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30,2008 11:35

生產力才是關鍵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副教授 劉孟奇


隨著大選塵埃落定,許多公共議題或許終於可以脫離選舉的激情語言,而回到比較務實與理性的討論。畢竟大部分的選舉口號比較像是一廂情願的祈禱文,但是如果公共政策要可行,政策目標要能夠落實,終究還是必須符合現實條件與客觀規律。


在這次總統大選中,最被聚焦的經濟議題之一莫過於「是否開放陸勞來台」。在這一點上,兩黨最後其實達成了高度共識,就是「不開放」。衡諸現實的政經情勢,要在短期內大規模開放陸勞來台,本來也就不太可能。民眾所以會高度關注這個議題,無非是擔心一旦大陸勞工大量湧入台灣勞動市場,會急遽壓低本地勞工工資。無論如何,如果台灣自己的勞動生產力不趕快提升,那麼就算我們禁止陸勞來台,台灣的工資水準最後還是會被廉價的發展中國家勞工拉住,而無法提升。

為什麼?簡單的說,在勞動市場中決定工資水準的,不只是勞動供給,還有勞動需求。決定勞動需求的重要因素,一個是產品價格,另一個就是生產力。今天如果大規模開放陸勞來台,國內的勞動供給因而在短期內大幅增加,當然會猛烈衝擊工資水準與本土勞工的就業機會。但是禁止陸勞來台,同樣的問題仍會在中長期發生。這是因為,雖然禁止陸勞來台,但是中國大陸的廉價產品仍會繼續進口台灣,而台灣同性質產品的價格就會被壓低,勞動需求也隨之下降。


有人或許會想,那我們何不連中國大陸的商品一併禁止進口算了?(這在現實中幾乎不可能,而且就算我們禁止了中國大陸商品,還是會有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低廉商品取而代之。)即使如此,廠商或者面對國外低廉勞動力的吸引,或是因為國內較高生活成本的壓力(因為我們禁止消費者取得國外的廉價產品),就可能選擇出走。一旦資本外流,勞動需求最後還是降低。


歸根結底,台灣不可能在國際貿易中缺席。但是當發展中國家的低廉勞動力威脅到我們的工資水準與就業機會時,不管是勞動市場、產品市場、或資本市場,只要其中有一個市場開放,這樣的威脅就會實現。


平心而論,因為國外低廉勞動力、廉價商品、與資本移動所造成的工資停滯與失業問題,不只是台灣,也是其他先進國家近十幾年來必須處理的棘手問題。解決之道無他,就是趕快提高自己的勞動生產力而已。但是這個關鍵議題,因為難以炒作,當然也不會成為選舉的關注焦點。舉例而言,不管是高等教育的持續改革,還是技職教育的新生再造,都在這次大選的議題中沒什麼重要性,但這其實才能真正讓台灣的下一世代有能力不受到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的威脅。


大選已過,新的執政團隊即將產生,就讓我們期望新的執政團隊夠多把心力聚焦在這些能在中長期提升人力素質,提高生展力,而真正解決工資停滯與就業問題的重要政策之上。

  • lakatos 發表於樂多回應(20)引用(0)勞動經濟編輯本文
    樂多分類:新聞評論切換閱讀版型 │昨日人次:0 │累計人次:1147

    引用URL

    http://cgi.blog.roodo.com/trackback/5776157

    回應文章

    劉教授,

    謝謝您的分析。想請教你幾個問題:

    1)文中提到: “不管是高等教育的持續改革,還是技職教育的新生再造,都在這次大選的議題中沒什麼重要性,但這其實才能真正讓台灣的下一世代有能力不受到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的威脅。”
    不知道可否提供一兩個具體的例子,說明一下您覺得可行的方向。

    2)除了human capital的考量之外, 臺灣未來的產業結構的發展方向似乎也未在選戰中得到充分的討論。不知道您對這個issue有什麼看法??

