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期   2012年 4月出刊   
  
黃富三(臺大歷史學系兼任教授)▲黃富三(臺大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編按:

 本文原為黃富三老師於2011年5月19日應邀在本系發表之退休演講,後經黃老師增修,收入由林玉茹女士主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出版之《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2012)。惠承臺史所同意轉載,謹此致謝。

世界史中的臺灣史──學術生涯回顧
黃富三(臺大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二、教學、研究有感

退休後,回首前塵,或許可以發抒一點教學、研究的感想,那就以「世界史中的臺灣史」來談談吧!

(一)獨特的地理條件影響臺灣歷史:孤島vs.寶島

空間是歷史發展的舞臺,臺灣有二大地理特色深深影響其歷史發展。

1. 山與水:多樣化的氣候與地形,農業潛力大

臺灣島位於東亞地震帶與颱風帶,島民長年遭殃,然而也有二大優越的地理條件。第一、氣候方面,因北回歸線經過臺灣中部,南為熱帶,北為副熱帶,而地勢高聳,山區為溫帶、寒帶氣候,因此生態極富多樣性。再者,由於是熱帶島嶼,高溫多雨,動植物易於繁殖,也因而可以生產不同氣候帶的作物,提供豐富的生活資源。

第二、地形方面,它是新褶曲山地,地勢高聳,其形狀則南北長而東西窄,東高而西低,平原位於西部。中央山脈縱貫全島南北,有如乳母,提供豐富水源,而溪流有如血管,輸送養分滋養大地。臺灣的重要河流有淡水河、大甲溪、大肚溪、濁水溪、曾文溪、高屏溪等,其流域即發展為精華區。

臺灣因擁有各種不同地形與氣候,農業條件優越,因此十七世紀後,出現「農商連體經濟」,因應市場需要,生產不同農產品,維持著長期性的經濟發展。(註釋2)

2. 島與海:開放與進步

臺灣是島嶼,四面環海,因此是既封閉又開放的。如果鎖國,它是封閉的孤島,而本地資源有限,難以進步繁榮。如果開放,則可利用海洋與世界各地往來,吸收、利用他人的資源,反而進步更快。

其次,臺灣原為東亞文明區的邊陲,因此經濟與文化相對較落後,但因位於東亞航線的中心點,當十六、十七世紀航海時代來臨後,地位頓形重要。1624年荷蘭人統治臺灣後,採取重商主義﹙mercantilism﹚的開放政策,乃啟動了快速發展的機制。又因擁有各種不同地形與氣候,農業條件優越,出現「農商連體經濟」,奠定本土自主經濟的基礎。直至1960年代後,方轉為工業為主的經濟。

3. 早期社會:東亞孤島與自足經濟

荷蘭人領臺前,原住民與外界往來不多,臺灣基本上處於「自足經濟」階段。原住民以狩獵、捕魚、初級農業維生。(註釋3) 十七世紀末,來臺採硫的郁永河仍指出北臺原住民之食、衣、住等經濟物資均自產自用,內稱:「番人……寒然後求衣,飢然後求食,不預計也。……無市肆貿易,有金錢,無所用,故不知蓄積。……屋必自構,衣需自織,耕田而後食,汲澗而後飲,績麻為網,屈竹為弓,以獵以漁,蓋畢世所需,罔非自為而後用之。」(註釋4) 此充分顯現其自足經濟之特色。

至於對外關係,由於臺灣位於東亞航線要衝,亦有硫磺、沙金,因此有中、日商人時而來往貿易。明代建國後,厲行海禁政策,至1567年,福建巡撫塗澤民方請開海禁,(註釋5) 施行「船引制度」,允許本國船隻自漳州海澄縣的月港出海,進行東、西洋貿易。十六世紀後半,已經有漢人來臺貿易。(註釋6) 1602年來臺之陳第所撰的〈東番記〉載:「(福建)漳、泉之惠民、充龍、烈嶼諸澳,往往譯其語,與貿易,以瑪瑙、磁器、布、鹽、銅簪環之類,易其鹿脯、皮、角。」(註釋7) 可見華人早就與臺灣原住民交易土產。

除華商外,日商自十六世紀末年後也相當活躍。1592年,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頒「御朱印狀」予出海船隻,拓展海外貿易,更多日商活躍於東亞各商港,臺灣亦在其中。 (註釋8)

然而,基本上臺灣只是被動的交易對象,並無主體性。外來商人定期或不定期來臺進行以物易物之貿易,對本島經濟無何影響,有如候鳥,來得再多也不會留下來生育繁殖。因此筆者比喻為「候鳥期」經濟。 (註釋9)

此次演講暨茶會有多位學界老師共襄盛舉,已自政大歷史系退休的張哲郎老師(左立者)是黃老師在臺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的同學,即現場分享黃老師的小故事。
▲此次演講暨茶會有多位學界老師共襄盛舉,已自政大歷史系退休的張哲郎老師(左立者)是黃老師在臺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的同學,即現場分享黃老師的小故事。

 

 

註釋2 參見黃富三,〈17世紀臺灣農商連體經濟的啟動〉,收入陳益源主編,《2009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頁121-142。原發表於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與金門技術學院合辦之「2009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10月23-24日。

註釋3  Jose Eugenio Borao Mateo, et al., eds., Spaniards in Taiwan I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2001), p. 170.

註釋4 郁永河撰,方豪輯校,《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以下簡稱「文叢」〕第44種,1959;1697年原刊),頁35。

註釋5 張燮,《東西洋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頁131。

註釋6  楊彥杰,《荷據時代臺灣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頁45;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臺灣早期史研究(1400-1700)》(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頁35-36。

註釋7  陳第,〈東番記〉,收入沈有容,《閩海贈言》(「文叢」第56種,1959;1629年原刊),頁26-27。

註釋8 〔日〕山崎繁樹、野上矯介,《1600-1930臺灣史》(臺北:武陵出版社,1990),頁21;另參見〔日〕川島元次郎,《德川初期?海外貿易家》(大阪:朝日新聞社,1916)。

第4頁

上一頁 頁1 2 3 4 5 6 下一頁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