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期   2012年 10月出刊   
 
 
 
徐少華(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徐少華教授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徐少華教授應邀於2011年9-12月在本系擔任客座教授,開設「楚文化探索」、「先秦南方民族與文化概論」二門課程。徐老師在離臺前,特別接受本系專訪,分享他的求學與治學經驗,發人深省。

苦難中求突破──我的學思歷程
徐少華(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口述
蔡佩玲(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生)整理

雖然我們在學校裡學了很多書本知識,但還需要實地摸索,比如從事田野調查,把握地理環境的變化;又如認器物、認陶片等,都不是短時間、或書中可以學會的,因此在碩士班和博士班階段一有機會就到考古工地或田野鍛鍊。一般而言,碩一博一因為有很多基礎課程,沒辦法離開學校;課修完之後,在寫論文前,只要有適當的考古工地,老師就要求我們去實習。我研究所時攻讀歷史地理,但大學時學考古,研究應該按照早年王國維先生提出的「二重證據法」,將考古材料和傳世文獻相結合,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當然,要把考古材料研究得很詳細、準確相當困難,所以需要時常關注考古資訊,把握新材料。在剛出版的一部文集(《?楚歷史地理與考古探研》)的後記裡,我提到這些年來的研究,都是在二重證據法的指導下進行的。我對自己的要求是盡可能準確把握考古材料和傳世文獻,不做簡單的拼接附會。如果我這些年能有一點成果,就是因為一直密切關注考古的新發掘成果。在文獻方面,先秦兩漢所有文獻都認認真真讀過一遍,一些較重要的文獻如《左傳》,則從頭到尾細讀過兩遍,做了不少讀書筆記。因在文獻方面下過功夫,一旦有什麼考古新發現,我就可以連繫到相關的文獻記載,將這些材料綜合起來辨析、梳理。

  我的碩士論文寫的是周代南陽盆地諸侯列國的歷史地理和文化,當時美國學者蒲百瑞(Barry Burden Blakley)和武漢大學的老師有較多的交往與合作,來做過多次訪問、演講,看了我的論文感到興趣。1980年代後期,他們組織了幾位美國學者,計畫合寫一本研究楚文化的書,希望我1990年赴美參與這個計畫,在楚文化與考古的部分給予幫助。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大陸和美國的關係比較緊張,對赴美人員的審核步調放慢了一些,所以我直到博士畢業後才去美國,待了一年,即1992年秋到1993年秋。研究小組除了我之外,另外八、九位執筆人都是西方學者,每個人負責一章,我負責寫第二章「楚文化的考古學分析」。這本書就是Defining Chu: Image and Reality in Ancient China,1999年由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出版。 Defining Chu

Defining Chu

在美國的一年,由於Seton Hall University的圖書館資料不夠多,所以我們時常到普林斯頓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圖書館查資料,也和兩所大學的學者們有些往來。工作小組裡,有來自賓州大學、哈佛大學的學者,他們出席會議時也會帶著我一起參加,因而接觸到一些歐洲、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地的學者。在回大陸前,還利用開會的機會,特地到哈佛大學拜訪張光直先生。這一年間,對美國學界在中國上古史和考古方面的研究情況有了更多的認識,也和歐洲、日本的學者有了初步聯繫。

我去美國時是講師,1993年回大陸,那一年6月升了副教授,1997年3月晉升教授,同年7月得到哈佛燕京學社訪學的機會,在那裡受到較多的鍛鍊,尤其是許多世界知名的學者到哈佛去演講,趁這個機會和他們有了往來。我在哈佛的那一年,《郭店楚簡》出版,哈佛燕京學社的負責人杜維明教授組織一個研讀班,我因此多待半年,還應邀到耶魯、芝加哥、達慕思等學校演講。後來受耶魯大學之邀,又在那裡住了兩個多月,於1999年初回到武漢。2003年秋,應耶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的計畫之邀,又到耶魯大學將近一年,待到2004年夏天,其間先後訪問過哈佛、普林斯頓、哥倫比亞、賓大、康乃爾、洛杉磯、柏克萊、史丹佛等大學。在外面訪學的幾年間,確實少了一些時間專注在我的研究上,不過除了在英語上有較大的進步外,在視野上也開闊許多,知道哪些學者從事與本領域相關的研究,也見識到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學術路徑,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對日後的教學、研究,以及指導學生方面都有很多幫助。

徐少華老師應邀於「中國古代文明新探索系列演講」主講「安徽蚌埠雙墩與鳳陽卞莊兩墓銅器及文化特徵──關於年代與史實的再認識」(2011年12月10日攝於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徐少華老師應邀於「中國古代文明新探索系列演講」主講
「安徽蚌埠雙墩與鳳陽卞莊兩墓銅器及文化特徵──關於年代與史實的再認識」
(2011年12月10日攝於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頁3
前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