物"也不忘搬出自我詮釋過的民調"台灣有近七成的民眾支持簽署兩岸經濟合作協議"?打算就這樣把我們"定錨"嗎?
P. Ong,
咦?我一直以為那幾年土井出的實驗方面的論文都是他負責理論的部份,實驗的部份由別人負責。他的group我好歹也進進出出了許多次,從來沒見過wet lab的部份,連跟我很熟的助手也沒提過。消息這麼不靈通,難怪會跟他八字不合了Orz
不過倒是知道他和密西根大學密切合作,有不少訪客從那邊過來。你去拜訪過他嗎?
Vogel的《貓掌與彈弓》寫得很好,觀念表達得很清楚又有趣,應該讓學物理、工程、生物的大學生都讀一讀。
請問紀凱容是vogel的嫡傳弟子嗎?
阿宏,
我覺得很可惜的是翻譯的文筆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貓掌與彈弓》的翻譯本我有,好多年前買的,對這本書印象仍然深刻,倒是沒有記住作者的大名(以前沒有記作者名字的習慣)。
在讀該本書之前,以為是單純在講人類的仿生工程技術,還一度先入為主地以為作者是要傳達「天然的上好」,讀了之後才發現書中要表達的東西沒這麼簡單。很有趣的一本書,記得翻譯也翻得蠻順的。
嗯,看來我多年前對該書翻譯的印象,跟阮的看法不一樣... :-p
近七成的民眾支持,說不定對於ECFA不清楚的,也有七成。
Hiankun,
Vogel喜歡玩文字遊戲,所以他的書不是很好翻。
報告學長,
我們group在1997前暑假造訪名大,
但我當時回台灣簽簽證,
第二週在京都開會時才和他們會合.
顯然Doi's group 長什麼樣子全出自我的想像.
我真的不知道他們連 wet lab 都沒有.
但是像
這篇文章 是有實驗裝置, 但實驗室在何處, 我就從沒問了.
關於競爭力,
不知道中國有毒食物甚多,
對於演化上會有什麼影響?
說不定長此以往,
對於競爭力會有頗大的幫助。
阮,
我看那本書的時候,還在唸大學,當時對於工程本身,乃至於生物工學等領域的認知還很淺,所以可能在很多地方,未能發現翻譯文本可能的、力有未逮之處。換句話說,如果翻譯本翻得怪怪的,或是翻譯錯了,我可能也看不出來,最多只能看出翻譯的句子是不是通順。
說到這裡,我一直記得以前看Discovery有關空難的某影片時,其中文字幕搞笑的地方。該影片是講述某航空班機失事的原因,我記得是升降舵故障,但中文字幕卻出現「電梯故障」之類的詞句... 因為升降舵的英文就是elevator,要是對飛機不熟的人,還真的會搞錯,而且還不知道自己錯了。
我對統計、社會學、國際局勢等等都不太熟,只有一個疑問... 競爭力可以這樣直接「外插」到數十年後嗎?
Hiankun
看動作片也常常會出現「雜誌用完了」、「給我雜誌」等字幕,
這麼明顯的錯誤都會有,
專業的就更難免了。
至於競爭力外插,
當年大躍進的超英趕美就是這樣算出來的,
只是數據比較溫和些。
阮學長,
仔細端詳一下,
我過去認知中的土井研究是成果,
應不少是出自於當時在School of Human Informatics 的
吉川研一 樣的研究室.
我朋友畢業後就跟著吉川到京都去了.
PS- 十年一覺黃粱夢, 原來我從沒搞清楚土井研究室長什麼樣!
聽說,只是聽說,聽說當初S咖啡要推出時,曾經討論過要走平價路線、還是高級路線;後來高級路線勝出,現在看起來效果還不錯。(以上完全沒有考據,是我這個愚者從忘記哪裡看到的網路文章所得到的印象,如果有錯請智者不吝指正)
有沒有人要一起支持這片啊?
(我猜會被中國禁,不知道台灣給不給放?)
====
Dear Friend of Taiwan,
親愛的台灣之友︰
Coming soon to theaters, Formosa Betrayed is a political thriller that marks the first time Hollywood cinema has explored the contentious issue of Taiwan's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 and independence from China. Set to open in select theaters starting February 26th, Formosa Betrayed stars James Van Der Beek, Will Tiao and Tzi Ma. With the recent uproar over President Obama's arms sale to Taiwan and the building coverage of the 2010 US Censu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being drawn to US-Taiwan-China politics and the importance of forging a unique Taiwanese identity. Formosa Betrayed addresses these issues and more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make a huge impact on the way the world views our community. It is now up to us to make sure that the true story behind our heritage is seen by as many eyes as possible.
即將在院線上映的政治驚悚片「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 )是好萊塢電影界第一次探討台灣自決和獨立這個爭議性話題的劇情片。這部由James Van DerBeek、Will Tiao(刁毓能)和 Tzi Ma(馬泰)擔綱演出的電影「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 )將從二月二十六日起在美國的戲院上映。最近由於歐巴馬總統批准對台軍售而引起北京的不爽,以及美國2010年人口普查也如火如荼展開,引起越來越多人對美國、台灣、中國三邊政治的關注,並體會到形塑台灣人自我認同的重要性。「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 )正是探討這些議題的電影,這部電影更具有巨大的衝擊潛力,能影響世界對台灣人社會的看法。所以,現在正是我們該起而努力,推廣這部電影,讓最多最多的人們看見我們台灣人堅忍苦幹傳統背後的真實故事。
Though Formosa Betrayed was made by Taiwanese Americans and is the untold story of our elder Taiwanese, it is essential that more than just those that already know the story and history come see the film -- we must encourage ALL of our friends to come and begin to understand the complicated web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 US, Taiwan and China. We need support from ALL AGES in ALL AREAS to not only see this movie but to also bring friends and family to fill those theater seats! High numbers of attendance at our screenings will draw attention and create dialogue about Taiwan in mainstream America and in our own local communities that is critical to increasing support and awareness of Taiwan.
「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 )是台美人拍攝的敘述台灣人先輩先賢的故事,但絕不是已經知道這些故事的人來看就夠,我們一定要鼓勵所有的親朋好友都來觀賞,並且開始了解美國、台灣、中國之間的錯綜複雜的關係網。我們需要各地的所有年齡層的人都來看這部電影,更要呼朋引伴,帶家人朋友一起來,讓戲院場場爆滿!票房成績越好,就能引起更多的關注,從而創造美國主流社會對台灣議題的討論。在我們的社區裡,美國人對台灣的關注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Formosa Betrayed has already captivated audiences of all ages and races in film festivals from New York to LA, San Diego to Philadelphia, Montreal to Sao Paulo, and back, thanks to a dramatic storyline and a talented multi-ethnic cast featuring many Asian and Taiwanese-Americans.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Formosa Betrayed, visit
www.formosathemovie.com , or find the "Formosa Betrayed: The Movie" group on Facebook. From both sites you can watch and read press coverage of the film, from ABC News to MTV to the Taipei Times. More importantly, you can stay updated on cities and theaters where Formosa Betrayed will be shown so you can tell friends around the nation to check it out. We believe NOW is the time to share our story and definitively distinguish ourselves as Taiwanese, separate and independent from China. As our current President said, change does not start in Washington D.C., change starts with us.
由於這部電影的精彩劇情以及優秀的多族裔卡司並極具亞裔和台美人特色,從紐約到洛杉磯,從蒙特婁到聖保羅,「被出賣的台灣」已經在東南西北各地所有年齡層的觀眾掀起旋風,成了廣為流傳的話題。如果您想知道更多「被出賣的台灣」這部電影的訊息,歡迎上網www.formosathemovie.com 或到 Facebook找"Formosa Betrayed: The Movie",那裡有詳細的介紹。您也可以在ABC News 、MTV以及台北時報(Taipei Times)的網站閱讀相關的報導。更重要的是,在這些網站上您更可以獲得電影在各地上映的最新時間表,您就可以轉告在全美各地的親朋好友。我們堅信這是最好的機會,讓美國朋友分享我們的故事並且凸顯台灣人的自我認同,台灣是有別於中國的獨立國家。正如美國現任總統歐巴馬所說,改變不是始於華府,而是始於我們自己!
Sincerely,
The makers of Formosa Betrayed
「被出賣的台灣」電影製作團隊 敬上
P. Ong,
唉呀,差了一年,沒遇到你們。化工系的Mead教授那次也去了嗎?
我也慢慢回想起一些陳年往事,應該可以兜起來了。應該就是那位助手告訴我,土井那些論文裡的實驗是他的合作者做的。沒記錯的話,他說吉川的背景是應用化學。
土井在名大的研究室和他的學術地位完全不相稱,但這在名大好像沒什麼大不了的。野依良治如果沒得諾貝爾獎的話,大概也好不到哪裡去。
終於要上映了...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在台灣上映...
阮學長,
差了一年真可惜.
我後來也下不了勇氣到名大作博士後
(因為日語太差, 不想/敢到東京以外地區)
1997 年的會議是分析化學相關,
Mead 等工程學者應沒有參加.
(Ron Larson 當時也還在Bell Lab)
他何時造訪名大我就不清楚了.
來潑個冷水,不曉得會不會被打。
To The makers of Formosa Betrayed,
必須老實跟各位報告,鄉民不會因為愛國而花錢跑去看ㄧ部電影耶.
就像不會因為愛國而去買ㄧ雙難穿又不舒服的台灣品牌的鞋子一樣.
但是如果你們可以拍出像《Avatar》的磅礡氣勢,那鄉民會挑最豪華的Imax 3D戲院給它好好享受一下, 或是像《變型金剛(Transformers)》這麼有創意的電影,那花個幾百塊大洋是一定要的, 或是至少像《神鬼認證(The Bourne Identity)》這麼緊湊驚悚的諜報情節, 或是最差要有《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的動人劇情及好口碑,這樣掏錢進戲院觀賞影片才有價值.鄉民對於花錢看電影一向斤斤計較.
所以最好你們上映後能夠取得好口碑,這樣或許鄉民會稍為考慮一下是否進戲院或者幫忙放送,在那之前祝你們好運!!
P. Ong,
我忘了是什麼時候認識Mead的,大概是世紀交替左右的事吧?後來和他還蠻熟的,一起幹過些瘋狂的事。如果我會日語的話,可能就不會和他那麼熟了。
阮學長,
我的密大朋友們或許當年已聽爛的我的"京都歷險記"
(京都火車站外找不到計程車願意載我,
求助派出所只聽到大人的一句"No English"
最後找來翻譯,
幫我在紙條上寫下 Kyoto Holliday Inn!
大人立刻滿心歡喜帶我去搭計程車,
還細心的記下車號, 讓我感動不已...)
在京都都如此,
我很怕在名古屋會"丟掉"!
我97年八月回到Ann Arbor 後,
逢人便說,
日本什麼都好, 除了日本人不會說英語!
P.Ong大,
97年的Ann Arbor及附近(例如Novi等)有很多日本料理嗎?
又,如果有機會再回去AA,請通知,當略盡地主之誼.
Dear GG,
若有機會會告知.
我和在AA開日本料理的林醫師夫婦也還算熟!
Formosa Betrayed在影展的口碑是不錯了, 不過我覺得觀眾也要有一定的心理建設:
1. 這部電影其實是拍給美國人看的, 不是拍給台灣人的; 對於美國人來說有第三世界異國的風味就好了(Taiwan, Thailand, whatever who cares?), 對於真正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台灣人來說反而會有種陌生感.
2. 在短短的時間內沒辦法營造戒嚴時期那種"看不見的恐怖", 所以只好藉軍人滿街部署的"看得見的恐怖"來當做戒嚴的符號, 知道台灣那時候戒嚴是怎麼一回事的人, 這部分的歷史精確度請裝做沒看到吧.
3. 製片在召集他的製作團隊時, 有來自東歐的, 南美的, 伊拉克的, 很多人看了劇本之後感動得願意自砍報酬也要參與, 因為他們對於極權統治下的台灣也有共鳴--那也是曾經發生在他們祖國的故事. 所以製作人是認為: 台灣人不應該只把這部片當成"台灣自己的故事", 也要想到在同一時代(甚至到今天還是如此)遭受到極權壓迫的其他國家.
4. 全片是在泰國拍攝, 選擇不在台灣拍攝當然也有考量政治敏感性, 不過主要還是成本考量: 台灣缺乏電影製作的完整設備, 很多設備要從鄰近國家運過來, 考量運費之後不如在泰國拍. (很多好萊塢電影要拍東南亞都會在泰國拍, 長期下來讓泰國當地的電影設備非常齊全)
5. 製作人是在美國長大的台裔, 製作這部片的動機主要是從小跟美國人相處, 發現很多美國人有足夠的教育水準, 也很願意了解外國的事情, 卻缺乏好的管道去建立他們的國際觀(並不是像大部分人所想的美國人太過自大, 覺得美國自己就是全世界所以不用了解"世界"以外的世界), 因此他認為拍一部關於台灣的電影可以幫助這些美國人了解台灣問題.
6. 這部片最讓美國觀眾震撼的是歷史上確實發生過國民黨跨海在美國土地上謀殺美國公民的事件.
7. 劇情中的事件涵蓋了江南案, 陳文成案, 美麗島事件與林宅血案, 要把那麼大的一個時間帶內發生的事濃縮在同一年內, 歷史精確度本來就不能要求.
8. 角色並不是一對一對應現實中的人物, 其中一位將軍是融合了汪希苓和李登輝的矛盾角色, 當然在現實中以當時軍方高層將領的組成, 這是非常不合理的矛盾. 只是對於美國人來說, 能看到當時國民黨內也有開明的陣營就夠了.
以上是在影展看過本片, 還有跟刁製片喝咖啡聊天後整理出來的重點.
關於數學在經濟學裡的角色,我先講一下我的想法:
1.經濟學引入數學模型可以上溯到馬克斯,但是「經濟理論必須要用數學模型來表達」是近三十年的事情。因此,問題不是有沒有數學,而是「是否必須使用數學」。
舉例來說,Econometrica當年創刊的宗旨之一,就是要「不讓數學太難成為期刊拒絕好文章的藉口」,但是現在卻變成反過來,「一個好的故事沒有數學模型的話還是會被期刊拒絕」。
2.至於這樣的發展到底對經濟學好不好?劉老師承認這是一個思想史的大問題。對於這一點,我的conviction是,基於我前面講的兩個優點(能精確表達意思與做出能夠被證偽的預測),「經濟理論必須用數學表達」是好事,也是必要的。沒有精確表達,許多的論戰就會浪費太多時間在次要的問題上;沒有精確的預測與證偽的可能,就會變得跟馬克思主義一樣,變成「一種思想、一種信仰、一種力量」。
至於劉老師quote Blaug指出來「for its own sake」的問題,那是純數學本來就會產生的現象,主要的問題是有沒有人因此認為這些經濟模型不應該拿來驗證、證偽,或者是故意用「莫測高深的數學」來讓人看不懂。如果有此現象,就會讓我前述的優點大打折扣,否則影響不大。
3.沒有所謂過量的數學。
正如一本書的中譯本翻得很差,我們不會說是譯者「中文太好」以致翻得很爛,我們會說他英文太差、誤讀原作者的意思,或者是中文不好,以致無法正確表達。同樣地,數學家學不好經濟學(或物理學等任何其他領域),那是他經濟學不好(或物理學不好等等),不是他數學太好。
4.由於我承認數學化的兩個不可或缺的理由,因此我個人不同意Blaug對於經濟學數學化原因的看法(他認為是經濟學家崇拜數學、希望把經濟學變成社會科學中的物理學、變成社會科學中唯一最接近自然科學的學科)。
但是我必須指出一個現實的狀況,讓大家想一想:在美國經濟學博士最後一年找工作的job market上,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所謂的theorist,也就是做個體理論的人,他們的市場非常小,幾乎出了top 40就沒有經濟系想要theorist。
我個人的猜測是,一個真正好的theorist在數學模型之外,必須能夠用最簡單的話把模型背後的經濟故事講出來,但是這種人大概都在top 10。但是一個沒有辦法用簡單的話把經濟故事講出來的theorist,其他人多半會覺得放在系上也沒有甚麼價值,因此就沒人要。
這顯示,目前的市場實況是「經濟理論必須用數學表達,但是講玩數學模型之後,你還是必須要用簡單的話把你的經濟故事講出來」。
翻譯成鄉民的語言來說,「這不是說嘴砲不重要,而是得先拿數學模型砸死你之後,再來好好嘴砲一下」!
以此淺見,謹供參考。
P.Ong大,
沒試著用漢字再日本用嗎?
我跟一些朋友的經驗發現 英文不能溝通時 漢字很好用
一各朋友不會英日語也光靠和自己自助去了日本好幾趟
(不過如果是去工作就另當別論了.....)
印象中當年去京大食堂吃飯,想試著跟旁邊人搭訕,問一下旅遊景點.居然所有人聽到英文就躲開了 @_@. 後來跟京大畢業的日本同事聊起 ,他也很訝異自己的學弟這麼不爭氣 (茶)
有人分享了這麼一招:只要學會一句”我來自台灣,不太懂日文”,不管是用說的還是寫在紙上,日本鄉民就會開始跟你玩比手劃腳遊戲.
漢字的話,畢竟是兩種語言...
Ca,
我也知道可用漢字,
但是Holliday Inn 應該也只有假名書寫方式吧?
事實上當年京都之旅很令我滿意,
開會到第三天溜出來玩時,
到車站旁的"旅客按奈所"就有英文流利的職員,
拿著他們的英文版地圖,
搭地鐵與巴士就玩的不亦樂乎.
逛歷史古蹟時比日本人還感動!
(開會前一天到達時正好5:15 P.M. 按奈所職員下班了!)
GG,
林夫人歐陽女士以前的餐廳是在downtown的那ㄧ家,
幾年前轉手, 新開的是別人後來帶我去的, 我記不起來名字地點. 可以問Bernie 杯杯.
日本人英文很爛是事實
我一個日本客戶是東大的,英文聽跟說的能力大概只有我們國中程度而已(不過,東大畢業的,真的很聰明...)
不過,我也去過日本很鄉下的地方(就是幾乎沒有國外觀光客)
我從沒遇過P.Ong說的那種情形
反倒"每次"熱心的計程車阿伯都不停地跟我用日文聊天
BUT 我的日文程度只有能認出五十音這樣而已 Orz
P. Ong 大,
在downtown的話,那我大概知道是哪家了...
---
日本的確很厲害,以前公司名字假名變成(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聽來就粉好笑. 有點像"修理(台語)斗,趴咖斗"
蘇起辭職得太晚(家博(J. Bruce Jacobs))
……
就連國民黨內的政論家都表示,蘇起失敗的原因之一是他意圖討好敵人。所以他(2005年11月)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演講時,一再重複中國的口號,卻沒捍衛台灣的利益。……
此外,蘇起常諉過於人。即使在他擔任不同政府要職時,曾深入參與前總統李登輝與中國的談判,但是他在2009年出版的英文書《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一條尾巴搖擺兩隻狗》,不曾對李登輝說過一句好話,反而責怪李登輝和繼任的陳水扁造成台海局勢艱難。例如,他宣稱1994年中國強盜謀殺台灣旅客的千島湖事件,以及李登輝接受司馬遼太郎的訪問,都「傷害對岸(中國)人民的感情」(51頁)!他對台灣罹難同胞的關懷何在?
從上述書中內容看來,蘇起對台灣不甚了解。他在書中兩次誤提葡萄牙曾統治台灣(285頁)。他還提到,絕大多數民眾都是「沒有知識的鄉下選民……也許根本沒有自己的意見。」(212頁)他在書中對外省人、客家人和原住民的想法表達關切,但卻沒有提到佔台灣七成五人口的福佬人(285頁)。蘇起顯然不曾與台灣福佬選民交流。
……
美國調查組稱已查明攻擊谷歌的程序碼編寫者
"報導援引該研究員的話稱﹐一名30多歲的自由職業安全顧問編寫了部分程序﹐該程序攻破互聯網瀏覽器將間諜軟件插入計算機內。
報導稱﹐中國官員能夠優先獲得這位編程者的工作成果﹐此人還將部分程序發表在一個黑客論壇裏﹐並稱他正對此進行研究。"
---------------------------------------
呼之欲出啊。
從“熊貓燒香”案看中國黑客網
"網絡專家們說﹐黑客論壇很有可能成為中國政府有力的黑客招聘場所﹐中國政府正日益擔憂其自身的網絡安全。事實上﹐據一名正式參與傳播“熊貓燒香”病毒的人說﹐他後來被中國警方僱傭﹐從事了侵入互聯網用戶電腦帳戶的工作。這一說法無法得到獨立消息來源的證實。
中國對它是黑客天堂的說法嗤之以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絡局的官員彭波二月中旬對國有媒體說﹐中國政府從未支持或參與過網絡攻擊﹐也永遠不會這樣做。他說﹐事實上中國是遭受全球黑客攻擊最嚴重的國家。"
朝鮮人口普查:平均壽命縮短 健康惡化
"朝鮮最新普查數據顯示﹐該國人口規模擴大、老齡人增多、健康狀況下降﹐同時其號稱百萬的軍隊可能不足70萬人。
朝鮮政府於去年12月發佈了2008年進行的普查的結果﹐稱其人口攀升至2,400萬﹐上一次普查是在1993年﹐人口為2,120萬。
朝鮮百姓在朝鮮勞動黨建黨65週年紀念活動上高喊口號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公佈了更多細節。該基金會幫助朝鮮進行了此次普查﹐並派出了五支觀察員小組進行監督。這項數據令外界難得地從統計學角度瞭解朝鮮﹐朝鮮政府幾十年來一直拒絕公佈有關該國的絕大多數信息。"
ACE,
那review讓我笑了。
92確實是他人生的高峰沒錯。
以研發世界最大無人飛機 展翼尺寸同波音737
"以色列研發號稱全球最大的無人飛機,展翼尺寸與美國波音公司生產的波音737客機相同,最遠航程為數千公里,可達波斯灣。
這款名為蒼鷺(Heron)TP型的無人駕駛飛機,是由以色列航太公司(Israel Aerospace Industries, IAI)研發。不具名的以色列空軍軍官說,蒼鷺最長飛行時數可連續飛行20小時。
除肩負偵察重任,這名軍官說,蒼鷺還可從空中發射飛彈摧毀目標,其最大載重量可達數百公斤,以便執行遠距離任務。"
中央社把以色列飛行機Heron譯做「蒼鷺」,相當不恰當。
Heron泛指一切
鷺科 (
Ardeidae )鳥類,而蒼鷺(Grey Heron,
Ardea cinerea )只是其中一種。
全球約63種的鷺科動物中,台灣常見約7種,一般人並不區分其中差異,而以「鷺鷥」統稱。所以Heron應譯做「鷺」或「鷺鷥」較佳。
我倒沒遇到過日本學界英文不好的朋友,
我還抱怨他們英文太流利,
讓我失去學日文的動機.
