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簡介 編輯委員 稿約 出版倫理聲明 期刊目次 全文電子期刊 期刊搜尋
第七十一期 期刊目次
目次
篇 名
作 者

1

從才性自然到道性自然──六朝至初唐道教自然說的興與轉折

本文試圖探討六朝至初唐,道教自然說的興與轉折脈絡。隨著魏晉玄學自然說的興,早期許多道經也頻繁使用自然一詞,而有自然生道、自然運度、自然之氣、以及自然/人學等說法。早期的道教自然說看似多端,但討論的m是事實義的自然,並以才性說為其理論基礎,故可稱之為才性自然說。才性自然說的焦點集中在對萬有本源進行說明,但在修養論方面,卻面臨著命定論的限制。南朝夷夏論爭興後,佛教徒將道教貼上「以自然為宗」的標籤,並以因緣說批判道教在修養論上的不足。南朝興的重玄道教正面回應此一問題,一方面建立道性論,以說明個體與本體溝通的可能性,一方面建立雙遣兼忘的工夫論,以指示體證本體的方法。至於自然此一概念,則是用以說明此一道性及體證經驗的性質與狀態。亦即,重玄道教的自然說,所討論的是體現義的自然,故可以稱之為道性自然說。道性自然說的建立,解決了佛教徒所批評的、傳統儒道二教認為聖人不可學不可至的觀點,也為後來理學修養論的建立,提供了理論的基礎。
林永勝

2

韓儒丁若鏞《檀弓箴誤》平議

韓儒丁若鏞(號茶山,1762-1836),著作繁富,為朝鮮時期實學派禮學大師。其《檀弓箴誤》,凡箴〈檀弓〉注釋之誤穻@172條。其書廣泛參考漢籍,引用數十經師之說,而對華夏學芠`致不滿之意,用語尖銳,誠屬罕見。誠如其言,華夏學芫X無可取,有愧於三韓學穻h矣。然乎?否乎?正待後世持平看待。
筆舠溫爸銈恁A深覺其言固有足以針砭華夏學苀B,亦有不盡然矷A故予以平議。凡丁說有理據8條,理未安16條,正誤參半3條,錯誤8條,共35條。可見茶山所箴,不無主觀太強、說詞勉強、粗心誤讀處。
茶山所以然之故,除因韓國學界受敖繼公《儀禮集說》之影韖~,亦與華夏若干重要著作並未傳入朝鮮有關,尤與茶山對喪禮之儀節均從「人子不忍死其親」之心加以解釋相關。
葉國良

3

性善論的成立──《孟子•告子上》前六章人性論問題分析

孟子以性善說成就其人性論貢獻,這是正面看待一切人類課題的關鍵。然而,就理論本身而言,孟子如何能由人類紛歧矛盾、乃至不善之現象,確立性善?其困難實遠較建構其他人性理論為甚。本文藉《孟子.告子上》第一至六章之文本分析,進行對此之探究。根據析讀結果,六章間具有先後推論關係,涵蓋了人性問題的主要面向。它們分別是:人性論之前提、人善之根據與不善之原因、人性之獨立性、人性與自我孰為真實主體之問題、人性與其現實實踐、對人性本身與人性之道之說明。對照他說,孟子人性論之全面與更高之真實性,更見突顯。
簡良如

4

試論縱予連詞「即」、「便」、「就」的形成

本文嘗試從歷時角度探討「即」、「便」、「就」成為縱予連詞的發展過程,兼論三穻足偽眾]和讓步連詞的演變。文中主張三詞的縱予、假設和讓步連詞功能m是從強調副詞語法化而成,將分別根據各詞的演變實況提出多項證據作為支持。文章最後列舉其他語言以及漢語中若干平行的語法化演變,並探討引發此項演變的條件及機制。
張麗麗

