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瑜
  【學歷】英國倫敦大學大學院人類學博士
【經歷】
【現職】 人類學系兼任教授
【專長】 博物館學、博物館與文化詮釋、物質文化研究、民族學藏品管理與研究
【聯絡】 E-mail:chiayuhu@ntu.edu.tw
     TEL:
     Office :
 
【著作目錄】【學術榮譽】【開設課程】

著作目錄
1.期刊論文
  2012 “離散的收藏與拼接的記憶──從臺灣原住民藏品資料跨國連結的二個例子談起”,《博物館與文化》,第3期,頁3-28。
  2012 “臺灣南島民族玻璃珠飾品的跨文化分析比較:對於形式、價值與物質性的一些思考”,《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76期, 97-134。
  2009 食物符碼與儀式行動─從賽夏社會關係的建構到時間連結的體,《民俗曲藝》,166期,頁61-96。
  2007 “博物館、人類學與原住民展示─歷史過程中文化再現場域的轉形變化”,《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66期,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印製中)。
  2005/02 “博覽會與台灣原住民─殖民時期的展示政治與「他者」意象”,《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台灣大學人類學系,3-39。
  2003/11 “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的再檢視”(胡家瑜、林欣宜合著),臺大文史哲學報,59:177-214。
  2001/05 “馬偕收藏與台灣原住民印象”,《馬偕博士收藏台灣原住民文物─沈寂百年的海外遺珍》,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頁66-74。
  2000/12 “器物、視覺溝通與社會記憶─賽夏族儀式器物的初步分析”, 《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第55期,頁113-141。
  2000/10 “賽夏族”,《「1999台東南島文化節學術演講活動」論文集》,台東縣政府。
  2000/08 “古文書與平埔研究”,《漢學研究通訊》,頁353-361。
  2000/03 “工藝傳統與現代商品的對話”,《宜蘭文獻》,頁75-96。
  1996/06 “從民族學研究到異文化展示:由台大人類學系『原住民物質文化』特展談起”,《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第51期,頁148-171。
  1993/12 “博物館藏品資料系統的建立:以哈佛大學皮保德博物館為例”,《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49期,頁100-109。