東京地區的運輸服務人員英文也不錯.
聽說警察大人也不少會講英文.
我的感覺是他們的英文程度很兩極.
但似乎是台日韓中東亞四國
(甚至含越南, 但越南學者另外法文也很好)
共有的特徵.
翼展26公尺還是比
Global Hawk 小一號啊(雖然Heron全長有多一點點), 但是Global Hawk應該還是目前最大的UAV.
另外Global Hawk可以飛行36小時, 巡航速度650kph也比Heron高出一大截(Heron的速度我覺得可能有誤, 234kph可是活塞螺槳引擎的速度, 現在應該不會回頭用活塞螺獎引擎來做這種大型UAV)
找了一下wiki, 新聞說的應該是這隻
Heron TP(Eitan)
大小看起來還是介於Global Hawk跟
Reaper 之間的UAV, 還比較接近Reaper一點, 不過續航力如果真有70小時的確是非常了不起.
速度方面那個報導顯然寫錯了, 用渦輪螺槳引擎不可能只能飛到234kph.
技術上用這東西不太可能突破伊朗的防空網, 在這個時候大肆報導並暗示可以攻擊伊朗只能說是政治作戰.
"UCAV vs. 有人戰機"目前的比數是
0:1
Joseph Wang,
我會建議有心要往上研究經濟學的,要把你的上一篇留言認真讀一讀!
其實我自己也已經不太有興趣討論經濟學數理化的問題。經濟學數理化的好壞發展,基本上取決於經濟學界的everyday practice。在二十幾年前,我會覺得Blaug的擔憂以及這個大爭論有其意義。以目前的發展來看,我是認為整體在往一個健康的方向發展。用很狹義的學術發展概念來看,就是做很厲害數學的,跟不太用數學的(我自己舉手),都能找到合適的期刊發表研究結果。既然如此,與其爭論純粹理念面的方法論問題,不如更集中精力在實際問題的研究上面。
Targus的想法跟我一樣,應該是兩款Heron當中比較新也比較大隻的那一款。
那個錯誤報導,不知道是不是從
2007年的消息 來的。2007年的那個消息裡頭,提到以色列打算做出世界最大的UAV,當時的翼展預定是35m,跟Global Hawk同一等級。現在看來實際上有縮水。
另外,
737 尺寸也有很多種。
不管怎麼樣,如果單純拼翼展,
Helios 應該是冠軍。
我覺得這次五都提名以後,好幾位會需要
這首歌 來療癒一下。
KUO,
蝙蝠會在發射定位聲波時收縮中耳內的肌肉,讓自己暫時失聰,以免被自己所發射的聲波震聾;而當聲波反射回來時,肌肉已經放鬆,就可以「看見」了。因此合理的推測是,這個八卦的主角是蝙蝠。
接下來要問的是,有沒有區長府變成蝙蝠洞的八卦?
「放棄退選新北市」聽起來像要參選到底XD
阮,
咖啡館本日最機車直接頒獎,接下來大家都只能爭第二名了XDDDDD
私密回應
其實以色列的任何對武器研發成就的宣揚,都應該當作一種工商服務來看待。
稍微注意國際軍火市場動態的大德應該都知道,該國的行徑就是把研發系統分拆或減級包裝後加以出售,以其「面臨環伺強敵,所以產品當然可以立即投入實戰」當作品牌形象,故在中美俄等大咖包夾中算尚佔有一席之地,而且屢屢可以同時當作假想衝突二方的供應商(如海峽二岸、土耳其及希臘(也是海峽二岸?)),更是發揮猶太人的商業能力到極致的一個象徵啊。
奇怪的做法,
馬滿意度 研考會首次不公布 ,這樣不是更欲蓋彌彰嗎?
更有趣的是,好像沒有其他媒體有報導這件事情
整體民意調查報告在研考會網站可以看到,
民眾對政府施政滿意度調查
其中不滿意度最高的是『治安』不滿意度66.6,次高的是『處理天然災害』不滿意度57.4,第三高的是『社會福利』不滿意度42.9
整體而言『滿意度』42.7,『不滿意』35.0
不過看完整個調查報告,我想我要是學校老師,應該會把調查主持人當掉
我來交功課:
3D立體效果
>>即使找到了專屬細胞,仍無法解釋這個『中央眼』的這個現象,究竟是天生,還是後天訓練得來的。到了1975年Blake與Hirsch 展開了新一輪的貓眼視覺實驗,才更加確定像差敏感細胞確實是經過後天練習刺激所生成作用。這個實驗讓一生下來的幼貓就戴上單眼眼罩(因應保護動物人士的要求,眼罩左右輪流戴,以避免後天性眼盲)。使幼貓從來不用雙眼同時對焦的注視物體,讓大腦皮質區內的雙眼敏感細胞無法受到刺激而生長,從而再利用David Hubel與Torsten Wiesel 的實驗方法,證實在這些戴眼罩的幼貓腦中找不到這些雙眼敏感細胞。反之,有正常雙眼立體感的貓,就可以找到這些雙眼敏感細胞。
(天呀! 我居然把貓記成猴子)
德古拉,
(舉手發問)可是這樣來看,立體感好像還是可以說先驗存在,後天的經驗刺激有點像是開箱的感覺。
德古拉,
謝謝!還沒看完,不過「十九世紀末David Hubel與Torsten Wiesel」是錯的,這兩人是1981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不是十九世紀末的人。
中國怕什麼?
"作者引述常駐北京的政治分析員墨儒思(Russell Leigh Moses)的話說,中國政治圈現在想的是「我們需要再極權到什麼程度」,而不是「我們該怎麼引進西方式民主」。在國際關係上也表現出一種趾高氣揚與磕磕絆絆並存的態度。"
"最近幾個月,北京一直對內加強鎮壓,對外不斷強硬表態。觀察人士對於中國這一進攻姿態的原因和影響感到迷惑不解。
許多人士認為,中國的做法有些出格,將來會越來越難對付;另外一些人士則認為,這還是屬於過去30年來的「放」和「收」的基本模式,也就是說進一步,退兩步。"
啊,作者自己也提到了。
有一個神經學的假說:
大意是:腦中本來就有那些特殊的神經細胞,
只是沒受到刺激不會分化,
一但刺激以後,就會開始分化特殊的功能!
這個假說目前在中風和一些因後天影響的腦病變,
有看到一些證據,
不過目前還不能確定,
刺激不能引發分化時間點在哪個時候!
台大自己又提供了媒體好素材,不知道明天台大學生會不會又被鞭一鞭?:P
陳文茜:氣候安全應為國安層次
"陳文茜中午出席試映會時指出,她如果是總統,她會將國家預算重新分配,尤其是國防預算與綠能預算全部對調,並加強對綠色能源的投資。"
---------------------------------------
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
國民黨真是偽善共和國。
看到高爾,陳文茜必有啟發。
有全球數一數二又無視污染的排放源在旁,
把全國預算拿來搞綠能都枉然吧?
阿宏,
今天得到當事人的同意,代為回答。
不是,Vogel只是她的口試委員。不過,
這本書 在從教材變成書的過程中,她是助教,因此和Vogel有過許多討論。
日鳩山內閣支持率首度跌破4成
"日本「朝日新聞」今天公布所做的最新民調顯示,鳩山內閣的支持率續跌至37%,這是鳩山上台以來首度跌破4成支持率。
朝日新聞20、21日兩天所做的全國電話民調顯示,鳩山內閣的支持率為37%,低於5、6日所做民調的41%。不支持率為46%。
有關執政黨民主黨的幹事長小澤一郎的政治資金問題,高達81%的民眾認為小澤應該在國會中說清楚、講明白。民眾追究此事的聲浪仍大。
鳩山內閣支持率在去年12月時,從11月的62%暴跌至48%,之後持續下跌。"
臺大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尚賢表示,臺大享有最豐富的資源,他鼓勵臺大學生思考「憑什麼拿得比別人多?」、「先拿了,如何連本帶利還給社會」
是不是應該鼓勵其他沒有享用台大的人思考,憑什麼讓台大學生拿走更多?台大學生少了這份便宜,也省了李教授費神怎麼連本帶利歸還的問題。
其實台大學生的回應可以很簡單:
「(如同某些公務員)不滿就考進來啊!」
「這些都是辛苦得來的。」
如果拿更多的還心安理得、泰然自若且揚揚自得,
那不走後門進台大的學生實在沒必要去想回饋等問題。
臺大會計系教授林蕙真則說,很多臺大生很聰明,但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她年輕時曾因調皮的男學生處處唱反調,因此被弄哭了。後來因為調皮的學生課業表現不佳被當,她還給予補考機會,想不到促成長久的師生緣。
.........................
林老師在講我嗎?
其實不讀台大
還真的不知道「台大的學生拿了很多資源」的這個簡單的事實
我知道版上有很多台大人
也有很多在國外大學取得學位的優秀學者
所以你們的眼界真的比較開闊
但一般大學生可能感受不到與台大資源的巨大差距
(備註:地理距離/社經地位都可能是原因)
其實台大的資源,「嗯~~ 我也是看了報紙才知道的」(誤)
補充一下,只有調皮、被當跟補考自行對號入座。其他皆不符。
為什麼電台大學生會成為一門顯學?
不過就個人經驗
電台大學生得到的成就感的確比較高
Fumio,
如果陳文茜能讓中國的國防預算與我國的綠能預算對調,我發誓全台灣走透透替她拉票選總統。
foreman,
可是查票的重點好像應該是"弄哭"與"長久的師生緣"ㄟ。
糟糕,我開始有不太符合倫理道德的想像了!
果然看摘要文章會有偏見XD
黑都醜
不知道在日本流不流行電東大生?
拿這個問題去問日本朋友,
只換來無法理解的表情。
中國會流行電北大生嘛?
法國會流行電巴大生嘛?
........
To 館主:
我得到的資訊是說雙眼視覺是立體感知的充分條件,但是還有後天心理的學習,例如物體的相對移動,光線和陰影,三度空間排列,物體排列密度等來建立對於整個空間立體(深度加遠近)的感知。嗯...這樣確實還不夠嚴謹,有得到更嚴謹的理論再跟各位報告。
To 宗次郎:
確定是因為看摘要文章的關係嗎?
電巴大生是一定要的,因為巴大生擺明了就是被巴大的...(偷偷問一下,在咖啡館耍冷會不會被驅逐出境?)
用維基百科搜尋「哽咽」,果然幾個政治人物掉出來。因此碰巧打開其中一位幾度哽咽人物的詞條:
李文忠 。
以維基百科詞條的水準而言,這個詞條編寫的非常差。除了政治文宣內容充斥外,一些噴飯的神話似乎應該分享包括兩位館長在內的老人家們:
1985年5月因要求普選台大代聯會主席,遭校方予以留校察看處分。1986年因在台灣大學校園推動普選而被校方退學,此即台灣學運史上有名的「李文忠事件」…
李文忠事件,翻開了台灣八零年代學運史的第一頁。…
台大代聯會開會表決普選提案時,李文忠和同學們,就穿著上面寫著「普選」的T恤,在椰林大道上遊行聲援 遊行前,校方已經傳出消息,敢出來遊行,一定嚴加懲戒,甚至退學。 結果,李文忠以首謀被校方懲戒,兩大過兩小過,加留校察看。…
最後,校方無法再忍耐了,雖然那學期他並未選修英文,但校方仍然以李文忠英文三修不過退學。 李文忠開始在傅鐘下絕食抗議,宣布絕食的第二天,台大組成九人教授調查小組,以八比一的壓倒性投票反對校方以莫須有罪名將李文忠退學,不過,教授們的決議旋即被校方推翻。
我回來了
又環了半圈台灣
不過奇怪的是
高雄墾丁花蓮一路上我怎麼沒見到大陸客呢?
(台東跳過的原因是我訂不到房間Orz)
館長
> 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她如果是總統......
哈哈哈~你很激動啊~~~~~
深呼吸 冷靜冷靜
過年前有一天晚上在101外頭等人, 一個小時之中來了三個中國團, 四個日本團, 中國團都是坐大遊覽車, 每團應該都超過三十人, 日本團都是坐小巴士, 有兩團人數是個位數, 另外兩團是十多人, 後來上去101, 幾乎全是中國與日本觀光客, 其他外國人與臺灣本地人零零星星。
法輪功學員照例在101對面舉起大旗, 每當有中國團下車時, 還有一位女性學員趨前向每個人喊話。
春節期間在台南新光三越西門店逛街, 發現專櫃小姐可以很熟練的講出人民幣匯率, 立刻換算價格給中國觀光客, 並且說明如何辦理退稅, 顯然中國觀光客並不罕見。
夢夢,
其實我是替坐在總統府中的那位激動縮。
indefensible,
你在高雄是不是跳過以下幾個點啊?
白天:西子灣、英國領事館、蓮池潭
晚上:六合夜市
猜看看,google以下幾種哽咽法,誰會在個別哽咽法中勝出:
語帶哽咽
數度哽咽
哽咽道歉
激動哽咽
輸入「哽咽」會出現三個提示,兩個是哽咽的詞義,剩下的那個⋯ Google太不給區長面子了!
關於視覺的很多功能都是在出生後才發展的
立體感是其中一個
畢竟再肚子裡
infant無法看到也無法想像立體感是甚麼
現在沒課本
不過我記得立體感必須在半歲之前develop
不然就永遠沒有了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有些先天性的斜視
在有些 center是主張儘早手術(一歲以內)
因為大腦發育不能重來
不過立體感是有程度的不同
小兒眼科檢查立體感就是看蒼蠅跟圈圈
基本上只要兩眼有一點fusion就可以看到蒼蠅
但是最後三個圈圈就有點難
必須要兩眼binocular vision都是用黃斑部在fixation才有辦法看到
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可以用立體感測詐盲
因為病人以為立體感跟視力是兩回事
在很多動物實驗
好像有貓跟猴子
如果早期讓眼睛只用一眼看
在LGN 146層(對側來的fiber)會明顯變薄
其實立體感是來自兩眼的input角度稍微不同
但是其實六公尺以外的東西就角度幾乎一樣
我們是依靠經驗看東西的大小清楚程度來決定有多遠
另外avatar使用另一個視覺功能產生立體感
我不知道電影介紹是不是有講過
就是旁邊跟後面的東西(反正不是重點的東西)都是模糊的
我們看東西時除了專注的focus以外的東西都是模糊的
一方面是因為只有黃斑部能產生高解析度的影像
另一方面我們的cortex也發展成一次只會專注一樣東西
舉例來說
你現在在看電腦螢幕的同時旁邊的其他東西都是模糊的
除非你把眼睛轉過去看
用這種方式
我們會覺得這個電影有更接近我們平常看東西的方式
所以覺得更立體了
另外avatar用的應該是偏光鏡
所以你如果把頭歪一邊
偏光鏡無法濾過另一眼的影像
那眼鏡就跟沒戴一樣
-------------------------------------------
這是眼科專科醫師立體感的解說!
不知道館長和館友有沒有其他的疑問!
原廠維修 工錢比零件貴50倍
實在不懂這有什麼好"氣得跳腳"的, 30元的零件給你你自己會換嗎?
太多台灣人欠缺對技術和勞務的尊重, 只有看得到的東西才值錢. 也難怪台灣電視劇永遠會有這樣的情節: 原本治不好的病, 某一天突然得到有錢人出手義助, 要求醫生用"最貴最好的藥"把可憐的病人治好, 然後劇情就有了大轉折....
原來不管是阿貓阿狗醫生還是鑽研一輩子醫術的高明醫生, 只要能弄到"最貴最好的藥"就可以把人治好. 而且這個"最貴最好的藥"台灣很多醫生聽都沒聽過, 只有劇中什麼都醫的那個醫生稍微耳聞, 要送到"美國"去才可以用那種"最貴最好的藥". (有錢人當然又把鈔票掏出來, 把病人跟那個醫生一起打包送到"美國"去, 這醫生平常是沒別的病人嗎? 喔, 根據台灣電視劇的邏輯, 我想那個醫生只要一次開個其他病人半年份的"不是最貴最好的藥"就解決了)
.....喂, 這個"最貴最好的藥"怎麼看都像是FDA還沒核准的鬼東西, 送到美國去是幫美國藥廠做人體實驗吧?
醫生的醫術好像從來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沒有"最貴最好的藥". 沒有健保的時代電視劇這樣演, 有健保的時代電視劇這樣演, 健保快破產的時代電視劇還是這樣演......
看來唯一的解釋就是: 台灣人的觀念中真的是只把醫生當成賣藥的.
回應一下 Targus
以前家中還有進口車時,
曾經認為原廠報價太貴,
跑去附近熟人的廠清積碳,
結果最後汽門裝不回去,
那家廠也只好去找原廠的人來裝.......
另外,這樣的「物化」視野,
也難怪每次解放軍要買個啥,
一堆人就跑出來喊完蛋了。
孫文的創黨精神,就是「看報紙才知道」。
由此可知,區長屬於正藍,因此目前的先生府,別名「正藍宮」。
最大無人飛機之
綜合二十二日外電報導 。有人能找到外電原文嗎?難道Heron TP真的是目前地球上現存最大的UAV?還是說Global Hawk不算UAV,算是UFO?
(沒想到在Google輸入UFO,會出現創黨精神指標)
回應Targus跟Fumio,現在討論的事情,似乎有呼應到前面「貴的比較好」的神經經濟學。
to Hiankun
那「正藍宮」有沒有黑面巧克力 媽祖?
黑都醜,正藍宮的事情,得問廟祝金普通...
另外異想天開地想到,日本應該想辦法養殖鯨魚(if not impossible),這樣以後在自己的養殖場捕鯨,澳洲應該就管不著了。
美國國會稱豐田誤導公眾
"豐田週一表示已收到一家美國聯邦大陪審團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發出的傳票﹐兩者都要求提供與豐田普銳斯(Prius)汽車意外加速及其制動系統有關的文件。
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House Energy and Commerce Committee)致信豐田美國銷售部門負責人蘭茨(Jim Lentz)說﹐文件顯示“豐田一貫否認電子缺陷是突然加速事故原因的可能性”。信件由委員會主席韋克斯曼(Henry A. Waxman﹐民主黨﹐加利福尼亞州)和負責監督與調查的小組委員會主席斯圖派克(Bart Stupak﹐民主黨眾議員﹐密歇根州)簽署。
委員會另外還向美國運輸部長拉胡德(Ray LaHood)發出一封同樣由韋克斯曼和斯圖派克簽署的信件﹐表示擔心聯邦安全監管機構“缺乏評估汽車電子控制缺陷所需要的專業能力”。"
駕豐田撞人3死判8年 美方將重啟調查
"美國一名男子在2006年開車撞上另一輛車導致3人死亡,法院以車輛殺人罪判刑8年。新證據顯示,車禍可能是因豐田Camry轎車瑕疵導致突然暴衝。檢方同意將對車輛重行檢查。"
歐洲國家掩蓋債務真相惹擔憂
"對希臘等陷入困境的歐洲國家可能無力償還債務的擔憂開始將投資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另外一件值得非常擔心的事情上:歐洲大陸各經濟體可能是利用了複雜的金融交易──有時是秘密進行的──來掩蓋其債務和赤字的真實規模。
投資者長期以來對歐洲國家政府激進的記帳方式都熟視無睹﹔這種記帳方式是為了滿足歐元區的預算上限。在提交給歐盟統計局(Eurostat)的報告中﹐葡萄牙把對里斯本地鐵的補貼列為股權。希臘則堅持把大部分軍費支出歸為“機密項目”﹐因此排除在赤字計算之外。
如今﹐有跡象顯示希臘的預算在未來幾年中可能會通過收取多年期的銀行交易利息而進一步得到控制﹐這使得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被遺忘已久的、雅典等歐元區國家首都為減小預算赤字進行的金融交易。這些交易中有很多涉及到貨幣互換。舉例來講﹐在貨幣互換交易中﹐一個國家可能會借入其他國家的貨幣﹐利用一種衍生品來抵消匯率波動產生的風險。不過這樣的工具也可能被用來人為地篡改現金流和債務數據﹐以便滿足債務和赤字限制。"
"是否存在其他秘密的衍生品交易?歐元區國家政府沒有義務披露所達成的協議的確切本質﹐這使投資者幾乎無法識別與之相關的潛在風險。直到2008年之前﹐歐盟統計局都允許利用這類交易來調整債務數據。
歐元區國家有著利用各種奇特手段來使債務和赤字數據看起來良好的豐富歷史。歐元區的規定要求﹐政府要將債務保持在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 60%的水平﹐年度預算赤字不超過GDP的3%。"
台灣第四季度GDP增幅創下5年半新高
"台灣經濟去年第四季度重現強勁增長﹐結束了此前連續五個季度的萎縮﹐當季本地生產總值(GDP)較上年同期增長9.22%﹐增幅創下五年半高點﹐主要受強勁出口和私人消費推動。"
±2℃首映 周美青等名人力挺環保
")「±2℃紀錄片─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今晚首映,負責統籌製作的媒體人陳文茜透露,總統府今天致電表示總統夫人周美青也想盡一份力,盼帶這部片到各地宣揚環保概念。
「±2℃紀錄片—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是第1部紀錄台灣氣候變遷的紀錄片,今晚在台北市中山美術公園旁的舞蝶館舉行首映。五院院長吳敦義、王金平、王建(火宣)、賴英照、關中,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以及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等人,都到場支持。"
------------------------------------------
"如果她是總統"要開
總統府月會 囉?!
