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幸福的必要條件》
‡   第三章─如果你有隱形戒指,你會做什麼?   ‡
  柏拉圖(Plato, 428-347 B.C.)應該是古希臘最重要的哲學家,他有一個最有名的對話錄叫做《理想國》,在這個對話錄中一位辯士提出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蓋吉士(Gyges)是為利底亞(Lydia)國王工作的一名牧羊人,有一天當他在放牧羊群時,忽然來了一場暴風雨加上地震,震開了一個地洞,他被這個景象所吸引,就走下地洞,在洞裡他看到許多驚奇的事物,其中有一隻銅馬,這隻馬的中間是空的,像一扇門。蓋吉士走進這道門,看到一具比人的體形還要高大的屍體,這具屍體的手指上有一枚金戒指,蓋吉士離開時只帶走這枚戒指。他帶著這枚戒指參加牧羊人每個月的例會,這個會議是向國王報告羊群的狀況,開會期間他無意間把戒指的座盤往內轉,這時他發現他的同伴似乎看不見他,因為他們在談到他的時候,就好像他是離開的一樣。蓋吉士非常驚訝,於是他再把戒指的座盤往外轉,結果他又變回可以被看見的人。
  蓋吉士在驚喜之餘,開始對這枚戒指進行試驗,看它是不是真的具有這樣的魔力,結果他發現每次把座盤往內轉,自己就變成隱形人,往外轉就現身。經由這個發現,他盤算在出席一個向國王報告的宴會時,引誘皇后,而且透過皇后的幫助,謀殺國王、取得王位。

  如果你是那位牧羊人,擁有這樣一枚隱形戒指,你會不會做同樣的事?在現代社會中,如果你擁有一枚隱形戒指,既不必偷,也不必用搶的,你會不會去銀行「拿」錢?會不會去珠寶店「取」走昂貴鑽戒?會不會大搖大擺走進心儀已久的異性家中,滿足你朝思暮想的情人夢?柏拉圖對話錄中的辯士認為,只要擁有一枚隱形戒指,日常生活中的有道德的人和沒有道德的人,都會做同樣的行為:滿足所有個人私欲的行為,「道德」就像一付枷鎖,禁錮的是每一個人內心深處狂野的私欲,一旦去除枷鎖,最真實的人性會如脫繮的野馬一樣,為所欲為。

道德是一種壓力

  我上「倫理學」課的時候,幾乎每次都會問學生:「有沒有人喜歡吃蛋糕?請舉一下手。」當然有人會將手舉起來,而且表情自然輕鬆,覺得老師怎麼會問這種無意義的問題。接著我會問:「有沒有人喜歡同性?也就是說有沒有人是同性戀者?請舉一下手?」這個問題通常不會有人舉手,即使台大校園早就有同性戀的社團存在,但是在教室這種半公開場所,承認自己是同性戀,仍然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一個喜歡吃蛋糕,一個喜歡同性,為什麼同樣是「喜歡」,卻會受不同的壓力?因為喜不喜歡吃蛋糕和道德無關,沒有人會認為不喜歡吃蛋糕是無恥。但是喜歡或不喜歡同性,儘管我們的社會已經相當開放,這仍然是一個和道德有關的問題。同性戀者在以往保守的社會中,被認為是變態,甚至是妖孽。
  道德是人際之間的產物,兩個人以上才會產生道德上對錯的問題,道德問題是規範性的問題,所謂「規範」就是規定和限制,違反道德就是違反規定,所以違反道德會受到他人譴責的眼光,也會受到自己因道德教化所產生的良心折磨。譬如一個喜歡阿諛奉承的人,除非厚顏無恥到了極點,否則也不敢到處張揚說:「我喜歡拍馬屁。」因為「拍馬屁」和「吃蛋糕」雖然都是個人偏好,但後者可以理直氣壯的承認,而擁有前者這種偏好,如果讓別人知道,自己會感到羞愧,因為這種偏好涉及道德。如果哪一天「同性戀」和「喜歡吃蛋糕」一樣,被人們當成純粹是個人喜好、無關道德,同性戀者就可以大方出櫃,而不會遭遇任何異樣的眼光。
  同樣的,如果「說謊」無關道德,說謊的人也不會在說謊時會產生不同的心理變化,測謊機也就失去功能。因此一個行為是否合乎道德,會影響到行為者的心境,因為道德具有規範作用,只要活在社會上,任何人在道德上的表現,必然會成為他人對「這個人」進行評價的最重要依據。所以通常從事不道德行為的人,也會盡量掩人耳目,因為這是見不得人的事。
  任何一個在正常社會、正常家庭成長的人,從小就會受到一些道德教化,所以道德對任何人都會具有一些無形的壓力,就是因為道德對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約束力,所以柏拉圖筆下的辯士才會認為,只要擁有隱形戒指,沒有人會在乎道德或不道德,因為隱形戒指的意義是:即使從事不道德的行為也保證不會被人知道,因此也絕不會受到任何外在的道德制裁。至於內在良心的制裁——在一個道德教化逐漸口號化、功利價值觀主導的社會,比起不道德可能得到的巨大利益,內在良心的聲音實在微不足道,就像在一場眾人嘶吼的狂歡舞會,誰會聽得到角落一名弱女子被暴徒欺負的求救聲?
  道德既然是一種束縛,聰明的人們為何要自設枷鎖?為何不追求自由、解放、不受限制、為所欲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人性和道德

