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期   2013年 10月出刊   
 
 
 
左起:謝易璇、胡安美、游騰元、林立婷、林彥廷、邱如奕、李盈佳、彭梓桓、沈印娜、陳育麒、瞿正瀛、顏杏如老師、林欣穎。(2013年7月30日攝,林欣穎提供)

▲左起:謝易璇、胡安美、游騰元、林立婷、林彥廷、邱如奕、李盈佳、彭梓桓、沈印娜、陳育麒、瞿正瀛、顏杏如老師、林欣穎。(2013年7月30日攝,林欣穎提供)

編按:
 2013年5月,本系與日本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簽署學術交流協議,雙方協定於2013-2015年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包含學生交流與教師交流。2013年7月下旬,本系顏杏如老師帶領10位研究所及大學部同學前往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進行講座交流活動,日方預定2013年12月來臺參訪。
 本系10位參訪學員及顏老師此行的心得將分兩次刊出,以饗讀者。

2013年早稻田大學參訪交流(上)
陳育麒、瞿正瀛、林欣穎、林立婷、李盈佳(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生)
臺灣的功課

論及臺日關係友好的議題時,日本學生們的發言促使筆者陷入更深的思考。幾位早大的同學都提到,相對於臺灣同學對於日本歷史的了解,日本學生實在不太了解臺灣歷史,需要好好努力。一位早大同學細數日本歷史教科書中提到的韓國歷史事件後,筆者才理解在日本歷史(尤其近現代史)教科書中,朝鮮半島歷史之比重驚人,超乎以往的認知。

擔任口譯的博班學長平井新不時旅遊亞洲各地,中英文都相當流利,他看到影片中到原住民鄉鎮採訪,有感而發,分享了他與臺灣人士接觸時,常常會聽到對於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例如他們總是酗酒、比較笨拙,或是喜歡偷懶之類的評價。他認為在人群的交往上,若以刻板印象看待原住民朋友,感到自己高人一等的心態(其實也與所謂一等、二等的殖民價值觀接近),對原住民而言並不公平。這讓筆者漸漸體會到臺灣本身所面臨課題的嚴峻。

紀旭峰老師講解坪內逍遙先生事蹟,他表示早稻田學生會在考試時來摸雕像的手,這樣會考得比較好。(2013年7月30日攝,林欣穎提供)

▲紀旭峰老師講解坪內逍遙先生事蹟,他表示早稻田學生會在考試時來摸雕像的手,這樣會考得比較好。(2013年7月30日攝,林欣穎提供)

早稻田奉仕園スコットホール(Scott Hall),1922年落成,1991年被指定為東京都歷史建築,現為早稻田教會禮拜堂。(2013年7月30日攝,瞿正瀛提供)

▲早稻田奉仕園スコットホール(Scott Hall),1922年落成,1991年被指定為東京都歷史建築,現為早稻田教會禮拜堂。 (2013年7月30日攝,瞿正瀛提供)

日本同學或許高估了臺灣學生的日本史程度,來到日本的我們,部分原因的確是對該國較有興趣,但多數成員的關懷也許是想與從事臺灣研究的日本師生交流;而參與交流的早大學生或多或少對臺灣有興趣,他們反思本身需要加強臺灣史知識的率真,也讓筆者感到安慰。只是,無論基於過去歷史上朝鮮半島與日本關係的密切,或是韓國在各方面展現的實力,日本學校教育對於韓國的介紹遠多於臺灣,誠然無可厚非。而且,在兩千多萬人口的臺灣,外籍配偶與外勞人數已趨近百萬,相較之下,臺灣人在日本的人口比例沒有這麼高,日本人不了解臺灣,並沒有臺灣人不了解泰國、菲律賓或越南、印尼的問題來得嚴峻。臺灣有自己急須面對的問題。同樣的,在臺日友好的課題上,應該期待的不是日本人士的努力,而是臺灣本身能不能發掘、發揮自己的重要性,與韓國各擅勝場,讓日本不得不重視、認識我們。該多多努力的,真是我們才對。

