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期   2013年 4月出刊   
 
 
 
回臺灣前於機場合照(2012年7月23日攝於湖北省武漢市天河機場)
▲回臺灣前於機場合照(2012年7月23日攝於湖北省武漢市天河機場)

 

湖北考古與文物參訪紀要
蔡佩玲(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緣起

 2012年7月9-23日,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臺灣大學、清華大學及中正大學為主的師生,以及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生趙家華與京都大學研究員土口史記等一行人,赴湖北參訪,行程共15天。

 此次參訪,源起於武漢大學徐少華老師與史語所陳昭容老師的小小協議。兩位老師先後至臺大歷史系開課,以大量出土材料為課程重點,陳老師主要講授古文字的基礎概念與青銅器,徐老師則以中國古代南方的民族與楚文化為主要講題。中國古代史研究與其他時代相比,傳世文獻較少,必須以大量出土材料為佐證,方有可能勾勒古代民族的生活與社會樣貌。要利用這些材料,除了閱讀考古報告外,亦須實地考察,以獲取書本未能充分傳達的訊息,如環境、氣候等。兩位老師與閻鴻中老師為了讓修課學生親身驗證上課所學,實地了解文物的出土過程、環境,以及考古報告的撰寫經過,共同商定此次行程。在徐老師的策劃與協助下,我們從武漢出發,先北上隨州,經襄陽、宜城、荊門、荊州;返回武漢後,再南下黃石、大冶與鄂州,行程逾2,000公里。途中所見所聞,與書中知識相互印證,每一天都有相當豐富的收穫。

 由於此行以學術參訪為主要目的,不同於旅遊,要入寶山而不空手回,必須有相應的知識基礎。因此,徐老師擬定了必讀書目,過去曾修習徐老師與陳老師課程的12位臺大、清大與中正大學研究生,在上述三位老師與中正大學郭靜云老師、臺北大學李訓詳老師的指導下,組成讀書會,利用一個學期的時間,熟悉湖北重要遺址的概況。一個學期的時間雖然不足以讓所有研究生成為專家,但也稍具入門知識,參訪時在當地專家與徐老師的提點下,確實多有斬獲。

湖北參訪行程路線圖(擷取自Google Map)

▲湖北參訪行程路線圖(擷取自Google Map)

一、湖北省博物館

 行前密集的讀書會結束後,老師們殷殷提醒注意事項,完成諸多行前準備,2012年7月9日一行人出發前往武漢。次日,先參觀湖北省考古所標本室,因該建築即將原地重建,正在打包,我們主要參觀陶器部分。這裡將全省各地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序列整齊地展示開來,觀者得以一覽整體面貌。往後的行程中,見到隨州、襄陽、荊州等地考古所庫房新出土器物正在入藏,也參觀工作人員整理文物、綴合、器物排隊的實況,外行如我,初步認識了考古報告出爐前的若干工序。隨後,該館王紀潮主任引導我們參觀庫房裡正在打包、準備送到日本展出的九連墩戰國時期楚貴族墓地出土文物。九連墩出土大量精美的漆器與銅器,當天我們看到虎座鳥架鼓、套杯、豆、簋等物件。多數同學第一次接觸出土文物,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一組青銅套杯尤其吸引眾人目光,五隻杯子依大小套疊合為一體,杯間縫隙極小,顯見工藝之精良。陳老師當場考驗同學們辨識器物上金文的能力,讓大家在困窘和興奮中得到難忘的體驗。

 下午,轉往正館參觀展覽,王紀潮主任導覽。湖北省博物館的展品相當豐富,此行的師生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代史,故著重參觀「曾侯乙墓特展」。

 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墓,讓學界首次得知文獻未載的姬姓曾國的存在。此墓地屬戰國時期,出土器物精美而帶楚風,多數器物保存在湖北省博物館,其原址則規劃成遺址博物館,開放參觀。

在湖北省博物館的庫房中,大家聚精會神觀察器物。(2012年7月10日攝)

▲在湖北省博物館的庫房中,大家聚精會神觀察器物。
(2012年7月10日攝)

該館王紀潮主任(中著橫紋衣者)講解曾侯乙墓展覽品的特色。(2012年7月10日攝)

