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碩士班學程
  2. 博士班學程
  3. 研究生田野
  4. 逕修博士
  5. 歷年論文
  6. 交換學生
  7. 相關法規
  8. 表單下載
  9. 學生出版品
  10. 徵才
【碩士論文】【博士論文】

碩士論文
編號
出版年
作者名稱
論文名稱
指導教授
217
2012
康芸甯
以植物矽酸體分析和陶器壓痕翻模法探討卑南遺址的植物遺留 陳有貝
216
2012
許馬談
培養另類存在方式 : 台北獨立搖滾樂手的音樂活動與生活民族誌 顏學誠
215
2012
謝竹雯
為和平而奮鬪 : 沖繩反軍事基地社會運動及其國族意涵 林開世
214
2012
盧柔君
台灣東海岸與琉球列島之史前文化比較暨相關問題研究 陳有貝
213
2012
劉亭攸
鵝鑾鼻第三/四文化相遺址的集域分析與漁獵地景 陳瑪玲
212
2012
林玉雲
卑南遺址「砌石圈11」之研究 連照美
211
2012
李孟珊
斐濟Naganivatu村撈蜆婦女的社會和經濟生活 童元昭
210
2012
林芳伃
地方信仰與社會 : 以一馬來西亞華人漁村為例 王梅霞
209
2012
鄭月
反結構與解構 : 阿根廷酷兒探戈的多元性別實踐 王梅霞
208
2012
林仕粧
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德教信仰與群體認同的複雜性 : 以檳城州慶安村為例 王梅霞
207
2012
杜奕寧
我們與神聖及危險共存 : 紐西蘭Ngāti Rangi毛利人與Ruapehu山作為神聖地景 童元昭, 郭佩宜
206
2011
陳胤安
在經驗與意義之間與上帝相遇 : 談臺灣靈恩宗教意識形態的形塑 王梅霞
205
2011
謝博剛
「玩」作為一種族群認同生成的策略 : 四個Pangcah/Amis(阿美族)豐年祭的比較研究 王梅霞
204
2011
劉俊昱
臺北機器局遺址出土磚材之研究 陳伯楨 坂井隆
203
2011
劉妍妙
菜市買賣生活的民族誌研究 : 以台中市公有建國市場與民有東興市場為例 胡家瑜
202
2011
楊宏政
石橋遺址甕棺葬研究 陳有貝
201
2011
王儷螢
宜蘭淇武蘭遺址出土裝飾品之相關研究 陳有貝
200
2010
吳欣怡
同胞與外人之間 : 馬來西亞「僑生」的身份與認同 童元昭
199
2010
許湘彩
五條港高腳漁村的聚落建構與空間形塑 : 一個馬來西亞華人移民社會的硏究 胡家瑜
198
2010
黃郁倫
流行製造 : 以印尼Bali島endek織布產業為例 羅素玫
197
2010
葉惠媛
從體質形態學研究探討台南石橋遺址蔦松文化之社會性別分工及其相關問題 陳有貝
196
2010
呂嘉耘
同島一命 : 東莒島與西莒島的生態政治和儀式實踐 林開世
195
2010
彭佳鴻
從植物遺留談古環境重建與植物利用 : 以台南縣石橋遺址之蔦松文化為例 陳有貝
194
2010
周書屹
「多源」的組成與「相似」的風格 : 試探屏東縣來義部落人群組成與建築風格間的關連 陳瑪玲
193
2009
林宜羚
製陶原料的來源與選擇:以臺北盆地新石器時代晚期天文臺遺址為例 李永迪
192
2009
黃瓊誼
台南縣石橋遺址坑狀遺址的討論與研究 陳有貝
191
2009
白宜君
軍事地景與邊陲認同:烈嶼(小金門)雙口村的人類學個案研究 胡家瑜
190
2009
謝艾倫
宜蘭淇武蘭遺址出土外來陶瓷器之相關研究 陳有貝
189
2009
林育生
趕得上時代、遠行與作功德:泰國東北Isan移工的跨國現代性 謝世忠
188
2008
張帆如
帶著「國/家」出走 : 捷克的越南人「市場社群」 謝世忠
187
2008
蘇盈如
愛滋病的國際援助與地方再現:以馬拉威北部區域為例 張珣