今後的課題與展望

這次修業活動,早稻田大學除了一位具有口譯能力的博班學長平井新之外,其他參與者都是學部生(大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筆者發現,對雙方學生來說,完全藉由英語或日語溝通還是有相當程度的隔閡,腔調與口音也難以在短期的研修中迅速熟悉,阻礙彼此深入溝通交流。我方學員若具備較好的日語能力,應該是較理想的狀態;然而,系內日語能力較佳的同學,在考量研修行程與研修費用後,是否有意願參加,確實難以強求。

抵達日本的頭兩晚,早大安排了歡迎餐會與交流餐會,讓大家自由交流,然而由於語言上的障礙,不時可見臺灣學生與日本學生各自成群而少相互交流的情景。假如參考男性學員的合宿模式,在餐會時將臺日學生混合編組(分時段換組),也許可以刺激雙方的交流。

最後,筆者要藉此機會感謝早稻田大學的紀旭峰老師,他不僅擔負整個交流活動的繁多事務,並且不辭辛勞為學員們準備許多中日文資料,安排思想課程交流,筆者在五天的行程中麻煩他許多。紀老師長期在日治學,較少回到臺灣,很希望多深入了解臺灣年輕人的思維。筆者一方面慶幸在離日前夕能與紀老師長談,一方面又自覺已經不年輕,期望未來的學員們能持續帶給他來自臺灣的養分。此次長談,也讓筆者想到,利用夜間時段進行一些選定議題的交流,也許是刺激大家深入思考與表述的做法之一。

紀旭峰老師帶來課堂上的部分圖書。(2013年7月29日攝,李盈佳提供)

▲紀旭峰老師帶來課堂上的部分圖書。
(2013年7月29日攝,李盈佳提供)

 從19世紀直到20世紀,民族國家曾經是「現代」的標準答案之一,然而這次體驗讓筆者繼續思索,邁入21世紀,人類的認同(identity)是否存在新的可能性,比方說以柏拉圖、陳寅恪、饒正太郎、郭明昆……作為「知識人」國度的同胞。在這個保有封建餘緒而尊重多元發展,擁有所謂「無用知識」的各種「通」(如鐵道通、軍武通),還有生存空間,學界外的民間研究者也有機會獲得資源的國度裡,筆者親身感受其以「學術作為一種志業」的精神,「充實而有光輝」,令人重新獲得鼓舞的動力。

林欣穎(臺大歷史系R00碩士生)

筆者有幸參加這次的學習活動,除了謹記揹負著學習任務在身,從未到過日本的我,對日本的國家與民族印象,都藉由大眾媒體獲得,所以相當期待透過此次日本行觀察臺日之間的各種差異。

交流首日,本系師生抵達日本後,自羽田機場搭電車前往早大。(2013年7月28日攝,陳育麒提供)

▲交流首日,本系師生抵達日本後,自羽田機場搭電車前往早大。(2013年7月28日攝,陳育麒提供)

抵日當天,由早大的紀旭峰老師與平井新、尾原史朗兩位同學來接機,他們引導我們一行人搭乘電車轉到早稻田站,再步行至住宿地早稻田奉仕園。一切安置妥當,當晚六點隨即舉行見面歡迎會,早稻田大學到場的老師包括若林正丈、梅森直之、春山明哲、紀旭峰四位老師,雙方師長致詞後,同學們也各自用中、英、日語做簡單的自我介紹,這場歡迎會為這幾天的交流揭開序幕。


