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簡介 編輯委員 稿約 出版倫理聲明 期刊目次 全文電子期刊 期刊搜尋
第六十六期 期刊目次
目次
篇 名
作 者

1

從漢語信息結構框架看繫詞「是」形成的動因

本文旨趣並非根據文獻論定繫詞「是」產生的年代,而是從語言表達的角度解釋複指代詞「是」的語用功能,並循有關思路說明「是」由代詞向繫詞轉化的動因。為「是」的代詞性、繫詞性及其使用條件作出一個統整的解釋。
周國正

2

雲間詩派的形成──以文學社群為考察脈絡

雲間詩派為明清之際主盟詩壇的文學派別。一般認知中,此派是以陳子龍為首,同郡李雯、宋徵輿輔之,三人號稱「雲間三子」。不過,從崇禎二年陳子龍與周立勳、徐孚遠諸子共結「幾社」算;到崇禎五年陳子龍與方以智定交,雲間、龍眠兩地之詩人展開「雲龍唱和」;再到崇禎十三年至十七年間,「雲間三子」的正式定名,雲間詩派的形成其實歷經了十多年的時間。基於如此的認識,本文將先考證「雲間詩派」一名之所指,而後細論詩派在「幾社」、「雲龍唱和」、「雲間三子」等三個階段的發展情形,以期能對此一重要詩派的形成過程作一完整的觀照。
謝明陽

3

記憶.歷史.流言──重讀張愛玲

張愛玲曾提到,其創作核心是以「參差的對照」的手法,描寫「人類在一切時代之中生活下來的記憶」。到底那是怎樣的一種記憶呢?本文的寫作目的,便是透過文本細讀,探討張愛玲對記憶和歷史的思考,以重新考察張愛玲和傳統的連繫。本文認為,張愛玲的作品具有一種從日常生活觀察歷史的眼光,並對傳統秩序帶著尊重和留戀。張愛玲重視經驗的承傳,認為面對現代性的時間逼迫和文明劫毀,只有「古老的記憶」才能為人帶來安穩。於張愛玲,歷史代表著「公眾的回憶」,而人以具體生活實踐保留下來的記憶/回憶,便形成了傳統。傳統是「活生生的過去」,是日常生活中「看不見的纖維」。本文將把張愛玲理解為一個在中西文化衝擊下,徬徨思索的個人。她的作品所表現的,與其說是對傳統的控訴,倒不如說是一種無法重回傳統秩序的悲哀。
本文對張愛玲的重讀,將從其《二十世紀》文化評論出發,並輔以其他散文和小說。論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引言,第二部分「古老的記憶」疏理張愛玲作品中記憶和傳統的關係,第三部分「張看歷史」探討張愛玲對歷史文明的思辯,並透過與本雅明的對照,展現張愛玲對文化積澱和經驗承傳的關懷。第四部分「光整秩序」討論張愛玲對「光整秩序」那種既嚮往又回不去的掙扎。
何杏楓

4

不幸的喜劇──莎劇《善哉善了》陰影探源

莎劇「問題喜劇」之一的《善哉善了》(All’s Well That Ends Well)素以劇中突出的「壓力感」著稱。 不少批評家同意:這種特殊的壓力源自莎士比亞在本劇中嘗試的一種喜劇創作實驗。莎翁不但在原始素材的「傳奇情節」(romantic plot)中注入了「心理寫實」(psychological realism)的成份,而且把兩種成份的劑量同時大幅增強,彷彿刻意要它們彼此抵觸拉扯、b造出特殊效果。
透過一種光影交織的描摹(chiaroscuro),莎士比亞在《善哉善了》喜劇的圖案當中植入越來越深、越來越濃的陰影──以致於劇末的結局裡,男女主角雖終成眷屬,卻全無歡樂的亮彩,反而掩上一層壓抑著複雜心事的晦澀顏色。自十八世紀以來,《善哉善了》就被冠上了「不幸的喜劇」(the Unfortunate Comedy)這個別名。這個名號本來是因為它在劇場表演裡迭生事故而來;不過,衡量劇中幾乎淹沒了喜劇圖案的陰影、以及喜劇結局最終留下悵惘深深,用「不幸的喜劇」之名來總括本劇獨特的滋味倒也相當貼切。
莎翁到底運用了哪些特別的設計,讓原始素材裡活潑亮麗的民間故事變成了透露出勉強與不安、輸贏糾結、悲喜難言的一齣戲?這篇論文旨在針對《善哉善了》獨特的戲劇滋味作深入的觀察。論文關注的焦點集中在莎翁在劇中陰影b造的手法,尤其留意他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用心:(一)把「傳奇故事」的邏輯強加在「寫實描摹」的世界──增強劇中契合理想精神的「傳奇故事圖案」與悖離理想精神的「寫實干擾」相互拉鋸的張力;(二)把厚重的「心理寫實」塞進單薄的「傳奇故事」模子裡──運用高度逼真的心理刻畫突顯男女主角「根本上的不相配」;(三)讓背景圖案呼應主情節故事的訊息──嚮往無盡,圓滿難期。配角人物有關「人性缺陷」的嘲謔、感嘆此彼落;主角人物的偏執與脆弱不再只是特例,戲劇主體的陰影隱然融入外圍一個普遍不完滿世界。
謝君白

5

唐璜的雙重面目──莫札特歌劇與霍夫曼小說的比較

「唐璜」故事自十七世紀初於西班牙流傳以來,被賦予許多不同的意義,本論文藉著分析比較莫札特歌劇《唐喬凡尼》與霍夫曼小說〈唐璜〉,討論其詮釋史上最關鍵的兩個面向,一是將之視為個人本能欲望與社會道德秩序之間的永恆衝突,而前芠蚳s必須為後糽甡ㄗ謘A以維持人類世界之運作;另一則突顯主角的心理學深度,在追求愛情的絕對精神境界中絕望,轉而憤世嫉俗,以採花行為作為報復手段。二秅嬪O代表人文主義對生命無奈的省思,以及個人主義脫離現實的內在化傾向。在《唐喬凡尼》中存有一種對作品概念的不確定性,譬如其劇種分類及中心主題。不同的理解將會與此相符地導致不同的詮釋方向,並且決定劇院的演出實務。霍夫曼的〈唐璜〉建立這個歧異的轉折點,從他以後,莫札特這部古典主義傑作即被賦予浪漫主義色彩。本論文透過比較莫札特/達龐提的原始意圖,以及霍夫曼對此歌劇的文學性詮釋,來闡述此時代性的差異。
張堯欽

6

從語言的中介性論高達美的意義理論──兼論本質主義與反本質主義

本文從語言的本性討論高達美的意義理論。高達美認為,一個文本的意義是同一的,但也是差異的,這正是他強調的「差異是在同一中」(die Differenz ist in der Identitaet)之意。本文認為這個論點可以由高達美的「語言作為中介」(Sprache als Medium)來證成(對於語言的這種性格,我稱之為語言的中介性)。在本文,我指出意義理論的本質主義和反本質主義預設了語言的另一種性格,我稱之為語言的獨立性。我分析語言的獨立性在意義理論上的困難,然後說明由語言的中介性建立的意義理論可以避免它們,同時也可以證成高達美的「差異是在同一中」的論點。
陳榮華

7

第一∼六十五期中文目次索引

8

第一∼六十五期英文目次索引

臺大文學院《臺大文史哲學報》編委會辦公室
地址:106大安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02-33663820    傳真:02-23632164    E-mail:  bcla@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