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化學工程系
志聖工業梁茂生 先生
臺大材料科學與
工程學系輝能科技集團
創始人暨執行長
楊思枏 先生
臺大機械工程系大銀微系統總經理
絲國一 先生
臺大工程科學與
海洋工程學系海天離岸工程董事長
曾國正 先生
臺大化學工程系HOPAX聚和國際董事長
郭聰田 先生
臺大化學工程系四維集團創辦人
楊斌彥 先生
臺大化學工程系
志聖工業梁茂生 先生
臺大材料科學與
工程學系輝能科技集團
創始人暨執行長
楊思枏 先生
臺大機械工程系大銀微系統總經理
絲國一 先生
臺大工程科學與
海洋工程學系海天離岸工程董事長
曾國正 先生
臺大化學工程系HOPAX聚和國際董事長
郭聰田 先生
臺大化學工程系四維集團創辦人
楊斌彥 先生
臺大化學工程系
志聖工業 梁茂生 先生
志聖成立於1966年,55年前,以五萬元創業,因為在台北孔廟附近,故取名志聖工業公司,該公司橫跨電子產業、印刷電路板、面板、半導體等產業的光熱設備供應商,是一家有「溫度」的公司。
梁茂生回憶,1966年考完大專等放榜時,就在家裡跟著大哥創業幫忙,可說是公司的第一個學徒,公司原為理化實驗醫療儀器的生產,跟隨台灣電子工業的發展,開始提供德州儀器/通用器材電子公司烤箱,1972年起與PCB結下不解之緣,今年PCB設備佔營收五十多億的50%以上。
1980年前後,梁茂生與化工系的同學丁祖基前去日本取經UV技術,從加熱設備拓展到光技術設備,這是志聖非常重要的跳躍。當時UV機與南寶樹脂合作,不但環保且具成本優勢,並得到台灣製鞋大廠的青睞,用來做為鞋底照射之用,以接合鞋面與鞋底。這款設備,不僅為製鞋業者大幅降低製造成本,經UV機照射後的產品,更通過Nike、Adidas、Puma等名牌驗證,全世界每三雙運動鞋就有二雙是由C Sun UV機照射過的。
PCB業界都在鼓吹設備廠商開發替代進口設備,自動曝光機、自動壓膜機因應而生,當時志聖克服研發過程的困難重重,目前自動壓膜機已是世界銷量第一。
1991年梁茂生接任志聖總經理,1999年志聖工業(2467)掛牌上櫃,二年後上市。2006年志聖歡慶40周年,也開始邁入「併購期」。2006年併購晶研科技,引進核心技術「電漿」;緊接著2007年再併購生產自動化設備的譜德科技,這二家都位於竹科的公司,因為被併入志聖,促成志聖設立竹科分公司,在2010年將電漿產品發揚光大,一年賣出100餘台乾式電漿設備,太陽光電產業中間遭逢全球不景氣,風光不再。
2012年,志聖入主生產藍寶石晶圓圖樣化(PSS)的華順,當初是看好LED照明的市場前景,然而華順的製程技術遲遲未能突破,連續虧損四年,董事會決定認賠止血,當時累計虧損逾9億元,是志聖掛牌上市後第一次未發放股利,而此番打擊也使竹分公司也正式於2016年熄燈。志聖在隔年順利恢復元氣,展現亮眼的經營績效。
志聖以「皆大歡喜-All Win」為經營理念,以成立一家顧客、股東、內外部夥伴都樂於長期維持關係的企業。全公司推行「蒸健康」的蒸食午餐,以少油鹽去炒炸的料理方式把關同仁的飲食健康。《咱的志聖》月刊迄今逾23年,是企業同事間與家庭資訊互通的橋樑,並於志聖今年55週年發行《志聖笑話集》第四集《唯妙微笑》,將正向樂觀的心情帶給社會大眾,與人結好緣。
志聖2009年開始導入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與成功有約」一書,透過新人訓練、月會、讀書會及內部刊物等多方宣導,塑造共同觀念,讓企業內部的同仁能用相同語言溝通,一點就通,更容易建立共識。
梁茂生在青年時期曾參加台北青商會,九年前化工同學介紹加入扶輪社,目前分別擔任電路板協會、電子設備協會及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成功中學校友會副理事長。志聖成為PCB與面板製程設備領導品牌的同時,也組G2C+聯盟,開始發展半導體設備,希望成為未來營收的重要來源。