186
2008
  王乃雯
飄泊中的依歸:從「家」看雲南Hmongb人的社會關係 黃應貴
185
2008
  陳韻帆
臺灣當代都會女性的坐月飲食與消費現象初步研究 胡家瑜
184
2008
  吳建慶
日治初期(1895-1903)宜蘭地區的「對蕃」政策 童元昭
183
2008
  宋昱潔
龍門舊社遺址出土鐵渣與製鐵遺留之?究 陳有貝
182
2008
  葉長庚
臺灣東部巨石文化之相關?究 : 遺物、類型與意義 陳有貝
181
2008
  富田昌雄
淇武蘭幾何印紋陶罐之家族類似性分析 陳有貝
180
2008
  尹意智
台灣史前玉器工藝 : 以平林遺址為例 陳有貝
179
2008
  李克
臺灣天主教的祖先敬拜禮儀 葉春榮
178
2007
  陳品姮
再現的政治 : 玻利維亞高地原住民女性意象之建構 童元昭
177
2007
  陳珮瑜
陶容器作為研究分析單位之效益評估 : 以台中清水鎮社口遺址的陶器及其標準化?究為例 陳瑪玲
176
2007
  蔡佩穎
空間分析與房舍結構 : 以屏東縣牡丹鄉排灣族Saqacengalj舊社遺址為例 陳瑪玲
175
2007
  許崇銘
混沌之後,開竅之前-台灣憂鬱症患者的疾病角色、疾病經驗與醫療化過程 顏學誠
174
2007
  林雨璇
五營兵將-台灣民間宗教研究 葉春榮
173
2007
  陳怡君
富裕的陰間-當代大陳女性與燒庫屋習俗 林開世
172
2007
  胡雅琦
龍門舊社遺址貝類遺留與相關行為之探討 陳有貝
171
2006
  錢曉珊
殖民地博物館與「他者」意象的再現 : 三個日本殖民地博物館的分析比較 胡家瑜、謝繼昌
170
2006
  王凝翠
一個"迷“的想象社群——以臺灣的傑尼斯迷為例 王梅霞
169
2006
  卓浩右
茶的前半生 : 從生產的價值邏輯到市場運作 顏學誠
168
2006
  褚縈瑩
玻利維亞社會運動策略的空間政治 林開世
167
2006
  陳聿寧
村落、親屬與基督宗教─一個南勢阿美村落宗教變遷的研究 王梅霞
166
2006
  杜美慧
遺址形成過程之探究 : 以排灣族舊社Saqacengalj遺址為例 陳瑪玲
165
2005
  蔣馥蓁
道教儀式中的神聖文書 : 文檢的使用與意義 張珣、童元昭
164
2005
  石川豪
殖民教化與「未開化」意象的再現 : 以四個博覽會為例 顏學誠
163
2005
  陳勳
流傳千年的饗宴 : 日本「花見」之研究 王梅霞
162
2005
  戴 蕾
泰雅人的家:共食與餵養 王梅霞
161
2005
涂勤慧
陶容器製作技術風格分析-台南科學園區北三舍遺址研究為例 黃士強、臧振華
160
2005
黃郁茜
「交換」與「個人主義」:蘭嶼野銀聚落的例子 黃應貴
159
2005
潘瑋玲
龍門舊社遺址的發掘與研究 陳有貝
158
2005
劉榮樺
家屋與概念隱喻-以屏東縣牡丹鄉高士聚落的物質文化變遷為例的社群邊界研究 陳瑪玲
157
2005
蕭輔宙
花蓮縣壽豐鄉芳寮遺址之試掘 陳有貝
156
2005
郭玉辰
國中班級運作脈絡之民族誌探究 童元昭
155
2005
慶昭蓉
土壤化學分析在考古學空間分析上的應用-以屏東牡丹鄉排灣族Saqacengalj舊社遺址為例 陳瑪玲
154
2004
宋世祥
台灣當代社會陽宅風水中的「物」與「氣」~~試論漢人命運觀念於物質空間之體現 胡家瑜、葉春榮
153
2004
潘怡仲
台灣山區遺址研究─以桃園縣復興鄉大漢溪上游河谷地區為例 臧振華、黃士強
152
2004
李作婷
小馬洞穴發掘與石英質小石器類型研究 陳有貝
151
2004
戴慈嫻
聖堂與垃圾場:由國中輔導處切入的學生觀討論 顏學誠
150
2004
邱鴻霖
宜蘭縣礁溪鄉淇武蘭遺址出土墓葬研究--埋葬行為與文化變遷的觀察 陳有貝
149
2004
王瑞邦