▲該館王紀潮主任(中著橫紋衣者)講解曾侯乙墓展覽品的特色。(2012年7月10日攝)

 所謂百聞不如一見,曾侯乙墓隨葬物品的精彩眾所皆知,但親眼目睹曾侯乙墓外槨之大、隨葬器物之精美繁重,才知古代貴族享有的豐沛資源,今人難以想像。曾侯乙墓中,除了楚式風格的器物外,亦見具中原周式特色的癟襠銅鬲。曾國為姬姓國,西周時期的器物與中原地區近似,可見其與姬周王室的關係相當密切。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鄰近春秋中期崛起的楚,器物漸帶楚風。進入戰國早中期,器物基本為楚式,但仍可見些許周文化的元素,如前文所言癟襠銅鬲。因而可知古代民族的文化流變相當複雜,不能以單一原則劃分。

二、隨州:曾國墓地

 第三天,在徐少華與尹弘兵兩位老師的帶領下,離開武漢,沿隨棗走廊北上隨州,停留三天。因為隨州博物館黃建勛館長與省考古所黃鳳春隊長的熱心協助,一行人得以參觀預計2012下半年度將再度發掘的葉家山墓地與正在發掘的文峰塔墓地。兩座墓地都與曾國有關,葉家山墓地是西周時期的曾國貴族墓地,文峰塔墓地與鄰近的義地崗墓地則屬春秋時期。文獻未載的姬姓曾國,有明確出土資訊的文物最早見於曾侯乙墓。曾侯乙墓不僅引起學界「曾隨」之辯,(註釋1) 隨之而來的疑問是早期的曾國究竟在何處?隨著1993年義地崗春秋墓地與2010年葉家山西周墓地的發現,雖尚未能確認此曾國與義地崗、擂鼓墩的曾國之關係,但對此地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封國又多一層認識。葉家山墓地地形開闊平坦,第一次發掘時,清理了63座墓葬,墓葬規格較高,且出土多件西周早期風格、有「曾侯」字樣的銅器,證實此地是西周早期的曾侯家族墓地。除了已發掘的墓地,此區尚有數十座墓葬位在民居之下,日前已與當地居民達成拆遷協議,下半年度將進行全面發掘。我們7月初抵達時,只能看見兩座未回填的墓坑,均是豎穴土坑墓,墓坑深3-4米,隱約可見棺槨放置的位置與生土二層臺;此二座墓出土同一位曾侯的器物,應是曾侯與其夫人墓。附近也有多座墓葬,部分發掘並回填。此二座墓葬是此行首次見到的發掘工地,墓穴相當深,但同學們難掩興奮,總想站得更近、看得更仔細,黃隊長時時提醒我們小心安全。如此的興奮之情,亦是參訪的樂趣之一。

湖北省考古所黃鳳春隊長為我們講解隨州市文峰塔墓地,圖中顏色較淺處即為墓葬開口。(2012年7月11日攝)

▲湖北省考古所黃鳳春隊長為我們講解隨州市文峰塔墓地,圖中顏色較淺處即為墓葬開口。(2012年7月11日攝)

 文峰塔墓地離現今隨州市區較近,有兩座墓葬正進行發掘,我們有幸參觀發掘現場。這兩座墓葬有一座遭到盜擾,已經發現盜洞痕跡。另一座墓葬剛找到墓葬開口,墓葬的五花土與墓葬外的生土土色差異很大,在黃鳳春隊長指導下,大家很快學會辨認。生長在臺灣的我們,第一次見識考古工作者所謂的「土色」,是相當珍貴的經驗,現場驚嘆聲與快門聲此起彼落。此行結束後,文峰塔墓地在2012年底發現有「隨」字的器物,可能改變學界對「曾隨之辯」的理解。(註釋2)

 離開墓地發掘現場,隨即前往隨州博物館庫房參觀。庫房裡以數個鐵架陳列葉家山的銅器與陶器,少數器物已公布在考古簡報上,多數尚未公布。能在陳列現場穿梭並貼近觀察,是相當新鮮的經驗。我們在老師們的一再叮嚀下,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觀察出土器物。葉家山器物的西周早期風格相當明顯,與中原周式器物風格相近。與湖北省博物館的精品展覽相較,在隨州博物館的參觀,能同時結合對墓葬與周邊環境的認識,印象更為深刻。