  《理想國》的辯士會認為只要擁有隱形戒指,原來有道德的人也會變得不道德,這裡面蘊涵兩個意義:一、道德只是一種工具,如果有機會,沒有人會為道德而道德;二、人性是利己的。這兩層意義加起來,等於宣佈:人其實是衣冠禽獸,道德只是美麗的外衣,人內在的真實本性充滿了貪婪、自私的獸性。由於道德會產生外在的懲罰,使得一般人在正常情況下不敢違反道德,因為違反道德在一般狀況下對自己比較不利,但是一旦有了隱形戒指,就可以保證外在制裁不會發生,內在的獸性自然就原形畢露。
  據統計,台北市每天有數百萬輛的摩托車進出,由於數量眾多所以違規比較不容易遭到取締,因此台北市的摩托車東鑽西竄,穿梭在「禁行機車」道、違規轉彎、闖紅燈等情節,是天天發生、人們司空見慣的事。但是如果在一個有警察指揮交通的十字路口,摩托車騎士也會遵守交通規則,因為這種情況下違規會受到立即的制裁,聰明人不會做這種不利自己的行為。
  「守法」當然是一種道德行為的表現,有一個方式很容易測驗一個人是否為道德而道德:半夜兩點鐘,如果你開車經過一個亮著紅燈的路口,沒有警察、也沒有照相裝置、四下無人,你闖不闖紅燈?通常的答案是:不闖是笨蛋。如果這個答案是大多數人「心中」的答案,這證明《理想國》的辯士對人性的假設是正確的,一個人把道德當成目的還是工具,最簡單的測試方法就是:當沒有人知道你違反道德時,你會不會違反道德?譬如:在半夜僻靜、空無一人的巷道,你看到地上有十萬元現鈔,你會據為己有?還是送交警察局?
  當然有人會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隱形戒指就是要保證你所做的行為,百分之百不會有人知道。當然也有人會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但是這類說法只適用於相信鬼神存在的人,對於許多不具有宗教或來世信仰的人,這些說法都擋不住內在的貪婪。
  雖然傳統的儒家信仰主張人性本善或向善,但是中國民間家庭中一般的道德教育方式,背後的精神卻是「隱形戒指」式的,中國的父母告誡子女不能做壞事,說法常常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未到」,這種運用懲罰的方式從事道德教化,就是把道德當成一種工具,把人性看成利己。其實儒家思想強調「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慎獨」的道理,都和「隱形戒指」的精神相通,只是儒家過度強調人類善性的「擴而充之」,「惡」的防範通常不被當成道德教化的重心。這造成道德要求曲高和寡,民間家庭普遍把道德工具化、功利化,這其實是目前我們社會道德教育失敗最大的癥結。
  如果人性本善,人人都可以成聖賢,當然道德教化就應該要求每一個人都努力成為聖賢。這樣的想法在中國社會從科舉考試以來,就成為政治上公開宣揚的標準,而且成為決定一個人功成名就必須遵守的規範。在這樣的「普世」價值觀之下,如果有人公開表示不願意成為聖賢,人們的評論一定是:「這個人自甘墮落。」但是成聖成賢談何容易?因此大多數人學會的處世哲學是: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這也可以說明為何自古以來最重道德教化的中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反而比較多是客套虛偽的深層原因。
  如果看過每年大學聯考高中生寫的作文的人,一定會覺得我們的下一代充滿了希望,因為字裡行間洋溢著「愛國愛人」的熱情和價值觀,大概沒有人在作文中表示自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大壞蛋。但是高中生心裡非常明白,他們所寫的是社會要的「標準答案」,是給閱卷老師看的,而不是他們平時要做的。這份虛偽來自對道德存在之目的的無知,就是這份虛偽使我們的道德變成口號,也使從事道德教育者充滿無力感。
  我們實在需要重新正視人性。

道德教育不是為了製造聖人

  對於人性,雖然西方也有思想家主張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譬如:十八世紀出生於瑞士的法國哲學家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但是在談論道德存在的目的和起源時,大多數的西方哲學家認為人性基本上是利己的,不只柏拉圖《理想國》中的辯士持這種人性觀,十六、七世紀英國一位重量級的哲學家霍布士(Thomas Hobbes, 1588-1679)更是這種觀點的集大成者。
  人的本性到底是善還是惡?這恐怕是一個得不到定論的問題,但是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套用當代一位哲學家的說法):人的利己心具有宰制性,也就是說人雖然也有利他的傾向,但是人性最顯著的部分是利己。另一位當代學者稱這種人性特點為「有限的同情心」,也就是說大多數人自然的傾向是:比較關懷自己的需求和利益的滿足,而比較不關心他人需求和利益的滿足。我們民間流行的俗語「人不自私天誅地滅」的想法,顯然比較接近這種人性觀,而和主流儒家「性善論」或「向善論」的想法牴觸。
  如果人類的同情心是有限的,而維持人類生存所需要的資源也是有限的,人們自然就會因為求生存而產生衝突,學者稱這種處境為「人類的困境」(human predicament),而道德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改善人類存在的這種困境。如果這種說法是可信的,那麼道德教育的目的就不是為了培養聖人,而是為了一般人如何和他人和平相處,因此社會上任何一個人,只要必須和他人互動、進行人際往來,必要的道德要求,是人際和諧、甚至社會和諧所不可缺少的。
  上述道德存在的目的只是一個簡略的論證,下一章我們會有更細緻的討論,但是從這個簡略的推理至少可以澄清一件事:道德不是高高在上,不是寫作文時的虛妄口號,更不是拿來供奉的教條,而是我們生存的工具、過日子的方法,不用這種方法過日子,我們等於選擇衝突而不是和平,沒有和平我們不可能心安,「平安就是福」,每天活在不安當中,怎麼可能幸福?
  道德不是聖人的事、不是寫作文用的,而是每一個人的事、是日常生活中每天要去實踐的事,亞里斯多德說美德是幸福人生的必要條件,就是這個道理:有道德不一定幸福,沒有道德一定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