梁茂生36年次,常於假日運動登山,有感於現代社會的生活模式易忽略身心健康,致力於推廣健康知識並鼓勵實踐,如出版《上下樓梯需知小卡》,分享膝蓋保健知識;推廣「黑色養生術:黑蒜頭、70%以上的黑巧克力等」,作為開會點心及贈送外賓的禮品。
大學時期加入晨曦佛學社,擔任第十屆社長,提倡儒佛兼修。
臺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輝能科技集團 創始人暨執行長 楊思枏 先生
即使被99%的人嘲笑,也要堅持做對的事,然後把它做好
楊思枏,輝能的創始人兼執行長,是極少數電池芯新創公司中,同時集科學家和實業家于一身的一位創業家,他同時擁有深厚的研發底蘊,也充滿豐富的工業化經驗,兼具技術、量產、執行、和領導優勢。在投身鋰電池行業二十餘年裡,他都致力於鋰電池研究和商業化的推動。楊執行長2006年創立輝能科技迄今十六年,領導團隊專注於固態電池產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身為固態鋰陶瓷技術發明人,楊執行長對電池的堅持和熱誠,具體呈現在他超前佈署的五百餘項全球專利,領域包含高分子工程科學、材料科學、電化學、固態化學和製程工藝創新等。
電池產業具遠見的活化石
2000年液態鋰電池行業初起飛時,楊執行長當時加入台灣第一鋰電池製造商團隊-UTI台灣超能源。他成功為全球前兩大電池技術客戶Bellcore和Mitsubish優化液態聚合物鋰電池系統,帶動其他同業跟進,此優化電池系統至今仍廣泛應用於鋰電池行業。2003年楊執行長發明全球首件“乾式捲繞技術”,這項技術於鋰聚合物電池的製程工藝也被沿用至今。執行長深具鋰電池技術和工業發展領域的豐富經歷,而他對液態聚合物和固態電池的技術原創性與產業發展貢獻也深獲業界認同。當軟性電子產品於2004年興起時,楊執行長經歷了鋰電池的全週期,迅速察覺並預判固態電池是未來的潮流,隨即著手創建『輝能科技』。
固態電池技術獲全球車廠認可,量產進度領先全球
輝能科技的固態電池技術已獲得國際汽車製造商的廣泛認可和支持。楊執行長和團隊已與Mercedes-Benz、Gogoro等製造商建立深度投資、技術合作等關係,已完成電芯、模組測試,並針對未來消費車型導入固態電池技術。楊執行長帶領輝能科技逐年突破固態電池技術的困難點,並在工業規模製造中取得了重大領先。輝能科技試產工廠已於2016年建置完成、2017年投入生產,全球第一條GWh等級量產線也將於2022年底開始批量生產,並致力於成為最具創新性、經濟、環保和全球最大規模的固態電池供應商。
開發要像日本人;經營要像鴻海、台積電
輝能科技致力於提供真正安全、高能量密度和高性能的固態鋰電池,從根本上突破鋰電池的局限性,從而實現低碳、環境友善和永續發展的宏遠目標。在公司創始之初,常因新技術不被人理解而面臨質疑,但楊執行長深厚的研發背景、工業化經驗及如日本的職人精神,讓他勇於面對困境、持續堅持,在短短幾年內將原本平凡無奇的傳統電池提升至全球都在追逐的次世代固態電池產品。即使在研發的早期階段,他和團隊便已考量到實現商業化量產的規劃,而這早期的努力亦取得了成效,大大縮短批量生產的時程規劃,讓輝能科技呈現八年先發優勢,量產時程全面領先於其他競爭者。在集團經營方面,楊執行長及團隊徹底落實如鴻海、台積電的系統化、制度化,以完整的系統、制度使集團實現資源最佳化、明確企業目標及最佳的產品品質。楊執行長堅信,唯有『能將科研技術商業化』的技術才是真技術,才能真的創造價值,為全人類和環境謀福利。
楊執行長提到:「感謝臺大及我的教授們,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我。所以,我想把以上之成就歸功於我的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暨研究所指導教授林金福教授、以及材料所林唯芳教授、廖文彬教授、邱文英教授…等授業教授,他們是我一直以來努力的原動力,無論是在學時期的諄諄教誨,或是畢業之後仍一直在背後支持著我。我也希望在未來能夠效仿教授們持續對我的幫助的方式,將我所學及在業界的經驗回饋給學校,並一起努力將臺灣電池產業提升到更高的水準。」