FT社評:與“中國標準”過招
"中國對科技公司的政策表明,它知道如何讓市場向著有利於自己——但不利於他人——的方向傾斜。
10年來,北京方面對信息安全產品(如加密軟件、智能卡和安全路由器)的生產商提出越來越苛刻的要求。強制認證和國內技術標準的要求,實際上強迫供應商與政府部門分享自己的技術。有意獲利於中國市場快速增長的外國企業除了服從外,沒有什麼選擇。
中國領導人明白這一點。人們有充足理由認為,他們的政策是一種有意識的戰略,旨在利用中國的經濟實力來左右技術標準,造成企業若不遵循中國標準就將付出過高代價的局面。"
"更為陰暗的影響在政治方面。舉例而言,中國政府對加密技術掌握得越好,其審查部門就越能輕易破解加密保護。"
中國經濟的泡沫有多大
"去年,在其它國家陷入衰退之際,中國經濟增長了8.7%。然而,隨著農曆新年假期的結束,圍繞以下問題的分歧正在形成:中國政府為渡過全球低迷期而實施的刺激方案,將會產生何種長遠影響?
雖然在有些人看來,中國在基建和城市規劃方面的投資具有前瞻性,並將為新一輪增長奠定基礎,但其他人擔心,去年的複蘇其實是建立在投資泡沫上的海市蜃樓。對於脆弱的全球經濟而言,這個問題同樣關鍵。如果中國的複蘇夭折,全球其它地區很可能受到拖累,從而陷入“雙底”型衰退。"
(親愛的經濟學家) 如何讓女兒不買糖果?
"我覺得有三種選擇。你排除了沒收這種選擇。第二種選擇是通過增加或減少你女兒的零花錢,來鼓勵她減少糖果消費。這種辦法的麻煩在於糖果消費可能很難監控。第三種是承認失敗,讓你女兒自己選擇。糖果有成本也有收益,與你相比,你的女兒似乎是一位更好的經濟學家。"
---------------------------------------
這一則的討論,與消費券是相通的,只是消費券的問題是:如何讓大家要買糖果(而不儲蓄)?
可不可以提供現金與存款的轉換呢
比如以1元現金換1.2~1.5元的存款
存款可能限定用途或限定使用時點
操作議題塑造輿論,讓參與的人穿上小鞋子,讓膽敢不參與的人戴上大帽子,這種能力陳女可算是台灣第一好手啊。
周美青還去啊?夫人您是不是已經熱情參加太多後來被證明是虛假的活動了?還是共同參與虛假的事物也是您的熱情來源之一?
阿,我真的不是說您嫁給馬總統這檔子事,我是說職棒啦。
還有,我也真的不認識那個在旁邊大啃巧克力的那個人喔。
貨幣互換交易是 cross currency swap ?
求教 千羽宗次郎
目前炒作的[3D電視]
似乎有些人特別容易產生所謂的[3D暈眩]
請問成因主要應該是???
為什麼有人特別容易產生呢???
而且據說電影與電視在觀賞時的條件上完全不同
例如前者在漆黑的環境中而且螢幕相對較大
而後者在明亮且螢幕相對較小(一般人了不起買個42吋的)
這樣的前提下,是不是[3D電視]比[3D電影]更容易產生[3D暈眩]???
"如果具國民黨籍不等於正藍,那誰才是正藍?我認為「正藍」不只是個標籤,而是種理念或理想,所以須回歸到孫中山先生創黨的精神"
現在好像不流行講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了吼
留下一個孫中山,有點孤單呢
還是對岸的排頭比較長
科學發展觀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
講到排祖宗八代的事
小刀應該可以排出蠻嚇人的愛新覺羅第幾世
前幾週因為打點小工
研究起什麼正黃,鑲黃,正白,正藍,鑲白,正紅,鑲紅,鑲藍(據說是照這個排序)
連中文都看得霧煞煞
還要翻成英文給老外看
真是苦啊
不過既然正藍只是一旗
又不是排序最高的
愛新覺羅家八根旗都有
小刀就多做幾根出來賣啊
不用搶得那麼辛苦
也不用老是騷擾孫老先生
Back to Basics for Toyota; A new 'Smart Pedal' braking system will cut engine power when the accelerator and brake pedals are both engaged.
Akio Toyoda. Wall Street Journal (Online). New York, N.Y.: Feb 23, 2010.
"Since last June, when I took over as president of the company, I have personally placed the highest priority on improving quality, not quantity. All Toyota vehicles bear my name. When cars are damaged, it is as though I am as well. I love cars, and I take the utmost pleasure in offering vehicles that our customers love. I, more than anyone, want Toyota's cars to be safe, and for our customers to feel safe when they drive our vehicles. "
----------
Japanese Nervously Await Testimony
"Despite inflammatory headlines in some publications, there are few signs for now that indicate the Toyota issue will become a serious bilateral problem similar to bitter trade disputes that colored Tokyo's relationship with Washington during the late 1980s and 1990s. Experts say that is because few are concerned that the current problem at Toyota will affect business of other Japanese companies in the U.S. or other big overseas markets. In addition, Japan's reliance on trade with the U.S., albeit still huge, has declined in relative terms as a result of the rise of China and other Asian nations. Of Japan's $595 billion in total exports last year, China represented 19%, while the U.S. accounted for 16%. A decade ago, 30% of Japan's exports were bound for the U.S."
制衡獨大 多校擬組「防台聯盟」
台大電機系學生超過一千人,幾乎是「中字輩」大學的總和。但分到每個學生的資源非常少,「博士生可能連一個專屬的桌子都沒有,簡直荒謬!」
------------分隔線------------
台大學生明明分配到的資源比較少
為什麼還要負責被
「電台聯盟」 電?
在大學唸書的目的之一是找尋人生的方向?
還是這是一考進台大就必須具備的條件?
顯然孫教授認為學生找不到人生方向是學生自己的事,與老師無涉。
驗證碼:wexegy
克魯曼這麼機車原來都是老婆害的
she focusses on making him less dry, less abstract, angrier
美評估:台灣戰機 能打仗的不多
這分報告是應美國國會要求而提出。依國會通過、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去年十月簽署的《二○一○年度國防援權法案》,美國國防部應在三個月內,就台灣空防現況、展望、如何強化台海空防等事項,向國會報告。
此一報告未提及台灣積極爭取的F-16C/D戰機。但報告的結論之一是:國軍需要新機種。
在大學唸書[有可能]找尋人生的方向
但迷失人生方向這件事
是不分年齡的普遍現象吧...
退休後茫然閒賦在家的
兒女成家立業後的父母
屢次碰壁的失業人口
經濟蕭條下的畢業生
雖然在工作但失去方向的受薪層...
雖然小生不在風暴圈
但看到大師一下要學生立大志當大腕
一下又要學生幫媽媽洗碗
一下又建議最好拿鐵飯碗
亂可悲一把的
要大學生攪清楚人生方向不太容易啦
我都快不惑之年了
還是常常大感困惑
最近申請學校被放在後補waiting list
還要補交報告
大大地覺得迷惘啊
順利燒錢回來
也不知哪一年才還得清債務
以後想回高雄找頭路
看看104卻發現沒有太多我這行能做的
大概只能繼續漂流異鄉,勉強度日了
不沉的航母,还是飘摇的艋舺
"没有人去想什么意义。面对人民币,连义气也不用讲了。能活着就是最好的意义。如果阿凡达能让我们开心,那么就让孔子见鬼去吧。所以,阿凡达对美国以外国家是一块试金石,测试一个共同呼吸了几千年的民族至今是不是还有牢固的精神纽带,如果有,这个国家的艺术家是否能够触摸到它们。在台湾,有那么一部电影能让人们暂时忘记阿凡达。单凭这一点,我们太他妈尊重台湾电影人了。
而中国电影,已然接过中国男子足球的破枪。他们今天对着天上的阿凡达,明天朝着云端的爱丽丝梦游仙境,飞机乱打。
台湾电影人也许会给我们出主意:大陆人可以说到一块去的点儿也不少啊!你们生活的都什么操行啊,买不起房子,找不到工作,赚不到什么钱,生了病要花很多钱巴拉巴拉巴拉。
额,不好意思,你说的这些题材在我们内地,不能拍耶。"
這位先生的"第一代台客都在思念大陆"讓人難以瞭解
這第一代是西荷時期?
還是鄭氏?
還是明治大正?
還是國民政府?
台灣人現時的不安全感不是沒有地大物博的原鄉
也不是什麼地緣政治上的尷尬位置
而正是沒事一天到晚跑出來嚇唬人的老共
艋舺「起義」,今天...
"七、八千萬的投資代表的是什麼呢?
你可以看到,七、八千萬元拍出來的電影,和一千多萬的「小品」電影是不太一樣的。...用七八千萬拍出來的電影就有了場面:因此你可以看到電影裡面萬華數百個角頭火併的大場面、可以看到有板有眼的打鬥鏡頭、特效,可以看到整個被重建出來的艋舺、以及台客「風格」……
我的朋友李烈、豆子,他們應該都很清楚。只有在台灣站起來,票房進到台灣的國片賣座歷史前三名,這部電影才能生存下去。
這也是為什麼,台灣一直沒有出現這些起碼六千萬以上的電影或電影投資案,最基本的原因。保守一點的電影規格,就只能是「聽說」、「冏男孩」這樣的小品電影,或者是其他侯孝賢、蔡明亮這種有歐美通路的藝術電影。換句話說,台灣的「商業」電影做不起來,實在是和這個「高門檻」息息相關。"
阮: 從那些圖上看起來,台灣人和南北中國人都不太像,最接近的好像是菲律賓人。(純外行看圖的瞭解)
橘,
引文請保持適當長度(除非原文甚短,否則避免超過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並且以引號做明確區隔,以免使人誤解發言人。
呃...不好意思
我下次會注意
不過我貼的這兩篇文章內容都是引用文章內的,沒有我自己寫的部分
所以沒想到要加引號
下次會加上
橘,
另外若是原文為長文,也請維持引文在3-5個段落以內。
館長,
好的。
橘,
謝謝。
(不過就是因為沒有自己寫的部分,所以更要避免引人誤解。)
千羽宗次郎,
謝謝你跟德古拉提供的資訊!
這樣看來,康德知識論認為人的立體感知是先驗的,這個觀點並沒有被真正推翻,不過應該可以說我們有"先驗的立體感知種子/框架",但是需要後天的刺激跟訓練才會萌芽長成我們熟悉的立體感。
owl,
那個"一元現金換1.2-1.5元存款"的想法,本質上就是想要小朋友改買金融資產,而不買糖果,同時用以後的消費替代現在的消費。
基本上這要看小朋友的時間偏好如何,能不能忍耐。不過那個"限制用途"會讓事情複雜,因為犧牲現在的糖果不能換以後更多的糖果,這就又回到替代性的老問題。
Anyway,這可能是教小朋友理財觀念與財務計算的好時機。我會建議小朋友弄清楚爸媽這個提案是年利率還是月利率,是單利還是複利。如果是月利率,複利20%-50%的話,那試著算一算兩年後的報酬,就會發現實在是太吸引人了!(當然,如果指定的用途是"繳自己的學費",那我想這就一點吸引力就沒有了......)
阿宏,
我也是看熱鬧的外行人啊!這大概要請黑都醜來釋疑了。
lakatos,
好像很多先天與後天的爭論到最後都是這種結局。
9to5er,
應該是currency swaps沒錯,這裡有
英文原文 可參考。
Jia-Yuh Chen,
Krugman老婆抱的那隻貓毛茸茸好大一隻,不知道是不是
這個品種 。
「這也是為什麼,台灣一直沒有出現這些起碼六千萬以上的電影或電影投資案」。
不太懂上面那句話。
一年半前不是才有投資五千萬的《海角七號》?
還是設定六千萬的門檻恰好要把《海角七號》排除掉?
不過不是有另外一部投資超過三億的《賽德克.巴萊》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嗎?
侯文詠這樣的談法實在很奇怪。
《艋舺》有好的票房當然不是壞事,
不過如果不是《海角七號》的成功,我很懷疑他們敢投下七八千萬的資金。
阮,
這個也算是知識論上"追求真正真實的不可能性"(ex.在我們先驗的立體與時空框架外的世界是甚麼?),我想大概很難打破。
ML,
蘋果那個網友的"中共攻台第一步,先殲滅各大報社。"實在太有才了。
不過如果我是解放軍,我現在的特戰策略就是:綁架總統府送報生,改送事先印好的假報紙(頭條:最新民調總統支持度超過90%),這樣直到總統府大門衛兵都換成解放軍站崗了,我們的三軍最高統帥應該都不會知道發生甚麼事......XDDDD
to ikki
我就是容易3D暈的那種人
個人在觀賞3D時會習慣試著將自己以溶入到3D世界中去觀賞
所以在晃動及場景快速轉換的情況下很容易感到暈眩跟反胃的情況
不過也不是沒有解決的方式...
試著將自己拉出來,把畫面當成圖形影像來觀賞就不太容易有這狀況了
感覺講得很抽象XD
Q:如果陳2℃出來選總統,找誰當副手最有話題性?
>> "先驗的立體感知種子/框架",但是需要後天的刺激跟訓練才會萌芽長成我們熟悉的立體感。
>> 好像很多先天與後天的爭論到最後都是這種結局。
最近去瞭解一下神經經濟學的論點,發現他們對於「理性」也導出類似的結論。
簡而言之,人類的大腦愈往裡層愈不經思索,愈往表層愈深思熟慮。最核心的腦幹在爬蟲類身上就有,掌管呼吸、脈搏、腸胃蠕動等不需思考的動作。較外層的腦緣在哺乳類身上都有,掌管情緒,如衝動、恐懼等等反應。最表層的「新皮質」是最新演化出來的腦,在人類身上特別突出。新皮質能進行合乎邏輯的計算,總是下達效用極大化的指令。
腦緣的反應經常是不合乎理性的,此時,做出理性判斷的新皮質可以壓制腦緣的反應。不過,腦緣的反應速度比新皮質快,而且運作起來比較「省力」。懶得動用新皮質的人,就會被情緒化的反射動作拖著走。
總而言之,神經經濟學也承認人類具有普遍的理性,不過需要經由訓練才能發揮出來。訓練的方式,不外乎多思考,也就是活化新皮質。我想,人之所以有聰明、笨蛋之別,就在於對新皮質的利用率不同吧。
Richter
敝人稍微江這概念向前推,
如果一個社會使用的語言或是其他的元素比較讓人(不)能用到新皮質,
這樣可以產生不同的國情或文化嘛?
有人統計過驅長說過幾次「看報才知道」嗎?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的人,擺明了喜歡諉過。
另外又想到一個問題:
一說女性學業成績比較好(用新皮質多?),
但是又另一說女性比較感性(用新皮質少?),
這樣放在神經經濟學要怎麼解釋呢?
還是可以說是決策模式裡頭的極致:「理性的不理性」?
Fumio,
我不是專家,不能亂講。
黑都醜先生:
看了您有關臺大電機的引文,讓我嚇了一大跳,因為把〔臺大電機〕四個字蓋掉,我會以為寫的是臺師大國文,而且我們的博士生真的連一張專屬的桌子都沒有.XD
(不過對照原文,您少引了〔研究生人數〕這幾個字.)
潘大,
雖然不知道候文詠這個"六千萬以上"的門檻是哪來的,
不過他並沒有忘記海角七號的成就。
點進去看原文,裡面有提到:
"當然,從魏德聖之後,國片的確有些起色,於是就有了之後像是「艋舺」這樣的嚐試。
這樣的嚐試,在整個國片工業史上,有一天回顧,或許有機會能像是「武昌起義」那樣的地位吧。"
>還是可以說是決策模式裡頭的極致:「理性的不理性」?
我女朋友正在旁邊示範。
阮,
"暖化教"的教主出來選,當然應配星雲法師。星雲者,氣候也。
p.ong:
啊 我忘了日本人把英文假名化後 發音的極大差異了.....
記得第一次依個人去京都 迷路了 路邊的老先生發現我日文極差(只看得懂漢字@_@) 堅持帶我到旅館門口......
---------------------
慈濟這樣搞實在有點誇張
Fumio: 成績好的腦因素很多,可能不只理性/新皮質之差而已,還有耐性之類的。據說小男生比較"坐不住",會影響學習一些科目,特別是在大班級教學的情形下(老師無法照顧個別的人)。
橘大:
就算侯文詠提到魏德聖或《海角七號》也不一定就代表他沒有「忘記」他們的成就,
畢竟他認為《艋舺》這樣的嘗試有機會能像是「武昌起義」的地位。
(那《海角七號》那樣的嘗試有沒有機會像是什麼?)
不過話說回來,我對中國近代史不是很熟悉,
不是很清楚「武昌起義」那樣的地位指的到底是什麼。
若侯文詠認為《艋舺》的嘗試是「武昌起義」,那海角七號不就是(黃花崗) 「恆春烈士」?
海角七號應該是甲午戰爭,只不過這回是台灣人壓著日本人(逃)
ca,
雖然我也常領受不了慈濟師姐們的大愛,不過他們現在的作法跟早期台灣人上教堂領麵粉有太大差別嗎?
阮大人:
以常常釋放奇怪邏輯的嘴砲的標準而言,或可配洪大教授或李同伯吧....
prosit:
去教堂領麵粉會次次提醒家裡餓死過人嗎?
個人覺得 慈濟大愛村的作法 姑且不論對小林村原生文化的戕害
單是那各 "一早看見浮屍" 的標語就夠噁心的了
不能理解的是 據說有些村民想在月眉另外重建
但是縣府以 "怕傷害慈濟的感情" 拒絕
這是令我比較不能理解的地方
ps不過我不適當地人 難免有偏差 可能還是要南部網友比較有發言權
to huocai大
”研究生人數“是上一句話的受詞補語
所以沒有引用
台大電機的大學部應該在六七百人上下
研究生人數比大學部還多
在該系的強者我朋友的辦公桌比在下的辦公室的飯桌還小
每當想起強者我朋友去米國某頭文字S的很貴的學校讀研究所前的豪語是
“回來我要坐到台電大樓四十樓的辦公室裡“
就覺得人生無常啊....
to 阮大
REVIEW的文章很折磨人的咧....
阮,
不知道臺灣人的基因樣本取自原住民,還是漢人?
終於看懂了:Hiankun的「孫文的創黨精神,就是「看報紙才知道」」
1911年的武昌起義時,孫文人正在美國的丹佛,他也是看報紙才知道革命軍已經佔領了武昌。從這一點看,馬英九的確是孫文的繼承人。
阮,
看到那一堆基因名,我決定投降了。
黑都醜,
我覺得你的頭文字S名校強者朋友,對於如何"坐到台電大樓四十樓的辦公室裡"的生涯進路,好像有點錯誤的認知ㄟ。
目前
王廷升的行情 ,很明顯是有黨軍出動了。
昨日收盤價才35.6元,現在居然爆出90元買單10萬口,加上跟隨成交價的買單30萬口。這支期貨累積的成交量也才52萬口而已!如果某黨有如此不成比例的龐大資金操弄價格,這個交易所的預測還會準嗎?
在上面ca網友所貼的
慈濟這樣搞實在有點誇張 ,有一段部落格主與網友dd的對答十分有趣。
“dd 提到...
郭台銘..
一面事台灣首富..一面又是大慈善家..
首富的成就可以是壓榨許多人的結果..卻又無法否定其行善的事實!
例如:康師傅企業兄弟...一面是慈濟榮董..協助開發援助物資..一面入主台北101施放花錢又排碳的煙火..”
“Chyng (部落格主)提到...
至於你舉的例子,我可以很明確地回答:那就是企業或富人的贖罪券。”
就我的看法: "大愛村"的問題不是在慈濟, 而是在無能的政府.
慈濟用自己的錢當然有權按照它自己的信仰蓋房子給災民住, 你不爽不要住嘛! 當然有人會說"災民根本沒有別的選擇", 可是這個"沒有別的選擇"是慈濟造成的嗎?
"沒有大愛村以外的選擇"是無能的政府造成的, 政府根本是看完慈濟的proposal就把災後安置的責任整個丟給慈濟, 自己倒省事了. 對於災民的意見當然是想辦法打壓, 只要幫慈濟的工程排除一切阻力就好了.
在這件事上不怪政府怪慈濟, 根本是正中這些官員的下懷.
頭文字S名校強者朋友似乎不只對生涯進路有點錯誤的認知,就連台電的資訊也有錯誤認知:台電大樓哪來的四十樓辦公室?好像將近30層樓而已。還是他有在任內蓋棟超過40層大樓的豪情壯志?
敬覆JZFan
星雲似乎歸類至天文詞語為妥,至於「暖化」的搭檔,不才以為「鎮瀾」標哥頗具分量......(消波塊製作中)
黑都醜,
台電大樓有四十樓?哇咧,我都沒注意到!