自我比較與互相比較:教改思潮下國小教學評量研究 顏學誠
148
2004
鍾淑薇
教師慣習(habitus)之形塑與實踐 童元昭
147
2004
劉瑞超
經驗對話與族群互動-關西­­馬武督地區的泰雅與客家 謝世忠
146
2004
簡天翔
卑南遺址內部空間分析-試以群集分析與主成份分析探討文化層石器分佈及其意義 連照美
145
2004
陸泰龍
台北縣石碇溪口與雙溪河口及鄰近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址調查與研究-以內寮等五個遺址為例 陳有貝
144
2003
汪英達
去掉括號,還是再補上一個?--台北地區菲律賓幫傭的生命經驗與生活策略 謝世忠、丘延亮
143
2003
李娜莉
論圓山文化的生產模式與經濟策略—以圓山遺址的動物遺留為例 陳有貝
142
2003
王美青
文化表徵與族群性—魯凱族下三社群的認同建構 謝世忠
141
2003
林碧珠
靈乩觀點與信仰實踐:新竹天宏宮道統弘揚的現象分析 謝世忠
140
2003
林鼎盛
儀式與意義:以台灣天主教羅厝堂區為例 張珣
139
2002
郭倩婷
族群性與文化認同—池上阿美族豐年節慶的重構  謝世忠
138
2001
卜樂娜
宗教、人觀以及日常生活實踐:新竹縣橫山鄉三清清聖宮宗教組織活動的例子 葉春榮
137
2001
黃麗珍
初鹿「卑南」人的家 黃應貴
136
2001
葉淑綾
母親意象與同胞意理:一個海岸阿美族部落的家屋研究 黃應貴
135
2001
劉孟怡
互動過程中的「泰雅」-大安部落的例子 黃應貴
134
2001
陳怡君
“菜瓜藤、肉豆親”:屏東萬金人親屬概念的探討 林瑋嬪
133
2001
李甫薇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西南中國的東西方逢遇:兼論當代的國家回應 謝世忠
132
2001
陳炳輝
環珠江口新石器時代的聚落型態問題 陳有貝
131
2001
張藝鴻
Utux、gaga與真耶穌教會--可樂部落太魯閣人的「宗教生活」 童元昭
130
2001
中村平
國家意識的誕生: 泰雅人的日治殖民經驗與當代歷史追憶 謝世忠
129
2001
邱馨慧
家、物與階序:以一個排灣社會為例 童元昭
128
2000
巫淑蘭  
族群及其文化「本質」--從族群主觀研究出發對台灣族群論述及異文化研究視野做一個補充 童元昭
127
2000
羅永清
天神與基督之間的抉擇—阿里山來吉村鄒人皈依基督宗教因之探討 謝繼昌
126
2000
王慧珍
處事、經濟與文化—茶與綠山人 童元昭
125
2000
洪曉純
臺灣、華南和菲律賓之石錛研究 臧振華
124
1999
王鵬惠
族群想像與異己建構:明清時期滇黔異族書寫的人類學分析 謝世忠
123
1999
吳乃沛
家與親屬:以紅石的布農人為例 王應貴
122
1999
杜光宇
人類學傳統參與觀察法的理論基礎—兼論建立現象學的參與觀察法的可能性 曾振名
121
1999
陳文馨
想像社會空間的形成與轉化:以一個社區廣播電台內青少年節目為例 童元昭
120
1999
朱家
漢人宗族意識與宗親表現 謝繼昌
119
1998
林靜宜
學校、傳統與社區:以一個排灣族國小為例的探討 謝繼昌
118
1998
鄭建文
水蛙堀遺址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 黃士強
117
1997
邱韻芳
部落、長老教會與本土化-東光布農人信仰與認同 謝世忠
116
1997
王永馨
從生命儀禮中探討賽夏人的兩性觀 崔伊蘭  
115
1997
森若裕子
晚始化現象的分析—日本中產階級未婚女性的自主程度與婚姻觀 崔伊蘭
114
1997
江孟芳
族群運動與社會過程 : 當代"噶瑪蘭"認同現象的分析 謝世忠