 次日參觀名聞遐邇的曾侯乙墓原址。曾侯乙墓位在較高的丘地上,隨州市特別完整保留曾侯乙墓的木結構,開放參觀。曾侯乙墓墓室的尺寸在考古報告上有相當明確的紀錄,但親臨現場仍令人震撼不已(在現場拍照時,筆者與其他參訪的同學便曾懊惱地一起抱怨,即使拍了全景照,照片呈現的規模仍不能及現場親見的十分之一)。出土文物皆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若能與墓葬一同陳列,對墓葬的認識將更為全面。尤其隨州同時有曾國西周早期、春秋時期與戰國早中期的墓葬出土,結合對當地環境、發掘現場與器物的認識,應有助於理解一個國家的長時段發展及文化的變化等。

大家專注地聽徐少華老師(右一)講解墓葬的分布。(2012年7月12日攝於羊子山墓地)

▲大家專注地聽徐少華老師(右一)講解墓葬的分布。(2012年7月12日攝於羊子山墓地)

 離開隨州,前往歷史名城──襄陽之前,先至羊子山西周早期噩國墓地。此墓地位在緩坡上,較高處還有現代墓地。此區發現四座墓葬,現已全部回填,M4(指4號墓,以下類推)因原先土層與回填土的緊實程度不同,回填土部分塌陷,沿著塌陷痕跡可以看見墓葬的北牆與西牆,略見墓葬規模;與曾侯墓葬相比,似乎略小。

 在羊子山墓地的西南方有安居古城,地表已無痕跡,根據80年代武漢大學考古教研室的地表調查與90年代的空中遙感探測, (註釋3)發現古代城牆方長約300-400公尺。又,早年安居曾出土噩國器物,故安居古城可能是噩國城址。安居位在葉家山西邊,相距不遠,若噩國在商末周初居於安居,則噩、曾兩國相當鄰近,考古所見春秋時期曾國往西邊遷徙,可能與噩國被滅有關。(註釋4)

三、襄陽

 進入襄陽時,首先通過現存的明清城牆,牆體呈灰色、磚造,現今仍有護城河。在此處停留的三天,襄陽市博物館王先福館長、襄陽考古所陳千萬所長的安排與導覽袁女士的接待,我們赴博物館、考古所與考古工地參訪,還參觀了古隆中、襄陽王府綠影壁、襄陽城牆。襄陽市博物館位在昭明臺,共三層樓,館藏青銅器多半是楚式銅器,徐老師特別提醒我們觀察被稱為「繁鼎」的楚式鼎子母口形式。春秋時期繁鼎的子母口是假子母口,在口沿下方做出一道突稜承蓋;戰國時期的子母口形式與北方較接近,口沿內縮,預留承蓋的空間。襄陽市博物館有一件銅器的子母口介於兩種形式之間,口沿已經稍微內縮,但仍做了一道突稜,是兩種子母口的過渡形式。這些工藝上的差異,顯示鑄造技術發展的軌跡。

歷史名城襄陽,現今保存的是明清時期的城牆,圖為北城門。(2012年7月14日攝)

▲歷史名城襄陽,現今保存的是明清時期的城牆,圖為北城門。(2012年7月14日攝)

 接著,由陳所長帶我們參觀考古所庫房,庫房裡入藏大量新出土的陶器,以及三國墓葬出土器物,具佛教色彩的陶樓與高達163公分的銅馬(陳列於博物館)特別引人注意。

 次日,參觀鄧國故城。鄧國故城城址已被劃入保護區,尚未進行大規模發掘,我們橫越鄧城西北角的北城牆,直接進入內城,此處的田地是向北高起的坡地,往前不到100公尺就由西城牆出城。在城外,可以看見明顯高起的西城牆往南邊蜿蜒而去,一旁是較低漥的護城河。西牆地表遺跡維持較好,目測約有至少1.5公尺殘高。城牆遺址旁是一戶畜養家畜的人家,空氣濁劣,且四周都是農田,鮮少開發。農田裡滿是陶片,有西周到漢代的,也有現代的,徐老師指導大家撿拾陶片,並當場解說分析斷代,對我們這一群從未真正做過考古工作的無知者來說,現場教學真是印象深刻,受益無窮。這一趟旅程,像這樣在農田來來去去的經驗很多,因此我們笑說,越是古代,越要往偏僻的鄉下地方尋,所以從事古代中國的研究者,更像是農民。

