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期   2013年 10月出刊   
 
 
 
左起:謝易璇、胡安美、游騰元、林立婷、林彥廷、邱如奕、李盈佳、彭梓桓、沈印娜、陳育麒、瞿正瀛、顏杏如老師、林欣穎。(2013年7月30日攝,林欣穎提供)

▲左起:謝易璇、胡安美、游騰元、林立婷、林彥廷、邱如奕、李盈佳、彭梓桓、沈印娜、陳育麒、瞿正瀛、顏杏如老師、林欣穎。(2013年7月30日攝,林欣穎提供)

編按:
 2013年5月,本系與日本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簽署學術交流協議,雙方協定於2013-2015年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包含學生交流與教師交流。2013年7月下旬,本系顏杏如老師帶領10位研究所及大學部同學前往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進行講座交流活動,日方預定2013年12月來臺參訪。
 本系10位參訪學員及顏老師此行的心得將分兩次刊出,以饗讀者。

2013年早稻田大學參訪交流(上)
陳育麒、瞿正瀛、林欣穎、林立婷、李盈佳(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生)

其實,正如在討論中臺灣同學所言,本片的內容與我們所知的日本殖民統治時代歷史相去不遠,既談到了日本政府所帶來的現代化,也提到他所實施的殖民統治。這部影片引起日本右派這麼大的反感,我感到相當驚訝與疑惑,除了臺灣人應該親日外,究竟日本右派所認為的臺灣人的日本認識是什麼,以至於讓他們如此反感。

而這延伸出我另外一個困惑,即日本右派對於臺灣人親日印象究竟從何而來。這裡所要討論的不是臺灣人究竟是否親日的實然問題,而是無論臺灣人對日本的實際態度為何,為何日本右派會產生臺灣人應該親日的看法。若是如早大同學所言,他/她們的歷史教育中提到臺灣的部分,事實上並不多,那又是如何構築出這樣的臺灣印象。抑或是,這是日本右派對於日本殖民地人民所抱持的普遍看法?

在影片播畢後,雙方同學的討論非常熱烈,討論的議題也很廣泛,包括影片中提到的「人間動物園」、日人殖民統治臺灣時的同化主義、臺灣人意識的起源等等。其中關於「人間動物園」的討論,讓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所謂「人間動物園」,指的是1910年日本政府將臺灣的排灣族原住民帶到日英博覽會中展示表演舞蹈與戰鬥場景的事件。一位在早稻田大學攻讀雙學士學位的臺灣同學認為,我們現在對日本政府當時的行為感到萬分不可思議,但不尊重臺灣原住民文化的現象並沒有從臺灣社會消失,我們依然設置九族民俗文化村,我們依然參觀原住民的祭典,例如豐年祭等,她質疑這樣做的我們與當時的日本政府是否有本質上的差別。而另外一位早大同學則回應,他認為事情並沒有她所設想的這般嚴重,九族民俗文化村或參觀原住民的祭典活動是多元文化的一種展現,我們並非展示她/他們,而是參與並認識她/他們的文化。透過這兩位同學的對話,讓我認知到這或許就是獵奇心態與認識多元文化之間的差異,前者以觀者自身為主體,將被觀看的對象看待成與己無關的他者;後者以被認識的對象為主體,以尊重的態度參與並希望了解她/他們的文化。

文化與生活

除了課堂上收穫豐富外,透過與早稻田同學一同外出參訪,對於日本的文化與生活亦能有初步的認識。實地參訪的行程共有兩次,一次是在東京都內,我們參觀了淺草寺、吉原遊廓、東京大學與上野公園;另一次則是遠赴鎌倉與江之島參訪古寺與神社。在這兩次參訪過程中,除了深深地為日本的古剎之美所震撼外,真正讓我獲益良多的是在旅途中與旅伴的對話,讓我對日本的社會與生活有些許的認識。

左起:陳育麒、山本耕平、林立婷、林欣穎、黑木伶、土屋健斗攝於高德院鎌倉大佛前(2013年7月31日攝,林立婷提供)

▲左起:陳育麒、山本耕平、林立婷、林欣穎、黑木伶、土屋健斗攝於高德院鎌倉大佛前(2013年7月31日攝,林立婷提供)

早大校園內擺放整齊的腳踏車。(2013年7月31日攝,林立婷提供)

▲早大校園內擺放整齊的腳踏車。
(2013年7月31日攝,林立婷提供)