殖民地子民對前殖民母國的情感

我對於日本在20世紀的臺灣殖民經驗非常感興趣,第二天下午播放的是NHK在2009年製作的紀錄片《亞細亞的一等國》第一回。此片在日本國內引起很大的爭議,主要是日本左、右派對影片的認知差異,認為影片似乎曲解了臺灣人對日本母國的情感,以「極惡非道」描繪日本在殖民地的形象。(註釋8)右派人士認為受過日本統治的臺灣人,對母國日本應具有極好的評價,但在影片中,受NHK人員訪問的臺灣前輩,卻表示臺灣人在殖民時期受到不公平待遇。例如:老前輩說出「為了考進臺北一中,必須比日本人更努力才行」、「在臺灣,日本內地人是一等國民,琉球人是二等國民,臺灣人是三等國民」、「……變日本人,小時候很想變成日本人,會思考為什麼自己生為臺灣人……」、「我的表姐,嫁給日本人……這種狀況下吃了很多苦,最後不得不隱藏自己是臺灣人的身分」。(註釋9)

筆者第一次看這部紀錄片,並不認為此片有故意抹黑日本對臺殖民統治。影片一開始即引述後藤新平的話:「正如比目魚的眼無法變成鯛魚的眼,要把臺灣人變成日本人很難。」明白指出日本殖民理念無法對等,是故受訪的臺灣前輩會有臺日之間不公平的感慨,筆者能夠接受此部分。使我感到震撼的是,接近片尾時,一位長者悲情地訴說著:「像是被人丟掉,變成孤兒一樣,日本啊,把人當笨蛋在耍。我這麼說有錯嗎?這是事實吧……拼了命盡心為國,連命都不要,結果卻……」日治時期臺、日人之間有待遇差異,然而身為臺灣人的長輩,為何對日本母國還有如此的感傷情懷呢?面對這樣的世代,筆者想到周婉窈老師提出的「戰爭期世代」,所謂「戰爭期世代」是指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時,年齡在15到25歲之間的臺灣人。(註釋10)影片中這些「戰爭期世代」長輩們表現出當時的認同是偏向於日本,因為他們接受了完整的日本教育,對日本充滿認同,這樣的情感表現並不難理解。筆者也曾親身訪談過『戰爭期世代』的長輩,談及1945年日本戰敗消息傳來時,在場的臺、日人一同傷心落淚難過,對日本投降毫無欣喜之感。(註釋11)至今這一代的長輩們,彼此交談仍是使用日語,甚且在戰後多年的今日,還有不熟悉國語者。

《亞細亞的一等國》紀錄片映後討論(2013年7月29日攝,陳育麒提供)

▲《亞細亞的一等國》紀錄片映後討論
(2013年7月29日攝,陳育麒提供)

第三天行程:早稻田大學校園巡禮,由穿著早大戰前校服的臺灣留學生林彥廷導覽,左二起:胡安美、沈印娜、游騰元、彭梓桓。(2013年7月30日攝,林欣穎提供)

▲第三天行程:早稻田大學校園巡禮,由穿著早大戰前校服的臺灣留學生林彥廷導覽,左二起:胡安美、沈印娜、游騰元、彭梓桓。(2013年7月30日攝,林欣穎提供)

日本對殖民地以不同量尺來看待,是不爭的事實,然而隨著亞洲戰事發展,日本在臺灣開始推行「皇民化運動」,意使讓臺灣人成為真的日本人。1941年太平洋戰爭發生後,為了增加臺灣人支援力,日本殖民政府趁勢增加修改不少政策。許佩賢認為日本殖民政府在1943年將臺灣初等教育改為「義務教育」,有一項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若在戰爭動員下實施這些政策,就可與「徵兵制」和「國政參政權的賦予」一同作為改善臺灣人政治地位的措施,如此一來便可將臺灣人快速轉換成「日本人、皇民」的地位,讓臺灣人和日本同一陣線。(註釋12)筆者不禁揣想,當時純然以赤誠之心面對日本的臺灣人,若瞭解這些改變可能是當局以取得戰爭勝利為最大考量的做法,心情該當如何?或許這也可以解釋影片中的長輩們會覺得日本母國把他們當「笨蛋」的感慨。