113
1997
陳佳惠
多層次傳銷組織之人類學研究 尹建中
112
1997
林秀嫚
十三行遺址出土動物骨骼之初步分析—以豬下顎骨為例 臧振華
111
1997
容蓉嫻
國小學童在學習環境中的性別建構 崔伊蘭
110
1997
王慧姬
中老年婦女志工生活經驗之探討—以『台大醫院常德會』婦女志工為例 崔伊蘭
109
1997
楊鳳屏
鳳鼻頭遺址早晚期文化的傳承與變遷:以陶容器研究為例 黃士強
108
1996
溫浩邦
歷史的流動與多聲--『義人無鳳』與『莎韻之鐘』的人類學分析 謝世忠
107
1996
翟振孝
經驗與認同:中和緬華移民的族群情感 謝世忠
106
1996
林嘉偉
十三行遺址出土凹石研究 黃士強
105
1996
呂宛書
『九份』意象的社會建構­­-多重認知觀點的分析 謝世忠
104
1996
楊鈴慧
部落、族群與行動—太魯閣人和地區原住民的階序性認同 謝繼昌、謝世忠
103
1996
唐佩玲
平和排灣族的家庭與教會 謝世忠
102
1996
徐雨村
國家力量、人口流動與鄉民經濟變遷—以金門官澳為例 童元昭
101
1996
林志興
花澴的重現—高雄地區卑南族非親屬性組織之研究 尹建中
100
1995
牛宏仁
三角援戈的研究—風格、空間與社會系絡 臧振華
98
1995
郭素秋
台東縣馬武窟溪流域史前遺址調查與研究 黃士強
98
1995
羅素玫
節慶與交換:法國瓦隆國際民俗節的人類學研究 謝世忠
97
1995
蘇裕玲
族群社區與族群書寫—當代臺灣客家意識展現的兩個面向 謝世忠
96
1995
葉家寧
高雄境內布農族遷移史:兼論遷移動因與『聚落』概念的變遷 謝繼昌
95
1995
林秀美
學校教育與文化傳承之探討—以烏來社區之教育民族誌為例 謝繼昌
94
1994
林曜同
曹族堪米那福群家的研究 謝繼昌
93
1994
李京兒
台北市五分埔成衣業社區已婚婦女的角色與地位 崔伊蘭
92
1994
趙綺芳
沖繩竹富島種取祭的儀式過程:一項舞蹈人類學的研究 謝世忠
91
1994
趙金勇
台東縣長濱鄉長光遺址發掘報告 黃士強
90
1994
黃信凱
商代晚期殷墟地區青銅戈研究 黃士強
89
1993
張菁芳
十三行遺址出土人骨之形態學與病理學分析及其比較研究 連照美、臧振華
88
1992
李德仁
台南縣仁德鄉牛稠子遺址試掘報告 黃士強
87
1992
張光仁
民族誌資料對考古學聚落形態研究的涵義:以阿里山鄒族為例 宋文薰
86
1992
楊淑媛
兩性、親屬與人的觀念:以霧鹿布農人為例的研究 黃應貴
85
1992
金成
試論中韓古代服飾文化之關係:以冠、帽的形制演變為例 黃士強
84
1992
譚昌國
家、階層與人的觀念:以東部排灣族台 反村為例的研究 黃應貴
83
1992
楊翎
傳統中醫體系和用藥觀念的理論與結構 尹建中
82
1992
梅慧玉
承繼、創造與實踐—綠島社會的乩童研究 謝世忠
81
1991
陳有貝
花蓮縣花蓮溪口至秀姑巒溪口附近海岸遺址之較研究 黃士強
80
1991
厲以壯
洞角遺址暨相關問題之研究 黃士強
79
1991
曹之鵬
茶山瑤的成年禮 尹建中
78
1991
崔昌源
中韓古代民族圖騰文化之初步比較研究 尹建中
77
1991
陳韻安
台東縣台東市鯉魚山遺址的考古學研究 連照美
76
1991
久部良和子
賽德克人霧社群的祖靈觀 石磊
75
1991
林瑋嬪
火數銀花耀通宵—鹽水蜂炮儀式分析 黃應貴
74
1991
吳佰祿
政治經濟學與文化詮釋:理論與個案之初探 曾振民
73
1990
劉克竑
卑南文化矛鏃形器之研究 連照美
72
1990
喬宗忞
魯凱族的經濟變遷與社會階層制度:以霧台鄉大武村為例 石  磊、黃應貴
71
1990
朱正宜
台東縣馬武窟溪口新石器時代遺址之調查研究 黃士強
70
1989
李秀娥