 記得有一次,我們聊到關於通車時間的問題,有位同學說他每天到學校上課的通勤時間單程是一個半小時左右。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哇!好遠啊,為什麼不住校或在外賃居呢?」這在臺灣都可以從屏東通車到臺南了。但是那位同學卻表示這對大部分的日本人來說應該是可以接受的合理通勤距離,他/她們習以為常。我突然意識到,在不同的生活圈當中,我們對於「遠」的認知會是不一樣的。這也讓我深自警惕,千萬不要將自己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理所當然,認為是所有人的理所當然。

結語

總的來說,在這次的交流活動中,我除了獲得許多原本預期可以獲得的,例如說知識上的新知,也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收穫,那就是在與早稻田同學的談話中,重新檢視自己的所學所知。在我看來,這也正是這次交流真正難能可貴之處,能夠實際與當地的學生有所交流,理解他/她們眼中的日本與世界,這是我在之前的國際經驗中無法獲得的。我曾在2011年前往瑞典交換,但是由於交換生與國際生的社交圈自成一格,往往難以與當地的瑞典學生有所交集,因此我認識的瑞典社會與生活只有來自老師課堂所教與自己的觀察,幾乎沒有機會知道瑞典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國家與社會。但是在這次的交流活動中,我們和早大同學幾乎朝夕相處,有許多時間可以交換彼此的看法,當我透過她/他們認識日本、認識她/他們眼中的世界時,其實他/她們也透過我認識臺灣,這或許就是交流的意義。在對談中,我們認識彼此的世界,重新形塑自己的世界觀。並且,拜現代科技文明發展的成果社群網站所賜,這樣的分享與交流,並不會隨著實體活動的結束而結束,它依然能在社群網站上持續進行。

李盈佳(臺大歷史系R02碩士生)

楔子

2013年盛夏,正當臺灣與日本皆受高溫蒸曬、受暴雨擊打,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與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合作舉辦的「臺灣史/日本研究」講座修業活動正式開跑。如同梅森直之先生在講座修業活動期間所言,我們赴日之際,臺灣國內正發生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狀況。因此,能夠參與此次交流活動,我們深覺榮幸,也誠惶誠恐。國內情勢令人掛心不已,但同時,我們遠離臺灣、肩負使命,期望能啟動雙方交流契機、促進反思,並為更深入的國際交流鋪路。當飛機離開地面,我想,此際此行對我們而言,應是一個很好的見學機會。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臺日關係史

7月29日上午,我們在細雨中進入早大校園,參觀在棒球場原址上興建的早稻田大學中央圖書館,緊接著由紀旭峰老師演講。紀先生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早稻田大學的臺灣留學生為切入點,帶出臺灣與日本在上個世紀初彼此交纏牽絆的歷史。信手拈來皆是我們不盡熟知的昔年掌故,紀老師為此頻頻致歉、自謙,著實令人惶恐不迭。在紀先生的推薦下,我們傳閱每年年初在日本各書店可以買到的歷史手帳、史明的《台湾人四百年史》、片山哲的《安部磯雄傳》、後藤乾一的《原口竹次郎的生涯》、政治經濟科專屬的《早稻田大學講義錄》等書籍。身為臺灣人的我聽著、看著,不住檢討起來:即便念了這麼多年的書,還是如此渺小、如此寡聞。經此激盪,更加肯定「讀書並非人生全部,然而,努力不懈乃唯一路途」之理。

 在紀老師的講演之後,我們開始觀看日本NHK製播的紀錄片《亞細亞的一等國》,並於播映完畢後與早大同學進行討論。這部紀錄片於2009年公開播映,在日本國內與臺灣皆引發相當大的爭議。本片敘事軸線始於1859年橫濱開港、日本走向近代化之路,終於臺籍日本兵的訪問片段與法國學者的總結。整體而言,與我們所熟知的歷史並無太大落差,但若是更細緻的討論,將有許多發揮空間。在梅森直之先生的主持下,臺大同學與早大同學輪流發言,提問內容也提供彼此不少反思契機,以及面對臺日關係史的新眼光。

交流第二日,紀旭峰老師以「早稻田大學與近現代臺灣」為題演講。(2013年7月29日攝,李盈佳提供)

▲交流第二日,紀旭峰老師以「早稻田大學與近現代臺灣」為題演講。(2013年7月29日攝,李盈佳提供)