    問了兩個問題似乎都是“大哉問”,實在是外行人提出的籠統問題,請見諒!
    | 檢舉 | Posted by Miriam at April 1,2008 03:21

    Miriam,

    真的是大哉問呢:)

    請容我想一下,這兩天較有空時再回答您的問題。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pril 1,2008 16:58

    Miriam,

    (1)先回答您的第二個問題,因為它的答案比較簡單,就是:政府最好不要去「規劃」或「計畫」產業的發展方向。政府可以塑造好的投資環境,但是關於產業結構要往那個方向發展比較好,政府通常不會比企業家更聰明或更有遠見。

    (2)至於第一個問題,我想了一下,這個問題實在是太大了,很難三言兩語簡單回答。不過以下有一些資料,可以供您參考。首先是我與邱俊榮教授及胡均立教授合作的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裡面有專章討論我們認為高等教育應當如何改進。另外您也可以參考以下這一篇關於如何提升教學方法的文章。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pril 2,2008 23:25
    劉館長:

    您說到
    政府最好不要去「規劃」或「計畫」產業的發展方向。政府可以塑造好的投資環境,但是關於產業結構要往那個方向發展比較好,政府通常不會比企業家更聰明或更有遠見。

    不過一般咸信,台灣的電、資產業是在李國鼎、孫運璿等先生當年的高瞻遠矚之下方有今日之成就;不知以諸位專業的眼光及台灣經濟史之論點如何看待此一命題?

    先行拜謝
    | 檢舉 | Posted by 嘴砲研究所所長 at April 3,2008 21:18

    所長,

    一言以蔽之,神話。

    我在讀電機系的四年當中,從沒有人跟我們說過將來資訊產業的重心在半導體,PC,跟IC設計。我在讀經濟研究所的時候,這些開始變成大熱門,可是從沒有人告訴我的電機學弟妹將來的熱門在通訊。等到大家通通跑去念通訊的時候,沒有人料到原來明日之星是光電...

    下面這些都是政府「高瞻遠矚」的好例子:大汽車廠,大造船廠,造飛機,造引擎,生物科技,文創產業......(族繁不及備載)

    如果說李國鼎跟孫運璿做到了改善投資環境和引進人才,這可能說得過去。但是如果說他們高瞻遠矚到了規劃產業發展方向,Well...

    BTW,最近大家在討論「霸權」,我可以提供一個例子。不只是電資產業,當初蔣經國還把台灣的石化產業交給一個人負責。如果要說李國鼎與孫運璿對電資產業居功厥偉,那麼照理講這個人對石化產業的貢獻也不遑多讓。不過很不幸的,這個人被塑造這些「XX發展之父」神話的媒體所不喜(最近情況可能改變),所以他的名字也在這些神話中始終缺席。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李登輝。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pril 3,2008 22:10

    林崇熙教授也討論工業結構與產業政策的失靈,並挑戰「政府睿智領導」的說法。
    (林崇熙(1997)〈台灣工業發展的另類思考架構〉,《科技博物》,第一卷第一期,頁68-103。)

    正如劉館長所舉的例子,其實把所有產業政策一起拿來看(也就是分母要弄對),就會發現李孫二位的規劃與執行成功率不高。
    我對造船與重機械的案例研究(其實只是簡史)發現,KMT政府過去處理這些事務不只是可能規劃與執行不力兼沒效率,恐怕還被外商與僑商耍得團團轉。嚴家淦,李國鼎,葉公超,包可永等據說才德兼備的專家一起出馬還是搞不定,外資欠稅欠租金都追不回來,最後是國庫賠錢了事。
    (殷台公司租借案,詳見立監兩院公報,或陶百川全集)

