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學輔中心

110-1 學期

 

 

 【活動報導!】

本次活動由學輔中心與社工系學術部合作,邀請紀錄片《1819》導演及團隊成員,帶著完整的影音資料與同學們分享。我們選擇播放本片,希望透過《1819》,這一部由一群大學生耗時三年,帶著攝影機進入高中校園蹲點拍攝,捕捉高中生黃斌校園日常的紀錄片。反映多數台灣學生深刻的18-19歲時期,還未來得及摸索出志向,便被推上紙筆測驗的戰場,茫然地走上了讀大學的路途。學歷壓力迫使現代學生從小就開始為了光明的未來做準備,努力找到題目裡的正確答案,卻忘記人生是一場沒有標準答案的申論題。隨著孩子成長,家長們多選擇主流的教育路線,進了高中,學校提供給學生的是更困難的科目試題,學生個個被體制綁手綁腳,鮮少有人主動告訴他們自己的價值不需要透過成績定義。

 

映後座談時,導演陳毅除了分享拍攝過程的心路歷程、也分享了自己對台灣教育的反思、對探索自我的經驗。與同學互動時,不少同學提到這部片與他們的學習經驗相當貼近,自身彷彿能共感鏡頭裡高中生的心境。最後學輔專員培根則延續在場同學們對於「個體在體制與結構下的掙扎」進行討論,點出同學在主流社會下被加諸許多期待與評價,然而對於自身的關照、價值觀的追尋往往受到抑制,如何從中先學會照顧自己,透過自我覺察、放鬆去調適自身承受的壓力,適時尋求親友的陪伴或正式資源的支持,顧好自身才有機會與他人對話、串連個體的經驗而形成群體,一起帶出更多反思與行動。

 

【特別感謝】

紀錄片《1819》導演陳毅與拍攝團隊

臺大社工系學會學術部陳蓉慧、李國瑜及全體部員

 

【12/15 情緒書寫—在自由書寫中初探內在情緒】

【時間】:12/7、9、10、14、17、21, 19:00~21:00

【地點】:獸醫三館B1學輔室

 

【活動海報!】

 

【學輔中心 X 社科院-正向心理學feat.紓壓】

【時間】:12/14 12:30~14:00

【地點】:社科302

 

【活動相片!】

 

 【活動報導!】

本次講座由學輔中心與社科院合辦,旨在提供社科院同學因應壓力的基本知能。參與的同學從大一新生至研究所正面臨論文壓力的同學兼有之,透過講師林德慧諮商心理師的帶領,深入淺出地了解壓力形成的機制、壓力對日常生活正負向的影響、如何管理壓力及放鬆身心的技巧,最後有一小段時間讓同學練習呼吸放鬆與正念。

 

德慧老師在分享的過程中,點出了每個人能盛裝壓力的容器容量,雖然大小有別,但重要的是如何覺察自己內在的狀態,了解自身因應壓力的機制,同時也調結容器內情緒的滿溢程度、達到平衡。而深呼吸、身體掃描和正念看似容易,不過卻往往是多數人忽略的小技巧,當我們真的願意花點時間、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時,聽得到心跳、感受到身體的酸痛,亦是開啟對於自身的關照和重視,讓我們得以保留壓力帶來的動力與目標,但不會被巨浪所吞噬。

 

【特別感謝】

林德慧諮商心理師

社科院院辦公室王詩曉副理及所有工作人員

 

【12/15 情緒書寫—在自由書寫中初探內在情緒】

【時間】:12/15 19:00~21:00

【地點】:文學院演講廳

【講者】:蘇益賢

 

【活動海報!】

 

 【活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