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離校是學生身份的轉換,亦是職場、家庭、進修、自我實現等經驗的起點。探尋的過程中,時有茫然、不安、困擾、受挫的情境,請記得四顧身旁,也許我們無需單打獨鬥、也許我們能讓自己踏得更穩妥。邀請畢業生在離校前,盤點自己可能可及的資源;離校後,有需要時可以試試看相應的服務與支持,幫自己一把!
一、離校前的準備
(一)職涯發展中心
各式職涯探索資源(UCAN就業職能診斷平台、CPAS職業適性診斷測驗與講座等),可透過評測工具了解自己的工作能力、適性取向、職業配適度。
提供履歷撰寫與面試技巧指導,並統整校內、外實習、求職資訊平臺。
https://career.ntu.edu.tw/
(二)校定離校程序
登入台大帳號後,可查詢離校前相關程序及解鎖進度。
https://web2.cc.ntu.edu.tw/p/s/login2/p1.php
(三)資源教室
經教育部「特殊教育鑑定安置輔導」之學生,可於畢業前提早詢問資源教室個管老師,相關職涯講座資訊或就業轉銜資源。
https://dss.ntu.edu.tw/
二、離校以後的維生資源
(一)就業相關資源
求職對畢業生而言,可能是一條茫然和未知的道路。在未穩定就業之前,職涯探索和技術增能或許是可以嘗試的選項,這些探索的過程轉化為成功就業之際,可能還有意料之外的額外獎勵哦!
台灣就業通
統整現行勞政單位提供就業者或尋職者之自我評估、職業探索、技能培訓、求職資訊、創業協助等服務。
https://www.taiwanjobs.gov.tw/home109/index.aspx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提供職前探索、初次就職期間的訓練增能資源,失業轉職的培訓服務。部分訓練與探索計畫有相應的獎勵,除了技職增能外,也可使進修的過程有經濟上的支持。
https://www.wda.gov.tw/
https://www.wda.gov.tw/cp.aspx?n=A25A31DE8D66F1C6&s=E1FC2428B7062918
地方政府勞工局處
近年部份縣市政府持續試辦「青年職涯儲值護照試辦計畫」、「求職津貼」等政策,鼓勵尋職計畫,通常針對畢業後一段期間(如四個月內)失業或未穩定就業之青年,需配合相關職訓或探索任務,順利就業後可再有尋職獎勵金。
建議可搜尋所在縣市之職涯發展中心或勞工局處,了解該年度可申請的方案!
(二)創業相關資源
為了鼓勵青年創新產業,政府也提供了諸如貸款利率補助、創新方案獎勵等支持,並整理社群資源建立資訊平臺。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https://www.moeasmea.gov.tw/article-tw-2570-4238
新創圓夢網
https://sme.moeasmea.gov.tw/startup/?fbclid=IwAR2XA7bi-OBQeN85iBlFdcDqC-5ZNRvZsSqtrO1IR9KD0rxcIEcMhd1Ju1k
地方政府產業發展資源
地方政府會依經費辦理「產業發展補助計畫」,提供新設公司提案發展有創新、技術、附加價值之投資標的。(以下提供台北市之方案為例,同學可嘗試搜尋有興趣發展之縣市資訊)
https://www.industry-incentive.taipei
三、居住資源
居住對於青年無疑是一大負擔,目前政府提供的居住資源主要可歸納為:內政部的租屋補助,及各縣市政府社會住宅相關的方案。(各特殊福利群體之補助,如低收入戶房屋修繕補助等,暫不於此列出)
(一)內政部租金補貼
主要分為:租金補貼、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修繕住宅貸款利息補貼等三項。
限制:家庭成員自有住宅數量、家戶總所得、動產等有相應標準(可於申請頁面檢核自己是否符合資格)
https://has.cpami.gov.tw/subsidyOnline/
(二)地方政府社會住宅
依各縣市財政狀況,包含實體建造之社會住宅,以及透過管理轄內房東,建制平臺化、合理租金與基本品質的「社會住宅包租代管」。
社宅申請
通常會規定申請人需「設籍、就業或就學於該縣市」,家庭成員於鄰近縣市未有自有住宅者(如新北市規定不得於北北基桃有自有住宅),並符合申請縣市所規定之家庭資產標準。(以下提供雙北社會住宅的頁面)
https://www.udd.gov.taipei/Collection/rng0lfk?page=1
https://social-housing.planning.ntpc.gov.tw
某些縣市會推動社會住宅的「青年回饋方案」,若提案受審通過,可享獨立於一般青年之外的排序順位。
社宅包租代管
提供縣市內簽約之房東名單、相關租金補貼及房屋保險與品質檢驗,提供符合資格之個人或家庭申請,申請資格與前面提到的社會住宅相仿。(目前北北基桃生活圈中的基隆市即屬此模式)
