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期   2013年 10月出刊   
 
 
 
左起:謝易璇、胡安美、游騰元、林立婷、林彥廷、邱如奕、李盈佳、彭梓桓、沈印娜、陳育麒、瞿正瀛、顏杏如老師、林欣穎。(2013年7月30日攝,林欣穎提供)

▲左起:謝易璇、胡安美、游騰元、林立婷、林彥廷、邱如奕、李盈佳、彭梓桓、沈印娜、陳育麒、瞿正瀛、顏杏如老師、林欣穎。(2013年7月30日攝,林欣穎提供)

編按:
 2013年5月,本系與日本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簽署學術交流協議,雙方協定於2013-2015年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包含學生交流與教師交流。2013年7月下旬,本系顏杏如老師帶領10位研究所及大學部同學前往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進行講座交流活動,日方預定2013年12月來臺參訪。
 本系10位參訪學員及顏老師此行的心得將分兩次刊出,以饗讀者。

2013年早稻田大學參訪交流(上)
陳育麒、瞿正瀛、林欣穎、林立婷、李盈佳(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生)

陳育麒(臺大歷史系R99碩士生)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與日本早稻田大學(以下簡稱早大)台灣研究所的學術交流活動在2013年夏天揭開序幕,由顏杏如老師帶領10位臺大歷史系碩士班、大學部學生,於7月28日至8月1日赴早大進行為期5天4夜的交流參訪。據說這是臺大歷史系第一次以系的名義出國交流,格外值得紀念。

由於我是參訪交流學生之一,身兼此次交流活動的助理,相較於其他同學有更多機會參與溝通協調及行政工作,這才體會到此次交流真的得來不易。從兩校的老師交誼往來開始,討論到是否有交流之行的可能,進而由兩校的系主任、所長共同簽署交流協議,再到協辦交流活動的老師與相關執事費心安排設計,有了這些前置作業,此行才成為可能。感謝臺大歷史系以及諸位襄成其事的老師們,鼓勵我參與此行並給予支持的周婉窈老師,還有不辭勞苦帶領我們出訪的顏杏如老師。也要感謝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的若林正丈所長及諸位老師,特別是紀旭峰老師,若不是紀老師費心、細心地安排,交流期間幾乎是全天待命地照應我們,還抽時間為我們講課,此行絕不會如此精彩充實。

顏杏如老師(前排右三)與本次前往早大交流的臺大學生出發當日在松山機場合影,前排左起:李盈佳、胡安美、林欣穎、林立婷、沈印娜、陳育麒、瞿正瀛,後排左起:游騰元、邱如奕、彭梓桓。(2013年7月28日攝,林立婷提供)

▲顏杏如老師(前排右三)與本次前往早大交流的臺大學生出發當日在松山機場合影,前排左起:李盈佳、胡安美、林欣穎、林立婷、沈印娜、陳育麒、瞿正瀛,後排左起:游騰元、邱如奕、彭梓桓。(2013年7月28日攝,林立婷提供)

出發前的行前會議,幾位系上老師分別提及此次交流的緣起,以及叮嚀我們在參加交流活動時的注意事項。這些叮嚀,我認為不只可以應用於此次行程,也很值得大家在參與「交流、訪問」等類似活動時考量。例如周婉窈老師建議同學們多想想別人為我們做了什麼,而不要只想著自己花了多少錢(例如購買機票),若非透過此次交流,由早稻田大學安排食宿,否則我們怎有機會入住如此具有聲望的大學?陳翠蓮老師提到此行不單是自己開眼界,也可以讓日本的年輕人多認識臺灣。呂紹理老師建議大家可以多注意日本關心臺灣的課題是什麼?藉此反省自己的盲點在哪裡。顏杏如老師則表示,去日本觀光對於臺灣人來說並不陌生,但是和同年齡層的人交誼則是很難得的機會,可以藉此交換彼此的看法,聽聽來自不同背景的同儕的聲音是很重要的。