    我的看法是,臺灣對於產品為複雜系統的產業都發展不好,可能因為複雜(不只技術,還有文化商業法律問題),市場規模,國際外交政治等因素的限制,導致進入市場的門檻高。

    不過,我覺得最奇怪的是,李國鼎自己在1978年對中南美邦交國的演講中提到一些後進發展中國家要小心重化產業發展的事情,聽起來也是在描述當年臺灣的情形,照他的說法套到臺灣的話,臺灣不應該發展那些在他手中規劃執行的產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哩?
    李國鼎是這樣說的:「工程技術的發展自然不是朝夕之間的事。通常是隨同工業的發展而逐步推進的。某些開發中國家,基於政府威信或者對工業化的熱衷,採取匆促的步驟,建立需要精密技術的重工業,而這些精密技術又是遠超過現有的技術水準的.這種情形加上授信者的壓力,而不及詳細估測計畫的可行性,及常會導致嚴重的技術困難,甚而造成經濟上的混亂。在這方面,政府實可以充分運用影響力,訂定漸進的發展程序,由不需多量資金的輕工業起步,然後逐漸一向較精密的重工業...許多工業,諸如機械工業、重電機工業、運輸設備及石油化學工業等,均具有資本密集的特徵,需要擴展市場,始能達成所期求的經濟生產規模,這些工業特別適宜於廣大區域性或地區性的合作.政府在此方面即可積極依共同市場或合資經營原則,與其他國家商洽雙邊或多邊合作,以達到發展該項工業的目標。」(李國鼎(1978)〈政府在工程技術的應用方面應負擔的任務〉,《臺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頁315-327,台北:正中書局。)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April 3,2008 23:15

    劉館長:請教一下,那趙耀東在當中的角色又是如何?為何沒被塑造成第三位科技教父,而只是中鋼經營之神?當年是不是他在經濟部長任內停掉華同汽車廠的?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April 3,2008 23:20

    阿宏,

    係底。趙耀東推動大汽車廠最力,而大汽車廠也成了政府無能規劃產業發展方向的最佳例子之一。再加上當初Friedman來台灣時,曾經面對面修理過趙耀東的「大XX廠」的「民族工業至上」思想,所以要塑造此人成「科技教父」,實有一定難度。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pril 3,2008 23:33

    哪裡可以找到當年Friedman來台時面對面修理過趙耀東的資料?簡要版或完整版皆可。當年報紙都是怎麼翻譯Friedman的名字?我想可以翻翻舊新聞,回味一下「大XX廠」,畢竟當時年紀小....
    | 檢舉 | Posted by 阿宏 at April 4,2008 00:04

    劉教授, 謝謝你的回應以及提供的資料!我也很同意你所說的,塑造"XX高瞻遠矚到了規劃產業發展方向"之類的神話,的確對於經濟政策的討論沒有幫助,而是一個biased reading of history.

    也許我可以借用一篇最近看到的New York Times article來問一個follow-up question. (See: http://www.nytimes.com/2008/04/03/opinion/03cohen.html?scp=1&sq=shine+or+no-shine&st=nyt)
    以文中的例子來談,法國的經濟政策正需要向右修正,而美國人卻發現他們需要多一點的(dare I say?) "state regulation."以Bear Stearns的例子來說,有一位經濟學家在受訪問時說,"Yes, the government did have to bail them out. Otherwise, it will be a house of cards. But don't put us in the position where somebody is too big to fail in the first place."

    這些例子讓我想問:臺灣的經濟政策是否也需要有一些“預防災難發生”(如美國目前的financial market)的思維呢?

    可能又是一個“大哉問” :) 請見諒!
    | 檢舉 | Posted by Miriam at April 4,2008 08:26

    Miriam,

    我看了一下那篇文章以及您引用的那一句話。這些都是或者見諸於經濟學原理課本的基本建議(如:提供公共財),或者相當平常務實的政策考量(如:既要設法避免金融市場的骨牌效應,又要避免尾大不掉的窘境)。就我個人的觀點,應該還不太稱得上是嚴重的左右之爭。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pril 4,2008 12:45

