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大學醫學院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歷史沿革

 

解剖學科史

盧國賢教授修撰  

源起

教學狀況的過去與現在

研究範疇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展望未來

 

 

一、源起

 

  臺大醫學院解剖學科的前身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臺北帝國大學的解剖學教室改制而來。若再追溯其源起,則可由1899年日人統治臺灣時,在臺灣總督府設立醫學校時,即有解剖學之教學,當時解剖學的教育都是由病理教授兼授。最早期的解剖學和病理學是由臺北病院外科醫長川端政道兼授。其後陸續有田中祐吉今裕久保信之及橫川 定等教授兼任授課。一直到安達島次津崎孝道教授來任後,才有專任的解剖學教授。一九一九年總督府醫學校改制醫學專門學校,津崎教授仍繼續留任教授解剖學。

    1936年臺北帝國大學設立醫學部,教授陣容強化,解剖學設立第一及第二講座,分別由東京大學森於 菟和京都大學金關丈夫教授擔任。組織學由教授講述,解剖學則大部分由金關教授講述。教授並曾兩度擔任醫學部長,一直到1945年第二次大戰結束。194511月,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帝國大學並改制為臺灣大學,當時解剖學科有留任的日人金關兩教授及余錦泉先生,並由余錦泉教授擔任主任。後來有蔡滋浬蔡錫圭先生加入解剖學科。19486月,曾瑞鵠楊錦銓與林槐三畢業於臺大醫學院第二屆醫科,同時進入解剖學科,接著有哈鴻潛傅孝成湯肇虞先生與湯器教授(一九四七年就任)加入本科所。 金關兩位教授熱愛臺灣,從事教學、研究、培育後進不遺餘力,分別於19471949返日。自此以余錦泉教授、蔡滋浬教授、林槐三教授、鄭聰明教授、哈鴻潛教授、蔡錫圭教授等,為台灣光復後的第一、二代解剖學者,為臺大醫學院解剖學科的發展史,奠定優良的基礎。

 

☀ 第一代的木造解剖學實習室。(活動木桌解剖檯)

本科所於1969年8月成立解剖學研究所碩士班、接著在1986年8月成立博士班,隨後在2000年8月正式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學科)。

 

 

 

 

 

 

 

 

 

 

 

本學科歷代主任

民國34年至民國59年  余錦泉教授

民國59年至民國65年  林槐三教授

民國65年至民國71年  鄭聰明教授

民國71年至民國74年  蔡錫圭教授

民國74年至民國77年  盧國賢教授

民國77年至民國80年  溫振源教授

民國80年至民國83年  謝正勇教授

(民國82年至民國83年 謝正勇教授休假一年由陳文彬教授代理)

民國83年至民國86年  陳文彬教授

民國86年至民國92年  王淑美教授

民國92年至民國95年  曾國藩教授

(民國94年至民國95年 曾國藩教授休假一年由尹相姝教授代理)

民國95年至民國101年 盧國賢教授

(民國100年至民國101年 盧國賢教授休假一年由謝松蒼教授代理)

民國101年至民國107年 謝松蒼教授  

民國107年至今        陳玉怜教授

☀ 余錦泉教授率同仁至原住民部落進行體質人類學之調查研究。

 

 

 

 

 

 

 

 

 

 

 

 

 

 

二、教學狀況的過去與現在   

 

解剖學教學

    在日據時代由金關教授講述,上課內容以系統解剖為主,方式主要以板書為主,並畫出有關部位之解剖簡圖說明,但不使用掛圖。實習時,八名學生解剖一具大體老師,分頭頸部、上肢、胸腹部、下肢;同時進行解剖。大約兩週後再更換不同組之大體,各組學生也變換位置做不同區域之解剖。

☀ 第一代的解剖實習室之設備。

 

 

 

 

 

 

 

 

 

戰後,授課仍以系統解剖為主,並輔以幻燈片;實習則沿用此一方式,但不更換大體組別。1985年以後授課逐漸改為以局部解剖學為主,實習方式則未多改變。1994年則改採二階段教學,分別在醫學系三年級上學期及六年級上學期上課,至2005年6月結束,恢復為一階段授課,在醫學系三年級之上學期上課。接著在2010年9月起,改成在醫學系三年級整學年上課,並與組織學、胚胎學、神經生物學及生理學等課程整合上課,是目前之上課型式。

☀ 第二代的解剖實的室設備(固定水泥磨石檯)--現聯合教學館一樓

 

 

 

 

 

 

 

 

 

 

 

 

 

 

 

☀ 現今大體解剖學教室 - 基礎醫學大樓501

 

 

 

 

 

 

 

 

 

 

 

 

☀ 現今大體解剖學實習室 - 基礎醫學大樓一樓

 

 

 

 

 

 

 

 

 

 

 

 

本學科目前可謂是課程負擔最重之階段,計有研究生之大體解剖學、醫牙三之系統解剖學、醫六牙五之大體解剖學實習、醫三之部分實習、醫牙三組織學、其他學系之解剖學(兩班)、醫三胚胎學同時共有八種課程在這學期進行著,全體同仁皆努力以赴。下學期尚有神經解剖學及研究所之各課程。