交流首日晚上的歡迎會,設宴於早大內的餐廳。右起:梅森直之教授、石井赳朗、東柊、若林正丈教授、春山明哲教授、林彥瑜、塩澤卓。(2013年7月28日攝,陳育麒提供)

▲交流首日晚上的歡迎會,設宴於早大內的餐廳。右起:梅森直之教授、石井赳朗、東柊、若林正丈教授、春山明哲教授、林彥瑜、塩澤卓。(2013年7月28日攝,陳育麒提供)

這一次的交流活動,早稻田大學主要負責接待的除了紀旭峰老師、博士班平井新學長,其他成員都是若林正丈、梅森直之兩位教授研究室的大學部學生,還有三位臺灣留學生林彥廷、林彥瑜、謝易璇,皆為政治經濟學部學生。交流行程包括了數次餐敘、早稻田大學的歷史與校園導覽、相關課程教學、紀錄片深入討論,以及東京附近的自由行。而自由行的行程多半是由早大同學為我們安排及導遊。在抵達日本首夜的歡迎會上,我們大致見到了此次交流的所有成員,早大的學生將近30人,約為臺大訪問的人數的三倍,而且幾乎都是男性。後來才知道,早大學生的(生理)性別比例,男性遠高於女性,相較於臺灣一般大學男女人數比例較為平均,早大這一點使人印象深刻。

第一天晚上的餐會中,臺大與早大的老師分別發表談話,臺大並由代表致贈禮物給早大。梅森直之教授的專業是政治學,長期觀察臺灣政治,梅森老師發言時提到:「現在臺灣的局勢很不穩定,感謝臺大的同學在這樣的情況下還願意遠到日本交流。」這席話使我驚異,特別是從一個外國人口中聽到臺灣局勢不穩,彷彿是一則國際要聞。我才剛離開的臺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會讓一個關心臺灣政治的外國學者出此重語?當天稍晚,我利用網路瀏覽了臺灣的新聞,知道「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等數個公民團體組成的『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今晚(2013/7/28)在立法院外舉行晚會,高喊『士農工商站出來!捍衛你我生存權!』」(註釋1)同時在我的網路社群上也發現,當晚有不少朋友投身其中。回想行前會上呂紹理老師的建議「多注意日本關心臺灣的課題是什麼?藉此反省自己的盲點在哪裡」一語,別有一番衝擊。當我身處於臺灣社會,這些重大事件伴隨著自己的日常生活,縱然茲事體大,但對事件理解的深度與廣度不如在國外有心的觀察者。我在當天深夜惡補這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時,不禁覺得,外國學者覺得如此嚴重的事件,那臺灣又有多少人瞭解、關心呢?

此行與早大同學交流時,由於我的日語能力不好,僅能用簡單日文、中文溝通(大多是單字或簡單句子),主要使用的語言還是英文。在這趟交流之前,我沒到過日本,對日本的想像大多來自媒體,或聽聞曾有日本經驗的人轉述。記得不久前才聽過一位時常出國的朋友抱怨,他認為東京的英語環境沒有到達他認知的「國際都市」那樣好。當我親臨日本,發現在東京使用英文並沒有問題(但日本留學生告訴我,東京是日本很特別的地方,離開東京才是真的日本),只是日本人普遍不主動說英文,也沒那麼愛講英文,這與臺灣社會見到外國人便開口講英文的狀況很不同。回想那位朋友的「國際觀」只停留在使用英語的社會,獨尊英語,可能是臺灣社會對外語最普遍的想法,而「國際」絕不會只有使用英語,語言與國際觀的關係值得我們思考,也是我在此行中深深體悟到的一點。

臺日關係是交流行程的重點,不只課程規劃都與此相關(日臺關係史課程、早稻田大學與近現代臺灣課程、紀錄片《アジアの“一等国”(亞細亞的一等國)》(註釋2)觀賞及討論),連臺日同學之間的談話都可見端倪。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看完紀錄片《亞細亞的一等國》的討論,這部紀錄片於2009年在日本NHK電視台播出,隨即引發日本國內的爭議,(註釋3)在臺日關係的討論方面,這部片子是很精彩的切入點。當天的討論由梅森直之老師主持,平井新學長必要時協助翻譯,但考慮到節省時間以及更直接得到彼此訊息,大部分師生選擇以英文表達。我提出的意見大致是以近代臺灣不斷被外來政權殖民統治為主要脈絡,點出臺灣主體性的問題。