Richter,
漢人和原住民都有,而且是各族分開統計的。但是阿宏說的那些圖怎麼畫出來的就不知道了。
我不看某部紀錄片。事實上有媒體向我索取地圖以吹捧那部片,說什麼我們一起來愛地球吧,但被我拒絕了。倒是今天在捷運聽到路人的對話,說那部片科學面太少,搞煽情。希望我遇到的路人不是特例。
潘大,
哇哈哈~
本來上個回文是想要替候文詠說句話的,
沒想到好像卻反而越描越黑......XD
的確,他這個"武昌起義"的比喻套在這裡的確是有點怪怪的...
不過之前看過一篇文(忘了出處了)
裡面提到"海角神話"基本上是個意外,
是傳奇,是神話,是幾乎無法複製的。
而艋舺較大的成份是以人為手法操作出來,
未來的參考價值較高。
(是不是因為這樣,所以他認為"海角"不是一次成功的"人為"起義???)
我中國近代史也不熟,
也許,人家也只是單純的跟豆導比較熟,不認識魏導而已? XD
前空軍副總司令:F35才是台灣空軍未來的希望
要是現在台灣提出這種購案, 連審查都不會有--國務院只會往一大疊外國購案的檔案夾裡面一插, 然後告訴你慢慢排隊吧.
美國(空軍+海軍+海陸)是頭頭當然優先買到, 再來金鑽級的英國要先滿足, 然後是藍鑽級會員荷蘭義大利(雖然不知道歐豬們現在還有沒有錢買), 後面還有鑽石級會員加拿大土耳其澳洲挪威丹麥, 紅寶石級的新加坡以色列....
台灣現在開始排隊? 腎結石級吧! 2035年前可以買到該偷笑了, 二代戰機打算飛到那個時候?
基改無翅雌蚊 登革熱剋星
生存能力(同時也等於繁衍能力)低落的基因會被淘汰是生物界的鐵則, 蚊子這種壽命僅數週, 成蟲3天就可以繁殖的動物, 人為地散佈弱勢基因大概頂多只有一個月的效果, 大自然很快就會把蚊子的基因庫恢復到看不出影響的程度.
改造過的雄蚊養在實驗室裡面或許可以把雌蚊一隻不漏地強姦, 可是在自然界可完全不是這樣. 一丁點的漏網之魚在幾代後就會以強勢基因之姿淘汰掉那些被改造過的基因.
我想這些科學家是太過樂觀了.
Targus
澳洲的百張大訂單可能會插隊喔!
看來這樣玩下去,
也不用買新的F-16,
如果還沒被今上玩到亡國,
可以比照104模式去世界各地收購除役的F-16,
既省錢又可以獲得多餘料件,
說不定剩下來的還可以改成巨型反艦飛彈。
阿宏
看來有兒子的父母要多用心了。
關於新皮質的部份,
如果父母從小多壓抑子女任性而為,
長期會有幫助理性養成嘛?
那鍋「武昌起義」應該是來「自情不得已之生存之道」裡一開頭的梗…
To Fumio:
排隊也好, 被插隊也好, 根本無所謂: 因為店根本還沒開張.
F-35說是定型開始生產了, 可是只是小批量慢慢生產, 隨時要根據美軍的開箱文做些小細節的修改, 生產線根本還沒全開, 連美軍都等不到幾台現貨了, 排這種隊跟預購
永遠的毀滅公爵 有什麼兩樣?
台電大樓的樓層數是我認知錯誤
(有誰知道台電大樓有幾樓?)
不過如何坐到台電大樓的四十樓(?)就真的是強者我朋友的認知錯誤...
但是其實說錯誤也還沒蓋棺論定
如果某變魔術校長可以用某前國防部長校長的路走下去, 難保不會坐到台電大樓的四十樓(?)...
TO Richter大
那個圖上的縮寫是族羣名, 不是基因名
而圖裡面的圖例則是對粒線體或是Y染色體的DNA 序列比對後的分類
台灣的資料是早期馬偕的林媽利大嬸做的晚期則是陳垣崇大叔做的,採樣分布還算平均
(PS.本留言第一部分純屬屁話話, 驗証碼大神說:PUPUPU)
小子:把拔,他們在搶什麼?台電四十樓的大辦公室嗎?
老子:是在搶比飯桌還小的辦公桌。因為大辦公室早已經決定了。
哈,結果一開盤才發現王廷升的40萬口買單是芭樂票。這麼大的量可是要兩百個帳號才下得了。
驗證碼:OWOW
To Richter:
如果有人刻意想拉抬期貨價格也是他們的自由,結算那天自然會有應得的"報酬"
阿揪,
因為不是玩真錢,某些人的目標可能是在未來事件交易所賠假錢,然後再另一個地方領真錢。這是當未來事件交易成為媒體焦點後可能產生的後遺症。
再貼一次,
人造全球暖化的騙局是怎麼一回事?
摘錄重點:
1. 已經調查的氣象站中,有56%是嚴重不合格的(誤差高于5攝氏度);87%的氣象站是不合格的(誤差高于1攝氏度)。這些不合格氣象站的大問題有:位于空調邊上,位于停車場裡面汽車邊上。這些不合格的氣象站的測量數據多數是偏向暖化一邊的。
2. 很多氣象站,在歷史上處于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隨著時間的推進,氣象站所在的地區逐漸地城市化。城市化的後果當然就是大氣平均溫度上升—即所謂“熱島效應”。
3. 從1940年至今,原始溫度數據顯示了0.1攝氏度的上升,而調整後的數據卻顯示了0.6攝氏度的上升。83.3%的溫度上升,是由于數據調整造成的!
4. 從總體上看,大氣溫室效應的溫度上升,至少有70%是由水蒸氣造成的。歷史上,二氧化碳的濃度曾經是現在的5倍。
5. 自然災害自古以來一直就在發生著。並且其發生的頻率並沒有增加。然而,在全球暖化的全球歇斯底裡的今天,每一次自然災害都會被說成是由于全球暖化造成的。
Ca,
其實日本人有禮貌又和善,
我相信計程車司機與警察大人是怕我找不到地方,
才找翻譯幫忙.
大人最後親自帶我去搭計程車, 還記下車號,
說實在話我是感動到不行.
十幾年前京都之旅,
令我印象更深刻的是景點的導覽義工,
"舊皇宮"是一位退休的領事夫人,
介紹"大政奉還"時,
Return the power back to Emperor
三個ER's的發音都是漂亮到不行的British accent.
(喉部發音還能漂亮很不好練,
我永遠用"美式歪嘴音"把ER音混過去.)
"將軍府"是一位退休教授,
英文有些腔調但還是很好懂.
對外國遊客們和他都聊的很愉快.
日本人的英文程度真的很兩極.
阮學長留步,
誰教田中小姐是"皇帝e命"!
kin lai chao ah li .... (高唱"跑路調"中)
指中國涉入谷歌遭駭案 美國務院要求徹查
"中國外交部23日再度否認谷歌(Google)遭駭客攻擊與中國政府有關。美國國務院稍後反駁此一說法,指中國境內確有部分人士涉及駭客行為,並要求中國進行徹底調查。"
就我的看法
政府無能跟慈濟善霸都同樣是嚴重的問題
只是內涵不同而已
豐田高管:仍在調查車輛突然加速的原因
"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rp.)美國營銷部門總裁蘭茨(Jim Lentz)週二在華盛頓作證時表示﹐該公司最近的安全召回措施不一定能完全解決其汽車的突然加速問題。
蘭茨說﹐造成突然加速的原因有很多種﹔在解決已召回汽車的問題方面﹐我們是解決了故障。
蘭茨對國會表示﹐我們從不排除任何可能導致突然意外加速的東西﹐我們保持著警惕﹐仍在查找各種原因﹔今天我們所知道的是它不是一個電子問題。"
------------------------------------------
非常謹慎保守的講法,應該是要遠遠避開"已知、明知問題存在"的違法可能。不過消費者對於這麼保守的說法,不會覺得有點怪怪的嗎?看來真是個兩難。
日本政府擬收緊汽車業召回規定
"前原誠司在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傾向於認為豐田很可能沒有完全與政府共享信息。我認為強化我們的信息收集系統是極其重要的﹐這樣即便當問題對製造商顯得微不足道時﹐交通部和消費者也能得到全面的解釋。
在美國監管當局強化了對豐田公司安全措施的審查之際﹐前原誠司做出上述表態。豐田公司首席執行長豐田章男(Akio Toyoda)週三將面臨美國國會的質詢。該公司已證實收到了聯邦大陪審團和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的傳票。"
無心,
我覺得公平會這個立場是對的。聯合行為要明確抓到"密謀合意"的事證(ex.會議記錄、錄音蒐證、e-mail),否則連大腸包小腸都可以抓聯合行為。
胡錦濤被微博了
"據中國媒體報導說﹐人民網強國論壇的所有嘉賓用戶──也包括胡錦濤──被自動註冊了人民微博帳戶﹐或許並沒有得到本人的同意、或是本人並不知情。"
P. Ong,
曾經讓我很困擾的是某些日本人的傲慢態度,一副懶得理你的樣子。後來我問跟著我和Mead教授鬼混的木匠,你們日本人到底怎麼回事?他的回答讓我恍然大悟。
他說之所以不搭理你,所有email都石沈大海,很簡單,說No對日本人來說更加困難,不回應是禮貌的表現,而且對方還預期你會體諒他困窘到無法回應的處境,因此再三追問就顯得白目了。Mead和我都大吃一驚,覺得在日本和西方接觸這麼多年後,竟然還在與外國人來往時,維持他們一貫的應對進退邏輯,連許多科學家都如此,簡直不可思議。我還記得Mead和我費了許多唇舌,很努力地要讓這位木匠明白,對外國人來說,說No遠比不回應禮貌,不回應簡直就是傲慢到極點的邏輯。
當然這只是一位日本人給的解釋,我不知道是不是普遍如此,不過確實讓我釋懷,更能夠理解他們的邏輯。從這個理解延伸出去,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當日本人面對你的請求決定說Yes時,多半會是賓至如歸的Yes。
我那位木匠朋友住在一個偏僻的村莊,剛開始時我簡直無法相信一位木匠會說這麼流利的英文。時日久遠,現在我竟然無法回想起來是先認識他,被他帶進一個用英語演辯的團體,還是倒過來(那又是誰帶我進那個團體的?)。這個團體只是名古屋市許許多多類似團體中的一個,但也夠讓我目瞪口呆地見識到原來許多日本人的英文並不差。直到我把土井的另一位荷籍博士後拉近去之前,我是其中唯一一位有博士學歷,也是唯一一位在大學裡頭工作的。這個團體裡有中學老師、葬儀社職員、木匠、軍職人員,每個人的英文都好到可以用來辯論。
那時候還被我的語言交換夥伴拉去參加一個團體,每兩個月左右聚會一次,每次都會邀請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朋友,聚會的主題是某國的文化與習俗。這個團體的成員不見得是在大學任職或就讀的人,我記得有一次在豐田市附近的小村落的聚會就來了一堆村民。
可惜當時我整個心思都放在擔心自己的前途,擔心會沒論文(土井沒告訴我那是個撰寫軟體的計畫),後來就沒和這個團體保持聯繫了。總之,感覺上日本人對異國文化很好奇,讓我這個異國文化的井底之蛙感到蠻汗顏的。所以說真的,每次碰到台灣有人在講日本人有多排外,我都覺得很荒唐。
豐田章男:豐田汽車“迷失方向了”
"豐田章男在昨日公佈的書面證詞中表示:“我擔心我們增長的步伐可能太快了些。”該證詞將於今日遞交眾議院監督委員會。
豐田章男承認,儘管安全問題曾經是豐田關注的頭等大事,其次是質量和規模,但在業務擴張過程中,這些輕重緩急變得“混亂起來”。
豐田章男在證詞中表示:“我們追求的增長超出了我們能夠發展人才和組織的速度,我們應該認真重視這些問題。”"
To 夢夢,
政府無能: 可能沒辦法換.
慈濟善霸: 為什麼慈濟善霸這個 NGO 托拉斯,在國內找不到對手, 還輸出到國外去. 是不是"慈濟"已經是不好選擇中比較好的一種?
Lex專欄:奧巴馬醫改2.0
"直到民主黨在馬薩諸塞選舉中遭遇慘敗之前,奧巴馬在醫改上似乎一直穩操勝券。他在牌桌上攤了太多政治籌碼以至於很難退出遊戲,因而,在周四電視直播的醫療改革峰會召開之前,他把所有的籌碼都押上了。"
lakatos館長:
我也這樣認為。
這些傳真機平常會去使用的人不多,擺一台在那不是沒有成本,強硬要求降價的結果大概是超商裡再也看不到傳真機
to Targus
因為他是[前]空軍副總司令
以前中研院還有免費網路傳真系統
還連到國民小學
現在都沒得用了
真是太可惜了
今天跟學生說最近有則新聞:南韓聘我航發人才協助研製T50教練機,還想賣給我空軍。效果比李杯杯的輸出核電廠故事(鴉雀無聲)還好:有個學生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
--
這篇
台灣輸南韓 40年前已註定 裡面說:"幾篇英文的教育與經濟論文分析預言。在南韓經濟尚未超越台、日時,這些研究早就推斷出現在的結果。"
有人看過這些英文的教育與經濟論文分析預言嗎?
不過話說回來
7跟全家也裝可憐裝得很不像
機器放在店裡到底是超商收地租
還是四物雞公司收機租
而且四物雞的出租跟賣斷行情
不要講shoppingguide
查一下台銀接收中信局的共同採購行情表就知道了
通訊費多少
維修是誰維修
顧店人力跟多少商品服務一起分攤
會跑到超商傳真通常是急
或者沒有公司機關行號可以柪
甚至沒有設備連上網路傳真
應該算是弱勢中的弱勢
超商趁火打劫
就算不辦cartel
再不濟也有公平法24條可以拿來修理
看庶民經濟是玩真的玩假的而已
阮學長,
早知道名古屋這麼有趣, 當初就過去了, 應該還趕得及遇上你(Jan 2000)
我不認識Mead, 只知道這個名字.
聽你說起來此人還挺與趣的.
那次在京都街頭倒不覺恐慌或受辱,
很能了解司機與警察拒絕我時, 他們的難處.
最後他們也順利幫我解決了問題, 我也只遲到了15分鐘.
(老闆和同學們還很驚訝我晚餐前就能出現)
阿宏:
如果這個"英文的教育與經濟論文分析預言",
假設有這樣的準確度,
那他對其他更大的經濟事件應該也有接近,
或是更為準確的預言,
那可想而知,作者一定聲名大噪!
不過,目前都沒有!
那可以證明一件事:
要不是瞎貓碰到死耗子,
就是類似算命半仙說的:你的未來可能會碰到挫折這些巴拉巴拉的屁話...
如果那個社論作者有把那篇論文的出處附出來,我還有些敬意,
不附論文的出處,這跟我聽說有啥不一樣??
To owl:
既然傳真服務像你說的那麼好賺, 請你租個店面擺幾台事務機, 照超商的八折收費替庶民謀福利好嗎?
我猜你會有兩種反應:
1. 說自己沒那麼多資金啦, 開這種店要花這個成本那個支出......然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少算很多東西.
2. "我才不要, 反正開超商就是該死, 有義務要便宜服務大眾."
你自己不想做的事, 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非做不可?
「是不是X濟已經是不好選擇中比較好的一種? 」
我曾經問母親和她的朋友們為啥只捐錢給X濟?
她的回答很有意思(雖然樣本數很少): 「因為我們不知道還有哪裡可以捐錢,也不知道還有什麼團體需要幫助?而且,在X愛台看到救助弱勢的節目就覺得我們捐出去的錢有幫助到人......」
宗教托拉斯
Targus,
我如果有錢開超商
我也想賺這種暴利
雖然我沒有錢
我倒是想到一個搞social enterprise的點子
在社區管理中心擺一台便宜四物雞
照成本價加一點點很微薄的利潤收費
讓社區管委會,四物機租賃公司跟社區民眾雨露均沾
逐步擴點,打垮seven
再把Double A拉攏進來
以後看看還有哪些seven唉叫賠錢的生意
都把它接過來
嗯,改天找個地方推銷一下
青:
由此可見 行銷和公關真的很重要...
黑都醜:
是沒有TRUST那麼嚴重啦!
畢竟慈善團體在台灣也是很多
只能說某慈善團體的行銷做得相當成功
前陣子剛好用上便利商店的傳真機服務!
因為辦簽證的時候,居然身分證放在家,但申請表一定要有身份證影本。於是我請家人(新竹)幫我影印身分證,傳真給我(台北某間便利商店),總共花了NT32。如果沒有傳真機,我就要重跑一趟新竹台北,花的時間和金錢可多了。32塊很便宜,感謝便利商店!
阿宏
關於韓國,
敝人好奇的是一樣都是政府管制、保護的企業型態,
為何韓國的會世界各地發展,
而中華民國的卻只會繼續剝削國內顧客或是只前往中國?
以前曾跟韓國朋友聊天時有稍微請教,
「日本人拼命工作是文化,
華人拼命工作是賺錢,
那韓國人拼命賺錢是為何?」
他的答案是「民族主義」。
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個堪用的答案?
更正
是「韓國人拼命工作」
用嘴巴講都很強.
要是你真的想賺這個錢, 寫個proposal看是跟銀行還是跟創投要錢, 要是真像你講得那麼暴利, 啟動資金根本不是問題, 不要再拿你自己沒錢當做欠缺周慮思考和行動力的藉口.
另外營業用的事務機器的MTBF/每張平均成本跟商用的都不見得一樣了, 要是拿家用的廉價機種去營業保證賠慘. (要是你對商用機器的整體成本有一丁點概念的話應該不會講出那麼沒常識的計畫)
Targus 大人,
看OWL大人的說法,他似乎不是認為那樣做有暴利,而是要:
1) 做善事,在各地社區雨露均沾。(等同造橋鋪路?)
2) 以打垮7-11為職志。(那全家,來爾富?)
(還有別的可能選項嗎?)
既然賺錢看起來不是他的考量,那就........
事務機放社區管理中心? 你看過哪個社區中心24小時營業的? 你的計畫還要每個點僱幾個懂基本故障排除的人輪班幫你看一個晚上沒幾個人來用的事務機, 這些人你想花多少錢養?
超商店員多管一台事務機的邊際成本可比你的計畫中的人力成本低多了, 你確定可以賣得比超商便宜?
原來大陸客來台只是到各景點去血拼
我的確是跳過館長所說的那些點,只因為早就去過好幾次了
騎機車去鼓山搭渡輪到旗津吃海鮮
高屏溪河床上仰望斷掉的雙園大橋
環島路線愈環愈偏僻 Orz
高美館人山人海的Pixar Studio show, 也有些外國遊客(英文, 粵語均有), 但獨不見唐山大兄(姊).
傳真機的使用率不高,真的要靠它來賺錢大概有困難。
因為新聞提到郵局,查了一下每頁資費:
小七-市內15元、長途20元
郵局-市內10元,長途15元
至於傳真收件部分:
小七-每頁8元
郵局-公眾自備傳真機傳至投遞局者,每件收投遞費新台幣10元,紙張工本費每頁5元。(看起來是每頁5元,不過其實還要再多加10元,即5*p+10元)
便利店24小時服務,設點又很多,時間及地點便利性,我覺得這種收費算合理。如果非不得已必須使用,我並不想跑郵局,我還是會選小七或是全家,畢竟郵局還要走個10分鐘,便利商店在巷口,時間和體力都是成本。
至於社區管理中心。ㄟ...我不知道我們家的社區管理中心在哪裡耶,連里長家/里辦公室在哪裡我都不知道了....
東亞 ,
翻完了.
省略了一堆, 希望大家看得懂,
建議對照原文
建議社會組的看最後面兩段比較好入手
google慈濟_楊秋興_意向書找到的
難得貼一下苦勞網XD
照這篇說法,原本還有紅十字會和建築師公會合作,依原住民各戶需求,考量文化等因素建造。超過重建基金的可自補差額。
不過慈濟的做法是不找原住民,直接找縣長簽定重建計畫。
這算是一種以特許狀排除競爭對手的獨佔策略嗎?
Richter大大:
你那個關於萬丹萬惠宮的連結
網頁裡面的照片不是萬惠宮=_=
萬丹鄉公所:萬惠宮媽祖廟沿革誌
為什麼我知道呢?
因為我就讀的小學就在萬惠宮的對面啊!!!
黑都醜,
Austronesian 是南島語系,並未到達澳洲。
響應一下Richter的貼文
我有個外公
當初2戰結束時,因為還在東南亞一帶幫日本人打仗
他運氣算很好,有讀點書;
只要在後方照顧傷患,不用直接殺來殺去的
當時的交通不發達,回台灣時
有收到情報,千萬要說自己是從中國回來的
所以好像還真的有繞遠路回台灣
那個時代,有很多人整天求神問卜的
就是希望遠方打仗的親人平安歸來....
還有就是回台灣後,不要被中國政治力量直接做掉
黑都醜,
"記得以前喝完茶, 肝就會不舒服一陣子"
=> 肝不舒服是什麼感覺?
另外,現在市面上的高山茶絕大部分都混有越南茶。最不容易混染、最不可能下農藥的,大概是東方美人。東方美人最爛的一斤都要1500,想想看那些一斤幾百元又要一心二葉的高山茶是怎麼來的?
kaiser777 大人:
萬惠宮那個碑上很專業的寫者「盟軍」。
問題就是,對被成功教育的一般大眾而言,「盟軍」是誰啊.... ^^;;
-----
使用「盟軍」一詞,該不會是某種大正蓋掉的自我審查吧.....