臺大機械工程系
大銀微系統總經理 絲國一 先生
絲國一總經理(本校機械系B71系友)出生於苗栗南庄,這個特別的姓氏「絲」來自曾祖父是被賽夏族大頭目收養的漢人。他一路從古亭國小、民族國中、建中到臺大,家在臺大社科院對面,還因為家住得太近,太常遲到差點畢不了業。
絲國一熱愛畫畫,比賽屢屢獲獎,高中擔任「建中青年」美編、美術社西畫組組長、大學時編「機械系刊」。建中的自由學風和數學老師用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教學方式對他影響至深。畫畫是他最棒的抒壓管道,在求學研究、工作上透過線條描繪、構想概念化、突顯重點,往往達到更好的溝通及表達。
退伍後回臺大擔任助教,那時臺大慶齡中心邀請日本工具機領域專家教授來臺演講,開啟他對工具機相關的研究興趣,並立定志向前往柏林工業大學深造工具機與電腦輔助設計,取得Diplom-Ing.學位後,於柏林工大的Fraunhofer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研究所擔任研究工程師一年,參與專家系統於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的應用研究,後到德國中部漢諾威附近的帕德伯恩(Paderborn)大學攻讀博士。
1996年,學成回臺,獲得了一些學校的聘任機會,同時他也到上銀由卓永財董事長親自與他面談。上銀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大滾珠螺桿製造商,但當時的上銀卻不到五百人,營業額也不到五億,剛好卓董事長提出需要絲國一協助解決的問題,正是他研究相關主題,獲得了卓董全力的支持,實際上產線生產運作。隔年,1997年大銀微系統公司成立,他前往俄國進行線性馬達的技術轉移,面對全新領域,重新學習。但技術轉移後的前四年卻面對營業的壓力,直到2002年多項產品逐一通過美國客戶認證,取代原瑞士供應商,維持良好而長期合作的關係至今。
大銀微系統是國內唯一具完整產品線之線性與力矩馬達量產能力供應商,並打進全球前三大半導體設備製造商供應鏈,主要產品包括微米與奈米級定位系統、線性馬達、力矩馬達、伺服馬達、驅動器與控制器等元件等。2019年9月,大銀微系統掛牌上市!規模與二十幾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不僅在全球主要工業國家設有銷售暨服務據點,並與當地全球化人才進行產學及技術合作、及在俄國莫斯科和以色列設立了研發中心,上銀集團卓總裁對創新事業及研發的支持投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畢現。
絲總表示,持續研發,向外學習、找專家協助,是企業持續進步與向上提升的重要方法。在臺灣的第一份工作,他從中獲得成就和快樂。成功的人生,並不是刻意瞄準追求而來,而是傾聽內心、持續去做,成功與快樂自然伴隨而來。
如果時光倒流,他仍會選擇踏出舒適圈。因德語的連結才能建立與俄、德、以色列的猶太裔俄國人的關係。大銀紮根臺灣,放眼世界,專注創新研發能力,坐擁頂尖技術佔據國際領導地位,並以整合全球資源佈局,以追求世界第一為目標。同時不忘企業的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回饋臺灣,關懷社區。在產學合作上亦不遺餘力,各項合作訓練計畫持續進行,獎勵培育優秀人才。正因為認同追隨集團的願景目標,絲總每一步走得踏實快樂,也鼓勵學弟妹,將自身影響力發揮極大化。
臺大工程科學與海洋工程學系
海天離岸工程董事長 曾國正 先生
臺灣的航運發達,尤其是貨櫃運輸及散裝航運更是全球知名;但您知道,臺灣在全球造船業也佔有重要地位,是世界名船及創新造船科技的誕生之地嗎? 且讓我們來聽聽曾國正學長的事業歷程!