上圖:《亞細亞的一等國》紀錄片映後討論,由梅森直之老師(右)主持,平井新翻譯。下圖:邱如奕(左)發言中,右為紀旭峰老師。(2013年7月29日攝,沈印娜提供)

上圖:《亞細亞的一等國》紀錄片映後討論,由梅森直之老師(右)主持,平井新翻譯。下圖:邱如奕(左)發言中,右為紀旭峰老師。(2013年7月29日攝,沈印娜提供)

▲上圖:《亞細亞的一等國》紀錄片映後討論,由梅森直之老師(右)主持,平井新翻譯。下圖:邱如奕(左)發言中,右為紀旭峰老師。(2013年7月29日攝,沈印娜提供)

此後臺日雙方的同學們也紛紛表示意見,特別是日本同學對臺灣歷史、情況有不瞭解的地方便提問,再由臺灣同學嘗試回答;也有日本同學說明此影片引起的左右派之爭,希望臺灣人明白在日本社會中,這樣偏激的意見實屬少數,真實的情況是:多數日本人對於此段歷史認知不多,也不太關心。雖然在場的日本同學多數選擇與臺灣相關的議題為研究主題,但他們在過去的學校教育中,面對此類議題的機會少之又少。臺大歷史所有位做慰安婦歷史研究的日本學弟曾說過:即便是左派的教科書編輯者,對於二戰、在臺殖民也為文甚少,例如他所關心的慰安婦議題,僅在歷史課本的一條註腳中草草帶過。其實,在臺灣何嘗不是如此,許多臺灣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歷史問題,也長期受官方影響而不見天日。不正視過去真實發生的歷史,又怎麼認知自己的定位,並走向未來呢?

席間有位日本同學提出問題,他很好奇「臺灣人」的概念是何時開始?又是以何因緣?我乍聽此問題,馬上想到清朝在甲午戰爭之後割臺,而臺灣的官紳得到消息後發出的「臺民布告」。(註釋4)便依此印象,參與該同學的討論。「臺民布告」中,所出現的名詞「臺民」,是臺灣人面對於挾有強大軍事武力的近代國家日本而生的概念,是原本臺灣社會在內部衝突中未曾有過的分類(以往臺灣內部可能以祖籍地、行業別作為分類依據)。當面臨外部的威脅,臺灣島內必須有個綰合島上人民的名詞,以別於日本,這時漳、泉、閩、粵,或是西皮派、福祿派等等過去的分類不管用了,便以「臺民」(臺灣人)為集合名詞自稱,我想見當時的情況如此,將歷史放回脈絡中理解,臺灣人意識之感源於此應當可為一說。

隨後臺大學弟邱如奕提出與我不同的見解,也因為學弟起而與學長持不同意見,頗有互相論辯之感,討論氣氛更為熱絡。邱如奕援引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夢》(註釋5)一書,說明臺灣人意識的形成是在1920年代左右,因為留學生赴日本帝國本土,才發現內地(日本)與臺灣的政治差別待遇,因而由林呈祿等人喊出「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這是臺灣第一次做為有政治意涵的指涉,從前臺灣只是個地理名詞,並沒有政治意涵。這個「臺灣人」意識的起源便成了討論會上熱門的議題,隨後還有不少日本同學由此再延伸出其他想法。紀旭峰老師見我等討論此議題十分熱烈,當天便趕緊抽印史料,(註釋6)以及相關研究,(註釋7)提供給大家作為閱讀補充。

行程第二天的晚餐交流會,地點在早大校園內的「楠亭」餐廳。(2013年7月29日攝,陳育麒提供)