民間傳統文化的持續與變遷:以台北市南管社團的活動為例 尹建中
69
1989
吳福蓮
小琉球漁村婦女家庭生活的研究 李亦園
68
1988
呂玫鍰
茶村家庭的兩性分工與婦女地位的變遷:以凍頂茶園經濟的變遷為例 崔伊蘭、莊英章
67
1987
鄭依憶
賽夏族歲時祭儀與社會群體間的關係的初探:以向天湖部落為例 石  磊
66
1987
葉美珍
卑南文化農業型態之探討 連照美
65
1987
陳秀娟
臺灣歌仔戲的演變過程:一項人類學的研究 尹建中
64
1987
戚長慧
國家資本主義與臺灣蔗農的社會分化:以會林村為例 吳聰賢、黃士強
63
1987
李坤修
卑南文化實用陶容器之分析研究 連照美
62
1986
侯怡泓
早期臺灣都市發展性質研究 尹建中  
61
1986
宋錦秀
蘭陽地區傀儡戲的除煞儀式:一個宗教人類學的研究 李亦園
60
1985
陳瑪玲
美洲考古學的理論與方法學 郭博文、李光周
59
1985
王嵩山
鄒族政治制度研究:一個高山族聚落適應變遷的例子 李亦園、石  磊
58
1984
鍾維倫
先秦古璽與西方印章比較研究 黃士強、王北岳
57
1984
黃瑞金
鵝鑾鼻半島史前陶業的變遷 李光周
56
1984
陳文德
阿美族的親屬制度:一個海岸聚落的例子 李亦園、石  磊
55
1984
許美智
排灣族琉璃珠的研究 陳奇祿
54
1984
邱敏勇
南投縣集集鎮大坪頂遺址 黃士強
53
1984
王長華
魯凱族階層制度及其演變:以多納為例 李亦園
52
1984
王強
台東縣卑南史前遺址的地下層位研究 宋文薰
51
1983
李莎莉
排灣族衣飾文化的研究 陳奇祿
50
1983
吳天泰
臺灣皮影戲劇本的文化分析 尹建中、謝繼昌
49
1982
謝世忠
儸族的初步研究:一個人類學與史學觀點的綜合探討
芮逸夫、尹建中
48
1982
劉益昌
台北縣樹林鎮狗蹄山遺址 宋文薰
47
1982
黃宣衛
社會關係與個人網絡:一個濱海聚落的初探 謝繼昌、尹建中
46
1982
黃台香
台南縣永康鄉蔦松遺址 黃士強
45
1982
張慧端
社會變遷與中國家庭的穩定:配偶是家庭對於都市環境的適應 唐美君
44
1981
盧月玲
臺灣佛寺的現代功能:佛光山田野研究 唐美君
43
1981
鄒雲霞
眷村居民我群認同感之研究 芮逸夫、尹建中
42
1981
  張珣
社會變遷中仰止鄉之醫療行為:一項醫藥人類學之探討 尹建中
41
1980
蔣  斌
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兼論人類學田野方法的特性 李亦園
40
1980
陳玉美
高雄縣大湖史前遺址 黃士強
39
1980
折井博子
泰雅亞族葛葛的研究 陳奇祿、劉斌雄
38
1980
王道還
川南懸棺頭骨之研究 宋文薰
37
1979
陳仲玉
臺灣史前打製斧形石器之研究 宋文薰
36
1979
李效玲
民間社團之研究:以台北地區同鄉組織為例 尹建中
35
1979
余澤宇
中國早期的農業文化研究 黃士強
34
1978
葉  蓉
台北市宗親組織的研究:由傳統的宗法到現代的宗親會 芮逸夫、尹建中
33
1978
黃淑媛
商代早期青銅器的研究 高去尋
32
1978
杜承圓
鄂爾多斯青銅器及其年代問題 高去尋
31
1978
李亨求
中國東北新石器時代及青銅器時代之文化 高去尋、黃士強
30
1978
宋  和
台灣神媒的社會功能:一個醫藥人類學的探討 尹建中
29
1977
林美容
南禺:一個都市平價住宅區的社區研究 唐美君、尹建中
28
1976
黃道琳
李維史陀的結構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的探討 唐美君、李亦園
27
1976
余光弘
環山泰雅人的社會文化變遷與青少年適應 李亦園、唐美君
26
1975
陳其南
