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 time: 2022.08.01

  森林水文學 FOREST HYDROLOGY

課程對象
大二
學科背景
森林環境中,到達樹冠層的部分降雨會被樹冠截留,其他則以穿落水、幹流水的型態到達地表面;到達地面的雨水,除了以漫地流型態流出外,經由入滲過程形成土壤水、地下水,再以逕流的形式流出;經由地表蒸發或是植物的蒸散作用,水分以氣態形式回到大氣中,此一連的反應構成森林水文循環。
森林水文學探討森林集水區中水的儲存、移動過程與機制,因其牽涉到許多時間/空間變因,具有複雜性及不確定性。森林水文學所關心的議題可源自:對於世界如何運作的好奇、森林砍伐對逕流與土砂輸入的影響、土地及雨水的永續利用。氣象/氣候特性、土地利用、林木伐採等也對森林水文反應造成顯著的影響,如何確保水資源、抑制洪水/乾旱,乃為國土保安與資源保全之重要議題。
學習目標
本課程介紹森林環境中水文反應基本項目,並透過議題分析, 探討自然與人為干擾如何影響森林水文反應。
(1) 森林水文循環過程及各個項目的特性。
(2) 自然/人為干擾、森林經營對水文反應之影響。
附加訓練
森林與水之時事、議論思考與討論。

 
土砂災害概論 INTRODUCTION TO SEDIMENT DISASTER

課程對象
大二
學科背景
位於環太平洋地區的國家,每年因為豪雨而產生的土砂災害屢見不鮮,導致莫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因此在探討土砂防治或是集水區復育之前,需要瞭解土砂災害的類型以及發生機制。土砂崩壞現象包括許多類型,沖蝕、淺層崩塌、深層崩塌、地滑、土石流等常見的土砂災害其發生過程、機制皆不同,影響程度及範圍也皆異,無法同一而論。
學習目標
本課程藉由世界上所發生的土砂災害事例,透過影像、紀錄片一窺土砂災害之類型,進而討論其發生過程與機制,並透過討論思考森林在土砂災害發生上的正負面功能及界限。
(1) 土砂災害發生的類型及機制。
(2) 土砂災害議題的瞭解及探討。
(3) 森林在土砂災害發生上的正負面功能及界限。
附加訓練
專業知識的解說、傳遞方法(海報、動畫、模型、影片)。

 
坡地水文學 HILLSLOPE HYDROLOGY

課程對象
大三、大四、研究所
學科背景
臺灣山坡地面積佔總面積的七成以上,其水土資源是構成臺灣生態系重要的要素,但臺灣山高水急的特殊氣候地形條件,增加了坡地水文循環過程的複雜性。無論是對長期生態經營或是水資源規劃,或是對於短期豪雨所造成的土砂災害發生機制,坡地上及坡地中的水文循環過程皆不容忽視。
學習目標
本課程藉由期刊論文中的研究事例,介紹降雨–滲透–飽和帶形成–逕流等各個水文項目的特性,並講解其野外調查法與數值模擬的方法,最後評估降雨、植生、土地利用等因素對坡地水文過程所造成的影響。
(1) 坡地水文學演進,過去、現在、未來。
(2) 坡地水文過程中各個項目之特性。
附加訓練
文獻閱讀、結構分析方法

 
土壤物理學 SOIL PHYSICS
課程對象
大三、大四、研究所
學科背景
土壤物理學是一門發展已久的學問,除了土壤固相性質外,還包含了水分、熱量、氣相、物質移動過程。早期以農業需求為基礎的土壤物理學,近年已廣為應用在生態、水文甚至防災上。除了既有理論的發展外,關注的尺度已由實驗室分析擴大到野外現場觀測,並強調野外現場的非均一現象。有別於農地,森林中水分的移動過程受到土壤、地形、植生等等的交互影響,極為不均且複雜,其特性成為現今土壤物理學界中重視的課題。此外,隨著計算器速度及容量的進步,數值解析成為廣為使用的手法,如何藉由數值模式來解釋野外現場的實際現象,以及如何改良數值模式以提高再現精度,也是今後注目的研究課題。
學習目標
除了土壤物理學上基本的理論之外,本課程著重於森林土壤水分特性以及水分移動型態及過程,並且藉由程式撰寫,學習數值資料分析。
(1) 森林土壤水分特性 。
(2) 森林土壤中水分的移動過程 。
(3) VBA(Excel)之運用。
附加訓練
利用Excel中VBA程式語言,學習數值資料分析方法。
 

Copyright © since 2010 Wei-Li LIANG web sit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