▲行程第二天的晚餐交流會,地點在早大校園內的「楠亭」餐廳。(2013年7月29日攝,陳育麒提供)

除了課程上的交流,早稻田大學主辦單位細心地安排許多餐敘及自由行程,晚上在早大奉仕園會館住宿時,也特地安排日本同學與我們同宿。課堂中複雜議題之外的討論,在宿舍裡於焉展開,舉凡一切對彼此文化好奇之處,柴米油鹽無不相談。男生住宿處恰好有一白板,我們幾個便各自隨自己能力所及,在上面書寫了中文、日文、英文、藏文、滿文、蒙文等等文字,天南地北的聊,幾天晚上都聊到深夜。誠如顏杏如老師先前說的,我們這次的交流,與同儕的相處、瞭解將會是最難得與寶貴的經驗。

本次交流行程,留有不少時間到校外參訪。臺大學生在臺灣即事先以電子郵件提供參訪的目標、想法,並將人員細分成許多組(每組約有兩三位臺大學生),再由早大同學協助完成。我參加的行程包括第三天的A路線(淺草寺、吉原遊廓、東京大學、上野公園等地)以及第四天的鎌倉、江之島路線。參訪行程中,所有的交通方式、飲食全都以在地的生活方式進行,是很棒的體驗。記得第三日我跟著大夥上公車,滿頭大汗急著翻找出金額相當的車費時,日本同學才提醒我公車收銀機會找零,這是與臺灣多麼不同的生活體驗!當然不只如此,初到日本的我,看待各項事務都樣樣新奇,總是不斷提醒自己是在異域,但看著街景,又不由覺得熟悉與臺灣實有若干相像之處。

當晚我便將此心得向紀旭峰老師請益,紀老師常年在日本治學,相當熟稔在地的情況。紀老師分析,會有熟悉感可能是街上有許多漢字的緣故,也有可能是因為臺灣被日本殖民50年,有許多街道保留大正、昭和時期的風格,才會讓我覺得相似。我這個毫無日本經驗的人也能體會臺日之間的相似之處,無怪乎臺灣的長輩們對日本文化更有一份特別的感情,這大概也是被殖民國對前殖民母國的一種親近感吧。我跟早大同學原井佑輔分享我驚豔於日本的梅干,那是幼時祖母會從日本買回臺灣的零食之一。原井同學跟我說:「雖然殖民主義是不好的,但是其後果居然讓相距那麼遠的我們共享、認同某一種風味(flavor),實在是很有意思的事。」我聽聞此語,也更深刻思考,這種風味在我們心裡是否有一樣的認同?那認同又是什麼?而當時年幼的我知不知道日本是另外一個國家?而國家又是什麼?

一行人走訪東京大學本鄉校區,在安田講堂前合影。(2013年7月30日攝,李盈佳提供)

▲一行人走訪東京大學本鄉校區,在安田講堂前合影。
(2013年7月30日攝,李盈佳提供)

這五天的交流行程很緊湊,雖然我們確實體驗到日本的某一面,不過若非長時間浸淫其中,我們絕不敢宣稱這五天的經驗可以真正體會日本深層的文化。但我相信,這一次密集與日本同儕相處的經驗,除非是赴日留學,否則不可能在一般旅遊行程得到。真的很謝謝臺大歷史系及諸位老師給予這個機會,還要謝謝早大台灣研究所的諸位老師、平井新學長及許多熱情款待我們的日本同學。回國前一晚餐敘時,我跟日本同學們提到:這幾天真是辛苦了,你們得在大太陽下陪我們到每個想參訪的地點,還不吝給予笑容與解說,待你們12月來臺灣交流時,請別客氣,將你們想造訪的地點以及想討論的議題一一列出,我們絕不會讓你們失望。

此行住宿早稻田奉仕園會館,圖為男生房間,自右而左分別是彭梓桓、瞿正瀛、邱如奕、游騰元。早大特地多安排兩張空床,每日有不同的日本同學來與我們同宿,大家往往暢談到深夜。(2013年7月28日攝,陳育麒提供)