2.會議論文
  2013 “塵封的物質遺產與再現的文化意象─19世紀西方人採集的「平埔」藏品”, 「族群歷史、文化與認同:臺灣平埔原住民」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3/21-22。
  2013 “Constructing Digital Linkages through Cross-country Collaborations-- Taiwan Ethnological Collections in Overseas Museums Database”,2013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際會議,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2013/3/14-16。
  2012 “海外博物館臺灣民族學藏品資料庫”,2012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臺灣大學人文數位研究中心,2012/11/29-30。
  2010 “From 'Savage' Border to National Scenic Area-Intertwined State Authorities and Local Agencies on Negotiating Saisiyat Boundary in Taiwan”, Conference of Minority Groups and State Authorities: Comparisons and Cases from Taiwan and the PR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sian Studies Center,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2010/04/16-17。
  2010 2010年3月20-21日,參與日本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舉辦之「東亞地區的民族意象:就前近代的認識和相互作用」專題研討會,發表論文〈平埔意象與物質文化收藏:歷史軌跡中文化交互作用的投射〉(Pingpu Images and Material Cultural Collections─ Reflections on Cultural Encounters in Historical Trajectories)。
  2009 “Saisiyat Romhaep Magic and Divination Beads – Rethinking Values, Powers, and Objectified Memories”, Intensive Seminar on Shamanism, 2009/12/19。
  2009 從研究資料到數位資源─臺大人類學系原住民藏品數位化發展軌跡,「臺灣原住民族文化數位典藏學術研討會」,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2009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台灣原住民儀式——對於遺產政治和文化承傳的一些反思”,「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亞地方社會」國際研討會,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主辦。2009/12/04。
  2009 “帝國的收藏與地方的記憶──從臺灣原住民藏品資料跨國連結的兩個例子談起”,「人類學藏品、大學博物館與社區工作坊」,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主辦,2009/11/14。
  2009 “Values, Powers, and Social Relations of Objects: Queries on Saisiyat Mediumship and Divination Beads”, 「美國東亞人類學會暨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09聯合年會」,美國東亞人類學會與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聯合舉辦,2009/7/2-5。
  2009 “Revitalization, Heritagization and Commoditization of Ritual Resources-- A Case Study in Saisiyat Communities”,「當代社會的物質記憶與文化資產:跨文化比較」國際論壇,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主辦,2009/4/3。
2008 “大學博物館的建構與轉型─人類學博物館社會文化意義的再思考”,「2008大學博物館與博物館群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博物館群舉辦,2008年11月14日。
2008 “From Migrated Space to Transformed Landscape – Studies on the Social Mo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Saisiyat”,「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家圖書館主辦,2008/03/26-28。
2007 “台灣南島民族玻璃珠飾品的跨文化分析比較─對於形式、價值與物質性的一些思考”,「物藝文化與區域研究─古典人類學的今日視野」國際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國立台灣博物館,2007/10/6。
2007 “食物作為象徵與作為可食物質─對於賽夏性別與社群關係的一些思考”,「飲食與性別」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2007/05/18。
2006 “博物館、人類學與臺灣原住民展示:歷史過程中文化再現場域的變化”,「先住民?大學-台灣先住民??對話」研討會,日本北海道大學主辦愛努研究中心主辦,2006/12/17。
2006 “典藏臺灣物質文化:探索十九世紀民族學標本反映的臺灣意象”,臺灣歷史與文化國際會議,文化總會、臺灣歷史學會主辦,5/29-30。
  2003/11 “物質文化標本與原住民文化資產─知識、權力與跨文化互動”,「批判、反省與實踐─百年來台灣博物館的原住民文化展現論壇,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2003/11/1-2。
  2003/06 “博覽會與台灣原住民─殖民時期的展示政治與異文化知識”,「台灣史前史與民族學研究新趨勢─慶祝宋文薰教授八秩華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主辦。
  2003/05 “博覽會與台灣原住民─殖民時期的展示政治與異文化知識”,「台灣史前史與民族學研究新趨勢─慶祝宋文薰教授八秩華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2003/03 “關於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的一些問題─異時性與異文化資料的再檢視”,胡家瑜、林欣宜合著,「人類學與歷史研究的結合─以台灣南島民族研究為例」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2003/03/14-15。
  2002/11 “殖民脈絡下臺灣原住民物質文化的收藏與展示─從馬偕到伊能嘉矩” (Collecting and Displaying Taiwan Aboriginal Artifacts in Colonial Contexts—From George L. Mackay to Ino Kanori),「日本殖民主義與東亞人類學會---第一屆漢城會議」 (Japanese Colonialism and East Asian Anthropology Forum),韓國漢城大學校比較文化研究所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in Korea, Institute of Cross-Cultural Comparative Studies) 主辦,2002/11/14-16。
  2002/06 “賽夏儀式食物與祖先記憶─一個感官取向的物質文化研究”,「物與物質文化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2/06/11─15。
  2001/08 “Representation of Taiwan Aboriginal Art/Artifacts—Entangled Images of Colo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Refracted Colonial Modernity: Taiwanese Identity in Arts and Craft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08/30、31。
  1999/12 “器物、視覺溝通與社會記憶─賽夏族儀式器物的初步分析”,「人類學場域的對話─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五十週年慶學術研討會」論文,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主辦,1999/11/27、28。
  1999/7 “賽夏族”,「1999台東南島文化節學術演講活動」論文,台東縣政府主辦,1999/7/1至1999/7/4。
  1999 “平埔族人形紋樣的形式與意義初探”,「台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主辦,1999/5/1至1999/5/3。
  1997 “器物詮釋與文化展示—人類學的觀看角度”,「博物館呈現與文化研討會」論文,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辦,1997/12/1至1997/12/2。

3.專書
  2006 Embodied Memories and Enacted Ritual Materials—Possessing the Past in Making and Remaking Saisiyat Identity in Taiwan, Ph.D. Thesis,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2006.
  1996/06 《賽夏族的物質文化:傳統與變遷》,內政部專題委託研究計畫報告,頁1-159。