☀ 現今核心解剖學上課情形-基礎醫學大樓201

 

 

 

 

 

 

 

 

 

 

 

 

☀ 現今核心解剖學上課情形-基礎醫學大樓301

 

 

 

 

 

 

 

 

 

 

 

 

 

組織學教學

    組織學在日據時代由教授講述,上課方式主要以板書為主,並畫出有關組織簡圖,有時也用掛圖說明。實習時使用單眼無聚光鏡之顯微鏡,兩人一組每次領幾張切片標本,實習完後繳回。1962年林槐三教授自美留學返國後,方開始使用幻燈片教學,後又加入投影片與實體投影機,組織學實驗室位於聯合教學館二樓,使用配有電源及聚光鏡之顯微鏡,1985年加入電視教學。在1985年組織實驗室遷至基礎醫學大樓之三樓,購入影碟、錄影帶等視聽設備,並添加組織學教學網站。電視亦由原來之類比訊號改為數位訊號,同時更換為數位電視和數位攝影機。2016年本院院長委請專業廠商將所有教學組織玻片進行影像數位化及雲端化,透過此數位化雲端平台,除輔助教學,同時讓同學可隨時隨地觀察學習組織的結構,增加學習興趣與效率。

☀ 第一代之組織學研究室(1952年)

 

 

 

 

 

 

 

 

 

 

 

 

 

 

☀ 第二代組織學上課之情形(1965年)(林槐三教授)

 

 

 

 

 

 

 

 

 

 

 

 

 

 

☀ 第二代之組織學研究室,位於聯合教學館二樓

 

 

 

 

 

 

 

 

 

 

 

 

☀ 現今組織學上課之情形 - 基礎醫學大樓501

 

 

 

 

 

 

 

 

 

 

 

 

 

 

 

 

 

 

 

 

 

 

 

☀ 現今組織學實習課上課情形 - 基礎醫學大樓三樓

 

 

 

 

 

 

 

 

 

☀ 組織學實驗跑台考試 - 基礎醫學大樓三樓

 

 

 

 

 

 

 

 

神經解剖學教學

    在日據時代並無神經解剖學教學,而是併入於大體解剖學內。1962年鄭聰明教授自美進修返國後,方開始神經解剖學的籌備工作,於1970年神經解剖學方自大體解剖學分離而正式授課。1981年神經解剖學與神經生理學合併成神經生物學,2011年2月神經解剖學又分出成為一獨立科目。

☀ 圓形教室上神經解剖學之情形(施純仁教授)

 

 

 

 

 

 

 

 

 

 

 

 

☀ 現今神經解剖學上課之情形 - 基礎醫學大樓501教室

 

 

 

 

 

 

 

 

 

 

 

 

☀ 現今神經解剖學實習課上課情形 - 基礎醫學大樓三樓

 

 

 

 

 

 

 

 

 

 

 

 

胚胎學教學

    自1897年起本課程及以胎生學為名授課。課程內容介紹胚胎學的發生過程,範疇涵蓋受精卵著床,分化,器官發育及系統之形成。同時對胎兒的特徵、胎盤、胎膜及體腔形成的三度空間變化及概念作一系統性的說明,並且闡述胚胎異常發生的可能原因。授課教師除本科所教師,亦邀請臨床醫師參與授課,期以基礎醫學知識加上臨床病例討論,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並對胚胎整體發育過程有詳細認識。

☀ 現今胚胎學上課之情形 - 基礎醫學大樓501

 

 

 

 

 

 

 

 

 


 

 

 

 

 

 

 

 

 

 

研究所教學

    在本研究所成立初期(1969年),由於老師與學生人數少,故課程較少,主要有大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外,尚有組織學技術、生物電子鏡技術、細胞超微結構學等,專題討論時也都有老師們提出他們的研究心得,與學生教學相長。目前老師較甫成立之初已有增加,學生亦增加不少,故課程較從前豐富許多,例如加入課程有:細胞生物學、細胞生化學研究法、實驗神經解剖學、免疫細胞化學等諸多課程,並有所外共同課程科目可以選修,例如:儀器分析概論、醫學研究與論文發表、學術論文之倫理及撰寫、訊息傳遞與疾病、蛋白質體學之醫藥應用、疾病概論:未解決的問題、生醫分子及細胞影像學及轉譯醫學及臨床試驗等。同時在暑假期間開設與生物技術相關課程的幹細胞生物學。另外指導教授都學有專精,均會定期與研究生討論實驗結果及研讀報告。

 

 

三、研究範疇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過去

    日據時代與戰後本學科成立之初期,科內僅具有體質人類學及組織學方面之研究;1962年,林槐三教授及鄭聰明教授相繼赴美進修,學成返國之後,方有神經解剖學及電子顯微鏡方面之研究。

☀ 台大第一部電子顯微鏡(1961年)

 

 

 

 

 

 

 

 

 

 

 

 

 

 

 

 

 

 

 

 

 

 

 

 

 

 

 