▲此行住宿早稻田奉仕園會館,圖為男生房間,自右而左分別是彭梓桓、瞿正瀛、邱如奕、游騰元。早大特地多安排兩張空床,每日有不同的日本同學來與我們同宿,大家往往暢談到深夜。(2013年7月28日攝,陳育麒提供)
這一次的交流活動,我們身為臺灣人,遠赴日本東京,越過山、渡過海,也從這個島走向另一個島,在自我與他者之間不斷被那些異於自己的經驗洗刷,又毋寧說是反思更多關於自己、關於臺灣的事,而那個自我的主體才在這樣的撞擊中一點一滴的被敲打出來。一位從沒出過國的交流成員說,當回程班機盤旋在臺北夜空準備降落時,他看見底下那亮晃的土地,知道那就是自己的家,一種感動從胸臆湧出,有種真切體會自己是臺灣人的感覺。那交流的細瑣縱然可能會隨著時間淡去,然而看過更寬廣世界的心,能引領自己找到皈依之所,更明白自己為何努力,並且將此經驗傳遞出去。

瞿正瀛(臺大歷史系R99碩士生)

筆者很榮幸有機會參與此次交流活動,本文擬不拘於時間順序,提供個人觀察所得,並向雙方師長致上最敬意。

豐富的圖書資源

早稻田大學的中央圖書館擁有大約250萬件館藏,是日本規模最大的圖書館之一,此次我們由館員導覽,進入館內參觀,是非常寶貴的機會。遺憾的是,大家並沒有充裕的時間,依照各自的關懷在館內翻看相關領域的書籍乃至特色館藏。

此次行程僅有半日的自由行時間,筆者選擇前往神保町古書街。神保町有為數約200家的書店,全東京都內三分之一的舊書店,約110家,集中於此,號稱世界第一的舊書店街。由於時間有限,筆者無法地毯式地走訪,其中駐足最久的三家書店,一是販售各種史料的「五萬堂書店」,以及與中國史、中國研究較為相關的「內山書店」、「山本書店」。帶領筆者從早稻田前往神保町的紀旭峰老師表示,其實只要到與本身研究領域較相關的一、兩家書店,或者店外的特價書車就足以細細翻索。神保町距離早大只有四站之遙,搭電車只需轉乘一次,值得造訪。

另外令人驚喜的是,從早大通往熱鬧的高田馬場路上的早稻田古書店街。最後一天傍晚搭機返臺前,筆者利用中午前後的時間走訪,發現這條古書街不僅店家數量頗可觀,售價比起已經具觀光性質的神保町古書街要實惠許多,更重要的是,許多店家採取主題式收藏,例如文學、軍事、藝術等等。對於能在早稻田大學停駐一段時間的學人而言,相信是很值得善用的資源。

神保町古書街一隅。(2013年7月30日攝,瞿正瀛提供)

▲神保町古書街一隅。
(2013年7月30日攝,瞿正瀛提供)

有鑑於日本的圖書資源豐富,或許日後安排交流活動時,可以考慮闢出時段,讓前來日本研修的學員們都有機會接觸圖書館及古書街這些資料寶庫。

意猶未盡的講座

此次交流活動的重頭戲,應當是在抵日第二天午後,兩校學生一同觀賞NHK(日本放送協會)於2009年播出並引起一番風波的紀錄片《亞細亞的一等國》,並進行討論的修業講座。

主持討論的梅森直之老師希望學員先簡短講述影片呈現的「第一印象」,接著才進行更深一層的討論,包括探討「歷史」的本質,及在建立臺日更進一步友好關係方面,我們能提出什麼建議。梅森老師設計這次講座,有不同層次的理路。經過這第一次的實驗,發現扣除影片播放時間,在進行第一印象的討論階段:包含臺日學生個別抒發、口譯與衍生的討論,就已幾乎用盡原本規劃的討論時間,只好挪用原訂的休息交流時間,繼續討論臺日友好關係的部分。對於歷史本質的討論只能輕輕帶過,無法按照原本的設計完整進行。