    是該來整理整理這些台灣經濟發展舵手的故事。
    | 檢舉 | Posted by 駱 at April 5,2008 08:51
    Miriam,

    經濟發展往往不是政府做了什麼的結果,而是政府不做什麼的結果。所以一個比較有趣的問題是,什麼東西政府沒做,或者做不到,導致了台灣的經濟發展。
    | 檢舉 | Posted by JZFan at April 5,2008 16:53

    對 Miriam 的問題『臺灣的經濟政策是否也需要有一些預防災難發生的思維呢』提出一些個人看法。

    美國的 SecTreasury Paulson 最近提出了一個金融改革計畫,他的設計之一就是將預警及防範金融災難的責任交到 Fed 手裡(現在這個任務在好幾個單位手上,權責不一)。如果最後出了事情要 Fed 來收拾,把一開始防止問題發生的權利和責任丟給 Fed 也算是合理。

    問題在於:Fed 有什麼能力在事情發生前就看到危機發生的時間及規模?以目前的流動性緊縮的危機來看,追根究底可以說是 Greenspan 放任房市泡沫逐漸成長,他沒有在適當的時機升息以避免房市泡沫化。但是不是所有的泡沫都可以讓人把手指向 Fed,而且不是所有的事情在進行中都可以讓所有人有一致共識。雇用大批傑出學術、實務界人才的金融機構看不到自己會出這麼大的事,Fed 面對全體金融市場要如何看到問題在哪裡?

    以台灣來講,我們的房市是不是已經泡沫化了?漲到多少算是泡沫化?央行現在能不能,該不該升息來壓制房價?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一把尺,不過我相信每個人的這把尺可能都不相同。如果是為了通貨膨脹升息,央行大概不會遇到太多壓力。但若是為了房市上漲而升息,央行就必須面對來自股市、建商、房市投資人,甚至政府財經部門的壓力。雖然有許多人把美國現在的情況歸咎於 Greenspan (舉例來說,Paul Krugman 在他的 NYT 專欄裡已經酸了他好幾次了),不過以台灣自己的情況對比,可以想像當初 Fed 要做出適當決策的難度並不低。

    資產泡沫化及金融危機是不會消失的。我們雖然可以從歷史學到教訓,但是這些危機往往過一段時間就換個面具出現在世人面前,沒有多少人一眼就能認得出來。只要有人相信還有個更大的笨蛋會在後面等著接手自己手上已經過度高漲的資產 (aka bigger fool theory),資產泡沫化就沒有消失的日子。由於資產訂價到目前為止仍然藝術成份高於科學,只有靠法律及政治力介入給定一個制度化的估算過程。也就是說,我們不太容易對於『公平價值』得到共識。如果不知道什麼是公平價值,大家怎麼能得到市場泡沫化的共識?

    金融企業的確有為了爭取更高一點的利潤而承擔更高風險的動機,這是過去一再發生的事情。Fed 沒有這種業務的壓力,可以比較客觀的來看利潤/風險之間的抵換。不過金融機構他們其實也看得到風險在哪裡,只是為了更高一點的利潤而承受再多一點風險。冒險本來就是企業存在的意義之一,Fed 到底要在哪個地方劃下界限說風險太高了?若是強行介入干預,有可能會適得其反,打壓了不該打壓的市場,一樣會造成資源錯誤配置並妨礙經濟成長。

    有些事情說起來比實際去做容易的多,『預防金融災難的發生』應該是其中一樣。
    | 檢舉 | Posted by CCLu at April 5,2008 21:17

    CCLu,

    果然還是要行家來解說:)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pril 5,2008 23:34

    阿宏,

    請查閱天下雜誌創刊號。
    | 檢舉 | Posted by lakatos at April 5,2008 23:40

    聽起來是,想預防災難發生的思維,比較多的成分又是杞人憂天,以及給予政府介入市場的理由。
    | 檢舉 | Posted by 駱 at April 6,2008 01:19

    Fed 把納稅人的錢,借給 Bear Sterns 這家私人公司助其度過破產危機。乘這個機會,請問各位對此有何看法?