肝不舒服是發炎引起的(我有B肝)
喝可樂或是酒的時候, 腹部會有抽痛感
我猜是因為發炎的地方大概在橫隔膜附近
在肝功能亢進或是細胞死亡時
會造成附近的肌肉接收到太多抗組織胺之類的
造成不舒服的抽痛感
和劇烈運動後腹部抽筋有點像
沒有臨床証據, 純屬個人感覺
請不要肝臟裡挑骨頭
有不舒服請即刻去看醫生
不然等健保倒了就來不及了
Richter
果然歷史還是第一手的好。
當年外曾祖父被P-38掃射到煩,
順手用錫做了一架「雙弓仔」,
也就是在地上劃溝槽,
把溶掉的錫倒進去。
雖然不太真實,
卻讓敝人從此沒有搞錯過是誰來轟炸的。
基本上有關于肝的疼痛應該都是錯誤的猜測,因爲除非是肝癌快掛了,否則肝内部是沒有神經來傳達疼痛的。肝癌會痛是因爲癌細胞已經蔓延到肝臟外部了才痛。一般體檢時檢查 GPT & GOT 是因爲肝臟細胞壞死的時候會釋出這兩種物質,所以在肝臟不會喊疼的狀況下,檢查 GPT & GOT 濃度可以知道快爆肝了沒。
另外提供有關肝不舒服的症頭
這來自我的親身體驗
1.疲倦-雖然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但還是想睡,而且睡得著,精神集中困難,眼神渙散(神情看起來像近來馬先生的照片),可能是血紅素不足
2.肚皮上血管曝露,肚子上方隱隱作痛(肝硬化)
如有以上徵兆,不必打0800,不要隨便吃中草藥
儘快向醫院就診,肝向你索命來了
K頭星人:
基本上我是寧願相信Richter大大貼出來的[日軍轟炸?]
只是歷史不及格的少數人以訛傳訛啦~
譬如說 萬丹鄉當地的官方介紹和鄉親們
就沒有把美軍和[日軍?]搞錯
嗯...用[盟軍]這個字不好的話
鄉公所介紹裡寫的[美軍]應該算最客觀了吧!?
有點驚訝有人不知美軍轟炸的歷史.
畢竟這件事在過去並非禁忌,
我從長輩的口述中知道此事.
國小時老師也提過
(好像還是"光復節"前後,
那位客家裔老師平常也挺"愛國愛黨"的)
有個問題,
台灣歌謠中好像沒有關於轟炸的故事,
雖然等良人出征的還不少.
萬惠宮的八卦:
1.當初炸彈掉下來時大家慌張避難,結果炸彈並沒有爆炸,後來鄉親走入廟中發現媽祖的神像手部斷裂,後來才出現了顯靈的傳說。(常見的歸因謬誤之一啊!)
2.萬惠宮裡天花板和其他廟宇一樣,充滿民間信仰的各種雕刻與繪畫,唯一比較特別的是,天花板某一隅有西洋小天使的雕刻。
美軍轟炸在雲林的傳說:
北港鉄橋旁的媽祖聖像接炸彈,
所以鉄橋安然無事。
大崙糖廠的炸彈有降落傘,
卡在附近的大樹而沒有落地爆炸,
被認為是「地爺」(土地公)顯聖。
台南尖山埤也有一顆盟軍轟炸的未爆彈, 是義善姑適時發揮神力保佑。
不知美軍轟炸的歷史?
稻草人 這部電影不就是以未爆彈為背景拍的?
萬金聖母聖殿
"一九四五年,美軍機大轟炸,聖堂附近彈殼積地而聖堂卻奇蹟式的完整無恙,聞者莫不驚懼,一致認為天主及聖母大能助佑,才有此奇蹟,於是信德受到肯定,入教者日眾。"
台灣偽布爾喬亞最喜歡的媒體之一, 紐約時報:亞洲經濟風險 中港資產泡沫化 台灣過度傾中, 不曉得小妹大會怎麼解釋 ?
驗證碼 : MONY
...
In January, Taiwanese exports were up 75.8 percent from a year earlier, with exports to China, the country’s biggest trading partner, having risen a whopping 187.8 percent. By contrast, shipments to the United States, Taiwan’s second-largest export market, rose 13.7 percent.
But Taiwan’s great reliance on exports to China compared with other major economies means that if the economy were to slow unexpectedly, the effect on Taiwan could be severe.
...
NY Times: Asia’s Boom Conceals Some Darker Prospects
9to5er,
我想應該就是直接無視吧。
話說那個加減兩度嘻甚麼時候拍個中國宣導版到中南海去放啊?
直接無視 ? 那這樣不負責喔 ? 紐約時報難得有關台灣的報導.
驗證碼 : AFAGY
...
所以在「文茜的世界周報」中,陳文茜將充份發揮這個特質,將自己閱讀後的紐約時報、TIMES和NEWSWEEK等,以自己的解讀播報出來
...
文茜的世界周報
想問一下那篇
'The real holes in climate science'
有人可以分享原文嗎?
如果有館友願意 可以寄到我的mail嗎?
hungc2@gmail.com
感謝館友
諸位大人:
關於美軍轟炸這件事,我是一直到很後來才「突然想通」這件事的。
因為是在都市中長大,並沒有什麼機會接觸關於接炸彈的神蹟,而我老爸年少就離家,都市都是沒有什麼鄉野奇譚的。唸書時只知道有轟炸,但是深殖於腦袋中的「敵軍」就是阿本仔啊,完全沒有想到應該是美軍。
禮失求諸野是有它的道理的...
館長大人:
眼淚裡的Doris是老公是Freddy的那個Doris嗎?
福報
-----
原來馬英九是看了這份報紙才了解周處已經除了第三害了
K頭星人說的沒錯
如果教育不強調的話
或是家裡沒有說清楚
有些想法是會跟著主流媒體走的
之前在網路上看過一個說法
「我很難在美國對他們解釋我是台灣人」
「我是來祖先自中國的台灣人」
說真的,我真的覺得這就是被洗腦的例證
(什麼東西都要和中國沾上邊才行)
如果你在國外的話
外國人問你是那邊人
不是說「我是台灣人」之類的簡答題就好了嗎???
或是嗆明了中國管不到我不就好了
幹麻解釋那麼多????
外國人還真的有那種閒工夫聽你扯那麼多代的講古嗎
那一堆混血兒要解釋自己的由來,不是要說到天明了嗎???
VOA:北京藝術家長安街示威 官媒罕見報導
"大約20名北京藝術家星期一為抗議他們工作所在地點朝陽區正陽藝術區遭到暴力拆遷在長安街上拉起橫幅示威遊行,這是自天安門事件發生20年來首度有人集體在長安街上示威。中國官方新華社和環球時報英文版星期二都罕見的報導了這次示威活動。不過中國網民說,新華社的這些報導在短暫出現後網絡上已搜尋不到,可能已被當局下令刪除。"
《阿嬤,我回來了!》(書摘)
"壁虎說完這話的時候,就轉身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大字「共匪的空飄傳單」,想是壁虎仔特別有心,把「共匪」兩個字特意的圈了起來。小小心靈哪分辨得?大人們愛計較的世界,三不五時老師總愛在課堂裡面發表自己對時事的感想,一來是哪裡又戰爭了,二來是全民準備要反攻大陸了,三來是共匪正發起文化大革命什麼什麼的……
我突然想起阿嬤從我們家的油麻菜籽田裡撿回來的傳單樣的東西,我媽媽看了嚇得掉了半條魂,叫我趕快去跟阿嬤說……不管怎樣,千萬不要再帶掉在田裡面的這些傳單回來了。"
K,
謝謝你提供的資訊.
當初我也是猜想你們應該是
父母親戰時或戰後才出生,
美軍轟炸對他們而言也是故事,
若祖父母也較少提起,
自然不會去留意.
(我老婆也知道他阿媽幫我岳父三歲時,
在岡山機廠宿舍區擋子彈的傷痕,
就算我岳父是錢親民黨員的台籍榮民,
他們家也會傳下這些故事)
但我對日治時期一直不確定的一件事情是,
當時的中學生除日文外,
他們學的"外國語"通常是什麼?
唸師範畢業的外祖父生前告訴我,
他們當時學的是德文
(因為那時日本和德國最好)
也因為此,
老一輩的台灣人與日本人英文都不太好.
有人能幫我確定這一件事嗎?
原來大家都這麼年幼可欺!
從前和我老媽去台北竹子湖玩,她都會提到讀小學的她在太平洋戰爭末期和家人「疏散」到竹子湖半年。當時有幾次,外公帶著家人遠眺說,炸彈落下的地方就在淡水河邊,大稻埕的家正在一片火海中。
看來保安宮很缺乏類似神蹟傳頌。
題外話,
有一件我認為沒有還原真相的事,
來台灣的外省人中,
很多沒有跟著蔣委員長去"後方"抗日,
事實上他們的童年與少年是在"汪偽"政權下度過,
很多人唸過日文,
對日本的情緒也沒那麼深,
因為在"汪偽"治理下的地區事實上過得不錯.
(不然那些好聽的上海歌曲怎麼來的?
而且多數有中日文兩個版本)
盤大,
我父親終戰前也躲在古坑山區玩了快兩年,
搞到快九歲才念小學.
我沒那麼幼齒啦!
和李遠哲一樣, 那時一些小朋友的戰爭記憶反而是快樂的.
P. Ong,
20年前我曾經訪問過1947年2月27日,因為醫學院關門沒事做,只好在西門町鬼混,竟然目睹取締私菸引起抗暴活動的衛生署長施純仁。他有提到當時就讀台北高校的學生中,未來選擇讀醫學的,都會學習德文,讀理工科的,學英文居多。
我印象中施署長的德語還不賴,在訪問中還落了幾句。
施署長的回憶錄 我還沒機會讀到,不知道咖啡館有沒有誰看過,應該相當有趣。
要挖歷史真相,請大家愛用Youtube!
還有一首
支那之夜
支那の夜
作詞:西条八十
作曲:竹岡信幸
支那の夜 支那の夜よ
港の灯り 紫の夜に
上るジャンクの 夢の船
ああ忘られぬ 胡弓の音
支那の夜 夢の夜
支那の夜 支那の夜よ
柳の窓に ランタンゆれて
赤い鳥かご 支那娘
ああやるせない 愛の歌
支那の夜 夢の夜
支那の夜 支那の夜よ
君待つ宵は 欄干(おばしま)の雨に
花も散る散る 紅も散る
ああ別れても 忘らりょか
支那の夜 夢の夜
我覺得在演李香蘭上面,上戶彩妹妹大勝天海祐希姐姐。
謝謝盤大的一手資料.
和我認知中的較近.(英, 法, 德語皆有)
但化學科教授好像也較多人學習德文.
他們留日取得學位後, Sabbatical 會去德國或瑞士.
也可能是因為那齣的主角是溥傑跟常盤王妃,所以天海香蘭的戲份太少的關係吧!
話說有次機緣看到有綜藝談話節目做到李香蘭女士的故事,還訪問到她本人。感想:真的是成精的千年女妖啊~~~(好閃好亮眼)
我小時候接觸的外省長輩多是在國營事業工作者,
其中很多就是在"汪偽"或"偽滿"區受教育
(類似王作榮, 汪彝定, 孫運璿)
這些人好像對台灣人成見也較少.
但不少軍旅出身的外省人,
就好像很受不了台灣人的日治背景.
P. Ong,
我高二的數學老師傅禺,滿洲國建國大學礦冶科出身,他一輩子都冀望著去東京,甚至去那裡定居,可惜未能如願。他在最後一本自傳性的中篇小說《芬妮‧明德》中,還一再出現這個期待。
比起來,鄧麗君實在唱得有氣無力呀!
慈濟的話題:
災民的後續安置是政府的責任 還是慈濟的責任
這兩者有沒有責任份際不清或後者干預前者的問題存在
還有世界其他各國有沒有這種善霸的8卦
如果是在人家遇到困難時提供幫助
卻要強行別人接受自己安排的一切
這不叫慈善也不叫大愛 這叫XX而入
我最受不了的一點是
這明明就是企業的做法
卻以道德聖環包裝之
買贖罪券的又豈止是企業
館長如果覺得前則留言不妥 就請刪除
to P. Ong 大
我外公是日本中央大學法學部畢業,通過日本高等文官考試司法科及格的弁護士。 他在日本執業律師到1949年才回台灣,據他的說法是台語是他的母語,日語是他的常用語,至於外國文他則是選修『英文』(←這倒是讓我頗為訝異)。普通話(或說是漢語)則是他的『第二外語』。
To 夢夢:
你覺得慈濟完全不作為, 會比現在的情形更好嗎?
消費者團體覺得某種東西太貴, 動用輿論壓力逼廠商降價, 結果往往不是理想中的"廠商降價, 消費者開心", 而是"廠商乾脆不賣了, 消費者連買都買不到".
勞工團體抱著同情心去抗議落後國家的血汗工廠, 結果往往不是理想中的"廠商提高待遇, 窮國工人開心", 而是"廠商乾脆把工廠關掉, 窮國工人連血汗工錢也沒得拿".
大家抗議銀行提供個人信貸手續費跟利息都太高, 結果往往不是理想中的"銀行降低利息收費, 借錢的人開心", 而是"銀行乾脆緊縮個人信用, 需要錢救急的人只好去找更凶狠的地下錢莊".
慈濟有用不正當的手段逼人接受他們的幫助方式嗎? 慈濟有用不正當的手段禁止其他慈善團體提供救濟給同樣的對象嗎? 都沒有的話到底有什麼問題?
如果災民不爽, 覺得慈濟不作為也比現在的情況好, 大可拒絕來自慈濟的服務, 只接受自己喜歡的團體的救助, 或是自力更生, 就當作這世界上沒有慈濟這個組織, 馬上就可以體會到"慈濟不作為"的好處了.
我想說的是, 除非大家覺得"不作為還比較好", 不然在缺乏其他可行選擇下, 訴諸輿論想改變主動提供資源的機構的自由意志, 結果往往不是更好的.
無論是對商業機構還是慈善團體都是如此.
另一版本的李香蘭夜來香
-----
這個版本和館長貼的版本在咬字發音上有相當大的不同。館長那個引退版的李香蘭竟然會唱「尖字」(請聽她怎麼唱「香」這個字),這,印象中只有唱平劇的才會玩這套....
關於台灣是遭到美軍轟炸而非日軍轟炸一事,我跟K頭星人一樣,也是很後來才自己突然想通的。
想通的關鍵,是大學以後脫離家裏,加上網路開始發達,台灣魂慢慢覺醒,開始去亂找一堆國立殯儀館...編譯館沒有教的事情(例如前面用到的『孫文看報』的梗),才開始理解到在日本時代,台灣就是日本的領土(以前唸書根本不會想那麼多,指知道『日據』)。然後忘記是什麼時候,才自己突然想到:當時台灣算是日本的領土,又適逢二次大戰,那來轟炸台灣的理所當然是美軍而不可能是日本阿...
也因為一些類似這樣的「自己突然想通」,我才體會到中小學教育可以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認知,也體會到要騙人不需要講謊話,只要挑片段來講,就可以達到完全誤導的目的。
這種誤導的連結大概是這樣建立的:日本當時很可惡,欺負台灣人,然後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當時在蔣中正偉人的領導下,正在對日抗戰,又台灣光復是中華民國把台灣人從日本人手中解救出來,因此這樣那樣,所以(想當然爾)轟炸台灣的是萬惡的日本人...
大概四五年前,我有機會接觸到一群國中生,想說測試一下他們跟我唸書的時候差多少,於是就拿了「台灣當時被誰轟炸」來問,記得我好像有刻意用對日抗戰當引子去設陷阱,結果仍然有不少學生以為是日本。
我個人對舊制高等學校很感興趣, 讀這些台籍耆老的回憶錄都特別注意他們生涯的這段記述: 日本時代的高等學校學生外文選讀文科可選德法英, 理科是選德英兩科. 而且舊制高校是菁英教育, 選讀外文的目的是希望高校生能培養將來直接以外文閱讀理論哲學書籍的能力. 所以彭明敏說他在三高迷法朗士迷到本想讀東大法文科 , 陳逸松說當時他在岡山六高有浮士德的原文書, 這跟當時高等學校的語文訓練都有關
由於當時科技醫學法學方面德國都是先進國, 當年理工醫出身的會德文是很自然的事. 打狗醫大就有受過舊制高校教育的老教授, 問題是其他科照會該科時, 他老人家用德文回覆照會意見.鬼才看的懂~~~~
夢夢大人:
老實說我本人是相當不喜歡慈濟的某些作為,尤其是當他們排在捷運站入口跟大家說著「一元不嫌少」的時候,我心裡的感覺就是很怒。拜託,只有貴團體是用金額在決定委員服裝差異的好嗎。
不過怒歸怒,88水災的時候還是有某之前相當受不了該團體的人跟我說,還是捐慈濟好。因為根據她實際到各團體行善的觀察,「比較起來」慈濟在灑錢上不會想東想西,而且不會搞像某些電視台募了一堆不知所終的糊塗帳。因為他們的錢比其他的團體多很多,而且如果是比賽慈善的話,他們也是不想輸的。
至於財大氣粗以致於胡作非為這件事。只能說慈濟提供的法門一向都是直覺式的,門檻超級低,所以吸引很多不想/善於花腦筋去思考的人去參與。直覺式的人做的事你就不用要求他們動什麼腦筋去思考什麼細節了吧。而且我以為慈濟會這麼「狂熱」的救災,也都是捐錢給他們的人的「支持」。大家一股腦的捐,他們接收到的訊息自然是:大家都支持我們。
大家對慈濟都有很多不爽。九二一的時候我朋友跑去南投,回來一直罵藍衣服的阿姨用下巴和蓮花指把他當小弟使喚。這種故事轉寄到很多人的信箱,大家都看到爛了。可是爛歸爛,大家還是一直捐,在我看來直覺式的善款用在直覺式的善暴也是剛好而已。
與其指責慈濟,不如提出其他替代的方案改變大家釋放愛心的管道。
宗教慈善業有沒有競爭啊?
K頭星人
所以還是回到大腦新皮質的問題啊!
不過為何世界上比較大的慈善機構好像在台灣都看不到?
例如救世軍、紅十字會(ROC那個應該是假貨吧?)等。
還是慈善機構這塊也被中國徹底打壓?
至於轟炸台灣的議題,
敝人也遇過日本人對此道歉,
說當時不應該炸台灣.......
還費了很大的功夫去降低他的罪惡感。
Hiankun,
我小學讀到對日抗戰,又讀到臺灣被日本佔據。一開始雖然有些不協調感,但很快就用「臺灣人在日本佔據下對日本人打游擊戰」的認知合理化了。
高中歷史課綱之爭的某委員現身了
「...此外,我們研究台灣近四百年,發現了一條規律...如果中國強大,台灣就是屬於中國的;中國是衰弱,那台灣就離開中國。因此在此歷史規律下來考察台灣的前途,我們就得考察中國的前途。」
「中國若如同李登輝或是林濁水所論的『中國崩潰論』或『瓦解論』,那台灣應該會離開中國,在一些列強的支持下獨立。然而如果中國不能瓦解,加上如報紙所寫中國的總生產力已經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我想要去瓦解全球第三大的經濟體是不太可能的。我想台灣未來的發展會隨著中國的崛起而崛起,兩岸的和平統一不是沒有機會的。台灣人重新做中國的主人翁。就誠如日治時代的台灣作家鍾理和所論『原鄉人的血必須流回原鄉,才能停止沸騰』。這是我研究台灣史三十多年的心得。」
--王曉波,「我的學術思想與志業」,文化大學哲學系退休演講,「思想」第十四期,2010.01,頁277-278
王曉波稱撥亂反正不懼挑戰
"王曉波則表示,憲法第一條就揭示「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第一五八條也強調「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扁政府不承認中華民國,馬政府捍衛中華民國,反映在歷史課綱上,為什麼馬政府上任之後還要延續扁朝的九八課綱?
王曉波指出,去年度的課綱小組成員,除了他以外,幾乎都是過去那群人,如果現在的課綱小組還要捍衛九八課綱,他們究竟在幫馬政府還是扁政府制訂課綱?「頭可斷,血可流,語不能屈。」王曉波說,反對他的人大可召開辯論會、公聽會,他不怕外界公開挑戰。
"
王曉波實在太坦率了,讚!希望馬戲團多用這樣的人。
Richter
某些電影,例如Z字特攻隊、新精武門(成龍)等,
也是加強「打游擊抵抗」的印象。
至於王教授怕不怕挑戰根本不是問題,
因為總會有御用學者出來護航。
只是「馬政府捍衛中華民國」這點可以看得見,
真是非常人也!
補充一下,
周教授的原文 中有引用會議紀錄:
"在第四次會議,某委員有如下的發言:「今天國文與歷史課綱被提出再修訂,不是那麼簡單的問題,而是新政府上臺要撥亂反正」,「今天為什麼課綱重新修訂,大家心知肚明,不必打馬虎眼,如果不要修訂的話,國家教育政策從李登輝、陳水扁以下就偏差了,原來的98課綱是不經過這過程的,為什麼重新修定是因政策不同,所以召集我們來研議討論,今天不是單純的高中老師的教學問題」"
---
98年都過了,95已經是暫綱,98也要變成暫綱嗎?是要成為九九課綱,還是乾脆再吵一年變成百年課綱咧?
--
忽然想到,面對這種爭議性,不妨以後國文歷史兩科的課綱委員會也來電視轉播一下。不過另一邊大概會開始想要把會議記錄列為機密文書。
基督教或天主教的慈善工作幾乎不見大喇喇地宣傳
因為聖經上寫:左手做的事,不要讓右手知道
這樣的價值觀當然減弱曝光度
謝謝Mike的資訊.
