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28 公告
Alain Arrault_Series_of_Talks._EFEO_Taipei._03-04_October_2023
- 主講人:Prof. Alain Arrault 華瀾教授/Professor, French School of Asian Studies (EFEO)法國遠東學院教授
- 講題一:走進中國神像:由下往上看中國社會
- 日 期:Tuesday, October 3, 2023 at 2:00 pm
- 地 點:政治大學百年樓106室
- 講題二:中國祭祀圖像:從肉身到神像,從寺廟到家壇
- 日 期:Wednesday, October 4, 2023 at 2:00 pm
- 地 點:故宮南院集賢廳(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
- 詳細演講資訊請至:按此連結
|
2023.9.26 公告
【研文行遠論壇(十二)】博士級研究人陳奕融公開學術演講:人機關係能否取代人際關係?
- 活動時間:2023年09月28日(四)15:00-16:00
- 活動地點:實體與線上會議
-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NkBmH9UbahxCkwhX9
- 活動簡介:
此次的「研文行遠論壇(十二)」採實體與線上會議方式共同進行,主講者為哲學學門的博士級研究人員陳奕融博士。
陳奕融博士以「人機關係能否取代人際關係?」為演講主題。陳博士指出,社交機器人是指那些被設計來與人類進行互動,並藉此服務人類的機器人。由於它們能夠偵測人類的行為,給出適當的回應,因此也容易促使人類對其產生情感連結,與之形成關係。然而,社交機器人這樣的特性是否會造成倫理上的疑慮,值得深入討論。
本次演講會先就機器人的外型與功能為其做出分類,然後說明社交機器人可能引發哪些倫理疑慮。接著對以下的疑慮進行討論,即:當人類與這些社交機器人之間形成一種人機關係時,這種人機關係能不能取代人類與人類之間所形成的人際關係?本次演講將以友誼為例,分別說明「人機關係能否取代人際關係」的正反論述,進而提出反省。
- 詳細演講資訊請至:https://www.hss.ntu.edu.tw/edm/697
|
2023.9.21 公告
「物質性與視覺性的對話:東亞科學技術史中的圖像」國際研討會
|
2023.9.18 公告
史書美《跨界理論》新書分享會
- 探索台灣在地論述的跨界思維與實踐!理論如何成為在地實踐?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其跨界性和特殊性的關係?數十年來,比較文學家史書美從台灣和美國兩個語境出發,
關注這兩個語境有如維恩圖式般,有重疊也有分別的場域,
更把這個場域,擴大到與世界史糾葛的大語境中,思考理論的各面向。
史書美教授汲汲發掘並批判這個關係網中,不同層次的權力關係與各種階序(如種族、殖民、性別、知識等)的運作,
並以這樣的批判為基礎,進一步提出有創意、符合在地社會文化實況,又有一定程度普遍性的理論思維。
本場活動邀請作者史書美教授親臨現場,帶領讀者一起討論《跨界理論》,歡迎有興趣的讀者一同思辨!
- 時 間:2023.9.23(六)19:30~21:00
- 主講人:史書美(本書作者)
- 主持人:涂豐恩(聯經出版總編輯)
- 地 點:聯經書房(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94號,無需報名,自由入場)
|
2023.9.18 公告
臺大文學院跨領域論壇:樂——開幕座談「混域.樂」
- 時 間:2023年9月27日(星期三)15:00-17:00
- 地 點:臺大文學院會議室
- 講 者:林明照(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講 題:何謂快樂?從《莊子》的觀點談
- 講 者:陳潔瑾(幸福力研究院執行長)
- 講 題:幸福長CHO的多重宇宙
- 講 者:蔡明璋(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 講 題:歡喜就好?社會科學觀點與快樂
- 講 者:盧慧紋(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 講 題:大學美術館:藝術之樂與療癒之所
-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Sh1u6JymwwAiqJEbA
|
2023.9.15 公告
「金門/島嶼/邊界」人文社會工作坊
- 活動時間:2023年10月6日(五)、10月7日(六)
- 活動地點:國立金門大學陳開蓉會議廳
- 活動網址:https://www.hss.ntu.edu.tw/zh-tw/activity/699
- 報名網址:
現場參與:https://forms.gle/G6fzSQhHvpV7jCc88
線上參與:https://forms.gle/hVdao8eebSHgp9w96
- 活動簡介:
「邊界在哪裡?」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對於必須時刻注意是否有敵人來犯的家國與個人,更是一種構建安全與安全感的指標參照。近幾年,以金門與邊界為關鍵字的創作,有不少精彩的產出。不論是長期關注金門的洪淳修,在《刪海經》之後多年厚積薄發,推出深受矚目的《金門留念》、或是邱育南入選台北電影獎紀錄片的《門》,甚至是董振良一系列關於金門的紀錄片,都是以金門與邊界為關鍵字的精彩創作。去年年底由何欣潔、李易安兩名優秀的記者作家執筆完成的《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則是把視角移回所謂「臺澎金馬」之間斷裂的海。相關的討論也異彩紛呈。顯然,這個議題相當具有延伸討論發展的空間。本次工作坊共規劃十二場學術演講及綜合座談,將以實體與線上同時進行。企盼能在其中考掘發展更多共同體中有形無形的邊界裡,關於離島、群島中的斷裂與連結,值得深思並反思的論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