    反面看法是,如果借錢給Bear Sterns的報酬值得相對應的風險,那為何不能從其他私人機構借到錢呢?而Fed為何要用納稅人的錢去冒這個私人不願意冒的風險呢?

    Fed的理由是,如過放任Bear Sterns破產會對金融體系造成傷害。經過評估Fed有合理的信心可以維持金融穩定,且把錢拿回來。維持金融秩序

    我覺得,維持金融秩序是Fed的工作,也有權利決定那筆錢怎麼用。所以Fed的理由聽起來也合理。

    請問各位怎麼看這件事情?可以跟政府用XX基金護盤相提並論嗎?
    | 檢舉 | Posted by J.S. at April 6,2008 13:06

    駱館長

    我不敢說這是『杞人憂天』。金融危機是實實在在存在,而且隔一段時間就會出來一個新的。政府干預固然是越少越好,但是有些東西是不得不做的。舉例來說,Fed 或是我們的央行對於利率有影響力,在實務上我們很難期望他們固守在一個中立的利率上然後就撒手不管了。就以 Greenspan 在他任期最後一段日子沒有調升利率以打擊房市泡沫,以及 Bernanke 目前拼命降息以及用其他手段提供市場流動性來看,前者的不作為不見得好,後者如果不作為也可能發生金融災難。

    這是一個兩難的局面,不能不做事,但是做事又不見得會做的對、做的好。Bernanke 目前這樣降息也還是有人罵,Prof. Jeremy Siegel就批評Bernanke目前的作為讓人懷疑他對通貨膨脹毫不在意 (Siegel的學術評價我們就不談了,他最起碼是個成功的金融媒體人:p)

    To J.S.,

    Liquidity在Bear Stearns的案件裡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們的資產總值應該沒有 J.P. Morgan Chase 一開始估計的那麼不堪,連 A-Rod 跟 Yankees 剛簽的十年合約金額都不如。不過現在 Bear Stearns 有許多資產缺乏流動性,而在他們面臨危機的情況下,他們遭遇到類似銀行擠兌的困境(他們沒有存戶等著把存款提出,但是他們的投資人希望把借給他們的錢提回,實質上跟 bank-run 差不多)。Fed 借錢給他們並沒有那麼大的風險,不過可能可以避免進一步的危機發生。

    其他人為什麼不借?全世界都缺liquidity,誰來借錢給他們?而且這整個事情看起來像是因果報應,當年LTCM出事的時候大家都掏錢出來,Bear Stearns該時斷然拒絕。這不過是十年以前的事情而已。有利可圖的就是J.P. Morgan Chase這樣低價收購,不過後來遭受到Bear Stearns的股東反對,所以收購股價一下調升五倍至$10。最近J.P. Morgan Chase手上的Bear Stearns股票很快會過半,購併幾乎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了。之前大家在討論的熱門話題是Microsoft到底吃不吃的下Yahoo,沒想到這個購併案出來的雖晚,進展卻快的多。

    金融市場裡面有很多商品只有買賣雙方,沒有中介經手,我們常用兩隻腳來形容這種情況。如果Bear Stearns倒掉,相當於一隻腳沒有了,原來這些商品部位會消失。問題在於另外一方持有的部位如果原始目的不是避險,他們也很可能另外做了避險的動作。如果 Bear Stearns 倒掉,許多跟他們做生意的金融機構會暴露在過高的風險之下,當金融環境惡化的時候,會發生很快速且嚴重的骨牌效應。

    我覺得這種情況跟政府基金『護盤』像是蘋果跟橘子之別,兩者差異很大,不適合放在一起討論。
    | 檢舉 | Posted by CCLu at April 6,2008 22:18

    CClu,

    謝謝你的回答,現在我比較了解Fed幫助Bear Sterns的動機。對於政府基金「護盤」,我本來是想問拿納稅人的錢去幫助某一或某些私人公司是否恰當。知道細節後,覺得兩者的確不適合一起討論。
    | 檢舉 | Posted by J.S. at April 8,2008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