高田馬場

7月29日晚間,延續著日間的課程與討論,早大師生為臺大師生在早稻田校園內的楠亭舉行交流晚會。結束後,臺大同學在早大同學的嚮導之下,步行前往距離我們下榻處一個地鐵站之遙的高田馬場。一路上,除了和同行的早大同學談話,我猜想自己難免流露出「外人」的形貌,好奇的東張西望,張望著奉祀地藏尊的場域、營業時間和臺灣或異或同的商店、人行道旁亮晃晃的香菸販售機、各有標榜的拉麵店,以及高懸桿上、隨風飄搖,繪有棕色小馬、上書「高田馬場/銀座商店街/振興組合」的旌旗。

談談走走,不多時,便來到高田馬場中心。其時,晚餐時刻甫過,酒足飯飽的人們(後來聽早大同學說,此地為早大學生聚會的常擇地點)陸陸續續離開店家,現身於路旁,也許商議之後行程,也許稍事休息。估量著自由活動時間有十來分鐘,我和幾位同學踏上廣場對面大樓窄窄的手扶梯,到達書店所在的樓層。久聞日本的出版事業很是發達,翻譯事業尤其令人驚嘆,每每與人談及,總是嚮往不已。如今得以親見排排迭起的文庫本、層層盈室的出版品,深感幸運。

早大今昔

大隈重信先生的雕像矗立於早大校園內,多少年來始終凝望著遠方;而政經學部古老的校舍旁,正要築起高聳的新樓房。

早稻田大學校園內大隈重信先生雕像。(2013年7月29日攝,林立婷提供)

▲早稻田大學校園內大隈重信先生雕像。
(2013年7月29日攝,林立婷提供)

就我個人而言,日本之所以相當令人欽佩,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日本人對古老事物的尊重,以及文化保存方面的具體實踐。也正因如此,當我漫步在早稻田校園裡,明知自己只是過客,仍不禁感慨萬千:老校友們倘若回到此處,不知是否還能識得年少時讀書、修課、談論時事的地方……

校園內工地外圍的遮擋牆上,彩繪著美麗的校舍形影,然而那些磚造的、瓦覆的樓房,如今幾乎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寬敞、明亮、簡潔的高樓大廈。我告訴自己,是因為我對這座校園不夠熟悉,才認不清哪棟樓是哪棟樓;而人文精神,也不必然與建物型態有所關連。然而,我仍舊執拗的相信:美麗老建築的形狀,遠比新建大樓更能觸動人心。

不過,即便硬體建設日益翻新,如前所述,長久以來,我心目中的日本是令人嚮往不已的書香國度,此行所見也落實我心中所繪藍圖。由於心嚮往之,在這幾日的緊湊行程中,一有空檔,我便抓緊機會鑽進書店。紀旭峰老師介紹早大的校園書店,正是一令人著迷的所在。書店一隅,正好舉辦著小型的古本(二手書)拍賣會,從厚厚的教科書到小巧的文庫本,學生所需要的書籍,可謂應有盡有。

吉原遊廓

穿過淺草寺前商品滿佈、人聲雜沓的街巷,我們在高張的烈焰下行走於人行道上,隨著日本同學的腳步擠上公車,投入一百元日幣,搖搖擺擺的被公車攜著走。車窗外倒退而過的風景,在如流水般上下車的乘客背後,顯得有些模糊;相對清晰的,是乘客偶爾的談話聲,以及一片現代服裝中點綴著的日式傳統服飾。

在全日語的環境下,我們晃晃悠悠的來到吉原。這裡是歷史悠久的遊廓所在地。有別於淺草一帶的繁鬧,日間的吉原街道顯得很是清幽。迎客松標幟著吉原遊廓的邊際,而我們放輕腳步,體會著看得見與看不見的一切。

在吉原一帶,我發現:不到京都,也能看見「三步一神社,五步一佛寺」的盛況。在路邊不時可以看見小小的神社;在其中一處,根據解說牌上的日本文字,我們得知關東大地震時,有許多在遊廓執業的女性葬身此處。霎時間,心頭湧上一股無力感,除了靜默,完全不知該如何自處,那樣深沉、那樣悲傷的一段過去……

自動販賣機

過去在學校修習日語課程時,便對日本語彙當中的「自動販賣機」一詞有著極為深刻的印象;之所以印象深刻,一方面因其漢字寫來和中文幾乎一模一樣,另一方面,則是對創意十足的日本式行銷有著無盡想像。此次日本行,時時有邂逅自動販賣機的機緣,更可謂大開眼界。

