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與土砂移動機制。坡地崩塌如何發生?我們過度期待森林在土砂災害抑制上的功能嗎?
因豪雨所引起的坡地崩塌現象是水文學以及土壤力學的複合問題。隨著降雨入滲,土壤自重的增加以及土層破壞面‧滑動面上飽和帶的形成,都可降低土壤或地層的抗剪斷力。為了釐清坡地崩塌、土砂移動的發生機制,不能單靠降雨或地表資料,地中水・地下水空間分布、坡地崩塌動態都是不可或缺的資訊。
森林在崩塌抑制上的公益功能備受期待,主要在於樹木根系可增加土壤或地層的力學強度,也就是當根生長或侵入土壤滑動面‧破壞面時,可以補強土壤或地層的抗剪斷力。然而對於幼齡林或是淺根系的樹種來說,根系的生長最多只達到1公尺深左右,也就是說根系的崩塌抑制效果只侷限於淺層地層環境中。再者,根系環境具有快速傳輸土壤水之的特性,甚至導致基岩面上局部飽和帶的形成,降低坡地穩定性。因此就坡地穩定及坡地水文過程的觀點上,需考量植生對於坡地穩定之正負面效應,才能定性・定量評估森林環境崩塌抑制之公益功能。
透過現場調查、室內實驗、數值分析,試圖釐清以下問題:
淺層崩塌潛勢地點之特性?影響崩塌發生之靜態、動態影響因子?崩塌發生時,地下水之空間分布?植生或森林環境崩塌抑制的功能及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