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2024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服務專刊
P. 38
點一盞燈 幸 微光
我們之間經驗的差距。
我一開始加入服務性社團的初衷就是想為小學生辦一場營隊,想在漫長的
暑假帶給他們一些火花。這次的營隊過程也讓我收穫滿滿,小朋友們的快樂與
活力,認真投入我們籌備了近半年的活動,真的讓我覺得十分值得,尤其是當
他們給予我們即時性的回饋時,真的令我非常感動,同學們總是很用心的記住
每位哥姐的名字,並且會想要把他寫下來,甚至是畫出哥姐的模樣,讓我感覺,
他們是將我們當成「朋友」。雖然進入部落,我們總是被居民稱作「老師」,
但這幾天下來,我也慢慢感受到,去除稱謂上的距離感,我們有慢慢在與當地
居民建立平等的連結,這令我很高興,也回到了一開始我提到的,我希望我們
的「服務」,不是上對下的「幫助」、「施捨」,更不是「自我滿足」,我希
望能教學相長、建立平等關係的同時也能給予部落不同的刺激。
最後,我想再寫一些我的反思,這次在部落中,我們有許多和居民交流的
機會,尤其是和較年長的長輩們,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在居民家等待盥洗的
時候,有位大哥和我聊到了他的求學經歷,他說他很羨慕我們大學生,他曾經
也有機會到日本上大學,但由於經濟壓力,被迫放棄學業,他希望他們的後代
不要走向相同的路。我也觀察到部落的教育資源真的很缺乏,我們幾乎看不到
國中以上的青少年,因為他們讀書要被迫離開部落,年紀輕輕就要離開家庭獨
立。哪怕一直有耳聞,一直在教育資源豐富的學區長大的我,也是第一次實際
體會到資源分配多麼不公平。
這次走入部落真的受到很大的衝擊,更
不用說現在「臺大生」的身份被大家認為多
麼優秀,隱隱約約能感受到自己被居民劃界
到與他們不同的一端,我認為儘管慢慢和居
民們熟識,也難以打破這層隔閡。但除此之
外,「臺大生」的身份同時也是居民們對我
們的期待,他們認為我們可以給部落的孩子
們一個目標、刺激,希望能帶給他們不同的
知識與思考。
▌ 好收國小 學生部大活動中,學員們積極參與遊戲
本社於服務隊結束後隔日召開總檢會議,針對學期間及營期間
事務提出檢討,討論結果紀錄留作下屆參考。以下為主要檢討議題: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