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建立及其結構 李亦園、王崧興
25
1974
黃應貴
經濟適應與發展:一個台灣中部高山族聚落的經濟人類學研究 李亦園、王崧興
24
1974
許木柱
長光:一個母系社會的涵化與文化變遷 李亦園
23
1974
宋光宇
在理教:中國三教合一信仰的研究 芮逸夫
22
1974
后港惠
國中青少年的家庭困擾與社會適應 初正平、唐美君
21
1973
賴勝權
牛眠里:一個漢化的巴宰族村落 陳奇祿
20
1973
臧振華
南投縣烏溪河谷史前文化的調查研究 宋文薰
19
1973
陳茂泰
泰雅族經濟變遷與調適的研究:平靜與望洋的例子 李亦園
18
1973
林彩雪
一個紡織女工適應的研究 李亦園
17
1972
孫寶鋼
魚池鄉的史前文化 宋文薰
16
1972
黃維憲
湖內:一個北臺灣茶庄的社會人類學研究 李亦園
15
1971
莊英章
崎漏:一個南台灣漁村的社會人類學研究 李亦園
14
1970
謬晶珍
小港村的社會變遷 陳奇祿、李亦園
13
1970
黃逢仙
中國古代住屋遺跡之研究 李  濟
12
1970
徐正光
一個客家農村的社會與經濟行為 陳奇祿、李亦園
11
1969
尹建中
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 陳奇祿
10
1968
張澄美
華南新石器時代之有段錛形器與有肩斧錛形器 宋文薰
9
1968
崔茂藏
台灣的埋葬習慣 陳奇祿
8
1967
謝繼昌
臺東縣大南村魯凱族社會組織 衛惠林
7
1965
王人英
臺灣高山族的人口變遷 陳紹馨
6
1965
謝劍
馬遠丹社群布農族的親屬組織 陳奇祿
5
1965
金在先
台灣布農族原始經濟與宗教巫術要素 杜而未
4
1965
宋龍生
南王村卑南族的社會組織 凌純聲
3
1965
呂承瑞
殷墟骨柶之研究 李濟
2
1965
沈喁俊
新羅王室世系與婚姻制度 董作賓
1
1965
蔡世儀
臺灣客家的民謠 陳紹馨、芮逸夫

博士論文
編號
出版年
作者名稱
論文名稱
指導教授
13
2012
王美青
地方知識與永續發展 : 魯凱族下三社群的文化資產與自然資源管理 謝繼昌
12
2012
林志興
「中心」博物館與國家角落 : 臺東史前與沖繩博美的館脈論述 謝世忠
11
2011
顏廷伃
考古學文化變遷與人群辨識的研究 : 二千年以來台南地區考古學文化變遷研究為例 黃士強
10
2011
楊政賢
島、國之間的「族群」: 臺灣蘭嶼Tao與菲律賓巴丹島Ivatan關係史的當代想像 謝世忠
9
2011
陳怡君
宗教經驗的召喚與祖先記憶的重塑:屏東萬金天主教徒的記憶、儀式與認同 胡家瑜、林開世
8
2011
陳玉苹
Facing Outsiders: Palauan cultural dynamics in coping with the economic changes 童元昭
7
2009
鄭建文
論台灣史前時代的文化變遷與區域關係—自鵝鑾鼻第二遺址出發的發掘,思考與討論 黃士強
6
2009
王鵬惠
失意的國族、詩意的民族、失憶的族/國:顯影民國時期的西南少數民族 謝世忠
5
2007
顏俊雄
新港社歷史書寫之研究 謝繼昌
4
2007
林曜同
建構、分類、與認同—「南鄒族」Kanakanavu族群認同之研究 謝繼昌
3
2007
朱家嶠
親屬、實踐與漢人宗族觀:以宜蘭秀才村為例的歷史人類學探討 謝繼昌
2
2006
朱正宜
臺南科學工業園區三抱竹遺址烏山頭期社會之重建 : 一個社會考古學的實踐 黃世強
1
2004
邱韻芳
祖靈、上帝與傳統--基督長老教會與Truku人的宗教變遷 謝世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