 拜坊間專門分享新奇異國事物的媒體所賜,身在臺灣的我們對日本國內自動販賣機所售物品之五花八門多少有些認識;因此,此行所謂開眼界者,倒不是驚嘆於自動販賣機的多樣與新奇,而是其在城市地景中密度之高,以及其高密度所反映出人們對飲料與香菸驚人的依賴程度。

新珍味

終於來到這裡。這裡是史明老先生所創設的餐館:(新)珍味。我摩娑著菜單,感受著剛剛開啟的空調,有些迷離、有些恍惚。史明老前輩,就是在熱鬧非凡的西池袋街角,賣力製作著餃子與大滷麵,起造了這樣一座樓房。翹首尋覓通往三樓以上的途徑,卻是徒勞無功。由於稍晚要參加早大同學的餞別會,我聽從陪我造訪此地的林同學的建議,和她合點了一份煎餃、一份炒青菜和一碗白飯,靜靜的吃完。

來自中國東北、活力十足的師傅端上豔紅的西瓜,和我們聊了起來,聊他自己,以及這間店的過去、現在,以及將來。

居酒屋

7月31日晚間,早大同學選擇在高田馬場一間「喝到飽」的居酒屋為我們送行。同行的石橋佳祐同學說:早大學生真的很愛喝酒!在早大求學,若「不會」喝酒,恐怕很難與人交遊!

▲史明在東京西池袋開立的「新珍味」餐館。
(2013年7月31日攝,李盈佳提供)


我想早大同學確實是很客氣的,他們並不因為我們酒量不佳,而不與我們談話。很慚愧的,酒酣耳熱非我所長,在居酒屋這樣熱鬧的場合,我並沒有辦法輕鬆自在的融入;但我真的很感激,感謝有這樣的機緣,能夠淺淺的做一回日本大學生。

禮貌

在修業活動的緊湊行程中,日本文化的小細節俯拾即是,令人多有反思。舉例而言,對日本「禮貌」的體會,我想短短幾日是絕對不夠的,不過,單就個人的粗淺認識,日本獨特的禮貌文化從人們的內心出發,除反映在言行舉止的講究,亦反映在妝飾文化的發達。

日本女性的妝飾可謂一門藝術:化妝在女性生命中為不可或缺的部分,鎌倉電車上英武的乘務員如是,路上擦肩而過的行人如是,即便在莊嚴肅穆的明治神宮,穿著紅白傳統服飾的工作人員亦畫著精緻淡雅的妝容。而我們在日本同學身上看見的一切禮節,更是不待言說。我想,在日本,與其說「禮貌」是一種美德,不如說是一種充滿敬意的生命態度。

後記

承蒙諸位師長與同學的支持與關照,我們得以完成此次講座修業活動。此次臺大歷史系師生之赴日參訪,透過視野的開拓,我們將更能找到自己的路,盡自己的一分力於孕育我們的世界。

東京街頭,時時可見黑字紅底的燈籠高時時可見黑字紅底的燈籠高懸路旁,散發幽幽的光。我不禁猜想:那是怎樣的一種信仰?也許不大能類比,但我確確實實想起了新莊;我曾參與新莊地方的信仰活動,看著紅綠燈下人們燃起鞭炮,以肉身與鑾轎擋住車潮。在高度現代化的都市裡,究竟有多少信仰,不論柏油如何覆上土地、不論大廈如何遮蔽天際,仍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這很可能不是一個有答案的問題。在這思緒紛紛、尚未完全釐清的時刻,我只想說,即便網際網路之發達令人咋舌,到「現場」去,仍是我們在認識這世界的道路上,無可取代的經驗。

本系師生在早大地標大隈講堂前合影,左起:謝易璇、胡安美、游騰元、林立婷、林彥廷、邱如奕、李盈佳、彭梓桓、沈印娜、陳育麒、瞿正瀛、顏杏如老師、林欣穎。(2013年7月30日攝,林欣穎提供)

▲本系師生在早大地標大隈講堂前合影,左起:謝易璇、胡安美、游騰元、林立婷、林彥廷、邱如奕、李盈佳、彭梓桓、沈印娜、陳育麒、瞿正瀛、顏杏如老師、林欣穎。(2013年7月30日攝,林欣穎提供)

頁3
前一頁 1 2 3 下一頁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