然而民族之間的感情是否可以如此簡化?戰後回到日本的灣生畫家立石鐵臣,因為思念臺灣,1962年畫了一幅畫表達其思念之情,畫上寫著「……當船開動時,從碼頭上傳來日語『螢之光』的大合唱聲。當時禁止公然使用日語,然而大家以不在乎的表情,由衷地歌唱著……他們取出日章旗揮動著。這大概是對日本人的珍惜之情和對大陸渡台的同族之反抗表現吧!吾愛台灣!吾愛台灣!」(註釋13)筆者看到這段文字,想起筆者拜訪「戰爭世代」的長輩,親眼見到他們用日語交談的表情是如此泰然自若、輕鬆自在的樣子。對他們來說,日語即是母語,在那時代跟他們一起求學或共事的日本人,實則一起生長的同鄉人。無論當政者在本國與殖民地之間有何種差別政策,我想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終究還是會跨越國族藩籬、超越種族吧。

由建築看傳統與都市更新的省思

在早大期間,第四天的分組自由行是到日本有名的古都:鎌倉。由早大的山本耕平同學帶隊,參觀寺廟與神社,依序是円覺寺、八幡宮、長谷寺、高德院的鎌倉大佛,最後到江之島的江島神社。鎌倉的寺廟皆是年代久遠的建築,由於臺灣也有古蹟存廢的問題,所以筆者不禁將兩者加以比較。此次參觀的寺廟修建年代,円覺寺十三世紀,八幡宮十一世紀,長谷寺八世紀,高德院鎌倉大佛是十三世紀,都是有很長歷史的建築。日本對於古蹟的維護相當用心,這些寺廟興築年代距今皆有五百年以上,還能盡量維持原貌,並讓「寺廟」的功能繼續發揮,讓人們進入其中禮佛參拜。我想「古蹟融入生活、人們在古蹟裡生活」就是維持古蹟的一種方式。

由早大同學帶隊至鎌倉自由行,一行人在鶴岡八幡宮前合影,左起:林欣穎、土屋健斗、黑木伶、山本耕平、林立婷、陳育麒。(2013年7月31日攝,陳育麒提供)

▲由早大同學帶隊至鎌倉自由行,一行人在鶴岡八幡宮前合影,左起:林欣穎、土屋健斗、黑木伶、山本耕平、林立婷、陳育麒。(2013年7月31日攝,陳育麒提供)

 

可以討論的是,要如何在古蹟裡生活,以及用何種方式活化古蹟?舉例來說,在臺灣規劃成大眾使用的古蹟案例,像是國立台灣文學館的前身即是日治時期台南州廳,落成於1916年、(註釋14)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原為1931年所建的台灣教育會館、(註釋15)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前身為1930年的「臺北放送局」,(註釋16)都是很不錯的例子。或許使古蹟延續生命最好方法,就是讓社會大眾認識他,並且與社會結合。但是也有其他狀況發生,例如臺北市的青田街因日治時期所遺留的日式民宅而聞名,近年來建築群漸次修復,實屬好事,不過在郭麗雪的研究中提及,青田街的居民並不希望跟永康街一樣商業化,(註釋17)這也提醒我們,古蹟維護要考量公私領域的不同。關於居民生活被干擾這點,也許是此行參觀的都是寺廟,本來就開放大眾前往,應該不會干擾民眾生活,只有維護古蹟建築的問題。

吉原遊廓前的「見返之柳」及旁邊的說明立牌。(2013年7月30日攝,陳育麒提供) 吉原遊廓前的「見返之柳」及旁邊的說明立牌。(2013年7月30日攝,陳育麒提供)

▲吉原遊廓前的「見返之柳」及旁邊的說明立牌。
(2013年7月30日攝,陳育麒提供) 

早大校園內的石獅,為早稻田大學臺灣同學會於1982年早大百年校慶時致贈。(2013年7月29日攝,陳育麒提供)

▲早大校園內的石獅,為早稻田大學臺灣同學會於1982年早大百年校慶時致贈。(2013年7月29日攝,陳育麒提供)