這樣的結果,說明作為本次交流活動重頭戲的修業講座,只有半日時間,令人意猶未盡。而且日方提供參考的幾篇相關日文論文與報導,可供深入探討的素材十分豐富,筆者前一天晚上因旅途勞頓,在睡睡醒醒的狀態下讀完,已是凌晨三點半。假如能加長講座的時間,不同場次探討不同主題,並在各場次間安排休息時段,也許能刺激臺日雙方學生更深入的交流與思索。

歷史與經歷

在Paul Cohen的著作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中,揭示所謂的「歷史」,可能會以事件、經歷與神話(迷思)這三種型態,各自或者雜揉地存留在人們的記憶裡。《亞細亞的一等國》之所以引起軒然大波,或許就是片中選播一些臺灣老人們的「經歷」,讓日臺部分人士感覺可能誤導一般人對「歷史」的認識,從而激發的。Cohen的提示固然讓我們警覺到,勿將部分的「經歷」擴充詮釋為「歷史」的全貌或本質;不過,史學的發展也教導我們,漠視少數人的「經歷」不一定恰當。

《亞細亞的一等國》也許有局部扭曲或者整體的引導性思考,然而片中所有資訊都應該被否定嗎?曾服務於殖民政府的老人訴說自己與日籍人員所受的差別待遇,而不禁哽咽時,他的情緒是虛假的嗎?那麼,因為他對於殖民時期的不盡滿意,就認定他是「仇日」人士,進而解釋這是一部「親中」的影片,而將其中呈現的歷史事實悉數抹殺,公平嗎?片中的臺籍老人幾乎皆以日語受訪,其中一位說到十幾二十年的教育是可怕的,腦袋的コンピューター(computer,姑且可理解為運算系統)都已經日本化了,只能以日文演說、以日文講話、以日文思考,因為完全被洗腦了(他說的是ブレインウォッシュ〔brainwash〕,而非在日文裡較晚出的對應漢字「洗脳」)。像這樣的例子,若用以觀察臺灣的黨國教育,不是也成立嗎?那麼難道只因為該影片包含對殖民時期的批判或反思,就認定全屬偽造,絲毫未道出部分真理嗎?「經歷」與「歷史」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十分複雜的,如何看待「經歷」,能夠詮釋到多大的範圍,必須謹慎斟酌,不宜輕率地一概而論。

顏杏如老師在餐會中向日方致謝。(2013年7月29日攝,陳育麒提供)

▲顏杏如老師在餐會中向日方致謝。
(2013年7月29日攝,陳育麒提供)

註釋1:〈反服貿晚會 年輕人站出來捍衛生存權〉,《蘋果日報》,2013年7月28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 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30728/232414/(2013年7月28日查詢)。

註釋2:〈アジアの“一等国”日本統治時代の台湾について〉,由日本放送協會(NHK)製作,是2009年4月開始播放的一系列紀錄片之第一部。影片描述日本統治殖民臺灣50年的歷史,並且採訪學者專家的看法以及經歷日治時期的幾位臺灣長輩。此片在日本引起左、右派的激烈爭執。

註釋3:〈台湾で広がる困惑 日本の植民地統治を批判〉,《朝日新聞》,2009年9月16日。此剪報為紀旭峰老師提供,作為課程補充資料。

註釋4:〔清〕王炳耀,《中日戰輯選錄》,臺灣文獻叢刊第2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68-69。

註釋5: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出版,2006)。

註釋6:〔日〕松友宮三郎編,《臺灣新地誌》(東京:田沼書店,明治二十八年〔1895〕)。此份史料乃是當時官方編訂給小學校學生讀的,內容有許多當時日本人對臺灣的知識,包括地理(附有詳實的近代科學繪測地圖)、山河湖、都會名勝、交通、人民風俗等等主題。

註釋7:〔日〕篠原徹編,《近代日本の他者像と自画像》(東京:柏書房,2001)。

 

頁1
前一頁 1 2 3 下一頁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