但似乎大家知道的是高校生(大學預科)的外文課程.
但我好奇的是,
一般台灣人會唸到中學校與職校(包括師範).
他們除日文外, 開授的是哪一種語言課?
也就是說, 唸完公學校後如果還有機會升學,
13或14歲的他們(戰前入學為八至九歲)
是和我們一樣,
搖頭晃腦唸 This is a book. This is a pen.
還是其他種語言?
阮,
你們系跟紀教授的研究真是太撈過界了XDDDDDD
這個題目如果把老虎改成獅子,就很有馬達加斯加的fu啊。
盤大,
拜讀您"北海道遊記"中對傅老師更詳盡的描述,
才更清楚他們不但不反日,
還像現在的年輕人一樣是"哈日"一族.
但傅老師還需要用小說來抒發他的想法,
應該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感是被壓抑的.
"汪偽"與滿洲國領土下的人民所認知的歷史,
被扭曲與忽略的程度,
遠超過於日治時的台灣歷史.
阿宏大人:
周文出來之後,我友人轉述該學界某人士的夢境,說王系人馬的真正目標其實是直接復活88課綱。
-----
好個惡夢.....
不過該夢還說目前該界的底限應該是95....
豐田章男道歉 堅稱不存在設計缺陷
"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rp.)總裁豐田章男(Akio Toyoda)週三對美國國會表示﹐他有“絕對的信心”認為﹐公司電子油門控制系統的設計不存在問題﹐儘管此前豐田公司內部一位管理人員和美國運輸部長都曾提出質疑。
豐田章男通過翻譯表示﹐我有絕對的信心﹐電子油門控制系統的設計沒有問題。"
"豐田章男的開場白是用英文念了一份聲明﹐他說﹐我本人以及豐田公司都並非完美。我們從未逃避問題﹐或是假裝沒有注意到。
豐田章男表情嚴肅地說﹐我對豐田汽車駕駛人所遭遇的事故深感抱歉。"
豐田栽跟頭給投資者的教訓
"過去一個月的各種事件再次證明﹐為什麼永遠不應該盲從華爾街專家與分析師的觀點。
如果他們對某個東西眾口一詞呢?
那就更不能盲從了!
直到一個月以前豐田危機爆發前夕﹐一幫分析師對豐田和其他一些公司的關注﹐跟一群拉拉隊沒有什麼分別。"
"跟蹤豐田股票的分析師有18位。除了在東京﹐豐田股票在華爾街也以美國存托憑證(American Depository Receipts)的形式進行交易﹐代碼為TM。到1月中旬﹐至少16位分析師向客戶推薦它的股票﹐評級要麼是“優於大盤”﹐要麼是“買入”。"
豐田章男遭遇信任危機
"在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rp.)總裁豐田章男(Akio Toyoda)準備週三接受美國國會議員的質詢之際﹐公司普通員工和中層管理人員中卻有著越來越大的疑問﹐他們懷疑在這場可能有損豐田得來不易的優質盛名的召回風波中﹐豐田章男是否是帶領公司走出困境的合適人選。"
朱民將任IMF總裁特別顧問引質疑
"普拉薩德在電子郵件中稱﹐朱民可能會悄無聲息但卻十分堅定地推動IMF向對亞洲(或曰中國)的觀點更為敏感的方向前行。
約翰遜甚至更為肯定地表示:除非中國已經暗中同意調整匯率﹐否則朱民不應得到IMF的工作。他說﹐來自新興市場的人應在國際機構擔任高層職務﹐但在中國操縱其匯率之時﹐中國不應在IMF獲得如此高的職位。
朱民目前在中國人民銀行(People's Bank of China)負責國際事務。在此之前﹐他曾任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副行長﹐也曾在世界銀行(World Bank)任職六年﹐並曾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和上海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教授經濟學。"
非常簡要的課綱比較,供大家參考(98 尚未定案):
「72 課綱」
必修,高一上、高一下、高二上:中國史;高二下:近代世界史。
選修,高三上:中國文化史;高三下:世界文化史。
「88 課綱」
必修,高一上、高一下:中國史;
必選,高二上、高二下:世界史;
選修,高三上:中國文化史;高三下:世界文化史。
「95 課綱」與「98 課綱」:
必修,高一上:台灣史;高一下:中國史;高二上、高二下:世界史;
選修,高三上、高三下:專題。
花錢好辦事錯了嗎?
"許多政策學究不僅相信有些東西是金錢無法買到的,而且相信,現金激勵會產生反效果,甚至會敗壞道德。這一學派的試金石,是理查德•蒂特馬斯(Richard Titmuss)於1970年出版的《禮物關係》(The Gift Relationship)一書。蒂特馬斯最令人難忘且最具影響力的主張是,相比於美國的有償獻血,英國的自願獻血體制產生了更好的效果——供血更及時、血液更健康。"
"此外還有這樣一種經久不衰的觀點:如果不向護士支付足額薪酬,我們或許會吸引到正確的人選——那些擁有使命感的人。"
"“廉價護士是好護士”的命題可以證明是錯誤的。經濟學家艾瑪•霍爾(Emma Hall)、卡羅爾•普洛伯(Carol Propper)和約翰•範•雷南(John van Reenen)已經證明,在英國的醫療服務體系中,護理人員較低的實際工資意味著更多的臨時工,更多晉升過快的員工,以及更多的病患死亡......有趣的是,經濟學家妮可拉•萊塞泰勒(Nicola Lacetera)、馬里奧•馬希斯(Mario Macis)和羅伯特•斯洛尼姆(Robert Slonim)的一項新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向獻血者支付報酬會增加獻血量,同時不會降低血液質量。花錢好辦事,這種觀點可能令人反感,但有時卻千真萬確。"
「不過為何世界上比較大的慈善機構好像在台灣都看不到?
例如救世軍、紅十字會(ROC那個應該是假貨吧?)等。」
我直覺地反射是,台灣較具規模的慈善機構都與宗教有連結。例如慈濟,法鼓山等。救世軍與紅十字會,前者信徒相對少,後者與宗教無關。
另外,選擇慈善機構面對的一大困難是,很難評估慈善機構使用資源的效率。如果是以繳贖罪卷而不願意多做思考的心態捐款的話,自然而然選個看起來「一直有再做事」的機構捐。至於「那筆錢有達到最大效果」就不會去細究。
題外話,一個
有趣的文章
我的意思是:連宗教都會競爭(信徒了)了,何況是宗教慈善業。
Richter,
您提到的「合理化」可能是很多人的「本能」,我當時也是,尤其為了「把書唸好」,又從小就被教育成「課本跟老師是對的」這一類對權威的服從,所以就算覺得怪,還是會想辦法將之合理化,然後繼續唸書考試拿分數...
剛剛亂逛,看到
這則影音 ,才知道為什麼前面老農問有沒有人要去高雄市府洽公(先前沒有點進去那個新聞連結)...
要是因為荻田美眉而去高市府,那應該不是洽公,是私務... :-p
引自「曾韋禛部落格」:
「王曉波受訪的部分,只刊出兩段,完整內容如下,也能由此一窺,馬英九是如何透過代理人干涉台灣歷史教育。
王曉波表示,扁政府不承認中華民國,馬政府捍衛中華民國,反映在歷史課綱上,為什麼馬政府上路後還要延續扁朝的九八課綱?王曉波指出,去年度的課綱小組成員,除了他以外,幾乎都是過去的那群人,他努力拉下九八課綱,就代表馬政府不同意這樣的課綱。
王曉波質疑,如果現在的課綱小組還要捍衛九八課綱,他們究竟在幫馬政府還是扁政府制訂課綱?豈能在馬政府底下走私扁朝的教育政策?
王曉波指出,憲法第一條就揭示「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第一五八條也強調「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歷史教科書當然要發揚中華民族主義,這何錯之有?「頭可斷,血可流,語不能屈。」王曉波說,反對他的人大可召開辯論會、公聽會,他不怕被公開挑戰。
針對課綱內容的質疑,王曉波反問,台灣史為何只從荷、西時期說起,之前沒漢人來嗎?夷洲、流求指的就是台灣,這不只他這樣說,而是講了幾百年了,連清代的重修台灣縣志也這樣寫,只是李登輝執政後,開始用其皇民化史觀割裂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現在當然要讓事實重新呈現。」
網址:http://blog.roodo.com/weichen/archives/11800163.html#comments
Toyoda 出席的聽證會中,Chairman 不耐煩剔牙的表情 at 3:33。
C-SPAN
>>台塑:假日過多 競爭力大減
請證明日本有因為國定假日一大堆而導致競爭力大減。
to P. Ong 大
根據之前與外公對話的內容推測,他應該是在長榮中學念書的時候就要選修英文了,因為去東京考大學的時候就有英文考科,這也許跟日本中央大學的前身是英吉利法學校有關。不曾看過外公有德文書籍,日文英文的小說倒是不少,中文書則多是職業相關的書籍。
以上
潘大人:
真的有去看甲、丙兩案的人應該不多,不過有人做了台灣史的部分的劃線比較,請參考
Ptt2 8A 版 Lopiota 所做的重點整理 。
好啦,「用同理心來看」,以王曉波為首的派會把台灣史編成這樣,我覺得也是剛好而已。
但我個人以為甲、丙案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時數,而是內容組織的方式。台灣史部分已經和統獨意識掛在一起,很難就「歷史專業」來討論,所以還是來比一下「中國史」。這邊就無法簡單劃線比較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兩案的中國史組織方式完全不同。
首先是
丙案。 丙案對中國史的作法是列出「重點」,但是「說明」的部分很少著墨。編課本的人只要依重點的綱目進行,內容方面編者和教師都有極大的空間可以進行調整,不管是哪一派的觀點,只要你想塞都怎麼塞都沒有問題。
然後來看
甲案 。甲案的「重點」不多,但是「說明」卻落落長的申明各種必要之「固定觀點」。姑且不論其只顧歌頌中國之偉大的搞法,如果依照這個課綱來做,不管哪些出版社來編都一樣,其結果就是一本。對於教師而言也是一樣,不管你想教什麼,除非你不合作,只要依這個教案教,其他的觀點反正是塞不進去的。
這就是王某一派一直不放棄甲案的真正原因。就算丙案的台灣史完全採納甲案的觀點好了,如果沒有甲案的精神,如何「大一統」起來?
甲案應該要加入「嘉慶君遊台灣」一節
皇帝曾來此巡幸
以強調台灣是中國固有領土的一部份
甲案的說明之一:"...簡要說明夏朝的特色(她非傳說,但是尚未有文字)以及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
特定觀點:夏朝非傳說,且在中國歷史上有某種特定地位。
問題:既然承認那時沒有文字,如何能確定那是一個朝代,而不是一群部落?如何證明此朝不只是傳說而已?好像這兩句本身就有內在邏輯矛盾。
MIKE,
我家中長輩還沒有人唸過高校以上. 像多數台灣家庭一樣, 他們唸的是職校(農校或師範)
我外公當然也看日文月刊, 他告訴我他不懂英文因為沒學過, 台南師範教的是德文.
常年來, 大家有所謂老日本人和老台灣人"英文(發音)爛"的刻板印象. 徐葳也說過他爸爸教他唸成 Di-su isu a boo-ku (This is a book.)
我想很大的原因是當時很多日本人與台灣人唸的是德文, 而非英文.
(化學系老教授唸陽離子cat-ion
會唸成 khia(台語"騎")-dai-on,
剛開始同學私底下會笑,
後來有人修了德文就不嘲笑了.
還認為他們把tri(三)-XX 唸成彈舌音duai 酷斃了!)
to P.Ong,
我學時文時,其中一位日文老師說,
日人的英文一般來說不好
(不代表日本沒有好的英語人才),
和日文羅馬拼音有很大的關係,
國中開始學日文時,
用本來就會的日文羅馬拼音規則來發音省力很多,
不用學習新的發音規則,
加上同儕間及一般媒體文字上的習慣(例如電影片名),
實在沒有誘因好好學會「說」英文,
考試又不考「說」。
個人覺得最最經典的例子是:
日文的「麥當勞」怎麼說?
答案:馬哭都那魯抖
令人吐血的是,
它是100%來自於McDonald的英文,
斷字音節和重音都和原來的英文不一樣,
日式斷字法:M-c-Do-na-l-d,配合斷字,
日式讀字法:Ma-Ku-Do-Na-Lu-Do,
正式的片假名也就由此而來…
但對於學日文的台灣人是有個好處啦,
就是掌握了這個斷字發音原則後,
英文外來語就會一半了…
--------------------------------
另外,過年掃墓一事,被您一提,
小弟今年過年回台南就問了長輩,
長輩說,這是府城特有的習俗。
我們家族很早就來台灣定居了,
但是哪一代才來已不可考;
我的老老老老祖公(至少100年前了)就有這個習俗了,
因為府城是台灣最早發展的大城市,
所以外出工作的子弟也多,
古時候返鄉不若今日方便,
為了省事(清明不用回來)就乾脆過年小孩都回來時去「探墓厝」。
您也知道老人家有時愛唬爛,
我也不知可信度如何(我是覺得有點道理但又沒有很相信),
您就參考看看。
阿宏大人:
夏朝存不存在到目前還是考古界的的爭議。因為依據王國維的二重證據法,不管是二里頭還是二里岡,不論其類型如何,因為沒有出文字,只能確認早於殷墟,但無法確證該遺址就是夏。中國方面是討論二里頭和二里岡的時候的確是直接用「夏」文化來討論的。但是台灣這邊做中原考古的,一直以就是站在沒有直接證據不得如是推定的這方的。
姑且不論是否有「時代造成故意唱反調」的狀況,單就「早於殷墟」這件事就很有空間。殷墟一般推定是盤庚遷殷以後的最後七王,但是殷商有三十一王,請問早於商是指早商還是夏?
Targus
老實說 我沒那個膽跟你對話
但你有沒有覺得你跟我講的是不一樣的事
我對慈濟的質疑主要在於既然要用那些世俗的圖騰
就不要再強調自己無私 大愛
不過以上這問題其實也沒有什麼可討論
網路上到處有人開文大罵
所以我還是那兩個問題(本人是誠心提問):
後續安置災民是誰該做的事
慈濟有沒有權力可以取代政府職能或干預公共工程
黑都醜、阿宏
慈善事業要拼什麼
拼誰收到的善款比較多還是拼誰的名聲比較好嗎?
所謂的英文不好有很多種,粽子提到的應該是指發音不好?單純發音不好,不見得就不會說,只是說出來口音很重。
我對於「拼音系統」造成日本人英文不好(這裡我先假定涉及的部份只有發音)的因果關係持保留態度。如果說是日文本身的發音習慣,導致日本人在講英文的時候普遍有很重的口音,這樣我就比較能理解,因為這是很正常的,非英語母語族群多半都有這種現象,所以也才會有腔調的不同。
以台語母語族群為例,如果從小到大幾乎都只講台語,長大後才學華語,多半都會有台語發音習慣的影響。最常被某些人拿來亂笑的就是台語沒有ㄈ這個子音,所以「發現」變成「花現」。就算用ㄅㄆㄇ這個號稱針對華語所設計的音標系統來學,還是一樣。至於捲舌音那就更不用講了。(即使像我從幼稚園開始就開始學華語,我的華語還是深受台語發音習慣影響)
另一個例子是我阿母的一個朋友,相當有年紀了,也是念日本書的長者,當年她們一群有年紀的女士們,一起在女青年會學英文,聽我阿母說,那位唸日本書的阿桑,怎麼發音就是很難跳脫日語發音的影響,很多音後面沒有母音就發不出來,大概跟日語每個音幾乎都有母音結尾有關?
回到台灣人身上,我聽過一些人有點得意的說,台灣人英文(發音)比較好,沒有口音。我認為不是沒有口音,是我們習慣這種口音。有幾次在Discovery看到有關台灣的節目,裡頭會訪問一些台灣相關人士,當中有些人英文還不錯,侃侃而談,我也覺得他們的英文比印度人容易懂、少口音,可是這些人卻可能被加上英語字幕,那些我覺得口音重、聽起來吃力的反而可能沒被加上字幕。
台灣真的是世界最多休假的國家嗎?
怎麼跟我聽到的不太一樣?
慈善事業主要是比人力和資金吧
不知道虔誠度可不可以量化?
現代日本人若干英文口音,
部分應肇因於他們使用羅馬拼音標注日文的習慣.
但我討論的是終戰前
台灣的英文學習人口佔受教育者的比例
(戰後是100%)
是否影響到該輩知識分子的英文發音.
有請盤大解惑,
Dis isu ah buku 德國人聽起來怎樣?
(cation 唸 Khia dai on 應該沒問題吧? kha di on 才是日本腔)
夢夢大人:
>> 後續安置災民是誰該做的事
>> 慈濟有沒有權力可以取代政府職能或干預公共工程
各國都有政府之外的救濟機構與機制,今天就個案來說,當然可以直指慈濟超能與台灣政府失能。但就實際而言,任何政府在沒有資源可挹注的狀況下,救濟組織介入是重要而且是必要的。
所以回到您所關注的救濟失當。我以為政府之所以被牽著走,並不是因為慈濟財大氣粗,只是政府對這件事沒有真正的規劃與看法,既然有人願意代為挹注資源,包商提案的看起來挺不錯,那就如擬了唄。
從事這類工程最重要的是合法,能當上慈濟委員的人都是成就人士(藍袍子不是隨便的阿姨都穿得起的),這些人對遊戲規則各種楣角的了解細徵程度非你我能所及,我不以為這些人會甘冒違反國家法令使慈濟掛掉的風險。
慈濟是沒有權利,但是他今天能打著大旗明目張膽的幹,也是因為他拿到令旗。
根據在國外工作生活經驗,老實說,我們覺得聽不懂的印度英文,反到老美都可以懂。而我們自己為發音好的英文,老外常常不懂。我們的發音,單字音可能ok,但是講起句子來,臺灣人連字及重音常常讓老外一頭霧水。加上強調音標發音的學習應該也有影響。我出國才知道只有我們在看音標,美國朋友,新加坡等等,都不知道音標是啥,蠻妙的。
捐錢和投票其實差不多,一邊罵某黨一邊又含淚投票是要怪誰?沒有人押著任何人去捐錢給慈濟。
我也不想台灣的慈善世界被某團體統治。指責慈濟的文章我收到爛了,任何轉寄文都直接刪掉處理。問題是一直唸有用嗎?他們還認為自己是因為樹大招風招人嫉咧。把慈濟打趴在地上未必有什麼真正的好處,面對這種霸權愛心,大家可以:
一、不要捐。問題是,這個選擇真的好嗎?八八水災的時候我遇到不少人都選擇不捐,因為慈濟令人不爽,政府單位不值得信賴,為了不讓自己的愛心報銷,乾脆就省了。不過,這樣真的有比較愉快嗎?
二、設法突破或削減該霸權的勢力。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其到其他的管道來宣洩愛心或甚至取代它,而且這並不是太困難的事。
我想民眾的慈悲心應該是不可能因為慈濟的作為就被消滅殆盡。比起成天剿慈濟,我覺得二真的是比較省力的。
k頭大人您好
只針對您文章當中一點做個回應
就是「委員」的身分並不是靠捐款取得的
所謂捐款所能取得的身分,稱為「榮董」
當捐助金額超過百萬,就成為「榮董」
這樣的角色除了名稱的取得外,只有每年一次的免費健康檢查,作為捐款建設醫院的回饋
並不能介入行政事務
而在各種場合常見到的「委員」身分
才是「真正具有行政權力和責任的角色」
是由一定的流程,推薦、培訓、考核來取得
成為委員的過程當中,捐款本身並不是一個條件
這是許多批評慈濟的人的一個誤解
往往看到穿著慈濟制服的人員,就認為是花錢買來的
當然取得了委員身分,卻在團體中徇私或懷惡意的人必然存在
但大多數的「委員」僅是懷著善意加入,卻成為被組織文化馴服,而對整個團體走向無甚影響力的角色
與其說這是一群財大氣粗的人聚集起來用錢買名聲
不如說這是普遍反智的信仰文化中,必然出現的產品...
男性瞄凹凸有致美女 效果相當喝酒和嗑藥
"研究員先讓14名年齡平均為25歲的男子觀看7名女子的背面裸照,然後讓這些女子進行整形手術,將腰部脂肪分配到臀部,但體重維持不變。
腦部掃瞄顯示,這些男性看了手術後的女性,腦內和「獎賞」有關的部分會產生反應,其中包括對藥物及酒精會有反應的區域。"
英國老男人愛做家事 俄年輕美女理想丈夫
"一本俄羅斯暢銷新書指出,上了年紀的英國男人雖然有些怪癖,卻是俄羅斯年輕貌美女子的理想丈夫。
英國「每日郵報」(Mail)線上版報導,新書作者達維多娃(Elena Davydova)在書中表達對英國男人的好感。她曾擔任「花花公子」(Playboy)俄羅斯版總監。
達維多娃說,她跟她的英國丈夫過的很快樂,就算住在英國多塞特(Dorest)斯沃尼奇(Swanage)這種「悶死人的城鎮」,生活還是很愉快。
達維多娃說,拿英國男人與俄國男人相比,她同胞的分數大大落後。"
暫且不論慈濟的問題
今天小林重建 有沒有當地人的代表?離土
如果有 為啥還會被惡搞成這樣?
據說當地人想在月眉自己另外建
但是縣府已 怕傷害慈濟的感情 拒絕
不之是真是假
印象中楊秋興的官聲不錯 不知道為啥結果會這麼離譜
又 平時一般的捐款就算了 但是八八大部分應該都是專款專用啊? 慈濟也不過就是轉手人罷了
不應該以"這些錢是慈濟的" 來對待災民
宗教事業的運作邏輯和動機, 有的時候並不符合自利的原則, 這樣子可以用經濟學去討論嗎?