4.專書論文
  2012 “平埔意象與物質文化收藏──歷史軌跡中文化交互作用的投射”, 《東????民族????—前近代????認識?相互作用》國立民族學博物館調查報告,104:61-74。
  2011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臺灣原住民儀式─對於遺產政治與文化傳承的一些反思”,《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亞地方社會》,廖迪生主編,香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香港文化博物館,2011年,頁201-225。(978-988-15741-1-4)
  2009 “從移動的空間到轉變的地景─對於賽夏社會變動性與穩定性的另類思考”,《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黃應貴主編,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年,頁335-362。
  2009 “矮靈祭與賽夏社會的建構”,《臺灣民俗節慶講座文集》,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年,頁104-123。
2007 “Representation of Taiwanese Aboriginal Art/Artifacts: Entangled Images of Colo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in Yuko Kikuchi ed’s. Refracted Modernity: Visual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Colonial Taiwan , Hawaii University Press, pp193-215
2006 “博物館、物質文化標本、與原住民文化遺產─知識、權力與跨文化互動”, 《藝術教育》,舞動民族教育精靈─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第3輯,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頁126-134。
2006 “文化調查、標本採集與攝影─19世紀中葉起的臺灣調查採集動力與歷史脈絡”,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台灣史十一講》,國立歷史博物館,頁152-169。
2006 “平埔族人形紋樣的形式與意義初探”,葉春榮主編,《歷史、文化與族群:台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南天,頁197-230。
2004/06 “賽夏儀式食物與Tatinii(先靈)記憶─從文化意象和感官經驗的關連談起”,黃應貴主編,《物與物質文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71-209。
2001/5 “馬偕收藏與台灣原住民印象”, 《馬偕博士收藏台灣原住民文物─沈寂百年的海外遺珍》,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頁66-74。
2000/10 “賽夏族”,《「1999台東南島文化節學術演講活動」論文集》,台東縣政府。
1999/9 “從古文書看道卡斯新港社”,胡家瑜主編《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頁17-43。
1998/11 “伊能嘉矩的台灣原住民研究與物質文化收藏”,胡家瑜、崔伊蘭主編《臺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頁37 -71。
1998/06 “文獻中「道卡斯族」的建構與解讀”,《斗葛族人:道卡斯族研究導論》,苗栗縣立文化中心,頁17-43。
1998/01 “器物詮釋與文化展示—人類學的觀看角度”,《博物館館學研討會一博物館的呈現與文化論文集》,頁61-76。

5.其他
2011 《收藏的平埔記憶:再現噶瑪蘭與凱達格蘭聲影》(影片光碟與解說手冊),台大出版中心(GPN:4510000113)
2011 《巴斯達隘:1936年的賽夏祭典(影片光碟與與解說手冊)》(影片光碟與解說手冊),台大出版中心(GPN:4510000112)
2009 “紀錄片的返鄉之旅”, 《人類學視界》,8-11。
2007 “跨世紀影片中重現的過去─1936年的賽夏族巴斯達隘祭典”,2007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特刊『在地發展』,頁20-27。
2007 “月光下神秘的聲響─賽夏族矮靈祭”,新活水雜誌,11:58-63。
2001/5 “器物解說:馬偕收藏台灣原住民器物的文化脈絡”, 《馬偕博士收藏台灣原住民文物─沈寂百年的海外遺珍》,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頁144-163。
1998/12 “解說:第一部份『台灣原住民』”,連照美主編《人類學玻璃版影像選輯》,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頁3-11。
1998/11 “藏品圖說”,胡家瑜、崔伊蘭主編《臺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頁74-268。
1998/04 “當代社會的博物館與人類學”,許功明著《博物館與原住民》序文,南天出版社,頁vii-x。

學術榮譽
獎項名稱
獲獎時間/年度
台灣大學文學院教學優良獎

95年度

國科會乙種研究獎勵

85年度

教學優良獎

90年度

斐陶斐學術榮譽會員(Phi-Tau-Phi Scholastic Honor Society)