國正學長是本校造船研究所1988年畢業,當年在指導教授邱逢琛老師指導之下完成全國第一套船舶操縱性能預估程式,隨即於服役之後進入中船公司自基層工程師做起,從事船舶設計開發及技術研發,並以優越的績效屢獲拔擢至台船公司總經理及台比合資之台船環海風電工程公司董事長;2021年起擔任海天離岸工程公司董事長,投入我國第一艘大型海纜鋪纜船的建置。
國正學長自進入台船以來,由基層工程師做起,一路秉持專業及學以致用態度,把握住每一個機會及挑戰,成功執行許多「台船第一次」的任務,列舉如下:
- 規劃及執行台船首次「提升基本設計能力三年計劃」,建立台船自主船型設計開發能力,擺脫對外國船廠技術及設計來源之依賴,為近三十餘年來台船之生存與發展奠定穩固之根基。
- 完成第一艘自主設計商船165,000 DWT 散裝貨輪海盛號,成功銷售國內外10餘艘,建立台船自主設計信心與實績。
- 完成第一艘自主設計2,200 TEU貨櫃輪Rickmer Rickmers,同型船行銷全球累計38艘,為中型貨櫃輪最成功的經典船型之一。
- 完成全世界最優性能57,000 DWT 潛舉型甲板重貨載運輪藍馬林號(Blue Marlin)及65,000 DWT 紫晶號(GPO Amethyst)之自主設計開發。
在高性能商船之設計研發方面,帶領同仁開創台船特有品牌:ES(Energy Saving) -10、20、30,TranBo(Jumbo Transformer),SODO(Seaway Optimum Design & Operation),並以縝密計劃開發關鍵技術、培育專業人才、落實產品應用,打造台船優質產品及技術定位,被全球知名德國漢堡水槽(Hamburg Ship Model Basin, HSVA)譽為來自亞洲造船業的創新。
在技術創新方面,帶領團隊與臺大工科海洋系合作精心研發劍艏設計(Sea Sword Bow, 簡稱SSB),並領先全球應用於1800 TEU與2800 TEU貨櫃輪,改變百年來船舶普遍採用球型艏的傳統,經德翔/陽明/長榮/SITC等全球主要貨櫃航商訂造共40 艘,其節能效果相較其他船廠之同型船可省油15-18%,台船貨櫃輪的設計性能被譽為亞洲船廠之冠,而劍艏或類似設計現今已成為全球貨櫃輪設計之主流。
在能源轉型方面,擔任比利時DEME與台船跨國合資之台船環海風電工程公司(CDWE)董事長,取得玉山北陸之海龍風場、中鋼之中能風場及CIP之彰芳西島風場多項海事工程合約,並啟動我國首艘大型全迴旋浮吊船環海翡翠輪(Green Jade)的建造作業,為我國離岸風電海事工程之發展奠定穩固之根基。
國正學長自大學起全力投入造船領域之學習,積極參與國內各項造船學術活動,透由個人造船生涯的分享及各項產學合作計畫之推動,提升國內造船技術、推展造船教育,迄今所培養的眾多造船專才已成為國艦國造之主力,對我國自力造艦計畫之發展影響至為重大。
目前國正學長正在海天離岸工程公司(High Tien Offshore Engineering, HTOE)全力推動我國第一艘大型海纜鋪纜船的投資建置計畫,目標在2023年底前完成鋪纜船整備,於2024年投入我國海域海纜的鋪設及維修作業,逐步建立臺灣自主的海纜鋪纜工程能量。
臺大化學工程系
HOPAX聚和國際董事長 郭聰田 先生
1968年我從臺灣大學化工系畢業,1970年留學美國,1974年取得美國密蘇里大學化工博士,隔年返台創立HOPAX聚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財團法人聚和文化藝術基金會,長期支持台灣藝文活動及音樂人才的培育。這些年來,很榮幸的個人與公司曾得過許多獎項(中華民國產業科技發展獎-個人卓越成就獎、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科技管理獎-個人金質獎、經濟部優良產業科技發展獎之優等獎及傑出獎、國家品質形象獎、國家發明獎銀牌、產業科技發展獎之傑出創新企業獎、台灣精品獎…等),更難得地,聚和基金會也獲得高雄市高雄文藝獎,以及兩次文化部文馨獎之國家級的肯定。 許多人可能會認為「獲利」才是企業的本職,為何以如此認真的態度去支持與「營利」毫無直接貢獻的文化藝術活動呢?我的看法是 :「獲利只是企業最基本的責任之一,企業在社會責任的付出,更能真正突顯企業存在的價值,我們為社會關懷的努力與成果將成為公司未來能否永續發展很重要的競爭力」。