易珊珊女士(左一)說明襄陽市鏖戰崗墓地整體狀況。(2012年7月13日攝)

▲易珊珊女士(左一)說明襄陽市鏖戰崗墓地整體狀況。(2012年7月13日攝)

 鄧國故城城址雖是保護區,但周圍地域已被列為開發區,襄陽市博物館與考古所正加速進行此區域的考古工作。目前問世的成果有《余崗墓地》,附近的沈崗墓地也已有初步考古簡報。在我們抵達前一週左右,鄰近的鏖戰崗工地的發掘正好結束,尚未回填,故能見到整片剛發掘完畢的墓地。此墓地被公路橫斷,東側墓葬形式、年代較一致,均屬春秋時期;西側墓地的墓葬主要是戰國時期,雜有少數春秋墓葬。我們主要參觀的西側墓葬可見的均是豎穴土坑墓,深約3-4公尺,少數帶有墓道與臺階。在此地可見到用來密封棺槨的青膏泥,質地細密黏稠,走進墓地,沒多久就滿腳青膏泥,腳上重量瞬間增加至少1公斤。觀察墓坑,多數有崩塌跡象,帶領我們參觀的易珊珊女士說,湖北土質較濕黏,墓壁非常容易坍塌,進行發掘時,要特別留意。在大家圍著一座墓坑討論時,這座墓坑東壁正好坍塌,驚嚇之餘,也親眼見證了考古工作的艱辛。

鏖戰崗考古隊待處理的漆木器。(2012年7月13日攝)
▲鏖戰崗考古隊待處理的漆木器。(2012年7月13日攝)

徐少華老師(右一)說明楚系銅器的演變概況。(2012年7月15日攝於宜城市博物館)
▲徐少華老師(右一)說明楚系銅器的演變概況。
(2012年7月15日攝於宜城市博物館)

 隨後我們在考古隊朱隊長的同意之下,參觀了鏖戰崗考古隊目前正在進行的測繪與拍照工作。天氣十分炎熱,考古隊的臨時住所──一棟二層樓建築中,幾位工作人員開著電扇,在二樓的小房間分頭進行繪圖工作;地上一盆又一盆的清水裡,浸泡著尚待繪圖與拍照的漆器。文物繪圖是在有格子的繪圖紙上畫出文物的外觀、厚度與紋樣的線描圖;文物拍照工作則由朱隊長與一位隊員在幾個小房間中央的公共區域進行。陳老師在現場提醒大家,考古報告中的漆器有一部分原先就是如此烏漆抹黑且殘斷嚴重,經過工作人員的努力修復與拼湊,才得見原貌。參訪的同學們都看過不少考古報告,但初次見到考古隊的工作狀況與環境,不僅測繪、拍照讓我們感到新鮮,生活空間的簡易也令人驚訝(但徐老師在進入建物前就說,這個考古隊的環境條件算是相當不錯了)。

 離開鏖戰崗考古隊後,又參觀了另外一處考古隊的庫房,因時間匆忙,未能記下相關資訊。當時考古隊正在一堆破碎的陶片中揀選可能復原者,樓梯間堆著數大袋篩選後要丟棄的陶片。這兩處考古隊的工作現場,向我們展示了考古報告中的文物照片、線描圖的製作過程。在一本考古報告問世之前,考古隊與整理小組必須從考古工作中累積的大量訊息,篩選、重組、整合出有價值、有歷史脈絡的資料;當然,也提醒了我們,必須留意其中人為的操作因素。

從大薛家漥2號墓往下走,由人與墓葬的高度比,可知此墓葬相當高。(2012年7月16日攝於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紀山鎮)