說到古蹟的建築維護,這又是一個可以討論的議題:為了都市更新的目的,可以把所謂「無用的舊建築」拆除嗎?我指的「無用的舊建築」包含民宅在內,這些在現代人眼中「無用的舊建築」會不會在保存數百年後,成為文化遺產?在訪日的數天裡,隨處可見古色古香的建築,不一定是宏偉的官方機構或寺廟,傳統日式民宅也在保留之列。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參訪的第三天行程,前往江戶時期的社交場所「吉原遊廓」,遊廓當年的「見返之柳」柳樹至今仍安在,(註釋18)並有立牌說明,區內的神社依舊保存當時的面貌,這不也是一種認識過去歷史的方式嗎?近年來臺北正如火如荼地展開都市更新計畫,古蹟可能成為都市更新者眼中的阻力,(註釋19)這讓筆者思考,難道為了發展新的都市規畫,就要銷毀舊有的一切嗎?而且都市更新的真正意義在哪裡?臺大城鄉所夏鑄九教授曾表示:「更新之後把裡面的人全部都換掉了,英文叫做gentrification,這在全世界都在發生,……只有看表面要把它變漂亮,背後窮人到哪去了?紐約窮人出去了,擠到更貧窮社區去,變得更擁擠。」(註釋20)東京都市更新的過程,筆者不是很清楚,但對於臺北近年來都市更新所引發的諸多問題與社會議題,再看到日本對於古蹟與老建築的維護,能夠不讓人深刻反省嗎?

 此趟到早稻田大學的交流活動,在日文寫做「見学」,意指「実地に見て知識を得ること」,(註釋21)即「獲得在實地見到的知識」。無論是課堂上或實地參訪,我不僅獲得了知識上的見聞,也徹底感受到早稻田大學師長們做事的嚴謹態度,與認真貢獻於學術的身教,皆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語言溝通的交流也使我感到震撼,除了體認到自己外語的學習還不夠,更知道語言是拓展視野的最佳利器,督促我要提升外語能力。感謝顏杏如老師辛苦的帶隊,也很感謝努力促成這次早稻田大學、臺灣大學交流的師長,以及這幾天陪著我們一同東奔西走的早大同學,我們才有機會多所見識與學習。衷心希望這樣有意義的交流活動能繼續推動,增加我們擴展視野的機會。

林立婷(臺大歷史系R01碩士生)

前言

在早稻田大學舉辦為期五天四夜的修業活動,內容包含講演課程、專題討論與校外參觀活動,讓學員除了能在學術上有所收穫外,且能與日本的大學生實際互動交流。透過與不同文化與生長背景人們的對話,我們往往能夠看清自己慣性思考的盲點,重新整理想法,解構自己過去所認為的「理所當然」。我想在認識新事物的同時,也再次審視自己過去的所學所知,這就是我此行最大的收穫,以下將分學術、文化與生活兩部分討論之。

學術

早稻田大學安排的第一堂課是「早稲田大学と近現代台湾」(早稻田大學與近現代臺灣),由台灣研究所紀旭峰老師授課。課程一開始,紀老師並不急著切入正題,而是用投影片秀出幾張照片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要大家先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誰。原來她/他們都是曾經留學過早稻田大學的臺灣留學生,包括王敏川、史明、高玉樹、金美齡等人,透過這些人物,紀老師讓我們開始思考臺灣與早稻田大學的淵源。之後,開始進入講演課程,內容預計包括五個部分:早稲田大学機関誌の中の台湾(早稻田大學機關刊物中的臺灣、早稲田大学関系者の渡台(早稻田大學相關人士來臺)、早稲田大学の台湾人留学生(早稻田大學之臺灣留學生)、台湾人留学生の「知の実践」(臺灣留學生「知的實踐」)、早稲田大学教員と近現代台湾(早稻田大學教員與近現代臺灣)。