精細化工對人類的價值與意義
我個人很幸運也很驕傲地能以化工這個領域奉獻我的一生。化學是一種研究物質的科學,而化工是將化學科技實用化,它對於人類的文明發展與生存所面臨的重大議題(如:食、衣、住、行、育、樂、能源、健康、壽命、生活品質…等)都有極大的貢獻。雖然在現代的社會裡,化學科技遭受不少誤解,認為化學是造成污染問題的元兇。對於這些負面印象,歸根究底,問題並不在於化學科技本身,而在於人們使用化學的心態,正如其它許許多多人類社會的大問題一樣,其根本的原因都來自人類「貪婪」的本性。真正必須覺醒淨化的是政府、企業,以及全世界消費者的意識,這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來扭轉人類的貪婪思想和不當作為,才可建造一個健康、富足又快樂的美好世界。
感恩所有 回報社會
一個出生於苗栗苑裡鄉下的小孩,在六十幾年前戰後一切百廢待舉的時代,我隻身從家鄉前往台北求學,從成功初中、成功高中、一路進到台灣的最高學府,可說是千人取一的幸運兒。當年我即深知自己享用到台灣最寶貴的教育資源,滿懷感激之情外,更清楚知道未來有責任要加倍回報這個社會。在台大自由的學風之下,能與許多優秀的同學一起共同學習成長,畢業後很順利地前往美國進修,讓我見識到一個先進的國家和人民,除了有最先進的科技外,還有他們守法、誠信、創新、勇敢、冒險、樂觀、團隊合作及追求卓越的一面。讓我更清楚地看出我們的優缺點,深信只要我們更務實的努力,就可以打出一片屬於我們的天地。因此,我在取得博士學位隔年隨即回台創立聚和公司至今。
創新 分享 關懷
多年來,我在公司新進人員教育訓練時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如果愛因斯坦不會拉小提琴,你認為他還會是本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嗎?」對此問題,我給的答案是否定的,我認為一個人唯有在工作與休閒生活得以均衡的人生,才有可能支撐一個人活到七十五歲仍不減其工作熱情並維持極傑出的創新能力。
數十年如一日與世界第一流廠商競逐的打拼經驗裡,我深深體會到藝文對於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性。公司應當提供一個讓人能發揮能力和心靈成長的環境,唯有擁有身心健康的員工,才能產出對社會健康有利的產品和服務,也唯有擁有身心均衡的團隊才能展現一流的創造力,打造出世界級的競爭力。
聚和從創立以來一直蘊養著正向、進步又善良的信念和組織文化,我們更進一步將這些核心理念精煉為「創新、分享、關懷」的企業靈魂。「創新」是一種生命的現象,任何人事物只要停止創新,其實與死亡已經沒有太大的不同,創新會使得生命充滿活力以應付人生的考驗。「分享」是透過共同學習與成長,凝聚團體的力量,來達成更大的成就,分享還有個更深層的意義是,透過與人的連結,可以打破個人的孤獨感。「關懷」是對別人及社會的關懷,每一個人都獨立卻又依存於社會,所以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有更美好的社會和環境就能有更幸福的個人,這也是佛學意涵的「大慈悲心」,是一種使人得以永生的靈魂。
聚和的使命與願景