TO Richter
你能替阿伯想到另一個更好的說法嗎?
黑都醜,
可以先看一下"集體行動的邏輯"在討論甚麼,不用太快下結論。
有在下載影片的人應該會發覺有很多字幕檔,有沒有人知道網路上有很多"自願"翻譯字幕的人的動機? 成就感? 練習英文(外文)? 對抗邪惡資本帝國?
如果讓男性受試者看
這段影片 一分鐘,不知道在48秒前後,腦內反應區域會不會產生變化?
德古拉,
我一直覺得這是個"私人提供公共財"的好論文題材,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真的做過了?......
BTW,最近在跟R搏鬥,這應該也是一個"成功創造集體行動誘因機制以讓私人提供公共財"的好例子。
司法權做成刑事判決,行政權裝作不知道,說不執行就不執行,而且還有個腫瘤機關「監察權」摸出來,企圖否定司法權的確定判決,還想要拉立法權一起來對抗司法權。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做憲政體制?這個國家真妙!
Lakatos,
美軍售案公佈後,中共高調地放話要修理美國售台的廠商。不痛不癢之餘,山姆大叔就用"戰機論"示範一下什麼叫作會讓人又痛又癢的"放話"。
(以下內容若有逾越尺度,還請館長刪除)
多數瓷器轉寄e-mail抱怨的內容,
諸如各種瓷器的自嗨言行或許沒甚麼好討論的,畢竟這都屬於個人或團體自由之內。
但也有不少瓷器的負面消息,
諸如公有地被瓷器強佔自行建築,幾年後莫名其妙產權就轉移到瓷器了、
或者把房子租給瓷器後想收回,瓷器厚臉要求屋主為了大愛捐贈,拒絕後不但被詩解車輪戰關心,還有民代上門過問,最後屋主被迫讓瓷器續租…等,這種應該就不算在團體或個人的自由之內了。
若上述傳言屬實,那瓷器的壯大,
講好聽點叫游走法律邊緣,講難聽點大概就是官商勾結了。如果慈善團體也算商的話。
====
回到八八重建上,
我是不太清楚縣政府和瓷器簽的重建意向書有沒有強制力,
但如果紅十字會和建築師公會與災民間的協議已經幾近完成,災民也表明不想接受磁器方案,縣政府還跳出來跟瓷器簽意向書本身就是一件很怪異的事情(也許縣政府只是想趕快把事情橋定)。這算是一種政府失靈嗎?
我想到這可能有兩個問題:
一是代理人問題(縣政府VS災民),縣政府代替災民洽談重建方案卻不合災民需求;
二是道德風險,瓷器拿到重建案後就開始歡樂的自嗨弄一堆大愛石,反正競爭對手都給搓掉了災民奈我何…
盤是在說哪一件事?
千羽宗次郎,
延緩死刑執行提案。
"小林村民不解,月眉農場的地是國有地,為何慈濟可以如所有權人那樣發言?重建委員會副執行長陳振川說,政府不是不能夠介入,「但我們要尊重慈濟啊。小林村的人不願意讓慈濟蓋同樣形式的房屋,人家當然不願意。」小林村民不解,月眉農場不是公有地嗎?為何要為了「尊重慈濟」而強制徵收他人土地?
陳振川補充,只要小林村的人可以找到地,政府也願意徵收讓她們重建;再不然,就去五里埔。但高雄縣政府卻小林村民表示:「不會有任何土地提供給你們的。而且慈濟一定要住滿。」陳振川透露,若災民不願到五里埔、也不選大愛村,當重建條例三年援助期限一到,災民就得自己想辦法。
八日當天,高雄縣政府與慈濟基金會簽約,慈濟基金會執行長林碧玉對「為何不願和災民共享月眉農場這塊國有地」的提問,面帶微笑回答、但僅一句話:「我只跟真的災民說話。」就立刻走開。"
這一段就是我不理解的地方
為啥高雄縣政府如此照顧慈濟的感情??!!
粽子,
我找不出有"探墓厝"風俗地區與當地居民原鄉來源的關係.
所以確定應該是當地風俗.
但百思不解者是,
為何只有某幾處有此風俗?
(台南市, 嘉義市, 岡山地區, 三處又略有差異.)
參與工會是預期可以得到加薪福利等可轉換為實際財貨的利益,
參加宗教慈善團體,
依中山大學涂先生的論文看來, 是以取得非物質性的成就感, 福報, 面子或是小孩受到比較好的薰陶(陳凱倫是例外?)的"利益", 很難轉換為可以流通的財貨,
何況這些"感覺"並不是單一宗教慈善團體所獨有的, 可以提供這些感覺的宗教慈善團體也是很多(宋七力?)
所以為什麼有些可以形成大集團, 實在是很難想像.
難道只能用"苦力司馬"來做結論?
ca,
政治人物終歸要計算選票。從這一點來看,要特別照顧慈濟的感情不難理解,而還有一個很容易理解的誘因是:規避今年颱風來襲,又有人被困在山上,變成新聞撻伐焦點的頗大風險。
如果不談其他價值,只談媒體形象及選票得失,縣長在政治上的判斷選擇不算差。
黑都醜,
涂先生的論文沒那麼膚淺。Olson討論集體行動的重點在於組織、誘因與克服交易成本。我還是把涂先生論文的完整摘要貼出來好了:
【論文摘要】涂建平(2002),慈濟功德會做為集體行動邏輯之個案研究。中山大學政治所
"學者Olson認為在組織的集體行動中,個人因為經過理性計算後,採取不必付出成本而能坐享其成的「搭便車」行為而導致該組織的集體行動失敗。造成搭便車行為的主要因素在於組織集體行動所追求的目標為公共財,而公共財所擁有之「非排他性」特質,使得消費者雖未負擔成本,卻照樣能消費享受。
對於克服組織中集體行動的困境,進而達到組織集體行動的目標,學者Mancur Olson與Russell Hardin分別提出各種方法與策略,另外政治企業家型領袖理論中對於領袖攸關組織集體行動成敗的角色也有非常深入的論述。本研究以這三種理論架構檢視慈濟功德會的集體行動,企望能描繪出慈濟組織克服集體行動困境的因素與策略。
研究發現慈濟功德會做為集體行動邏輯分析的個案,其所提供的選擇性誘因分別為證嚴法師的關愛、佛教因果循環論、追求流行文化。這些選擇性誘因對於慈濟組織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加上慈濟表面上雖然是大團體,但實際運作上卻是採小團體的模式,這也是慈濟功德會集體行動成功的因素。
此外,成功的行銷與勸募策略與募款電腦化,更讓群眾願意投入時間與金錢來推動慈濟的志業;少數企業家願意負擔慈濟志業龐大的成本,如同學者Hardin所論述,只要組織中少數成員對於這個團體所提供的公共財感到滿足,他們甚至願意負擔整個團體運作的成本,即使沒有其他團體成員的合作,即便是大團體仍有成功的機會,慈濟功德會就是非常好的例證。
再者,解決「搭便車」的集體行動的困境方法之一是靠政治企業家型領袖來經營組織。證嚴法師成功的扮演政治企業家型領袖的角色,採取與政治維持等距、以「福報共享」的宗教情懷建立佛教組織成員綿延不斷的「使命感」、柔性的領導方式與管理策略、以「宗教願景」的建立來凝聚慈濟功德會、吸收精英與運用人才鞏固組織等策略,加上女性領袖在台灣地區所產生的效應,正是慈濟功德會成功的重要關鍵。"
台灣不可能是低工時吧?
德國規定最高工時每週不得超過44小時,台灣每月不得超過182小時,但是業界每週45小時就已經是上輩子燒好香了。其實我一直覺得台灣為什麼生活在低物價中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們的人工相對便宜啊。
是啊, 我提的是誘因的部分..
因為組織和克服交易成本的部分在其他的非營利組織也可以找到類似的機制,但是誘因上的差別比較大, 不是嗎?
個人花錢和花勞力向宗教慈善團體所購得的是“感覺”,組織和克服交易成本只是維持這個交易存在的技術吧?
這幾個條件不能分開來看嗎?
黑都醜,
誘因埋在組織機制裡。
ca 大人:
指定捐給八八風災固然是要專款專用,但專案設立當時並沒有說明該專款實際如何使用,所以慈濟如果沒有拿去用(姑且不論他是怎麼用),比他亂用更辜負捐款者。且捐款給某機構並不是亳無選擇性的,捐款者必然對該機構有一定程度的信任。不然捐給內政部由政府直接運用是不是更優?
關於種種「慈濟為什麼不」的檢討,都有它的道理。對於慈濟「傳說中的惡行」,只能說:善的結果未必出自善的意念,善的意念未必成就善的結果。
-----
抱歉,好像又泛論了...
來推薦書: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跟上一本一樣有趣(尤其是妓女和房地產仲介那一段.....XD),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翻譯不一樣的關係,這本比較俏皮,都快要可以在書裡看到"科科"了 囧
沒有神的所在─侯文詠的金瓶梅讀書報告,其實寫得很雜,不過旁徵博引文筆流暢,我還是覺得很好看。這本書裡侯文詠做足了功課,在文學上引了很多對金瓶梅的研究論文;在很多細節用醫學角度剖析,這種跨領域的討論很有趣,很好看!
悄無聲息─寫《群》的作者Schaezing的舊作在台新發售,講政治、恐怖主義、暗殺行動的懸疑小說,筆法細膩吊人胃口,不管有沒有用力認真看都會被唬得一愣一愣的XD
看到
蕭美琴的部落格 ,讓我想到文燦如果長得可愛一點的話,去年是不是就翻盤了.....
最後推薦兩個網站給賞鳥初心者:
貓頭鷹自然系圖鑑
鳥DJ
第二個比較早,第一個是最近(去年吧)出的,很有趣的科普網站~
阻校園同志交誼 府會挨轟
>>防止高中職以下學校社團假藉名義誘導吸收學生從事「同志交誼」等活動,以維護學生健康適性發展。
嗯,看來同性戀和立體感一樣,經後天學習就會變成同性戀...
迪,
JZFan在鼓勵你棄商從政。
JZFan,
所以你的看法是,鄭文燦未來幾年最應該努力的是改善自己的外觀?如果是這樣的話,似乎不是非常困難的事。
只不過,我不理解,這和看了蕭美琴的部落格有什麼關係?
盤,
請看前面貼過的科學解釋:JZFan腦部產生喝酒反應。
就我看, 災民對各種援助的抱怨, 其實比較接近"借高利貸的受害者心態".
借高利貸還不出來的人有一種共同特徵: 因為眼前無論如何都想要錢卻沒有其他選擇, 所以儘管利息高得嚇人也得簽, 這種情況下雖然沒有人拿著槍押著他們的手蓋指印, 這些人在內心還是會暗自認定對方是趁人之危的惡霸, 自己則是被逼迫的受害者.
現在災民也是同樣的情況: 因為無論如何都需要房子住卻沒有其他更有利的選擇, 所以儘管永久屋入住的條款有很多不合己意的地方也得簽, 這種情況下雖然沒有人拿著槍押著他們的手蓋簽約, 這些人在內心卻會暗自認定慈濟是趁人之危推銷信仰的惡霸, 自己則是被逼迫的受害者.
不爽不要住, 那麼簡單就可以解決的事為什麼要訴諸輿論抱怨真正在提供協助(雖然是照自己的意思)的慈濟?
災民是八八水災的受害者, 不是慈濟的受害者--就如同跑去借高利貸的人, 並不是被高利貸業者搞到沒錢的. 如果不參雜感情去分析, 替缺錢的人解決燃眉之急的高利貸業者是在服務人, 事後花人力物力去討還拿不回錢的放貸者才是受害者, 只不過輿論老是站在債務人那邊而已.
樓上的連結請館長幫忙修正orz....
ricebug,
看來你的腦部獎賞區域也出現了喝酒反應......
迪,
據我所理解,德國法律並沒有限制每週最多工時,工時法(Arbeitszeitgesetz)只有規定每天最多工時8小時。而德國法律只有規定週日不能工作(Sonntagsarbeitsverbot),所以推定的法定每週最多工時應該是48小時。
當然,法律規定之內,十幾年前全世界最強大的工會,德國鋼鐵工會(
IG Metall )就已經成功搞定每週35工時的談判結果。
剛才查了一下,歐盟有個
指令 ,裡頭就有明文7天內不得超過48小時工時的明文。
幾年前看到寫關於BenQ併購西門子手機部踢到鐵板的內幕文章, 裡面提到"德國人並不像台灣人刻板印象中的嚴謹守時", 上班開會珊珊來遲, 下班時間跟休假卻絕對不放過, 導致專案完成日一拖再拖, 生產力遠低於BenQ事前的評估, 最後只好認賠出場.
是真的台灣人對德國人的刻板印象大錯特錯? 還是西門子手機部門剛好落入少數懶德國人的手裡才落到會賣給BenQ的田地? 還是這些人不滿被BenQ併購故意擺爛?
謝謝laktos
我忽略了慈濟背後的選票:(
不過媒體形象的部分 我覺得還很難說
(但是話說回來 不論藍綠好像都不敢得罪慈濟 唉)
黑都醜:
想到最近看的
這一本
裏面提到 再棕梠灘社區 富豪們用來增加地位的工具就是 捐錢給慈善機構(尤其是紅十字會)
不知道慈濟在台灣是不是也已經是類似的存在
k頭星大人:
"善的結果未必出自善的意念,善的意念未必成就善的結果。"
非常贊成
慈濟的問題 或許是所有大機構的問題
但是為何慈濟的惡一直都只是市井中流傳?
是我門的文化中沒有自省的元素
還是慈濟的問題 比起其他組織(或是政府機構)來說 其實還不嚴重??
1. 其實慈濟不是只有制服很"藍"而已, 新十誡最後一條根本是睜眼說瞎話.
2. 慈濟到現在還是在加強對證嚴個人崇拜的成分, 不知道他們要怎麼面對未來失去證嚴之後的運作?
3. 慈濟人的對外形象有相當程度是取決於所屬的下層組織, 畢竟不是每個成員都有受訓過, 如果主持分會的幹部沒有好好訓練底下的志工, 這些志工來自社會各個角落, 有些做慈善工作的心態的確蠻偏差的. 像是街頭募款, 捐不捐完全是個人自由, 用道德來精神壓迫路人更是大忌, 可是如果幹部私下設定募款目標甚至各個點比賽, 這些志工就有可能做出非常誇張的事.
4. 慈濟的組織和實力大到可以跟政府機關或軍隊相比, 問題是比起政府機關和軍隊有嚴格的法令規範(有沒有執行是另一回事), 慈濟基本上不可能對犯錯的人施以懲罰或是逐出團體(我真的聽都沒聽過), 內部的運作完全依賴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樣的內部管理怎麼可能完全沒問題?
5. 應該大家都有感覺到證嚴的發願到現在龐大的慈濟之間有一個俗世的King maker在運作, 這個人才是慈濟走向的關鍵.
6. 比較不重要的八卦, 雖然慈濟的領袖是證嚴這位女性, 可是慈濟內部還是採取"男人比女人多修500年"這一套性別歧視的教義, 並反映在很多內部禮儀上.
targus 大 :
個人經驗 西方人一般開會都蠻守時的
如果晚到 要不是真的有事耽擱 不然就是再玩power game.
但是下班跟度假也是很準時的
更不要說像台灣人那樣 度假還帶電腦啥的
人家是"度假皇帝大"
benq的狀況 我覺得是一半一半(一半擺爛 一半文化差異)
至於德國人嚴謹?!
我最近有事需要跟某政府單位連絡 她們書面上說 接電話時間是週二上午跟周四下午
結果我週二上午打電話過去 電話留言說
辦公時間是週一 三 五 上午.......
路過...
前兩年有位德國來的同事 他說重視生活享受是德國近年來的趨勢
他上班時間其實並不準時 下班倒是很準時的去連 WoW
不過做事嚴謹是真的 沒有 flexibility 可言...
與其說是嚴謹 小心加固執跟死板比較正確?
最大的印象是非常不幽默 =_=
ca
如果以影響力與會員人數來論,
慈濟可以說是「全國最大樁腳」啊!
to P. Ong 大
根據我家長輩的口音(外公及其他6個叔公),他們英文發音相對我父親一輩來說是標準許多。
外公是公學校→長榮中學→日本中央大學法學部
3叔公是公學校→長榮中學→(終戰)台灣大學法律系
4叔公是公學校→師範學校→(終戰)→??
其他叔公因為不同母親所生,比較不親,所以不太清楚
讓我比較覺得奇怪的是,我父親本身雖說是終戰前出生,但是他所受的教育則是在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之後,可是我父親的英文發音卻嚴重的有日語口音,據我父親的說法是因為受到我伯父(我父親大哥,兄代父職)的影響。但是我不清楚我大伯父的教育歷程。
印象很深的是當年大學聯考,我才考19分,被一群70,80歲的老阿公罵說『我去考也比你高分』,然後我外公還拿補習班發的答案一題一題的跟我對,也因此我才對外公的英文程度印象這麼深。
只是耆老凋零,外公去年已經以98高齡去世了,鄉下的老家也只剩下4叔公在而已。
227 的立委補選就在明天了.
不曉得咖啡館可不可以開個賭盤阿?
比方說
藍VS綠的當選比例是
A: 0比4
B: 1比3
C: 2比2
D: 3比1
E: 4比0
F: 無法在227當天得知,因為有人提當選無效,或票數太接近須重新驗票
為了增加參予者意願,或許可以提供小小的獎勵:
比方說:我尊敬的盤大人可否提供猜對的館友九折的木菟咖啡優待卷一張
以上純粹舉例, 希望館長大人不要砍我, 我尊敬的盤大人能夠見諒.
想請問以上的例子,若真的運作應該沒有犯法吧?
好想有個賭盤喔!!!
在去上海之前有另外一個考慮是去德國工作,所以有稍微打聽過德國的工作狀態,上班准不准時不是很確定,下班肯定是很準時的,而且所有臺灣到那邊工作的工程師第一天就會被告知一件事--"不可以隨便加班",因爲工會會覺得臺灣人是來搶他們工作的,會引起不必要的困擾。
後來到上海之後有幾次跟德國的客戶交手過,基本上客戶給的承諾是完全不可信的,雖然後來答應給的資料都有給,但是真正給的日期跟當初答應給的日期永遠差很久,最扯的是有次答應的時間到了,結果兩個星期都沒回應,原因是負責人度假去了也沒交接給代理人,等他回來之後又過了快一個月才拿到資料。
所以西門子,英飛淩這些公司在面對臺韓中的競爭下掛點好像也不是太奇怪的結果。
關於爲什麽有關慈濟的惡只能在地下流傳的原因,我的看法是,言慈濟之惡基本上是在對抗一個道德帝王,任何批評者的道德戰鬥力無法與慈濟這塊招牌抗衡時,所有出來公開抗衡的人可能必須背負"反道德"的狗牌,這跟對抗獨裁者的差異很大。
另外慈濟的做法雖然不能讓所有人滿意,但是他們拿了錢有做事的印象在臺灣人心中還是很難動搖的,這點對慈濟來説是很強大的防護罩,慈濟只要像驅長一樣說聲謝謝指教,就會讓攻擊者的力道石沉大海。
最後,臺灣的主流媒體基本上並沒有説理能力,也缺乏長期追蹤報導的意願,更重要的是他們只會錦上添花跟落井下石,對於對抗沒犯什麽致命錯誤的慈濟,這麽沉重的任務還是交給網民們就好。
我對慈濟的看法是,雖不能盡如人意,但是至少人家盡力在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以他們自己認爲好的方法),這點我是沒太多意見,畢竟人家是慈善事業不是服務業。不過我比較在意的是資源排擠的結果造成其他慈善團體募不到錢的問題,這點如果我是慈濟,我會從我的經費裏固定撥出一定的預算來資助其他慈善團體,畢竟慈善團體之間不應該存在競爭而導致某些弱勢失去資源,這樣或許會是個多贏的結果。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公文,真令人驚訝!
"不合宜之同志交誼活動"可以解釋為內容不合宜
(例如牽涉犯罪)的同志交誼活動,也可以解釋為同志交誼活動都不合宜,中文實在是太奧妙了。
慈器比較令我討厭的是
他們永遠不知道排擠效應的恐怖
當我看到一堆年薪百萬等級的人在那邊做環保
回收一些廢紙之類的東西
然後大談環保理念
再看看一些本來撿些破銅爛鐵回收工作的人
面臨這樣慘烈的「市場競爭」...
未來事件交易所的即時報價如下:
蕭美琴 63.0 王廷升 35.4
鄭永堂 59.6 彭紹瑾 43.6
黃仁杼 59.9 陳學聖 18.3
陳明文 95.5 林德瑞 4.0
這次能命中幾席?
