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頤賢講座

【頤賢講座】臺灣大學電機系陳良基特聘教授: 「成為下一個造山者」-2025.09.04

【頤賢講座】臺灣大學電機系陳良基特聘教授: 「成為下一個造山者」-2025.09.04

「頤賢講座-臺灣政經社問題與對策」本學期第一個主題為:「AI的發展及AI在醫療、健康、照護產業的發展與應用」,該主題第一場講座邀請前科技部部長、前臺大副校長、電機系陳良基特聘教授主講「成為下一個造山者」。陳前部長豐富的經驗和遠見,為我們解析現今半導體產業的原理脈絡以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我國政府及年輕人該如何在人工智慧時代再次引領台灣開創新的產業,再造護國神山。
陳講座首先講解了半導體產業中矽晶圓之製程原理,進而解釋在矽晶圓製程中,根據「摩爾定律」的趨動,台灣如何不斷的研發晶片製造的品質與功能。接著他指出臺灣在1970代發展電子業,在政府科技政策及民營企業的合作下,先發展電腦產業進而推動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利用「半導體」以及「電腦」兩條腿站上世界的舞台,扮演科技業重要角色。然而半導體製程的快速進步也意味著產品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我國如何面對未來快速變化的環境與競爭。將決定未來我國是否能繼續在舞台上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陳講座語重心長的指出「AI是開啟臺灣下一波產業革命的關鍵」,AI未來扮演的角色應類似於過去的電子業,意即臺灣應利用半導體產業的優勢,發展AI應用的軟體產業,讓「半導體」與「AI電腦」可相輔相成,建立臺灣新時代的兩條腿。如在生技產業的醫療影像應用、醫療行政與臨床決策處理資源及智慧醫療與個人化治療等都是AI軟體可導入的產業。
陳講座最後期許年輕人能持續奮進、不畏多變環境,勇於面對挑戰,創造價值,正如過去1980年代的前輩建立護國神山,相信年輕人在2020堅難的時代,可以持續成為新的造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