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   2009年 2月出刊   
 
 
 

▲渡邊浩教授(左)與主持人
 陳弱水教授

臺大歷史系成立逾八十年。從臺北帝國大學史學科出發,歷經戰後改制,傅斯年故校長等學者導入新學風,以至二十一世紀以來各種新史學的蓬勃發展,臺大歷史系的系史堪稱一部臺大的蛻變史,也是現代臺灣的史學史。值此回顧前瞻之際,本系為溫故知新,策勵來茲,並展現近來各領域發展與國際交流成果,舉辦「八十週年系慶講座」,於2008年11月至12月間邀請六位學者主講。茲摘錄各場演講摘要,以饗讀者。

 

臺大歷史系八十週年系慶講座

作為「唐虞三代」之西洋——中國學術對「明治維新」的影響

渡邊浩教授主講

2008年12月3日,東京大學前副校長、法學部教授渡邊浩先生專程來台,為本系主講這場別開生面的學術演講。

渡邊教授的專長是德川至明治時期的思想史、日本政治思想史,擅長透過比較思想史的視野,分析東亞地區的政治思想狀況,著有《近世日本政治思想》、《東アジアの王権と思想》、《近世日本社会と宋学》等書。

渡邊教授首先略述明治維新前中國與日本的政治局勢與文化活動。中日兩國面對西方「近代性」的衝擊,紛紛興起向西方取經的改革運動,展現在中國的情況,就是我們熟知的「師夷長技以制夷」、「中體西用」等舉措;日本則有「攘夷運動」、「明治維新」等手段,不一而足。

他認為,長久以來我們受這種「衝擊-反應」理論的籠罩,造成對近代性的理解,是從外部向內部探求、從部分推論全體,是一種以西方為師的近代化方案。因此,渡邊教授利用各式各樣的史料,從中日兩國的思想本身闡釋演講主題。

當時日本內部存有三種西洋觀:一是基督教概念的西洋觀,因為西方多為基督教立國地區,一提到西方,就聯想到基督教。二是一種「窮理」式的比附理解。渡邊教授舉高杉晉作(1839-1867)與中國舉人溫忠彥的筆談為例,兩人針對朱熹所云的格物窮理,與西洋所謂窮理的異同之處,進行討論。渡邊教授指出,日人認為西方各國經由「窮理」理解事物,西洋的技術、術數是「理」的表現,而西洋技術進步,則是「理」的本質。日人翻譯西書,藉以理解西方,近於中國「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心態。第三種西洋觀,則是所謂「唐虞三代」的西洋觀。如徐繼畬(1795-1873)在1850年出版的《瀛寰志略》中所云:「華盛頓異人也。……幾於天下為公,駸駸乎三代之遺意。」橫井時存(1809-1869)在1860年刊行的《國是三論》中亦云:「在墨利堅,自華盛頓以來……政教皆由倫理,為生民無不急。殆至符合三代之治教。」把「唐虞三代」由古代中國移到近代西方,向西方學習就取得了普遍的合理性。

渡邊教授從「教」、「仁」、「公」三個面向進行剖析上述的問題。接續德川時代的傳統,明治時代的日本經常使用儒家思想議論政治,以儒學教養、價值做為思考基礎。在「仁」的部分,當時日本人認為西方人的「仁」就是愛人。在歐洲,「愛人」不僅是思想、口號,更是制度。日人認為,中國、日本對於「仁」的思想的儒學實踐,遠遜於西方各國。在「公」的面向,渡邊教授則指出是否符應「天理」,或西人所稱的「天律」(natural law)的概念。他認為,當時日人如此思考與西方國家之關係,係因日本思想與中國有深厚的淵源,不得不在考慮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時,透過傳統價值的再解釋,以表現近代性。


▲渡邊浩教授(左)與主持人陳弱水教授
  (攝於臺大文學院會議室)

最後,渡邊教授以「文明開化」與「百教一致」的觀念發展,做為總結。日人認為「文明」(civilization)是用以理解西洋觀的現實,最為恰當的方法與心態。日本越向西方學習,就越往文明靠攏。真正的文明,是使每個人都通情達理,必須透過法教的手段加以造就。「教」就是要「教人之所以為人之道」,而教人之所以為人之道的「道」,則是指人性皆同的「率性之謂道」。

渡邊教授利用中村正直的背景與思想為例證。中村是基督徒兼儒學者,他在1871年出版的《擬泰西人上書》中,便對西方諸國以「教法為精神,以為治化之源」的益處屢屢申述,而他同時也是一位相信儒學天道觀念的學者。由此即可看出,日本的西洋觀並非可以所謂的西洋化/西方化一筆帶過,而是具有儒家式文明觀的基礎。至於明治日本學習西方,特色是視此為追求普遍價值的實現,而非帶有恥辱感的被動模仿。

臺大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陳建守整理,陳弱水教授校訂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