不好意思,心中一直有個疑問,少跟黑貓小姐有啥關連
為什麼怎覺得他們用字遣詞寫作風格非常類似
Richter,
哈哈,繩文人生活終於出來了。當初是草彅剛在戰國24小時亂講話,結果卻變成是香取慎吾買單XD
那個生火慘烈啊。
建議可以先讓小朋友看這片,再去看台東史前博物館的展覽,保證超有fu的。
美參議員敦促政府調查中國操縱匯率
"該團體週四在一封致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Gary Locke)的信中稱﹐商務部未能認定中國操縱匯率實際上是在對本國出口商提供補貼﹐他們對此非常憂慮。該團體由15名參議員組成﹐其中包括6名共和黨議員。
議員們在信中說﹐面對中國損害美國製造商和工人利益向其出口商提供補貼的行為﹐商務部需要採取行動。
在這封信上署名的議員包括參議院民主黨領導小組成員、來自紐約州的參議員舒默(Charles Schumer)、以及其他製造業所佔權重較大的州的代表。"
>> 不好意思,心中一直有個疑問,少跟黑貓小姐有啥關連 為什麼怎覺得他們用字遣詞寫作風格非常類似
=> 不太一樣,後者的情緒性字眼出現頻率明顯較高。
貝南克﹕正調查高盛等公司與希臘的掉期交易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Fed)主席貝南克(Ben Bernanke)週四稱﹐Fed將調查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和其他美國國內銀行與希臘進行的衍生品交易﹐因為Fed擔心這些交易可能幫助希臘政府遮掩了其債務問題。"
全國大罷工令希臘陷入癱瘓
"這場抗議歐盟下令實施的嚴苛措施的大規模大罷工導致銀行、政府機構和郵局關閉﹐令希臘首都雅典週三陷入停頓。
儘管繼最近幾週發生罷工之後又發生了此次抗議事件﹐希臘看起來已經下決心推動措施的實施。希臘報紙《民族報》(Ethnos)週日公佈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目前有76%的希臘人反對舉行罷工﹐58%的人認為政府的嚴苛措施方向是正確的。
在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官員週二的訪問之後﹐希臘政府預定將宣佈進一步的嚴厲措施﹐最早可能是在下週。3月16日﹐歐盟各國財長將開會評估希臘的進展情況。"
>> 那個生火慘烈啊。
=> 只能吃
橡實 的日子也很苦。只有物質生活過太爽的人,才會對古早的田園生活有鄉愁。
豐田章男美國國會山經受暴風驟雨
"來自紐約州的民主黨眾議員唐斯(Edolphus Towns)問﹐豐田會不會在其所有車輛中提供“剎車優先系統”﹐以便降低駕駛員踩下剎車的情況下車輛繼續加速的可能性。
使用日語的豐田章男與英語翻譯商量了半天﹐然後用日語又說了一大堆﹐他的翻譯用英文接著說。唐斯不耐煩地說﹐我只想知道答案為“是”或“否”。
這是美日歷史中的一個標志性時刻:豐田公司是全球最成功的汽車廠商﹐在過去25年里打敗了底特律﹐迫使其改正自身缺陷﹐而現在﹐豐田公司的總裁豐田章男卻在美國國會面前低聲下氣。"
西班牙──歐元的下一個戰場
"問題在於﹐主要因為西班牙是歐元區成員國﹐它缺乏經過實踐檢驗的修復經濟的途徑。
由於歐元的價值由德國規模更大、更具競爭力的工業經濟所推動﹐西班牙無法貶值貨幣來增加出口商品的吸引力或令陽光明媚的海灘度假勝地價格更便宜。馬德里不能降息或印鈔票來刺激借貸和支出﹐原因是降息和印鈔票如今都是由在法蘭克福的歐洲央行作決定。
西班牙仍可以通過減稅和擴大支出來刺激增長。不過該國已經積累了巨額刺激支出﹐導致其預算赤字去年激增至GDP的11.4%﹐西班牙將需要發行更多債券來籌集新資。西班牙國債的買家因希臘違約的可能而感到不安﹐他們已經要求馬德里提高利率了。
華盛頓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拉克曼(Desmond Lachman)說﹐西班牙是真正考驗歐元的案例。如果西班牙深陷麻煩﹐歐元將難以堅持﹐我本人的看法是西班牙已經深陷麻煩了。"
to Richter
因為看到ricebug所po少以前的blog
那語氣真的很像
你們是拉嗎??蝦密因果關係 阿飄小姐如是說
又聯想到黑貓小姐曾說黑貓只是個品牌
所以才會好奇一問
候選人氣色預測法
歐巴桑和福泰的毆吉桑,
選舉後期看起來都比身材保養得宜的毆吉桑好看.
MIKE,
顯然"老台灣人英文不佳"只是刻板印象的誤解.
語言通常是學習而來, 和基因與環境關係不大.
韓反死刑釋憲失敗 台團體重估策略
"南韓憲法法庭昨天稍早宣布以5比4達成死刑合憲的判決。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判決說,「死刑是現行憲法期待的一種刑罰,不能被視為在生命權上已超出憲法的界限」。"
"韓雖未廢止死刑,但已13年沒有執行,目前有59名定讞死刑犯;台灣則是4年沒有執行,44人生死一線。"
Lex專欄:豐田難逃困境
"歷史可能會重演。 1986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有關一位婦女意外令6歲兒子喪生的報導,加劇了奧迪的困境。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播放了奧迪汽車自發加速的鏡頭,卻忽略了警方報告中那名婦女承認操作失誤的部分。美國廣播公司(ABC)對豐田的報導引起廣泛關注,但看起來也很可疑。奧迪最終的清白證明只是一個小小的安慰,此前,該公司的銷售已經下滑了80%——這必定會讓在美國國會面前啜泣的豐田高管驚慌不已。"
to 館長
組織機制裡的階級差別可以轉變成實際利益嗎?
還是只能賺"爽"的心理滿足感而已?
to ca
參加的義工真的算得上"富豪", 可以砸錢買名聲的人應該不多吧?
而且買這種名聲還不如去買加減兩肚吸來得快又有效
to Targus
看看現在的法鼓山, 我想沒有証嚴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PS. 法鼓山, 佛光山, 中台, 九華山, 慈濟, 彼此間看不到競爭, 有點奇怪, 這是佛教的特色嗎?
美國大學的禁忌
"美國是一個非常善於向自己的過去學習的國家,所以自淨功能較強。既然種族歧視性別歧視以及伴隨的抗爭讓黑人白人男人女人都不高興,那麼今天就建立一個體系盡量減少他們的發生。不但教授們在課堂上不能有任何牽涉這兩者的言行,這兩個禁忌也被一本正經地寫在我所有的課程提綱裡面,因為對學生同樣適用。
不光是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禁止同性戀歧視,年齡歧視,階級歧視,殘障歧視等等其實都寫在校規裡。而冒犯其中一條,無論是終身教授還是剛入學的學生,都有被開除的風險。所以大家在這些問題上十分小心翼翼。這些禁令並不禁止課堂上討論這些話題,而是不能在課堂上有歧視的言行。所以把握難度較高。除非是牽涉這些課題的專業,一般而言,大家都避而不談。"
"在很多問題上,教授們都要有打死不洩露的精神。學生的性取向,年齡,智力狀況,分數,疾病等等,除非是他們自願透露,教授們是不能告訴其他人半個字。因為大學生都是成年人,所以即使他們的父母來問他們的分數,學校也有義務為學生保個密不透風。這些禁忌雖然讓大學顯得條例森嚴,但實際上卻十分有利於大學的多樣與包容。與眾不同的學生們也因此擁有了自由空間:有窮的權力、有老的權力、有病的權力,也有不聰明、考低分、不愛異性的權力。他們不會因此而受到輿論壓力或感覺低人一等。"
-----------------------------------------
這正好跟昨天台北市教育局的新聞相對照。
黑都醜,
有甚麼貨幣或非貨幣上的"實際利益"最後不是作用到"爽的心理滿足感"?
FT讀者來信:中國取代日本尚需時日
下面的讀者回應頗有趣:
"Vico4ft 来自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超过日本后,我们的护照可以免签多少个国家? 现在免签的国家,我一辈子可能都到不了,有什么用?
kc06 来自河南省郑州市
有几个愤青级别仇日的熟人去了,回来后一改仇日情节。"
所以最後"兩岸統一"的實質是大家都被日劇河蟹了(感謝XX日劇組大大無私分享啊XD)
大部分的利益不是都作用在"飽"的感覺嗎?
"飽"就是爽的其中一種啊?
黑都醜,
難道你吃飯都只是為了"沒有滿足感的攝取足夠熱量"嗎?
to P.ong
不爽, 不會死
吃不飽, 會死
----有時候雖然吃飽了, 但是還是很不爽....
所以飽, 不是爽的一種
黑都醜,
>>有時候雖然吃飽了, 但是還是很不爽....
這不就說明了你在乎的是"吃下肚有沒有爽到"。
美國的大學是會對家長透露子女成績的: 大多數學生的學費帳單是家長在付, 家長總有權利知道錢花下去的成效.
學生之間才是互相完全不知道成績的(不過這也造成一個困擾: 有問題想找同學討論都不知道該找誰才不會請鬼抓藥單XD)
台語的"大快朵頤"不就是"飽擱醉"!
老祖宗很清楚"醉"和"爽"是在腦中的同一個反應區!
福佬語真是充滿智慧.
當然啊, 如果我吃飽了, 當然會接著考慮有沒有爽啊..
所以
飽暖思慈濟?
那種"感覺", 沒有可交換性, 只有單一供應商可以提供, 所以這是一個壟斷的市場?
爽的感覺怎麼會只有一個供應商? 例如人際關係挫敗-->用電玩虛擬世界替代,用XX丸,拼命吃...都可以替代,也造成其他問題。
黑都醜
不是壟斷吧?而是多數消費者懶得去找其他供應商吧?
家裡就捐給德蘭啟智中心還有台東基督教醫院很多年,
一樣有感覺。
不過台灣似乎是很容易向大廠牌靠攏的市場,
汽車有豐田、慈善有慈濟.......
咦,餓肚兮怎麼連前十名都排不進去?!
組織機制裡的(慈悲)階級差別, 只有一家提供.
好人也是有比較高尚的好人和普通高尚的好人之分
Fumio 大人:
大型災難或是「見報」的苦難的確有很強的集資效果,不過當民眾受到刺激一時同情心大發時,通常會進入非理性消費模式,這時候只會依賴直覺,不會進行貨比三家,「第一品牌」就會有大者恆大效應。
捐款的道管真的很多,因為朋友的關係,各基督教醫院的新大樓我都捐過。該友為了確定機構是值得捐助的單位,通常會跑去勘察,我跟某些老牧師修女都還握過手。九二一發生的時候,想都不用想的就把捐款直接劃給埔基。
都替代捐款單位的方案並不難找,爽度也不會有差異。但若對相關的消費方式與管道缺乏資訊,在沒有足夠信賴基礎的狀況下,一般民眾沒有理由不會選擇「消費者評鑑第一」的品牌。
夫妻關係挫敗(or親子關係挫敗)>>>這是「因果循環」>>>所以,要作義工(行慈善)來消"業障";如果關係持續不好,那就是作的不夠多要更加努力才行。
以上,多年觀察母親與其朋友的心得。
青
個人以為業障沒那麼容易消啊!
尤其生在台灣,
一不小心就幫助這個體制造業,
恐怕好幾世都消不完......。
與其做義工,
不如先從搞清楚哪些地方在造業比較實在,
總得找到出血處,不是一直換紗布。
何況跟家人的摩擦或其他生活的不適,
往往也是一種消業障。
K頭星大人
真是如此,
去年風災時拜託家人捐給高雄市政府,
就是被拿去捐慈濟......
"夫妻關係挫敗(or親子關係挫敗)>>>這是「因果循環」>>>所以,要作義工(行慈善)來消"業障";如果關係持續不好,那就是作的不夠多要更加努力才行。
以上,多年觀察母親與其朋友的心得。"
那陳寶貝就是他父親大人慈善還做得不夠嗎?
明天的立委補選我比較好奇的是未來事件交易所經過媒體披露後,在非理性下單擾亂市場之後是不是還能準確預測未來。理論上,理性的人應該要從市場價格的變化修正自己的行爲來提高自己的價格,但是自古以來,這種能預測未來,類似符讖的東東向來為執政者所忌,所以執政者的反應多半不是參考市場而是想要去干預市場,甚至干預不了了就想辦法破壞市場。
這次的結果會是...?
青的觀察結果跟我老家附近的很多積善人家相符合,
至於陳寶貝的事,我只能說,宗教的説法很多是不合邏輯但是就是有人會相信,
換另外一種也是宗教的説法,這輩子的事是上輩子的業。雖然這輩子親子關係不好,這輩子好好做義工,下輩子就會好。
下輩子還不好怎麽辦,上輩子做得不夠多,這輩子繼續作...直到大同世界爲止!!
雖然要積德,
但是世間該做的事還是要做,
總不可能靠積德小孩就會自動長大長好吧?
父母沒有功能或者是負面功能,
再會積德一樣枉然。
不同的 NGO 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想要看到"台灣獨立"的, 會捐錢給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想要全台灣的人都變成"基督徒"的, 會捐錢給基督教會.
想進一己之力救災的, 捐款對象的選擇就更多了.
各個提供替代需求的團體彼此會競爭,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捐的錢發揮效果, 當然會捐給最能達成他們願望的團體.
慈濟能發展到規模這麼大, 可見台灣人對 "做功德" "行善" "消業障" ... 等需求相當大.
問題是既然大家都罵慈濟不好, 為什麼沒有其他機構能提供慈濟能提供的商品服務呢?為什麼大家還是捐錢給慈濟?
如果慈濟沒有拿到政府特許來壟斷, 那麼慈濟就是"市場競爭下的自然壟斷".
To 黑都醜,
>>PS. 法鼓山, 佛光山, 中台, 九華山, 慈濟, 彼此間看不到競爭
"競爭" 不一定要團體之間殺的你死我活才叫做競爭, 只要消費者有選擇的權利, 不同團體之間的"競爭"就存在了.
看來真是大崩盤.害我也忍不住追加了.
王廷生有拉回一些,倒是到底是什麼使得蕭美琴忽然衝上去?
未來事件交易所在新竹縣立委補選的交易合約上有點異常,有40萬口的買單掛在單一價格上,買單一候選人,也有46萬口的賣單掛在單一價格上,賣對手候選人。這是其他合約沒有的狀況。
有人想操縱這個合約,導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嗎?
P. Ong,
陳學聖看起來真的一臉怨氣,就來看看您的方法準不準了。
我倒是把蕭美琴的股份全部出清了。
當初五十六塊多買的,剛剛賣八十八塊多,還不錯。
不過本錢不多,所賺有限。
海風,
操縱價格似乎已經在高雄市發生了。害我資金都套在那裡。
新竹縣的盤被操縱很久了。
最多時有近百萬口守在五十塊左右,然後慢慢推進。
現在推到五十七塊左右。
現在還有四十多萬口,很難攻破。
已經盡所有能力賣空鄭永堂,幾乎把所有的資金都賭上去了。
萬一彭紹謹沒上,我就差不多破產了。XD
我覺得, Richter大您真是善良的好人......
新竹縣的盤是誰在擋?
不見得是國民黨哦....
有金錢交易的賭盤,也有誘因來上下其手。
潘,
黃仁杼那邊也漲很多,剛才我也結清落袋,不過轉身也把命運投往桃園。我們現在正在同一條船上。
新竹那一席很可能由KMT取得,不見得被操縱喔!
23:00即將封盤囉.
剛剛看到電視上演1989年的回到未來第二集,劇中設定2015年車子就可以在天上飛耶。看來是太樂觀了點...
鄉民:
價位高低或者支持度高低是一回事,
說新竹的盤被操縱並不是因為鄭永堂的價位比較高的緣故。
最近一陣子,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新竹的盤,
就很容易看出操縱的痕跡。
包括很大的量守住一個單一價格,然後以零點五的間隔逐漸往上推等等。
操縱是一回事,趨勢是一回事.
ㄧ般操縱者若能夠全盤掌握則可以打敗趨勢.
但是一般操縱者若為長期贏家,通常會順著趨勢.
離23:00封盤只剩10分鐘囉.
[卡介倫輕咳一聲,打破沉默問道:“為什么你會這樣認為呢?
尤里安?”“因為帝國軍的舉動實在是太不自然了!”]
------------------------------------
新竹縣的盤也是...
蕭美琴還在4x塊的時候我就覺得被高估了, 資金幾乎全拿去空她, 沒想到一路無視基本盤和民調上揚, 想提前了結都沒機會, 只好期待選舉結果了.
有小玩一下陳學聖, 本來是看到金溥聰評論未來事件交易所的消息上報, 國民黨應該會派黨工去拉這個很重視棄保的選區, 結果完全扶不起, 只好小賺3塊出場.
同時間也買了馬英九連任, 本來還以為35塊左右是被過分看衰, 沒想到真的一路沒有起色, 也沒黨工來給最重視面子的馬英九做點面子, 最後也是一路調降停利點只求趕快出場....(現在一看, 29塊多, 還好當初沒有太貪心)
我不認為未來事件交易所都是泛綠的人在玩, 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顯示出交易所中泛藍的人對藍營的情勢非常悲觀, 相信2012會再度輪替的泛藍玩家可能比泛綠玩家還要多.
JZFan
這些華人政客似乎都有「替人操心」習慣?
回到未來第二集裡面,博士的車是用冷核融合當動力來源。這算是物理學界的聖杯之一,可能永遠都不會成真。
另外,史匹柏還預測小熊隊終於在 2015 拿下冠軍 XD
只會恐嚇,講官話有個鳥用;
請幾個名聲好一點大學或實驗室,
實際去驗個幾次水質不就得了,
把實驗所得的完整公布,
要告倒壹周刊還不簡單!
只怕,壹周刊不是無的放矢,
手上有一定程度的資料...
問個笨問題:懂法律的館友能不能釋疑一下,對於不是人的環保署而言,有「環保署名譽」這種東西嗎?
高市議員楊色玉請辭滯美 檢調深入瞭解
"高雄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王俊力晚上表示,春節前曾接獲檢舉,指出楊色玉涉嫌擁有雙國國籍。不過,市調處人員上午前往高雄市議會調閱楊色玉任內支給相關資料,是否與檢舉案有關,需進一步瞭解。"
豐田章男洒男兒淚獲日本輿論同情
"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rp.)總裁豐田章男(Akio Toyoda)週三在美國的公開道歉在日本國內贏得一片同情之聲﹐許多評論人士和公眾不惜以“男兒淚”來形容他的表現。"
對於為何他們可以不理行政法院的確定判決,
環保署花了98萬登廣告 ,會去告週刊也就不意外。只是近年來無論哪黨執政,從來沒看到面對批評時具有這麼強攻擊性的官署。
環保署可以自訴誹謗,那麼有一天可能白玫瑰會因為誹謗馬戲團或泛藍而遭到自訴。
馬戲團厲害的地方就在這裡。
盤
這要看多久判、判賠多少。
如果又快又重,
那新加坡模式可以說有ROC版。
irrenhaeusler,
喔耶,終於要上映了!
從
HBO Youtube預告 看來,涵蓋了Guadalcanal、Peleliu、Iwo Jima、Okinawa。這看起來最像美國第一陸戰師的戰史,可是第一陸戰師有在Iwo Jima嗎?咦?
看起來彭紹瑾會贏,未來事件交易所加一筆失敗案例。
據說 1993 新竹縣長選舉時,邱梟雄暗助范振宗打敗鄭永金。看來歷史重演了。新竹縣真奇妙。
蕭美琴如果留在花蓮繼續耕耘兩年,下一次就是她的了。千萬別像羅文嘉那樣,輸了就落跑。
有趣的是,翻盤成功的從劉建國、郭榮宗、簡肇棟到彭紹瑾,都是輸了之後繼續留下來。
那,意思是林佳龍有買進的價值?:P
(看來我要兩賺兩賠了....科科)
新竹一局,鄉民預測失誤,下次再接再厲.
之前發言,干擾到館友下注,在此鄭重道歉.
黃仁杼也贏了。
彭添富大概悔不當初吧!如果他不要從中壢落跑,這一局就是他的了。
Richter,
剩下的問題是,蕭美琴為什麼要在花蓮留下來。對她而言,更有機會當選一席立委,留在花蓮這麼一段時間的代價是否值得。
這些政治人物應該也知道留下來的當選機會,不過也會理性計算成本效益。
先前民進黨有一位花蓮出身的政治人物,每逢選舉才回去走一走,所以永遠落選。他身邊的人,包括他自己,也都明白原因在哪裡。
鄉民,
別客氣!潘全部籌碼放空鄭,而我則幾乎全買了彭,好險啊。
不知道這本留言本的名字會是什麼?
盤,
那位永遠落選的政治人物,他在政治上到底獲得什麼?(或說他靠著「永遠落選」得到了什麼?)
Richter 所說陳學聖臉上的"怨氣", 對照吳餘東詭異的笑臉, 似乎準確預測今天的結果.
我們的政治人物好像演技還是需要磨練.
鄭文燦童鞋在電視笑得合不攏嘴。
P. Ong,
金小刀現在的氣色是不是很疲憊?
林香美真的很冤,這局照順序是該她來選的,結果自己基本盤一萬票都開不出來。吳餘東是被擺一道,不過看吳家在中壢的勢力也該有一萬上下的基本,還是連一半都不到,這真的很詭異。陳學聖會拿這票數,我是覺得桃園的這些選民真的沒救了,沒拿到樁腳的錢就不投長期經營地方的自己人,顯然對這些人來說,國民黨的招牌要比地方人物經營到死有意義。
Richter,
小孩霸占著25台, 我要等晚間新聞才能看到小刀的表情.
但聽你說來是有戲劇張力.
另外我覺得敝校林主任這兩個月來傳播的"喜感",
有助於讓教授形象更佳庶民化,
說實在話, 教大學生本來就是要耍寶,
喜感應該是我們職業上自然會培養出的特質.
(我太太長驚訝我逗小孩笑的功利)
謝謝林主任改正我們誤認為"學究"的刻板印象.
林佳龍喔........如果他能「交待」一下跟岳父的關係還是很有希望的
我認為這一次選舉民進黨有意冷處理
黑都醜
可能是把握有限加上重要性也有限。
林佳龍的問題應該不在他岳父.我不敢說他不用心,可是他的表現顯然還沒找到"選舉"的眉角.
Richter:
金小刀的氣色不僅疲憊,頭髮也變灰了。
借給我轉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