企業經營環境險峻又充滿危機,企業要活過一天都像野生動物度過一個夜晚般的不容易,必須隨時存有危機意識,不停地創新求變,不斷地有生力軍加入,透過共同學習,勇於挑戰並追求成長,才能一棒接著一棒成為一個永續經營的有機體。公司的存在不僅止在於獲利,而沒有獲利企業就無法生存的另一個重大的使命則是在於「人力發展」,在所有生產要素之中唯有人力是無價的資源,因為人力是生命,浪費人力是一種罪惡。公司要創造一個對的發展環境,提供健康的生態及有養分的土壤,孕育人才像是在這塊園地上生長的每一朵花,期許每一位都能有堅強的自我發展意志,進化為充分綻放的花朵,展現生命力之美。我期許每位同仁不但能成就自己也要成就他人,共好造就一個優秀的團隊,使大家都能成為美麗綻放的花朵。一朵美麗綻放的花朵是一種單純之美,而滿山遍谷璀璨奔放的花叢則是集體之美,更是偉大之美。我認為每個人一生當中至少要有勇氣與志向去參與一個偉大的志業,享受偉大成功的喜悅,就像當年美國有30萬人一起努力將Apollo 13成功推向月球,並且安全返抵地球的偉大壯舉一樣,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是共同達成此項人類偉大任務的成功者,那怕他(她)的工作只是為太空人縫製了太空衣特殊結構的一小段褲管。
近半世紀來,堅持深耕基礎技術與跨界整合的經營策略,終於讓聚和建立了深厚的磐石,在我們所經營的事業領域(特用化學、精密化學、N次貼、個人保健與新藥發展) 都能展現持續的創新和市場競爭力。當四十年前我們開始耐性地深耕基礎技術時,我們並不知道我們的產品會被用到電動車、銅箔、被動元件、新冠病毒的治療藥物與疫苗上。而四十年後又會是個什麼樣的世界,相信沒人說得準。唯一可確定的是,四十年後的人類長得跟今天一樣,忙碌著一樣的人生追求 - 離苦得樂。人類仍將面對著同樣的重大議題:食物、能源、清潔飲水和空氣、綠色環境、健康生態的土地、健康、醫藥、保健、創新科技…等。相信只要堅持創新並努力不懈,無窮的機會將等著我們去做出人類里程碑上重大的貢獻。
臺大化學工程系
四維集團創辦人 楊斌彥 先生
您知道,華人的第一卷膠帶,是來自台大化工系畢業生之手嗎?
1947年,楊斌彥先生和三位同學台大畢業後,看到進口膠帶一貼就黏的卓越特性,認為可取代當時主流產品漿糊,如果能生產品質夠水準的產品,一定有市場,便憑著這股信念努力研究開發。
但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買製造機器,於是楊斌彥總裁到三重一帶的廢鐵市場尋找零件,並透過當時台大機械系謝振熹教授協助設計及工學院彭九生院長指導下,經過幾年的努力,手工打造出台灣第一部手動塗佈機,成立偉美加工廠(四維企業前身),華人第一卷玻璃紙膠帶就此誕生。
50年代初期,臺灣經濟正值初步復甦,民生基礎建設開始籌建,楊斌彥總裁秉持四維精神禮義廉恥,以人為中心之企業文化與管理哲學,不斷延攬與禮遇台大優秀人才,投入資源開發創新,企業規模持續茁壯。
楊斌彥總裁被譽為膠帶之父,除了是一代企業家,籌組台灣區黏性膠帶公會、擔任創會理事長外,也同時熱心公益。熱愛網球運動的他,努力支持網球活動,持續贊助或金援網球選手,成立四維網球隊,創辦四維膠帶盃學童網球錦標賽,培養未來的國家好手,得以揚名世界、為國爭光。楊斌彥總裁也不忘回饋母校,在台大設立講座、贊助化工系活動等,時至今日,四維集團與台大有著深厚情誼,近年更加熱烈交流,贊助化工系新館「斌彥廳」,產學合作關係密切,提升台灣未來化學產業競爭力。
在現任楊慧玲董事長的領導下,產品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期望成為跨足通訊、電機電子、電動車、光電及民生消費等的亞洲膠黏行業領導者。四維集團在全球各地擁有七座工廠,海內外員工人數近兩千人,銷售領域遍及亞洲、歐洲、美洲等世界各地。
歷經多年研發投入,四維集團於2020年開發出生分解膠帶,是對循環經濟及環境永續的重要貢獻,也為白色污染提供有效解決方案,為塑化產業帶來嶄新的樣貌。
四維集團身為化學領域的重要一員,竭誠歡迎台大同學與校友加入四維大家庭,攜手為台灣化學材料領域的遠景,一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