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學研究法
課號
|
課程名稱
|
學分
|
授課教師
|
時間教室
|
授課系別
|
備註
|
Anat7020
|
形態學研究法
Research Methods in Morphology
|
3.0
|
李立仁
|
四2,3,4,6
基醫603
|
解剖所
|
與呂俊宏、錢宗良、黃敏銓、陳玉怜、龔秀妮、王淑慧、許書豪、林能裕、張銘峰、廖孟琳合授
|
本課程主要包括兩部分:(一)光學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的基本原理與結構。(二)生物醫學(光學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標本的製備。授課內容以課程講授:(一)光學顯微鏡的基本原理、結構及操作。修課同學須以實際操作方式,學習實驗動物之麻醉、灌流以及組織包埋、石臘切片、冷凍切片、組織染色技術、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技術、光學顯微鏡下標本之觀察與紀錄、暗室技術、螢光顯微鏡與雷射共軛焦顯微鏡操作原理及影像處理及分析等。(二)生物醫學電子顯微鏡標本的製備。在電子顯微鏡基本原理與結構部份以講授課程並實地使用操作電子顯微鏡。在標本至備方面則要求同學們學會基本的包括組織包埋塊製備方式、穿透式電子顯微鏡標本製作、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標本製作、超薄切片技術、暗室技術及電子顯微鏡下標本之觀察。
所有修課同學均依課程進度,於學期中繳驗組織包埋塊、石臘切片及染色標本作為期中考,學期末須繳交電子顯微鏡照片及所有成果之自評報告,作為期末考,以評量成績。自評報告須以Powerpoint簡報各別製備之光學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切片標本。預修課程為顯微解剖學。
認識並熟練動物組織從製備、包埋、切片到染色的基本技術,瞭解光學顯微鏡的基本原理、結構、操作及影像拮取與影像分析。
1.期中考核 (繳驗組織包埋塊、石臘切片及標本H&E兩組)
2.期末報告 (繳驗電鏡標本之樹脂組織包埋塊、電顯照片, 以Powerpoint簡報介紹各別製備之組織包埋塊及電顯標本,每人自評並與全體修課同學分享心得)
1.”Animal Tissue Techniques” edited by Humason.
2.”Light Microscopy in Biology, a practical approach” edited by A. J. Lacey, IRL press.
3.”Theory and Practice of Histological Techniques” edited by J. D. Bancroft and A. Stevens, Churchill Livingstone.
4.“ Electron Microscopy, Principle and Techniques for Biologist” by J. J. Bozzola and L. D. Russel, (1999) 2nd ed., John Bartlett Publishers, Bo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