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簡介 編輯委員 稿約 出版倫理聲明 期刊目次 全文電子期刊 期刊搜尋
第八十九期 期刊目次
目次
篇 名
作 者

1

鹽鐵會議的政治義涵新探──霍光的意圖與桑弘羊在處境認知上的盲點

歷來學穻h將鹽鐵會議視為中朝的霍光打擊外朝的桑弘羊的鬥爭。本文分由參與鹽鐵會議不同人物的表現的角度,進行分析,認為將霍光發動鹽鐵會議,解讀為打擊桑弘羊的鬥爭,難以成立。如何在繼承武帝的事業與「與民休息」間取得平衡,是霍光要面對的問題,依循此一架構,本文重新探討霍光的政治意圖。本文也論述〈輪臺詔〉不是帝國路線的根本改變,因而將鹽鐵會議視為繼續執行武帝〈輪臺詔〉與否的鬥爭,就失去了根據。 桑弘羊無法超越政策辯護耵漸蒆鶠A眼光侷限在「為國家興榷筦之利」的貢獻,看不到霍光召開鹽鐵會議的政治意圖。霍光召開鹽鐵會議的目的雖不在鬥倒桑弘羊,但桑弘羊在不自覺中淪為霍光的棋子,在進行一場為霍光作嫁的論爭。
林聰舜

2

陳傅良《春秋後傳》的解經方法

本文以南宋陳傅良《春秋後傳》為研究對象,從經學史與學術史兩條脈絡,考察是書的解經方法。陳傅良依循呂祖謙詮解《左傳》的研究模式,發揮永嘉學派「通世變」的治學綱領,對春秋史事提出歷史敘述與解釋,並將之作為判斷標準,廓清《春秋》經文書辭的異同,推尋聖筆褒貶與麟經大義。這不僅延續兩漢《公羊》學的解經傳統,也體現永嘉學派經、史兼治的學術特色,較蘇轍、朱熹、呂大圭、黃震等輩更能落實經、史交融的方法。而此動機是不滿程門後學將形上「理欲」扣緊《春秋》的治學理路,因此選擇將形下「世變」融貫《春秋》,以歷史制度和具體事功為導向,矯正漸已淪於虛誕空無的程門學風,並試圖藉此躋身學林,有意躍升為學術之主流。
康凱淋

3

皮日休、陸龜蒙與道家──晚唐儒家復興的一個側面

學界一般認為,晚唐儒家復興是中唐儒學潮流的延續,並深受韓愈思想的影鞢C本文以皮日休和陸龜蒙為例,嘗試發掘過去較少注意到的思想面向。主要的發現是,他們視儒家學說為經世唯一合理的思想準則,在維繫集體秩序及公共生活的領域裡,擁有絕對的權威,不容其他思想系統的介入和挑戰。在這個意義上,皮日休曾有排拒佛老的言論。然而,在私人領域裡,皮、陸崇尚養生,懷抱神仙的理想,過著道家式的生活,特別與茅山上清的道教傳統有緊密連結,顯示道家在他們的精神及文化生活中仍具有重要價值。皮、陸的思想狀態並非晚唐的獨特現象,當時其他儒家復興的成員,也以不同的方式兼融道家元素,韓愈主張一元化的儒家價值世界、堅決排除其他思想因子的觀點,並未獲得共鳴。相對而言,晚唐儒家皆視佛教為外來宗教,認為它的廣泛流行嚴重破壞了原本華夏的生活秩序,大不利於儒家政教的推行,故表現出親道排佛的傾向。
李長遠

4

航向蔡明亮的愛欲烏托邦:論《黑眼圈》及其他

蔡明亮的電影表達了生命的荒蕪孤寂,但道具的使用、空間的設計、情節的鋪展與結局,往往展現出奇異的幽默感。本文以《黑眼圈》及其他相關電影為例,援引馬庫司的「愛欲」理論,分析烏托邦想像與喜劇視境。首先,《黑眼圈》中的空間區隔提供親密關係的必要條件、流動的公共空間成為人與人邂逅的場域、日常物件從使用與交換價值中解放,開展出充滿可能性的喜劇世界。其次,電影主題包括性慾與情慾、照顧與被照顧、成家的渴望,m是愛欲的展現,試圖否定現代m市的荒蕪。最後,電影中運用的流行歌曲,內容多半是對愛情的渴求,正是體現烏托邦的典型形式。在完全異化的資本主義社會裡,蔡明亮的電影以二次異化來回應,因此得以否定、批判,並超越單向度的現實。透過蔡明亮電影與馬庫司哲學的對話,本文一方面援用理論照亮文本的複雜與幽微之處,一方面也讓文本落實抽象且晦澀的哲學美學。
謝世宗

5

「陽剛女」、「陰柔男」:十六、十七世紀英格蘭女性時尚

約從十六世紀下半葉至十七世紀上半葉,英格蘭女性流行在上半身混搭男性服飾,跨越了傳統性別與服飾分隔的界線。此行為不但引發時人強烈的批判,也帶動此時期英格蘭文人對性別與服飾的雙重辯論,其高潮是1620年的「陽剛女/陰柔男爭議」(hic mulier/haec vir controversy,或稱「變裝爭議」〔transvestite controversy〕)。本文以歐洲服飾發展歷程,及十六、十七世紀英格蘭法律、經濟與社會特性為背景,討論女性混搭男裝之風興的原因,並以當時回應此社會現象的文獻與圖像為主要材料,探討當時評論穻p何描述及詮釋這類男裝女性(man-clothed women)的行為與樣貌,尤其是1620年爭議中的論述。本文之目的在瞭解十六、十七世紀服飾與性別彼此定義的關係,並指出服飾秩序的建構,其實就是性別秩序的維護;論秅]透過論述的過程,重建傳統上下分明的男女關係。
林美香
臺大文學院《臺大文史哲學報》編委會辦公室
地址:106大安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02-33663820    傳真:02-23632164    E-mail:  bcla@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