四、離校以後的自我照顧資源
以下分為勞僱職場、公務單位及一般民眾三個面向呈現:
(一)職場勞工的自我照顧
職場的身心健康是影響工作成效及個人生活品質重要的環結,若是勞工身份,可以勞記以下資源和管道
如何查詢勞工健康與安全相關的資訊
勞工健康照顧資訊平臺:各項新資訊、活動和宣導。
https://ohsip.osha.gov.tw/
勞動部勞工心理健康專區:可自我檢測心理狀態並找尋對應資源。
https://www.ilosh.gov.tw/menu/1188/1192/?Page=1&PageSize=1
北、中、南、東各區勞工健康服務中心:想了解身邊可及的輔導資源、詢問職場健康與安全議題之維護。
勞工健康服務中心全國免費諮詢專線(0800-068580),相關資訊可逕至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勞工健康照護資訊平台查詢。
身為勞工可以詢問的企業支持
勞動部提供公司行號員工協助方案及醫療專業人士臨場服務等補助,可以詢問自己所在的企業是否申請並提供予員工使用。
員工協助方案(EAP)
依各企業合作的執行方案而異,可能分為心衛講座(如提供員工婚姻、家庭、理財、法律、壓力管理、情緒紓發、工作調適等講座、工作坊。或是提供員工進行職場、工作相關的諮詢或諮商服務,以提升員工的心理狀態和工作成效。
https://wlb.mol.gov.tw/Page/Content.aspx?id=26
醫療專業人士臨場服務
提供50人以上之勞僱單位申請,基本服務為醫護人員辦理臨場勞工健康服務。包含健檢結果分析與評估、高風險勞工評估及個案管理、母性健康保護、工作相關疾病預防等。進階服務:若經醫事人員評估勞工有心理疾病預防需求者,得特約勞工健康服務相關人員(如心理諮商師)提供進一步諮詢服務。
https://www.osha.gov.tw/1106/29647/1136/20482/
https://www.osha.gov.tw/1106/29647/1136/1138/29520/
(二)公務機關的自我照顧資源
若為公務機關/構的職員,可洽詢所屬單位人事處室之「員工協助方案」。例如以新北市政府為例,員工需諮商服務、職涯發展探索、法律諮詢等服務,都可於新北市政府人事室找到對應窗口;又若國立大學端,如臺灣大學人事室即有員工協助方案(全人關懷服務)。
(三)社區心理諮詢資源
各縣市衛生局辦理社區心理諮詢服務,可使用到費用較可負擔的諮詢資源,回應情緒困擾、壓力調適等諮商議題,亦可索取心理衛生資訊、災難或不幸事件後的心理諮詢等。此外,各地社區心衛中心亦會不定期舉辦成長課程或團體。
以台北市為例,凡台北市內一般民眾,可透過線上或電話預約,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各區附設門診部(含各區健康服務中心)進行諮詢。每次以30分鐘為限,負擔掛號費50元及自費諮詢費200元(按照次數,階段性調整收取費用),合計250元。
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cp.aspx?n=8C6AC26A640E7DE1
五、常用資源與專線一覽表
全臺社區心理諮商服務一覽:
https://dep.mohw.gov.tw/domhaoh/cp-4558-69568-107.html
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 24 小時:1925
國際生命線協會 24 小時專線:1995
張老師輔導專線:1980(星期一至六 9:00-21:00、星期日 9:00-17:00)
24 小時保護專線:113
社會福利諮詢專線:1957(服務時間為每日上午08:00-22:00)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星期一至日 9:00-23:00)
長照服務專線:1966
衛生福利部戒菸服務諮詢(含方法、飲食、運動)專線:0800-636363,服務時間為星期一至六 9:00-21:00
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
老人諮詢服務中心專線(老人家庭、人際關係等問題):0800-228585(星期一至五 8:30-12:00、13:00-18:00)
教育部家庭教育諮詢專線(包含夫妻親子溝通、生活適應、人際關係等):02-412-8185(星期一至六 9:00-12:00、14:00-17:00;(夜間)星期一至五 18:00-21:00)
消費者服務中心:1950(週一至五 8:30-17:00)
稅務諮詢:0800-580739
祝全體畢業生平安順心、鵬程萬里!
學輔中心
共同編輯:王培根、方誼綸、程鈺欣
編輯日期:111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