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ublication

新書介紹:

易圖象與易詮釋

本書共收錄〈從經典詮釋傳統論二十世紀《易》詮釋的分期與類型〉、〈《易圖明辨》與儒道之辨〉、〈論儒道《易》圖的類型與變異〉、〈周敦頤《太極圖》及其相關詮釋問題〉、〈高郵王氏父子對《周易》的詮釋〉五篇論文,全書以討論北宋以降《易》圖之學與中國近世《易》詮釋的相關問題為主要內容。除第二篇外,其餘四篇是最近兩年執行「中國近世儒者對《易經》的詮釋」研究計劃的成果論文。

《易》圖之學與中國思想史及《易》學史關涉甚深,但囿於二十世紀初以來《易》學界科學治《易》的信念,《易》圖之學頗被忽視。近數十年來,海內外學術界雖頗有研究《易》圖的學者,但又多僅止於考證舊問題。本書以分析《周易》原文為基礎,以海內外近百年來《易》學界的業績為資源,從詮釋策略的角度,切入問題,提出「儒道之辨」的主旨,將《易》圖之學的內涵,置於中國思想史的脈絡中進行觀察,較清楚地釐清了《易》圖之學中儒家和道家兩種論述的界限與歧異,補充了近世《易》學研究在這個範疇上的不足之處。最後一篇文章,除探討了王氏父子對《易經》的詮釋外,也提出證據,證明《易》學界有重新檢討二十世紀以來「經傳分離」的治《易》觀點的必要。

 

Publication list of Cheng Chi-hsiung 鄭吉雄著作目錄

(A) 期刊論文

1987 〈論宋代易圖之學及其後的發展〉《中國文學研究》創刊號 1-38

1989 〈陽明學說的三點特質及其在學術史上的意義〉《臺大中文報》第三期, 527-558

1991 逍遙遊義蠡論《中國文學研究》第五期 57-64

1992 論章學誠的道與經世思想《臺大中文學報》第五期 303-328

1993 黃梨洲恢復證人講會在學術史上的意義《王叔峨先生八壽慶論文集》245-268 (臺大中文系出版)

1994 陳亮的事功之學《臺大中文學報》第六期 257-290 (本文於1993.12台灣大學中文系學術討論會專題報告)

1995 全祖望論毛奇齡《臺大中文學報》第七期 281-312

1996 萬斯同的經世之學《臺大中文學報》第八期 195-217

1998 讀《清史列傳》對吳偉業仕清背景之擬測《臺大中文學報》第十期 273-297

1999 論全祖望「去短集長」的治學方法《臺大中文學報》第十一339-361

2000 論錢穆先生治學方法的三點特性 山東大學《文史哲》2000年第2期 總257期 22-26

2000 《易圖明辨》與儒道之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七431-465

2000 《先秦諸子繫年》與晚清諸子學思潮 紀念錢穆先生逝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43-477

2001 從經典詮釋傳統論二十世紀《易》詮釋的分期與類型 中央大學《人文學報》二十、二十一期合刊 l75-242

2001 〈從經典詮釋的角度論儒道《易》圖的類型與變異〉 中央學《人文學報》二十四期

2003 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approaches in interpreting Yi-jingStudies of Zhouyi (English - Chinese) Supplement,2003

(B) 研討會論文

1.王學本體論與儒釋之辨的關係與轉變 中國學術研究承傳與新研討會,香港:香港大學, 1989.12

2. "On Chang Hsueh-cheng-s Tao" (12th IAHA Conference, Hong Kong, 1991.6)

3.黃梨洲恢復證人講會在學術史上的意義 第一屆浙東學術國研討會,浙江:寧波大學, 1993.3

4. "In chase of time -- On the speed of political reforms by l993four Zhe-tung scholars" 3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sian and North African Studies (ICANAS) Hong Kong: Art Center 1993.9

5. "Quan Zu-wang's critique on Mao Chi-ling" 1944 13th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istorians of Asia (IAHA) Tokyo: Sophia University 1994.9

6. "The Influence of Chang Hseuh-cheng's theory on the 1996 study of gazetteers in the early 2Othcentury China "13th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istorians of Asia (IAHA) Thailand: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1996.5

7.龔自珍與晚清改革思潮 第三屆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 :國立中央大學 1997.3

8. "Eighteen Jingshi wenbian in the late imperial China--- an introduction and evaluation" 3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sian and North African Studies (ICANAS) Hungary :Budapest 1997.7

9. "Eremites in Chinese History", Inaugural International Chinese Arts and Culture Conference, Melbourne, Australia l998.l0

