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年份) | 論文題目 | 指導教授 |
方會雅(2005) | 國際股市對台灣股市影響之分析 | 謝德宗 |
王子豪(2005) | 混合均衡之演化:期許水準於零和賽局之應用 | 莊委桐 |
王胤杰(2005) | 所得分配、品質差異與貿易政策 | 黃鴻 |
王震北(2005) | 金融控股公司成立之股價訊息效率性研究 | 謝德宗 |
石雅茹(2005) | 查稅評分卡之建立與驗證–以臺灣營利事業所得稅為例 | 鍾經樊 林世銘 |
江浤儀(2005) | 廠商對外投資、委外生產對研發決策之影響分析 | 劉碧珍 |
吳昆峰(2005) | 教育管制與平均每生成本:公民營中小學之比較分析 | 吳聰敏 |
李岳霖(2005) | 政治景氣循環與股價的動態調整 | 賴景昌 |
李承達(2005) | 美貌對得票率的影響–以2004年立委選舉為例 | 駱明慶 |
李明勳(2005) | 技術追趕與專利引證:以台灣平面顯示產業為例(Technology Catch-up and Patent Citation: The Evidence from Taiwan’s FPD Industry) | 鄭秀玲 |
李嘉興(2005) | 物價目標區與匯率目標區的比較:物價與匯率雙重預期的考量 | 賴景昌 |
杜豐吉(2005) | 國內金控公司之規模經濟與範疇經濟探討 | 謝德宗 |
沈怡均(2005) | 以時間數列模型析論泰勒法則下台灣利率之走勢 | 林建甫 |
林志陽(2005) | 名目所得指標與貨幣內生成長:小型開放經濟的分析 | 賴景昌 |
林泰猷(2005) | 選舉投票之均衡分析-隨機人口模型(A General Analysis of Voting with Population Uncertainty) | 楊建成 |
林富玲(2005) | 人口老化與社會安全制度對經濟成長的影響 | 陳虹如 |
侯深元(2005) | 李嘉圖對等定理與勞動內生化:制度變遷的觀點 | 賴景昌 |
胡台威(2005) | Essays on Rationalizability | 羅曉 |
高玉純(2005) | 內部勞動市場的工資與年群效果 | 林明仁 |
張治銘(2005) | 實質匯率內生波動之分析 | 周建富 陳昭南 |
許家誠(2005) | 廠商合併活動對生產力影響之探討 | 謝德宗 |
許義旻(2005) | 不同市場結構下廠商的品質選擇 | 周建富 |
陳為政(2005) | 孝順行為之資訊效果 | 朱敬一 |
陳纈文(2005) | 跨國投資廠商之海外研發活動對國內研發影響之研究 | 謝德宗 |
辜信憲(2005) | 廠商加入行為之研究–台灣電子廠商之驗証 | 林惠玲 |
黃慕淳(2005) | 金控子銀行與非金控子銀行之績效比較二階段因素分析的應用 | 許振明 |
黃耀庭(2005) | 從死亡原因看所得對健康的影響 | 林明仁 |
楊耀升(2005) | 資本結構之實證研究-以台灣上市上櫃公司為例(Empirical Studies on Firm’s Capital Structure-Evidence from Taiwan Stock Market) | 楊朝成 |
溫惟竣(2005) | 貿易條件與景氣循環 | 毛慶生 |
葉穎琪(2005) | 銀行信用與公司債在景氣循環中的變動 | 王泓仁 |
詹懷瑾(2005) | 對外投資時機的動態研究―臺灣製造業廠商之驗證 | 林惠玲 |
劉仲偉(2005) | 論失業率與犯罪的關係:台灣地區之實證結果 | 林明仁 |
劉建志(2005) | 當前國際金融議題二論: 1.人民幣升值之議 2.論新布列敦森林體制 | 梁國源 |
蔡楊玄(2005) | 我國匯率與總體經濟變數關係之實證研究 | 銀慶剛 |
鄭惠尹(2005) | 預料到的國外干擾與資本使用率:小型開放經濟的貨幣內生成長模型 | 賴景昌 |
賴佩祺(2005) | 家庭結構對學習成就的影響 | 駱明慶 |
簡偉崙(2005) | 日治時期閩客婦女勞動力的差異─以解纏足前後探究(The difference of female labor force for Hoklo and Hakka duringthe Japanese Gavernance of Taiwan ─ before and after the release bound feet strategy.) | 魏凱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