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早稻田大學之臺灣留學生」與「臺灣留學生『知的實踐』」這兩部分的內容。紀老師指出,到大正時期為止,早大臺灣留學生有二個特徵:大都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的畢業生、年齡層集中在二、三十歲。而可能因為年齡的關係,與同期的日本學生交流並不多。這些留學生回到臺灣後,往往成為臺灣社會各界的中堅、啟蒙運動的推手,同時也是新知識的引介者。透過紀老師的解說,讓我對這個時期的早稻田臺灣留學生有了具體的認識。此外,雖然紀老師討論的對象集中在早稻田臺灣留學生,但或許也可以推測,這是當時在日的臺灣留學生具有的共同特質與日後於臺灣社會扮演的角色。

交流第三日上午行程為早大校園導覽,出發前,紀旭峰老師(站立者)為我們說明。(2013年7月30日攝於大隈講堂前,陳育麒提供)

▲交流第三日上午行程為早大校園導覽,出發前,紀旭峰老師(站立者)為我們說明。(2013年7月30日攝於大隈講堂前,陳育麒提供)

第二堂課則是在觀看2009年由日本電視台NHK所拍攝的紀錄片《亞細亞的一等國》後,由梅森直之老師帶領雙方學生進行討論。影片講述日本如何統治他的第一個殖民地臺灣,內容包括一開始日本內部對臺灣統治形態的爭論,最後以臺灣法域獨立於日本的法域為結果告終;之後講述1898年後藤新平來臺後,在臺灣實施的匪徒刑罰令、舊慣溫存政策與其所取得的統治成就,讓日本能於1910年日英博覽會中展示臺灣的排灣族原住民,並提到1937年開始實行皇民化運動,最後討論關於臺籍日本兵與日治時期的臺灣菁英在戰後處境的尷尬與困難。

這部紀錄片播出之後,在日本似乎引起不小的討論,紀老師提供的資料中可看出不少平面媒體都有報導評論,例如《朝日新聞》等。言論中反映出對於該片內容的不滿,認為這是某種程度的扭曲歷史。在與早稻田大學同學討論時,也有同學指出影片中所描述日本殖民統治的陰暗面與受訪的臺灣人對日本的不滿,對一直認為臺灣人親日的日本右派來說是無法接受的。但他也認為這僅能代表日本右派的聲音,不是大部分日本人的想法。

註釋8:《潮新周刊》,2009年4月23日,頁26,早稻田大學提供。

註釋9:《亞細亞的一等國(アジアの“一等國”)》第一回中文翻譯,早稻田大學提供。本文所引該紀錄片的中譯文,皆由早稻田大學提供,以下不再贅引。

註釋10:周婉窈,〈「世代」概念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史的研究〉,《當代》188期(2003年4月),頁65。

註釋11:筆者於2013年5月訪談自臺北第三高女校友之資料。

註釋12:許佩賢,〈戰爭與義務教育的實施〉,收入氏著,《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5),頁187-195。

註釋13:資料來源:陳凱劭的部落格http://blog.kaishao. idv.tw/?p=2146 (2013/8/16擷取)。

註釋14:台灣文學館官方網站http://www.nmtl.gov.tw/ in-dex.php?option=com_frontpage&Itemid=1 (2013/8/16擷取)。

註釋15: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官方網站 http://museum.228.org. tw/info.aspx?v=CA67BE732B1C2342 (2013/8/16擷取)。

註釋16:臺北二二八紀念館官方網站http://228.taipei.gov.tw/ ct.asp?xItem=1651473&ctNode=38985&mp=11900A (2013/8/16擷取)。

註釋17:郭麗雪,〈台北市溫州街、青田街社區文化資產保存工作之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所碩士論文,2007)。

註釋18:「見返之柳」是指見到此柳樹,要後悔回頭還有機會,一旦進入吉原遊廓,就不是「一般的世界」了。

註釋19:熊毅晰,〈都市更新篇:新西城,新國門〉,《天下雜誌》433期(2009年10月),頁127。

註釋20:熊毅晰,〈都市更新篇:新西城,新國門〉,《天下雜誌》433期,頁127。

註釋21:《広詞苑》第六版(東京:岩波書店,2008),casio電子辭典2012版。

 

頁2
前一頁 1 2 3 下一頁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