10.《易圖明辨》與儒道之辨 周易左傳國際學術研討會 臺北:臺灣大學第二學生活動中心 1999.5

11.乾嘉學者治經方法釋例 乾嘉學者之治經方法(四)研討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999.7

12.章學誠「詩教」說析論:一個教學的省思第四屆詩經國術研討會 濟南:山東大學 1999.8

13.清代儒學中的隱逸思想紀念孔子誕辰2550周年暨儒學二十一世紀的和平與發展國際學術討論會 北京:國際儒學聯1999.lO

14.二十世紀中國學術界對《周易》的詮釋--兼論詮釋的類型 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第一次研討會 臺:大學追求卓越計劃 2000.6.1

15.清代儒學中的會通思想儒學思想國際研討會 臺北:政大學中文系 2000.7.14

16.乾嘉治經方法中的思想史線索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座臺北:中央研究院 2000.8.2

17.從經典詮釋的角度論儒道《易》圖的類型與變異東亞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第二次研討會 臺北:大學追求卓越2001.11.19

18.《先秦諸子繫年》與晚清諸子學思潮紀念錢穆先生逝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 2000.11.24

19.乾嘉治經方法中的思想史線索--從治經方法到治先秦 「乾嘉學者之義理學」第四次研討會 臺北:中央研究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2000.12.16

20.中國方志學的跨世紀展望第二屆中華文明的二十一世紀新意義學術研討會 美國:史丹福大學 2001.3.31

21.高郵王氏父子對《周易》的詮釋清代揚州學派學術研討會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2001.5.4

22.乾嘉學者經典詮釋的歷史背景與觀念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第六次研討會 臺北:大學追求卓越計劃 2001.5.12

23.高郵王氏父子對《周易》的詮釋--兼論詮《易》方法與經傳關係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第七次研討會 廣州:中山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 2001.6

24.周敦頤《太極圖》及其相關的詮釋問題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第七次研討會 臺北:大學追求卓越計劃2001.9.22
25."
Inter-explanations of Classics: Method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Five Classics by the Qing Scholars" ,Interpretatio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China: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Hermeneutics, New Jersey, USA, Department of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Rutgers University, 2001.10.4-6

26.中國經典詮釋的三個核心問題全球化下中華文化的發展學術研討會詮釋傳統第七次研討會 香港中文大學學術交流處2002.6.26

27.二十世紀初《周易》經傳分離說的形成海峽兩岸易學暨中國哲學研討會 山東: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哲學研究中心2002.8.18-22

28.〈戴震「分殊」、「一體」觀念的思想史考察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第十四次研討會 山東:山東大學威海分校2002.8.25-28

29.〈戴震經學中的文化意識明清學術國際研討會 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 2002.12.21

30.〈浙東學術與東亞儒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第5次學術講論會 臺北: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 2003.7.21

31.〈氣論的兩種類型:戴震與漢儒的歧異東亞儒學文獻(清代)國際學術研討會 臺北: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 2003.10.19

(C)專書及專書研討會論文

1988九與五的數字觀念及其與思想史的關係七十七學年度國科會研究獎勵費獎助代表作 (未發表)

1990經史與經世--清代浙東學者的學術思想(碩士論文)

1990王陽明--躬行實踐的儒者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出

1996龔自珍「尊史」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士論文

2000 紀念錢穆先生逝世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導漢學中心《漢學研究通訊》

2000 中國近世儒者對《易經》的詮釋研究計劃 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劃: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研究計劃分計劃--11 (未發表)

2001 清儒名著述評臺北:大安出版社出版.

2002 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up!

(D)技術報告及其它

1. 1988〈九與五的數字觀念及其與思想史的關係〉(1988年國科會研究獎助費得獎論文[乙種])

2. 1999〈皇明經世文編研究成果報告〉國科會專題計劃報告 號: NSC88-24ll-H-OO2-031

3. 2001.2〈紀念錢穆先生逝世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導〉漢中心《漢學研究通訊》.

4. 2001〈「中國近世儒者對《易經》的詮釋」第一年執行報告〉 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劃」, 臺北:臺灣大學.

5. 2002〈「中國近世儒者對《易經》的詮釋」第二年執行報告〉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劃」, 臺北:臺灣大學.

6.2003〈「中國近世儒者對《易經》的詮釋」第三年執行報告〉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劃」, 臺北:臺灣大學.

 

 

 

| 回首頁| 期刊論文| 研討會論文| 專書及專書研討會論文| 技術報告及其他|

| 回首頁| 期刊論文| 研討會論文| 專書及專書研討會論文| 技術報告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