5

觸覺中的身體主體性??梅洛龐蒂與昂希

本文以觸覺分析為重心來討論身體主體性的問題,藉以分辨現象學中的兩種模式。法國現象學家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與昂希(Michel Henry, 1922-2002)分別代表這兩種模式,前肮O他異感觸的模式,後肏h是自我感觸的模式。在討論梅洛龐蒂的一節中,本文分析其前期與後期有關觸覺的細微差異,在前期中以反身性為核心,將身體與世界的關係放在「共自然性」的角度來理解,而在後期中則從觸覺的反身性導出可逆性的概念。以自我觸摸為分析主題時,可逆性的概念帶入一種包含他耵漱洠酋吽A使觸覺身體朝向對他芘}放,梅洛龐蒂以間距、裂隙來指稱此一現象。相較之下,昂希所極力凸顯的是身體感觸中不可化約的主體性。但是,昂希並不認為觸覺具有優先性,而是藉著觸覺分析呈顯身體的內在性與主動性。這種在身體上發生的感觸內在性涉及的是顯示的本質,亦即,現象的本質;其模式乃是自我感觸、自我體證。能夠使得此自我體證成為可能的乃是生命的呈現,因此,身體的感觸其實是生命的自我顯現。藉此兩種模式的深刻分別,可以更清楚理解現象學對身體感分析的細緻內容,也能更把握現象學開展的不同可能性,進而思考當代處境中身體與生命的課題。
黃冠閔

6

分裂分析傅柯:文學布置中的越界

傅柯的文學布置展示了二個對其哲學至為關鍵的概念:越界與摺曲 。這二肮O傅柯哲學中最獨特的思想運動,其分別對應了反式考古學與內在性系譜學的發展。本文主要延續先前已發表的研究成果,集中討論越界與界限在傅柯的文學布置中所怪異構成的雙生雙滅關係,並特性化其所代表的時間性:界限時刻。本文認為,越界,或特別是其所代表的另類時空,必需視為理解傅柯思想的零度,甚至是其一切問題藉以發軔、舖展的超驗場域。如果沒有由越界所代表的界限態度,傅柯著名的考古學與系譜學方法m將只是一種經驗的法則,喪失其哲學的意涵。
楊凱麟

7

唐代僧人飲茶詩研究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結合雅俗,融冶儒、道、釋文化精髓於一爐。茶文化的源很早,但飲茶與生命境界的思想結合則是到六朝以後才發展來。六朝時期,飲茶不僅成為文人生活美學,也同時成為道教與佛教修練的憑藉。禪宗飲茶則是到唐開元時期才大興,不僅於中唐已經成了生活風尚,更進一步進入禪林文化,形成「茶禪」文化。唐代飲茶屬於「煎茶道」的興盛期,從此茶道影韙什窶`遠,進而傳播鄰邦,成為日本的國粹文化。日本的茶道號稱是禪宗的產物,其實日本茶道源自唐宋的煎茶與點茶,其淵源可上溯自中唐,更是中唐禪林文化的表徵。日本茶道精神講究清寂的「佗?」的禪境,也是源自中唐。
雖然唐代茶禪大興,但是我們在唐代的茶書和全唐文中卻找不到茶禪相關紀錄,只有禪林清規中有一點點記載。究竟唐代茶禪的發展面貌如何,無由得知。本文只好轉從全唐詩中尋找線索,或許可在唐代僧人飲茶詩中一窺唐代茶禪興盛的內在理路。
本文嘗試整理出唐代僧人飲茶詩共131首,僧人30家。發現唐代飲茶文化廣泛流傳於各僧院中,僧人不只飲茶參禪,也以茶供佛。僧人與文人之間,除了以詩文會友之外,也因大量飲茶與文會的結合而產生了「茶宴」風尚。可以進一步了解唐代僧俗往來、以茶會友的痕跡,更可以觀察茶與禪結合的原理與方式,還原禪茶文化中盛傳的「茶禪一味」之真相,間接證明唐代詩僧的興盛原因。

蕭麗華
臺大文學院《臺大文史哲學報》編委會辦公室
地址:106大安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02-33663820    傳真:02-23632164    E-mail:  bcla@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