1983


開設課程

開設學期

課程名稱

課號

授課對象

82學年度 第1學期 博物館收藏概論 105 40360 學士班
文化詮釋與博物館教育 105 40370 學士班
第2學期 民族學藏品整理及實習 105 24120 學士班
83學年度 第1學期 博物館收藏概論 105 40360 學士班
文化詮釋與博物館教育 105 40370 學士班
第2學期 博物館與文化 105 34310 學士班
民族學標本整理與展示 105 40410 學士班
84學年度 第1學期 物質文化研究導論 105 29920 學士班
博物館收藏概論 105 40360 學士班
第2學期 民族學藏品整理及實習 105 24120 學士班
博物館與文化 105 34310 學士班
85學年度 第1學期 物質文化研究導論 105 29920 學士班
博物館收藏概論 105 40360 學士班
第2學期 人類學與博物館 105 20020 學士班
民族學藏品整理及實習 105 24120 學士班
86學年度 第1學期 物質文化研究導論 105 29920 學士班
博物館學概論 105 29930 學士班
第2學期 文化詮釋與博物館教育 105 40370 學士班
原始藝術 105 40450 學士班
87學年度 第1學期 物質文化研究導論 105 29920 學士班
博物館學概論 105 29930 學士班
第2學期 人類學與博物館 105 20020 學士班
原始藝術 105 40450 學士班
88學年度 第1學期 民族學藏品整理及實習 105 24120 學士班
物質文化研究導論 105 29920 學士班
第2學期 博物館與文化 105 34310 學士班
原始藝術 105 40450 學士班
91學年度 第1學期 博物館學概論 105 29930 學士班 
物質文化與人類學理論 125 M2380 碩博士班 
第2學期 人類學與人類學家 105 41610 學士班
民族學藏品整理及實習 105 24120 學士班
92學年度 第1學期 族群藝術與文化 105 41640 學士班
感官人類學 125 M2500 碩博士班
第2學期 物質文化研究 105 27000 學士班
博物館人類學專題討論 125 U2280 學士班高年級及碩士班
資料選讀 125 M1000 碩士班
資料選讀 125 M1000 碩士班
94學年度 第1學期 博物館學概論 105 29930 學士班 
物質文化與人類學理論 125 M2380 碩博士班 
第2學期 世界民族誌 105 12100 學士班
民族學藏品整理及實習 105 24120 學士班
95學年度 第1學期 族群藝術與文化 105 41640 學士班
資料選讀 125 M1000 碩士班
物質文化與人類學理論 125 M2380 碩博士班 
論文研究計畫進階討論 125 M0040 碩博士班 
第2學期 人類學史一 105 24300 學士班
物質文化研究 105 27000 學士班
人類學展品解說與實習 105 41730 學士班
資料選讀 125 M1000 碩士班
96學年度 第1學期 博物館學概論 105 29930 學士班 
論文研究計畫進階討論 125 M0040 碩博士班 
第2學期 人類學史一 105 24300 學士班
消費與文化專題討論 125 M2710 碩博士班
基礎文獻評論 125 D0030 博士班
97學年度 第1學期 民族學藏品整理及實習 105 24120 學士班 
世界文化與文明危機 105 41790 學士班
資料選讀 125 M1000 碩士班
第2學期 人類學史一 105 24300 學士班
物質記憶與文化資產專題討論 125 M2870 碩博士班
98學年度 第1學期 人類學 105 12000 學士班 
物質文化與人類學理論 125 M2380 碩博士班
第2學期 人類學史一 105 24300 學士班
文化商品與文化遺產專題研究 125 D1210 博士班
99學年度 第1學期 民族學藏品整理及實習 105 24120 學士班
資料選讀 125 M1000 碩博士班
消費與文化專題討論 125 M2710 碩博士班
第2學期 服務學習三 105 00330 學士班
你應該要知道的台灣原住民文化 105 42000 通識課
基礎文獻評論 125 D0030 博士班
資料選讀 125 M1000 碩博士班
100學年度 第1學期 民族學藏品整理及實習 105 24120 學士班
消費與文化專題討論 125 M2710 碩博士班
第2學期 世界民族誌 105 12110 學士班
101學年度 第1學期 博物館學概論 105 29930 學士班
第2學期 世界民族誌 105 12110 學士班
學士論文下 105 40102 學士班
102學年度 第1學期 物質文化研究 105 27000 學士班
學士論文上 105 40101 學士班
第2學期 世界民族誌 105 12110 學士班
學士論文下 105 40102 學士班
103學年度 第1學期 博物館學概論 105 29930 學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