▲從大薛家漥2號墓往下走,由人與墓葬的高度比,可知此墓葬相當高。( 2012年7月16日攝於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紀山鎮)

四、宜城與荊門

 離開襄陽,隨即前往宜城。在宜城文物局的李福新局長帶領與襄陽市博物館王先福館長陪同下,前往楚皇城遺址參觀。楚皇城西城牆遺址地表遺痕殘高約2-3公尺,表面覆蓋植物;城牆外約30-40公尺寬的較低窪處,是護城河,現在全是種植水稻的農田。隨後,我們搭車往東城牆。東城牆的北段與內城的東城相連,相連處的南方是水門缺口,當時有水道由此流入內城,現在已乾涸,且全部變成農田,但還可看到凹陷的遺痕。由楚皇城的外牆往內城望去,一片平坦開闊,遙想當時繁華,頗有今昔滄桑之感。

 隨後到了宜城市博物館,館內展品雖不多,但布置頗具巧思,尤其車馬的展覽別具特色,館方製作不同時代車馬的複製件,並搭配部件解說圖,讓參觀者一目瞭然。離開宜城市,前往荊門。荊門有許多重大發現,如包山墓葬的器物,多保存在湖北省博物館,有部分留在此地,其中一具隨葬木俑不僅具人的外貌,還編上頭髮,髮式清楚,值得一觀。此外,因為荊門市博物館龍永芳館長的熱心引導,我們得以親眼見到最近發掘的嚴倉墓葬群的文物與整體取回的車馬。嚴倉墓葬群遭到嚴重盜擾,墓內器物大多被盜走,棺槨甚至遭盜墓賊鋸裂。M1的棺木飾有精美彩繪,其精美與保存程度相當少見,我們圍著這些殘片與復原線描圖驚嘆不已:人物的服裝、髮式隨身分變化,描繪的生活場景、車馬、狩獵等,十分豐富。可惜棺木被分解成碎片,幸好拼回後,多數紋飾與人物仍清晰可見,原先的精緻可想而知。

我們一行人往楚王墓頂(M1)走去,此行有好幾次如此「大不諱」的機會。登頂後往南眺望,清楚可見四排殉葬墓一字排開。(2012年7月18日攝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熊家冢一號楚墓)

我們一行人往楚王墓頂(M1)走去,此行有好幾次如此「大不諱」的機會。登頂後往南眺望,清楚可見四排殉葬墓一字排開。(2012年7月18日攝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熊家冢一號楚墓)

▲我們一行人往楚王墓頂(M1)走去,此行有好幾次如此「大不諱」的機會。登頂後往南眺望,清楚可見四排殉葬墓一字排開。(2012年7月18日攝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熊家冢一號楚墓)

 離開荊門前往荊州的途中,在龍館長的細心安排下,沿路參觀了包山楚墓、紀山楚墓群與郭店楚墓。包山楚墓位在一片略略突起的坡地上,已回填,因此只在車上大致看了其位置所在,便直接前往紀山。在紀山文物管理所朱所長帶領、荊門博物館黃主任與紀山文管所袁先生的陪同,我們參觀紀山楚墓群重點保護的兩座大型楚墓(下文稱位居北邊的墓葬為M2、位居南方的為M1)。此兩座大型墓葬,現今認為可能是楚王(M1)與其夫人的墓葬(M2)。在M2的北邊,有4座一排,共10排40座的中型墓葬,應是殉葬墓,其中2座已無封土,可能是早期附近居民取土所致,經過探測,確認下方確實有兩座墓葬。此處墓地的分布形制與熊家冢(後述)墓葬一致,故推斷M1的南方應也有殉葬墓。M2東邊有四層台階,該處可能是祭祀遺址;M1封土的東側連接一條高隆起的土堆,位置正好在一般楚墓墓道的位置上,推測此條高隆起的土堆可能是墓道的封土。紀山是高級楚墓的集中區,可能是楚國某一時期的貴族墓地所在。

頁1
前一頁 1 2 下一頁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歡迎投稿 聯絡信箱:history@ntu.edu.tw 地址: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話:886-2-33664702
本網站版權屬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History, NTU All Rights Reserved.