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2024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服務專刊
P. 93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服務專刊
師教導我的技能與態度,無論在步道上、學業上抑或生活中都影響我許多。
現今,我們常將「永續發展」掛在嘴邊,講得天花亂墜卻無實際行動。
傳統發包工程鋪設水泥步道或木棧道難以修復且不符人體工學,更是破壞
自然景觀。相對的,手作步道(eco-craft trail)透過工法促進水土保持且具
備對於自然變化的韌性,不需重型機具與施工便道。同時,旅人行走起來
更加平順舒適,促進永續的徒步生態旅行模式。
在建造步道時,我有時停下手邊的工作,觸摸著泥土,闔上眼睛,享
受「大地的味道」,發覺原來身體力行,回饋自然可以帶給自己如此純粹
美好的感動。在一次次的服務中我成熟茁壯,從服學生成為新任社長,希
望持續推廣手作步道與徒步旅行的理念。
一天半的服務往往令人腰酸背痛,緊握鋸子的雙手無力拾起碗筷。然
而,我的身體疲憊,心靈卻很富足。因為我知道,身為步道志工,我們建
造的不只是安全、易行的步道,更是重新構築人與環境的友善關係,也找
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善良互助的能量。
來蓋步道吧!讓我們在療癒土地的過程中,也讓土地療癒自己的心。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