臺大醫學院「綜合研究館」成立後,1961年至1962年間,首先購置第一部電顯微鏡 (Hitachi HU-11),在林槐三教授的積極推展之下,本學科在電子鏡方面的學術研究奠定了堅強的基礎。接著在1975年購置第二部電子顯微鏡(HU-12A),強化了本學科研究的範疇與能力。隨著科技的進展,本學科陸續購置螢光顯微鏡、腦定位儀、示波器等重要儀器,使本學科的研究向細胞化學、細胞生理等各領域擴展。  

 

綜觀本學科之過去之研究範疇,共具有下列各項:

  • 體質人類學(由蔡錫圭教授、余錦泉教授主持);
  • 經典之神經解剖學研究(由鄭聰明教授主持);
  • 淋巴系統之組織學研究(由蔡錫圭教授主持);
  • 松果腺、腦下腺性腺軸之超微結構與細胞化學之研究(由林槐三教授主持);

 

 

 

 

 

 

 

 

 

 

 

 

 

 

 

 

 

 

  • 電子顯微鏡研究(林槐三教授)
  • 中樞神經系統神經解剖學在光學及電子顯微鏡方面之研究(由溫振源、謝正勇、陳文彬等教授共同主持);
  • 神經傷害與神經再生研究(由曾國藩教授主持);
  • 黏附接合與間隙接合的功能調控及訊息傳遞路徑(由吳建春教授主持);
  • 神經傳導系統與神經塑性之分子細胞生物學(由尹相姝教授主持);
  • 自主神經節與聯合下器官之超微結構與細胞化學之研究(由盧國賢教授主持);
  • 肌細胞生物學、細胞生化學(由王淑美教授主持)。

 

☀ 位於體育館內儀器設備擁塞之情況 

 

 

 

 

 

 

 

 

 

 

 

 

 

☀ 於體育館時之克難實驗室情形

 

 

 

 

 

 

 

 

 

 

 

 

 

現在

    最近由於科技的進步與諸多優秀的年輕學者的加入,本學科添購了影像分析儀、冷凍超薄切片機、細胞生理儀器、電泳設備、PCR 等,因此研究的範疇也大為擴展如下:  

  • 探討幹細胞對於治療心血管疾病或傷口癒合的影響及其相關機轉(由陳玉怜教授主持)
  • 神經退化疾病與疼痛的機制與治療(由謝松蒼教授主持)
  • 神經細胞骨架之分子細胞生物學及幹細胞神經分化(由錢宗良教授主持)
  • 感覺傳導體系中的調控機制(由呂俊宏教授主持)
  • 癌症細胞生物學之研究;血管細胞生物學 (由黃敏銓教授主持)
  • 制約訓練對於再灌流傷害的保護效應與機制;胃腸道癌症的侵襲機制 (由賴逸儒教授主持)
  • 精神與神經疾患之動物模式 (由李立仁教授主持) 
  • 營養素缺乏對於癌症治療的機轉;藥草萃取物對糖尿病的治療 (由龔秀妮副教授主持)
  • 臍帶間質幹細胞分化及其應用於心血管疾病治療的療效與調控機制 (由王淑慧副教授主持)
  • 肝臟染色體多倍性在生物學上的角色 (由許書豪助理教授主持)
  • 癌細胞生物學、骨細胞生物學及組織纖維化 (由林能裕助理教授主持)
  • 多媒體平台於醫學教育之應用與開發 (由張銘峰助理教授主持)
  • 醫學教育、神經發育之動物模型及細胞骨架之細胞生物學 (由廖孟琳助理教授主持)

 

☀ 六樓實驗室現況

 

 

 

 

 

 

 

 

 

 

 

 

 

 

 

 

 

 

 

 

 

 

 

 

 

 

 

 

 

 

 

 

 

 

 

 

 

 

 

 

 

 

 

 

 

 

 

 

 

 

 

 

 

 

 

 

 

 

 

 

 

 

 

 

 

 

 

 

 

 

 

 

 

 

 

 

 

 

 

 

 

 

 

 

 

 

 

 

 

 

 

 

 


 

 

 

 

 

 

 

 

 

 

 

 

未來

    本科所未來發展,除了基礎醫學的研究,將更著重於轉譯醫學與生物科技的應用等方向。長期以來,本科所教師的學術研究,在基礎醫學已有重要貢獻,這些研究成果將更進一步應用於轉譯醫學。在臨床診斷上,例如:神經功能的檢查與癌症標記的篩檢;治療策略的研發方面,例如幹細胞、再生醫學、缺血再灌流的臨床應用;以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與癌症等藥物的研發。本科所未來研究發展的兩大方向:基礎醫學與轉譯醫學,將會對學術以及社會大眾健康有重要貢獻。

 

 

四、展望未來

 

    展望未來,本科所除積極加強各方面研究工作外,由於課程負擔遠較其他科所為重,故將爭取較多之教師員額並努力延攬人才,配合院方改善教學設備與教具,充實研究儀器設備,擴展學術研究的領域,以提高本科所的教學與研究水準,促進我國醫學科技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